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新版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及规范-新版-精选.pdf

新版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及规范-新版-精选.pdf
标准色,检查包内物品是否齐备
消毒、铺巾:用 0.5%的碘伏棉球在切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消毒, 5
范围 15cm,2-3 遍,铺洞巾
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药,用 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的上
操 缘的置管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

程 置管:做一长约 2cm 的皮肤切口,插入血管钳分开各肌层,再
序 沿肋骨上缘进入,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置入较大的有
5 征。书写记录。
器械及医疗垃圾的处理。
5
注:口述处均可考官提醒
总分:
考官:
评分要点 不全面酌情扣分
注意要作标记 物品准备是否齐全; 胸 引流瓶注生理盐水是 否符合标准 开包过程注意无菌操 作
注意核对麻药与会抽
未观察者扣 10 分
胸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学科
考生姓名
评分
专业
评分项目
评分细则


准备
准备 用物
《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 1. 胸腔闭式引流术 2. 胸腔穿刺术
《技术操作规范》 见下一页
胸膜闭式引流术考核表
考生姓名:
项 内容要求 目
核对患者,了解病史,测生命体征,阅读影像片或超声检查, 确定有置管指征,排除禁忌
考号:
分值 扣分
10
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引起的感觉取得同意及合作,签署
操 同意书
15
与 侧孔的橡胶管。引流管插入胸腔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4-5cm ,外
步 端连接到胸腔引流瓶的接管。
骤 观察与调整:若胸引管内水柱高出水面
4-10cm 并随着呼吸上
下波动,表示引流管通畅;若水柱不动,提示不通,需要改变
10

胸外科纵隔食管囊肿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纵隔食管囊肿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纵隔食管囊肿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食管囊肿一经诊断,应择期手术切除。

2.巨大食管囊肿,可压迫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导致呼吸窘迫,对于此类高手术风险患者,可先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经内镜针吸穿刺减压,以后再二期手术摘除囊肿。

【禁忌证】1.高龄且无临床症状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3.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细致的心、肺功能评估及常规全身检查。

(2)CT或增强CT以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3)术前行食管超声、胃镜检查,可排除食管其他疾病,确定囊肿的部位、形状和大小,但勿做活检,一是因为难以取到有诊断价值的组织,二是因为食管黏膜破裂,易导致囊肿继发感染。

(4)疑有感染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抗生素。

(5)壁内型和壁内外型食管囊肿,术前放置胃管。

(6)巨大食管囊肿患者,术前应加强呼吸道管理,改善心肺功能。

2.麻醉与体位(1)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2)后外侧剖胸切口取健侧卧位,术侧上肢抬高。

3手术步骤根据囊肿位置可选择第4-7肋间隙切口。

进胸后探查找到囊肿,打开囊肿表面的纵隔胸膜,沿囊壁外锐性、钝性分离囊肿,解剖时应保持囊壁完整,以期完整且彻底切除。

巨大食管囊肿,可先行穿刺抽液减压,再行切除。

壁外型囊肿与食管相连处多较疏松,容易切除。

而壁内型和壁内外型者,常紧贴食管黏膜,但极少与食管相通。

对于有感染的囊肿,切除时要小心勿损伤食管黏膜,当怀疑食管黏膜破裂时,可借助胃管充气,判明有无破口,发现破口后,将裸露黏膜缝合修补,再缝合食管肌层覆盖。

巨大食管囊肿粘连严重,与正常食管黏膜无明显界限,术中极容易造成食管大片破溃,难以修补,此时可能被迫行食管切除。

与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等器官紧密粘连的食管囊肿,尤其是曾有破溃反复感染的囊肿,完整切除有一定困难。

对此可将囊壁内衬的黏膜上皮尽量剔除,遗留的囊壁外层可逐渐萎缩和纤维化。

怀疑有黏膜上皮残留,可电灼或石炭酸烧灼。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纤维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纤维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适应证】1.诊断方面:(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血痰需明确诊断及出血部位。

(2)原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气道阻塞、声带麻痹、呼吸困难需查明原因者。

(3)胸部X线片发现块影、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或痰瘤细胞阳性而胸片无异常,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4)肺弥漫性病变或周边性病变需通过纤支镜行肺活检。

(5)需作叶、段支气管选择性造影者。

(6)肺叶切除前后检查,以确定切除范围及判断手术效果。

(7)长期气管切开留置导管者定期观察气管粘膜情况。

(8)疑诊结节病,肺蛋白沉积症等疾病需作肺泡灌洗检查。

(9)可用于胸膜腔内检查。

2.治疗方面:(1)对大量分泌物而无力咳嗽或引起肺不张者,协助吸痰有利于肺复张及加强通气。

(2)可用于支气管或肺内病变局部注入药物。

(3)对肺癌患者行局部激光照射治疗。

(4)清除气管内较小的异物。

(5)对咯血不止的患者通过纤支镜送入前端带气囊的导管填塞止血。

【禁忌证】1.绝对禁忌症:(1)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者。

(2)有严重心脏病,心律紊乱,主动脉瘤及血压高于21.3/13.3KPa(160/1O0mmHg)。

(3)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PaO2低于6.65kPa者。

(4)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

(5)肺动脉高压,肺部病变疑为动静脉瘘及肺化脓症者均不宜经纤支镜行肺活检。

(6)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操作者。

2.相对禁忌症:(1)新近有支气管哮喘或正在大咯血者宜缓解后两周再进行检查。

(2)新近有支气管、肺急性感染者,待炎症控制后再作检查。

(3)对肺大泡患者应持慎重态度,避免发生气胸。

(4)有上腔静脉阻塞,静脉压甚高,呼吸困难明显者。

(5)较大的气管异物者 (一般活检钳难以取出)【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禁食4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 安定10mg。

2.麻醉方法:1%地卡因喷雾咽喉,每2~3分钟1次,共3次;必要时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2~5ml。

胸外科经胸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经胸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经胸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贲门癌已经累及胃底和胃小弯侧1/2以上,近端胃切除术不能彻底切除瘤者。

2.病变范围比较广泛尚未侵入肝、腹膜或Doug1.as陷窝的胃癌患者。

3.用于控制胰腺非B细胞癌合并溃疡病。

【禁忌证】同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同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

4.麻醉与体位(1)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右侧卧位。

5.手术步骤(1)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7肋间或肋床进胸(也可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

(2)进胸后,常规方法切开膈肌,进入腹腔探查肿瘤范围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特别注意肿瘤是否活动,肝、胆、胰、脾等腹腔脏器是否有转移结节,胃左动脉旁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必要时切断胃结肠韧带,进一步探查,以确定肿瘤是否可以切除。

全胃切除的范围应包括食管下端、全胃、大网膜、小网膜和腹腔淋巴结,必要时切除脾脏。

如果癌肿侵犯横结肠或胰尾,可以一并切除受累的结肠或胰尾。

(3)确定肿瘤可以切除后,游离全胃和食管下段。

切断胃脾、胃肝和胃结肠韧带,妥善结扎、切断胃右动脉、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血管。

注意十二指肠后壁应与胰腺充分游离。

(4)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切断胃,十二指肠残端缝合2层,第1层为Conne1.1.式缝合,第2层为褥式缝合。

用心耳钳钳夹食管下段,距肿瘤5cm切断食管,切除肿瘤标本。

(5)在距食管切缘约ICm处做贯穿食管壁全层的荷包缝线,将吻合器抵钉座插至食管下段管腔内,收紧荷包缝线并打结,将食管下切缘固定在中心杆上。

(6)提起空肠,确认空肠起始部,剪断TreitZ韧带,距该韧带30~35cm处切断空肠,并在空肠远侧断端系膜内钳夹、切断及结扎I级血管弓,保留一定的血管分支。

(7)在横结肠系膜的无血管区做一长约5cm的纵行切口,再将空肠远侧断端经此切口上提到左胸腔内,准备与食管下段行端侧吻合。

此方法为结肠后食管空肠吻合术。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胸部CT针吸活检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胸部CT针吸活检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胸部CT针吸活检【适应证】
1.性质待定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

2.胸壁恶性病变。

3.肺内结节或肿块,而对侧肺内有恶性病变。

4.肺门肿块,而经支气管活检未能诊断。

【禁忌证】
1.肺功能不全者 (有慢支肺大泡、低氧血症)要慎重。

2.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方法】
1.CT扫描:先作定位片,以后根据病灶大小来决定层厚、层隔,一般使用lOmm层厚/层隔,作连续横断扫描。

2.穿刺点选定:若病灶位于前胸,患者取仰卧位,病灶位于后胸则取俯卧位。

根据病灶分布的最大容积,最易进针的方向,避开大血管的位置和肋骨的重叠区,结合体表的骨性标志,来选定穿刺层面。

在穿刺层面上用标识器固定在穿刺点上,然后测出自穿刺点经皮肤至病灶的纵横距离,以确定迸针的方向和深度。

3.在穿刺点表面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其深度应考虑因局麻后软组织肿胀而略有增加。

4.从穿刺点按照所测得的深度进针后,应再作一次横断CT 扫描,以观察进针方向是否正确。

特别注意针尖与纵隔大血管有无接触,以及针尖是否在病灶内。

5.针吸活检后,要严密观察有无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出现,因此需要再作一层横断扫描。

【注意事项】
1.术中患者要安静、配合,穿刺时要摒住呼吸。

2.选用细穿刺针 (7~9号),并发症少。

3.出现气胸、咯血者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

胸外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贲门失驰缓症第二章食管癌第三章肋骨骨折第四章肺大疱第五章肺癌第六章气胸第七章血胸第八章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第一章贲门失驰缓症贲门失驰缓症指食管约肌肉松弛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临床上出现吞咽困难、反食、胸部不适或胸痛,严重时可有体重减轻。

其病因尚不清楚,已提出的可能病因有病毒感染,副交感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基因遗传因素。

精神刺激引起皮质精神障碍等。

【诊断】1、主要症状是间段性吞咽不畅、反食、胸痛。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轻时可以连续进餐,但可有胸骨后食物停滞或受阻感以及进食餐时间延长。

病程中吞咽困难不呈进行性发展。

随病程食管逐渐扩大,极度扩大的食管如胃一样,常存留大量食物及黏液。

严重食物潴留常合并食管炎。

少数患者长期贲门失迟缓症可继发食管癌。

2、多数患者合并反食,为未消化的食物,可发生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不久。

同时夜间反流。

常含有不少黏液。

严重反食体重可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明显不良。

3、约1/2的患者有胸痛,发生的原因由于食物通过障碍,引起食管扩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明显增高,以及食管体部出现高幅度的同步收缩。

4、患者还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尤其是有夜间反流的患者,长伴有咳嗽、咳痰、气促及睡时有鼾声。

久病有经验的患者,往往在睡觉前利用改变体位,引流食管内容物,或大量饮水以利用食管内容物进入胃内。

5、贲门失驰症患者可并发食管炎、食管癌。

6、严重扩张时胸部X线像长显示纵隔增宽,并有气液平面。

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吞咽时钡剂顺利进入食管,上段有蠕动收缩,卧位时钡剂不再被推进。

立位时钡剂充盈食管,食管体部和远端明显扩张,呈鸟嘴样,严重者呈乙状样弯曲,但食管内光滑。

仔细检查,LES区不随吞咽出现松弛,呈间端开放,少量钡剂可流入胃腔,有时钡剂完全停留在LES之上,长时间不能进入胃内。

7、纤维内镜下食管体部扩张,或弯曲变形,其内可见存留未消化的食物和液体,无张力。

LES区持续关闭,推送镜子时虽有阻力,但不难进入胃里。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完整资料).doc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目录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1)第一节胸部外伤 (1)第二节食管癌 (8)第三节贲门癌 (17)第四节贲门失驰缓症 (20)第五节食管裂孔疝 (21)第六节肺癌 (23)第七节支气管扩张症 (38)第八节慢性脓胸 (41)第九节肺结核病 (44)第十节纵隔肿瘤 (48)第十一节电视胸腔镜诊疗常规 (54)第十二节电视纵隔镜术 (61)第二章胸部手术前后处理 (70)第三章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74)第一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74)第二节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 (76)第三节支气管造影术 (78)【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四节胸部CT针吸活检 (80)第五节颈部前斜角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82)第六节支气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 (82)第七节环甲膜穿刺术 (85)第八节食管扩张术 (86)第四章常用临床技术操作 (89)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 (89)第二节腹腔穿刺 (91)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 (92)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94)第五节腰椎穿刺术 (99)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102)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112)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115)【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胸部外伤一、肋骨骨折【定义】肋骨的连续性中断称之,分单根和多根肋骨骨折,常由外伤引起。

【诊断】(一)病史:有胸部外伤史。

(二)体格检查:1·骨折处有压痛,胸廓挤压痛,有时可能们及骨擦感。

2·严重肋骨骨折(特别合并血气胸者)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绀,脉搏增快,血压降低。

3·如有胸膜、肺损伤,胸壁可们及皮下气肿,合并血气胸可出现气管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气胸)或实音(血胸)。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见伤处胸壁塌陷,有反常呼吸运动。

(三)辅助检查l·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了解肋骨骨折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血、气胸。

胸外科先天性膈疝修补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膈疝修补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膈疝修补术技术操作规范(一)先天性胸腹裂孔疝修补术【适应证】1.诊断明确者,应积极准备手术。

2.症状不重或病情稳定的较大儿童,可择期手术。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但应做好术前准备。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术前应放置胃管行胃肠减压,以免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大量气体进入消化道,使疝入胸腔的脏器体积更大,加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2)新生儿行脐动脉和挠动脉插管,以利血气监测、输液和用药。

(3)病情危重的新生儿应尽快气管插管并辅助机械呼吸。

氧吸入浓度IOO%,气道压V3.33kPa(25mmHg),呼气终末正压(PEEP)0.49kPa(5cmH2O)o若有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则行高频通气(100-150/min),并输入碳酸氢钠。

(4)长时间的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会导致肺血管痉挛及持续胎儿循环状态。

若心脏功能不好,可用多巴酚丁胺。

为改善肾脏的灌注,可用小量的多巴胺。

(5)若有低血压,则输入清蛋白。

(6)上述准备后若重症新生儿情况仍不稳定,应采用模式肺呼吸支持。

2.麻醉与体位(1)全身麻醉。

重症新生儿应连同高频通气机一起从监护病房移至手术室。

(2)经腹途径,取仰卧位。

3.手术步骤(1)切口:采用左上腹横切口或旁正中切口。

(2)显露膈肌缺损:向上牵拉切口,显露出缺损及其前缘。

(3)回纳疝内容物:轻柔地将疝入胸腔的脏器拉回腹腔,此时即可找到缺损的后缘。

一般缺损的后缘发育不良,位于左肾及肾上腺的上方,与后腹壁相连。

(4)修补缺损:切断左肝三角韧带,向内牵拉左肝叶,有利于缺损的显露。

仔细寻找有无菲薄的疝囊,若有,则予以切除。

然后用7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缺损的边缘一排,最后一起结扎。

第8或第9肋间腋中线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5)关腹:缝合腹壁切口,外加张力缝合3~4针。

【注意事项】1.较大的儿童或术前已明确胸内有病变需要矫治或估计胸内有广泛粘连者,则采用侧卧位,经胸途径行疝修补术。

2.术中注意要点(1)回纳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时,一定要轻柔,不可用强力,如疝孔(缺损)小,可适当剪开扩大,以利回纳。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环甲膜穿刺术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环甲膜穿刺术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环甲膜穿刺术
【适应证】
湿化气道帮助排痰,药物治疗;作为气管内其它操作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1.讲清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2.备好用品,7~9号针头,lOml空针,消毒用品及药品。

【操作方法】
1.患者平卧仰头,在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环甲膜处的正中部位可扪到一凹陷处为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后,局部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酒精消毒术者手指,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气管,右手持空针从上述凹陷处垂直刺入,通过气官前壁时有落空感并抽出空气即为达到气管腔内的指征,先推注少量粘膜麻醉剂,再注入需要的药品,也可经穿刺针芯插入15~2OCm长的细小导管留置。

2.术毕拔出针头,酒精棉球消毒局部,需滴药保留导管者,用消毒纱布包裹固定。

【注意事项】
1.药物剂量、酸硷度,温度均以不引起气管粘膜强烈刺激为原则,药液要用等渗盐水配制。

2.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咯血应对症处理。

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及规范

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及规范
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胸穿包、安尔碘、2%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器、棉签、胶布、无菌敷料
5
着装
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
5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感
5
病人(模型)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5
操作阶段
(80分)
消毒铺巾(20分)
定位: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肋间作为穿刺点
10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5
束(20分)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
5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
5
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5
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3
整理物品
2
总分:考官:
《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
1.胸腔闭式引流术
2.胸腔穿刺术
《技术操作规范》
见下一页
胸膜闭式引流术考核表
考生姓名:考号:
项目
内容要求
分值
扣分
评分要点
操作前准备
核对患者,了解病史,测生命体征,阅读影像片或超声检查,确定有置管指征,排除禁忌
10
不全面酌情扣分
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引起的感觉取得同意及合作,签署同意书
10
未观察者扣10分
缝线固定引流管:缝合、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5
置管后问诊交流,观察引流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测生命体征。书写记录。
5
器械及医疗垃圾的处理。
5
注:口述处均可考官提醒
总分:考官:
胸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考生姓名

胸外科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痿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一)经胸部径路食管气管疹修补及食管一期吻合术【适应证】1.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髅位于胸段水平,(闭锁或瘦口的)食管两端间距较短,估计可行一期吻合者。

2.全身情况尚好,可耐受胸部手术者。

【禁忌证】1.严重吸入性肺炎患者需要在炎症被控制后手术。

2.合并其他脏器畸形致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重大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呼吸道处理。

对食管上端盲袋做有效的分泌物吸引,并侧卧拍背,必要时将婴儿放于高氧和高湿度暖箱中。

应用抗生索治疗肺炎。

(2)禁食及肠外营养维持。

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静脉输入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必要时输血和血浆。

(3)常规注射维生素K和维生素C。

2.麻醉与体位(1)将婴儿放置于保温毯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过程中应控制呼吸道内的压力,尤其对未行胃造口的婴儿更应注意。

(2)左侧卧位,左腋下放一软垫,右上肢向上向前伸。

3.手术步骤(1)沿右侧肩胛下角做横切口:①胸腔内径路。

切开肌层后在第4肋间进入胸腔。

游离并结扎、切断奇静脉,延长纵隔胸膜切口进入后纵隔。

②胸膜外径路。

经第4肋间切开肋间肌,在胸内筋膜与壁胸膜之间做钝性分离,所须分离的范围向上至胸腔顶部,向下至第6-7肋间或更低,向后至脊肋处。

切断奇静脉,进入后纵隔后暴露食管和气管。

目前多采用胸腔内途径。

(2)游离远段食管气管瘦:在每次呼吸时能见到屡管处鼓起,用一纱带做牵引,仔细游离髅管,距气管1~2mm处切断髅管,气管断端用6-0无创伤合成缝线间断缝合疹管。

搂管缝合处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同时加压呼吸,检查有无漏气,必要时再加强缝合。

拟做端侧吻合时,可不切断瘦管,近气管处以2-0号或O号丝线做双重缝扎或结扎。

(3)游离食管上段盲端:如术前安放好胃管则容易寻找。

找到盲袋后,在其顶端缝两针丝线做牵引,注意不用钳夹以免损伤组织,上段食管应尽可能向上分离,以减少吻合口的张力,并可确定有无另外的瘦管存在。

胸外科肺部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胸外科肺部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胸外科肺部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一、肺切除术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三、肺尖部痛切除术四、肺大疱切除术五、肺减容手术六、气管袖式切除术七、肺包虫囊肿切除术一、肺切除术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患的一个重要手段。

肺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肺血管的处理。

因为:①肺血管壁较体循环血管壁脆弱,容易撕破,尤以肺动脉为著;②近心脏的大的肺静脉损伤时,由于负压的吸引,可产生严重的空气栓塞;③肺血管与心脏直接相通,一旦大出血,迅速降低心排血量,易导致心脏骤停。

因此,要求肺切除术的操作一定要轻柔、谨慎、细致和准确。

肺切除的范围,要根据肺部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累及肺组织的范围而定。

一般可分为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楔形或局部切除。

在特殊情况下可做扩大性切除,如胸壁、胸膜、心包、膈肌、左心房及上腔静脉的一部分或全部一并切除。

总的原则要求:①病变要彻底切除。

②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健康肺组织。

这不但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呼吸功能,也为再次肺切除手术留有余地。

【适应证】1.肺先天性畸形,如肺隔离症、肺动静脉髅。

2.肺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3.肺结核,如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结核球、损毁肺。

4.肺真菌病,如肺隐球菌病。

5.肺寄生虫病,如肺包虫囊肿。

6.巨大或多发性肺大疱压迫正常肺,严重影响肺功能。

7.肺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炎性假瘤。

8.肺恶性肿瘤,特别是支气管肺癌。

【禁忌证】1.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特别是心功能不全难以耐受开胸肺切除者。

9.恶性肿瘤晚期,难以切除或切除后效果也不理想者。

10伴发其他不适应外科大手术疾病,如出血性疾病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肺切除术的基本操作(1)体位及切口:侧卧位及仰卧位是肺切除术最常应用的体位。

肺切除术常用的切口介绍如下。

①后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对术野显露最好,对肺下叶或全肺切除,以及估计胸内粘连较多的病人最为适宜。

此切口的缺点为,切断胸壁肌层较多,创伤较大,出血较多,费时。

另外,由于侧卧位,健侧肺在下方受压挤,对呼吸功能差的老年病人不利。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首先应接受正规的物理治疗,包括颈部运动锻炼、伸展斜角肌、加强肩带肌的力量、纠正不良姿势等。

经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缓解或治愈。

大约10%患者无效而采用外科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前斜角肌切断术和第1肋切除术。

大多患者多采用两者联合切除,如有颈肋,一并切除。

(一)前斜角肌切断术【适应证】1.前斜角肌异常肥大、挛缩或其他病变压迫臂丛神经者。

2.经检查确定臂丛和(或)锁骨下血管受压迫是前斜角肌异常所致者。

3.臂丛或锁骨下血管受压迫症状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除常规手术须进行血常规、生化、心电图检查外,术前Id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麻醉与体位(1)局麻或全身麻醉。

(2)取仰卧位,术侧肩垫高30°,头偏向健侧。

5.步骤(1)切口;在锁骨上1.5cm处做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

(2)显露前斜角肌:切断颈阔肌,显露锁骨上神经和颈外静脉,将其牵开或切断;暴露胸锁乳突肌,暂时切断并向内侧牵开,钝性分离前斜角肌前方的脂肪组织,并结扎切断颈横动脉,显露出前斜角肌肌腱。

(3)切断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前方有膈神经,予以牵开。

前斜角肌的外侧是锁骨下动脉,可触及,分开前斜角肌与动脉之间的间隙,将前斜角肌切断并切除病变部分。

(4)缝合肌层及皮肤:肌层下安置橡皮引流条。

【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前斜角肌腱部分要完全切除。

(2)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避免损伤膈神经和锁骨下血管。

2.术后处理(1)术后第2天注意伤口引流,可拔除引流条。

(2)术后早期注意患肢功能锻炼。

(二)颈肋切除术【适应证】术前检查证实异常的颈肋是主要压迫原因。

【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同前斜角肌切断术。

2.麻醉与体位同前斜角肌切断术。

3.手术步骤(1)在锁骨上1.5cm处做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

(2)显露颈肋并切除。

胸外科腹腔镜操作规范方案

胸外科腹腔镜操作规范方案

胸外科腹腔镜操作规范方案
1. 引言
腹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广泛应用,为了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与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范方案。

2. 腹腔镜手术准备
2.1 术前准备
- 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水,并根据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 患者的体位和麻醉方式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 手术室内应保持洁净,并配备必要的腹腔镜器械和设备。

2.2 手术团队准备
- 手术团队成员包括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和护理人员。

- 手术团队应事先熟悉手术器械和设备使用方法,并进行实操训练。

3. 腹腔镜手术操作步骤
3.1 手术准备
- 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 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和穿刺,准备好腹腔镜入路。

3.2 腹腔镜操作
- 通过腹腔镜进行观察,判断手术部位的情况。

- 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器械插入和操作,如止血、切除组织等。

- 操作时应注意细节,保护周围组织和器官,避免损伤。

3.3 手术结束
- 手术完成后,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

- 将伤口进行缝合并进行敷料处理。

- 患者术后应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如镇痛和抗感染等。

4. 腹腔镜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伤及周围器官等。

手术团队应在操作中
注意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并发症。

5. 总结
本操作规范方案为胸外科腹腔镜手术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手术团队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进行操作,并根据需要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临床基本操作操作规范(胸外科)

临床基本操作操作规范(胸外科)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1.准备物品:胸穿包一个(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2%利多卡因10ml,碘伏,定位纸.2.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并且做好呼吸配合。

3.评估环境安全及患者病情。

4.手消,同时核对患者身份。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姓名、年龄)核对腕带内容。

如“XX床是吧?叫什么名字?xx岁了是吧?”4.知情告知并保护患者隐私。

对患者目前情况及操作目的进行告知,充分征得患者同意。

5.操作步骤。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 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

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

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可再次穿刺.(6)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

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理。

胸外科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患者。

2.中胸段食管癌期望切除足够长度,避免食管上切缘癌残留者。

【禁忌证】同“食管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除颈部皮肤准备外,其他与“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相同。

3.麻醉与体位(1)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右侧卧位,头略向后仰。

左上肢消毒包扎放于胸前支臂架上,以便显露左颈部切口时将其下移。

4.手术步骤(1)做左胸后外侧切口及左颈部胸锁乳肌前缘切口。

先经左胸探查,若肿瘤位于胸廓入口以上的颈段食管,可先做左颈部切口探查。

(2)进胸后,切开纵隔胸膜探查。

特别注意肿瘤与气管、主动脉弓、头臂血管、奇静脉和胸导管的关系。

必要时可将主动脉弓后部及降主动脉部分游离。

确定肿瘤可以切除后,打开膈肌常规游离胃。

由于胃需要上提至颈部,须将胃全部游离,必要时可适当游离幽门及十二指肠后腹膜。

在贲门部切断食管,贲门口缝合关闭,食管端套人橡皮套保护,游离食管至胸廓入口处。

在胃底最高位缝合2~3针牵引线,最好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粗细)的缝线,做胃的前后方向标志,避免胃由胸腔拉出时扭转。

食管床、腹腔彻底止血,暂停胸内操作。

(3)左颈部切口上起甲状软骨平面,下至胸骨切迹上缘。

切开皮肤、颈阔肌,将胸锁乳突肌向后外牵拉,分离、切断肩胛舌骨肌和胸骨舌骨肌,甲状腺和气管向内侧牵拉,颈总动脉向外牵拉,颈胸会合处显露及游离出颈段食管,并从颈部引出,食管向上游离至足够长度。

扩大胸廓入口,以容纳3个手指宽度为宜。

(4)将胃底部拉至颈部切口,在肿瘤上方切断食管,移去肿瘤食管,行食管胃吻合。

在距食管残端1.5cm处,将食管后壁肌层及胃浆肌层间断横排缝合3-4针,距胃浆肌层缝合1.5Cm处做2.5-3Cm横切口,间断全层缝合食管胃后壁及前壁。

将前壁肌层间断缝合3~4针包埋,若胃不够松弛,前壁可不做浆肌层包埋。

胃前壁与胸廓入口处缝2-3针,便颈部切口与胸腔隔开。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1章胸部小手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由各医院自各或使用一次性胸穿包。

2.麻醉与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1)第一节胸部外伤 (1)第二节食管癌 (7)第三节贲门癌 (17)第四节贲门失驰缓症 (19)第五节食管裂孔疝 (20)第六节肺癌 (22)第七节支气管扩张症 (34)第八节慢性脓胸 (36)第九节肺结核病 (39)第十节纵隔肿瘤 (41)第十一节电视胸腔镜诊疗常规 (46)第十二节电视纵隔镜术 (52)第二章胸部手术前后处理 (59)第三章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63)第一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63)第二节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 (64)第三节支气管造影术 (67)第四节胸部CT针吸活检 (68)第五节颈部前斜角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70)第六节支气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 (70)第七节环甲膜穿刺术 (72)第八节食管扩张术 (74)第四章常用临床技术操作 (77)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 (77)第二节腹腔穿刺 (78)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 (80)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81)第五节腰椎穿刺术 (85)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87)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95)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98)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胸部外伤一、肋骨骨折【定义】肋骨的连续性中断称之,分单根和多根肋骨骨折,常由外伤引起。

【诊断】(一)病史:有胸部外伤史。

(二)体格检查:1·骨折处有压痛,胸廓挤压痛,有时可能们及骨擦感。

2·严重肋骨骨折(特别合并血气胸者)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绀,脉搏增快,血压降低。

3·如有胸膜、肺损伤,胸壁可们及皮下气肿,合并血气胸可出现气管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气胸)或实音(血胸)。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见伤处胸壁塌陷,有反常呼吸运动。

(三)辅助检查l·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了解肋骨骨折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血、气胸。

如骨折在肋软骨处,X线片不一定能显示,如临床上疑有骨折应按骨折处理。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1)第一节胸部外伤 (1)第二节食管癌 (4)第三节贲门癌 (17)第四节贲门失驰缓症 (18)第五节食管裂孔疝 (19)第六节肺癌 (20)第七节支气管扩张症 (28)第八节慢性脓胸 (29)第九节肺结核病 (31)第十节纵隔肿瘤 (33)第十一节电视胸腔镜诊疗常规 (36)第十二节电视纵隔镜术 (40)第二章胸部手术前后处理 (45)第三章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47)第一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47)第二节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 (48)第三节支气管造影术 (50)第四节胸部CT针吸活检 (51)第五节颈部前斜角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52)第六节支气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 (52)第七节环甲膜穿刺术 (53)第八节食管扩张术 (54)第四章常用临床技术操作 (56)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 (56)第二节腹腔穿刺 (57)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 (58)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59)第五节腰椎穿刺术 (62)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64)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70)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72)第一章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胸部外伤一、肋骨骨折【定义】肋骨的连续性中断称之,分单根和多根肋骨骨折,常由外伤引起。

【诊断】(一)病史:有胸部外伤史。

(二)体格检查:1·骨折处有压痛,胸廓挤压痛,有时可能们及骨擦感。

2·严重肋骨骨折(特别合并血气胸者)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绀,脉搏增快,血压降低。

3·如有胸膜、肺损伤,胸壁可们及皮下气肿,合并血气胸可出现气管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 (气胸)或实音 (血胸)。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见伤处胸壁塌陷,有反常呼吸运动。

(三)辅助检查l·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了解肋骨骨折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血、气胸。

如骨折在肋软骨处,X线片不一定能显示,如临床上疑有骨折应按骨折处理。

胸外科先天性胸壁畸形矫正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胸壁畸形矫正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先天性胸壁畸形矫正术技术操作规范(-)漏斗胸矫正术【适应证】1.诊断明确漏斗胸。

2.有较重的呼吸循环症状,易发生疲劳倦怠,影响患儿发育者,为手术的绝对适应证。

3.有轻度呼吸循环症状,但胸廓变形较重,精神负担较大者。

4.因美容需求要求矫形者。

5.漏斗胸指数F21.>0.21,胸脊间距5-7cm者。

6.手术时期以3岁以上为宜,最好在6~8岁。

非肋软骨切断、切除的胸肋抬举术,限于12岁以下儿童。

【禁忌证】无明确的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术前有呼吸道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并稳定1周后再手术。

(2)心脏听诊有杂音者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是因心脏受胸骨压迫所致还是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

(3)重症患者应做肺功能检查,作为评定肺功能改善指标。

(4)术前Id应用抗生素。

7.麻醉与体位(1)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仰卧位。

8.手术步骤(1)切口:胸骨正中或乳房下横切口。

(2)游离胸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向两侧游离胸肌,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或肋骨)。

(3)矫正畸形:游离骨膜,在骨膜下切断肋软骨,并游离剑突、胸骨及肋软骨。

以胸骨翻转法在第2肋水平横断胸骨,保护胸廓内动静脉。

胸骨翻转后,根据畸形状况修剪胸骨、肋软骨,并缝合固定。

以胸骨抬举法在胸骨凹陷上方进行楔形截骨后缝合,克氏针横穿胸骨,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肋骨的高点处,在肋软骨骨膜下修剪,缝合固定。

也可用非肋软骨切断、切除的胸肋抬举法,仅在胸廓两侧腋前、中线间第4肋间水平,经胸骨后引导穿过一个特制支撑杆,支撑胸廓矫形满意后固定。

(4)放置引流,依层缝合切口:胸骨后、皮下分别放置引流;缝合肋软骨骨膜及切口各层,肌层要覆盖肋软骨修剪固定部位。

如术式为胸骨翻转法,术毕用胸壁外固定架牵引固定4~6周。

【注意事项】1.漏斗胸合并有先天性心脏内畸形,可考虑同时或分期矫正。

2.术中注意要点。

(1)术中游离胸膜时操作要轻柔,尽量避免胸膜破裂及肋间血管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1章胸部小手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和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由各医院自各或使用一次性胸穿包。

2.麻醉和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使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和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

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0.5~1.0cm为宜。

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3.每次穿刺原则上是抽尽为宜,但对大量胸腔积液,第一次抽液一般不超过10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500ml。

若因气胸或积液使肺长期受压,抽吸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复张性肺水肿发生,当病人主诉胸闷难受时则应停止操作。

第二节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证】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

4.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手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

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

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2.麻醉和体位:(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

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人胸腔。

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刨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人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cm 左右。

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

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人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人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

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

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

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

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3.胸腔感染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4.复张性肺水肿对于肺萎陷时间较长者,排放气体或液体速度不能过快,交替关闭、开放引流管,可预防纵隔摆动及肺水肿的发生。

5.膈肌、肝脏或肺损伤。

第三节胸腔开放引流术【适应证】1.急性脓胸经胸腔闭式引流3~4周,脏胸膜和壁胸膜粘连,纵隔已固定,引流管中水柱波动消失,但仍有脓液潴留或脓液黏稠、引流不畅,可以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引流。

特别是合并有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慢性脓胸病人,在全身情况不宜进行胸部大手术时,开放引流可以使引流更通畅,进一步减轻中毒症状,改善全身状况,使脓腔进一步缩小,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做准备。

开放引流后,病人换管容易,行动方便。

2.结核性脓胸混合感染,经闭式引流,脓液较多或脓液黏稠,脓胸已趋于局限,纵隔已固定。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确定脓腔部位、范围及脓腔最低处。

术前1~2d给予抗生素,结核病患者加用抗结核药物。

2.麻醉和体位:局麻或全麻均可,侧卧位。

3. 手术步骤(1)于脓腔最低位,沿选定的肋骨走行方向做一长6~8cm皮肤切口,切开肌肉、显露肋骨,在肋骨骨膜上做“H”形切口,骨膜下切除4~5cm长的肋骨,由肋骨床进胸腔。

(2)探查脓腔的容量、有无异物或支气管胸膜瘘。

吸净脓液和块状的纤维脓苔沉着。

脓腔大者可用长弯钳协助探查。

用温盐水反复冲洗脓腔,但有支气管胸膜瘙者应堵住瘘口。

(3)引流管内径应尽可能大(>1.Ocm),剪1~2个侧孔,胸内管长3~4cm,胸壁外管长约2cm,不要留得过长以免影响敷料包扎,管壁用别针固定,缝合引流管周围的胸壁软组织及皮肤数针。

【注意事项】1.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决定更换敷料的频度。

术后初期,脓液较多,每日更换敷料2~3次,以免脓液浸渍皮肤,导致皮炎。

脓液减少后可每日或隔日1次。

2.引流不畅时,随时调整引流管,冲洗及更换引流管。

3.脓腔体积小于lOml时,可拔除引流管,改用凡士林纱条引流或更换为较细的引流管。

4.伴有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须等脓腔相对无菌、肉芽生长、支气管瘘口逐渐缩小、脓腔逐步变小后,再用肌肉及大网膜组织移植填塞或行小型胸廓成形(胸改)术使其愈合。

第四节纵隔引流术【适应证】1.纵隔气肿(气管、支气管损伤后)导致纵隔器官受压,影响心肺功能者。

2.纵隔感染局限形成纵隔脓肿者。

3.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的纵隔手术。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和体位局麻或气管插管全麻。

仰卧位肩部垫高。

2.手术步骤(1)切口位于胸骨切迹上1~2cm,为3~4cm横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浅层,分开胸骨舌骨肌束,剪开气管前筋膜,用手指在气管前间隙内向下钝性分离,达气管分叉平面,使气体充分溢出减压。

引流的关键在于气管前筋膜一定要打开。

如有分泌物要冲洗干净。

(2)置人内径0.5~。

.8cm的较乳胶管,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

(3)如纵隔脓肿在侧方,则病人头偏向健侧,取患侧锁骨上切口,并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沿气管侧方用手指钝性分离,穿刺证实分到脓壁后,用长血管钳分破脓肿壁,用手指探查脓腔,进一步扩大引流口,吸除脓液,反复冲洗后,放置引流管1~3根。

(4)纵隔肿瘤手术、胸内甲状腺肿切除术等,多采用劈胸骨切口,术毕应在胸骨后置入长而有侧孔的前纵隔引流管,管外端由剑突下上腹壁另戳口引出体外连接于水封瓶。

术中如有一侧胸膜破裂,应在该侧另置一常规胸膜腔闭式引流管。

第五节经皮针刺肺活检经皮针刺肺活检是肺内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该操作简单、迅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但是该操作有发生某些并发症的危险,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1.怀疑周边型肺癌。

2怀疑肺转移性病变。

3.双侧或不能切除的肺恶性病变须做病理学诊断者。

4.怀疑肺上沟瘤。

5.长期不吸收的局限型肺内感染性病变。

6.有严重内科疾病影响开胸术者。

7.细菌和真菌可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液检测进行鉴定。

而寄生虫(尤其是肺棘球蚴病)行穿刺是错误的。

8.取活细胞做组织培养,研究免疫、放射、化学药物敏感度。

【禁忌证】1.可以用其他方法作出诊断的肺部病变。

2.病变附近存在有肺气肿、肺大疱。

3.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

4.怀疑肺囊性病变,如肺棘球蚴病、支气管肺囊肿。

5.患者系出血体质,有出血倾向,或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

6.对侧曾行全肺切除。

7.透视下正侧位均不能清楚地显示病变。

8.患者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肺动脉高压、心肺储备能力差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有3种方法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①细针( fine needle)抽吸;②切割针( cutting needle)采取组织;③高速空气环钻(trephine)获取组织块。

1. 细针抽吸细胞多用内径0. 6cm,长度分别为lOcm、12 cm、16cm 带针芯的穿刺针。

细针口径细,组织创伤小,并发气胸、出血、空气栓塞机会少。

但是细针采取的组织少,对于较硬韧的病变常不易刺人,故诊断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细针抽吸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1)摄胸部后前位、侧位X线片或胸部CT,明确病变的解剖部位。

(2)操作前3h禁食,精神过于紧张者可口服地西泮2.5mg。

(3)操作时患者卧于操作台,前人路、后入路、侧入路均可采取,以最方便和最近的径路进入,病侧应靠近操作者。

(4)透视下用止血钳顶端确定胸壁针刺位置,皮肤消毒铺巾后局部浸润麻醉直达胸膜层。

(5)借助定位器(holder)(即一短小中空小管,两端有圆形金属环以固定穿刺针)将带有针芯的穿刺针(一般用9号腰穿针,内径为0. 6mm)沿肋骨上缘刺入,方向和操作台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