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所存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所存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分析通过了解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包括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选择工具时考
虑的因素,以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要求,发现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继而找到相关解决办法,提高静脉治疗的有效性,建立静脉输液标准化作业程序,使得输液流程科学、合理,从而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痛苦。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科逐渐趋于细化。在众多的实践领域中,护理也同样逐步的发展为重要学科。在护理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1-2],并且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也出现了穿刺方式多、留置时间长等情况。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了降低风险存在,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就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时要正确的判断患者的现时情况从而选择适合的静脉治疗工具。
1 静脉治疗
静脉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与静脉输血。在以前只是危重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现在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持的重要手段。
2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
2.1 国内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PICC技术,它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进行PICC置管,输液小组初具雏形。与美国PICC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比较,我国在人员配备、技术培训、输液实践规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3-6]。我国于1998年引进静脉输液港,随着静脉输液港不断发展及其众多优点的展现,该技术逐渐被我国许多综合医院接受并应用,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材料昂贵、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缺乏专业的静脉输液港维护护理人员,临床应用受到很多限制,尚未在基层医院推广[7-9]。我国头皮钢针使用情况与美国的钢针零容忍存在很大差距;输液港等先进的技术普及太慢[10]。
2.2 国外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临床开始引进PICC技术,当时PICC最主要用于小儿和恶性肿瘤患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PICC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肠外营养输注或抗菌治疗[11-13]。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静脉输液港,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Paleceny等调查220名静脉输液港的使用患者,发现超过90%的患者整体满意度比较高[14]。美国以实现“钢针零容忍”,无针理念以深入人心,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已普及[15]。
3 血管通道器材的种类
3.1 外周静脉通道器材(1)头皮钢针:头皮钢针作为进行输液治疗首要选择的工具,主要是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会使用。但是使用钢针时会使得患者活动不方便、易渗漏,不能长时间保留,重复穿刺会造成患者痛苦。一般仅限于静脉采血、单剂量小量注射、静脉输液(建议留置时间2~4 h、非刺激性药物或等渗液、接近正常pH范围溶液或药物及合作的患者)。(2)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传统的钢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的特点:①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进行输液治疗;②血流动力学检测;③留置时间为72~96 h,为临床抢救提供便利,同样也可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④静脉通道无限制,可输注处于或接近正常pH值及等渗溶液,可间歇性推注刺激性药物。
3.2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5 d~1年)。PICC的特点:(1)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因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外渗,渗漏的机率较小;(2)PICC置管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士进行操作。4 选择血管通道器材考虑因素
4.1 选择输液工具首先应对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其治疗需求来选择,(1)要输入何种特性的溶液:要考虑酸碱度,渗透压,pH值[16]。(2)流率:插管时较小的血管创伤,保证充分的血液稀释。(3)治疗期:要判断患者的治疗时间长短,静脉是否有保存的必要以及应当及早考虑长期使用的选择。
4.2 治疗因素(1)外周静脉治疗:选择等渗溶240~340 mOsm/kg(5或500 mOsm/kg),pH值的极限>10%葡萄糖,可以输注刺激性发泡剂药物。
4.2.1 治疗时间(1)输液疗程在1 d以内,液量少,非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液时可选用头皮针。(2)躁动不安的患者输液疗程虽短,但为确保输液安全,防止因为活动而发生滑脱和错位;每天输液量较多(>1000 mL)或输液时间较长(>6 h),或疗程在2~14 d,应首选套管针。(3)疗程在14~30 d,首选深静脉导管。(4)疗程在30 d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者,应首选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5)疗程在2 d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4.2.2 药物特性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性及药物一旦外漏对组织的损伤性等。(1)随着溶液酸性增加,对静脉的损害也会相应增加。当两种化合物酸碱度不相容时药物会产生沉淀物堵塞血管。药物pH值9.0会引起静脉内膜损伤。(2)药物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研究证明任何液体和药物渗透压高于600 mOsm/L,在外周静脉输注24 h以内会导致化学性静脉炎,故应用中心静脉输入。如TPN渗透压在1700~2200 mOsm/L。(3)对血管内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钾。(4)药物外漏引发组织坏死,如化疗药物。
4.3 患者在初步治疗时会因为自身某些原因选择输液工具,比如:经济(治疗费用昂贵使得经济无法支持,会首先选择较为费用低的)、患者意愿(不同人对于输液工具的认识有所不同)、患者的舒适度。在治疗时除了患者的主观因素
外还应当遵循做为掌握治疗的护理人员的选择,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操作技术等。(1)患者病情: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患病史、药物使用史),曾经使用过何种输液工具,患者对于以前治疗的看法。如患者曾经在右乳施行乳癌根治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则不宜在右侧上肢行PICC插管。(2)血管条件:应选择柔软、直、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动、有完整皮肤支持的血管。(3)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在选择时会偏向于选择自己较为熟悉并且熟练的工具,以保证穿刺成功,避免对患者造成痛苦。(4)其他相关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护理部位、对治疗的依从性等[17-18]。
5 输液工具选择的重要依据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1月14日发布,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规范中明确规定各类穿刺工具的使用标准及维护管理、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职业防护等内容[19]。
6 正确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重要性
对穿刺工具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及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同时还能有效预防产生穿刺并发症,这对减少医疗纠纷及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 静脉治疗过程中工具选择现存的问题
7.1 患者对于穿刺工具的了解认识不足大多数患者进入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对穿刺工具的种类,作用及对疾病治疗效果都不清楚,基本上都是在遵照护士建议在选择,而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从钢针开始接受输液治疗,在一段时间过后血管有所损伤或者出现某些并发症时才改用其他穿刺工具。
7.2 护士在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中的新理念较为缺乏现阶段许多医护人员缺乏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和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在执行输液医嘱时通常以完成当天输液任务为目的,常规采用头皮针行外周静脉穿刺,对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因素缺乏预见性和综合考虑,从而造成需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通路缺失。如今新技术,新型输液工具多种多样,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护理学科起步较晚,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护理责任扩展的相对来说较晚,教育培训又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日常教学中新技术被讲述的很少,无形之中缺少了知识更新,常常因护理技术不到位,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发生。
7.3 静脉输液工具多样化,但选择不尽合理在如今医疗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由于技术的驱动输液工具更新迅速,置管技术逐渐精细,单一的头皮针时代逐渐被取代,留置针、中长导管等外周穿刺工具和深静脉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耐高压导管、输液港等中心静脉穿刺工具逐一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被认识被使用。然而由于患者或护理人员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工具的选择并未按照规范来使用,也因此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