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大变革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与国际联系的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与国际联系的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与国际联系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经济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大变革的过程中,中国的地位也日益显要,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与国际联系的新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个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加速,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现代化、自由化、多极化成为了最主要的趋势。

首先,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涌现出众多跨境电商和互联网企业。

这也推动了国际物流、支付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边贸易体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WTO等贸易组织起到了维护自由贸易、协调贸易关系和促进多边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贸易体制中来,加强经济合作,皆为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贡献。

再者,全球化趋势下,世界金融体系也正在发生巨变。

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政策已经相互关联,各国的金融市场和交易平台也日益接轨。

同时,随着新金融技术的出现,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延伸至证券、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等领域,这也加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和交流。

二、中国与国际联系的新格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多方面证明了中国成为世界地位逐渐提升。

第一,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顶级的竞争者,同时在技术和产业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还能自主设计、开发和制造高科技产品。

这为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具备强大的金融实力。

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

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中国的外交自信心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一方面,不少国家和外部力量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不适应感,“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不断出现。

一些大国更对我产生明显的战略敌意,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

中国成长产生的大国崛起效应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增加了我们维护周边环境稳定的难度。

我国周边环境复杂,邻国众多,又存在大量历史遗留的领土及边界划分争端。

出现任何纷争,不仅当事国陷入麻烦,也为外部力量介入提供了机会。

近年来中国在周边地区的一些维权活动,如中国渔政船在南中国海巡航、护渔、伸张主权,以及中国海军舰队在冲绳附近海域演习等,就引起周边国家的严重焦虑。

一些周边国家为缓解中国实力上升的压力,希望美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平衡者”作用。

菲律宾等国一直希望美国介入南中国海的争端。

一旦外部大国介入,极易造成我周边安全形势的恶化。

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

(近两年,随着对中国护海行动疑虑的加重,美国一方面向中国施压,指责中国在南海问题处理上,妨碍了海上贸易的开展,违背了国际海洋法,另一方面,加快重返南海地区的部署。

不仅以“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为借口,增加在该地区的投入,频繁派遣军舰在南海活动;还通过军售、联合军演来提升与部分国家的军事合作。

今年8月,美国就与越南在南海进行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近年我国已经面临日益严峻的领海权益维护的考验。

象南沙群岛,钓鱼岛及东海大陆架划界和东海油气开发等问题上,与越南、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上对中国关注和重视的增加,对我国的期待也大大上升。

国际舆论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面临履行大国义务的压力明显加大。

金融改革三十年:筚路蓝缕,春华秋实

金融改革三十年:筚路蓝缕,春华秋实
进 化 的 改 革过 程 。
17 9 9年 1 0月 ,邓 小 平 同志 提 出 “ 把 银 行 作 为 发展 经 济 、革 新 技 术 的杠 杆 ,要 把 银 行 办 成 要 真 正 的 银 行 ”。此 后 ,金 融 组 织 体 系 开始 恢 复 、重 构 :7 0年 代 ,设 立 了 四 大专 业 银 行 ,新 的 金 融
行变 革 为 “多样 化 、多 层 次 ”的金 融体 系 ,在 支 持 国 民经 济 的 发展 中发 挥 了 不 可忽 视 的作 用 。三 十 年金 融 改革 历 程 的 回首 ,有 经 验 值 得 总 结 ,更 有 许 多 变 革 与 完 善 值 得 思 考 。为此 ,我 们 邀 请 有
关 专 家从 不 同 角度 撰 文 ,为 的是 探 索 、 总结 、再 起 步 。
瓣 放革开放三十周 年专栏
编 者按 :今年 是 改革 开放 三 十周 年 。历经 三十 年 的艰 辛 努 力,我 国经济 和社 会发展 取 得 了辉 煌 的 成就 。为 了纪念 这一 重 大时刻 ,也 为 了下次腾 飞 ,学报 编辑部 设 立 了 “ 纪念 改革 开放 三十 周年 专栏 ”。
本 栏 目所刊登 的两篇论 文 ,分 别从金 融 业 、银行 业 的 角度来 展现 改革 开放 三十 年 的历程 、成就 ,剖析
其 中的经验 与 不足 ,并 为改革 的进 一 步深化 提供 思路 。
金 融改革 三十 年 :筚路 蓝缕 ,春华秋 实
崔 荫
( 建 金 融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福 建 福 州 3 0 0 ) 福 5 0 7
摘 要 : 中国的金 融 改革 开放 走过 了三 十年 的 历程 。回 眸三 十年 ,我们 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 效 ,积 累 了不 少宝 贵经验 :保 持 币值稳 定 才能促 进 经济持 续增 长;直接 融 资和 间接 融 资协调发 展 才 能有效 配置 资 源;加 强金 融监管 才 能保证 国家金 融安全 ;循序 渐 进改 革 才能稳 定持 续发 展 ;立足 本 国 实际 ,借 鉴 国外经验 才有后 发优 势 。 在 总 结经验 赞誉 辉 煌 的同时 ,保持 清醒 头脑 ,正 视 改革 中的缺 憾 是必 须 的。例 如 , 国有 商 业银行 现代金 融企业 制度 尚未 真正 建立 、金 融市 场体 系不 够完善 、金 融价 格 尚 未完全 市场 化 、金 融宏观 调控 效 果还 不够理 想 、金融

02-12年中国经济方面成就

02-12年中国经济方面成就

2002-2012,数字的小跨越,社会的大变革。

十年,懵懂青年渐成国家栋梁;十年,中华大地文化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十年,成就与辉煌数不胜数,挑战也一个接着一个……从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递交“复关”申请到中国最终加入WTO,历时15年,中国的“复关”与“入世”是所有多边谈判中最漫长和最艰苦的一个谈判过程。

这个谈判大致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l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关”事宜。

第二阶段:从1987年2月到l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

第三阶段:从l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第四阶段: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

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缔约国地位)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谈判。

无论是这一过程的时间长度,还是其对中国国内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影响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在GATT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WTO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了如此艰难的加入历程,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加入这一组织而做出了如此多的让步。

履行关税和非关税承诺企业国民受益2005年1月1日,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全面取消了不符合世贸规则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这标志着中国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中国按照入世承诺,不断降低关税总水平,从1986年申请“复关”时的43.2%,逐步下降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再到2011年的9.8%。

中国全部关税税率约束在现行水平,不再升高,与发达国家相仿。

中国按照承诺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非关税措施,极大改善了对外贸易环境,有利于居民和企业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

全面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次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将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

全球变革中的中国金融

全球变革中的中国金融

随着经 济全球 化 , 中国金融 与 国际社 会 的联 系 越 来越 紧密 , 际经 济 、 融 、 会 发 展 的趋 势对 中 国 国 金 社
金 融发 展 的影响越 来越 大 。我们 这一 部 分拟 从 大 历史 、 大变 革 、 挑 战 的 国 际 背景 中思 考 中国金 融 的发 大
展 战略 , 点分析 开发 性金融 支 持我 国走 出去 的 战略措施 。 重
收 稿 日期 :00— 7— 0 2 1 0 3 修 回 日期 :0 0— 8—0 21 0 5
作者简介 : 力行 , 邹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议程理事 , 博士 。 ① 本文是《 关于开发性金融的思 考》的一节 。

科 学 决策 2 1 0 0年 第 8期


金 融危机 加剧 世界格 局 变化 和 国际战 略调 整
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上世纪三十年代 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二十世纪 的格局 ;08年美 国金融危 20 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 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 , 有可能改变二十一世纪的格局 。 看清世界格局变化的方向, 把握机遇, 克服困难 , 科学布局 , 对我国 2 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l
物在比较中存 在、 在竞争 中发 展。经济全球化使
五彩缤 纷 的特征更 加 明显 。
谁就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 的经济 中心 ; 能真正 谁
发挥民主的作用 , 谁就可能调动无数 的创新力量 , 为建设和谐 、 健康 、 公平 、 正义 的社会做 出更 大的
贡献 。
美 国金融危机 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 进一 步暴 露了全球治理 和国际金融秩 序深层次 的矛盾 , 进
问题 , 对国家主权和发展 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在新观念 、 新技术、 新产品与传统思想 、 本土 意识和团体利益 日 益冲击的过程中, 经济全球化 可能使一个 国家产生前进 的动力 , 也可能使其失去发展

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在中国逐渐走向深入和广泛。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问题,如金融不稳定性、法律监管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挑战,并且是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而导致了这段时间中国金融的深度调整。

将这些问题置于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这个问题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中国金融创新现状首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的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金融服务具有灵活且快速的优势,例如在线支付、移动支付和P2P等。

此外,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新型企业采用更加便捷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且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在新时期的,金融行业的一大变革。

其次,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金融创新在不断升级优化。

比如,中国政府推动的“互联网+”战略,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企业合作,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式,推出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

同时,硬件设备的技术移动也给非金融行业与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度的融合,比如汽车金融、房产金融等新一代金融服务。

最后,中国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这得益于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的经济增长,也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力和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

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场变动中,中国经历了一次金融危机,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金融创新中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和敏感度。

二、中国金融创新遇到的问题虽然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良好,但在实际运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一些存在的问题与金融体系本身或者商业模式有关,有些则涉及法律、监管或行为道德。

下面,我来详细地阐述这些问题。

1、金融稳定性由于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缺乏合理的监管与风控机制,一些企业在运营中过于依赖融资,甚至出现了高杠杆金融。

此外,由于新金融由市场驱动,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这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去做更多且更有效的工作。

2、法律监管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一些金融创新产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仍有待界定。

金融版图大变革

金融版图大变革

金融版图大变革全球金融版图正在发生沧海桑田般巨变,断层线在何处?何人何物能幸存?克里斯托弗·怀特/文本刊记者石伟/译由于错误预判了大众汽车的股价走势,德国工业巨头、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尔卧轨自杀,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又一个受害者,再次诠释了这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破坏。

各国政府已经大胆地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来应对危机,包括救援措施、全球一致降息、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国有化、存款担保。

而在不久之前,出台这些措施还是无法想象的。

市场巨幅波动导致许多投资者所持现金数额已创下纪录。

大家所熟知的金融版图正在发生巨变。

危机过后,全球金融格局已经大不相同,美国在全球金融中的领导地位遭到挑战,资本主义遭受攻击,金融业结构将改头换面,金融监管将大大加强。

美国的领导地位遭到挑战金融危机已经削弱了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德国时任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2008年9月份称:“美国将丧失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超级大国的地位,世界将变得多极化。

”法国时任总统尼古拉斯·萨科齐在2009年1月份称:“21世纪,将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指示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我们应当如何思考。

”很多持同样观点的人认为,美国已经开始衰落,伊拉克战争、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美国的经济衰退意味着美国将告别其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在本次危机中,美国的金融巨头遭受重创,或者说至少也黯然失色,纽约作为世界金融核心的标志性地位也突然结束。

未来投资回报将降低,这无疑将会令美国“婴儿潮”一代人为退休金发愁。

有选择的卖空禁令导致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开始考虑美国的政治风险,而这在现代史上还是第一次。

现在,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国在本次危机中遭到严重削弱,甚至连未来触发另一场可以被称之为国际性金融危机的能力都荡然无存了。

有人认为,随着美国霸权的崩溃,美元的主导地位也将终结,至少美国今后将无法轻易从世界其他国家获得贷款,过去这种状况能够存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享有无可争议的地位。

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79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刘赛飞,生于1995年,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

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业改革聊城大学 刘赛飞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成就卓著,商业银行通过境外上市和公司制改革使资产负债健康化,成功抵抗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自我国进行金融业改革以来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本文在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业发展历程过程的同时,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思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让金融业在中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改革;商业银行;监管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079-0002一、引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中国实际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因为当时的中国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下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变成财政活动,企业的全部利益都需要上交,企业的支出全部是财政拨付,社会生产由国家计划,此时的金融服务业完全处于一个零的状态。

计划经济中国采取了几十年,但是国民经济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构成了改革开放的全部原因。

自此,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们的国家走向了一个伟大复兴的道路,后来经过历史证明也正是如此,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稳步进行,并且逐渐发展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

由此提出,我国未来金融的走向是金融体系现代化以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这时候建立了双层银行体制,有了中央银行来执行或制定货币政策,有了商业银行来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银行分业监管的权利也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由统一监管演变成为由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专职监管,主要的事件包括:1992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成立,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的形成。

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这些演变和发展牵涉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政策和实践等多个角度,探究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历史的演变中国的经济制度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制度也随之演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威胁,中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一次大变革。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打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大门,这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毛泽东时期的计划经济制度强调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制度迎来了一次新的改革。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加速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

二、政策的演变伴随着经济制度的演变,中国政策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政府实行的政策和制度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的政策重点从“平均主义”转向了发展,鼓励企业家发展,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引导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断推出改革政策,例如扩大私有产权、完善金融市场、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简化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等。

三、实践的演变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发展非常广泛,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超过9%的年均增长率,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在实际运作中,中国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

最近,中国政府提出了“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制度将从传统的生产力优势转向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

中美关系大变革下中国高额外汇储备该何去何从

中美关系大变革下中国高额外汇储备该何去何从

中美关系大变革下中国高额外汇储备该何去何从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关系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许多变革,特别是在贸易战和疫情爆发之后,两国之间的紧张程度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之一,其高额外汇储备将如何发挥作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中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其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221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接近30%。

这种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外汇储备的积累需要大量的外汇投资,这导致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面对的管理压力巨大。

高额外汇储备也使得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增加,一旦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较大的财政风险。

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质疑,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和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的外汇政策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中国高额外汇储备该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新的议题。

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降低外汇储备的投资风险。

中国可以逐步增加在黄金、特别提款权(SDR)、债券等多元资产的配置比重,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收益率。

中国还可以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提高外汇储备的管理效率和收益率。

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效率。

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提高对外投资的收益率。

中国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援助和外汇贷款,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1、、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2、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3、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4、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5、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学习意义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不仅给我们提出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更给我们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是教育的说理性与动情性的结合。

荣辱观不同于一般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在于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和评价上,而且还在于荣辱的体验上。

不仅有认知影响,还有情感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教育的说理性与动情性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启示之二,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落脚到应用上,但不是不要理论,束之高阁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

同样,没有理论的教育也是苍白无力的。

用荣和耻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不仅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也能很好地付诸实施。

启示之三,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要求与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实际之间的差距,引导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自身的不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防止脱离实际,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又要防止以结合实际为幌子,附着庸俗,妥协落后。

“八荣八耻”既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又高于现实。

使人们既能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又有信心改变现状,达到新的目标。

一切脱离实际可能的高标,一切没有引导性目标的平庸,在教育中都是应当力戒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015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盘点

2015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盘点

2015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盘点央行正式调整存贷口径同业存准率暂为零昨日(1月15日),央行正式发布《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宣布自2015年起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

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

全文阅读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外贸发展格局发生转变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我国实际上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这是我国从经贸大国迈向经贸强国的重要标志。

”业内人士表示,对外投资规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赖出口、引资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全文阅读央行再释宽松信号时隔一年重启逆回购在全球一片降息潮中,央行也在公开市场打破“沉寂”,于昨日重启时隔1年的7天期逆回购,结合新年加码续作的3月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中短期结合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释放出春节前维稳资金面的宽松信号。

全文阅读2015年一号文件发布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

全文阅读央行两年半以来首次降准释放流动性约6000亿中国人民银行4日公布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08西班牙语A班曹美珊学号:20080500160 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目前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世界各国都暗藏危机。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大国、特别是作为一个亚洲经济大国,理应担当起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稳定的重任。

这次的金融风暴既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对我国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和机会。

此次金融风暴源自美国,但从资本市场表现看,似乎中国受到的冲击比华尔街还要大;这背后一个非常深刻的原因就是国内的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趋势,导致在资本市场上所付出的代价比美国还要大。

美国金融市场的调整不能简单归因于金融创新。

事实上,只要施以严格周密的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即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中国本土金融市场的一大缺陷就是金融创新远远不足,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去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国家的政策倾斜下享受了较高的存贷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政策福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金融机构必须大力发展除存贷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和工具,拓宽自身的盈利空间,同时也可提高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缺乏,还会产生大规模的"期限错配",使本土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脆弱性。

比如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中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是30~50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国内金融产品的稀缺使得这些资金的配臵受到很大限制。

而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是,资产负债表里负债方的期限越来越短,而资金运用方面如住房抵押贷款、大型基础设施的期限大多在数十年。

如果说商业银行是"借短用长",那么在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借长用短"。

"期限错配"使得这些微观的个体金融机构在外部冲击下显得非常脆弱。

本土市场不发达导致许多企业到海外上市,其在国外融到的资金又以外汇的形式汇回国内,给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投放的压力,导致了"货币错配"现象。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金融天地257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吕 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摘要:国际经济市场形势多变,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性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和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给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国际间的关系,这于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这把“双刃剑”面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需要发展更加贴合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模式,提升我国综合发展水平,使我国探索到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带来挑战的方法,开拓我国发展机遇。

本文结合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对我国面临的挑战作了简要分析,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以保障我国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能够循序增长。

关键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我国;发展;挑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124;F831.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4-0257-01引言从2007年爆发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稳定性极为不佳,政治文化形势受到经济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国际各大国间关系出现白热化现象,一触即发,整国际形势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调整、大变革的危机。

这一严峻形势对我综合发展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机遇,而我国想要在此严峻形势下应对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需要认清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面临的具体挑战和对策。

一、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影响。

就宏观层面而言,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我国角出口外需的需求量,降低了我国出口贸易额,使我国出口减少额大幅度提高,直接滞后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甚至是综合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让美元面值降低,我国在美元外汇上缩水严重,损失同比增加,这对我国综合发展影响极大。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四个趋势性变化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大变革时期。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

其中,有四个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内向化趋势。

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的特征事实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2007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总需求结构中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总体上是负数。

第二,消费取代资本形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2013年以前,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是交替变化的,但是2013年以后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了资本形成。

可以说,2013年是两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拉动的转折点,此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消费为主要支柱的路径上。

第三,消费率偏低并呈下降趋势。

2003年以来,中国消费率一直在50%-60%之间,2010年最低为49.3%,近几年始终没有突破56%。

中国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也低于中国周边在文化和消费观念上与我们接近的亚洲六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

对比人均GDP水平与我国相近的国家,中国居民消费率也是偏低的。

第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下降。

根据资金流量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住户部门通过初次分配获得的总收入和通过再分配获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呈现走低的趋势。

同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住户部门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

我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来应对上述趋势性变化。

具体来说,应该实施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扩大内需;通过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

实施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四个重点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顺应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要求的一个战略性安排。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我们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应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

同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一、当今世界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上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出现三个明显的趋势,即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当今世界的变化和走向,主要是这三个趋势深入发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这十几年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可以保持。

但要看到,世界仍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充满变数,不利因素、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挑战更加严峻。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

2.世界多极力量正在加快发展,协商、对话、合作成为主流,但多极化的发展道路仍然曲折。

3.世界总体和平稳定,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有上升趋势。

现在,各国更加重视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的要求。

但国际上的安全挑战依然严峻,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互相交织。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如国际恐怖主义,能源、金融、信息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自然灾害、疫病蔓延、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全球问题的安全挑战都在上升,使我们不能忽视的。

二、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给我们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虽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一、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它的开启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

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和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探讨。

二、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中国政府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场大变革,它通过解放生产力和改革经济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三、经济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1978-1992)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激发市场活力、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实现了几次跨越式发展,由最初的几亿元人民币发展为数千亿元人民币。

2.发展阶段(1992-2003)在1992年,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三条红线”政策,旨在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

此时的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外贸发展也呈现井喷之势,进出口增加数倍。

3.增长阶段(2003-2012)在2003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国内外专家预期的8%,这一数字维持了10年左右。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和泡沫化,同时政府也推动了PPP项目,鼓励更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国内市场。

4.转型阶段(2012至今)在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治理能力的改善下,中国开始了转型期,以实行适度扩张和内需驱动为主要目标。

2013年,既定的改革方案开始向关键行业扩展,改革对银行、股市和房地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开始突出创新、技术和创意等新经济发展,带动全民的创新。

四、经济发展指标1.GDP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GDP总量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二。

2.外贸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达到了15%以上,这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极其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大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时
* 西方国家经济仍飘摇动荡,中国政府则着眼于在未来3-5 年内推动改革全面加速
* 利率市场化推进有望加快,债券市场规模将增加一倍...
* ... 人民币在五年内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提要
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

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

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

预计明年年初上台的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表中将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推进的速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这一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

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

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有助于少走弯路。

从银行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等)投资需求。

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其为问题。

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

要解决这一错配,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

在推出了市政债及高收益债试点之外,企业债发行提速。

给定未来十年总计约20-30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化基建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十二五规划将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15%的目标,预期市政债及企业债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扩大一倍。

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

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

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探索贡献我国GDP的65%、就业的80%以及税收50%的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效率将做出有益探索。

利率市场化
央行今年6、7月份连续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所加速。

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有所深化。

鉴于非国有部门占投资比重已近60%。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时机成熟,也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意义重大。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自2009年扩大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迅猛。

至今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量增长了四倍,至2012年前三季度占比已经达到了11%,反映贸易结算从美元转换成人民币的巨大潜在需求。

预计未来三年这一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至30%。

人民币可能跻身全球三大贸易结算货币行列。

人民币可兑换
资本项目开放通常遵循渐进原则。

鉴于目前中国经常项目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且国内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之中,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及投资中的作用继续扩大,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QFII和QDII额度,并进一步放开本地及外资机构和个人的购汇限制,鼓励对内对外的人民币直接投资。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并推动人民币在未来五年逐步实现完全可兑换。

挑战
借鉴各国历史经验,金融改革、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之路往往曲折不平。

要避免出现大的动荡,正确的改革顺序非常重要:国内银行体系改革最先进行、利率市场化以及发展债券市场随后,货币可兑换往往放在最后。

金融改革的最终成功也离不开财政领域和立法领域的改革配套。

对于投资市场来说,“大变革”指的是1986年英国的重大金融改革,这次改革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该国的金融业从受保护的行业跃升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

现在是该中国迈出这关键一步的时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