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62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不同
比较《记承天寺夜游》和《答谢中书书》这两篇短文 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给你带来 什么样的美感?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 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 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 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游·月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 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 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游·月夜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考虑, 想到。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 天寺找张怀民。
游·月夜
suì
qǐn
xìng
bǎi
读·月夜
3.读出层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欣然起行。
起因
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经过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结果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感悟
读·月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与步于中庭。叙事:中庭赏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情、议论:
月下感叹
读·月夜
4.视频跟读课文,注意读出读音、节奏、层次和感情。
品·不同
比较《记承天寺夜游》和《答谢中书书》这两篇短文 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给你带来 什么样的美感?
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陶 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 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 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 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作者简介
其书: 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
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 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黄州寒食帖》
作者简介
其画: 能画竹,学文同,喜作枯
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苏轼《枯木怪石图》
生活不易,多才多艺。
读 · 月 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节奏、层次和感情。
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在黄州无权也无事。

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降职为团练副使。

唐朝始置,为团练使副职。五代沿置,后周世宗显德
论 五年(958),定为准从六品。宋朝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
世 无职掌。 所以,苏轼做的是有职无权的闲官。写本文时,他在
黄州已近四年。

承 天 寺
苏 轼


自由朗读,尝试还原苏轼夜游时的心情。

·

欣然起行
高兴

自由朗读,尝试还原苏轼夜游时的心情。

·

念无与为乐者
孤独?

孤独是一种很折磨人的情绪,苏轼 究竟有没有流露出孤独的情绪?如果有 的话,你是如何捕捉到的?
探·月夜
原因 月色入户,欲邀人取乐
对象
张怀民
地点
内容
面对明月,“无与为乐”。 两“闲人”
读·月夜
2.读准字音和
jiě
suì
qǐn
zǎo
xìng
bǎi
读·月夜
2.读准字音和停顿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jiě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zǎo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言知识积累
2.古今异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表转折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罢了; 今义: 耳朵
文言知识积累
2.古今异义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4)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 共同,一起 今义: 彼此往来,相处
文言知识积累
2.古今异义
(5)盖竹柏影也

承 天 寺
苏 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特殊句式。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在句式、节奏方面的不 同之处。 3.学习动静结合、妙用比喻、情景交融等描写景物 的方法,体会优美意境。 4.体味“闲人”,感悟作者豁达的情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 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院子里。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 起在庭院中散步。
游·月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形容水的澄澈。 大概是。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 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 子吧。
游·月夜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文言知识积累
3.文言句式——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当于中庭步”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文言知识积累
3.文言句式——省略句
(1)解衣欲睡 句首省略主语“余” (2)欣然起行 句首省略主语“余”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①寻张怀民( 找 ) (1)寻
②未果,寻病终( 不久 ) ①念无与为乐者( 连词,和 ) (2)与 ②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指“参欣与赏,”“领)悟”
苏轼是一个得罪了皇帝和权臣的罪臣。

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降职为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
论 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 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
世 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 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
“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神宗
作者简介
其文: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放鹤亭记》
作者简介
其诗: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
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苏轼《题西林壁》
作者简介
其词: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