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角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导学案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平分线性质(一) 导学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会运用
2、掌握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
课前思考
1、怎样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自主预习
(一)巩固旧知:如图,AB=AD,BC=DC,求证AC是∠DAB的平分线
(二)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1、已知:∠AOB,
2、练习,画出下列角的平分线
求作:∠AOB的平分线OC
合作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1、完成教材中对角平分线性质的探究。
2、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角平分线上的到角两边的相等。
3、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已知:∠BA F=∠CAF,点O在AF上,OE⊥AB , OD⊥AC,垂足分别为E,D.
求证:OE=OD
证明: F
能力展示:
1. 已知,△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
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
2.如图,△ABC的∠B的外角平分线BD与∠C的外角的平分组CE相交于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 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我的收获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导学案: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精品】
角平分线
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 性质定理 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
添加辅助线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当堂检测
1. 如图,DE⊥AB,DF⊥BG,垂足分别是 E,F, DE =DF, ∠EDB= 60°,则 ∠EBF=
BE=
.
度,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5.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 19-24)
课堂探究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 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活动 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 AB=AD,BC=DC.将点 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 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 AC 画一条射线 AE, AE 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教学备注 配套 PPT 讲授
2.探究点 1 新 知讲授 (见幻灯片 6-8)
操作测量:取点 P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 P 作 PD⊥
OA,PE ⊥OB,点 D、E 为垂足,测量 PD、PE 的长.将三次
数据填入下表:观察测量结果,猜想
线段 PD 与 PE 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
PD
PE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下面四个图中,点 P 都在∠AOB 的平分线上,则 PD=PE 的是 ( )
A.6
B.5
C.4
D.3
5.如图,已知 AD∥BC,P 是∠BAD 与 ∠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PE⊥AB 于 E,且 PE=3,求 AD 与 BC
之间的距离.
6.如图所示,D 是∠ACG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AC,DF⊥CG,垂足分别为 E,F. 求证:CE=CF.
教学备注 配套 PPT 讲授 4.课堂小结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角平分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平分线》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作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角的内部结构,以及运用角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角的测量等知识,对于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角平分线的作法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并能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角平分线的作法。
2.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
3.实践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角平分线的模型、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2.教学多媒体:角平分线的动画演示、实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角平分线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直线上两个点的距离相等?2.呈现(10分钟)介绍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导学案):12.3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2.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阅读教材P48-49“两个探究”,掌握并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学生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它的题设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自学反馈(1)如图,已知∠C=90°,AD平分∠BAC,BD=2CD,若点D到AB的距离等于5cm,则BC的长多少?解:15cm.(2)已知:如图,∠AOB.求作:∠AOB的平分线OC.作法:略.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另一途径,通常能使证明过程简略.其前提条件有两条,角平分线和垂直.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已知:如图,直线AB及其上一点P.求作:直线MN,使得MN⊥AB于P.作法:略.例2 已知: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证明:在△ABD与△ACD中,∵AB=AC,AD=AD,BD=CD,∴△ABD≌△ACD.∴∠BAD=∠CAD.∵DE⊥AB,DF⊥AC,∴DE=DF.先利用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证得AD为顶角平分线,然后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DE=DF.活动2 跟踪训练1.已知:如图,△ABC中,∠C=90°,试在AC上找一点P,使P到斜边的距离等于PC.(画出图形,并写出画法)解:作∠B的平分线交AC于点P.2.如图,已知△ABC内,∠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且PD、PE、PF分别垂直于BC、AC、AB于D、E、F 三点.求证:PD=PE=PF.证明:∵BP是∠ABC的平分线,PF⊥AB,PD⊥BC,∴PF=PD.同理证得PE=PD.∴PD=PE=PF.角平线的性质是证线段相等的另一途径.3.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AB、AC上一点,并且有∠EDF+∠EAF=180°.试判断DE和D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结论:DE=DF.(提示:过点D作DM⊥AB于点M,作DN⊥AC于点N,则DM⊥DN,再证△DME≌△DNF,∴DE=DF.)在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前提下,做两边的垂线段是常用辅助线之一.活动3 课堂小结在本节中,在已知角平分线的条件下,常想到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做垂线段的方法.在已知角平分线的条件下,也可想到翻折造全等的方法.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大小、角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角平分线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角平分线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角平分线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学会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角平分线在几何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运用示例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角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4.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几何模型等;2.准备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图片等展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平分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尝试解答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路。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导学案
角平分线的性质(一)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通过测量操作,发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3.能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阐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提高不同数学语言间的转化能力。
4.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5.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评价,促进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养成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教学难点: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自学指导】:一 、学生看P19---P21并思考一下问题:1)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是什么?在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 的长”这个条件行吗?2)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什么?(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才叫距离)3) 如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几何命题的步骤,写出已知,求证并给予证明4) 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符号语言:@ OP 平分∠AOB ,AP ⊥OA ,BP ⊥OB ,∴BP AP =.@@符号语言: AP ⊥OA ,BP ⊥OB ,BP AP =,∴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5) 角平分线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应用该定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前提条件?6) 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有什么特征?如何做简单的论证?二、自学检测:1.如图,在△ABC 中,∠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BC=8,BD=5,求DE 的长。
ABC D E1 22.如图:在△ABC 中,∠C=90°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F 在AC 上,BD=DF ; 求证:CF=EB三、师生共同探讨,总结:1. 定理的应用,② 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有垂直距离;②若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尝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向角的两边引垂线段.2. 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
(1)角的平分线性质的推理与证明。
(2)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构造等腰三角形、解决角度分配问题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动态图示、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角的平分线的形成过程,为理解性质打下基础。
2.教师总结:
(1)强调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
(2)指出角的平分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几何知识,提高自己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
(1)完成课本习题12.3第1题,判断下列各图中,哪些是角的平分线,并说明理由。
(1)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道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题,要求解题步骤详细,答案正确。
(2)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角度分配、构造图形等。
4.思考题:
(1)思考:如何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求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2)思考:在平面几何中,角的平分线有哪些重要性质?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什么作用?
3.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红绿灯的指示牌、墙壁上的挂钟等,让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平分线。
(二)讲授新知
1.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介绍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强调角的平分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2)新课:以直观演示、问题驱动方式引入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掌握性质。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3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公开课优质课导学案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能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2、会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二、温故知新如图1,在∠AOB的两边OA和OB上分别取OM=ON,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求证:(1) Rt△MOC≌Rt△NOC(2)∠MOC=∠NOC.图1三、自主探究合作展示探究(一)1、依据上题我们应怎样平分一个角呢?2、思考把上面的方法改为“在已知∠AOB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M=ON,使MC=NC,连接OC,则OC 即为∠AOB的平分线。
”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3、受上题的启示,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如图2所示的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探究(二)思考:如何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呢?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射线OC 请同学们依据以上作法画出图形。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 的长”这个条件行吗?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 的内部吗?探究(三) 如图3,OA 是∠BAC 的平分线,点O 是射线AM 上的任意一点.操作测量:取点O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O 作OE ⊥AB ,OD ⊥AC,点D 、E 为垂足,测量OD 、OE 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OD 与OE 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已知:如图4,AO 平分∠BAC ,OE ⊥AB ,OD ⊥AC 。
求证:OE=OD 。
四、双基检测1、如图5所示,在△ABC 中,∠C= 90,BC=40,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且DC :DB=3:5,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导学案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性质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投影教材第48页开头的“思考”中的文字和图形,让学生说明道理后提出问题:你能从“思考”中得到的启示通过运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吗?2.学习目标:(1)学会角平分线的画法.(2)探究并认知角平分线的性质.(3)熟练地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难点: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角平分线的作法”.(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作图、总结、归纳.(4)自学参考提纲:①投影中AE平分∠DAB是由什么方法得到∠DAE=∠BAE?证明△ABC≌△ADC(SSS).②由平分角的仪器尝试画∠AOB的平分线.③由导入得到作角平分线的方法:a.作法(1)能得到OM=ON;b.作法(2)能得到MC=NC;c.由SSS方法判定△OMC≌△ONC,得到∠MOC=∠NOC,∴OC是∠AOB的平分线;d.在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不行.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探究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利用角平分仪悟出画角平分线的方法,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应用了数学里面的建模思想,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②差异指导:a.引导学生理解角平分仪平分角的道理是证明两角相等,回忆前面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b.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理解“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1)让学生口述角平分线的作法步骤.(2)尝试练习:作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写出作法).(3)练习:平分平角∠AOB,通过作角平分线得到射线OC,然后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直线AB存在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4)给一张三角形纸片,你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找到某一个角的平分线吗?能,将这个三角形沿过一个顶点的线折叠,使在该顶点的角的两边重合,则该线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自学时间:5分钟.(3)学习方法:先通过折纸画图、测量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再探究几何证明方法.(4)探究提纲:①如图,OC平分∠AOB,点P是OC上任一点,P点到OA、OB的距离怎么找?过点P分别向OA、OB作垂线,P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就是P点到OA、OB的距离.②这两个距离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它们的大小关系?证三角形全等,然后得出这两个距离相等.③用你采用的方法,得到了什么结论?结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④将性质用图形、几何语言表示(填写下表):图形:已知事项:已知∠AOB,OC是∠AOB的平分线,P为OC上一点,且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⑤根据探究的内容,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结论的过程.已知:∠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证明:∵PD⊥OA,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PDO=∠PEO,∠AOC=∠BOC,OP=OP,∴△PDO≌△PEO(AAS),∴PD=PE.⑥由上述证明过程,总结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探究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通过第二层次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但在证明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习惯把文字语言改成几何语言,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几何表述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得出结论之后,要通过证明,才能确定命题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学会证明文字语言描述的几何题的步骤.(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1)用文字及几何语言表述定理;(2)证明题的基本步骤.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交谈自己的收获和学习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动手操作、直观模型的观察以及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角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感性.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掌握较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是之处:少数学生在尺规作图上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与作业中进一步加强巩固和训练.一、基础巩固(第1、2、3题每题10分,第4题20分,共50分)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如图,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D)A.PC=PDB.OC=ODC.∠CPO=∠DPOD.OC=PO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如图,△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若AB=10cm,则△DBE的周长等于(A)A.10cmB.8cmC.6cmD.9cm4.如图,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点,C、D分别是OA、OB上的点,且PC=PD,PE⊥OA于E,PF⊥OB于F,求证:CE=DF.证明:∵OP是∠AOB的平分线,PE⊥OA,PF⊥OB,∴∠PEC=∠PFD=90°,PE=PF,在Rt△PEC和Rt△PFD中,PC=PD,PE=PF,∴Rt△PEC ≌Rt△PFD(HL),∴CE=DF.二、综合应用(第5题10分,第6题20分,共30分)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 ⊥AB,DF⊥AC,垂足分别是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点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AD⊥BC;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D)A.1个B.2个C.3个D.4个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B=90°,DF⊥AC,垂足为F,DE=DC,求证:BE=CF.证明:∵DF⊥AC,∴∠DFA=∠B=90°.∵AD为∠BAC的平分线,∴DB=DF.在Rt△BDE和Rt△FDC中,DE=CD,DB=DF,∴Rt△BDE≌Rt△FDC(HL).∴BE=CF.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点D、B分别在∠MAN的两边上,C是∠MAN内一点,AB=AD,BC=CD,CE⊥AM于E,CF⊥AN于F.求证:CE =CF.证明:在△ABC和△ADC中,AB=AD,BC=DC,AC=AC,∴△ABC ≌△ADC(SSS).∴∠DAC=∠BAC.∴AC平分∠MAN.∵CE⊥AM,CF⊥AN,∴CE=CF.。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材通过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引导学生探究并证明这一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线段的概念,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证明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证明过程感到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几何证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性质的掌握。
2.角平分线性质的证明。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
同时,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探究和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最后,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实例和证明。
2.准备相关的几何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线段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例中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讲解一些运用角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性质的证明。
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运用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结合具体例题,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几何画板等,动态展示角平分线的作图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角平分线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作出角的平分线。
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即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能运用此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给定角的平分线,并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推理。
3.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强调其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7.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提出问题: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角平分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角平分线,它有什么作用。
4.导入新课:通过以上环节,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平分线的性质。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释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
2.证明方法:通过尺规作图,演示如何作出角的平分线,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角平分线的性质。接着,带领学生进行性质证明,强调证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逻辑推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共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探究作角平分线的方法,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并加以证明.2.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加以证明.【课前学习任务】1.准备直尺,圆规,三角形纸片,剪刀等工具.2.回顾自初中以来的各种基本尺规作图及其步骤.3.熟悉近期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及其证明学习任务二: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画图,猜想,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符号语言书写:学习任务三:定理的运用例题:如图,点P 是∠AOB 平分线OC 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求点P到边OA 的距离.【学习资源】阅读课本第48 至49 页相关内容,并在教科书上圈画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作业设计】1. 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已知的∠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 作OA,OB 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OP 平分∠AOB,为什么?2. 如图所示,在△ABC 中:(1)下列操作中,作∠ABC 的平分线的正确顺序是(将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横线上).①分别以点M,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在∠ABC 内,两弧交于点P;②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B 于点M,交BC 于N 点;③画射线BP,交AC 于点D.(2)能说明∠ABD=∠CBD 的依据是(填序号).①SSS.②ASA.③AAS.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若AB=18,BC=12,S△ABC=120,过点D 作DE⊥AB 于点E,求DE 的长.【参考答案】1.由Rt△OMP≌Rt△ONP(HL),得∠MOP=∠NOP,即OP 平分∠AOB.2.解:(1)②①③;(2)由△MBP≌△NBP(SSS),得∠ABD=∠CBD;(3) 过点D 作DF⊥BC 于点F,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DF.解得DE=8.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自己逻辑推理的能力.【课前学习任务】1.准备直尺,铅笔,圆规等工具.2.熟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中提到的尺规作图与证明,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定理内容与书写.3.熟悉近期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例1:如图,△ABC 中,∠B =∠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 E,F.求证:EB=FC.学习任务二:例2: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 BM,CN 相交于 P.求证:点P到三边 AB,BC,CA 的距离相等.例3:如图,△ABC的∠ABC 外角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相等.学习任务三:例4:如图,已知 AB=AC,BD=CD,DE⊥AB,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DF⊥AC,交 AC的延长线于点 F.求证:DE=DF.学习任务四:练习.如图,OP 平分∠AOB,点D,E分别在 OA,OB上,且PD=PE,图中与∠PDA 相等的角是,并证明你的结论.学习任务五:小结:【学习资源】阅读课本第 49 至 50 页相关内容,并在教科书上圈画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作业设计】1.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求证:S△ABD:S△ACD=AB:AC.2.已知,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别是M,N.试说明:PM=PN.【参考答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并使用新的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交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附加条件).2.掌握新的定理的内容、证明,注意其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并会进行推理与书写.【课前学习任务】1.准备直尺,铅笔,圆规等工具.2.熟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关注其条件和结论.3.回顾分析与书写方法,常见辅助线的作法.4.熟悉近期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交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题设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新命题?这个新命题正确吗?结论:书写:学习任务二:例1:如图所示,AM⊥BM于M,AN⊥BN 于 N,AM=AN,求证:∠BAM=∠BAN (要求不用全等的知识证明).学习任务三:例2:(教材58页习题12.3 第3题)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 D,E,BE,CD相交于点O,OB=OC,连AO,求证:∠1=∠2.学习任务四:例3:如图,在△ABC 中,∠C=36°,∠ABC=110°,且DE⊥AB于E,DF⊥AC于F,DE=DF.求∠ADB 的度数.学习任务五:例4:如图,D,E,F分别是△ABC的三条边上的点,BE=CF,△DBE和△DCF的面积相等.求证:AD平分∠BAC.学习任务六:例5:如图,OP 为∠AOB 内一条射线,C,D分别为OA,OB上两点,且∠PCO+∠PDO=180°,PC=PD.求证:OP平分∠A0B.学习任务七:小结:【学习资源】阅读课本第 49 至 50 页相关内容,并在教科书上圈画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作业设计】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 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 OA 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 OP 就是∠BOA 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以上均不正确2.如图所示,在△ABC中,D 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点E,F,且BE=CF,求证: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参考答案】1.A.。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助学稿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知道作法的合理性.2.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能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二、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48内容,要求: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三、自学检测一问题1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怎样得到这个角的平分线?追问1 你能评价这些方法吗?在生产生活中,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呢?追问2 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 =AD,BC =DC,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AE 就是∠DAB 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追问3 从利用平分角的仪器画角的平分线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如何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追问4 你能说明为什么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吗?四、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49,要求:经历实验过程,发现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五、自学检测二问题2利用尺规我们可以作一个角的平分线,那么角的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呢?追问1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追问2 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过程,你能概括出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吗?追问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作用是什么?六、当堂检测1.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若BC =5㎝,BD =3㎝,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2.∠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M ,M 到OA 的距离为1.5㎝,则M 到OB 的距离为 ㎝。
3.如图,∠A =9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C =8㎝,DC =3DA,则点D 到BC 的距离为 。
ABO PCDE 第3题图DA BC4.如图,∠1=∠2,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D=PEB、OD=OEC、∠DPO=∠EPOD、PD=OD5、如图,△ABC中,∠B =∠C,AD 是∠BAC 的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 =FC.七、作业布置课本51页习题12.3第2题AB CDE F。
《角平分线》第一课时导学案
1.4角平分线(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角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的过程,掌握该定理及逆定理,并运用之进行证明、计算、作图,以及掌握该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与证明,进一步发展推理意识及能力;3、证明是严密推理的方法,并培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学习:问题1: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证明它吗?定理归纳:问题2: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你作证明它?定理归纳:三、合作交流:(做一做)用尺规怎样做已知角的平分线呢?并对自己的做法加以证明。
四、归纳总结: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内容是什么?2、如何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五、例题解析: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B=90°,DF⊥AC,垂足为F,DE=DC,求证BE=CF[解析]要证BE=CF,只需证△ADE≌△FDC六、当堂训练:1、如图在△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QSP中()A全部正确B:仅①和②正确C:仅①正确D:仅①和③正确。
2、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CM,BD:DC:=4:3,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
3、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D,DE是是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且DE=1CM,则AC=_______________.课下训练:1、OM平分∠BOA,P是OM上的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D=PE B:OD=OE C:∠DPO=∠EPO D:PD=OD2、如图所示,AD平分∠BAC,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EG≌△AFG B:△AED≌△AFDC:△DEG≌△DFG D:△BDE≌△CDF3、△ABC中, ∠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连结AO,若∠OBC=25°,∠OCB=30°,则∠OAC=_____________°4、与相交的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A:一条直线上B:一条射线上C: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D:以上都不对5、∠AOB的平分线上一点M,M到OA的距离为2CM,则M到OB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学习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课前预习】:1、复习思考什么是角的平分线?怎样画一个角的平分线?2.如右图,AB =AD ,BC =DC , 沿着A 、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BAD 的角平分线,你知道为什么吗3.根据角平分仪的制作原理,如何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自学课本48页后,思考为什么要用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画弧?4.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是射线OC 上的任意一点,操作测量:取点P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 作PD ⊥OA ,PE ⊥OB,点D 、E 为垂足,测量PD 、PE 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 与PE 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PD PE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5、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题设:结论:结合第4题图形请你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解后思考: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步骤有哪些?O A BE D C P (1)明确命题中的 和 ;(2)根据题意,画出 ,并用 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6、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如右上图,∵∴【课堂学习】:【合作探究·释疑】:1、如图所示O 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任意一点,问PE=PD?为什么?2、如图:在△ABC 中,∠C=90°,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F 在AC 上,BD=DF ; 求证:CF=EB【知识拓展】:在Rt △ABC 中,BD 平分∠ABC , DE ⊥AB 于E ,则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呢? ⑵哪条线段与DE 相等?为什么?⑶若AB =10,BC =8,AC =6,求BE ,AE 的长和△AED 的周长。
人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 精品导学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探究点2:角平分线的性质实验: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是射线OC 上的任意一点.1. 操作测量:取点P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 作PD △OA ,PE △OB ,点D 、E 为垂足,测量PD 、PE 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验证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AOC =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 求证:PD=PE .方法归纳: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知识要点: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角的平分线;(2)点在该平分线上;(3)垂直距离. 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 应用格式:△OP 是△AOB 的平分线,PD △OA 于D ,PE △OB 于E ,△PD = PE .判一判:(1)△如下左图,AD 平分△BAC (已知), △BD =CD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如上右图,DC △AC ,DB △AB (已知), △BD =CD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9-18)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例2:如图,AM是△BAC的平分线,点P在AM上,PD△AB,PE△AC,垂足分别是D、E,PD=4 cm,则PE=______cm.变式:如图,在Rt△ABC中,AC=BC,△C=90°,AP平分△BAC交BC于点P,若PC=m,AB=14.(1)则点P到AB的距离为_______(用含m的式子表示);(2)求△APB的面积(用含m的式子表示);(3)求△PDB的周长.二、课堂小结角平分线尺规作图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属于基本作图,必须熟练掌握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度,BE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2.如图,△ABC 中,△C =90°,AD 平分△CAB ,且BC =8,BD =5,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3.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 =△BOC 的依据是( ) A .SSS B .ASA C .AAS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S △ABC =7,DE =2,AB =4,则AC 的长是( ) A .6 B .5 C .4 D .35.如图,在Rt△ABC 中,△C =90°,BD 平分△ABC ,DE △AB 于E ,则: (1)哪条线段与DE 相等?为什么?(2)若AB =10,BC =8,AC =6,求BE ,AE 的长和△AED 的周长.6.如图,已知AD △BC ,P 是△BAD 与△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PE △AB 于E ,且PE =3,求AD 与BC 之间的距离.7.如图,D 是△ACG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 △AC ,DF △CG ,垂足分别为E ,F . 求证:CE =CF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SSS、SAS、ASA、AAS、HL2.ABD CBD DE二、新知预习1.PD=PE2.D 3.距离三、我的疑惑课堂探究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尺规作角平分线问题能做一做作法:(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针对训练解:如图.探究点2:角平分线的性质验证猜想证明:∵PD⊥OA,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PDO PEOAOC BOCOP OP∠=∠⎧⎪∠=∠⎨⎪=⎩∴△PDO≌△PEO(AAS).∴PD=PE.判一判(1)×(2)×典例精析例1 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DE=DF,△DEB=△DFC=90 °.在Rt△BDE和Rt△CDF中,,,DE DFBD CD=⎧⎨=⎩∴Rt△BDE≌Rt△CDF(HL).∴EB=FC.例2 4变式解:(1)m(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D=PC=m,172PDBS AB PD m=⋅=.(3)由题意可证△ACP△△ADQ,△AC=AD.∴C△PDB=PD+PB+DB=PC+PB+DB=BC+DB=AD+DB=AB=14.当堂检测1.60 BF2.3 3.A4.D 解析: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DE=2,∴11422722ABCS AC=⨯⨯+⨯=,解得AC=3.5.解:(1)DC=DE.理由如下: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BD平分△ABC,△△CBD=△EBD.在△CDB和△EDB中,△C=△BED,△CBD=△EBD,DB=DB,△△CDB△△EDB(AAS),△BE=BC=8.△ AE=AB-BE=2.△△AED的周长=AE+ED+DA=2+6=8.6.解:过点P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AD△BC,△MN△BC,MN的长即为AD与BC之间的距离.△AP平分△BAD,PM△AD,PE△AB,△PM= PE.同理,PN= PE.△ PM= PN= PE=3.△ MN=6.即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6.7.证明:△CD是△ACG的平分线,DE△AC,DF△CG,△DE=DF.在Rt△CDE和Rt△CDF中,,,CD CDDE DF=⎧⎨=⎩△Rt△CDE△Rt△CDF(HL),△CE=CF.。
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与计算.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在纸上画一个角,你能得到这个角的平分线吗?在纸片上可以折叠和测量.问题2:如果把前面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还能用对折的方法得到木板、钢板的角平分线吗?从风筝的图片中提炼出含角平分线的角的图形.问题3:如图,是一个角平分仪,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证明△ABC≌△ADC,得出结论∠BAC=∠DAC,从而证明AE就是角平分线.理论依据是:SSS.有动手折叠开始逐层深入的提出问题,最后引入角平分线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学生在动手、动脑和知识联想过程中自然进入新课学习,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新课讲授:(一)角平分线的性质问题4:能否模仿角平分仪的原理,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已知角的角平分线来呢?提示:(1)已知什么?求作什么?(2)把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仪器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仪器的两边相等,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3)在平分角的仪器中,BC=DC,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4)你能说明为什么OC是∠AOB的平分线吗?作法: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C.2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动手实践:如图,任意作一个角∠AOB,作出∠A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分别记垂足为D,E,测量PD,PE并作比较,你得到什么结论?在OC上再取几个点试一试.通过以上测量,你发现了角的平分线的什么性质?根据测量数据归纳结论: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分析:题设: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论:它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已知:∠AOC = ∠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 =PE.证明: ∠PD ∠ OA,PE ∠ OB,∠ ∠PDO= ∠PEO.∠ ∠PDO ∠ ∠PEO.∠PD = PE .归纳几何语言:∵OC 是∠AOB 的平分线,PD ⊥OA ,PE ⊥OB ,∴PD =PE .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动脑探究归纳.(前面的动手测量和后面的动脑归纳是一个知识点学习的连续过程,体现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过程,你能概括出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吗?(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用于判断和证明两条线段是否相等,与以前的方法相比,运用此性质不需要先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例1:如图,∠ABC 中,AD 是它的平分线,且BD = CD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EB =FC .证明:∠AD 是角平分线,DE ∠AB ,DF ∠AC ,∠DE = DF .在Rt∠DEB 和Rt∠DFC 中,{DE =DF,BD =CD.∠Rt∠DEB ∠Rt∠DFC (HL ).∠EB = FC .课堂练习:如图,AM 是∠BAC 的平分线,点P 在AM 上,PD ∠AB ,PE ∠AC ,垂足分别是D 、E ,PD =4 cm ,则PE =______cm.(PE =4 cm )例2:如图,在Rt∠ABC 中,AC =BC ,∠C =90°,AP 平分∠BAC 交BC 于点P ,若PC =4,AB =14.(1)则点P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2)求∠APB 的面积.(3)求∆PDB 的周长.解:(1)距离为4;(2)过点P 作PD ⊥AB 于点D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D =PC =4,∠S ∠APB =12·AB ·PD =12×14×4=28.(3)在Rt∠PDA 和Rt∠PCA 中,{PD =PC,PA =PA.∠Rt∠PDA ∠Rt∠PCA .∠AC =AD ,∠∠PDB 的周长=PD +PB +DB =PC +PB +DB =BC +BD =AD +B =AB =14. 课堂练习:1.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PD ⊥OB ,垂足分别是C 、D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PC = PDB.OC = ODC.∠CPO =∠DPOD.OC = PO2.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S △ABC =7,DE =2,AB =4,则AC 的长是( D )A .6B .5C .4D .3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本节课是通过什么方式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什么的方法?在应用这一性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作业布置: 1.收集3道角的平分线综合运用的习题并完成解答.2.完成本节课配套习题.【板书设计】角平分线的性质图形:已知条件:OP平分∠AOB,PD∠OA于D,PE∠OB于E.结论:PD=PE【课后反思】首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释平分角的仪器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得到“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接下来用严密的推理证明得到结论,让学生经历实践发现、分析概括、推理证明的过程,体会分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2019-09 八年级数学学案 主备课:黄本华
P
D C B O A F D
E C B A O 2
1D E
B
C A M
D B
C
A D E
B C
A
课题:角平分线(1)
【复习引入】
活动1:议一议:右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 ,BC=DC .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活动2:如图,将∠AOB 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3:整理归纳 几何语言描述: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OP 平分∠AOB ,点P 在射线OP 上,PC ⊥OA 于C ,PD ⊥OB 于D ∴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PC ⊥OA 于C ,PD ⊥OB 于D ,
∴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探究新知】 探究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 OB 的平分线.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
1
2
MN 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 的内部吗?
探究2 如图,在△ABC 中,∠C =90°,AC =4cm, AB =7cm ,AD 平分∠BAC ,DE ⊥AB 于F
(1)求证:△ACD ≌△AED ; (2)求EB 的长.
探究3 如图,∠B =∠C ,D 为BC 的中点,ED ⊥AB , DF ⊥AC ,求证:AD 平分∠BAC
探究4 在数学课外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导学案”上的一个问题:
如图,在△ABC 中,∠B=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探求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同学甲说:要作辅助线;
同学乙说:要应用角平分线性质来解决;
同学丙说:要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解决.
如果你是这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请你结合同学们的讨论写出证明过程.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个数是 ( ) ①AD 上任意一点到点C ,B 的距离相等;
②AD 上任意一点到AC ,AB 的距离相等;
③BD =CD ,AD ⊥BC ;④∠BDE =∠CDF 2.如图,CD ⊥AB 于D ,BE ⊥AC 于E ,CD ,BE 交于点O ,且∠1=∠2 , 求证:OB =OC
3. 如图,∠A =∠B =90°,M 是AB 的中点,DM 平分∠ADC ,求证:CM 平分∠BCD
P E D C B O A B A O F D E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