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浩瀚宇宙》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浩瀚宇宙》教案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引领学生追寻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足迹,组织编排了“1.地月系”“2.太阳系”“3.灿烂星空”“4.宇宙想曲”4课,共8个活动,实现以下四维目标。与低年段、中年段相关单元起完成“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的学习内容,继续共同建构并丰富“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主要概念。
(一)科学知识
1.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学习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2.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
(二)科学探究
1.通过阅读科技史实、搜集相关资料、做模拟实验、建造模型、猜想推理、分析解释等活动,发展观察、阅读、实验、推理判断等探究技能和思维能力。
2.科学态度乐于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技史,尊重证据,对前人宇宙探索的成果心怀敬意,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懂得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
(三)STSE
了解宇宙探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二、单元解析
学生在低年段学习了“太阳和月亮”(二年级上册),在中年段学习了“地球与月球”(四年级上册),已经达成了下列目标:“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一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描述月相变化现象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为高年段本单元继续学习地球宇宙领域相关内容打好了基础。
本单元以人类科技史为主要载体,按照空间上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时间上由过去到现在至未来的认知顺序建构单元内容,布设了“地月系”“太阳系”“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引领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做模拟实验,建模型,整理分析,推理判断等,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观察、探索宇宙天体秘密,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继续发展学生尊重证据的意识,懂得尊重自古至今的宇宙科学探索历程,同时学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整个单元的主题是“运动与相互作用”,关键词是“科技史”,探究能力关键词是“模拟与模型,推理与解释”。
第一课地月系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2)知道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
2.科学探究
(1)能针对“月球围绕地球转‘不离不弃’”这一现象提出问题,能做模拟实验体验并就原因作出猜想。
(2)搜集、阅读科学家牛顿的相关研究资料,寻找证据并得出结论,建立概念。
3.科学态度、STSE
(1)对地球与月球的相互关系有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
(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愿意综合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绳子、小球、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1)大声朗读:漫漫星空,辽阔广袤,茫茫宇宙,星系浩渺。好奇之心,人人皆有,天地之间,探索奥妙。
(2)复习:在四年级,我们学习了《地球和月球》,请问:地球的卫星是哪个天体?
(3)揭示课题,同时揭示概念:“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
1. “不离不弃”的月球
(1)讨论: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月球紧跟地球“不离不弃”?
(2)提示:月球为什么不像流星一样坠落下来?月球没有逃离,是因为有什么力量抓住了它吗?
(3)通过模拟实验对月球“不离不弃”的原因作出猜想。
a.教师演示:用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小球上,将小球按教材P40所示做圆周运动。
b.分组实验。
c.交流。月球的公转运动也是这样吧?牵引月球的“绳子”是什么?手上是否感受到了拉力?如果撤销这个拉力(松开绳子),小球会怎样运动?
d.根据实验现象,将情况及猜想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班级交流。说一说你的猜想,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什么?
2. 牛顿的苹果
(1)整体阅读科技史,分析内在的关联
a.牛顿的思考1: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而不飞入天空?
牛顿的猜想1:可能是地球给苹果施加了向下的拉力。
b.牛顿的思考2:是什么力量使得月球总绕地球转?
牛顿的猜想2:拉住月球使它不能逃离地球的力,和拉住物体使它落
向地面的力,也许是同一种力。
c.小结: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将牵引月球做旋转运动所需的力和地表的重力做比较,发现了天地间共同的自然规律——万有引力定律!
(2)用牛顿的研究成果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
a.牵引小球(“月球”)的“细绳”所模拟的是什么?
b.松开“细绳”,小球怎么落地了?
(3)了解关于“不离不弃”的回应
介绍:月球并不是与我们不离不弃。实际上,月球在长久的历史中一直在离地球远去,经过精密科学测量,已经实测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三)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拓展资料: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
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
1、m
2
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
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
1m
2
)/r²,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也可简称为
引力常数。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
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上和宇宙航行计算方面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