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发展历史PPT详解
合集下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4d7a8351e79b8968022653.png)
礼仪的内涵
“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
尊重的具体形式。
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
就高不就低
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
地位高者先挂
礼仪的内涵
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 “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当“etiquette”一词被译为英文后,它的含 义便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等礼节。
握 手 礼 的 起 源
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 771年)。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 式和制度,如周代的《周礼》、 《仪礼》、 《礼 记》,后人称之为“礼学三著作”。
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 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 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
我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 二是祖先信仰: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
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 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炎、黄、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有文字记载之前。尧舜时期:拜、揖、拱手
礼仪的内涵
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 的、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系 列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
对“礼仪”内涵的理解
首先,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其次,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 俗成、共同认可的。 第三,讲究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和谐。
对“礼仪”内涵的理解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ee79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4.png)
一、什么是礼仪?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 为准那么、道德标准和各种礼节。
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 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 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 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那么和标准的 总和。
二、中国礼的历史
〔二〕成年礼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加冠取字,为 成人仪式。
?礼记•王制?:“冠者,礼之始也。 〞
1.及冠〔冠礼〕:男性的成年仪式。
冠礼的年龄:?礼记?:“男子二十而冠。 〞唐代庶人二十而冠,卿大夫之子十五而 冠,天子十二而冠。
总角
?清俗纪闻?童子衣服图
程序:
筮日。 戒宾:选择主宾。 宿宾:邀请主宾,布置厅堂。
荀子:“礼缘情欲而生。〞礼起源于人对 情欲的制约需要。
食色性也。礼源于男女有别,源于饮食。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礼仪源于远古祭祀 神灵的活动。
礼:敬神。
周公旦制礼作乐,公布各种典章制度。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 以周公为楷模,修订?仪礼?。
?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年画?亲事有成?
送妆图
正婚礼: 沃盥。 对席:夫妻对拜 同牢合卺:食肉饮酒 说服设衽。
婚后礼:
妇见舅姑 妇馈舅姑 舅姑飨妇 舅飨送者 姑飨送者
结婚三月之后庙见,后世改为三天之后庙 见。
3.多元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抢婚 童养特别复杂、繁琐,包括 丧、葬、祭三个局部,整个过程长达 二十七个月。实行按照与死者亲缘关 系的远近来决定服丧轻重的“五服〞 制度。
初终:确定治丧班子:丧主、主妇、护丧 、主宾等。
饭含:米和铜钱,或珠宝。
哭丧:“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吊丧:吊丧者吊主人,主人哭无对辞。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 为准那么、道德标准和各种礼节。
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 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 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 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那么和标准的 总和。
二、中国礼的历史
〔二〕成年礼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加冠取字,为 成人仪式。
?礼记•王制?:“冠者,礼之始也。 〞
1.及冠〔冠礼〕:男性的成年仪式。
冠礼的年龄:?礼记?:“男子二十而冠。 〞唐代庶人二十而冠,卿大夫之子十五而 冠,天子十二而冠。
总角
?清俗纪闻?童子衣服图
程序:
筮日。 戒宾:选择主宾。 宿宾:邀请主宾,布置厅堂。
荀子:“礼缘情欲而生。〞礼起源于人对 情欲的制约需要。
食色性也。礼源于男女有别,源于饮食。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礼仪源于远古祭祀 神灵的活动。
礼:敬神。
周公旦制礼作乐,公布各种典章制度。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 以周公为楷模,修订?仪礼?。
?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年画?亲事有成?
送妆图
正婚礼: 沃盥。 对席:夫妻对拜 同牢合卺:食肉饮酒 说服设衽。
婚后礼:
妇见舅姑 妇馈舅姑 舅姑飨妇 舅飨送者 姑飨送者
结婚三月之后庙见,后世改为三天之后庙 见。
3.多元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抢婚 童养特别复杂、繁琐,包括 丧、葬、祭三个局部,整个过程长达 二十七个月。实行按照与死者亲缘关 系的远近来决定服丧轻重的“五服〞 制度。
初终:确定治丧班子:丧主、主妇、护丧 、主宾等。
饭含:米和铜钱,或珠宝。
哭丧:“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吊丧:吊丧者吊主人,主人哭无对辞。
第一章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章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4bd1f2fad6195f302ba6a9.png)
中华礼仪的起源
董仲舒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编辑版pppt
23
▪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 1. 宗教信仰仪式(原始社会礼仪) ▪ 2. 典章制度(如:国家机构设置、官吏考
选、君臣等级) ▪ 3. 礼节仪式(祭祀、冠婚、宾客等) ▪ 4. 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编辑版pppt
24
① 雷梦佳因打架犯规,被全班同学“投票”停课一周, 自杀身亡。她爸爸说:孩子性格开朗,不会投河,关 键是民主投票,伤了孩子自尊。郑州市教育学会会长 陈明魁也认为,这种做法伤害学生自尊心。
① 马加爵长期饱受同学嘲笑:鞋子破似济公;衣服旧, 俗气鬼;不太讲话,胆小鬼;……一次打牌时,与同 学发生摩擦,杀死四位同学并肢解。全国心理专家普 遍认为:马同学有自卑心理(少自尊),又长期得不 到他人尊重,心理扭曲,犯下罪行。
编辑版pppt
7
礼与仪——让“形式”成为“仪式”
▪ 策划一个募捐方案,如何使募捐活 动更感人?
编辑版pppt
8
礼仪的两大要素
▪ 思想与形式
▪ 思想(礼):礼的灵魂,内心深处的 “德”,需要借由形式表达出来。
▪ 形式(仪):礼的外壳,直观、易学,容 易引起注意、传递、感化人们,但必须有 思想作为灵魂和支撑。否则,徒有其表/形
18
荀子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编辑版pppt
19
管仲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编辑版pppt
20
中华礼仪的起源
▪ 第二个阶段:
礼仪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编辑版pppt
21
中华礼仪的起源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98d9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0.png)
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796年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 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公元前1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 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还开始从事农耕和 畜牧。
例如: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生活距 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 中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 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
仰韶文化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 女有别。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 左边,女子坐右边。
萌芽时期 草创时期 形成时期 发展、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衰落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当代礼仪时期
一、中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 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备的渐进过程
关于“礼”
一个人的成功 15%是靠专业知识, 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安德鲁·卡内基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 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公元前1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 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还开始从事农耕和 畜牧。
例如: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生活距 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 中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 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
仰韶文化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 女有别。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 左边,女子坐右边。
萌芽时期 草创时期 形成时期 发展、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衰落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当代礼仪时期
一、中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 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备的渐进过程
关于“礼”
一个人的成功 15%是靠专业知识, 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安德鲁·卡内基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x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5a73878b14e852459fb5724.png)
的形式和制度,《周礼》——中国流传至
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单纯的祭祀到全面 制约人们的行为。
礼仪的形成阶段
《周礼》
吉礼
“五礼”
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礼仪的形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教”伴随着中国 封建社会的始终。
儒家宣扬“礼教”、以“修身、真诚”为本。
“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礼仪的形成阶段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
天地信仰
礼立于敬 而源于祭
祖先信仰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礼仪的发展
1 礼仪的萌芽时期 2 礼仪的形成阶段 3 近代礼仪阶段 4 现代礼仪阶段
礼仪的萌芽时期
确定祭天敬神的一些祭典
1 仪式
制定人们相互交往中表示
2 礼节和恭敬的动作
礼仪的形成阶段
在奴隶社会,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强化 人们的尊卑意识,制定了系统的完备的礼
现代礼仪阶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五 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 文明礼貌活动,已经蔚然成风。
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礼仪
课后练习
请大家讨论并回答: 1.礼仪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2.传统礼仪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如何正确区分和对待?
谢谢观看!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
礼仪的形成阶段
西汉:“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道
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礼记》
——集上古礼仪之大成
近代礼仪阶段
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时期,中国出现“大杂烩”式的礼 仪思想。 废除旧礼仪的陈规陋习,例:剪辫子,废缠 足、废止跪拜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礼仪, 如鞠躬,握手,鼓掌。
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单纯的祭祀到全面 制约人们的行为。
礼仪的形成阶段
《周礼》
吉礼
“五礼”
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礼仪的形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教”伴随着中国 封建社会的始终。
儒家宣扬“礼教”、以“修身、真诚”为本。
“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礼仪的形成阶段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
天地信仰
礼立于敬 而源于祭
祖先信仰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礼仪的发展
1 礼仪的萌芽时期 2 礼仪的形成阶段 3 近代礼仪阶段 4 现代礼仪阶段
礼仪的萌芽时期
确定祭天敬神的一些祭典
1 仪式
制定人们相互交往中表示
2 礼节和恭敬的动作
礼仪的形成阶段
在奴隶社会,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强化 人们的尊卑意识,制定了系统的完备的礼
现代礼仪阶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五 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 文明礼貌活动,已经蔚然成风。
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礼仪
课后练习
请大家讨论并回答: 1.礼仪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2.传统礼仪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如何正确区分和对待?
谢谢观看!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
礼仪的形成阶段
西汉:“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道
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礼记》
——集上古礼仪之大成
近代礼仪阶段
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时期,中国出现“大杂烩”式的礼 仪思想。 废除旧礼仪的陈规陋习,例:剪辫子,废缠 足、废止跪拜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礼仪, 如鞠躬,握手,鼓掌。
礼仪课件ppt
![礼仪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6e897214791711cc7917e5.png)
礼仪课件ppt
❖2、摆正位置:白金法则
❖ 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对方需要什么我 们就要尽量满足对方什么。
❖ 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说你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行为合法,不能要什么给什么。做人、 做事都需要底线。
礼仪课件ppt
兔子钓鱼
第一天,兔子钓鱼,空手而归; 第二天,兔子钓鱼,一无所获; 第三天,兔子钓鱼,鱼蹦出水面说:
❖介绍顺序 先主后宾 尊者居后的原则 ❖宴请 客随主便
礼仪课件ppt
三、礼仪的功能
❖ 1、塑造组织形象 ❖ 2、协调人际交往 ❖ 3、增强凝聚力 ❖ 4、传递信息
❖ 管仲说:“礼仪 ❖ 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课件ppt
❖ 现代:伊丽莎白.波斯特、卡耐基等
礼仪课件ppt
❖ 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 礼仪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
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
礼仪课件ppt
二、礼仪的概念
❖概念: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 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 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包括礼节、 礼貌、仪式、风貌习惯等。
礼仪课件ppt
礼仪的学习方法
❖ 理论学习 ❖ 联系实际 ❖ 重复渐进 ❖ 自我监督
礼仪课件ppt
参考书籍
❖ 《青年礼仪教程》张文菲编著,中国商 业出版社
❖ 《大学生礼仪》金正昆编著,高等教育 出版社
❖ 《现代礼仪》王振林主编,立信会计出 版社
❖ 《社交礼仪教程》金正昆著,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礼仪课件ppt
❖ 5、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新型的礼仪
礼仪课件ppt
(二)西方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2、摆正位置:白金法则
❖ 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对方需要什么我 们就要尽量满足对方什么。
❖ 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说你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行为合法,不能要什么给什么。做人、 做事都需要底线。
礼仪课件ppt
兔子钓鱼
第一天,兔子钓鱼,空手而归; 第二天,兔子钓鱼,一无所获; 第三天,兔子钓鱼,鱼蹦出水面说:
❖介绍顺序 先主后宾 尊者居后的原则 ❖宴请 客随主便
礼仪课件ppt
三、礼仪的功能
❖ 1、塑造组织形象 ❖ 2、协调人际交往 ❖ 3、增强凝聚力 ❖ 4、传递信息
❖ 管仲说:“礼仪 ❖ 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课件ppt
❖ 现代:伊丽莎白.波斯特、卡耐基等
礼仪课件ppt
❖ 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 礼仪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
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
礼仪课件ppt
二、礼仪的概念
❖概念: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 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 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包括礼节、 礼貌、仪式、风貌习惯等。
礼仪课件ppt
礼仪的学习方法
❖ 理论学习 ❖ 联系实际 ❖ 重复渐进 ❖ 自我监督
礼仪课件ppt
参考书籍
❖ 《青年礼仪教程》张文菲编著,中国商 业出版社
❖ 《大学生礼仪》金正昆编著,高等教育 出版社
❖ 《现代礼仪》王振林主编,立信会计出 版社
❖ 《社交礼仪教程》金正昆著,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礼仪课件ppt
❖ 5、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新型的礼仪
礼仪课件ppt
(二)西方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发展历史详解PPT课件
![礼仪发展历史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dba0903c1ec5da51e2709d.png)
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礼仪文化在不同 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二、礼仪的原则
1 .尊敬原则
礼仪源起敬神,后发展演变为尊 重他人,由此说明尊敬是礼仪的核 心宗旨。
2.遵守原则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共同遵守 的社会规范。只有共同遵守礼仪规范, 社会才更有秩序,社会才更加文明
3 .平等原则
2 . 试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3 . 礼仪的原则与特征是什么? 4.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一章 礼仪基本知识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礼仪的概念 第三节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第四节 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五节 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第六节 礼仪修养的意义、培养途径
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 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 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 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 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
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 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 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 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
(四)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 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 展,是吸收了中国历朝代礼仪的精华, 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兼收并蓄了不 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 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礼节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 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侯、致意、 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 料的惯用形式。
属于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礼貌在语 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仪要求。
4、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 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 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 可的规范和程序。
类社会的三大规范。 礼仪规范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二、礼仪的原则
1 .尊敬原则
礼仪源起敬神,后发展演变为尊 重他人,由此说明尊敬是礼仪的核 心宗旨。
2.遵守原则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共同遵守 的社会规范。只有共同遵守礼仪规范, 社会才更有秩序,社会才更加文明
3 .平等原则
2 . 试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3 . 礼仪的原则与特征是什么? 4.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一章 礼仪基本知识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礼仪的概念 第三节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第四节 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五节 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第六节 礼仪修养的意义、培养途径
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 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 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 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 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
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 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 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 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
(四)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 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 展,是吸收了中国历朝代礼仪的精华, 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兼收并蓄了不 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 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礼节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 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侯、致意、 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 料的惯用形式。
属于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礼貌在语 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仪要求。
4、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 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 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 可的规范和程序。
类社会的三大规范。 礼仪规范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f6c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d12a27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6.png)
• 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 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 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 形象。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 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 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 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
(四)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 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 展,是吸收了中国历朝代礼仪的精华, 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兼收并蓄了不 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 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同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宗教礼仪的 要求与禁忌。
5.时代性与变化性
礼仪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 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一方面礼仪随 着时代、本国、本民族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 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思想、观念等因 素的渗透作用,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礼仪文化 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礼仪文化在不同 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第一章
礼仪基本知识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发展演变 一、礼仪的起源 1.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 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 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
二、礼仪的发展演变
(一)我国的礼仪发展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 1.礼俗: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 2.礼制:是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它在发 展的过程中,不断 吸收民间优良的礼俗, 摒弃一些过时的陈腐的礼俗。
(二)中国礼仪从形成的时间上分:
• 1.中国古代礼仪 •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前
• 2.中国现代礼仪 •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型平等的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礼仪进入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1.宗教礼仪 2.封建国家的典章制 度 3.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第二节
礼仪的概念
人们一般把礼仪的概念分解为 礼、礼貌、礼节、礼仪
一、概念
• 1、礼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 范、仪式的总称。
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相 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
2、礼貌
礼貌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 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 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 往对象的尊重。
二、礼仪的原则 1 .尊敬原则 礼仪源起敬神,后发展演变为尊 重他人,由此说明尊敬是礼仪的核 心宗旨。
2.遵守原则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共同遵守 的社会规范。只有共同遵守礼仪规范, 社会才更有秩序,社会才更加文明
3 .平等原则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任何人都 有平等使用的权力。 不能因身份、地位、收入、职业等 的不同而礼仪的使用范围不同。
礼仪的起源与演变 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礼仪修养的意义、培养途径
3.级差性 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 范,但在具体应用中还要受到时间、 环境和不同的客体制约,具有很大的 灵活性,同一种礼仪对不同的年龄、 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 方 式和要求,这就是礼仪的级差性。 在不同的场合、时间运用相应的 礼仪来展现自己的风采。
4 同地区因其 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其礼仪的表现形式和 思想内涵也各不相同。 这种差异性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的礼仪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二、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关系
礼、礼貌、礼节、礼仪都属于礼的范畴。
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是礼仪的基础。 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是 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礼仪是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的礼节所构成 的完整过程。
第三节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 一、礼仪的特征 • 二、礼仪的原则
一、礼仪的特征
4 .宽容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人际交 往中,人与人之间可能会因为文化层次、 风俗习惯、职业、年龄等原因,产生失礼 行为,应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但对于故意不尊重人的行为,要有理节 的回应。(如外交活动中)
5 .真诚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应以礼相待,真 诚待人。做到真心实意,言行一致。
6 .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要求人们在适 用礼仪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针对不同对象注意技巧,把 握分寸。
第六节
礼仪的意义、培养途径
一、礼仪修养的意义 二、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
思考练习 1 . 什么是礼、礼仪、礼节、礼貌?试分析 它们之间的关系? 2 . 试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3 . 礼仪的原则与特征是什么? 4.礼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礼仪基本知识
3、礼节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 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侯、致意、 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 料的惯用形式。 属于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礼貌在语 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仪要求。
4、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 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 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 可的规范和程序。 从广义的角度看,它泛指人们在社会交 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艺术。 狭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隆重的正式场 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 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1 .传统继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任何国家的现代礼仪都是本国古代礼仪的继 承和发展。 礼仪的继承性是批判的继承,任何礼仪 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不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 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发展。
2 .规范性 礼仪、道德、法律一起被称为人 类社会的三大规范。 礼仪规范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的,其对人们在交际场所的约束性, 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法律规范。 礼仪的规范性是客观存在。
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 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礼仪规范。
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的礼节仪式更趋 于简单、体现了相互尊重,而不必再恪守 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 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序,制定仪 式,曾是中国礼治的基础,并被视为 社会法制的必要补充,对于促进中国 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