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讲义《物质结构》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例题5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C燃烧时发出
黄色的原因:

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能量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高的轨道上,跃迁到能量高的轨
道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随即跃迁回原来
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

粒 间
化学 键






分子

性质

共价键
配位键和配位 化合物 金属键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杂化轨道理论
例题4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
化合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
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
(子Cu4。2)+已形往知成硫N配酸F3离铜与子溶N,H液3其的中原空加因间入是构过_型量__都氨_是水__三,__角可__锥生__形成_,_[C_单u。(NNFH32不)2]易2+与配离 解析: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 解释原因__________。 解析: Cu2O和Cu2S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 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 子点键比C强u于2S亚的铜高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与结构)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与结构)

《物质结构基础》第一部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第一节原子的结构1、能层(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根据电子的能级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每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同: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3)离核越近的能层具有的能量越低。

(4)能层的表示方法: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离核远近由近————————————→远能量高低由低————————————→高2、能级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以不同。

不同能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

【提示】①每个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n,且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如: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3s、3p、3d,第四能层有4个能级4s、4p、4d和4f,依此类推。

②不同能层上的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即每个能级中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只与能级有关,而与能层无关。

如s能级上最多容纳2个电子,无论是1s还是2s;p能级上最多容纳6个电子,无论是2p还是3p、4p能级。

③在每一个能层(n)中,能级符号的排列顺序依次是ns、np、nd、nf……④按s、p、d、f……顺序排列的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1、3、5、7……的两倍,即分别是2、6、10、14……3、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为能量最低的原子。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相互转化与能量转化关系:4、构造原理与基态原子的核外排布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如图的排布顺序,我们将这个顺序成为构造原理。

(1)它表示随着原子叙述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按照箭头的方向在各能级上依此排布:1s,2s,2p,3s,3p,4s,3d,4p,5s,4d,5p,6s……这是从实验得到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

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
高中化学选修3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3结束时掌握。

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课件【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课件【全套】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学与问
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电子层
能层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能层符号 K L M N O P Q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能级 电子 2 2 6 2 6 10 2 6 10 14

能层 2 8 电子
18
32
数 2n2 2n2
2n2
2n2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多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级交错的形式排布
电子排布顺序 1s
→ 2s → 2p → 3s → 3p → 4s → 3d → 4p → → 5s → 4d → 5p → → 6s → 4f → 5d → 6p……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大量氢原子、少量氦原子 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8 其他原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O、Si、Al、Fe、Ca
22 钛 Ti 1s2 2s22p6 3s23p63d2 4s2
序数 名称 符号 K
L
M
N
1 氢 H 1s1
2 氦 He 1s2
3 锂 Li 1s2 2s1
4 铍 Be 1s2 2s2
5

B 1s2 2s22p1
6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练习竞赛辅导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第一章物质结构》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1、在有机溶剂里令n摩尔五氯化磷与n摩尔氯化铵量地发生完全反,释放出4n摩尔的氯化氢,同时得到一种白色的晶体A。

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在1Pa下测得的A的蒸汽密度若换算成状况下则为15.5g/L。

(1)通过计算给出A的分子式。

(2)分子结构测的结论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在A分子所处的环境毫无区别,试画出A的分子结构简图(即用单键一和双键=把分子里的原子连接起来的路易斯结构式)。

2、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状况)为9.3g/L, 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 和211pm两种。

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

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P—Cl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 两种。

(P、Cl相对原子质量为31.0、35.5)回答如下问题:(1)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2)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3)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洁的方式作出解释。

(4)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

PBr5熔体为什么导电?用最简洁的形式作出解释。

3、NO的生物活性已引起家高度。

它与超氧离子(O2—)反,该反的产物本题用A为代号。

在生理pH值条件下,A的半衰期为1~2秒。

A被认为是人生病,如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引起大量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

A在巨噬细胞里受控生成却是巨噬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和入侵的微生物的重要原因。

家用生物拟态法探究了A的基本性质,如它与硝酸根的异构化反。

他们发现,当16O 标记的A在18O标记的水中异构化得到的硝酸根有11% 18O,可见该反历程复杂。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创新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创新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 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平面中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2.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立体空间中的常见排列方式。

3.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建立金属原子为等径球体的模型观念。

2.通过亲自排列小球,探究金属原子在平面中的排列方式,以及排列的密集程度。

3.通过粘贴小球,体会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堆积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金属原子的实际排列过程,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2.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的区别与联系。

3.4种堆积方式所对应的晶胞结果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简单立方堆积a=2R
空间利用率=52.36%
2.体系立方堆积√3 a = 4R 空间利用率=68.02% 3.体心立方堆积√2 a = 4R 空间利用率=74.05%
4.六方最密堆积a=b=2R 空间利用率=74.05%。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主题:物质结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结构的概念,了解常见物质的结构类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

一、引入:(5分钟)讲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组成的,让其明白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物质结构的概念:物质结构是指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常见的物质结构类型包括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离子结构等。

2.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简单晶体结构和复杂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等。

3.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分子结构的示范以水分子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构成和排列方式。

4.离子结构:离子是由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

通过氯化钠晶体的结构示范让学生认识离子结构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实际物质的结构模型或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分析,了解不同结构类型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练习及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参与简单的结构分析练习,如识别晶体、分子和离子结构在实际物质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结构类型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和性质,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物质结构对物质性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质结构研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内容,如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或找寻更多关于物质结构的资料,以便下节课进一步深入学习。

七、课堂反馈:(5分钟)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次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创新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创新课件】
A. 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 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 越稳定 D.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当堂检测]
2、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A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3.怎样利用键能的数据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破坏1mol化学键形成气态基态原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应用: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例题]
• 根据表2-1数据,计算1molH2分别跟1molCl2、 1molBr2(蒸气)反应,分别生成2molHCl和 2molHBr分子,哪个反应放出的能量多?
[讨论探究]
(1)讨论HX的稳定性与键能的关系。 一般说来,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 越稳定。在卤素的氢化物中,按F、Cl、Br、I的顺序, H-X键键能逐渐减小,HX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
(2)讨论C-C、C=C、C≡C的键能大小为什么不是1∶2∶3? C-C由一个δ键构成、C=C由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构成、C≡C 由一个δ键和二个π键构成。由于在两个原子间形成的不饱 和键中,δ键的键能比π键键能大,因此C-C、C=C、C≡C的 键能大小不是1∶2∶3。 (3)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 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 键能越小,化学键越容易断裂,反应能力也就越强。
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第5讲 分子结构-典型例题与知能训练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第5讲 分子结构-典型例题与知能训练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第5讲 分子结构【典型例题】例1、写出POCl 3的路易斯结构式。

分析:应当明确在POCl 3里,P 是中心原子。

一般而言,配位的氧和氯应当满足八偶律。

氧是二价元素,因此,氧原子和磷原子之间的键是双键,氯是1价元素,因此,氯原子和磷原子之间的键是单键。

然而使配位原子满足八偶律,即画出它们的孤对电子。

解:例2、给出POCl 3的立体构型。

分析:应用VSEPR 模型,先明确中心原子是磷,然后计算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n = 5 - 2 -3 × 1 = 0所以,POCl 3属于AX 4E 0 = AY 4型。

AY 4型的理性模型是正四面体。

由于氧和磷的键是双键,氯和磷的键是单键,所以∠POCl >109°28’,而∠ClPCl <109°28’。

解:POCl 3,呈三维的四面体构型,而且,∠POCl >109°28’,而∠ClPCl <109°28’。

例3、给出POCl 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分析:先根据VSEPR 模型确定,POCl 3属于AY 4型(注意:不能只考虑磷原子周围有四个配位原子,杂化类型的确定必须把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考虑在内。

本题恰好AX n + m = AY n (m = 0),如果不写解题经过,可能不会发现未考虑孤对电子的错误。

)AY 4的VSEPR 模型是正四面体。

因此,POCl 3属于三维的不正的四面体构型。

解:POCl 3是四配位的分子,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磷原子取sp 3杂化类型,但由于配位原子有两种,是不等性杂化(∠POCl >109°28’, 而∠ClPCl <109°28’ )。

例4、BF 3分子有没有p –p 大π键?分析:先根据VSEPR 模型确定BF 3分子是立体构型。

然后根据立体构型确定BF 3分子的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再画出BF 3分子里的所有轨道的图形,确定有没有平行的p 轨道。

第一讲上课路易斯结构式、共振论、等电子体、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2022年学习资料

第一讲上课路易斯结构式、共振论、等电子体、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2022年学习资料

A-B-村=N*-H-O:0:-H0:
2.分步法-对于简单分子,成键数一孤电子对数法书写路易斯结构-简单明了,但对于复杂分子,应用此法往往无从下 ,且易出-错。这时分步法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下面以氯酸根离子为例-详细介绍此方法。-第一步:确定分子的价电 总数。对于中性分子,其价-电子总数等于各原子的价电子数之和;如分子带一个电荷-其价电子总数需加(负电荷)或 (正电荷)一个电子。-例如:氯酸根离子C03的价电子数为:-7+3×6+1=26个
专题一物质结构第一讲上课路易斯结构式、共振论、等电子体、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共68页
第一讲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杂化轨道理论及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与构型
路易斯结构式-简介-1916年,路易斯G.N.Lewis提出共用电子对理论,-即路易斯理论:稀有气体原子的 子结构是一种稳定构型,-但两元素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达到稀有气体的8电子 定构型H为2,即八隅-体规则.以“共用电子对”维系的化学作用力称为“共价-键-分子中存在形成共价键的键合电 (成键电子)和未形-成共价键的非键合电子,又称“孤对电子”,用小黑点来-表示孤对电子。如:水、氨、乙酸、氮 子的路易斯结构-式可表示为:
=N:-H-路易斯结构式:以短棍表示共价键,「-同时用小黑-点表示非键合的“孤对电子”的结构式叫做路易-斯 构式Lewi sstructure,也叫电子结构式
二、路易斯结构式的书写方法-1.成键数--孤电子对数法-首先算出分子结构中的成键数-按惰性气体电子结构-计 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一各原子价电子总数的-二分之一和孤电子对数(等于各原子价电子数之和与-成键电子总 之差的二分之一,然后按照正确的原子-间连接规则写出较稳定的路易斯结构式。-例如:-H20-成键数=〔2×2 8-1×2+6-/2=2-孤电子对数=〔1×2+6-2×2〕/2=2-所以H20的路易斯结构式:-H-O-■■

三维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三维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三维化学第七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本节我们收集了部分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综合性原创试题,供大家参考。

【例题1】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做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O3分子的结构如右图7-1所示,呈V型,键角116.5o,与图7-1SO2近似,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大π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在1.01×105Pa,273℃时,O3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迅速转化为O2,当生成该状态下22.4L O2时,转移电子数 ________mol。

①【分析】臭氧分子的中间氧原子上有1孤电子对,因此该氧原子是sp2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与SO2是等电子体),是个极性分子。

本题通过对O3的分析解决问题,打破“题海”中单质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束缚。

O3分子中各原子电荷为,即O3为,每摩尔O3转变为O2转移电子数为2/3mol,本题还对物理中的气态方程进行了考查。

【解答】2/9【例题2】高氙酸盐(XeO64-)溶液能与XeF6等物质的量反应,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其密度为3.20g/L,同时还得到一种Xe(Ⅷ)的氟氧化合物的晶体。

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给出XeO64-中Xe的杂化类型与XeO64-离子的空间构型。

②【分析】XeO64-离子的中心原子Xe是最高价,无孤电子对,是sp3d2杂化,正八面体构型。

由题给密度可求得收集到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7,一定是混合气体,一种应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Xe,另一种应是O2(F2不会从水溶液中出来),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由于反应物是等物质的量反应,由得失电子守恒可求得,确定各物质的比例关系,由原子守恒,确定氟氧化合物中氟与氧的原子数。

【解答】2XeO64-+2XeF6==2XeO3F2+2Xe+3O2+8F-sp3d2正八面体【例题3】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物质结构

物质结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根据实验情况,提出了原 子只能不连续地吸收和发射能量的论点。这种不连续 能量的基本单位称为光量子。各种能量有大有小,但 它们在吸收、放出能量时,只能是光量子的整数倍, 这种以光量子作为单位的能量变化称为量子化。光量 子的能量(E)与频率(ν)成正比。即:△ E=hν h为普朗克常数,等于6.63×10-34 J.s. 光量子吸收或发射辐射的能量必须是不连续的,即 量子化的。辐射能量的最小单元为hν. 能量只能取hν、
L层:n =2, l = 0、1。 有二个亚层 :s亚层,p亚层(2s、2p)。 P电 子云哑铃形。 M层:n =3, l = 0、1、2。 有三个亚层 :s、p、d亚层(3s、3p、 3d)。d电子云花形和哑铃加面包圈形。 N层:n =4, l = 0、1、2、3。 有四个亚层 :s、p、d和f亚层(4s、4p、 4d、4f)。 f电子云形状更复杂。
Ψ1s
薛定谔方程直角坐标转变为球坐标后,方程可转 变为三个只含一个变量的方程: 含 r 变量的方程引入量子数 n. 含θ变量的方程引入量子数 l. 含φ 变量的方程引入量子数 m. 一组合理的n、l、m取值就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 (r,θ,φ)。 n、l、m量子数确定波函数的量子 化情况。
描绘和外电子运动的四种状态(四个量子数)。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There are 3 p orbitals per n level. The three orbitals are named px, py, pz. They have an = 1. m = -1,0,+1 3 values of m
物质结构
一. 原子结构 二. 分子结构 三. 晶体

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课件PPT

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课件PPT

特性
研究元素的性质,如金属、非金属、半金属等。
周期表
解析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应用。
原子的结基本结构,包括质子、 中子和电子。
探讨原子的质量、电荷、尺寸以及核外电 子排布等特性。
化学键的形成和类型
1
共价键的形成
2
解析共价键的形成机制和成键原理。
3
化学键类型
典型代表
介绍几个常见有机分子的 结构和特性。
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1
离子结构
研究带电离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排列。
2
离子性质
讨论离子溶解度、导电性和盐的晶体结构等性质。
3
典型盐类
介绍几种常见盐类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1 晶体结构
探索晶体的排列方式和周期性结构。
2 晶体性质
研究晶体的硬度、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 特性。
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 课件PPT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物质的结构及其特性,从元素和化合物的构成 到离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以及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结 构变化。
物质的构成:元素和化合物
1 元素
2 化合物
了解元素的定义以及其在自然界和化合物 中的存在。
探索化合物的特点和形成方式。
元素的特性与周期表
介绍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以及它 们在化合物中的应用。
分子间力
了解分子间力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 分子结构
研究分子的几何结构和键角角度。
2 分子性质
关注分子的极性、溶解度和酸碱性等 性质。
有机分子的命名和分类
命名原则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 则和命名方法。
主要分类

高中化学竞赛《物质结构》讲义

高中化学竞赛《物质结构》讲义

物质结构---第一部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系1.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一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

铂系元素的概念。

第一节核外电子的运动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一)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表示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的一种图象,它从统计的概念出发对核外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作形象化的图示。

二、原于核外电子的排布(一)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1.依据:、。

2.图示(二)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2.保里不相容原理:3.洪特(Hund)规则:电子将尽可能多分占不同的简并轨道,且自旋平行。

及Hund特例:简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全空,能量相对较低,较稳定。

[例外] Nb、Ru、Rh、W、Pt(三)能级顺序——近似能级图1. 能级交错现象;2. 能级组:能量相近的能级划分为一组;3. 徐光宪先生 n+0.7规则:4. 近似能级图——电子填充顺序(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有关概念:基态、激发态;原子、离子;“原子实”——希有气体结构;“价电子构型”1.轨道表示式:2.电子排布式:4.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元素的周期数原子最外层的n数值即为该元素的所在周期数。

一个能级组相当于一个周期,周期有长短之分。

短周期(能级组内仅含有s、p能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一、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电子层(1)电离能:从气态原子(或气态阳离子)中去掉电子,把它变成气态阳离子(或更高价气态阳离子),需要克服核电荷的引力而消耗的能量。

符号:I单位:电子伏特(是一个电子在真空中通过1伏特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它是一种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单位。

1电子伏特=1.6022×10-19 J)注:从元素的气态原子去掉一个电子成为+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I1);依次类推。

可得:①I1< I2< I3< I4< I5②分析Li,原子核外有3电子。

I3比I2增大不到一倍,但I2比I1却增大了十几倍。

说明这3电子分两组,两组能量有差异。

I1比I2、I3小得多,说明有一个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容易被去掉。

另两个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③结论: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电子亚层和电子云的形状①能量关系:电子层由里→外,能量由低→高。

同一电子层中,电子的能量还有差别,电子云的形状也不相同。

②电子亚层:K层――一个亚层,s亚层L层――二个亚层,s亚层、p亚层M层--三个亚层,s亚层、p亚层、d亚层N层--四个亚层,s亚层、p亚层、d亚层、f亚层③电子亚层形状:s亚层――球形p亚层――纺锤形(其他不介绍)④电子亚层能量:在同一电子层中能量s < p < d < f问题:比较下列轨道能量:1s、3p、2s、3d、4s、2p(1s <2s <2p <3p <3d <4s)3.电子云的伸展方向(1)电子云具有确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伸展方向。

s电子云:球形对称,在空间各方向上伸展的程度相同。

z2pd电子云:五种伸展方向;f电子云:七种伸展方向。

(2)轨道:在一定电子层上,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伸展方向的电子云所占据的空间称为一个轨道。

则s、p、d、f四个亚层分别有1、3、5、7个轨道。

各电子层最多轨道数:n2电子层(n)亚层轨道数n=1 s 1=122 s、p 1+3=223 s、p、d 1+3+5=324 s、p、d、f1+3+5+7=424.电子的自旋自旋状态: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表示:↑、↓问题: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指明哪些内容?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空间伸展方向、自旋四方面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鲍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个原子里,没有运动状态四个方向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

问题: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 n2?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轨道数n2,而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

如:M电子亚层s p d亚层中轨道数 1 3 5亚层中电子数 2 6 10最多容纳电子数2+6+102.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中,先占满能量最低的轨道,再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1)能级:不同电子层和亚层的电子按能量高低排成的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产生能级交错现象)3.洪特规则分析:用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讨论C、N、O核外电子的排布C:6个电子,首先在1s轨道排入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然后另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排入2s轨道,还剩2个电子,应排入2p轨道。

2p轨道有3个,它们是以自旋相反排入一个2p轨道,还是以自旋方向相同的方式排入两个2p轨道?x x定义: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轨道(如3个p轨道或5个d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排布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轨道表示式:1s 2s 2pC ↑↓↑↓↑↑1s22s22p2N ↑↓↑↓↑↑↑1s22s22p3O ↑↓↑↓↑↓↑↑1s22s22p4练习:1~20号元素的电子轨道排布式。

注:①对于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即全充满p6或d10或f14半充满p3或d5或f7全空p0或d0或f0例:24号Cr和29号Cu的特殊性Cr 1s22s22p63s23p64s13d5Cu 1s22s22p63s23p64s13d10②原子实表示法用〔He〕〔Ne〕〔Ar〕……表示稀有气体电子排布式称原子实,其他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在原子实基础上增加最外层电子排布。

如:Na:〔Ne〕3s1;Fe2+:〔Ar〕3d6三、元素周期律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第2周期:2s1~2s22p6 第3周期:3s1~3s23p6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1)意义:元素的电离能越小,它的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就是该元素的金属活动性的一种衡量尺度。

问题:如何解释He、Be、Ne、Mg几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它们的相邻元素为高?四、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电子层结构分区s区:包括ⅠA~ⅡA两个主族,最外层只有1~2个s电子。

通式:ns1~2p区:包括ⅢA~ⅦA五个主族和0族,最外层除了2个s电子之外,有1~6个p电子。

通式:ns2np1~6d区:包括ⅠB~ⅦB七个副族和第Ⅷ族过渡元素。

最外层有2个s电子(个别例外),次外层有1~10个d电子。

通式:(n-1)d1~10ns0~2f区:包括镧系和锕系(n-2)f1~14(n-1)d1~2ns2。

练习:1.根据元素周期表推算:第七周期最末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118。

如果在未来的第八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已经开辟了新的g 亚层。

试根据前面已有的规律,推断第八周期最末一个元素是第几号元素,并写出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从8s 写起)。

分析:在解答此题时,若直接采用书写核外电子排布来计算第八周期末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那定然会遇到困难,如果能采用“退”的策略,运用类推方法,根据现有的知识,可知每个亚层的轨道数与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 亚层轨道 s p d f g 轨道数 1 3 5 7 容纳电子数 2 6 10 14由此类推知g 亚层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18,这样第8能级组的电子总数就是:s 2p 6d 10f 14g 18总共50个电子,不难推得第八周期所能容纳的元素为50种,所以第八周期最末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8+50=168电子排布式为8s 25g 186 f 147d 108p 6 2.若在现在原子结构理论中假定每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1个电子,则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将是怎样?按这种假设而设计出的元素周期表,该元素将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该元素的中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分析:依题意,s 轨道只能容纳1个电子,p 轨道只能容纳3个电子,d 轨道只能容纳5个电子……据原先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1s 12s 12p 33s 13p 34s 13d 54p 35s 14d 55p 36s 14f 75d 56p 2此时,该元素位于新“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ⅢA 族。

它可得1个电子,最外电子层变为 6s 16p 3的稳定结构,表现为-1价。

也可失去2个6p 电子表现为+2价,也可失去2个6p 电子和1个6s 电子,表现为+3价。

该理论题要求根据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的结构规律来回答设想的“容纳1个电子”中原子结构的情况。

显然,它需要很好的类比推导能力。

3.迄今已合成的最重元素是112号,它是用Zn 7030高能原子轰击Pb 20882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而得。

科学家通过该放射性元素的一系列衰变的产物确定了它的存在,总共只检出一个原子。

该原子每次衰变都放出一个高能α粒子,最后得到比较稳定的第100号元素镄的含153个中子的同位素。

试问:①.112号元素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 ②.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③.你认为它的最高氧化态至少可以达到多少?④.写出合成112号元素的反应式(注:反应式中的核素要用诸如Zn 7030带有上下标的符号来表示,112号元素的符号未定,可用M 表示)。

分析:第七周期,第0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往前移动6格即是112号元素,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推知112号元素的位置。

依“位置、结构、性质”的原理很容易解决②、③两问。

至于第④问关键是确定112号元素的质量数。

依核化学反应的知识可知:Zn 7030与Pb 20882的质子数之和为112,质量数之和为278;112号经α衰变后变成质子数为100的镄元素,可知损失了12个质子,发生了6次α衰变He 42,据此可判断112号元素的质量数为277(100+153+4×6),与278比较少了l ,质子数为0、质量数为1的微粒应是中子,据此也解决了第④问。

答: ①.第七周期第 ⅡB 族元素。

②是金属。

③.最高氧化态至少可以达到+2价。

④.Zn 7030+Pb 20882=M 277112+n 102.对角线规则在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后一族的右下方元素相似(并非所有元素)。

如: Li Be B CNa Mg Al Si(1)Li 和Mg 的相似性① Li 和Mg 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形成正常氧化物(不形成过氧化物)。

② Li 和Mg 与水反应均较缓慢,生成的氢氧化物都是中强碱,溶解度都不大。

③ Li 和Mg 氟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等均较难溶于水。

④ Li 和Mg 的碳酸盐、氢氧化物受热时,均能分解成相应的和Li 2OMgO 。

⑤ Li +和Mg 2+的半径较小,极化力强,水合热大。

(2)Be 和Al 的相似性① Be 和Al 都是两性金属,它们即能溶于酸,也能溶于强碱。

② Be(OH)2和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受热易分解。

③ BeCl 2和AlCl 3都是共价化合物,可以升华,且溶于有机溶剂中。

④ BeO 和Al 2O 3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氧化物。

⑤ Be 和Al 都是活泼的金属。

但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与酸作用也较慢,表面易形成氧化物膜。

⑥ Be 盐和Al 盐都易溶于水。

(3)B 与Si 的相似性① B 与Si 在单质状态下都显有某些金属性。

② 在自然界中不以单质存在,是以氧的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 氢化物均多样,都具有挥发性、可燃性并能水解。

④ 都能形成多酸、多酸盐,有类似的结构特征。

⑤ B 与Si 都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

⑥ 皆能生成玻璃态和晶态氧化物,它们与氧能形成稳定的B -O 、Si -O 键。

⑦ 卤化物都是路易斯酸,完全水解,水解后,能生成相应的硼酸和硅酸。

BCl 3+3H 2O =H 3BO 3+3HCl SiCl 4+3H 2O =H 2SiO 3+4HCl⑧ 硼酸和硅酸都是弱酸K a (H 3BO 3)=5.8×10-10 K a (H 2SiO 3)=3×10-8 ⑨ 重金属的硼酸盐和硅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均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