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
科技园半年工作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半年里,我园全体员工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紧紧围绕园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果1. 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1)完成了园区绿化、美化工程,提升了园区整体形象。
(2)对园区内道路、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改善了园区交通环境。
(3)优化了园区网络设施,提高了网络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2. 招商引资与企业发展(1)成功引进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为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2)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手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3)组织开展了多场企业交流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
3. 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1)举办了多场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举办了多期人才培训班,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4. 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1)积极宣传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
(2)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等咨询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3)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企业入驻后,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园区协同发展。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3)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困难,制约了企业发展。
2. 改进措施(1)加强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吸引力。
(3)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优质企业。
3. 深化创新创业活动,助力企业成长。
4. 加强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5. 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
202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国家大学科技园正成为新一代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指为促进高等院校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高等院校设立的集科技孵化、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科技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市场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规模不断扩大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大学科技园数量从550个增加到了2611个,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000万家。
据2019年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五个大学科技园跻身全球前十,分别是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开发区、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园、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深圳市福田区孙毓仁科技园。
二、孵化企业质量不断提升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以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开发区为例,目前该科技园已孵化了各类企业近3000家,其中有深圳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8家、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6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4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9个。
三、产业融合加速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不仅承载产业孵化的功能,还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政策创新的平台。
当下,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吸引了一大批重点生命科学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生命科技产业聚集区之一;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开发区推动了智能创新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中国最大的智能终端装备制造基地。
四、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与以往相比,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完善。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多个方面,国家大学科技园都提供了全面的服务。
例如,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开发区在资金支持方面,引入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包括产业基金、企业上市、股权投资等领域,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在人才引进方面,科技园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以助力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服务经济发展——南京工业大学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做法与启示

做法之一 : 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理念 , 取股 权激励方 采 式, 加速成果转化 。 一是引导教师树立 以企业为 主体 的理 念, 鼓励教师 围绕企业 的迫切需要开展研究 工作 , 实现 了 从过去 以转让科技成果为 主到现在 以承担企业委托项 目 为主 的转变 。目前该校接受企业委托 的科研项 目经费 已
为国内苯 甲醛等产 品市场 的主导者。三是加大对校办 企
业 的改制力度 , 鼓励社会企业兼并 校办产业 , 释放受 到束
缚 的生产 力。如依托 国家热管技术推广 中心成立 的江苏 圣诺热管集 团公 司 , 由于体制原 因 , 多年来其产值一直 徘
配套的整合区。经过多年建设 ,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 园“ 一
启示之二 : 高校科技资源相对富聚 , 科研 力量 比较厚
实, 在推进 以企业 为主体 的科技创新 体系建设里 面, 高校 担当什么样 的角色 。 怎么发挥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给我们 提供 了一个解题的思路 ,就是要充分整合并全面开放高 校 的各 种科技 资源f 如信息 、 网络 、 器设 备 、 仪 重点 实验
成果转 化的关键 , 中 , 取技术人 股是重 要 的途径 , 其 采 能
服 务 经 济 发 展
南京下业大学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做法与启示
刘赞扬
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 和产业 化的难题 ,也许我 们 充分 调动科技人 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 同时 , 允许 教师领 衔创办科 技企业 ,鼓励 社会企业兼并 以前创办 的一些校 办产业等 , 也是破解 高校科技 成果转 化难题的有效举措 。
高 技 及 化 l 新 术 业 孵 器
戚
徊在 20 00万元左有 。2 0 年 , 04 该校引人 同业竞 争的南 京 民营企业 中圣集 团入主江苏圣诺热管集 团公 司 ,仅一年 时间 , 新公 司就实现飞跃 发展 , 以热管技术为核心 的中圣
科技园 调研报告

科技园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科技园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对科技园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建设目的、发展状况、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方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科技园的企业和员工,实地访谈则主要采访了科技园的管理层和相关政府官员。
三、调研结果1. 建设目的科技园的主要建设目的是为了推动当地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通过搭建一个集聚科技企业、孵化创新项目和提供创业服务的平台,科技园可以促进技术转化和经济增长,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2. 发展状况目前调研所在的科技园已经建立了一批科技企业,并吸引了一些创新项目的入驻。
园区内设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技术设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配套服务。
此外,科技园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影响科技园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科技园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创业者,为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和人才储备。
其次,科技园的企业和项目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当地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带来了良性变化。
最后,科技园还为周边地区的服务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并带动了相应的商业活动。
四、发展趋势根据调研结果分析,科技园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为更多的创新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三是注重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进一步优化园区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和科技园的管理层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和培训机会;四是优化园区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南京科技园区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9 ・ 9
市情研究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1 年第 1 01 期
矛盾 , 在园 区建设 的初 期 , 土地 的优 惠供给 是园 区吸 引投 资的 一个重 要工 具 。随着 土地 资源 的提供越 来
越少 , 区进一 步发 展 的空间受 到 了制约 , 园 因此 每一
经 济政策 的转 向 和货 币 政策 的调 整 , 行 贷 款也 越 银
市情研究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1 年第 1 01 期
南京科 技园区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中共 南 京 市委 党校 课 题 组
[ 摘 要 ] 科技 园区是 南京经济发展 和转型升级 的重要载体 , 园区在转 型发展 中 出现 了经济 总量与 自主创 新能力 的矛盾、
现有产业结构和新兴产业发展之 间的矛盾、 土地 的有 限 供 给 和 需 求 扩 张之 间 的 矛 盾 、 核 指 标 和 科 学 发 展 之 间 的 矛 盾 、 技 考 高 术 产 业 发 展 能 力 问题 、 展 优 先 还 是 转 型优 先 等 等 一 系列 的 矛 盾 , 文在 调 查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分 析 了这 些 矛 盾 的成 因 并提 有 限供给 之 间的 矛 四) 盾 。 目前 , 三个 科 技 园 区都 面 临 着 土 地 资源 不 足 的
值 28 , 0 亿 占规模工业总产值 的 2 .%。高新区是 84
[ 收稿 日期] ol l l 2 l —O —l [ 作者 简介 ] 课题组 长: 方辉振 , 课题组成 员: 王春梅 , 郭霖 , 黄科 , 执笔人 : 王春梅 。
个重 要 问题 。
现 向价 值 链 上 游 进 发 和 提 高 产 业 的创 新 能 力 。 可
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作者:王彬李鹏时群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3期摘要高职院校近年来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热情不断高涨,江苏省的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建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一名管理人员,通过长期调研和了解,总结了江苏高职院校创建大学科技园的主要经验,也发现了其在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江苏高职科技园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科技园还主要是以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情况相对较少。
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热情不断高涨。
江苏省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建设大学科技园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鼓楼区合作共建了省级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徐工院大学科技园)。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一名管理人员,通过长期调研和了解,总结了江苏高职院校创建大学科技园的主要经验。
(1)以政府为推动力量,多种方式支持园区的启动建设。
高职院校科技园是地方政府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重要平台。
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园的启动建设和后续发展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采用土地出让、税收减免、政策优惠、项目支持等方式的大力扶持。
(2)以产业为纽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科技园,实际上是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与政府、企业、行业资源相结合的一个平台,它可以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创造更好的资源环境优势,因此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大学科技园,是高职院校创办科技园的立基之本。
(3)以创新为核心,搭建政产学研合作的高端平台。
高职院校科技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破解校企合作过程中涉及的深层性制度难题,将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等各类创新要素与优势资源紧密融合,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使自身成为技术成果孵化的智慧园区。
江苏省大学科技创业园的发展及相关建议

江苏省大学科技创业园的发展及相关建议韩祥宗;肖勇【摘要】江苏省政府自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全省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依托高校的大学科技创业园,这些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发展定位不明晰、缺乏现代产权制度与经营管理理念等共性问题,因此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并积极探讨解决途径.【期刊名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6)002【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议【作者】韩祥宗;肖勇【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4高校师生作为重要的创业主体,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精神,在创业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明显的特征。
高校大学科技创业园就是在特定的高校资源条件下形成的企业孵化器概念的延伸。
从时间维度来看,大学科技创业园的兴起比较晚,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源于1983年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商业计划创业大赛,全球大学生投身创业的序幕由此拉开。
我国首届大学创业大赛是在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随着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师生参与创业的意义和作用也逐渐为社会所认知。
高校大学科技创业园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科技孵化器。
在创业园这个平台中,以高校师生创办企业为孵化对象,孵化器通过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创业的软硬件服务,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或者服务型中小企业,缩短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时间。
同时在孵化过程中,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
在近20年发展过程中,大学科技创业园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相互融合并进一步拓展变革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运行机制与模式。
大学科技创业园主要有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它具有快速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功能,大学科技创业园正好为高校师生的科技成果导入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创业园可以辅助高校师生快速成立以技术或服务为核心的中小企业。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

南 京 工业 大 学 科技 园升 格 为 “ 国家级 ”
国家科技部 、 教育部 日前联合发文 , 认定南京工业大学等 7家大学科技 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 园规划 占地 4 2亩 , 0 采取“ 一园三区、 跨江发展 ” 的模式 。 目前 , 已有全球化工 百强 企业——赫克力士公司 等3 0多家企业人园建立研发中心。包括 “7 ” 目首席科学家 、 93项 中国工程 院院士徐南平 、 欧阳平凯领衔创 办的企业在内的多家 企业在园进行产业 化生产 。到“ 十一五” 期末 , 南京工业大学 科技 园将形 成 以生物 医药 、 新材料 、 化工新 技术 、 能源环境 、 色建 绿 筑为主导产业 , 特色鲜 明的 区域产业集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eho sfrt e te ma neg etr nain o ~ n to o t d o h h r le r d e mi to fN y irs
cm on s t r el e[ ] n .C e . 99 5 : o pud a e l J .A a hm ,17 , 1 a tc v 1
[3 毛有安 , 1] 钟科 军 , 万之等.G / S—SM法 同时测 魏 CM I 定卷烟主流烟气 中 4种烟草 特有 亚硝胺 [ ] J .第 十五 次全 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 , 05, 5—8 20 8 6
[4 丁时超 , 1] 杜文.L MS MS C— / 定量分析卷烟中的烟草特
1 8—1 8 7 8
nri t ei tbco J .Si c ,17 ,16 6 on o n n oac [ ] c ne 9 4 8 :25~ ei e
大学科技圃运营及收益模式的探讨——基于江苏省内大学科技园的调查研究及我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

、
开发 区 、 省级现代 服务业集 聚区 、 省重点 小企业创业基 地 、 南京 市专利 研发基地 、 南京 军民两用科技示范 园、 硅谷 ( 南京 ) 创新创业 基地。创新 平 台建设 有 : 学科 型公司 一专业孵化器 、 校企联合研发 中心 、 中海创科 技创新创业平 台、 大学生创业 中心 。 4 、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 园的收益模式
孵化器。
主要任务 : 推动 发展模 式从“ 一校一 园” 向“ 多校 一园” 转化 , 建成布 局合理 的多个孵 化器 , 形成孵化分散 、 产业集 中 、 专 业细分的发展格局 ; 积极探索 服务体 系规范化 、 市场 化 、 专业 化连锁经 营的模式 ; 资本 运作 力求有所突破 ; 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开发形成 2 5 0 0 亩左右 的规模 。 基本 目标 : 孵化场地及 附属设施 达 3 0万平方米 ; 在孵 企业达到 3 0 0 个; 人 园产业化 项 目达到 1 0 0 个; 园 区技 工贸年总 收入达到 5 0 亿元, 利 税1 0亿元 ; 力争科技 园内有 2 验 不足 的问题 , 成 功地 推动 了我校大学科技 园的建设 , 并确定 了我校大 学科技 园未来发展思路 。 [ 关键词 ] 大 学科技 园 调研 建设 运营
我校大学科技园概况 2 0 0 8 年6 月3 0 日, 我校购得南京市雨花 区板桥新城 的一块土地 , 用 于建设我 校大学科技 园 , 由资产 经营公 司负责科技 园的开发建设 。受 科 技园政 策配套不到 位 , 建设科 技园区缺乏 相关的经 验及 资金不 足等 诸 多因素 的影响 , 科 技园的建设 工作一直停滞 不前 。为了推进我 校大 学科 技园建设及发展 , 资产公司相关人员调研 了省 内部分大学科技 园。
科技园情况汇报

科技园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对科技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科技园基本情况。
科技园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
园区内建有现代化的办公楼群、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服务。
园区内绿化率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吸引科技人才和企业入驻的重要优势。
二、科技园发展现状。
近年来,科技园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
园区内的企业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
同时,园区还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科技园存在的问题。
尽管科技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园区内部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反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科技园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
另外,园区的科技创新氛围和企业间的合作互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园的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园区内部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二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三是积极引导企业间的合作互动,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综上所述,科技园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科技园迈向更加繁荣和发展,为我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谨此报告,请领导审阅。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张蕾刘清华
【摘要】我国当代大学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校园规划成为了规划师的热门话题。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省属重点老校。
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对大学规划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共分为四个部分: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8(000)030
【总页数】2
【关键词】校园规划;空间布局;构成要素;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第一部分提出了高校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有校前区、校中心区、教学区、交通空间、生活区以及运动区,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特点。
第二部分分析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空间结构。
由于地形狭长,依山而建,因此其沿线性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街道空间。
第三部分分析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从功能区、交通流线、校园景观和文化底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针对规划问题简单提出了相应策略,使得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更加合理。
1 大学校园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般来说,大学校园空间大体可以分为校前区、中心区、教学区、交通空间、运动区、生活区、绿化水系等,此外还要穿插有一定数量的交往空间。
1.1 校前区空间。
南大科学园招商计划

6.2综合分析
整体分析
以上四家科技园,均为政店投资,均有规范化运作和 管理。从规模上看,除鼓楼科技园匙外,其余科技园规模 均在百亩以上,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开収模式上有较大的 选择余地,可以兇开収后招商。从定位上看,江宁、鼓楼、 徐庄主要定位亍大品牌、大投资的中大型企业(集团), 工大科技园则主要定位亍中小企业。徐庄离南大科学园较 近,配套成熟,将会和科学园形成直接竞争态势。
服务平台
商务服务 公共服务 配套服务
工商注册 创投对接 上市辅导
政策咨询 人事服务 管理咨询
员工餐厅 企业沙龙 物业管理
Admission enterprises入园企业
4.Admission enterprises入园企业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创新创业学院
首 批 入 园企 业
元培世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四 园一 基 地
1.2四园一基地
充分利用大学 城的人才优势, 重点发展语言 服务、语言外 包、出版、艺 术创作研究等 文化产业。
面向仙林大学 城高校实施创 新创业为主旨 的通识教育; 面向华东地区 的专业化服务 和高层管理教 育培训;面向 国际知名大学 的来华学习培 训;进行创新 创业科学的研 究和推进创新 创业的实验及 孵化。
1.1园匙总况
园匙总占地面 积约1000亩,其中一 期建设约600亩,二期 九乡河生态科技园匙约 400亩。总建筑面积约 7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 建设约60万平方米,二 期九乡河生态科技园匙 约15万平方米。园匙容 积率为1.21;建筑密度 为36%;绿化率达40% 。
1.2四园一基地
重点发展以物联网为核心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现 代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新 一代光电显示技术,着力于 射频识别(RFID)、红外 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 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的 研发,紧盯RFID、传感器、 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等 关键技术,特别关注RFID 技术,、集成电路、智能电 网的研发和应用以及高端装 备、精密工程、太阳能光伏、 新型功能材料和先进结构材 料的研发,建设物联网研究 中心和智慧城市研究院。
南京园区调研报告

南京园区调研报告1.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园区的发展情况,以便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 调研方法为了获取有关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在线调查,以了解投资者对南京园区的认知和期望。
然后,我们参观了几个南京园区的实地考察,并与相关的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南京园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市场报告和新闻发布。
3. 调研结果3.1 南京园区概况南京园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园区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已经成为南京市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园区内有一些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
3.2 投资环境南京园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府鼓励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并提供了相应的资金和税收优惠。
此外,南京还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3.3 产业发展南京园区主要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目前,南京园区已经孵化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在南京园区发展较快,为整个南京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3.4 人才引进为了满足园区内企业的需求,南京园区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园区内设立了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咨询和就业指导。
此外,南京市还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优厚的生活和福利待遇,使得南京成为许多人才的首选之地。
4. 调研分析综合调研结果,我们对南京园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南京园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成熟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
政府的支持政策和设施完善的硬件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南京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和创新中心,为园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动力。
尽管南京园区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有明显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产业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
其次,人才引进需要更加精准的策略和努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高校科技园发展的政策环境因素分析

科技 园的建设和发展 。 笔者搜索并整理 了高校科技园可 以拿 果等, 另一方面说 明应简化 申报程序, 总之进一步说 明现有财
来使用的政策 , 包括: 财政、 税费、 金融、 政府采购 、 教育和人才 ,
政 政 策有 待 完 善 。
各主体的高新技术或产品销售状况一般,只有偶尔被政 的实 际情况, 笔者发现 , 我 国现有 的财政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 府采购 ,并且 只有大 学和 科研 机构得到过来 自国家重大工程 对高校科技园初期建 设和发展起 了很大 的作用 。 具体表现在 , 项 目的委托 。这 反映出政府采购 政策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之间在实际交流与 合作中,这些 政策 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 的
政策是 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了 作用 。笔者从对 以上问题思考出发,对南京理工大学高校科
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 治、 经济、 文化 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 技园进行 了实地调 查, 对其进行 了深入分析 。 为或规定 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谋略 、 法令 、 措施 、 办法 、 方
高校科技园发展 的政策环境 因素分析
裴阿梅
(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 学学院
摘 要
学科技 园政策环境现状。 关键词 国家大学科技 园 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 G 6 4 4 文献标识码 : A
江苏 ・ 南京 2 1 0 0 9 4 )
本文基 于公共政策 的视角 , 对 国家大学科技 园 目前 的政策环境做 了分析 , 并结合具体案例调查来分析 国家大
及配 套措施 的引导下 ,我 国为给高校科技 园的建设和发展创 体认 为在科研课题和经费 申报等全过程 中虽有相应政策支持 , 造 良好 的政策环境, 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 , 虽然很 多政策不是 但程序复杂、难于获得。这一方面说明对高校科技园的科 技 专门针对高校科技园而出台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 支撑 了高校 投入还需扩大加 强, 如 自主创新激励政策 、 科研设备和科技成
南京工业大学将作为江苏光电科技园科技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南京工业大学将作为江苏光电科技园科技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基地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显示》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南京市下关区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将联合搭建江苏光电科技园,打造为中国大陆综合性的光电研发、应用、测试、转化的特色光电科技园。
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0万多平方米,共分3期建设,从2011年到2015年,初步打算是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一期光电源研究所地块,占地约1万平方米。
【总页数】1页(P56-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相关文献】
1.聚焦永丰基地创新区打造宜居宜业科技园北京实创开启产业基地建设新征程 [J], 蒋向利;刘秋红
2.高科技打造吴江光电缆产业基地 [J], 徐欢欢
3.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黄亚凡总经理谈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发展目标[J], 熊楚;光泽
4.江苏淮安百万吨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获科技部认定 [J],
5.江苏省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及科技创业园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破解税收困境

作者: 鲍金刚
作者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园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68-6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4期
主题词: 国家大学科技园 税收政策 困境 国家创新体系 行业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 产学研结合 自主创新
摘要: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还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税收政策作为“政策环境”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对当前的税收政策进行调试,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活力。
更能推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是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一个创业分园,也是江苏工业设计园的重要载体。
工业大学科技园位于模范马路软件设计街区,紧临地铁出口、玄武湖遂道出入口,创办科技园的南京工业大学,拥有3名两院院士、江苏省唯一的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973”首席科学家为首组成的研发队伍和众多的国家、部省级技术研究中心,据此,科技园将全力打造网络信息平台、国书资料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动作服务平台、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780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已落成,科学园将依托学科优势,在丁家桥校区打造生物化工及新材料设计中心,在虹桥校区打造成为江苏工程设计中心。
一、科技园简介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是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一个创业分园,也是江苏工业设计园的重要载体。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8月创建了大学科技园。
2008年6月江苏省批准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9年3月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经过八年多的建设,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基本形成“一园三区,跨江发展”的格局。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占地522 亩。
其中研发创新区位于学校新模范马路校区,以一期8万M2的科技创新大楼为核心,最终形成50万平方米的研发“种子”基地;科技园创业孵化区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最终形成建设面积26万M2的“种苗”孵化区。
科技园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与南京高新区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把引智与引资、引企紧密地结合起来。
目前,共有7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驻科技创新大楼,其中30余家企业与学校共建研发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学校优质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例如:全球化工百强企业---赫克力士公司(Hercules、美国)、江苏中丹集团(泰州)、江苏克胜集团(盐城)、江苏利民化工集团(徐州)、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无锡)、中圣集团、中狮化学和一夫建材等。
入驻企业涉及计算机及通讯、能源及交通、新材料及材料设备、机电一体化、建筑及环境等领域,孵化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
南工科技园区划图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创新区地处模范马路科技创新街区。
这里是江苏最大,全国少有的智力密集区。
短短的几公里地聚集了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和南自总厂、十四研究所、长江机器集团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高校与院所,并有10多名两院院士在此生活,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为高科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高科技企业研发和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
该区地理位置优越、辐射能力强,交通便利,周边的高档酒店及各种休闲服务设施鳞次栉比,是新型商务的黄金地点,具有很强的升值潜力。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国家、省、市科技、教育、经济等部门的资源优势;依托学校雄厚的科技实力;融合各种科技资源,整合各种服务功能;坚持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综合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服务开放”的建设原则,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特色鲜明的示范型园区。
园区规划科技园规划图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国家、省、市科技、教育、经济等部门的资源优势;依托学校雄厚的科技实力;融合各种科技资源、整合各种服务功能;坚持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综合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国家大学科技园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服务开放”的建设原则,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园区。
总体规划: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规划占地522亩。
其中,研发创新区位于学校模范马路校区,占地220亩,以一期8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为核心,规划新建22万平方米,最终形成50万平方米的研发“种子”基地;科技园孵化创业区位于浦口万寿路经济开发区,占地302亩,已建成4万平方米厂房及办公区,最终形成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育苗”孵化区;与南京高新区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330工程)。
鼓楼模范马路研发创新区科技创新中心包括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模范马路5号的南京科技广场和中山北路200号的江苏建筑工程设计创意产业园,规划总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含原建筑改造出新)约50平方米,包括:已建成使用的8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大楼,在建科技研发及服务大楼C座、D座7万平方米、在建5.4万平方米的研究生和高级人才公寓,拟建的工程实验大楼A座2.29万平方米、工程设计大楼2.91万平方米、科技服务综合楼9.64万平方米、工程实验大楼B座2.83万平方米和改造出新楼宇。
南京科技广场它是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市科技局、鼓楼区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的科技园科技公共及政务服务平台。
南京市已该研发创新区作为模范马路科技创新街区的核心区来建设,纳入南京市推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核心试验区。
南京科技广场的建设目标是:以“立足南京、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为目标,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上有影响,极具震撼力的“南京科技第一窗口”和全市最重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研发平台(开放型实验室),成为科技研发高度集聚区、高端人才引进及创新的基地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先导区、政产学研银介结合的示范区、科技政务科技服务功能配套的整合区、南京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区。
创意创业园江苏建筑工程设计创意产业园它是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省建设厅、鼓楼区政府协同配合,共同打造的科技园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区。
通过集聚南京工业大学校内外工业设计资源,让设计中心进入大学校园,努力形成研发、设计、企业自主产权三位一体的集成,提高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成套化。
2007年3月,该区被省发改委批准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列为国家、省、市发改委的重点支持项目。
2008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
浦口万寿路孵化创业区科技孵化中心科技园产业中试、企业孵化区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万寿路15号,规划用地302 亩,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并在浦口经济开发区三桥园区划出2平方公里作为预留扩展区进行持续发展。
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
园区打造“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持”四大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人性化的、完善的增值服务。
发展目标是“十一五”期末,入园企业50家,引进社会资本3亿元,产业化基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年产值10亿元,争取省产业化重大转化项目3-5项,形成3-5家产值超亿元的行业先锋,形成以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新技术、先进制造、能源环境、绿色建筑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集群。
南京高新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区创新大学科技园科技人才引进模式,全面释放现有人才资源,与南京高新区携手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
把引智与引资、引企紧密的结合起来。
因此,该计划被江苏省省长、原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称赞为“打响了南京跨江发展的第一枪”。
被原江苏省委书记、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高度评价并批示“这个路子很好,是斯坦福与硅谷结合创业之路,望给予重点支持和宣传”。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市委书记朱善璐要求将“三创”领军人才模式在南京全面推广。
目前,已经成功引进16位海内外领军人才。
二、科技园服务平台(一)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网络信息、图书资料、分析测试、科技政务、科技中介等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南工图书馆网络信息:高速安全的网络环境,千兆教育网、公众网双网接入,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性能网络实验室,具备网络管理员培训的认证资格。
图书资料:设有科技查新工作站。
重点收藏并提供化工新技术、生物制造、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环境、土木工程、绿色建筑等相关学科的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
纸质文献近160万册,电子文献6.8万篇,电子图书64.6万册,电子信息资源在华东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
分析测试:国内一流的现代分析与测试中心,拥有H-800分析电镜、Kevex8000能谱仪、Dmax/RB 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国际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1亿多元,具备了膜材料、生物基材料、胶凝材料等的性能测试能力,能够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测试表征无机、有机、金属和生物材料的结构、组成。
科技服务中心科技政务:由南京市科技局、鼓楼区科技局提供全面、综合、优质的科技政务服务,包括科技工商、税务等。
并设立南京科教名城集中展示区。
科技中介:通过与省、市、区科技部门合作,引进科技金融、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专利、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情报查新、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等支持和服务。
并可共享商务中心、会务中心、成果展示中心、高层次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
(二)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与南京市政府、鼓楼区政府、企业及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并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及市内外其它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科研方向,建立若干个开放型工程研究实验室。
该工程实验室将是开放型的。
该工程实验室的机制:一是作为成果孵化、转化的基地;二是人才引进、人才聚集的基地;三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地。
该实验室将由政府、学校提供场地及仪器设备,相关企业提供运行经费并实行研发、转让、工程化直接对接。
作为为入住企业研发机构提供最核心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使政府、高校、企业“紧紧缠在一起”的工程实验室,将是科技广场建设的核心及创新点。
图象测速系统三维激光粒子(1)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以优质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完善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工程技术基础条件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水平先进的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平台。
该创新平台为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生物催化技术与化学催化和过程工程等技术,争取在涉及数万亿产值的大宗化学品(纤维素乙醇、微藻培养及生物柴油、乙烯、丙烯酸、丁二酸、高分子材料等)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基化学品领域的创新技术上取得新进展,提升我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孵化能力,为我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2)装备制造工程实验室:数控系统改造及加工软件开发;面向行业的数控高效专用装备及工艺技术;重大机电装备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研究;制造过程检测、控制、模拟与仿真技术;先进连接工艺技术研究;制造质量及性能的实验研究;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