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f742d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7.png)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精选10篇)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1本课的优点课堂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认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非常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纠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单,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
经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2语文教学中的写景诗可谓比比皆是。
诗人多通过景物描写,展现美好风光,或借景生情,或情蕴景中……因亲临其境,故诗人之情能自心而发,深得景中之妙处。
而作为读者的学生则置身其外,由于年代久远所造成的距离,以及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
悟性不够,生活经验不能迁移,联想不及的小读者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领其皮毛,真是浪费了一首首好诗文,很是可惜。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
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322b8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7.png)
绝句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绝句因其短小精悍、意境深远而备受关注。
然而,在实际的绝句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经过反思,有了不少的收获和感悟。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有时会过于注重诗句的背诵和字词的解释,而忽略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
绝句往往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独特的情感。
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不能引导他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够深入的。
比如在教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时,我一开始只是让学生理解了“迟日”“泥融”等词语的意思,然后让他们背诵全诗。
但后来我发现,学生对于诗中所描绘的春日美景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对于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体会不深。
这让我意识到,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共鸣。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单纯地由我讲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李白的《静夜思》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有感情地朗诵,然后让他们想象自己身处诗中的情境,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也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在教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诗歌,思维得到了拓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有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关注他们,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绝句》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绝句》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c1de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f.png)
《绝句》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绝句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引言
《绝句》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它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格律,对
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绝句》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反思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 材料选择不够丰富:在选取题材上缺乏多样性,导致学生对《绝句》的理解和感知有限。
2. 关注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研究《绝句》非常重要,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致研究效果不佳。
3. 缺乏有效的练和评估方式:学生在研究中缺乏相应的练和评估,导致他们对于如何正确运用《绝句》的技巧和方法的理解不深入。
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绝句》的教学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多样性的材料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选取不同题材的《绝句》作为教学材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 引导学生参与:我将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绝句》的兴趣和理解。
3. 设计有效的练和评估: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绝句》的技巧和方法,我将设计一系列练题和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结论
通过对《绝句》教学的反思,我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这些改进措施能够提高学生对《绝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绝句》教学反思(通用8篇)
![《绝句》教学反思(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685f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2.png)
《绝句》教学反思(通用8篇)《绝句》教学反思(通用8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教学反思(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绝句》教学反思1没想到这次优质课竞赛课题竟然是古诗教学,真是出其不意。
本来诗歌教学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特别是低年级,很难调动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
再加上我从来没执教过古诗公开课,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挑战。
这烫手的山芋怎么吃呀?所以备课时,我首先在学习目标上进行了仔细琢磨,最后把吃山芋的目标定位在认识5个会认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读背诗句上。
执教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杜甫一生历经丧乱,颠沛流离。
社会的现状使得杜诗充满了“沉郁顿挫”之感。
除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外,《绝句》应当算得上是一首表达老杜喜悦心情的千古绝唱了。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全诗一句一景但又合而为一,通过景物完整表现了诗人复杂细致的内心活动。
诗的美,人的情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呢?“以生为本”真的很重要。
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孩子。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困难,有情感地诵读古诗更是有些枯燥。
因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姿态学习。
我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在读上我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
生字教学还算比较扎实,因此学生很快能读正确,读出节奏。
因而读出意境,读出韵味便是重点了。
怎样让学生读出意境呢?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如要学习一二句诗句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黄鹂的活泼可爱,白鹭的姿态优雅,画面明丽的色彩,意境的高远,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美的吟诵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语感。
《绝句》教学反思_7
![《绝句》教学反思_7](https://img.taocdn.com/s3/m/1312c2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2.png)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
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
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
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
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
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
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2)教师出示挂图。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15ea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d.png)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绝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每首只有四句,要求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绝句的理解和应用有着不同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绝句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不够扎实。
在创作绝句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押韵,而忽略了平仄和字数的要求。
有些学生写出的句子结构紊乱,语言冗长,没有体现出绝句的简练特点。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绝句结构和要素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明确绝句的特点和要求。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绝句的表达上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
有些学生写出的绝句内容平淡无奇,缺乏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表达,只是堆砌一些常见的词语而已。
而有些学生则过于追求独特性,只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而忽略了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兼顾个性化和绝句的美感,注重内涵和表达的融合,使绝句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另外,我发现学生在审美上存在局限性。
绝句是一种封闭式的表达形式,要求在短短四句之间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有些学生对于绝句的审美认知还停留在散文或长诗的层面,过于追求故事性和描写性,而忽略了绝句的抒发性和哲理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审美框架,培养他们对绝句的审美意识,使之能够欣赏和创作高质量的绝句作品。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评价和引导不足的问题。
有时候我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好坏,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引导。
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令学生感到迷惑和沮丧,无法准确地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作品的分析和指导,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与具体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我在绝句教学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我将通过更加深入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绝句的结构和要素;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发现和欣赏高质量的绝句作品;通过具体的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
绝句课后反思优缺点
![绝句课后反思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70476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7.png)
绝句课后反思优缺点哎呀,说起这绝句的课后反思啊,我可得跟你好好唠唠。
先说优点吧,我觉得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不错。
就像那小火箭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上冲,回答问题可积极啦!特别是在讨论绝句的意境时,那一个个小脑袋瓜里的想法,就跟那烟花一样,噼里啪啦地往外蹦。
我提个问题,那小手举得跟森林似的,这让我心里美滋滋的,可能这就是教学的乐趣吧。
还有啊,通过这堂课,我发现有些同学的想象力简直超乎我的想象!他们能把绝句里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一幅超级美的画面,就好像他们真的穿越到了诗人的那个时代,亲眼看到了一样。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有的同学就能想到黄鹂在柳树枝头欢快唱歌,柳树姑娘在微风中轻轻跳舞,这画面感,绝了!我当时就在想,这些小家伙们的脑袋里是不是装了个神奇的小宇宙啊?不过呢,这堂课也有缺点。
比如说,我可能讲得有点快啦,有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就像那迷路的小羊羔,一脸懵,跟不上节奏。
我是不是应该多照顾照顾他们的感受呢?还有啊,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小组那叫一个热闹,可讨论的方向都跑偏啦,我还得费好大劲把他们拉回来,这是不是我引导得不够好呢?也许是我准备的例子还不够多,不够生动,让同学们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像那种特别抽象的意境,我光靠嘴巴说,同学们可能没法真正感受到。
我是不是得找些视频或者图片啥的,给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呢?另外,我觉得我在课堂上的互动方式还可以再丰富一些。
不能老是我问他们答,也得让他们多问问我,互相问问,这样课堂才能更热闹,更有意思嘛。
哎呀,这反思起来,问题还真不少。
不过没关系,有问题咱就改,下次一定能把这课上得更好!你们说是不是?我就不信了,下次还搞不定这些小问题!你们觉得呢?反正我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改进啦!。
《绝句》教学反思_4
![《绝句》教学反思_4](https://img.taocdn.com/s3/m/b3d895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1.png)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打算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
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二、想象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
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四、找对子,体会对仗之美这首诗,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下联也是一组对仗句。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d188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c.png)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绝句》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绝句的起源和特点1.1 绝句的起源:绝句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四行诗,每行五、七个字,共十六个字。
1.2 绝句的特点:绝句以简炼、精确的语言表达情感,往往通过意象和比喻来传递思想和感受。
1.3 绝句的形式:绝句的形式固定,但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可以反映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二、培养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1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绝句的背景和历史,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绝句的好奇心。
2.2 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子细阅读绝句,分析其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匡助他们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2.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绝句作品,分析其风格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创作绝句3.1 摹仿练习:让学生摹仿经典绝句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绝句作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2 主题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如自然、爱情、友谊等,引导他们用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3 互相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绝句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拓展绝句的教学内容4.1 绝句与其他诗体的比较:引导学生比较绝句与其他诗体,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4.2 绝句与现代诗歌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现代诗歌中的绝句元素,如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匡助他们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4.3 绝句的演变和传承:介绍绝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绝句的演变和传承,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评价绝句教学的效果5.1 学生的反馈:采集学生对绝句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绝句的理解和欣赏程度,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通用11篇)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f974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8.png)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杜甫《绝句》教学反思(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绝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1《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教学中,跟上首诗对照学生能够迅速找到“三千尺”、“落九天”、“千秋雪”、“万里船”中的这些数字,知道这些数字都是虚指,它们分别是指……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领学生认识诗歌中的对仗,感受诗歌的美(学生此时马上联想到春节的春联都是对仗的)。
最后点拨朗读技巧,延长语气,读好重音,读好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054f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a.png)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一课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从这首诗中可以领略到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唐朝社会的风貌。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课堂导入需加强在开始讲解《绝句》时,我过于直接地引入了话题,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应该运用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文化背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或者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教授《绝句》时,我主要采用了解释和朗读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但过于单调,缺乏创新。
我应该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如PPT展示、图片、视频等,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诗歌的意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强调自己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我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让他们朗读诗歌、分享自己的感悟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知识拓展不够深入在讲解《绝句》时,我对于杜甫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和挖掘。
我应该进一步介绍杜甫的诗歌风格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创作环境和思想内涵。
五、课堂互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没有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我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六、评价方式需多样化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过于单一,缺乏全面性。
我应该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掌握等。
《绝句》教学反思(优秀9篇)
![《绝句》教学反思(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dff1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5.png)
《绝句》教学反思(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法律文书、心得体会、岗位职责、鉴定评语、实习文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legal docu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job responsibilities, appraisal comments, internship copy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绝句》教学反思(优秀9篇)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2022《绝句》教学反思_1
![2022《绝句》教学反思_1](https://img.taocdn.com/s3/m/cbc7a8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细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详细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原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依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当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当只依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索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假如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上课伊始的“说说关于春的成语”竞赛一下子将气氛领了上来,孩子们好像进入了春天的世界,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一种“春天的气息”充溢了整个教室。
古诗教学,少不了“指导朗读”。在嬉戏导入,激发兴致后,又紧接着让孩子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想想哪句古诗最能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孩子们在小组里面大声的朗读着,说着自己的想法,那景象,好不喧闹。“我觉得春风花草香这句诗最有春天的感觉,因为春风一吹,花儿都开放了,草儿也从土里钻了出来,探出脑袋张望这漂亮的世界,到处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我觉得这就是春天”“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怎么样呢?”“很兴奋,很欣喜!”“那你能将这句诗大声的朗读出来吗?”“能,……”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在孩子们特性化的解读中,我完成了对本诗的教学。让孩子们的自主、自由的解读代替老师的枯燥乏味的说明,但同时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赐予指引引导,并进行朗读的指导。
2023最新-绝句教学反思(优秀10篇)
![2023最新-绝句教学反思(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aab6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6.png)
绝句教学反思(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该页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绝句教学反思【优秀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教学反思篇一古诗词阅读课上,学生通过认真读诗,细细品味古诗词字里行间呈现的一个个生动、精妙的字词,铺设出一条“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走进古诗文的道路,实现学生与教者、作者三方心灵与情感的互通。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
诗人用28个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天图画,向我们告白了诗人在面对明媚的春光时愉快而充满期盼的感情,向我们透露了东吴船只带给诗人的那种淡淡的乡愁。
在这样的意境中,一切都是美的:美美的黄鹂,美美的柳树,美美的白鹭,美美的蓝天,美美的西岭千秋雪,连美美的东吴万里船牵出的那淡淡的乡愁都是美的。
面对这样一首明快而又隐含淡淡愁怨的古诗,面对一群不足十岁的孩子,我在教学之前认真地研究着教材,研究着学生,想象着学生自学时会有哪些疑问,又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
我精心地设计着我的教学过程:学生自读古诗,学会生字,学会质疑;学生再读古诗,理解字词,品味诗韵;学生三读古诗,感悟诗情,习得方法。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古诗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抓出诗中的关键字、关键词,认真读,仔细品。
字词拓展悟诗情诗中的“西岭”与“东吴”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字词,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字词。
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时,提出了对于“西岭与东吴”一词的不理解。
教学时老师以词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解拓展。
还记得理解“西岭”一词时,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了解“西岭”的“岭”子乃高大的山峰。
然后开玩笑地说:西岭西岭,一定是哪个方向的岭?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西边。
我及时表扬他们真聪明;我接着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这西边高大的山岭究竟是那座山?当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被启动时,我及时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座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山岭映入眼帘,这就是西岭——岷山,毛主席有诗为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绝句教学反思课后反思篇2
![绝句教学反思课后反思篇2](https://img.taocdn.com/s3/m/7af104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0.png)
绝句教学反思课后反思篇2
本课的优点
课堂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认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非常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纠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不足
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单,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
经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
绝句教案反思
![绝句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a32a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d.png)
绝句教案反思绝句教案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选择了绝句这一古典诗歌形式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绝句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首先,虽然绝句是一种简短的诗歌形式,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操作性并不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绝句时往往无法合理运用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导致创作效果不佳。
因此,下一次教学中,我准备在给予学生一些模板和范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并掌握绝句的写作技巧。
其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在写作绝句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和文学经典,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此外,我还打算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古典诗歌朗诵比赛和文化体验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另外,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绝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够深入。
下一次教学中,我打算引入一些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同时,我还会设立一些写作任务和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最后,对于学生的评价和鼓励较少,对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和肯定,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创作。
同时,我还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绝句教学是一项挑战性和有价值的工作。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组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机会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借鉴这次反思的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9028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2.png)
绝句教学反思引言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古代文人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绝句也常常作为一种训练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手段。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绝句教学实践后,我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绝句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问题总结1. 学生缺乏对绝句的理解在绝句教学中,学生往往对绝句的特点和结构缺乏深入的理解。
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写出字数符合要求的句子,而没有真正领会到绝句的内涵和表现力。
2. 学生创作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在绝句创作上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往往陷入模仿和套用固定句式的陷阱,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的绝句作品呈现出单调、平庸的特点。
3. 缺乏实践和互动在绝句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拿到题目,完成作业,然后摆在老师面前,缺乏实践和互动的环节。
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动力,而且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指导。
改进建议1. 增加绝句理论讲解在绝句教学中,加强对绝句的讲解是重要的一步。
老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解释绝句的结构、格律和表达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句的特点和内涵。
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绝句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 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素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素材。
比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或者给学生几个词语,要求他们在规定的字数内写出一首绝句。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3. 实践和互动结合在绝句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和互动。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练习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反馈。
同时,可以安排一些绝句文学活动,如朗读比赛、绝句诗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展示他们的绝句才华,并从中获得反馈和进步的机会。
结论绝句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在绝句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论讲解,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素材,并结合实践和互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绝句写作能力。
《绝句》教学反思_5
![《绝句》教学反思_5](https://img.taocdn.com/s3/m/91f1e3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d.png)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翠”。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
汉字就像个成长的孩子。
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一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忙碌与安逸,感受春之生机与和谐。
3、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4、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5、吟诵调即是读中的一种休息,也是对这种古老形式的一些了解。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亦如此。
在本节语文课中有幸抓住文章体裁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古诗的教学本课采用了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进行教学,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相信在今后我们的班本课程“我和唐诗握握手”的开展过程中也会对学生有所启迪。
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是一种错误,低年级段的课就是教给孩子们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积累)练习说话(写话)而本节课在识字写字部分的笔墨还是稍微淡了些,观察,范写,临摹书写,评价这些环节应该再去扎实。
拓展部分出现的《望岳》这首诗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不太适合。
因此在今后课程的知识拓展部分还应多加斟酌。
诗的朗读缺少了韵味,因此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诗歌的朗诵可以下载相应的音频,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
写字的基本功不够硬尤其是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大小,占位,压线笔等,处处有讲究,笔笔皆学问。
对于文本还不够较真,对于诗中个别字词的讲解有含糊之处,丰富自己,教学相长的任务迫在眉捷。
对于低年级的自主学习采用同桌为一小组为宜,由于其能力有限,主要开展识字,读文,背诵等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建设还需要平时多加指导。
教给他们交流合作的方法。
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
除此之外,对于古诗写作背景的讲解可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明诗意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古诗作者只需了解朝代即可。
学生的写字姿势以及握笔姿势一定要反复重点强调。
唯有学习方宁静,最是反思能致远。
愿我在这教学之路上不断的求索。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三《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
本节课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介绍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四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让学生借助图片,诗画相融,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画面进行生动的描述,体会意境。
2、利用多媒体,把生字与图画相结合,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分散难点。
3、课件出示古诗的停顿提示、对对子提示,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到诗歌和谐的音韵美。
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出示具体形象的画面,直观了解诗人的视角,使学生理解“窗含”的意境,突破教学难点。
5、让学生借助播放的视频画面,背诵古诗。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及句式说一说诗句描绘的画面环节,应该再多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表达,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
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自己的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时,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地想,充分地表达,让语文的味道更浓一些。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五《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赏析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赏析课也不例外。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我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我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3、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时没有及时纠错。
4、赏析方法的推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六本次赛课我执教古诗《夏日绝句》,课后,我感觉收获比较大,这里反思一下。
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孩子们四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
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
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
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合作学习本课教学放在了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放在了联系《题乌江亭》体会杜牧眼中的项羽。
这两处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处,合作学习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正因如此,如第一次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表现:换作“不能”好像江东的父老乡亲不谅解项羽不让他回去,这是被迫的。
而项羽是自己觉得无颜见乡亲不愿回去,感觉上不同,所以不能换。
学生说得非常好。
而且小组讨论时我凑近听了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发表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不拘泥于形式,非常的实在。
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的生平及与其相关的作品或成语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符合学生口味。
具体是课前预热时项羽的简介、表现人杰的成语补充、“不肯过江东”时的历史资料再现、品时代造就英雄时的《题乌江亭》及南宋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提升时有关英雄气节的名句。
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窦桂梅老师说过:“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精神)。
”真正的语文课并不仅仅是40分钟,遵循这一特点,我独具匠心设计了这节课的延伸活动:1、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2、配上旋律把《夏日绝句》编成曲吟唱。
3、出一张有关英雄的手抄报。
4、学了“英雄”,你有何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成文。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可以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1、学生默写并背诵特别认真,因为孩子们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2、学生自己出手抄报,自己为报刊题名,自己搜集资料,排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排版技巧;一些爱画画的学生,还在报上画上美丽的插图,画不好的,他们就采用贴图,也很有创意……学生忙并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