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五章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完整word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统计学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课程编号:12600722j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撰写人:文法学院社工系马永方内容简介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主干课之一,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了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

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处理技术。

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必要掌握社会统计学这门有用的工具。

本课程共7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一、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社会学研究和统计分析(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第一节分布统计表统计图第二节集中趋势测量法第三节离散趋势测量法第三章概率(3学时)第一节基础概率第二节概率分布、均值和方差第四章二项分布及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3学时)第一节二点分布第二节排列与组合第三节二项分布第四节多项分布第五节超几何分布第六节泊松分布第五章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3学时)第一节什么是正态分布第二节标准正态分布第三节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第四节常用统计分布第五节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第六章参数估计(4学时)第一节名词解释第二节参数的点估计第四节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第五节大样本区间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4学时)第一节统计假设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一、建立假设二、求抽样分布三、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四、计算检验统计量五、判定第八章单总体假设检验(4学时)第一节大样本假设检验第二节小样本假设检验第九章二总体假设检验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大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第三节小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第十章列联表(4学时)第一节什么是列联表第二节列联表的检验第三节列联强度第十一章等级相关(定序变量之间)(4学时)第一节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第二节Gamma等级相关第三节其他等级相关系数第十二章回归与相关(6学时)第一节回归研究的对象第二节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与最小二乘法第三节回归方程的假定与检验第四节相关第五节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第十三章方差分析(3学时)第一节引言第二节一元方差分析第三节二元方差分析第四节多元方差分析第十四章非参数检验(4学时)第一节非参数检验第二节符号检验第三节符号秩检验第四节累计频次检验第十五章抽样(4学时)第一节引言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第四节样本容量的确定二、参考书目1.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2.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社会统计学导论,周德民、贺翠微,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PPT培训课件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PPT培训课件

例:
根据生命表,年龄为60岁的人,可望活 到下年的概率P=0.95。设某单位年龄为 60岁的人共有10人,问:
(1)其中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2)至少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3)至多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第四节 多项分布
以三项分布作为研究对象,依此类推
三项分布: P x1 , x2 , x3 n! P P P 1 x1 2 2x 3 x3
x
x nx
n
xa
例:
教师中吸烟的比例为50%,随机抽查教 师10人,求概率:
1、全不吸烟 2、1人吸烟 3、至少2人吸烟 4、2-4人吸烟
三、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
E


n

x

P

n
x



x
x
Cp q x
n
nx

n

p
x 0
x 0
5、二项分布的方差等于
2
2
6、查表方法
3、二点分布----一次贝努里试验的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n次贝努里试验的概率分布;
4、二点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殊情况
5、二点分布 :
变量的取值只有两类 ;
x
0
p
q
代码:0、1 ;
1
p
分布列:
6、二点分布的性质 1)P(=0)>0 P(=1) >0 2)P(=0)+ P(=1)=q+p=1 3)二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
如:同一地点的交通事故。

某城市一交叉路口每年平均发生交通事 故5起,如果交通事故的发生服从泊松分 布,在指定的一年内以下交通事故发生 的概率是多少?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课程介绍统计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按照变量的四个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课程详细阐述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并结合生动的实例说明了统计分析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一门初中级社会统计学课程,本课程内容限定在单变量和双变量统计范围之内。

教学大纲指导思想:社会现象的独特性和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决定了统计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统计也因此而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

近十几年来,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深入这一领域建立一个基础和平台,即对统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方法、程序、作用等有基本的和概括了解与把握,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对研究问题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本课程的教与学强调:第一,社会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和严谨的工作,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各个步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统计分析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放在社会研究过程的背景之下,注重其与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掌握每一种统计类型和统计方法的特征,才能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

第二,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列举和分析大量研究和应用实例,深化学生对统计原理的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不断运用到对实际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去。

为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讲授的知识的同时,认真完成每一讲后面所指定的“实践性”的练习。

第三,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资料的统计分析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各种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方法被制作成用于计算机的专门的和通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STATE等。

本课程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上述统计软件作为本课程教与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次分布。若变量有m个取值,则该变量的频次分布可表示为:
2019年5月23
例如:调查1000户家庭,7种家
庭类型户数的频次分布为:
(核心家庭,707户)
(直系家庭,182户)
(大家庭,7户)
(断代家庭,9户)
(单亲家庭,37户)
感谢你的观看 (单身家庭,15户)
15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2011年3月。
10. [美]James D.Hamilton著,刘明志译,《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0119.年中5月国23统计年鉴http://www.s感t谢a你ts的.观go看
3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2 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3 抽样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 变量的层次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Exe 本章习题
程》,2008年12月。
6. 何书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7. 贾俊平 何晓群 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年6月。
8. 同济大学概率统计教研组编著,《概率统计》(第二版),同济大学
出版社,2000年5月。
9. 易丹辉编著,《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水平是社会学研究科学性的重要标志 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谈到,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 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的目的是要发现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 (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分为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2、统计规律性: 通过对大量个体特征的统计分析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 (二)统计学是发现和彰显统计规律的有效工具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二、(1)对立事件(2)互不相容事件(3)互不相容事件(1)对立事件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 )(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 )(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åås s N N b n b n i i i i i i 四、(1)极差R=1529-65=1464R=1529-65=1464(百元)(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 (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ååNNx x i i s五、五、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六、633.010*******)()()()(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x(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10===C P x(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10=--=³C C P x八、八、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l 九、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x P x P x P l 十、十、。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马克思对于追求效率的公民而言,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和读写能力一样必要。

——H.G.Wells教材及参考书目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社会统计学,张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统计学(第八版),布莱洛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统计学(重排本),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世纪以前,社会统计主要局限于对事物进行原始的调查登记和简单的计算汇总。

如大禹时的九州表,明初的黄册和鱼鳞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公元前400年就建立的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17世纪后,产生了以工业、农业、贸易、交通等方面统计为主的社会经济统计。

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数理统计学派1.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康令(1606~1681)和阿亨瓦尔(1719~1772)。

1749年,阿亨瓦尔根据拉丁文“Status”、意大利文Stato 和Statista及德文Statisti等字根创造出“Statistik”这个新词,原意指“国家显著事项的比较和记述”。

国势学派可谓“有名无实”的学派:只用文字记述,不用数字计量。

它又称记述学派和历史学派。

2. 政治算术学派格朗特1662年在其《自然和社会观察》一书中,从宗教管理、商业、气候、疾病等方面,对当时伦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性比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统计分析。

威廉·配第1667年在其《政治算术》一书中,运用有关人口、土地税收和国家收入等方面的数字资料,对英国、荷兰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首创了一种数字对比分析的方法。

“即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

”与国势学派相对应,政治算术学派可谓“有实无名”的学派3.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1796~1896)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在《社会物理学》,《道德统计》、《论人类》等书中,他认识到人类的社会活动服从于一定规律,并发现这种规律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时机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卢淑华讲义

卢淑华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卢淑华)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时掌握)随机性、统计规律性;二、统计学的作用:为社会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和推论的方法三、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其前提。

四、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分析方法2、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五、不同变量层次的比较;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定义、数学特征、运算特性、涵盖关系、等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一、统计图表,熟悉不同层次变量对应的分析图表,不能混淆。

尤其是直方图的意义。

二、标明组限与真实组限的换算,重要。

三、集中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2、众值: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中位值: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4、均值: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5、众值、中位值和均值的关系及其相互比较,会用众值和中位值估算均值;四、离散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与集中趋势的关系;2、异众比例: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质异指数: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4、四分位差: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要会举一反三,如求十分位差、以及根据数据求其在总体中的位置。

4、方差及标准差: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第三章概率一、概率:就是指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随机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二、概率的性质: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1之间;三、概率的计算方法:1、古典法:计算等概率事件,P=有效样本点数/样本空间数;2、频率法:求随机事件在多次试验后的极限频率。

3、概率是理论值,只有一个,频率是试验值,不同的试验有不同的频率。

四、概率的运算:会画文氏图1、加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事件的求和概率‘2、乘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时间共同发生的概率。

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统计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社会数据,提供了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科学视角。

社会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社会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社会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社会领域的统计数据和现象。

社会统计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社会人口统计学: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包括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统计分析等方法。

2.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结构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包括就业率、收入分配、消费水平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统计学: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技术手段。

4.社会健康统计学:研究社会健康问题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包括疾病发生率、医疗资源分布和保健水平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5.社会环境统计学:研究社会环境问题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包括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社会统计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社会现象的特征:社会统计学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分布和变动趋势等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

2.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3.评估社会政策效果:社会统计学可以用于对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和效果,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4.提供决策支持:社会统计学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组织等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社会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社会统计学主要依靠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揭示社会现象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社会统计学方法和技术: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一定群体进行调查,收集社会数据和意见信息。

社会统计学_教案

社会统计学_教案

《社会统计学》教案主讲教师:张静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的统计方法,并且学会如何将统计分析知识应用于社会调查研究之中,掌握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本课程偏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而非其数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不同统计分析方法适用条件的说明,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对于统计值意义的说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以及统计值意义的解释。

难点是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教法特点说明: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对实例的讲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1、卢淑华著:《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柯惠新等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

4、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5、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统计学的简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对概率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概率论的兴起,难点是大数法则、正态分布。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一、统计学的起源统计技术:古埃及、古中国(大禹治水)统计学:17世纪中叶Status(拉丁词汇,国家、状态)——Statistics 研究国家的宏观状态①国势学②政治算术二、国势学(17世纪的德国)德国大学学派:H·Coring 用文字记录一个国家的状况和制度G·Achenwall 第一个定义——把国家的显著事项全部记录下来的学科三、政治算术(17世纪的英国)英国的经验主义者:用数量或数字的方法说明国家的特征J·Graunt 《关于伦敦死亡表的观察》用数量分析社会、政治问题William Petty 《政治算术》四、概率论(数理特征更加明显)1.J Bernoulli(贝努里)瑞士大数法则借助大数法则可以从社会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规律,它说明了社会现象的稳定性2.Gauss(高斯)德国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基础)五、数理统计学Adolphe Quetelet(阿道夫·凯特勒)法籍比利时人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经验社会学之父”《社会物理学》“平均人”六、描述统计高尔顿(F Galton)回归现象根据对1078对父、子身高的散布图发现,虽然身材高的父母比身材矮的父母倾向于有高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之间:0.6827
2, 2 之间:0.9545
3,
3
之间:0.9973
(σ为组距)
.
第二节 标准正态分布
一、标准分——Z值:Z x
e2
概率密度: z 1
z
2
2
x
e 1 x 2
2 2 2
当 0 , 1 时 x z
因此,标准正态分布可以看作一般正态分布的一个特例。
3、查附表,对不同自由度( k1 ,k2 )及 不同的数α(0< α<1),给出了满足等式
F
的Fα值
.
另一性质
F1 k1 , k2 1 F k2 , k1
已知:a=0.05,求:F0.95(10 15)
.
第五节 大数定理不中心极限定理
1、大数定理: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随机 事件可以转化为不可能事件或必然事 件,即阐明大量随机现象平均结果稳定 性的一系列定理。
第五讲
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
第一节 正态分布
一、中心极限定理 对于任何变量,不管其分布如何,如果 把它们几个加在一起,当n 大于一定数之 后,那么其和的分布必然接近正态分 布。
.
二、正态分布(常态分布、高斯分布)
1、分布密度曲线
特征: 1)曲线是单峰,有一个最高点 2)曲线在高峰处有一个对称轴。在轴的左右两边是对 称的。(对称轴x=µ) 3)曲线无论是向左或向右延伸,都会愈来愈接近横 轴,但不会和横轴相交,以横轴为渐进线。 2、正态分布的众值、中位值和均值三者是重叠的。
量的平均值 n 与单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的
差可以任意的小,这个事实以接近于1的很大
概率来说是正确的,即 n 趋近于数学期望
3、实际:意义可以用抽样的均值 做为总体均 n
.
四、中心极限定理
1、表其分布如何,只要 D 2
i 2
仍然服从自由度为k的 X2 的平方分布。
.
性质2:
如果随机变量 和 独立,并且分别服
从自由度为K1与K2的X2 分布,则其和 服从自由度为K1 + K2的X2分布。
.
例题
已知:k=10,a=0.05,求X2 0.05( 10)=?
已知:k=9,a=0.025,求满足 p(X2< X2 1-a )=a中的X2 1-a
.
二、t分布(学生分布)
1、设随机变量 与 独立,且 服从标准正态
分布, 服从自由度为K的X2的分布,则随机变
量 t 的分布密度为:
k
t z
k 2
k
1
k21zk2
k 2
1
称之为:自由度为k的t分布
.
t分布图
.
2、性质:t分布的分布曲线是关于z=0对称
的,当k= 时,t分布将趋于标准正态分布
.
面积的概率分析
每小块面积=长×宽=
xi xi
P
xi
xi 2
xi
xi 2
因此任意两点 x1 x2 曲线下的概率,就是把从x1到x2点
所有这些小块面积加起来:
x
2
i x1
当 xi 0 ,任意两点之间的概率为
x2 x1
.
取值区间的概率值
任意两点x1 x2间的概率为:
x2
x1
正态分布的几个典型取值区间的概率值:
.
三、切贝谢夫大数定理
1、定义:设随机变量 1 , 2 …是相互独立服
从 同 一 分 布 , 并 且 有 数 学 期 望 E i
差 Di 2 ,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正数 ,
有:
nlimp
n
1
n 为 1 , 2 …n个随即变量的平均值
2、含义:当实验次数n足够大时,n个随机变
2、中心极限定理:研究在什么条件下, 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可以近似为正态分 布,称中心极限定理。
.
一、切贝谢夫丌等式:
定义:如果随机变量 ,有数学期望 E 和 D
方差,则不论 的分布如何,对于任何数 ,
都可以断言, 和 E 的绝对离差大于等于 的
概率,不超过 D 2 ,即
P
E
D
(当k>30时,分布曲线就差不多相同 了)。正态分布是其极限分布。 3、查表,对不同自由度k及不同的数
α(0< α<1)给出满足等式
t
的tα值
.
例题
已知:k=10,a=0.05,求 t0.05(10)=
.
三:F分布
1、设随机变量 与 独立,且都服从X2分
布,自由度分别为k1及k2。
k1
.
3、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
x 1
x 2
• e 2 2
2
(µ和σ为两个变量)
.
4、两个参数 µ不 σ 对曲线形态的影响
2一定: µ增大,图形右移;µ减小,图形左
移。但形状不变。 µ不变,2 值改变: σ越小,图形越尖瘦。
.
µ的影响
µ增大,图形右移;µ减小,图形左移。但形 状不变。
i
i
存在,则对x有
lim e d n
1
t2
x
2
n P n x 2
t
.
2、中心极限定理的意义
1)对随机变量 的原有分布不做要求,
因此,从理论上说明了正态分布的重要 性 2)它为样本容量的确定和大样本(n大于 等于50)情况下的统计推论提供了理论依 据。 3)在社会调查中使用价值广。 4)在抽样调查中有着重要意义。
的分布密度为:
x2 k
1 k 22 0
x x k 2 1 e2 k当
0
k2
当x 0
将其称为自由度为K的X2分布,记做X2(k)
.
卡方分布图
分布图形:偏左侧分布,随自由度的增加,图 形渐趋对称。
.
卡方分布性质
性质1
如果随机变量 1 , 2 ,…… k 相互独立,
2
量:
x 2 1 k 2 i 1
则随机变量 F k 的分布密度为: 2
Fz
k k z
12
2
k1
2
k2 2•
k k k k k z k z
1
2 1
2
2 2
1
k1 1
2
k1k 2 22
0
当 Z0
当 z0
F k1 , k2 ,k1为第一自由度(分子), k2为第二
自由度(分母)。 .
2、F分布的性质:为非对称分布。
当 0 , 1 时,记做 N 0,1
一般正态分布记做 N , 2 ,
标准分以均值基点,以标准差为度量
.

某地家庭平均娱乐费支出为120元,标准差 为5元,如果某家庭的娱乐费支出为130 元,标准分为多少?
.
二、正态分布 N , 2 和标准正态分布 N 0,1面积乊间的对应关系
.
1)P 1.3 2)P 1.3 3)P1.3 2.3
2、ξ 满足N 0,1 ,P 0.05 ,求λ 值。
3、ξ 满足 N 50,52 ,求 P 61
.
第四节 常用统计分布
一、X2分布(卡方分布) 1、设随机变量 1, 2, k 相互独立,且都服
从N(0,1),其平方和:x 2 12 22 k2
例二: µ相同而σ不同:如果 1 2 60
1 10 , 2 20 ,比较甲、乙的成绩。
.
第三节 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一、查表方法:
附表4,1、3、5、7列z的不同取值,2、4、
6、8列给出的是对应式的
2
e 面积
z
z
1
2
t2 d t
.
图示
.
例:
1、已知ξ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N 0,1 ,求
.
σ的影响
σ越小,图形越尖瘦
.
5、 µ不σ的含义
µ
E
x xdx (数学期望)
σ
D
x
2
xdx
(标准差)
.
三、正态曲线下的面积
我们把正太曲线看做是一种极限的直方 图。它的组距甚小,以至中心值顶点的 连线已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正太曲线 下的面积,实际就是由这无数个小直方 形拼接而成的。
2

P
E
D
12
.
二、贝努里大数定理
1、定义:设m是n次独立观察中事件A出现的
次数,而p是事件A在每次观察中出现的概率。
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正数 ,有
m
lim p p 1
n n
2、含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观察时,随 机事件的频率 m n 有接近其概率的趋势。
意义:为用抽样成数来估计总体成数p奠定了 理论基础。
二者分布图的区别只在于对称轴不同,前者 以µ为轴,后者以0为轴。
几个典型取值区间
P1 z 1 0.6827
P 2 z 2 0.9546 P 3 z 3 0.9973
.
例:
例1:σ相同而µ不同。学习成绩:甲位于一班, 乙位于二班。一班平均成绩80分,二班平均成绩 60分,甲成绩80分,乙成绩80分。σ相同,为 10,比较二者在班上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