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重病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成“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6、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C.心悸或者昏迷D.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症”(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症”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体温(T)正常值为 36 ~ 37℃;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脉搏(P)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呼吸(R)正常 14 ~ 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70 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1/3脉压差)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则称之为高血压。
神志(C)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
内科常见危重病

——内科常见危重病一、休克――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一)病因病理1、脓毒性休克――严重损害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靶器官;抗凝及凝血障碍,以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
2、心源性休克――心泵衰竭的极期改变;冠心病急性心梗――主要原因。
3、过敏性休克――全身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
(二)表现1、休克早期――代偿性休克阶段;2、休克中期――失代偿性休克;3、休克晚期――不可逆休克。
(三)治疗1、脓毒性休克激素:――休克发生后4-6小时之内用,首选甲基强地松龙,抑制细胞因子,并减少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痉挛;增加心肌收缩力。
2、心源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3、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二、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
(一)病理: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张末压急剧↑↑↑,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压↑↑→急性肺水肿;(二)中医病机――以心阳虚衰为本;(三)诊断: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对称性布满水泡音和哮鸣音;有引起急性心衰的心脏病基础。
(四)治疗原则: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增加左室心搏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保证气体交换。
1、吸氧;2、吗啡――镇静,减慢呼吸,扩张外周静脉,扩张小动脉;3、快速利尿――利尿,扩张静脉,缓解肺水肿;4、血管扩张剂――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硝普钠――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酚妥拉明-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降低心室后负荷。
5、洋地黄类西地兰――适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已有心室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6、氨茶碱――扩张支气管并有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7、静脉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三、急性肾衰竭――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的综合征。
(一)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病机:肾失气化,水湿浊瘀不能排出体外;(二)表现:急骤发生少尿体征:水肿→全身浮肿,高血压,肺水肿高血钾→心律缓慢,心律不齐,室颤,停搏;酸中毒,呼吸深大。
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哪些?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结构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时刻威胁着大家的身体健康,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加之有可能遇到意外,导致急危重症疾病高频率发生。
1.急危重症概述急危重症疾病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病情紧急、威胁生命的临床征象,病情变化快、不稳定,需要尽快救治,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陷入濒死状态甚至死亡。
危急重症疾病本身具有突发性,其特点是难以预测且病情难辨,进展快、预后差,瞬间病情即告危急,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救治,并联系住院治疗。
1.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癫痫持续状态、急性中毒等。
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功能终止,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全身各系统循环中断,引发患者心音与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昏迷,对刺激没有反应;呼吸断续,呈抽泣样,逐渐减慢继而停止;无法触摸颈动脉搏动、无法测量血压;其他如面色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心音消失也可作为参考。
心脏骤停发生4分钟后,大脑供血中断,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就可能导致脑死亡。
另外,心脏骤停可能会导致多脏器损伤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一旦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可在短时间内直接发生心脏性猝死。
因此,把握好“黄金四分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简要询问是否突然意识丧失和无呼吸等先兆症状后,迅速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1)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平放,重复以80~100次/分进行30次心脏按压。
(2)畅通气道:清除气道中异物,徒手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或者人工呼吸机。
2.呼吸衰竭患者往往因肺、胸等各种慢性疾病累及呼吸中枢,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出现致命性疾病,突然发生呼吸衰竭。
该病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充血、面色紫绀、烦躁不安等症状。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是儿科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儿童危重病症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念、常见危重症和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危重病症。
一、概念小儿常见危重症指的是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症。
这些病症往往需要迅速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儿童危重病症的挑战。
二、常见危重症1. 呼吸系统病症呼吸系统病症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呼吸窘迫、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于儿科患者,可能是由于哮喘、肺炎、流感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及时辨认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争取时机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
2. 循环系统病症循环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心悸、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心脏先天畸形、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积极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气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稳定患儿心功能是必要的。
3. 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痉挛、抽搐、昏迷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脑出血、脑炎、脑损伤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除了保证呼吸道通畅、循环稳定外,还需要积极监测脑电图、颅内压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保护患儿的脑功能。
三、急救措施针对小儿常见危重病症,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窘迫的儿童,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头后仰手法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保证氧气供应。
2. 快速有效的胸外按压对于心搏骤停的儿童,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保证血液供应,如果条件允许,可联合心肺复苏。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感染药物等,以抑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其中一些涉及到急危重症。
了解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对于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至关重要。
急危重症通常是指那些发病突然、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就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严重残疾的疾病或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危重症范畴:心血管系统方面,急性心肌梗死无疑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急危重症。
患者常常会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肩膀、手臂、背部甚至下颌,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不能迅速开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导致心肌坏死,甚至引发心脏骤停。
另一个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是急性心力衰竭。
它可以由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肺水肿,表现为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急性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迅速导致休克和死亡。
呼吸系统方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危重症。
它可以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多种因素引发。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的渗出改变。
ARDS 的死亡率较高,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重症肺炎也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患者除了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肺炎的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神经系统方面,急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
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时间就是生命,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癫痫持续状态也是神经系统的急危重症之一。
患者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或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如果不及时终止发作,可能会导致脑损伤、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消化系统方面,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危重症。
常见急危重症识别与处理

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
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 提高动手能力。具体包括两大类 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复苏 有3项,涉及到创伤急救有4项, 它们分别是:
31
(1)基础生命支持(BLS): 有关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
技能共有3项技术—— a.徒手心肺复苏ABC b.电击除颤D(及心电图识别) c.复苏药物(及气管插管)
— 开放气道 — 有效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24
(5)先“开枪”、再“瞄准”! D、濒死状态(Dying)
— 立即呼救、仰卧位 —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 —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25
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 (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
27
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 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
B.呼吸:给氧 + 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 + 血管 + 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
28
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
A
B
C
D
第一步 • 判断(贯穿) Assessment 是否昏迷? • 开放气道 Airway open 如果昏迷或者 呼吸道阻塞、 立即开放气道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 Cardiopalmus 心悸 或者 C2 :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常见急危重症

常见急危重症【急救医学与危重病讨论版】简谈急危重症一、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六衰”分别是: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二、而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有五种表现,分别是: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C. C1:Cardiopalmus 心悸或者C2 :Coma 昏迷D. Dying (die)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三、我们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四、了解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呼吸支持——人工呼吸机、人工肺循环支持——强心、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脑功能支持——降颅压、亚低温肾功能支持——人工肾、血液净化肝功能支持——人工肝、保肝药物第二章常见急危重症( 王水云)第四节急性左心衰竭【病史采集】1. 发病急骤,感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心悸乏力.2. 有如下心脏损害病史:(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2)急性机械性梗塞;(3)急性容量负荷过重;(4)急性心室舒张受限;(5)严重的心律失常.【体格检查】病人口唇青紫,末梢发绀,双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及不同心脏病的相应体征,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实验室检查】1. X线可见肺门有蝴蝶状阴影并向周围扩大,心尖搏动减弱.2. 心电图示各种心律失常.【诊断】1. 有心衰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心脏病史.2. 双肺布满湿罗音,哮鸣音,心尖可听到奔马律.3. X线检查示肺门增大,心界增大.【鉴别诊断】应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肺水肿鉴别.【治疗原则】1. 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2. 给氧:高流量(6~8L/MIN)给氧,湿化瓶中加入70%酒精.3. 镇静:皮下或肌注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4. 强心药:如近二周内未用过洋地黄制剂,可给予速效洋地黄制剂.西地兰首剂为0.4mg加入5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注,必要时2~4小时再给0.2~0.4mg.5. 利尿:可用速尿20~40mg静脉推注.6. 血管扩张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亦可静滴硝酸甘油,滴注时注意观察血压变化.7. 氨茶碱:氨茶碱0.25g加在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8.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 黄志军王水云)第五节高血压急症【病史采集】1. 原有高血压病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史;2. 交感神经兴奋及颅内压增高表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少尿;3. 诱因: 焦虑,过度疲劳,内分泌失调,突然停用可乐宁.【物理检查】1. 全身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肢体运动.全身系统检查.2. 专科检查:(1)血压:在原有血压的基础上,血压突然急剧升高, 舒张压可达17.3kPa(130mmHg)以上; (2)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3)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病理反射;(4)心脏体征:心界,心率,心律,心音,杂音.【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小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2. 器械检查:(1)头颅CT(视病情而定);(2)胸部X线摄片(下位+侧位吞钡,病情稳定后);(3)心电图.【诊断】1. 高血压危象:(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26.7kPa(200mmHg),甚至可高达33.3kPa(250mmHg);(2)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手足发抖,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黑朦,短暂失明,一过性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3)生化检测示血中游离肾上腺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增高,血糖升高.2. 高血压脑病;(1)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16.0kPa(120mmHg);(2)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频繁呕吐和神志改变,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癫痫样发作,昏迷,暂时性偏瘫,失语等;(3)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头部CT显示脑水肿改变.3. 恶性高血压:(1)起病较缓慢,病情进展急,舒张压持续显著增高, >17.3kPa(130mmHg);(2)常见严重心脑肾损害和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3)持续性蛋白尿,血尿,低血钾,血肾素活性增加.【鉴别诊断】1. 脑血管意外;2. 急进型肾炎.【治疗原则】1. 迅速降压:(1)药物:硝普钠20~200ug/min 静脉滴注,逐渐加量,根据血压调整.还可以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由嗜铬细胞瘤所致者首选),佩尔地平;(2)降压要求指标:收缩压降至21.3~22.6kPa(160~170mmHg),舒张压降至13.3~14.7 kPa(100~110mmHg)或稍低即可.2. 控制抽搐;3.降低颅内压;4. 治疗心脑肾并发症.第七节呼吸衰竭【病史采集】1. 病因包括任何能损害呼吸功能的疾病,慢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为COPD等.2. 呼吸困难,紫绀,伴肺性脑病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原发病的改变.3. PaO26.6kPa.【体格检查】1. 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容,紫绀,杵状指(趾).2. 专科检查:呼吸频率,胸廓运动,触觉语颤,罗音.【实验室检查】1. 血,小便,大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2. 器械检查:胸部X线正,侧位片,必要时断层,CT,心电图,超声波.【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有基础病史,有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体征,血气分析即可确诊. 1. 患有损害呼吸功能的疾病.2. 呼吸困难.可出现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呼吸浅快或不规则;点头或提肩呼吸.3. 口唇,指甲出现紫绀,贫血者可不明显或不出现.4.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严重缺氧可立即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 慢性缺氧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在抑制之前出现失眠,烦躁,躁动等兴奋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严重者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5. 血液循环系统,因长期缺氧,肺动脉高压,发生右心衰竭,出现颈静脉充盈,肝,脾肿大及下肢浮肿等.二氧化碳潴留使外周浅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多汗,血压升高,洪脉,还可出现眼结合膜充血,搏动性头痛等.6. 严重呼衰影响肝,肾功能,能引起消化道溃疡,糜烂及出血.7. 血气分析:PaO26.6kPa.【治疗原则】1. 院前:迅速去除可逆性诱因维持生命功能.(1)畅通气道:1) 痰或异物阻塞者:病人取卧位,开口暴露咽部迅速取出或掏出声门前痰或异物.2) 急性喉水肿:紧急环甲膜穿刺,地塞米松局部喷雾或静脉注射.3) 张力性气胸:立即取粗针头于气管偏移对侧鼓音明显处穿刺排气减压.4) 哮喘窒息:立即沙丁胺醇(舒喘宁)雾化吸入,氨茶碱0.125~0.25及地塞米松5~10mg稀释后缓慢静注.(2)氧疗及维持通气:鼻管高浓度输氧,呼吸浅慢者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3)建立静脉通道维持循环及应用应急药物.(4)迅速安全转运病人回医院.2. 院内:(1)建立通畅的气道:1) 用多孔导管通过口腔,鼻腔, 咽喉部将分泌物和胃内反流物吸出.痰粘稠者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将分泌物吸出.2) 扩张支气管:0.5%沙丁胺醇溶液0.5ml加生理盐水2ml,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氨茶碱每日限量1.25g;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3) 上述处理无效, 则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2)氧疗:1) 单纯缺氧可吸入较高浓度氧(35~50%)或高浓度氧(>50%),吸氧浓度>60% 至100%仍不能纠正缺氧时,予机械通气氧疗,使PaO2>8.0kPa, 并结合病情调低吸氧浓度, 以防止氧中毒.2) 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原则(指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低浓度(〈35%)持续吸氧.严重的呼衰需较高浓度氧疗时,可加用呼吸兴奋剂,或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增加通气量改善二氧化碳潴留:1) 呼吸兴奋剂:对低通气以中枢抑制为主者,呼吸兴奋剂疗效较好,其它情况应慎重.用法为尼可刹米0.375~0.75g静推,随即以3~3.75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4~12小时无效或有严重副反应时停用.2) 机械通气:经处理一般情况及呼吸功能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者,予机械通气.主要判断指标包括: ①有肺性脑病的表现;②无自主排痰能力;③呼吸频率>30~40/分或<6~8/分;④潮气量<200~250ml;⑤PaO29.3~10.6kPa(70~80mmHg)需参考缓解期的水平),若呈进行性升高更有意义;⑥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7.20~7.25.建立人工气道可采用面罩,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方法.通气方式可选择连续强制通气方式(CMV),间歇强制通气方式(IMV)或压力支持通气(PSV).(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1) 严重酸中毒pH28次/分,紫绀显著,早期肺部无特殊,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三凹征",肺部干湿罗音.【实验室检查】需作外周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气分析,X线检查和呼吸系统总顺应性测定. 【诊断】依据病史,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等进行综合判断,尚无统一标准. 主要诊断依据:1. 具有可引起ARDS的原发疾病.2. 呼吸频数或窘迫>28次/分.3. 低氧血症:PaO2<8kPa(60mmHg),或氧合指数(PaO2/FIO2)0.5,PaO2<8.0kPa,动脉血氧饱和度30次/分.2.辅助呼吸肌收缩,表现为矛盾呼吸运动.3.广泛的吸气和呼气哮鸣音,危重时呼吸音或哮鸣音明显降低甚至消失,表现为"沉默胸(silent chest)".4.多有心动过速,心率>120/分,可出现奇脉.5.常有大汗,不能斜躺,喜坐位或前弓位,不能入睡,不能表达一句完整的句子甚至单词.6.发作时间持续24小时或以上,经一般治疗不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实验室检查】1.肺功能:FEV1<25%预计值,呼吸峰流速(PEFR)<60L/min,VC<1.0L应视为严重哮喘发作.血气分析:PaO26Kpa (45mmHg);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最常见,进一步加重可见呼吸性酸中毒.2.胸部X线检查:表现过度充气,监测有无气胸,纵隔气肿发生.3.检测血清电解质,尿素氮和肌酐.【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的症状,发作时的体征,肺功能检查和用药效果,不难确定诊断.诊断哮喘发作分为轻,中,重和危重四度.应该牢记的是,哮喘急性发作最重要的危害不是它的时间,而是它的严重性.严重的哮喘发作可能是致命的,必须认真确定发作的严重程度,避免低估.急性重症哮喘需与急性左心衰,上呼吸道阻塞及肺曲菌病相鉴别.【治疗原则】1.院前:(1)鼻导管给氧.(2)尽快使用沙丁胺醇(舒喘宁)吸入.(3)强的松30~60mg口服或(和)氢化考的松200mg静脉滴注.2.院内:(1)继续吸氧,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充分饱和湿化的氧疗,使PaO2>8.0kPa,氧饱和度在90%以上.(2)定量气雾剂(MDI)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叔丁喘宁,无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皮下注射沙丁胺醇0.25~0.5mg,必要时可静脉给药.(3)对未用过茶碱的患者可于20分钟内静脉输入5mg/kg氨茶碱,对已用过茶碱者或病史不清者应直接给予维持量0.8~1.0mg/kg.h,严密观察其毒副作用.(4)用MDI吸入异丙溴化托品60~80ug,每日4次.(5)糖皮质激素:静脉给予氢化考的松200mg,以后每6h一次,每日用量400~600mg,必要时可达1000mg以上;酒精过敏者可用甲基强的松龙40~80mg,每4~6h 重复一次;缓解后可改为口服.吸入性皮质激素不适用于重症患者.(6)补液及纠正酸碱失衡:不能经口摄入时,静脉补液2500~3000ml/24h,足够纠正脱水,无脱水者一般情况下1500ml生理盐水可维持水化,过多液体反会增加肺水肿的危险性.pH<7.2时需要补碱,可补小剂量5%碳酸氢钠(40~60ml),切忌矫枉过正.(7)伴感染者使用抗生素.(8)严重呼吸衰竭时需机械通气治疗.( 张敏)第十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史采集】1.有无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础疾病,尤其是感染,组织创伤,手术,产科意外和肿瘤;2.有无外伤或手术后出血情况;3.有无使用抗凝药物,入院前肝素使用情况,血液制品使用情况.【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神志以及与心,肺,肝,肾,脑相关体征;2.专科检查:(1)多发性出血倾向,尤其注意有无注射部位和切口的渗血及皮肤大片瘀斑;(2)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体征(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和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实验室检查】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2.诊断DIC应送检的项目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P试验;溶栓二聚体II(D-Dimer).并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观察上述结果;3.有条件时,可查纤溶酶原,血,尿FDP,血浆βTG或PF4及TXB2以及ATⅢ含量及活性,血浆因子ⅤⅢ:C活性等.【诊断标准】1.临床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并有下列一项以上临床表现:(1) 多发性出血倾向;(2)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3)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2.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1) 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2)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20mg/L(肝病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4)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肝病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秒以上).(5)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6)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7) 抗凝血酶Ⅲ(AT Ⅲ)含量及活性降低.(8) 血浆因子Ⅷ: C活性低于50%.(9)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试验(TAT)浓度升高.(10)血浆纤溶酶和纤维酶抑制物复合物浓度升高.(11)血(尿)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增高.【鉴别诊断】1.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2.重症肝病出血.3.Vit K缺乏症.【治疗原则】1.对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DIC的根本措施.2.肝素的应用:肝素治疗急性DIC,成人首次可用5000u静脉推注,以后每6小时静滴500u~1000u.也可用肝素每次5000u皮下注射,Q8h.一般将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倍,TT(凝血酶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两倍或试管法凝血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较为适宜.近年来肝素用量已趋小剂量化.3.抗血小板药物:潘生丁每日400~600mg.低分子右旋糖苷,每次500ml静脉滴注.4.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及抗凝血因子:如血小板明显减少,可输浓缩血小板;如凝血因子过低.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物及纤维蛋白原制剂.5.抗纤溶治疗:抗纤溶药物在DIC早期忌用,只有当继发性纤溶亢进成为出血主要原因时才可与肝素同时应用.常用药有6氨基己酸(EACA),止血芳酸(PAMBA)等. ( 杜新)第十一节上消化道出血【病史采集】1.有无慢性上腹痛,肝炎,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胆道炎病史.2.有无使用损害胃粘膜(阿斯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史.3.呕血或黑便次数,颜色,稀薄程度及伴随症状.4.有无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志,体位,面色及全身系统检查.2.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肝,肾功能B超检查及内窥镜检查等.【诊断】1.过去史:如有慢性上腹痛史,提示溃疡病,胃炎,胃癌及胃粘膜脱垂等;有肝炎,黄疸,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史,应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强破裂出血;有胆系疾病史,应怀疑胆道出血;有剧烈呕吐者,应想到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长期大量使用损伤胃粘膜药物史,则有助于药物所致出血的诊断.2.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一般出血量>50~70毫升即可出现柏油样便,胃内储血量>250 ~300毫升即可出现呕血.(1)呕血与假性呕血的鉴别:口,鼻,咽喉部出血及咯血后咽下再呕,出称假性呕血,其特点是多为陈旧性碎血快,且有咽血史.(2)呕血与黑便的特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多为大量呕血或呈喷涌状呕血;胃疾病出血时,呕吐暗红色或咖啡色样物;胃粘膜脱垂,胃癌,胆道出血多为黑便.(3)出血后表现:出血后上腹痛缓解者多系溃疡病,不缓解者多见于胃炎;右上腹绞痛后呕血与黑便应考虑胆道出血;出血后腹水增多,昏迷者,提示肝硬化.3.体检:(1)出血伴黄疸,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应考虑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出血伴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系胃癌并出血.(3)出血伴黄疸,胆囊肿大,提示胆道出血或壶腹周围癌并出血.(4)皮肤,口腔粘膜毛细血管扩张,应想到遗传性毛细管扩张症.(5)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应考虑全身疾病所致.4.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 大便潜血试验:可确定是否为消化道出血及动态观察治疗效果.2) 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在急性出血后3~4小时开始减少,白细胞常升高;门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者,则贫血加重,白细胞及血小板进一步减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可引起肠源性或肾性氮质血症.(2)急诊内镜检查:近10年来,急诊内镜检查已列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目前认为:急诊内镜是安全可靠的,其并发症与常规镜检并无差别;如果病情许可,镜检时间越早越好,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3)小肠镜检查:对虽经全面检查仍找不到出血灶者,可考虑小肠镜检查.(4)双重对比胃肠钡餐造影:一般需出血停止,大便潜血阴性后检查.近年来也有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5)ECT检查:应用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细胞扫描,以确定活动性出血部位.本法无损伤性,适用于危重病人,间歇性出血患者也可采用.(6)选择性动脉造影:必须在持续出血,且出血>0.5毫升/分才可被此法发现.此法是发现血管病变的唯一方法.由于其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故一般不作为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检查方法. (7)吞线试验:一般用普通棉线,吞下端,次日取出观察血染点,根据血染距门齿部位来判断血染所在.(8)活动性出血的判断:1) 反复呕血或黑便稀薄且次数增加;呕血转为鲜红色,黑便呈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者.2) 外周循环衰竭,经补足血容量后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经快速补充血容量后,中心静脉压仍波动或稍稳定后又下降者.3) 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者.4) 补液及尿量足够而血尿素氮持续或再升高者.5) 内镜下表现为喷血或渗血不止者.6) 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者.【治疗原则】1.院前急救:(1)现场及运送途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2)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呕血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3)吸氧,保持安静.烦燥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4)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5)反复呕血者,应置入鼻胃管或三腔二囊管.2.院内处理:(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大出血者应吸氧及酌情给予镇静剂(肝病时慎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禁食2~3天. 其他呕血者禁食4小时,如无呕血或单纯黑便者,可进温凉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2)输血,补液:1) 可用全血,血浆或生理盐水等以迅速补充容量.输液速度和种类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和每小时尿量来调节.2) 一般认为输血的指征有:①烦渴,冷汗,休克者;②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脉率在120次/分以上者;③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且继续出血者.3) 应该注意,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宜用右旋糖酐类及不宜过多使用库血,亦不宜输液输血过多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再出血.(3)止血措施:1) 药物止血:①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经过鼻胃管注入.②根据出血性质选用云南白药,维生素K,安络血,凝血酶,6-氨基已酸,抗血纤溶芳酸,止血敏等.③垂体后叶素20~4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肺心病,妊娠期禁用).近年来采用生长抑素,可使内脏血流减少及门脉压降低,但不伴有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④抑酸剂的应用:可选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效.2)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 内镜下止血:①内镜下药物注射止血.②内镜下激光,微波,电凝止血.③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剂及曲张静脉套扎治疗.(4)手术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治疗要慎重,因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比择期手术高.故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但出血部位明确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止血.( 熊鹰)低血糖危象【病史采集】1.过去病史,进食情况,运动;2.糖尿病治疗情况;3.症状:(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紧张,焦虑,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低或高,反射亢进,手足颤动;(2)脑功能障碍表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眼肌瘫痪,反应迟钝,昏睡,大小便失禁, 昏迷. 【体格检查】1.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检查;2.其它.【实验室检查】1.血糖<2.8mmol/L,尿糖,尿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垂体激素检查;2.B超,CT(必要时),心电图.【诊断】1.低血糖症状,体征;2.血糖5mmol/L,血碳酸氢钠〈20mmol/L,阴离子间隙>18mmol/L,血PH 〈7.35,即可诊断.【鉴别诊断】1.糖尿症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尿毒症酸中毒:慢性肾病史,Bun,Cr升高;3.其他原因酸中毒:原发病病症.【治疗原则】1.立即给碱性药,纠正酸中毒,一般用等渗碳酸氢钠,总量500~1500ml/4h,监测血钠,血钾,血PH;2.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护下大量补生理盐水,必要时输适量的新鲜血或血浆;3.吸氧;4.可同时用二氯乙酸;5.腹膜透析;6.对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病人可用葡萄糖加胰岛素和碳酸氢钠同时静脉滴注.第十五节脑血管意外(中风)【病史采集】1.突发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偏瘫患者,排除能引起此类症状或体征的其他疾病,可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2.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3.是活动中起病还是安静状态下起病,是否进行性加重,有无头痛,抽搐等先兆症状.【诊断】1.脑出血:(1)病史:中老年多发,多有高血压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部分患者有头痛,呕吐等前驱症状,起病较急.(2)症状与体征: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或出现抽搐,二。
危重病人名词解释

危重病人名词解释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且随时可能恶化的病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
常见的危重病人包括:
1.心脏骤停: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停止,造成全
身器官的缺血和缺氧。
2.急性心梗:指心脏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
起的心脏病急症。
3.恶性心律失常:指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脏跳动过快或过
慢,引起的心脏病急症。
4.脑血管意外:指脑血管破裂、栓塞或狭窄等,导致脑部血液供
应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急症。
5.急性呼吸衰竭:指呼吸系统急性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缺氧或二
氧化碳潴留,引起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6.急性肾衰竭:指肾功能急性减退,导致机体代谢产物和水分排
泄障碍,引起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7.大出血:指重要器官或血管的大量出血,导致机体血容量不足
和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8.休克:指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起的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9.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严重的创伤、中毒、代谢紊乱、多器
官功能衰竭等。
这些病人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123

滕州市中医医院
7
6、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骤恶化, 血肌酐(SCr)水平与日俱增,平均每日增加≥44.2~88.4μmol/L。
急性肾衰竭综合征可由肾前性、肾后性和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引 起。其中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包括有急进性肾炎、肾微细血管 疾病、双侧肾大血管闭塞、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因各种病因的治法不同,应予以仔细鉴别,尽早明确 诊断,必要时需作肾活检。 急性肾衰竭综合征中以ATN为最常见。ATN可分为少尿型 (<400ml/d)和非少尿型(>400ml/d)。 如果每日SCr上升>177μmol/L、血清钾上升>1mmol/L、HCO3-下 降>2mmol/L,则可拟为高分解代谢型ATN。 若病情迅速恶化,应积极治疗,达透析指标时,应积极采用透析 疗法抢救。
滕州市中医医院 47
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 “开枪”、再“瞄准”,即: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 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滕州市中医医院 48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 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 能障碍,提示发生了 DIC(全身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滕州市中医医院 20
三、病情危重的评估
--“ABCDE”法
气道(Airway) 呼吸(Breathing) 循环(Circulation) 神经损伤程度(Disability) 全身检查(Exposure)
什么是危重症?常见的危重症类型有哪些?

什么是危重症?常见的危重症类型有哪些?危重症是指病情严重、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或伤害状态。
这种病情通常需要紧急的医疗干预和监护,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脏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
危重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危重症的预后通常较差,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危重症患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一、常见的危重症的类型1.心脏病危重症包括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的病情。
它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需要紧急的血管通路重建(如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来恢复心肌供血)、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病情。
它可以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引起。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疲劳等症状,需要药物治疗、心脏支持装置或心脏移植等措施来改善心脏功能)、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跳节奏紊乱。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要紧急的电除颤或药物治疗来恢复正常心律)等。
2.呼吸系统危重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受损,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水肿等症状,需要机械通气和支持性治疗)、重症哮喘(重症哮喘是指哮喘发作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无法通过常规治疗缓解的情况。
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喘息、呼吸困难,需要紧急的支气管扩张剂和其他治疗措施)、肺炎(严重的肺炎可能导致肺组织感染和炎症反应,影响氧气交换。
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
3.中枢神经系统危重症包括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的疾病。
严重的脑出血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需要紧急的神经外科干预)、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疾病。
常见危重症的抢救

常见危重症的抢救前言危重症是指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和治疗的疾病。
抢救危重症的过程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严密的协调配合以及全面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的时间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抢救危重症是医疗救治的重要环节。
常见危重症的抢救冠心病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抢救冠心病时,首先应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并且进行心电监护。
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
中风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或出血的一种疾病。
抢救中风时,首先应立即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并进行脑电图监护。
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输液、手术等。
癫痫癫痫是指由于脑功能异常或神经元异常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抢救癫痫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护,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的发生。
胰腺炎胰腺炎是指由于胰腺发生炎症引起的一种疾病。
抢救胰腺炎时,首先需要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抗生素、持续性腹膜透析等。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导致损伤和疾病的一种状态。
抢救意外伤害时,需要判断伤害的部位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
例如外科手术、打针、输液等。
危重症的抢救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统一的协调处理,尤其需要高度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普通人而言,避免危险行为,提高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尽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无谓的伤害。
重症病人常见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重症病人常见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哪些?重症病人通常指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机能受损严重,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和复杂的治疗,以维持其生命功能。
一、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病因:ARDS通常由肺部感染(如肺炎)、创伤(如胸部外伤)、烧伤、有害气体吸入或其他原因引起。
这些因素导致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受损,引发肺部炎症和液体积聚,使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血液。
•治疗:•机械通气:ARDS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以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
•氧疗:高浓度氧气可以提高氧合水平,但需要仔细监测,以防止氧中毒。
•控制感染:如果感染是导致ARDS的原因,及早识别和治疗感染非常重要,通常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来控制感染。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因:COPD是一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长期吸烟或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如空气污染)引起。
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两者都导致气道狭窄和肺部组织损伤。
治疗方面可分为以下两类:1.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将呼吸机与患者的气道连接。
对于普通氧疗及无创通气无法纠正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可纠正患者缺氧、促进二氧化碳排排除2.无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NIPPV) : 适用于轻至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如慢性阻赛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等。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面罩、鼻罩或口罩,确保气体能够有效送入患者的肺部。
通过设置适当的正压水平、潮气量、呼吸频率等参数,以提供足够的通气支持,促进二氧化碳排除。
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肌梗塞:•病因:心肌梗塞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的阻塞或闭塞导致心脏肌肉缺血(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
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
•治疗:•溶栓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心肌供血,从而减小心肌梗塞损害。
《常见急危重症》课件

病程进展
观察患者病程进展的速度,如病情迅 速恶化,可能提示急危重症。
并发症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如感染、 心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出现可能加重 病情。
评估工具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用于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用于早期识别和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 时监测,包括心率、呼吸 、血压、体温等。
高级生命支持
对于需要高级生命支持的 患者,如机械通气、血液 净化等,ICU医生应给予 相应的治疗措施。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ICU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各种并发症。
多学科联合救治
04 常见急危重症的院内救治
急诊科救治流程
快速分诊
急诊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 步评估,将患者分为轻症、中症 和重症三个等级,优先处理重症
患者。
紧急处理
对于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如心肺 复苏、止血、抗休克等,急诊科医 生应立即进行救治。
诊断与治疗
在救治过程中,急诊科医生应尽快 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给予相应 的治疗措施。
《常见急危重症》ppt课件
目 录
• 常见急危重症概述 •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评估 • 常见急危重症的现场急救 • 常见急危重症的院内救治 • 常见急危重症的预防与宣教
01 常见急危重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急危重症是指病情严重、可能危 及生命的紧急状态。
特点
病情紧急、进展迅速,需要立即 采取救治措施,否则可能导致严 重后果。
24类临床危象识别及抢救措施

24类临床危象识别及抢救措施临床危象,即疾病的危急征象,见于临床各科。
危象的识别与救治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24类临床危象,护士们赶紧收藏!1、垂体危象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
诊断要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遇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低血钠、低血糖)、精神症状(精神失常、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抢救措施:多由低血糖和/或低钠血症引起,强调迅速纠正低血糖、水电解质紊乱,迅速补充相关缺乏的激素,同时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处理并发症。
2、甲状腺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或称甲状腺风暴,是甲亢病情的急性极度加重,常危及患者生命。
诊断要点:Graves病、甲状腺毒性腺瘤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突然出现高热(>39℃)、大汗淋漓、心动过速(>160次/min)、频繁呕吐及腹泻、焦虑、震颤、谵语、昏迷。
抢救措施:快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予以抗甲状腺药、碘剂),迅速降低循环血中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透析),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β2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利血平或胍乙啶),保护重要脏器,防治功能衰竭(予以退热剂、糖皮质激素或人工冬眠)。
3、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又称粘液性水肿性昏迷,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失代偿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状态,威胁患者生命。
诊断要点:甲减患者,突然出现精神异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绝对低体温(<30-35℃),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减低。
抢救措施:迅速补充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保暖、抗感染。
4、甲状旁腺危象包括甲状旁腺亢进(甲旁亢)所致的高血钙危象和甲旁减所致的低血钙危象。
1、高血钙危象:诊断要点:为甲旁亢患者出现高热、厌食、呕吐、剧烈腹痛、进行性失水、多饮多尿、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昏迷;血清钙>3.75mmol/L、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增高。
60种危重疾病和10种轻症疾病的种类与定义

60种危重疾病和10种轻症疾病的种类与定义由于篇幅限制,无法提供60种危重疾病和10种轻症疾病的种类与定义的完整解释,但是我可以提供你一个大致的列表,并为其中几种疾病提供简要的定义和解释。
危重疾病通常指的是严重并且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疾病,需要即时、紧急的治疗和监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重疾病:1.白血病:一种骨髓恶性肿瘤,由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和蔓延导致。
2.疟疾: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4.肺癌: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通常与吸烟相关。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当导致身体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酸中毒。
6.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部急性损伤导致呼吸衰竭。
7.肺血栓栓塞症(PTE):肺动脉或其分支发生血栓堵塞,造成肺循环障碍。
8.脑卒中: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
9.大面积烧伤:身体广泛受损伤的烧伤,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感染的高风险。
10.严重创伤:重度创伤,可能导致出血、内脏破裂、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轻症疾病通常指的是病程较短、治疗简单,没有明显的致命风险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轻症疾病:1.普通感冒: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和喉咙痛。
2.浅表性皮肤烧伤:皮肤受热或化学物质灼伤,通常仅影响表皮层。
3.腹泻:食物或水源中被病原体或细菌污染导致的胃肠道疾病。
4.头痛:头部的疼痛感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紧张、疲劳或眼睛过度用力。
5.扁桃体炎:扁桃体感染引起的喉咙疼痛和咽喉不适。
6.青光眼:眼内压力增加导致视觉损害的一类眼病。
7.脱髓鞘症: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受损,引起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8.痔疮:直肠或肛门静脉曲张导致的疼痛和不适。
9.痛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引起关节炎。
10.过敏性鼻炎:鼻腔黏膜对过敏原过度反应导致的鼻塞、喷嚏和鼻涕等症状。
常见危急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1 患者极少数出现突然恶化,即使临床 医生认为这种恶化时突然的。
从来都不会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 2 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
一份预防,胜过百份药,如果早期识别威胁 3 生命的高风险疾病,给予恰当的处置,较远
期恶化后处理变得更容易。
早期识别于评估有利于防止病情进展甚至恶化
的指标。
• 判断对患者目前状态 采取紧急处置的必要 性
危重症 • 危重度:关于患者生
命预后或功 能预后的指 标。
• 衡量患者目前疾病严 重状态的进展趋势
• 何以救治? • ---早识别,早处理!
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呼吸困难、猝死 1 等病情突然变化是有预兆的。
2/3的患者心脏停搏6小时前会出现胸 2 痛、心率、呼吸节律、频率等改变。
评估组织灌注
意识水平、末梢循环、尿量、酸中毒
低血压是休克较晚出现的 临床表现
机体会代偿
初步判断休克的类型 低血容量、心源性、梗 阻性、再分布性
如何简要快速评估循环
直接触摸法
脉搏位置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颈动脉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正常值:≤2s,>3s为异常
血压水平 80mmhg 70mmhg 60mmhg 50mmhg
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救人”、再“治病”!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一救人”的常规!
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急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
危重医学知识点总结

危重医学知识点总结危重医学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领域。
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监护,涉及到多个专业的知识点和技能。
本文将对危重医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危重医学中常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它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导致肺部水肿,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ARDS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氧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
对于难治性ARDS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辅助呼吸运动。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MOD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患者的多个器官系统发生功能障碍。
常见的引发MODS的疾病包括感染、创伤、重度烧伤等。
对于MODS的治疗,需要综合利用抗感染、液体复苏、调节内分泌等手段,同时注意支持和维持受损器官的功能。
三、脓毒症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于严重感染患者。
脓毒症患者表现为高热、心率增快、低血压等症状。
脓毒症的治疗需要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
积极的感染控制、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以及升高血压等治疗方法是关键。
四、休克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系统衰竭的临床病症,常见于严重创伤、心肌梗死等疾病。
休克的治疗需要通过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等。
五、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常见于严重感染、药物中毒、创伤等情况。
对于急性肾衰竭的治疗,需要积极处理潜在病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六、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突然停止跳动,如果无及时救治,常导致患者死亡。
心肺复苏是指通过质疑按压和人工通气等手段恢复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针对心脏骤停的治疗,需要快速判断并给予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
七、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危重病患者常伴有高度负氮平衡和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一项者,可诊断为休克。
六、西医治疗
(一)脓毒性休克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去枕平卧,注意保暖,抬高下肢 l5 度左右,密切观察 SP02,予以 心电监护,注意 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 化,记出入量等。
(2)紧急建立输液通路,补充血容量,并根据休克的程度与性质予以对
3.休克晚期 为不可逆休克,此期可出现 DIC 和 MODS,随着持续
的重度组织灌注贫乏, 导致细胞功能损害,甚则微循环衰竭而死亡。
五、诊断标准
各类休克均具有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
偿性亢进等主要临床表现,故为临床诊断依据。1982 年 2 月 全国“急性三衰”会议制定的休克诊断标准为: ①有诱发休克的病因。 ②意识异常。
3.强心与合理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临床首选多巴胺, 并根据 病情调整浓度。 酌用西地兰、 毒毛旋花子苷 K 等洋地黄 制剂,若无效可加用间羟胺等缩血管药物静注。
4.机械通气 伴有 ARDS 者应及时开放气道,予以机械正
压通气。
(二)心源性休克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卧床,制动,生命体征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出入量,重症 加强护理。 (2)营养支持,行全胃肠内营养支持。
因治疗。 (3)注意心理调护,及时镇静,有效止痛,合理保暖与物理降温,必要
时予以完全胃肠内(或外)营养支持。
(4)根据休克阶段和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调整炎性介质,菌毒并治 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脓毒症休克主 要起始原因是细菌毒 素及其介导的 SIRS,应在扩容、抗感染的基础 上短时间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以 在脓毒性休克发生后 4~ 6 小时之内为宜。首选甲基强的松龙每次 80~160mg 或地塞米松每 次 l0~20mg,静脉推注,其后 24~48 小时以内每 4~6 小时重复注 射,用药 2~3 天。②极化液、环磷酸腺苷、抑肽酶、654-2 的应用: 脓毒性休克致病因子及内源性化学介质对心血 管系统具有直接损伤作 用。
第十单元
内科危重病(执业医师要求)
细目一:休克
一、概念及分类
1.概念
休克是指由多种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 引
起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 并以 生命器官缺血缺氧或组织氧 及营养物质利用障碍, 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特征, 导致 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 床综合征。
2.休克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血管阻塞性、血液分布性和 心源性休克;
(三)热射病
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1.非劳力性热射病 常发生在小孩、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 人群,由于机体体温调节机制衰竭导致。 2.劳力性热射病 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由于机体产热过多, 多于散热的能力而引起。
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严重患者可出 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衰竭、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出现蛋 白尿和管型尿,血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 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血pH降低。可有 各种心律失常,ST段压低及T波改变。太阳辐射引起的热 射病称日射病。
脓毒性休克是由于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立克次体等感染及其
毒素引起的全身脓毒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多种细胞因子及其炎症介质的 过度失控性释放所介导的全身反应综合征,严重损害以心血管系统为主 的靶器官,最终导致以广泛的内皮炎症,抗凝及凝血障碍,以及低血压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群。
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改变, 是由于心脏排血量 急剧下降, 导致组织灌流不能满足静息状态下生命器官需要 的急危状态。
色黄,渴喜冷饮,舌红绛而干, 脉虚数。 治法:敛阴救液,急固真元。 方药:生脉散加减。
3.血瘀气脱证 证候:胸痛彻背,肢端青紫,神情恐慌,汗出身凉,气喘
息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 结代。 治法:化瘀通络,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固脱。 方 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证候:目合口开,汗出如油,神昏肢厥,鼻鼾息微,手 撒唇青,舌卷不出,二便自遗, 沉微欲绝。 治法:急固元阳,速敛真 阴。 方药:参附汤合四逆汤加减。
战栗不渴,唇青面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方药: 回阳救急汤加减。
(二)心源性休克
1.阳气欲脱证 证候:暴寒乘心,剧痛无声,四肢厥逆,萎靡神昏,冷汗
如油,面色苍白,畏寒蜷卧, 唇甲青紫,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治法:
扶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回阳救急汤加减。
2.脏虚阴竭证 证候:神昏烦躁,身热口干,胸痛如灼,大汗淋漓,尿少
细目二 中暑
一、发病机制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
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一般所指 的中暑主要是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类型。
1.热射病 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 正常生理性散热达到热平衡,导致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起初, 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增加心排血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 管等加快散热;如果体内热进一步蓄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 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衰竭,体温骤升, 则引起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 2.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 如仅补充大量水而 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则可导致肌肉痉挛, 并可引起疼痛。 3.热衰竭 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 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 生虚脱、休克症状。
二、临床表现
(一)热痉挛
常发生在高温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大量出汗后突然出现阵发 性四肢及腹壁肌肉,甚至肠平滑肌痉挛和疼痛。有低钠、低氯血症和 肌酸尿症。 (二)热衰竭 常发生在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人和体弱者。常无高热。患者先 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 细弱、血压偏低。可有晕厥、抽搐。重者出现循环衰竭。可有低钠、 低钾血症。
根据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常分为三期。
1.休克早期 为代偿性休克阶段。患者神志清醒,烦躁,恐惧,精神
紧张,恶心,呕吐。 面色与全身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发绀, 出冷 汗,尿量减少,脉搏增快,收缩压正常或偏低, 舒张压轻度升高,
脉压差减少。
2.体克中期 为失代偿性休克。此期患者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或有意识模糊,软 弱无力,皮肤湿冷,肢端青紫,皮肤花斑,脉搏细 速,血压下降至 60~80mmHg,脉压差< 20mmHg,浅表静脉萎陷, 尿量<20ml/h。进一步加重时,可出现昏迷状态,呼吸急促,收缩压 低于 60mmHg 或无尿。
(3)正性肌力药物 最常用的药物首选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是正 性肌力药,与多巴胺相似,能选择性激动β2 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 增加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排量, 降低 LVEDP。
3.溶栓、介入、外科手术
(三)过敏性休克的西医治疗 1.肾上腺素 为首选药物。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 0.1%肾上腺素 0.5~ lml,小儿每次以 0.02~0.025ml/kg 应用。危重病例可用 0.5ml 溶于 5%葡萄糖注射液 40ml 中静注。首剂无效者,可用 l~2mg 加入 5%葡 萄糖注射液 100~200m1 中静脉滴注,并根据血压与其他生命 体征调 整速度与用量。 2.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过敏、抗休克、拮抗炎性介质作用。可用地塞
2.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的谴用 (1)拟交感神经药 多巴胺是心源性休克的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心源 性休克宜从 3~ -1 5μg/kg· min 开始静注,同时监测 PCWP、BP、CI, 并逐渐增量至血压回升,脉压变大, 尿量增多。
(2)血管扩张药 硝普钠为强效、快速、作用短暂的常用药物之一,属 非特异性血管扩 张药,主要通过在体内释放 N0 而起作用。若患者 PCWP 与 SVR 均升高,而 CL 降低,宜首选 硝普钠;若 PCWP 不变, SVR 升高,CL 降低,宜选用酚妥拉明;若 PCWP、CL 均降低,SVR 不 变,宜选用硝酸甘油。
③脉细数,<100 次/分或不能触知。
④末梢循环灌注不足:四肢湿 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 >2 秒),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等;尿量< 30ml/h 或尿闭。 ⑤收缩压<80mmHg。
⑥脉压<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 30%。 凡符合上述第①项,以及第②、③、④项中的两项和第⑤、⑥、⑦项中
3.三焦俱急证 证候:大热,大渴,胸膈脘腹痞满硬痛,大便秘结,舌
质红,苔金黄或焦,脉滑。 治法:开肺通肠,急救肾水。 方药:小承
气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4.气阴枯竭证 证候: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捏空摸床,舌质红绛而干,
脉虚大欲散。 治法:滋养阴精,敛汗潜阳。 方药:救逆汤加减。
5.寒中三阴证 证候:无传经实热,即有畏寒,四肢厥逆,腹痛腹泻,
(三)过敏性休克 1.元阳骤脱证 证候:突然出现心悸气喘,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冷汗淋
漓,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 治法:峻补元阳,救逆固脱。 方药:回阳
救急汤加减。 2.阴竭阳脱证 证候:突然烦躁不安,头晕乏力,晕厥或昏迷抽搐,大小 便失禁,或汗出如油,唇甲青 紫,脉细微弱。 治法:敛阴救液,益元固 脱。 方药:生脉散合大定风珠加减。 3.肺绝气脱证 证候:突然呼吸困难, 或喉中痰鸣,口干,气短息窒,皮肤紫暗,四肢厥冷,脉微迟。 治法: 温阳救肺,补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七、中医辨证论治
(一)脓毒性休克
1.肺源欲绝证 证候:高热,咳嗽气急,咽痛咳血,或咳粉红色血水,颜
面黑,舌红绛或紫绛,苔黄, 脉滑数或疾数。 治法:凉血解毒,清络育
阴。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加减。
2.腑实热厥证 证候:面目俱赤,四肢厥冷,甚则全身厥冷,神昏,不大
便,尿赤,胸腹满坚,甚则拒 按,喜冷饮,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沉伏。 治法: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