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办法

合集下载

核算成本都有哪几种方法

核算成本都有哪几种方法

核算成本都有哪几种方法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分类法:按照不同的成本项对成本进行分类,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2. 功能分类法:按照成本在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功能上的归属进行分类,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

3. 管理核算法:根据管理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别成本法等。

4.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进行核算,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有多个不同的作业需要计算成本的情况。

5. 标准成本法:将成本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核算,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小、稳定的情况。

6. 差别成本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核算,以便分析成本控制的效果。

7.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与间接成本进行区分,只将直接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

8. 全面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的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

进行成本核算主要有哪些方法

进行成本核算主要有哪些方法

进行成本核算主要有哪些方法
1.作业成本法:该方法是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不同作业或工序来分配成本,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有较大的变动和不同作业或工序间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2.追溯成本法:追溯成本法是根据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使用的资源和工时进行成本分配。

此方法适用于生产较少的产品,每个产品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情况。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市场价格、生产工艺和经验来设定标准成本,并以此来进行成本核算。

该方法适用于产品不断重复生产,并有稳定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成本的情况。

5.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间接成本分配到不同产品或服务上,以便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这些间接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共同开支、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6.可变成本法:可变成本法是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可变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变动的成本,固定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产量无关的成本。

通过可变成本法,可以分析不同产量下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

7.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研究单位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成本,即产量增加所导致的附加成本。

这种方法对于决策的目的来说更为有效,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择合适的产量水平。

8.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将不同方式的成本核算方法综合应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以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以上是常用的一些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状况,并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
1. 直接成本法:即将直接发生在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直接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2. 间接成本法:即将间接发生在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通过间接成本分配基准(如劳动力小时数、生产单位等)间接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成本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等。

3. 边际成本法:即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计算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变动成本。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短期决策,如定价、产品组合选择等。

4. 全面成本法:即将所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中,以综合考虑企业的全部成本。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长期决策,如投资决策、业务扩张等。

5. 标准成本法:即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和进行成本分析。

6. 变动成本法:即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开考虑,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可变
成本,并将固定成本作为间接成本进行分配。

以上是常见的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一、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

该方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

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产品的成本构成,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定价和决策。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

该方法将成本按照作业或项目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作业或项目的成本构成。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作业或项目的盈亏情况,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流程化的行业,如化工、石化等。

该方法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或流程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过程或流程的成本构成。

通过过程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过程或流程的成本变动情况,为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

该方法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了解成本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核算方法,适用于服务行业和项目型行业。

该方法将成本按照活动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活动的成本构成。

通过活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活动的成本变动情况,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参考。

六、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一种基于边际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决策分析和经济评价。

该方法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行区分,并以边际成本为基础进行决策分析。

通过边际成本法,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决策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七、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一种综合考虑所有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综合型企业和多元化经营的行业。

该方法将所有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和核算,以了解企业整体的成本构成和盈亏情况。

通过全面成本法,企业可以全面了解成本结构,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八、生命周期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一种考虑产品或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
嘿,今天来给你讲讲成本会计核算的 7 个方法哈!
第一个,品种法。

就好比你开了个水果店,每种水果都单独核算成本,这就是品种法啦。

比如说苹果,它的进价、运费这些加起来,就是这一批苹果的成本呀。

第二个,分批法。

想象一下你接了几个不同的手工订单,每个订单单独算成本,这和分批法很像哦。

像那个特别定制的手工包包订单,它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都是单独算的。

第三个,分步法。

就像做蛋糕一样,做蛋糕有好多步骤吧,每个步骤的成本都要算清楚,这就是分步法啦!比如做蛋糕的第一步搅拌原料,这部分的成本得单独拎出来算。

第四个,分类法。

可以把它想成整理衣柜,把衣服按照不同类型分类,然后计算每类的成本。

比如把上衣归为一类,算一下所有上衣的总成本。

第五个,ABC 成本法。

这就如同把你的朋友分成重要的、一般重要的
和不重要的,重点关注重要的那些人的成本。

像公司里主要的几个大产品,就重点核算它们的成本。

第六个,作业成本法。

好比你打扫房间,擦桌子是一个作业,扫地是一个作业,每个作业的成本都要搞清楚呢。

像生产线上的每个操作步骤,都当作一个作业来算成本。

第七个,标准成本法。

这个就像是定个目标体重,然后和实际情况对比,看差距是多少。

在工厂里,设定一个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分析。

怎么样,这 7 个方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这么重
要又有趣呢!。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介绍8种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

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28日发出存货2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

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

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常用的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2.分类法.( 1)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 2)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 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 4)适用范围.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

如:鞋厂、轧钢厂等。

..3.分批法.( 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 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x1*y1+x2*y2+…+xn*yn)/y1+y2+…+yn, (注: x1, x2, …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 y1, y2, …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

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 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当前成本均价。

2.“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 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如果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 你可以在库存状况表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 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4.“个别计价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就进库时的实际成本计算。

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确定, 一旦开始使用, 不允许再修改。

1。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一、引言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成本,通过适当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不同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成本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核算和分配的过程。

本文主要总结了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二、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是基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直接使用量来计算材料成本,进而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直观明了,可以直接追踪和控制成本。

然而,它也存在着无法全面考虑间接材料成本、难以适应复杂产品结构等缺点。

三、直接劳动力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劳动力成本核算方法是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直接劳动力的使用量来计算劳动力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灵活性较高,可精确追踪劳动力成本,方便进行成本控制。

然而,它也存在着无法全面考虑间接劳动力成本、无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等缺点。

四、制造费用核算方法制造费用核算方法是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和方法,分摊到不同产品或生产部门上,以便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考虑间接成本,使得成本核算更为准确。

然而,它也存在着分配依据和方法选择的难题,可能导致成本分配的不公平。

五、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是在制造费用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费用按照作业或工序的基础加以核算和分配。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更为细致化和精确化,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成本核算。

然而,它也存在着核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工作量和成本投入。

六、全面成本核算方法全面成本核算方法是综合考虑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制造费用和作业成本等各个方面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和核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总成本,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全面依据。

然而,它也存在着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困难,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和专业知识支持。

七、总结本文总结了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生产过程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1. 引言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有助于企业了解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费用,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制定决策,并评估企业的盈亏状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2. 分项成本核算法分项成本核算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为不同的项目进行核算,以更好地了解具体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具体金额。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复杂的生产过程,例如制造业。

通过分项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明确各项成本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好地做出成本控制和决策。

3. 全面成本核算法全面成本核算法是指将企业的全部成本都进行综合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全面把握企业成本状况的情况,例如服务业和零售业。

通过全面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所承担的成本,并据此制定定价策略和经营决策。

4. 变动成本核算法变动成本核算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核算。

固定成本是那些与生产和销售数量无关的成本,例如租金和管理费用;而变动成本是与生产和销售数量相关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

通过变动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产品或服务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比例,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制定定价策略。

5. 作业成本核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作业或项目进行核算。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需要对特定作业或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和决策的情况,例如建筑业和咨询业。

通过作业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或项目所需的成本,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及时控制成本,从而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6. 标准成本核算法标准成本核算法是指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和比较。

企业根据以往经验和市场情况设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果。

通过标准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7. 管理会计法管理会计法是指通过统计和分析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帮助企业制定决策和管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财务常用的8种成本核算方法

财务常用的8种成本核算方法

财务常用的8种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

成本核算方法总结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还能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唠唠成本核算的那些常见方法。

一、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举个例子,一家煤炭开采企业,在一个月内主要开采的是某一种特定品质的煤炭。

在成本核算时,就可以将这一品种的煤炭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如炸药、支护材料等)、直接人工(矿工的工资)以及制造费用(如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都归集到一起,计算出该品种煤炭的总成本,然后除以总产量,得出单位成本。

品种法的优点在于核算简单,成本计算周期与生产周期不一致,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不能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情况,对于多步骤生产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企业不太适用。

二、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企业。

比如一家船舶制造企业,接到一个订单就组织生产一艘船舶。

那么在核算成本时,就可以把这一艘船舶作为一个批次,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都归集到这个批次中。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该批次的成本,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

等到这艘船舶完工,就可以计算出这一批次船舶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分批法的优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但它的缺点是核算工作量较大,而且如果批次较多,管理起来会比较复杂。

三、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企业。

分步法又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识别、计量、计算、报告各项成本活动的重要工具,可以使企业得到应有收益和控制实施成本收支比例的结果。

目前,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合作伙伴费用分担法。

第一种是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与制造某项产品有关的全部成本直接计算在该产品的账面成本中。

这种方法更注重单个产品的成本,以便于根据单个产品的成本来设定定价策略和实施变动成本的管理。

第二种是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将全部与人员职能有关的成本集中起来,将每位职员有关工资支出等变动成本进行逐笔记录,按照实际发生额拆帐到某一个产品上。

这种方法更注重费用的使用和变动的控制,以达到控制费用的最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种是合理合作伙伴费用分担法。

在合作伙伴费用分担法中,局部有效的成本活动是承担者之间共享成本活动是有效的成本活动,涉及各方识别、评估和计算有效的成本,并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费用到各个参与单位。

以上就是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它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盈利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使用这三种方法前应该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正确的选择最合适的核算方法,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核算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 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 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 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

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 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 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 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 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9. 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价差调整、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费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生产费用的分类、归集、分配第七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1. 外购材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休和气体燃料。

3. 外购动力: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 工资: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 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指按照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 折旧费:指各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 修理费:指按照确定并备案的提存率预提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用或直接计入生产费用的修理费用。

8. 利息支出: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9. 税金: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0. 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

如物耗和非物耗等。

第八条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称为成本项目。

公司成本项目规定如下:1. 直接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并具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另外包括包装物。

2.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3. 工资及福利费: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4. 制造费用:指各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1) 工资:指车间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辅助工人、勤杂人员的工资。

(2) 职工福利费:指按上述人员工资的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折旧费:指车间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

(4) 修理费:指车间维修各类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所发生的修理费用。

(5) 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文具、纸张、印刷品等办公费用。

(6) 水电费:指车间非工艺过程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7) 取暖费用:指车间应分担的采暖费用,不包括支付职工取暖费津贴。

(8) 租赁费:指车间从外部租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而支付和租金。

(9) 差旅费:指车间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市内交通费。

(10) 机物料消耗:指车间非直接用于产品、劳务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修理费用、劳动保护用品等。

(11) 保险费:指车间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12) 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车间耗用的通用工具、生产用具、仪器等。

(13) 劳动保护费:车间为保证劳动安全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应由制造费用开支的各项劳动保护措施费、劳动保护装置维护费、防暑降温费、劳动保护用品等。

不包括增加固定资产的劳动安防护措施支出。

(14)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5) 运输费:车间内部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和运输部门为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

(16) 外部加工费:指车间产品零部件委托外公司加工协作的费用。

(17) 试验检验费:指不能直接计入为鉴定某种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产品的试验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费用、理化试验、质量监控等费用。

(18) 设计制图费:指对产品和工艺进行科研、设计所发生的费用。

(19) 其他:指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其他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支出。

第九条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1. 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对难以直接计入的间接费用要按合适的标准,在公司包括主营业务、其他所有产品之间分配。

企业的产品包括全部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劳务协作。

2. 凡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

3. 凡不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应采用与费用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4. 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第十条购入材料的成本:1. 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外地运杂费、保险费、大宗材料的市内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但不包括购进材料增值税和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 购进材料直接用于非应税产品的,应按包括进项增值税在内的全部支付价款全额计入材料成本。

3. 进口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国外进价、进口税金。

第十一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月终未报账的材料,按计划价办理暂估入库,于材料报账时冲回。

2. 采用公司内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月终将耗用材料的计划价调整为实际价格。

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使用当月实际差异率,按材料类别或品种核算。

其中VB1主要原材料、制剂主要原材料按品种核算,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制易耗品按材料类别核算。

3. 材料稽核员根据领料单,将属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计入制造一部生产成本。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计入领用部门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员将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材料按材料稽核员转来的“材料领用单”,以材料核算价分配到各工序、各产品。

并将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4. 月末车间材料员负责将已领未用的材料办理“假退库”手续。

第十二条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动力包括水、电、蒸汽、冷、压缩空气等,分外购自制两种。

自制动力以及需经本单位辅助车间处理后使用的外购动力,均应作为辅助生产核算。

2. 动力费用根据计量仪表记录的实际耗用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计量仪表的,应由动力部门或有关部门确定的合理的分配标准,作为分配动力费用的依据。

3. 动力费用的核算要划清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界限、内供和外供的界限。

第十三条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各项工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列入工资总额。

各项工资性支出都应按照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和汇集。

2. 按照规定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依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正确计算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

3.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和支付职工福利费,不得擅自改变计提比例。

每月应付职工的全部工资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部门、车间进行汇集与分配,分别计入有关科目中。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1.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根据确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按月提取,分类计入各有关科目。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应按集团公司的统一会计政策确定,报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备案,不能随意变动。

2. 公司购置或竣工验收交付试生产的固定资产,都要按经审计确认的资产原值(或估计原值)入账并计提折旧;对长期不用或不需用的资产要及时办理封存手续。

对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要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据以计提折旧。

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决算数调整原固定资产估价和已提折旧,以保证成本水平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第十五条待摊和预提费用1.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

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的受益期确定分摊期限,但应在一年内摊销完毕。

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应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2. 预提费用是反映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各月支付的费用,预提费用的期限也应按受益期确定。

为了使各月成本费用水平均衡,应编制各项预提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品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