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氕 (氢)
(重氢) 氘
(超重氢) 氚
H、D、T这三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常见的同位素:
碳 碳-12
12C
6
碳-13
13C
6
碳-14
14C
6
氧 氯 铀
16O
8
17O
8
18O
8
35Cl
17 92
37Cl
17
234U
235U
92
238U
92
【同位素小结】
两同(同质子数、同一元素)
两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不同)
(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 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核 对 最外层电子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 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强 。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增强 ,与水和氧气 的反应越来越 剧烈 ,生成的氧化物越来 越 复杂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 性越来越 强 。
第88号元素: 88-86 =2
第五周期第ⅦA 族。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第82号元素:
第六周期第ⅣA 族。
6、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0 11 18 19
C.
6 11 12 13 24
D.
6 14 31 32
7
7. 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A、B是同 周期,B、C是同主族。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 难易;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共40张PPT)
第ⅦA 族
与水缓慢反应
(2)原子结构特点 Cl2+H2O=HCl+HClO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通一过个以 12上C相质比量较同×,1点/思12考:钠和钾最的外性质层有 7个电子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和递变性。 (氧化性:Cl2 >I2)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不同点: 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上层无色,下层分别呈橙红色、紫红色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依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
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横行: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
从左到右排列。
2、纵行: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 从上而下排成。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
核外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
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 和递变性。
1、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
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能与水剧烈反应
应越来越
,剧生烈成的氧化物越来越
。
最高复价杂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强
讨论1:Li与K 应如何保存? Li封存于固体石蜡中, 少量K保存于煤油中。
讨论2:碱金属与盐酸: 2R+2H+= 2R++H2 ↑ 讨论3:碱金属与盐溶液: 先与水反应
讨论4:Li+、Na+、K+、Rb+、Cs+也具有强还原性吗? 没有。 有较弱的氧化性。 氧化性: Li+ > Na+ > K+ > Rb+ > Cs+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 ppt课件
(2)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A)与氧气反应
钾与氧气的反应实验
淡黄
黄
剧烈燃烧,火焰
呈紫色
△ -1
2Na+O2
Na2O2
K+O2
△
-1 2
KO2
加热
燃烧,较 不剧烈
接触空气不加 热
接触空气不 加热
剧烈 剧烈
Li2O
更复杂的氧 化物
更复杂的氧 化物
从Li到 Cs,随 电子层 数的递 增,还 原性(金 属性)逐 渐增强.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我们把ⅠA 族(除氢)称为碱金属,为什么要把它们 编在一个族呢?
1.碱金属元素
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异同?
,__原__子__半__径___依次增大。
铯
结构决定性质,可否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角度推测其化学 性质如何?又是否完全相同?
+3 2 1 +11 2 8 1 +19 2 8 8 1 +37 2 8 18 8 1 +55 2 8 18 18 8 1
失去1个电子
+1价阳离子 表现出还原性 可与非金属、水等反应
(B)与水反应
请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钠、钾与水反 应的实验对比
钾
浮、熔、游、响、红 浮、熔、游、响、红,有 微弱爆炸
2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B)与水反应
会反应,比Na缓慢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63 95
64 96
65 97
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
短周期(3个):第1.2.3 周期 周期 (7个) 元素周期表 主族(7个)ⅠA ~ ⅦA 族 副族(7个)ⅠB ~ ⅦB 过 渡 元 素
长周期(3个):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1个):第7 周期
(16个) Ⅷ族 第8 9 10 三个纵列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决定
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 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
2 3 11 19 4
(B)
2 10 11 18 19
(C)
6 11 12 13 24
(D)
2)卤素单质与碱反应
X2+ 2NaOH = NaX+ NaXO+H2O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化 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 金属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强
4 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可以把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长周期(3个):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1个):第7 周期
类别
周期序 数 1 2 3 4
起止元 素 H—He Li—Ne Na—Ar K—Kr Rb—Xe
包括元素 种数 2 8 8 18 18
核外电子 层数 1 2 3 4 5
短周期
长周期
5
6
不完全 周期 7
Cs—Rn
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总结:
短周期
周期
(7个) 长周期
第 1周期 第 2周期
第 3周期 第 4周期 第 5周期 第 6周期
—— 2 种 —— 8 种 —— 8 种 —— 18 种
—— 18 种 —— 32 种
Ⅷ
第七
主 族七 。副
和
零
族
,
第 7周期 —— 26 种
最
后
主族 共 7 个主族,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 莫
软
从Na到K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 积人增教版大第一所章起物质的结构作元素用周,期因律此精品K课的件 密度比钠的密度反而小。
1.相似性: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Li Na K Rb Cs
1)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 2) 硬度小,都较柔软,有延展性
3) 密度小(ρ石蜡< ρLi < ρ煤油< ρK < ρNa < ρ水 < ρRb < ρCs)
化学性质相似
1) 都易失电子表现强还 原性
2) 化合物中均为+1价
核电荷数
2.递变性: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核对最 外层电 子的引 力
失电 子能 力
还原 性
金 属 性
(电子层数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的影响)
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 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
周期 长周期 第5周期:18 种元素
(横行)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26种元素
锕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化学:1.1.1《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结构》课件
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
。
第 一 节
1829 年,德国科学家德贝莱纳在对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
元 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组”规则。他发现了几组元素,每组都有三个化学性质相似的成员。 素
周
并且,在每组中,居中的元素的原子量,近似于两端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如锂钠钾、
期 表
钙锶钡、磷砷锑、氯溴碘。
元素周期表的由来
B=11
Al=27.4
?=68
Ur=116 Au=197?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
①七个横行,七个周期。其中:三个短周期(1、2、 ),三个长周期(4、5、6),一个不完全周期(7)
②每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③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包括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26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
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 (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
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
含元素最多的周期是哪一个?
4、课堂小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 Ⅷ族零族镧锕系。
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基本性质(基础化学课件)
价电子构型为3d74s2,价电子总数为9,故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
第Ⅷ族。
• 元素的分区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的亚层
区
最外层的 s 亚层
s
最外层的 p 亚层
p
一般为次外层的 d 亚层
d
一般为次外层的 d 亚层, 且为d10 ds
一般为外数第三层的 f 亚层
f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判断方法
族 主族
价电子构型 nsxnpy
例:判断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S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核外电子 排了3层,故为第3周期,价层电子构型为3s23p4,最外层电 子数是6,故为ⅥA族元素.。
(二)族----纵行(18个纵行,16个族) 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
1. 主族 (A) 包含长、短周期元素的各列 从IA到ⅦA共7个主族, 0族也被称为ⅧA族,0族元素是稀有气体,其
2. 副族: 只含有长周期元素的各列,IB到ⅦB共有7个副族
副族元素的判断方法:
凡最后1个电子填入(n-1)d或(n-2)f亚层的都属于副族。 ⅢB~ⅦB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总数等于其族数。 ⅠB、ⅡB族元素最外层(即ns)电子数等于其族数
• 例如:判断25号元素的位置。
•
1s22s22p63s23p64s23d5
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2号元素,1s1 → 1s2 3-10号元素,2s1 → 2s2 2p6 11-18号元素,3s1 → 3s2 3p6 19-36号元素,4s1 → 3d104s2 → 4s2 4p6 37-54号元素,5s1 → 4d105s2 → 5s2 5p6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答案:D
19
A.质子数为 7
B.最外层电子数为 2
C.核外电子数为 7
D.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解析:示意图中“+12”表示该原子质子数为 12,核外电子
共 12 个,电子排布情况为:最内层 2 个电子,次外层 8 个电
子,最外层 2 个电子,电子层数为 3,故应选 B、D。
答案:BD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4
典例剖析
【例 1·单选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位素3648Se、6380Zn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B.1210Na 与1119Na 互称为核素 C.氟元素的符号为197F D.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解析:6384Se、6380Zn 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A 错误;2110Na 与1119Na 互称为同位素,B 错误;氟元素的符号为 F,C 错误。 答案:D
2
6.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了解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 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 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了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___核__电__荷__数___(即__质__子__数__)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 2.核素 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质子数___相__同___而中子数___不__同___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
17
3.共价键 (1)定义:通过___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而形成的相互作用。非金属 元素原子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例如,
(2)共价键的分类。 ①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 H-H 等。 ②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 H-Cl 等。 4.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氧化碳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分别是多少(用NA表示,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提示
M(14C16O2)=(14+16×2)
g·mol-1=46
23 g
g·mol-1,n(14C16O2)= 46 g·mol-1
=0.5 mol,1个14C16O2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24个中子、22个电子,故23 g
目录索引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二 核素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认
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形 三短四长:3个短周期和4个长
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周期
2.建立元素周期表结构模型与核素结构模型, 七八零族:7个主族、8个副族
利用模型能正确描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和1个零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
名师点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特别提醒
族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如He、Mg最外层电子
数均为2,前者处于0族,后者处于第ⅡA族。
(2)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0族和某些副族,但同主族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3)第ⅠA族并非都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变式设问】
2
14
14 2
(1)改变问题角度:题目中的 1 H 和 6 C 可以组成 6 C1 H4 ,该分子的相对分子
质量是多少?
14
提示 22。6 C12 H4 的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等于所有原子的质量数总和,即
14×1+2×4=22。
14
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第1节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CHENLI
1
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CHENLI
2
1、原子结构
CHENLI
3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电子层数(n)
1 23 4 5 67
符号
KLMNOPQ
电子层能量的 关系
从 K→Q 能量逐渐升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 关系
从 K→Q 离核越来越远
CHENLIຫໍສະໝຸດ 7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HENLI
8
CHENLI
9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1周期: 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 8 种元素
三
七 第3周期: 8 种元素
方法:通过周期表的结构和它 们所在的位置判断:
R为 Ar 、W为 P、 Y为 S 、
X为N 、 Z为Br。
CHENLI
18
O
能力提升:
2、(2006年江苏)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 处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根 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稳定性CH增ENL强I
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减弱 失电子能力增强
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酸性减弱 碱性增强
稳定性减弱 17
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判断正误:
(1)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2)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3)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CHENLI
1
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CHENLI
2
1、原子结构
CHENLI
3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电子层数(n)
1 23 4 5 67
符号
KLMNOPQ
电子层能量的 关系
从 K→Q 能量逐渐升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 关系
从 K→Q 离核越来越远
CHENLIຫໍສະໝຸດ 7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HENLI
8
CHENLI
9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1周期: 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 8 种元素
三
七 第3周期: 8 种元素
方法:通过周期表的结构和它 们所在的位置判断:
R为 Ar 、W为 P、 Y为 S 、
X为N 、 Z为Br。
CHENLI
18
O
能力提升:
2、(2006年江苏)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 处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根 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稳定性CH增ENL强I
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减弱 失电子能力增强
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酸性减弱 碱性增强
稳定性减弱 17
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判断正误:
(1)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2)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3)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Cs Ba *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7 Fr Ra
**
Rf
Db
Sg
Bh
Hs
Mt
Uu n
Uu u
Uu b
*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 第2、3周期是1 • 第4、 5周期是10 +1=11 • 第6、7周期是10+1+14=25
2、同一主族相邻上下两种原子序数之差
• 第ⅠA、ⅡA:
上层原子序数+上层元素种数=下层原子序数
• 第ⅢA-----0族:
上层原子序数+下层元素种数=下层原子序数
ⅠA
0族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方法:先通过结构找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再利用其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
三、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
得、失电子 能力的难易 主要化合价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 物的稳定性
逐渐减小 (惰性气体除外) 得电子能力增强 失电子能力减弱
2
3
1A2
C13
4B 20
D31
5
6
7
二、粒子半径比较:
2: ①
② ③
Na > Mg >Al Li < K < Cs
Na+、O2-、Mg2+、F- :O2- > F- > Na+ >Mg2+
Fe2+ > Fe3+; S < S2-
规律
① 同周期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同主族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
②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结构的离子:
原子序数越大,其半径越小
③ 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
核外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2.已知短周期元素aA n+、bB (n+1) +、cCn-、dD (n+1) -都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以下要求填空: A.原子序数: B > A > C >D B.原子半径: A> B > D > C C.离子半径: D > C> A > B
关于物质结构 元素 周期表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粒子半径比较 (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3)微粒氧化性、还原性比较 (4)非金属氢化物稳定性比较等等
3、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未知物 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预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由题意可知:X为 , Y为 S ,Z为 P 。
(2)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Y>X 。
(3)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Z<Y<X。
(4)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大小(用
化学式可表示) H2SO4>H3PO4 。
3、(2006全国理综I)X、Y、Z和W代表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全 (=最外层电子数) VIII族(包括三列)
族
0族
一、元素周期表:
指出第5周期第ⅥB元素甲的位置?并画出其原子结构 示意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式(已知最外层电子数为1)
ⅠA
1
ⅡA
2
原子序
数为?
3A
原子序 数为?
0族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B
4A
B
5
甲
6A
B
7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2、某周期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IIIA
1H
He
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 Mg
Al Si P S Cl Ar
4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5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D)
A、只能是x+2 B、可能是x+8或x+18 C、只能是x+1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思考方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确定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2He 10 Ne 18 Ar 36 Kr 54 Xe 86 Rn
1、同周期第ⅡA-----ⅢA原子序数之差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1周期: 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 8 种元素
三
七 第3周期: 8 种元素
长 三 短
元 周期 长周期 素 (=电子层数)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周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主 七 副
一 不
期 表
族
七个主族(A) 七个副族(B)
零 八
8∶2∶4∶1。 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硫酸铵 (NH4)2。SO4
4、铝和镓(Ga)在周期表中同主族,性质相似,如 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自然界中镓 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Al2O3中。用NaOH溶液 处理铝矿,生成NaAlO2和NaGaO2;再通入适 量的CO2,得到Al(OH)3沉淀,而NaGaO2仍然 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1)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2)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3)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方法:通过周期表的结构和它 们所在的位置判断:
R为 Ar 、。
X
WY
R
Z
O
能力提升:
2、(2006年江苏)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 处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根 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是或否): 否
理是 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Y是 N ,Z是
O ,W是
S;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
最高正价由+1→+7
负价由-4-→-1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酸性增强 碱性减弱
稳定性增强
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减弱 失电子能力增强
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酸性减弱 碱性增强
稳定性减弱
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判断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