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标解释

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更好的完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监测工作,便于各单位对监测数据的理解和对监测指标计算公式的运用,提高填报数据质量,对监测指标及计算公式做以下解释:一、指标解释(一)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监测表》1、向医院拨付的改革启动(津贴)资金:各级财政向医院每年度拨付改革资金情况,城市公立医院拨付项目为改革津贴资金。
县级公立医院拨付项目为中央和省级改革启动资金。
按实际拨付给医院的金额,年内时点数。
2、本级政府落实办医责任的各项津贴总额:各级政府财政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向其所属各类参预改革的公立医院,投入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材培养等项目,所投入的各项津贴资金,按实际拨付给医院的金额,年内时点数。
3、政府核定的药品实际价差:是指医院因取销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实际收入,按照政府、财政等部门核定的数据填报,该数据作为政府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财政补偿的依据。
4、县级财政补偿占药品实际价差的比例:是指医院取销药品加成后,根据政府核定的药品实际价差 (因取销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实际收入),测算的本级财政补偿金额所占药品实际价差的比例。
原则上补偿要达到 10%以上。
5、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占药品实际价差的比例:是指医院取销药品加成后,根据政府核定的药品实际价差,测算的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所获得的增收部份金额,所占药品实际价差的比例。
原则上调整价格补偿要达到取销药品加成的 80%。
6、县域内就诊率:按照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约束激励,建立转诊通道,构建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实现小病就医在基层、大病就医不出县。
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
(二)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监测表》1、改革启动(津贴)资金到位:医院收到各级财政每年度拨付改革资金情况,城市公立医院拨付项目为改革津贴资金。
县级公立医院拨付项目为中央和省级改革启动资金。
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区别

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区别标题: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区别引言概述: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是为了提供医疗服务而设立的机构,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医疗费用、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等方面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医疗服务1.1 公立医院:- 为大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急诊救治、基本手术等。
- 通常设有各科室,能够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 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农民工、低收入者等。
1.2 私立医院:-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包括高端医疗服务、专家门诊等。
- 通常服务对象为中高收入人群,注重服务质量和舒适度。
- 医疗服务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定制。
1.3 医疗服务比较:- 公立医院注重基本医疗服务的普及,私立医院更注重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
- 公立医院服务对象广泛,私立医院服务对象相对狭窄。
二、管理机制2.1 公立医院:- 由政府管理,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 人员编制和医疗政策由政府规定。
- 管理机制相对固定,决策过程较为繁琐。
2.2 私立医院:- 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兴办,管理更加灵活。
- 自主决定人员编制和医疗政策。
- 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决策过程更为迅速。
2.3 管理机制比较:- 公立医院受政府管理,管理机制相对固定。
- 私立医院由企业或个人投资,管理机制更加灵活。
三、医疗费用3.1 公立医院:- 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政府补贴部分医疗费用。
- 部分医疗项目可以享受医保报销。
- 对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3.2 私立医院:- 医疗费用相对较高,服务质量和舒适度较高。
- 大部分医疗费用需由患者自费。
- 部分医疗项目不在医保范围内。
3.3 医疗费用比较:- 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较低,私立医院医疗费用较高。
- 公立医院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医疗补贴。
四、医疗技术4.1 公立医院:- 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稳定,医疗设备相对简单。
- 医生多为公立医院聘用,医疗团队较为庞大。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https://img.taocdn.com/s3/m/c76dcfd9c850ad02df804165.png)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卫生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

**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所)、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等。
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适用本标准。
第三条**级机构编制部门是本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的主管部门。
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有关部门协助做好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遵循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四条**级公立医院的设立应当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城乡、区域医疗资源,按有关规定及程序报批。
第五条根据医院等级、类别、核定编制数,在规定限额内合理设置**级公立医院的党政管理机构,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党政管理机构设置应当精简高效,职能相近的可合并或合署办公。
**级公立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设置业务机构,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级公立医院的基层党组织和群团机构按照章程的有关规定设立。
第三章人员编制第六条**级公立医院纳入编制管理的人员包括临床医疗人员(医、药、护、技人员)、预防保健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依据**级公立医院等级、床位数、门诊量、医疗特色等因素确定人员编制,并根据实际承担的任务,分基本编制、附加编制,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专文下达。
(一)基本编制。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一、医院人员编制比例1.医生编制比例:医生是医院的核心人员,他们负责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医生编制比例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服务对象的特点而定。
一般来说,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生编制比例要高于中小型医院,以保证医院的日常运行。
2.护士编制比例: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他们直接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护士编制比例的合理化能够有效保证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医技人员编制比例:医院医技科室的人员编制比例决定了医院的技术水平。
医院在不同医技科室的配备人员数量应根据科室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而定,以保证医院的医技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4.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编制比例:医院的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负责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他们的编制比例要根据医院的规模和需要而定,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
二、医院人员配备要求医院人员配备要求是指医院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这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1.医生配备要求: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他们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疾病。
2.护士配备要求: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责任心,能够熟练使用医疗设备和药物,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护理任务。
3.医技人员配备要求:医技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医技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准确地进行各种医技检查和操作,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配备要求:行政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高效地处理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后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好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
总之,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制定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清晰明确的人员配备要求,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满足患者的需求。
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

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有效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公立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以下简称公立医院),不包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二、总体要求公立医院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要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及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要求;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既保证基本需要,又保持适度规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公立医院的特点,实行总量控制、行业监管与自主调控相结合,提高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配备(一)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分为党政管理机构、临床医技机构、后勤服务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一级综合医院控制在8个左右,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5个左右;二级综合医院控制在13个左右,中医院控制在10个左右,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7个左右;三级综合医院控制在20个左右,中医院控制在18个左右,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15个左右临床医技机构。
由公立医院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
后勤服务机构。
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并逐步实行社会化。
基层党组织和群团机构,按有关规定和章程设置。
(二)院级领导职数。
一级医院3-4名;二级医院4-5名;三级医院6-7名。
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2-3名,其中临床医技机构的领导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
基层党组织和群团机构的领导,按有关规定配备。
四、人员编制公立医院编制包括党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其数量根据公立医院的等级层次和类型特点、床位数、门诊量等核定。
甘肃省省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

甘肃省省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54号)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公立医院,是指由政府举办、省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非营利性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以下统称省级公立医院)。
凡省级公立医院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有关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级公立医院应当坚持公益属性,努力提高运行效率、创新体制机制,力求特色鲜明、群众满意,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第四条省级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管理应当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核定。
既保证基本需要,又保持适度规模。
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省级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管理,不得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
省级公立医院应当以加强内部机构编制管理为重点,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益。
第五条省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内设机构、院级领导班子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核定、设立及调整事项,由医院提出申请,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
其中,院级领导班子由省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省级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及领导职数的设立、核定及调整事项,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报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章内设机构第六条省级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分为党政管理机构、临床业务机构、科研机构、辅助机构和后勤服务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和后勤服务机构的设置、数量、规格,由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或备案。
临床业务、科研和辅助机构等专业技术机构,不确定机构规格,由各医院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申请,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第七条省级公立医院的党政管理机构和后勤服务机构要精简设置,名称规范,职责明晰,分工合理。
山西省出台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

加强事业单位 法定代表人管理
为加 强和规 范事 业单位法定代 表人的监督 管
理 ,宁波市宁海县编办与组织、财政 、人社和审计 代表人加强 日常监管,由登记管理局按照登记管理 的法规和政策对法定代表人进行监督。三是明确 了 法定代表人 离任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四是明确
了违规 处理 规 定 。
首先 ,卫技 专 业人 员比例 不得 低 于 总编 制 的8 5 %,
行 政 管 理 与 工 勤 人 员不 得 超 过 总 编 制 的 1 5 %。其 次 ,中 医院 的工作 人 员编制 占卫技 人 员总编制 的 比 例 不得低 于6 0 %。第 三 , 医护 比不得 低 于 1 : 1 . 2 ,并
等部 门联合印发 了 《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暂行
办法》 ,主要 内容有 :一是明确 了法定代表人的任 职条件。二是明确 了监管职责。由主管部 门对法定
( 宁波 市宁海县 编 办供稿 )
4 6
( 重 庆 市编 办供稿 )
职业教育大思路 ,在充分分析测算的基础上 ,研究 起草并实施 了 《 重庆 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编 制标准及管理 办法 ( 试行 ) 》 。该标准分四年逐步
实施到 位 ,提 出对部 分 专业教 师源自 实 习、实训指 导 § 《
创 新公 立 医 院体 制机 制
山 东省 临胸 县 推 进公 立 医 院综 合 试 点 改革 工
作 。 一 是 建 立 法人 治 理 结 构 框 架 。 明 确 了 决 策 层 、管理 层 、监 督 层 为 主 要 内容 的 公 立 医 院法 人 治理 结 构框 架 ,取 消 了3 家公 立 医院 的行 政 级 别 。
满 意度 和 医疗 质 量 为 主要 导 向 的 医院 绩 效 考核 体
我国公立医院编制改革政策回顾、现状及路径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第40卷第5期(总第466期)2020年5月卫生政策研究We i s h e n gz h e n g c ey a n j i u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切身利益,自新医改以来,逐渐成为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热点。
编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编制制度显现出部分员工消极怠工、“双轨制”用工等问题,不仅限制了医院的用人自主权,而且加重了财政负担[1]。
因此,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保障医院之间的合理竞争,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编制改革亟待进行,取消编制成为了必行之路[2]。
目前,各地已开始编制改革的相关探索,但由于探索周期短、探索路径不统一,尚未形成系统、配套的编制改革后人员晋升、养老保障和福利待遇等措施。
因此,梳理编制改革政策、分析编制改革利弊、了解编制改革现状,积极借鉴有用经验,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至关重要。
1我国公立医院编制发展政策回顾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一般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3]。
事业编制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大体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3种类型,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采用的是差额拨款编制。
去编制化就是以事定费而非以人定费,强化医疗服务内容,弱化人员在其中的作用[4-5]。
我国编制制度由来已久,1956年,我国参照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编制出《医院、门诊部组织编制原则》[6],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实际意义的编制标准。
此后,我国从国家层面陆续颁布了多条关于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相关文件(表1),可以看出,现行参照的编制文件多数颁布时间较早,其内容已不完全适用于当前的现代医院管理,这就直接导致了公立医院发展的诸多困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2.31•【文号】国卫财务发〔2020〕30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预算、决算正文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0〕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预算管理医院:为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
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12月31日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法律法规及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医院经济运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立医院,是指全国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
其他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业务主管部门对医院预算和财务实行全面管理,医院作为预算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二是医院内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充分运用预算手段开展医院内部各类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和考核等各项管理活动。
关于印发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的通知

SDPR-2012-0610001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卫生厅文件山东省财政厅鲁编办发〔2012〕2号各市编办、卫生局、财政局:现将《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山东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有效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公立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以下简称公立医院),不包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二、原则及要求(一)坚持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的原则,保证公立医院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及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既保证基本需要,又保持适度规模。
(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公立医院的特点,实行总量控制、行业监管与自主调控相结合,提高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配备(一)内设机构。
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分为综合管理机构、临床医技机构、后勤服务机构。
综合管理机构。
一级综合医院控制在8个左右,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5个左右;二级综合医院控制在12个左右,中医院控制在9个左右,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7个左右;三级综合医院控制在17个左右,中医院控制在15个左右,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控制在12个左右。
临床医技机构。
由公立医院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同意后设置。
后勤服务机构。
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并逐步实行社会化。
基层党组织和群团机构,按有关规定和章程设置。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是社会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规范运作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制定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以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合法资质。
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合法经营。
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执业证书,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性和专业性。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设备,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另外,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门诊、住院、急诊等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最后,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总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立医院定岗定编流程思路探讨与思考

公立医院定岗定编流程思路探讨与思考谢其鑫1,甄苗苗2,桂德权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人事处,北京 100730;2.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9[摘要] 公立医院定岗定编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难点,如何在符合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同时,建立有效的定岗定编流程是关键。
定岗定编工作虽然存在一定开展难度,但却属于人事改革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实现医院精简提速的重要举措。
人事管理由“身份”向“岗位”转变是科学化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才能够更加有效推动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的医院管理体系。
该文从定岗定编的目的、原则、流程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 公立医院;定岗定编;整体流程[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6(b)-0240-04 Exploring and Considering the Process Ideas of Posting and Scheduling in Public HospitalsXIE Qixin1, ZHEN Miaomiao2, GUI Dequan11.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Peking Union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hina;2.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Beijing Gul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09 China [Abstract]Public hospital post assignment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oint in hospital management.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post assignment process while mee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needs of hospitals is the key.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job assignment, it belongs to the basic link of personnel reform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hospital streamlining and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from "identity" to "posi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more effectively.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purpos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posting and scheduling.[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Posting and scheduling; Overall process从原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到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到2010年起试点的公立医院绩效改革,再到2015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及2021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国一直在持续优化公立医院的岗位编制设置问题。
调研报告:关于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改革的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改革的的调查和思考科学有效地核定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工作,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减轻公立医院负担,促进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重要举措。
目前,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对滞后于机构的发展,严格的编制管理限制了医院的发展,虽然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强了公立医院岗位管理,但未脱离传统人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发展。
一、机构编制基本情况按照调研安排,共调查了3所城市公立医院,3所旗县级公立医院和2所旗县级中医院,2所妇幼保健院,1所区级公立医院。
各公立医院已按2015年自治区编办印发的《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核定了工作人员编制。
目前公立医院机构均为差额事业单位,隶属于当地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财政大多按照人员编制数的70%拨付人员工资。
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均按照国家要求内设机构分为综合管理、后勤服务、临床医技三部分。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体制,部分公立医院已将后勤服务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
调查地区公立医院均按照《指导意见》设置领导职数,其中临床医技机构的领导由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担任。
大部分医院设置院长、书记各1名,其余领导职数按照医院等级设置。
部分公立医院院长为本院主要科室专家,在医院科研领域发展上,有一定带头作用。
人员聘用管理方面,三市公立医院均存在自主招聘编外人员情况,聘用人员主要以技术人员为主。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医疗业务井喷式的扩张发展,但基于编制限制及财政能力困难等因素,逐年积累形成上述情况。
按照调查地区来看,公立医院从业人员中,编内人员仅占医院人员总数的50%左右。
从人员结构来看,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占总编数的10%-19.8%。
卫生技术人员中,个别地区医护比例难以达到1:0.4的标准。
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均出现大幅度变化。
医疗机构设置要求及程序

八、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一)一级综合医院
床位
科室设置
人员
房屋
设备
规章制度 注册资金
住院床位总数 20至99张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急诊室、 内科、外科、妇 (产)科、预防 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 化验室、X光室、 消毒供应室。
(一)每床至少配备 0.7名卫生技术人 员; (二)至少有3名医 师、5名护士和相应 的药剂、检验、放射 等卫生技术人员; (三)至少有1名具 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的医师。
科、血库(可与检验科 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合设)、理疗科、消毒
供应室、病案室。
(一)每床 建筑面积不 少于45平 方米; (二)病房 每床净使用 面积不少于 5平方米; (三)日平 均每诊人次 占门诊建筑 面积不少于 3平方米。
(一)基本 设备
(二)病房每
床单元设备:除 增加床头信号灯 1台外,其他与 一级综合医院相 同;
(一)每床至少配有
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
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
0%;
每床建筑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 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
面积不少 于35平
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方米
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
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
0.3名护士。
(一)基本 设备
(二)病房每
(四)所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 分析;
(五)拟设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 务半径;
(六)拟设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 床位编制; (七)拟设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 (八)拟设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
公立医院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公立医院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的思考与探索朱舒婷;杨彩虹;鞠永和【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on development of public hospital personnel system reform,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at desalinate and cancel government employee posts system gradually.In this paper,throug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defects of public hospital personnel management mode,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cord system is made to be clear anddefinite.Suggestions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openrecruitment,strengthening post management,motivation,elimination welfare gap between government employed person and non-government employed staff,enriching hospital culture,providing training and establishing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are presented.%随着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淡化并逐渐取消编制制度成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公立医院现行编制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明确编制备案制的内涵及意义,并从进行公开招聘,掌握招聘主动权;实行岗位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消除编制差异,实现同工同酬;丰富医院文化,提供培训平台;助推职业年金,稳定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编制备案制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建议.【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7(021)001【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编制;备案制;人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作者】朱舒婷;杨彩虹;鞠永和【作者单位】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25125江苏省扬州市文昌西路延伸段;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25125江苏省扬州市文昌西路延伸段;苏北人民医院,225000江苏省扬州市南通西路98号【正文语种】中文Author’s address:Yangzhou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Wenchang West Road, Yangzhou, 225125, Jiangsu Province, PRC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僵化的人事薪酬制度已经成为医院管办分开的拦路虎、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1]。
区级公立综合医院机构编制方案(三定方案模板)

XX市XX区人民医院机构编制方案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X X市X X区人民医院为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正科级,公益二类。
一、主要任务(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以及卫生行业标准、技术服务规范等,接受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在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并配合做好全区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承担辖区内预防、保健、医疗及急救任务,是X X市紧急救援中心站。
(三)承担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的诊治任务,接受下级医疗机构转诊。
(四)贯彻执行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工作,并做好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工作。
(五)做好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宣传、治疗、后期保健及网络直报工作。
(六)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的诊治工作。
(七)承担全区乡镇医疗机构的技术帮带、技术支持、业务指导、技术骨干培养等任务。
(八)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与护理、疑难重症转诊、院前急救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和卫生学校实习生带教等综合性服务工作。
(九)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诊疗服务。
(十)承担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根据上述任务,区人民医院内设8个职能科室,30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辅助)科室。
(一)职能科室(8个)1、办公室(挂党支部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信息科牌子)负责做好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保管、归档,安排各种会议以及文件、报告、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印发,处理全院日常行政事务等工作。
协助上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抓好政治理论和党章的学习;负责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党内文件的收发、管理;负责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党费收缴、党员组织 关系接转、党的文件传递、材料的建档、统计等工作;协助做好纪检、监察、勤政廉洁和纠风方面的具体工作;根据支部安排,为召开本院党务会议做好准备工作与会议记录,并负责决议和议定事项的督办和落实。
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

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保障职责。
为了规范和优化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了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以确保医院的合理组织结构和科学管理。
首先,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应当符合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规模。
根据医院的服务范围、规模和特点,科学确定各科室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确保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设备和人员的充足和合理分布,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其次,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应当科学合理。
医院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需要,科学设置各个科室和部门,确保医院内部的组织结构合理、科学。
同时,要根据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医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应当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医院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医院的机构编制应当符合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推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
医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能够适应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需要,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医院应当加强对机构编制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标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基础,对医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医院应当严格按照机构编制标准进行管理,不断优化和完善医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
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其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医院的岗位设置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特点和规模来确定,一般包括临床
岗位和后勤岗位两大类。
临床岗位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检验师、放射师等,而后勤岗位包括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信息技术、财务等。
在确定岗位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医院的规模、特色和服务需求,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岗位设置,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服务不足。
其次,医院的人员编制标准应当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服务需求来确定,包括人员
数量、职称结构、学历要求等。
在编制人员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医院的服务对象、科室设置、服务流程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在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中,还需要考虑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
的需求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医院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医疗需求和技术发展。
总之,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岗位设
置和人员编制标准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当充分考虑医院的特点和需求,科学确定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所)、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等。
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适用本标准。
第三条**级机构编制部门是本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的主管部门。
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有关部门协助做好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遵循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四条**级公立医院的设立应当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城乡、区域医疗资源,按有关规定及程序报批。
第五条根据医院等级、类别、核定编制数,在规定限额内合理设置**级公立医院的党政管理机构,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党政管理机构设置应当精简高效,职能相近的可合并或
合署办公。
**级公立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设置业务机构,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级公立医院的基层党组织和群团机构按照章程的有关规定设立。
第三章人员编制
第六条**级公立医院纳入编制管理的人员包括临床医疗人员(医、药、护、技人员)、预防保健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依据**级公立医院等级、床位数、门诊量、医疗特色等因素确定人员编制,并根据实际承担的任务,分基本编制、附加编制,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专文下达。
(一)基本编制。
基本编制是指**级公立医院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所需配备的人员编制。
按照户籍人口以千分比核定,根据床位数确定**医院、蒙中医院的比例,为人口以2.1‰—2.9‰,总计为440人。
(二)附加编制。
附加编制是除基本编制外,对用于妇幼、特色医疗服务等任务增加的编制。
**级妇幼保健机构按33-40人(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5000配备)。
从事特色医疗服务的**级中医院可按基本编制数的2-3%增加附加编制。
第八条**级公立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
根据核定编制数,在规定限额内配备院领导职数,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第九条**级公立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不低于编制总数的8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不低于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数的80%。
医师与护士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
第十条**级公立医院后勤服务工作实行社会化,后勤服务人员不占用事业编制。
原在编在职后勤服务人员实行实名制,按“老人老办法”管理,其占用的事业编制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在核定**级公立医院编制时,可结合公立医院发展实际和财力状况,实行一次核编,分步到位,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市、区)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医院可比照此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本标准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