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文思纪录片桥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文思的《桥》被视为欧洲先锋派的代表作,影片突出的展示了先锋派对影片形式而非内容的追求。影片展示了伊文思娴熟的构图、剪辑技巧,体现出伊文思对镜头表现力的追求。鹿特丹玛斯河上的一座升降铁路桥在伊文思的镜头中体现出了运动的美感和钢铁的力量感。
一战爆发后,现实主义艺术遭受打击,艺术家门开始对现实持悲观态度,不少艺术家转而追求艺术形式的美。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先锋派应运而生。作为先锋派的作品,内容的选择自然要以形式上的美为标准。在伊文思的早期作品《桥》和《雨》中,这种倾向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两部电影之后,伊文思放弃了单纯追求形式美的创作取向,重新回到现实,关注社会变化和发展,关注工人运动,关注抗击法西斯的战争,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在他60多年的拍摄生涯中,伊文思留下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桥》和《雨》两部电影,标志着伊文思电影技巧的成熟,他日后拍摄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仍可以清晰地看出伊文思电影的形式美感。
在影片《桥》中,伊文思娴熟的运用镜头的表现力,画面的剪辑也体现出伊文思天才的创造力。这部只有15分钟的电影共有155个镜头,平均6秒钟就有一个镜头切换,在流畅的镜头切换中,不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内容来回穿插,形成一种音乐般的节奏感。伊文思拍摄这部电影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在所有他能够站立的地方都拍摄了影像,在离大桥几十米的地方拍摄大桥的全景,在大桥的轨道上拍摄火车驶过的情境,在桥塔的钢架上俯拍大桥的全景,在火车上拍摄两边景物和大桥,在桥面上拍摄桥下的河流和马路,在桥墩上仰拍大桥的桥身……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伊文思电影丰富的表现力。
影片的主角是桥,但是伊文思巧妙的拍摄了火车,以增强影片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影片用冈斯在《车轮》中拍摄火车车轮的技巧展现火车的力量,影片共有
7处车轮的特写镜头,还有6个拍摄火车车厢的连接处的镜头,火车行进中喷出的蒸汽(13处)也成为体现火车力量的标志。用拍摄后飞速后退的地面(7处)与铁轨体现火车的速度。在表现大桥时,用钢架(5处)、齿轮(9处)和钢缆(7处)的特写来表现大桥的力量感。升降桥的运动是影片的主要内容,影片用了12个镜头来表现。另外,仪表(10处)和工人(11处)的镜头表现了大桥的精密与技术的先进。火车驶过大桥的蒙太奇镜头是影片最具表现力的桥段,两种力量的代表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完成了对技术与钢铁力量的诠释,影片在这几秒内达到高潮。
伊文思独具匠心的使用了3个倒转镜头,90°甚至将近180°扭转的摄像机拍摄初的画面具有将大桥和公路变得鲜活起来。在影片中,一群鸟从大桥飞向河面的镜头是伊文思好不容易捕捉到的,这一镜头与180°倒转的镜头连用,对影片厚重有力的基调来一个轻松的调节,同时也是的影片具有了灵动感。
伊文思对形式美的追求在《雨》中达到了高峰,但是《桥》作为伊文思的第一部正是作品,代表了伊文思的创作风格,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