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读后感_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引人深思的主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深地被震撼和触动。
小说的叙事者是一个名叫亨伯特的中年男子,他对自己对少女洛丽塔的病态爱情进行了描述。
这种爱情不仅令人不安,而且让人感到恶心。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描绘了这种病态的心理状态,让人不禁感到不安和恐惧。
然而,除了这种令人不安的主题之外,小说还涉及了更广泛的主题,如爱情、欲望、道德和罪恶。
通过对亨伯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人性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洛丽塔》是一部充满挑战和争议的小说,它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入思考。
尽管小说的主题令人不安,但它却引起了我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性是如此复杂和多样化,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免陷入道
德和伦理的困境。
总的来说,读完《洛丽塔》后,我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视自己的道德准则。
这本书虽然令人不安,但却给了我很多反思和启发,让我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洛丽塔 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男人对少女的病态爱情和欲望,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沦丧。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作品中所呈现的主题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对少女洛丽塔产生了病态的爱情和欲望。
在他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洛丽塔的痴迷和执着,以及对她的控制和剥削。
这种关系不仅违反了道德和法律,更是对少女的侵犯和伤害。
作者通过这种变态的爱情关系,揭示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道德的沦丧。
在小说中,男主人公不仅对少女进行性侵犯,更是将她视为自己的财产和玩物,完全忽视了她的感受和尊严。
这种对他人的利用和剥削,让人不禁感到愤慨和厌恶。
除了对人性的揭示,小说还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幻想。
男主人公将洛丽塔视为自己的理想化对象,将她的美貌和纯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然而,这种对美的追求却被他的病态欲望所扭曲,最终导致了对她的伤害和毁灭。
作者通过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幻想,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这种现象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除了对人性和美的追求,小说还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展现了对自我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反抗。
男主人公在小说中不断强调自己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试图通过对少女的控制和剥削来弥补自己的空虚和不满。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和孤独。
作者通过男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人性中的软弱和自怜,以及对命运的无能为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而不断抱怨和抗争命运的安排,这种现象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对《洛丽塔》的阅读,我对人性、美的追求和命运的反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洛丽塔读后感1500

洛丽塔读后感1500《洛丽塔》是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著名小说,其主题涉及到性与爱、道德与罪恶、美与丑等复杂的人性议题。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男主人公亨伯特·洛尔的爱情故事。
他对14岁的少女洛丽塔产生了病态的爱慕之情,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读完《洛丽塔》,我深受其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震撼。
小说以亨伯特的口吻讲述,让读者对他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对洛丽塔的爱情是一种病态的迷恋,他把洛丽塔塑造成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却忽略了她的幼小年纪和无辜。
这种对未成年少女的迷恋和控制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恶心。
而洛丽塔则成为了亨伯特心中的禁忌之果,她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痛不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亨伯特·洛尔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化人,但内心却充满了罪恶和自私。
他对洛丽塔的爱情是一种病态的迷恋,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对洛丽塔进行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侵犯,这种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而洛丽塔则是一个受害者,她的童年被亨伯特摧毁,她失去了童真和快乐,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说中的情节让人心情沉重,对人性的探讨也让人深思。
亨伯特的罪恶行为让人感到愤慨和悲伤,他对洛丽塔的伤害是不可饶恕的。
而洛丽塔的悲惨遭遇也让人感到心痛,她是一个无辜的少女,却遭受了不幸的命运。
小说中对性与爱、道德与罪恶等议题的探讨,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洛丽塔》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小说,它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让人深受触动。
亨伯特的病态爱情和对洛丽塔的伤害让人感到愤慨和悲伤,洛丽塔的悲惨遭遇更是让人心痛不已。
这部小说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珍惜每一个无辜的生命,远离那些病态的迷恋和罪恶的行为。
洛丽塔读后感禁忌与欲望的纠结

洛丽塔读后感禁忌与欲望的纠结洛丽塔读后感:禁忌与欲望的纠结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一部备受争议和讨论的文学经典。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男主角亨伯特教授与13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禁忌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其深入而复杂的对话和扎实的情节,勾勒出一个关于禁忌与欲望的纠结的故事。
在读完《洛丽塔》后,我被小说中强烈的禁忌与欲望所触动。
小说中的亨伯特教授不仅在年龄上与洛丽塔相差甚远,更是一个有妻子的成年男子。
这种禁忌的爱情关系引发了许多道德和伦理的质疑。
然而,小说并非仅仅将焦点聚集在这个禁忌的爱情关系上,更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刻画,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亨伯特教授是一个既迷人又令人讨厌的角色,他的欲望驱使他不停地追求洛丽塔。
他为了得到洛丽塔,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伪装成洛丽塔的母亲的婚姻。
他的欲望和对禁忌的追求成为了他行为的动力。
然而,他的欲望也使他越来越迷失自我,逐渐成为一个扭曲的灵魂。
这种欲望与禁忌的纠结使他身心俱疲。
与此同时,洛丽塔也是一个复杂的角色。
小说中描绘了洛丽塔作为一个被虐待和性侵犯儿童的心灵创伤。
尽管在亨伯特教授的描写中,洛丽塔的形象显得成熟性感,但读者无法忽视她身世的恶劣和悲惨遭遇。
她在小说中不断地抵抗和逃离亨伯特教授的控制,试图为自己争取自由。
洛丽塔的复杂性让人对她的命运充满同情和焦虑。
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刻画,小说探讨了禁忌与欲望的纠结。
亨伯特教授的欲望驱使他违背道德和伦理,而洛丽塔则试图摆脱被剥夺的自由。
小说中的禁忌爱情关系揭示了人性的不完美和复杂性。
我们对禁忌的欲望产生着莫名的吸引力,但同时也深知其中的道德边界。
小说通过对这种纠结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在我看来,《洛丽塔》并非仅仅是一部描写禁忌爱情的小说,而是对人性和欲望的深入探讨。
小说中的角色和情节复杂而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读者需要保持对禁忌和道德的警惕,同时审视自己的欲望与行为。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
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
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
洛,丽,塔。
”小说开头即交代了这是一部《罪与罚》的电影,以男主自白的方式开场,给人阅读般的感受。
Humbert(H)肯定是深深爱着Lolita(L)的,不仅源于和他有过短暂恋情的青梅竹马女友少年早殇,我相信他内心一定是很向往这种原始、野性却又生机勃勃的少女的。
可能是恋童癖?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对美的一种冲动及向往。
为了能看到L,他违心地与L的妈妈结了婚,在L妈妈死去的那一霎那,也许他赦免了自己伦理的罪。
之后H和L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流浪。
不仅是身体,心灵也踏上了不归之旅。
L是这段不伦之恋的始作俑者,她主动对H释放了生机勃勃少女的性感。
一方面是出于叛逆心理,看妈妈在H面前处处献殷勤的丑态却不能得逞,而自己勾勾手指就能令这大叔神魂颠倒;另一方面也确实出于卖弄自己魅力的心理,L一直穿着性感的露腰装,在一个家里没有父亲的情况下母亲其实对她疏于管理,她青春的荷尔蒙在体内撞击,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
想必L在学校也没少跟男同学们卖弄风骚。
流浪的路程自然是崎岖的。
这两个人从开始身份就不是对等的。
开始的时候H>>>L. 虽然只有一个动不动就会吵架的妈并算不上幸福,但在失去唯一的亲人后,L的世界是混沌的,她不知所措。
H这个名义上的父亲是她唯一能够依靠的,依靠的方式却只能靠性。
“那天晚上我们做得很轻,因为她也实在没地方可去”。
这种时刻的H是很得意的,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也许L将两人之间的这种相处方式视为毒品,暂时沉浸在这种麻醉与幻灭中。
然悲伤有时,L在渐渐长大,且渐渐顿悟,有一天她惊奇地发现自己被H控制了。
毕竟他为她提供衣食住行,然后索取性。
自己想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征得H的同意,自己所拥有的只是身体,于是她开始反抗,通过提升性交换的价码藏私房钱,幻想等攒够了钱就彻底摆脱这种生活。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文学作品。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少女洛丽塔的病态爱情。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小说中所揭示的人性和道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爱情、性欲和道德的探讨让人深思。
主人公对洛丽塔的病态爱情让人感到不安和恶心,但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他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深深反省了人性的复杂和深邃。
同时,小说中对性欲和道德的冲突也让我思考了人类的本能和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以及在特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其次,小说中对少女洛丽塔的描写也让我感到心痛。
她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被主人公利用和伤害,她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生怜悯和愤怒。
小说中对她的形象的塑造让我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性侵犯和虐待问题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读完《洛丽塔》让我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也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虽然充满争议,但它确实引发了我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更
多的人能够读完这部小说,思考其中所揭示的问题,从中获得启发
和反思。
《洛丽塔》观后感

《洛丽塔》观后感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午后,我窝在沙发里,决定看一部久闻其名的电影——《洛丽塔》。
影片开始,那独特的画面质感和氛围就紧紧地抓住了我。
故事围绕着一位中年男子亨伯特和他对少女洛丽塔的禁忌之恋展开。
亨伯特,一个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男人。
他被洛丽塔的青春活力、天真无邪深深吸引。
洛丽塔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不经意的笑容,都能让亨伯特的世界为之震颤。
她穿着短裙在草地上奔跑嬉戏,阳光洒在她的肌肤上,那画面美得让人心醉,却也让人心酸。
记得有一个场景,洛丽塔坐在亨伯特的车上,嘴里嚼着口香糖,双腿随意地晃动着。
她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眼神中透着少女的好奇和不羁。
亨伯特一边开车,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着她,内心的渴望和道德的束缚在激烈碰撞。
这个场景中,没有过多的台词,只有洛丽塔的笑声和车窗外呼啸的风声,但那种紧张又微妙的情感氛围,却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还有洛丽塔在泳池边的那一幕,她穿着性感的泳衣,水珠顺着她的肌肤滑落。
她调皮地向亨伯特泼水,那一瞬间,亨伯特的眼神里充满了痴迷和无奈。
他知道自己的感情是不被允许的,可又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
影片中的洛丽塔,她不是一个完美的少女形象。
她任性、调皮,甚至有些狡黠。
但正是这种真实的不完美,让她更加鲜活生动。
她知道自己的魅力,懂得利用这份魅力去获取想要的东西。
她会在亨伯特面前撒娇,也会在不如意时发脾气。
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或许也有着自己的迷茫和孤独。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看到了这段畸形恋情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亨伯特在欲望和道德之间苦苦挣扎,洛丽塔也在这份复杂的感情中渐渐失去了原本的纯真。
他们的命运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无法停歇的风暴,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当影片接近尾声,看到亨伯特那绝望又悔恨的眼神,我的心也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他最终意识到,自己所谓的爱,给洛丽塔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毁灭。
而洛丽塔,那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少女,也在这段经历中变得沧桑和疲惫。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洛丽塔的读后感

洛丽塔的读后感《洛丽塔》的读后感《洛丽塔》是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著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者亨伯特(Humbert)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对年仅12岁的洛丽塔(Lolita)的病态爱慕和不道德行为的描写。
阅读完这部小说,我对于人性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对于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小说虽然以亨伯特的视角展开,但读者仍然不难察觉到作品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主题。
作者通过描写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执念和病态的爱慕,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和道德的矛盾。
亨伯特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欲望的本质以及社会道德的边界的反思。
这种深刻的思考让我不禁产生了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了当代社会对于情感边界的界定和道德标准的变化。
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慕被社会广泛视为恶劣的行为,但是在故事情节中却有时被描绘得令人动容。
这种强烈的情感冲突引发了我对于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也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道德标准也会因人而异。
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立场,对于社会的价值观有了更为客观的看法。
另外,小说中的描写也让我深入思考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
纳博科夫以他独特的叙述方式和优美的语言,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精湛的写作艺术让我进一步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多样性。
同时,纳博科夫对于细节的刻画和心理描写的精准度,也给予了我在写作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此外,《洛丽塔》中的主要角色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亨伯特的内心矛盾和双重人格,洛丽塔的早熟和反叛,让我对于人性的复杂性和主人公的复杂形象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这种对于人性的刻画使小说的角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也给我在创作人物形象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阅读《洛丽塔》是一次引人深思的阅读体验。
小说通过对于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边界的探索,引发了我对于社会伦理和个体欲望的思考。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读后感(一)第一次读李速的电影《洛丽塔》观后感,我没有什么反应,或许是读到得有些粗心,或许是时候未到。
第二次读时但他却几乎要涕泣了。
“我望着她,望完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
我终其一生最爱的人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
是怎样的一种深情,怎样的一种爱,可以让韩柏道出如此决绝的言语?我想一定是一种深入骨髓之爱!面对如此感伤之爱,百炼钢心也要成绕指柔肠。
试问谁能够无视,谁能够谁能够无动于衷?然而胡乱无动于衷:洛丽塔。
——这个被韩柏深爱着的小女孩。
她说她不会爱过韩柏。
是因为年龄太少而就领会情之深意之切还是她真的无法没有爱过韩柏,我并不太感兴趣。
我只对于韩柏的绝望心语倍感唏嘘——当你爱一个人爱到彻骨,爱到没有退路,她却告诉你从没惧怕过你。
这是怎样的一种失落?这意味着你对使得她的爱不过是一厢情愿,你所有为她的痴情于她无关。
她是你的全部,而你不过是她生命中一个的驿站。
世上没有哪种爱绝不能够真正做到不求回报的付出的。
爱如同一场投资,亦如一个赌注,如果我们押上了全部感情,是因为满怀信心,也期望获得相当的超额回报的。
如何能够接受打了水漂的结果?这对你何啻是釜底抽薪?真爱于是成了一个人的独舞,最为孤独的坚守。
如果,她的无动于衷能减弱你对她的爱恋,那么只待时光之流慢慢洗去情伤,终极是能够帮助重新开始,去寻觅另一段爱情。
但实际上往往是不仅不能够丝毫减弱,还愈加添增思恋的分量。
因为付出了全部的爱,心已经虚空了。
此时你是无心的人。
你的心中在你爱的人那里。
所以你无法将她忘却,你便也无法接纳另一个人。
这是爱情最为悲切的结局。
那个你爱的人或许就在你的面前。
你却只能绝然相视,不能爱她。
横亘期间的或许不过一片纸的距离,却胜似万水千山、今生来世的距离。
这是何等的某种绝望!洛丽塔读后感(二)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电子书《洛丽塔》,因为时间的不固定,只能在睡前倚在较软枕里读上一小段。
这部书描写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14岁幼童圣奥莱的故事,亨伯特为了独占洛竟违心成婚了她的母亲,作为继父的监护权而接近洛并实施他内心的种种阴谋。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一部充满争议和挑战的小说,它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兴趣和讨论。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之中。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病态迷恋和性虐待,这种题材让人感到不适和愤怒。
然而,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却以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将这个禁忌的主题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主人公的叙述,我们看到了他对洛丽塔的扭曲的爱情和对自己行为的合理化,这让人不禁感到愤怒和悲哀。
阅读《洛丽塔》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道德和人性的问题。
我们如何定义爱情?我们如何看待性虐待和侵犯?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除了内容上的深刻思考,我还被小说中的文学价值所震撼。
纳博科夫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他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让人动容。
虽然小说的题材令人不安,但作者的文学才华却让人赞叹不已。
总的来说,阅读《洛丽塔》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思考的阅读体验。
它让我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
更深的体会。
这部小说无疑是一部让人难忘的作品,它将继续引发
人们的讨论和思考。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也因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争议的主题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段不伦之恋,中年男子亨伯特对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情感纠葛,其中涉及到欲望、道德、心理等多层面的探讨。
读完《洛丽塔》,首先感受到的是作品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亨伯特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情感变化被纳博科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对于洛丽塔的痴迷和占有欲望,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需求的背后,揭示了人性中的黑暗面,让人不寒而栗。
同时,这部作品也引发了关于道德的深刻反思。
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对社会道德的严重挑战。
然而,作品中并没有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让读者自行思考和判断。
这种开放式的道德探讨,使得《洛丽塔》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哲学性的作品。
此外,《洛丽塔》的叙事风格也非常独特。
纳博科夫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更加容易与人物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洛丽塔》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它不仅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也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思考了人性、道德和欲望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纳博科夫《洛丽塔》读后感主要内容分享

纳博科夫《洛丽塔》读后感主要内容分享(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纳博科夫《洛丽塔》读后感主要内容分享【导语】:《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读《洛丽塔》有感 《洛丽塔》 读后感

读《洛丽塔》有感《洛丽塔》读后感读《洛丽塔》有感这本书是除了《浮士德》和《三国演义》之外我最喜欢的书!(炼铜该死!)我并不是喜欢这本书的题材,女主也并不令人着迷,吸引我的的是男主对自身欲望的忠实与疯狂。
宫崎骏《千与千寻》里女主的父母吃了妖怪的食物,一直吃一直吃,疯狂地吃,直到吃成了猪。
《发条橙》里男主本身就是恶,作恶如吃饭喝水,习以为常,甚至承认自己就是如此。
白雪公主的后妈对自身美貌的偏执是对女儿美貌嫉妒的基础。
(当然,并不是说我觉得这样的是对的,现实中那个炼铜的律师着实令人恶心,书中的世界与现实在我心中有一条很清晰的界限)这些都是反面例子,正面例子数不尽数,追求忠义的关公、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探索世界穷尽知识的浮士德,我曾经在阅读到一些情节时即感动于他们的美好品格又着迷于他们的执着与忠实,《出师表》读完我真的有哭。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的文采是真的棒,首先是对男主的描写,男主的疯狂描述地淋漓尽致,男主那种神经质的絮絮叨叨,时而像恶魔的低语,时而像狂信者的嘶吼;其次是书中大量的排比,(其中不少是男主举出的其他“炼铜”的例子)将男主的疯狂推向了更高峰;书中对女主的描写就更不用说,黑兹的形象在书中再清晰不过,书中对洛丽塔有大量的描写,“在我的目光掠过跪着的孩子那个充满阳光的瞬间”,对洛丽塔全方位的夸赞,不厌其烦不厌其烦地反复,亨.亨心中充满了华丽的辞藻,说出口的却是:“噢,看上去很美,很美,很美!”。
再次强调一下,这本书和《源氏物语》不同,光源氏是狗屎的炼铜渣男,亨.亨是疯狂的炼铜狗屎,对光源氏来说,阿紫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后院众多女人的主人,是他从小调教出来的完美妻子,而洛丽塔对亨.亨来说则是全部,是他欲望的井、存在的依托,亨.亨一直活在追忆以往的梦中,对他来说,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没有界限。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一部充满争议和挑战的小说,它让人不禁对自己
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反思。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震惊、
困惑、甚至有些内疚。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位中年男子对少女洛丽塔的病
态迷恋和追求的故事。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主人公的心理变
化和内心的挣扎,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了同情和厌恶并存的复杂情感。
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我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之中。
小说中对于性、道德和权力的探讨让我感到震惊和不安。
作者
通过对男主人公的描写,揭示了人性中最丑陋和扭曲的一面,让我
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小说也让我意识到了社
会对于性和道德的双重标准,以及权力对于个体命运的巨大影响。
这些问题让我感到困惑和痛心,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道德底线和
对他人的尊重。
读完《洛丽塔》,我感到内心有些沉重,但同时也觉得自己对
于人性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让我对文学和生
活产生了新的思考,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观。
希望更
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从中找到自己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读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我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主题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洛丽塔》是一个关于中年男子亨伯特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
通过亨伯特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他对洛丽塔的痴迷和执着,以及这种痴迷如何逐渐演变成一种扭曲的爱欲。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追求和占有,不仅毁掉了她的童年,也让自己陷入了深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以及爱欲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纳博科夫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叙事技巧,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张力。
亨伯特的自白时而疯狂、时而柔情似水,让人无法判断他的真实意图。
这种叙述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亨伯特的内心世界,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洛丽塔》还引发了我对道德和伦理的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亨伯特的行为明显是不道德的,但他却用自己的逻辑和情感为自己辩解。
这让我思考了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面临类似的道德困境,如何在爱欲与道德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时,《洛丽塔》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多样。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欲虽然扭曲,但也包含了真挚的情感。
而洛丽塔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丰富内涵。
总的来说,《洛丽塔》是一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和复杂性,也引发了我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享受了阅读的乐趣,更让我从中汲取了人生的智慧。
我相信,《洛丽塔》将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洛丽塔》的禁忌之恋读后感

《洛丽塔》的禁忌之恋读后感哎呀,刚把《洛丽塔》这本书合上,我的心情就像被扔进了洗衣机里,搅得一团糟。
这本书,怎么说呢,就像是一块巧克力,外表光鲜亮丽,咬下去却是苦的。
我得说,这书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又好奇又害怕。
首先,让我来聊聊这本书的情节。
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对一个名叫洛丽塔的少女的迷恋。
这可不是普通的迷恋,是那种让人毛骨悚然、心跳加速的禁忌之恋。
每次读到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描述,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偷窥别人的日记,既刺激又罪恶。
他用的那种语言,既诗意又扭曲,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爱情,还是一种病态的占有欲。
我记得有一段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去旅行,他们住进了一家破旧的汽车旅馆。
那晚,亨伯特在洛丽塔的床边坐了整整一夜,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那场景,既温馨又诡异,让我不禁想,这家伙是不是有点变态啊?但转念一想,也许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吧,虽然这种方式让人难以接受。
再说说洛丽塔,这个女孩真是让人心疼。
她那么年轻,那么纯真,却被卷入了这场禁忌之恋。
每次看到她对亨伯特的依赖和信任,我都忍不住想,这孩子是不是被洗脑了?她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发现洛丽塔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场游戏中生存,虽然这种方式让人心疼。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一方面,我对亨伯特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厌恶,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同情他,因为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他的爱情,虽然扭曲,但也是真挚的。
他的痛苦,虽然自找,但也让人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洛丽塔》这本书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它让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新的思考。
虽然这本书的情节让人难以接受,但它的文学价值和深刻内涵是不可否认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虽然过程痛苦,但收获颇丰。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很压抑,对很多语言要琢磨来琢磨去,这可能也是翻译的水平,还有里面很多法文的释义要一个个点开看,如果能在法文后面直接注明它的意思,只要我们看起来会更轻松。
我刚看完房思琪的神秘乐园,再看这本洛丽塔,两个男主角李国华和亨伯特,亨伯特就比李国华要高尚多了,他虽然害了洛丽塔的一生,但是他是真心的爱洛丽塔,失去洛丽塔之后,他没有去找一个代替他的12岁的小女孩!但是李国华以年轻女孩为他的`目标,不管是这个女孩还是那个女孩,玩腻了就抛弃,还有恶心的温良恭俭让!两个女主角房思琪和洛丽塔,房思琪心思更细腻更敏感,她把所有的负担都压在自己心里,很憋屈又不敢反抗,很无力又不敢求助;但是洛丽塔不同,她是大大咧咧的人,又比较独立,敢于追求自己的需要,尽管有些市侩有些庸俗,她能够自己的内心来生活,也比较容易放下之前的负担!
这两本书的相同之处都是对于场景、对于心理的描写很细腻,很发散,中文原著作品还是比较适合我们中国人看比较容易弄懂。
谈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事情,心思过于细腻的人,能写出一部好作品,但是ta的心理负担也很重,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是这么个意思,有得必有失,一个人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尽了。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著名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少女的病态迷恋和追求的故事。
这部小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因为它涉及到了道德、伦理和性别议题。
读完《洛丽塔》,我深感震惊和不安。
小说中的主人公亨伯特对少女洛丽塔的迷恋和追求让我感到恶心和厌恶。
他的行为不仅是道德上的败坏,更是对女性的侵犯和伤害。
纳博科夫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深入了解了亨伯特的扭曲心理和对洛丽塔的病态迷恋,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然而,我也不能否认《洛丽塔》是一部文学上的杰作。
纳博科夫的文字功力非常了得,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让人难以放下。
同时,纳博科夫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也让我深思不已。
总的来说,读完《洛丽塔》让我对人性和道德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虽然令人不安,却也让我对文学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
理解。
它让我意识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给人以愉悦,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书评读后感
《洛丽塔》是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被它
所展现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所震撼。
小说以一位中年教授对14岁少女洛丽塔的病态爱情为主线,描
述了他对她的执着追求和不择手段的追求。
这种不道德的爱情让人
感到恶心和愤慨,但又不由自主地被故事所吸引,对这种病态的心
理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好奇和共鸣。
纳博科夫的文字极其优美,他对人性的描写细腻入微,让人不
禁为主人公的心理世界而动容。
他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揭示,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
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情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又
是如此扭曲和病态。
读完《洛丽塔》,我对小说中所呈现的爱情、欲望和人性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扭曲和复杂,
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部让人无法
忘怀的小说,它让我对文学和人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洛丽塔》读后感

《洛丽塔》读后感《洛丽塔》读后感一《洛丽塔》是一部充满争议却又无比迷人的作品,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性中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从亨伯特的角度来看,他对洛丽塔的情感是畸形且违背伦理的。
他的爱带着一种疯狂的占有欲,这种欲望从他第一眼见到洛丽塔就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
亨伯特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欲望驱使的灵魂,他深知自己的情感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但却无法自拔。
他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一方面有着对洛丽塔的所谓“爱”,另一方面又清楚这种情感是对洛丽塔的伤害。
这种矛盾使他的形象既可怜又可憎。
他的可怜在于他是自己情感的奴隶,被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而可憎则在于他对一个未成年少女的侵犯,破坏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然而,洛丽塔也并非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角色。
她有着自己的早熟和叛逆,在与亨伯特的关系中,她时而利用亨伯特对她的痴迷,时而又试图逃离。
她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既是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这段不正常的关系。
她的青春活力与亨伯特的衰老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加剧了故事的冲突性。
纳博科夫用他精湛的文笔将这个故事描绘得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阴霾的画卷。
他没有对亨伯特的行为进行简单的谴责,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
这让我们看到,人性是多面的,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道德和欲望的斗争是如此激烈。
《洛丽塔》迫使我们去思考伦理道德的边界,以及人性在面对诱惑时的脆弱性,它是一部让读者在道德和情感的漩涡中不断挣扎的作品。
《洛丽塔》读后感二《洛丽塔》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文学的世界里炸开,引发了人们对爱情、欲望和道德伦理的深刻反思。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情感,被他自己描述为爱情,但这种爱情是被扭曲的。
它跨越了年龄和道德的巨大鸿沟,给洛丽塔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亨伯特的内心独白是整部作品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
通过他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童年创伤所困扰的人,他试图在洛丽塔身上寻找曾经失去的美好。
然而,这种寻找方式是错误的,他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一个无辜少女的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丽塔》读后感
读《洛丽塔》有感
博罗中学高二(28)班陈逸孚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
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
''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著名且最有争议的小说杰作,而这部作品也成功地欺骗了全世界。
它最早作为禁书被大量品味低下的读者所追逐,之后其文学性才被慢慢发掘,不同地位不同领域的人都为此神魂颠倒。
这是一本把人性、欲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小说。
纳博科夫曾经说过:''艺术是非道德的、非社会的、非意识形态的。
'' 最美味的果实永远都是那个被禁止的。
年轻时期的亨伯特失去了心爱的女友,这和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都有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像我们得不到的赞扬,越是得不到,越是渴望,比起渴望金钱,这更容易使人丧失理智。
亨伯特,长相英俊、有教养、有着很好的家境、受过很好的教育,同时,这些也恰恰把他内心的扭曲、丑恶很好地伪装起来。
40岁的亨伯特在一次旅途中成为了寡妇夏洛特的房客,当他在后院看到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时,他仿佛看见了年轻时死去的女友,于是,他疯狂地爱上了这个美丽动人的少女。
与此同时,夏洛特对亨伯特是心生爱慕的,为了让自己和女儿有个依靠,她向亨伯特提出了结
婚。
为了心安理得地接近夏洛特的女儿洛丽塔,亨伯特最终同意和夏洛特结婚。
在这场婚姻里,亨伯特可以说是一位实打实的伪君子。
他表面很爱自己的妻子夏洛特,暗地里却在日记里骂她,像生活中的很多人一样,对家庭并不忠诚,不是么?
这场婚姻是注定不幸注定短暂的。
当夏洛特看到亨伯特日记中的内容时,极度悲伤,最后在一场车祸中死去。
面对妻子的死去,亨伯特在人们面前是痛苦欲绝的,可在自己的内心里,他是欣喜若狂的,因为夏洛特的死去意味着他可以更肆无忌惮地接近洛丽塔。
亨伯特是如此沉迷于洛丽塔,甚至,他根本没有把洛丽塔当成人,而把洛丽塔当成他的神、他的欲望之火、他的罪恶。
他极度沉迷于欲望,渴望着弥补年轻时的缺失,亨伯特疯狂地汲取着洛丽塔,在洛丽塔身上享受肉体之欢、宣泄情感、探索自身罪恶的灵魂。
他并不在乎他的行为会对年仅14岁的洛丽塔的成长造成怎样的伤害,一切只为了欲望,为了欲望,他的欲望!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占有欲是如此的疯狂。
他拼命延长与洛丽塔共处的每一分每一秒。
当洛丽塔刚刚拥有自己的社交圈时,亨伯特立即痛打洛丽塔,并使洛丽塔离开她刚刚拥有的社交圈,亨伯特绝不容许洛丽塔背叛他、离开他,也害怕失去洛丽塔。
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不像是父女,更像是当时盛行的主与仆的关系。
洛丽塔,她是聪明、早熟、美丽的少女。
她很清楚自己正在经历什么、做什么。
母亲在与继父的争吵中去世,力量渺小的她不得不依
赖于继父,但是这个继父与自己又有性关系,无法摆脱,只能暂时委身攒钱希望有朝一日脱离亨伯特。
她与亨伯特要求更多的零花钱,与亨伯特发生性关系她只视为交易,洛丽塔从头到尾就没有爱过亨伯特。
终于,亨伯特在洛丽塔的谎言中失去了洛丽塔。
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喜欢迷恋于过去美好的事物,亨伯特回到他们共处的地方,试图寻回洛丽塔,他们共处过的地方,似乎还有一丝丝余温。
他几近疯狂,歇斯底里……
三年后的某一天,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
洛丽塔向亨伯特寻求钱财维持生计。
亨伯特绝望枯涸的心又一次被情潮填满,他开车去看洛丽塔。
见到洛丽塔时,她已经嫁为人妇,怀着别人的孩子,苍白臃肿,疲惫平庸,不再是那个言行举止充满挑逗的小妖女。
亨伯特把钱给洛丽塔,要她跟自己走,回到自己的身边。
然后洛丽塔并没有答应。
洛丽塔当年是跟一位叫奎迪,年纪和亨伯特相仿的大叔走掉的。
奎迪是一位懦弱、变态的性无能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兼干色情勾当的作家骗子,相貌丑陋、体态臃肿,然而这样的一位男人却是唯一被洛丽塔所痴迷的。
这样极具落差的一幕,更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洛丽塔:''他是唯一让我着迷的男人。
''
亨伯特:''那我呢?''
亨伯特终于明白过来,洛丽塔是从未爱过他的。
''不要碰我。
你一碰我,我就彻底完了。
''
亨伯特这时真正才爱上了洛丽塔,所以最后没有做一些过激的行
为,没有杀害她的丈夫,没有抢走洛丽塔而是做出了正常爱人的行为,希望她幸福,让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亨伯特无法接受自己的女神洛丽塔被奎迪玷污,于是,亨伯特枪杀了那位和自己一样有恋童癖的变态奎迪,为自己赎罪。
''她以前是一个妖女,现在却像一片枯叶,但我是爱她的,这个洛丽塔,苍白、臃肿、混俗、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
我看着她,看了又看,我知道,就像我知道我必死无疑那样清楚,我是如此地爱她,胜过我所看到的所能想象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
''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
如果说亨伯特的最终归属是地狱的话,那么,在黄昏日落时刻,他还可以游览天堂。
亨伯特是罪恶的、虚伪的,但他对洛丽塔那份爱是真实的。
他以为自己曾经那样地爱着她,却不知是彻底摧毁了她,打断了一朵花的进程。
当他终于明白,他再也得不到弥补时,他才终于不再追求完美。
然而,当我们不在追求弥补曾经的缺失,不再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才会变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