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是一种低质、低热值、高水分、高挥发分的煤种,通常不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褐煤作为一种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提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褐煤的热值、密度和稳定性,使其成为更高效的能源来源。
本文将介绍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1.干燥技术褐煤水分含量较高,导致其热值和燃烧效率较低。
干燥技术是褐煤提质的首要步骤,通过降低褐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其热值和燃烧性能。
目前,常用的干燥技术包括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等。
其中,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具有处理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2.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通过高温加热褐煤,使其发生热分解,生成固体炭、液体产品和气体产物。
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碳转化率和热值,同时还可以去除部分水分和挥发分。
常见的热解技术包括高温热解、中温热解和低温热解等,其中高温热解具有处理效果好、产品收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3.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褐煤转化为气体燃料,主要包括水蒸气气化和氧气气化等。
水蒸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氧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
气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褐煤提质技术发展分析1.技术挑战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能效低、副产品处理困难等。
此外,由于褐煤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节能环保要求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已经成为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提高能效、减少废弃物排放和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褐煤提质过程的节能环保。
褐煤资源的利用现

八、褐煤提质干燥装置
• (1)多层
多个类似高温水蒸汽干燥设备原型的干燥装置垂直方向上的叠加组合成为一套复 合干燥装置。多层,实现了一定空间内干燥换热面积的最大化;多层,解决了大 型设备制造难度大的问题;多层,装置更加紧凑,降低了投资成本。 (2)多级
每一层干燥单元,是一个的干燥环境,能够单独的进行调整操控。满足不同物料 不同时段的不同干燥条件。实现物料干燥工艺需要的逐级干燥。 (3)多效 物料在褐煤干燥提质一体化的装置中自上而下逐级有效干燥,采用了高位双料流 混料技术和强制溢流技术。使得物料与干燥设备避免缠粘相对位移顺畅,热传导 效率高;采用了多效蒸发干燥技术,将多级干燥湿物料蒸发的蒸汽,经过压缩机 压缩排掉凝结水形成饱和蒸气,作为二次热源供下一级干燥单元使用,节约了新 蒸汽能源。褐煤提质干燥装置最终将蒸发气体绝大部分变为凝结水排除。大大减 少了尾气的成分,避免了废气的二次污染。
九、装置特点
• (1)设备结构紧凑,装置占地面积小,小巧灵活,是同类机的 (2)热效率高,是普通设备的2倍以上,可达80%-90%,运行 费用低。 (3)辅机配套量小,减少投资。 (4)物料适应性广,拓展性强。 • (5)干燥能力强、处理物料量大 (6)干燥设备内部表面有相互自清洁功能。 (7)噪音低,无粉尘飞扬,无二次污染。 (8)较同类产品节省蒸汽40%,节电30%. (9)操作方法多样,可间歇操作,可连续操作,可常压操作, 可真空操作。 (10)实用以大型化制造,运输、安装、维修方便。
五、褐煤提质干燥的重要意义
•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 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 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 用和过程引起的。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 是褐煤的脱水过程。 水分 发热量 氧化速 燃后温
褐煤利用的新技术

孟凡英 孟欣 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13 0 00 2
用 褐 煤 生 产 的 合 成 原 料 气 ,是 重要 的 有机 化 工 原料 , 以 制 取 氮 肥 、 气 、 可 氢 塑料 等 化 上 产 品…。 我 国 的 褐 煤 主 要 产 在 新 生 代 第 三纪距今 6 0 万年至 10 70 5 万年 ,主要产地 在辽宁、 云南及台湾等省。 褐煤的用途十分 广泛 , 工业利用的途径主要有: 燃烧、 热解、 炼焦 、液化 、气化 、提 取褐煤蜡等 。 】
会 形 势 下 , 要 做 到 褐 煤 资 源 的合 理 利 用 , 叉 既
其 具 有 耗 能 低 、 转 化 效率 高 、污 染 小 、转 化 产物 的 经 科 学 界 的 重视 和 关 注 。特 别是 在当前倡导 节能减排 的社会形势下 ,这项 技 术 的研 究 无疑 开 辟 了一 条能 源 转 化 利 用
2
、
我 国 有 一 定 储 量 的褐 煤 , 中 大 部 分是 低 灰 、 其 低 硫 煤 , 其 用 途 是 很 广 泛 的 , 若 采 用 现 代 合 理 加 工 , 所得 到 的 经 济 效 果也 是 非 常 可 观 的 。 褐 煤 属 低 热 值 煤 ,现 多 以直 接 燃 烧 方 式 ,褐 煤 的加 工 利 用 还 具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还 没 有 完 全开 发 利 用 ,在 当今 倡 导 节 驻 减 排 的 大 的 社
褐 煤 加 工利 用 的新 进 展
要 尽 量 减 少对 环 境 的 污 染排 放 。 因 此 应 在 传
统 的 利 用 技 本 基 础 上 积 极 进 行 新 技 术 的 开 发
与应 用 。 本 文 介 绍 了褐 煤 的 几 种 新 的 利 用 途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杨兆海(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10-4班,学号:06102631)摘要: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
我国的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 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7%,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褐煤平均水分在30%左右综述褐煤的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及有效解决办法,比如褐煤热解、褐煤液化、褐煤气化、褐煤生产腐植酸、褐煤的三高一低、褐煤的干燥等。
关键词:褐煤;利用Abstract: Lignite is the lowest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coal, it is after peat deposits by dehydration, compacted into organic biological rock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duct, because of surface brown or dark brown. Our country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has proven reserves of 1303 t, about 17% of the national coal reserv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verage moisture lignite in China at 30% utilization of lignite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such as coal pyrolysis, coal liquefaction, lignite gasification, lignite humic acid production, 3 tall one low, lignite drying lignite.Key words: lignite; utilization1褐煤的综合利用1.1褐煤液化煤的液化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用以把固体燃料煤炭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工艺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液态优质燃料。
褐煤综合利用探讨

章卫星等
褐煤综合利 用探讨
4 3
1 2 节能 环保 . 褐煤 的综 合 利 用 符 合 国 家 产业 政 策 ,是 环 境
定量 分 析 褐煤 净 化 和煤 化 工 装 置 的联 产 ,提 出两 种产 品路 线 的技 术 经 济方 案 ,作 为 能 源 和 化 工 企 业 的跨行 业发展 的参考 。
联 产 ,提 出尿 素 和 天 然 气 两 种 产 品路 线 的技 术 经 济 方 案 ,探 索 符 合 国 情 的 褐煤 综 合 利 用 途 径 。
关键词 褐煤 洁净煤技术 低碳经济
低碳 经 济 最 主要 的途 径 是 要 减 少 化 石 能 源 的 消耗 ,大力 发 展 太 阳 能 、风 能 、水 电、核 能 等 可
42
CHEM I CAL ENGI NEEI UNG DES GN l
褐 煤 综合 利 用 探 讨
章卫 星 夏 吴 中国五环 工程 有限公 司 武汉 4 0 2 3 23
摘要 褐煤是一种高挥发份、高水份、 高灰份、低热值、 低灰熔点的煤炭 , 具有易 自 燃,不适合长期储存
和长距离运输 的特性 ,因此长期 以来被视作劣质燃 料 ,开发利用 程度低 。定量 分析褐煤 洁净化 和煤 化工装 置 的
再生 能源 。但 是 ,从 目前 我 国乃 至 世 界 的技 术 水
的褐煤 储量 最大 ,占全 国褐煤 储 量 的 7 % 。因此 , 7 合 理开 发 和 充 分 利 用 缺 水 地 区 的 褐煤 资 源 ,提 高 综 合利 用 价 值 是 实 现 国 家 能源 战 略 目标 一 系列 工 作 中值 得研 究和关 注 的重 要领 域 。 褐 煤净 化 技 术 主 要 过 程 分 为 两 步 :第 一 步 是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研究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研究学号:0902291034姓名:王海新年级:09级煤化工学院: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系别:煤化工系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指导教师:高天秀完成日期:2012 05 13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研究摘要本文叙述了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介绍了目前我国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及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并对利用褐煤为原料制成合成气、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等几种煤化工途径进行了探讨。
鉴于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硬质、灰分含量中等等特点,建议在开发利用上应考虑这些特征,扬长避短。
关键词:褐煤,利用,煤化工,途径目录一、褐煤质 (1)二、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 (1)2.1世界褐煤分布、储量、产量及应用概况 (1)1.2 我国褐煤分布、储量、大型基地及主要应用领域及概况 (3)三、目前我国的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 (6)3.1 煤制油 (6)3.2 煤制甲醇和二甲醚 (8)3.3 煤制甲醇再生产烯烃的技术 (9)3.4 煤制代用天然气 (9)3.5 其他 (10)四、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 (10)4.1 褐煤制合成气生产合成氨、硝铵等 (10)4.2 用褐煤生产代用天然气,SNG (11)4.3 将褐煤先进行低温干馏 (11)4.4 将褐煤先进行干燥、高压成型,成为高强度的型块或低水分的较高热值的煤粉 (12)五、几种利用褐煤为原料的煤化工途径探讨 (13)5.1 用碎粉煤(6mm 以下),通过流化床气化技术将煤制成合成气生产煤化工品 (13)5.2 用干燥成型提质后,褐煤型块煤用BGL 熔渣加压气化炉生产合成气,生产化工产品的同时可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 (14)5.3 其他 (15)六、坏境保护 (16)七、总结 (16)根据国际地质学家预测,褐煤在煤炭总储量中约占40%,褐煤也是世界上重要化石能源之一,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用作能源和化工的原料。
褐煤的利用

褐煤的利用1.1世界褐煤资源煤炭分为硬质煤和软质煤,硬质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60%,软质煤即为褐煤,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40%。
褐煤资源又分为硬褐煤和软褐煤(俗称土状褐煤)两大类。
其中硬褐煤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其次为亚洲和北美洲。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国硬褐煤储量最多,俄罗斯的软褐煤储量最多,约占世界软褐煤储量的30%左右;其次为德国,约占20%以上;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软褐煤约占世界的10%左右;前南斯拉夫和波兰各占5%左右。
中国的软褐煤主要分布赋存在云南省的晚第三纪地层中,其中昭通煤田的储量最大,达80亿吨以上。
世界褐煤的可采储量约为3283亿吨,约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10390万亿吨的31.6%。
在世界6大洲中,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欧洲。
1.2我国的褐煤资源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达1300亿吨,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
我国的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
和内蒙古的褐煤相比,云南褐煤的煤化程度低,以晚第三纪为主,煤层埋藏浅,适合于露天开采,同时矿点分散较多,主要分布在昭通煤田、小龙潭煤田、先锋煤田和蒙自煤田,其中昭通煤田储量较大。
昭通煤田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境内,市区正位于煤田中部。
昭通煤田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含煤盆地,是我国南方已发现并探明的最大褐煤盆地,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含煤面积142平方公里,煤层厚度一般为30~40米,最厚为193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为80亿吨以上,占云南省探明储量的60%,大部分储量可供露天开采。
1.3褐煤的综合利用几种利用褐煤的方法见图1,主要包括直接燃烧、低温干馏、炼焦、气化、加氢液化等。
褐煤的利用途径(1)直接燃烧褐煤最常见的直接利用方法就是燃烧。
由于褐煤含有较多的水分,不便于远距离运输,所以目前国内外产出的褐煤主要是在坑口电站用于燃烧发电,只有少量被部分干燥或制成型煤后运往别处供各种工业锅炉或民用。
如德国的褐煤占电力生产原料的四分之一。
褐煤的化学加工利用研究

作为高炉炼铁 的喷吹燃料 ; 灰分的增焦经进一步加工可 以 低
得到碳分子筛 , 也可替代 价格 昂贵的活性炭用于处理各类 污
水 ; 焦还可直接作为水 泥窑炉 的燃料或发电锅炉燃料等 。 半 联邦德 国 L R L riR hg) - (ug u rs — 新法干馏工艺 。 用褐煤 和烟
煤作原料 日处理原料量达到 10 6 0吨,低温干馏温度为 4 0 5— 7 0C, 5 ̄ 煤气 热值 较高 , 以 回收 汽油 , 可 半焦 产率约 为 6 %以 0
S in e & l c n  ̄g S n ce c h o y VI O e I
科 教前 哨
科 技 视 界
21 年 0 月第 0 期 02 3 9
褐煤的化学加工利用研究
韩海 涛 ’ 邹继 军
(. 汶矿 业集 团有 限责 任公 司化 工管理 处 1 新
山东
新泰
2 12 ; 7 2 1
上。
这种 褐煤只 宜作 为直接气化 的原料 ,因为褐煤 的反应能 力
强 ,有 利于气 化 。气 化用褐 煤 的主要 指标是 A < 0 S< d 3 %,t 25 块度 2 — 5 m, .%。 0 7 m 灰分 熔点 15  ̄。褐煤直接气化 可以 2 0C 生产 含 C + O H 的合成 煤气 , 以进 一步制造合成 氨 、 合成 甲醇 及 尿素等 。用褐 煤直接气 化一般 3 4吨原料 即可生产一 吨 - 氨, 而如果用褐煤半焦则需用 9 1 吨原煤 。 - 1 从原 理上讲 , 现有 的固定床气化 法 、 流化床 气化法 和气
2 程称作为褐煤 的气化。气 化 不 同于热解 , 热解仅能将 煤本身的不到 1%作为副产 品变 为 0 不 同数量 的可燃气体混合物 , 而气 化则将煤 中全部碳都转化 为气态 。褐煤气化 比直接燃烧具有更 大的优越 性 , 因为气 态
褐煤气化技术

褐煤气化技术研究一、引言大力发展煤化工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煤化工涉及煤的焦化、气化、液化以及煤化工制品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煤的洁净化、高效燃烧、联合循环发电、干熄焦、炼焦过程自动化、煤炭气化以及环保洁净能源为主的煤化工能源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烟煤、无烟煤等优质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已被充分利用,走向枯竭是必然趋势。
而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仅高于泥炭的煤炭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褐煤储量达2118亿t,探明储藏量达1280亿t。
对烟煤、无烟煤进行保护性开采利用,发展褐煤气化技术、拓展褐煤开发利用空间是当前我国节能技术政策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我国,褐煤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其中内蒙古褐煤储量近2000亿t,云南昭通褐煤储量约81.58亿t。
褐煤占中国煤炭储量的1/8,在中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外对褐煤利用技术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涉及到褐煤初加工、褐煤燃烧、褐煤液化、褐煤热解与炼焦、褐煤非燃料利用、褐煤共伴生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各国政府对能源和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合理、有效、洁净地利用褐煤是褐煤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能源供求发生变化,人们希望从廉价的褐煤中取得洁净能源以保护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褐煤气化有着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煤化工项目的用水。
而褐煤气化是一种最洁净的煤炭利用技术,能够避免煤直接燃烧的污染。
因此,引进褐煤地上地下气化新技术(示范项目),待试验成功后大规模推广可大大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发展”的目标,对于充分利用褐煤资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应用的煤气化技术有三种,即美国比克比地上闪蒸气化技术和英伦金桥、中节能地下气化技术。
试验项目有四项,分别是苏尼特碱业褐煤半焦油清洁利用(采用比克比技术)中试项目、锡市广厦比克比地上气化项目、英伦金桥地下气化项目和中节能地下气化项目。
褐煤干燥文档

褐煤干燥引言褐煤是一种在煤系列中位于煤的生物质和无烟煤之间的一种煤炭类型。
它的水分含量比无烟煤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多。
为了提高褐煤的燃烧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褐煤通常需要经过干燥过程。
本文将介绍褐煤干燥的过程、方法和影响因素。
褐煤干燥的过程褐煤干燥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分蒸发和温度升高两个阶段。
在水分蒸发阶段,褐煤中的水分会在一定温度下逐渐蒸发。
在温度升高阶段,褐煤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进一步蒸发残留的水分。
整个干燥过程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褐煤干燥的效果。
褐煤干燥的方法褐煤干燥的方法可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指将褐煤暴露在自然的环境下,利用自然的风力和太阳辐射将水分蒸发。
自然干燥的优点是成本低,无需额外设备,但缺点是干燥速度慢,受天气条件限制。
人工干燥人工干燥是指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方法将褐煤进行干燥。
常见的人工干燥方法包括热风干燥、热板干燥和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是通过加热风传导热量给褐煤,从而使褐煤中的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干燥过程,但能耗较高。
•热板干燥是将褐煤放置在加热的板上,通过传导和辐射热量给褐煤进行干燥。
这种方法干燥速度较快,但需要较大的加热面积。
•微波干燥是通过微波能量使褐煤分子产生振动,从而产生热量进行干燥。
这种方法干燥速度快,能耗低,但设备成本较高。
褐煤干燥的影响因素褐煤干燥的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因素。
温度温度是影响褐煤干燥效果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加热温度可以促进水分的蒸发,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褐煤中挥发分的损失。
湿度湿度是指褐煤干燥环境中的水分含量。
较低的湿度可以加快褐煤水分的蒸发速度,但过低的湿度可能会导致褐煤干燥过程中的颗粒损失和燃烧特性的变化。
粒径褐煤的粒径也会影响干燥效果。
较大的粒径褐煤干燥速度较慢,而较小的粒径则可以提高干燥速度。
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需要根据褐煤的粒径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参数。
空气流速空气流速是指干燥过程中空气对褐煤的运动速度。
褐煤处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褐煤处理系统可行性分析一、掺烧褐煤产生的问题及影响。
二、安全方面三、经济方面:煤耗、电耗、炉效、AGC考核、影响电量四、标煤单价五、设备改造费用六、设备:人员配置、场地问题、设备系统、一次投入、维护处理费用。
一、煤质:1、褐煤:产地内蒙锡林浩特。
全水分38%,收到基灰分17.06%,干燥无灰基挥发份30.01%,收到基硫份1.2%,收到基低位热值13MJ/kg。
2、大同煤:产地大同口泉。
全水分9.98%,收到基灰分14.13%,干燥无灰基挥发份34.15%,收到基硫份0.76%,收到基低位热值23.32MJ/kg。
二、目前掺烧褐煤产生的问题及影响:(一)因褐煤发热量为同煤的55.7%,因此掺烧褐煤比例为30%时,给煤量增加约17.86%,烟气量相应增加约20%。
掺烧褐煤比例为40%时,给煤量增加约25%,烟气量相应增加约30%。
(二)对指标的影响。
1、对炉效的影响:掺烧褐煤后大约影响炉效降低1.4%,影响煤耗增加约4.51g/kwh。
(1)排烟损失:掺烧褐煤后,因煤热值低,造成同负荷时烟气量增大20-30%,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加约1%,影响煤耗增加约3.226g/kwh。
(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因掺烧褐煤后造成同负荷时烟气量增大20-30%,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约0.4%,影响煤耗增加约1.29g/kwh。
2、对辅机耗电的影响:(1)因掺烧褐煤时,同负荷下给煤量增大17-25%,磨煤耗电率约增加0.05%。
(2)因掺烧褐煤时烟气量增大20-30%,引风机耗电率约增加0.074%。
(3因掺烧褐煤时含硫增大,脱硫耗电率增加0.076%。
共影响厂用电率增加0.2%,影响煤耗增加约0.7g/kwh。
3、对热耗的影响:掺烧褐煤后因烟气量增大20-30%,导致减温水流量平均增加10t/h,导致热耗增加62KJ/kwh,影响煤耗增加约2.34g/kwh。
综合以上三方面,掺烧褐煤影响煤耗增加约7.55g/kwh。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也称为泥质煤或褐炭)是一种低质煤炭,主要由植物组成,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灰分。
与其他类型的煤相比,褐煤的能源含量较低且污染物排放较高。
然而,褐煤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因此对其提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和缺氧条件将褐煤转化为高品质煤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通过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来提高煤炭的能源含量。
热解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干燥热解、热解燃烧和热解气化等。
2.浸出技术:浸出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褐煤浸泡在溶剂中并去除其中的杂质来提高煤炭质量的方法。
浸出技术可以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浸出剂,通过溶解和洗涤的方式去除煤炭中的水分、灰分和硫分等杂质。
3.燃烧掺烧技术:燃烧掺烧技术是一种将褐煤与其他燃料混合燃烧的方法。
通过将褐煤与高品质煤或生物质等其他可燃物混合燃烧,可以提高燃烧过程中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减少烟尘和污染物的排放。
尽管褐煤提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褐煤的能源含量较低,提质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增加了提质成本。
其次,褐煤提质技术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一定要求。
第三,褐煤提质技术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1.创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更加高效和环保的褐煤提质技术。
可以探索使用新型浸出剂、热解剂和掺烧燃料等,以提高提质效果和降低成本。
2.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褐煤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加快褐煤提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和项目合作。
褐煤利用现状及前景

褐煤煤化工利用现状及前景1褐煤煤化工领域1.1直接燃烧褐煤最常见的直接利用方法就是燃烧。
由于褐煤含有较多的水分,不便于远距离运输,所以目前国内外产出的褐煤主要是在坑口电站用于燃烧发电,只有少量被部分干燥或制成型煤后运往别处供各种工业锅炉或民用。
如德国的褐煤占电力生产原料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估计有90%以上的褐煤被用于电站锅炉和各种工业锅炉的燃料。
与其它煤种相比,褐煤的发热量低、水分高、含氧量高、挥发分高、灰分多,通常被认为是劣质燃料,特别是高灰分高水分将在燃烧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量。
燃用褐煤的电站锅炉主要采用悬浮燃烧方式,即煤粉燃烧锅炉(煤粉炉)。
少量采用旋风燃烧锅炉(旋风炉)。
近几年,随着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流化床燃烧锅炉也开始用于褐煤的燃烧发电。
褐煤在用于小容量的工业炉和工业锅炉时,主要采用层状燃烧方式,如链条炉、往复炉以及流化床燃烧炉。
1.2褐煤的热解褐煤的高水分、低发热量限制了褐煤的使用,但其高挥发分、活性好、H/C比高等独特性质决定了它是极其适合的热解原料。
褐煤热解(干馏)提质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将煤加热,发生热解反应,最终得到焦油、煤气和半焦的加工过程(方法)。
进行褐煤热解的优点:①操作条件温和,褐煤热解加热的温度控制一般在400-700℃;②不需要氧气、氢气及昂贵的催化剂;③技术简单,设备简单,相应的基础投资较少。
热解后产生的热解煤气可以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用气或化工合成气,得到的半焦具有低灰、低硫、固定碳高的特点,可以用于合成气、电石等行业的生产,也可用作铜矿或磷矿等冶炼时的还原剂或用作炼焦配煤,也是生产活性炭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褐煤半焦孔隙发达,是用途较广的吸附材料、过滤材料,还可作为冶金工业的炭质还原剂和无烟燃料。
褐煤热解技术将资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对褐煤主的提制和综合加工利用很有意义,作为洁净煤技术领域的专门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当前褐煤利用的主要途径。
1.3褐煤气化褐煤的气化是以褐煤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汽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褐煤中的有机物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燃料的过程。
褐煤煤质提升方案

褐煤煤质提升方案褐煤是一种低品位煤炭资源,其含氧高、含硫多、水分多,不易燃烧,严重影响了其利用价值。
在当前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开发褐煤资源、提高煤质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介绍褐煤煤质提升方案。
磁选磁选技术是一种分选高铁矿石、锰矿、铜矿、石英石等矿石的有效技术,也可以用于褐煤中火山岩盐等杂质的分离。
利用磁选机械设备,在褐煤气流中施加磁场,可使盐分子产生磁性,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提高煤质的目的。
采用新型热解炉热解炉可将褐煤低温热解成它容易分解的气体燃料和固体材料,并从中分离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
在传统热解炉的基础上,新型热解炉增加了高温区和催化剂,以提高热解效率,加速煤质分解,提高提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生物浸出法生物浸出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下对褐煤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生物质或者甲酸的高效方法。
由于生物浸出法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可控性,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提高了褐煤的利用价值,同时也可以改善环境。
溶剂抽提法溶剂抽提法是将褐煤和特有的溶剂相结合,使褐煤中有机物与溶剂分离,从而提高煤质的方法。
它具有选择性强、清洗度高、回收效率高等优势。
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褐煤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硝酸浸出法硝酸浸出法是一种高效、能耗低、破坏度小的提高褐煤品位的方法。
硝酸可将褐煤中的颗粒物和杂质进行淡化和清洁,同时沉淀掉褐煤中不利于燃烧的有机物。
由此,可提高褐煤中的固体燃料含量,使其成为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
总结针对褐煤资源利用价值低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品质。
本文介绍了褐煤煤质提升方案,分别提出了磁选、采用新型热解炉、生物浸出法、溶剂抽提法和硝酸浸出法五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褐煤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

数 适 合 于 露 天 开采
比 井 工 开采 低 区
,
吨 煤 投 资 和 生 产成本 都
,
一 定 机 械强 度
目前 的不 同
,
发热 量较 高
、
因此
。
凡 条 件适 宜 的 褐 煤 矿
,
,
国内外生 产 的 褐 煤
,
根 据 其 性质
、
应 积 极发 展 露 天 开 采 我 国 褐煤 的 特点
,
提 高褐 煤 产 量
, ,
,
褐煤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因 此 就 地 用 于 电 厂 粉煤 锅 炉 燃烧 在 经 济
。
由 于 多数 褐 煤 矿 藏 离
上 是 较 合理 的
。
是利 用 褐 煤 的 主 要 途 径 之
,
煤层 厚
因此
,
,
有 利 于 实 现 机械 化 露 天 开
目前 一 些 褐 煤埋 藏 量 较 大 的
。
东德 利用 年 轻褐 煤 生 产 型 焦
,
其 蒙
用
、
分 布较 广
。
物 理 化 学 性 质差别 很 大
用 途也 不 同
, ,
。
最年
东北 各 省
、
云南
。
、
广 西 和 广 东 等地 区
0 一6 0 % 青 土 状 褐 煤 有 的水 分 高 达 5 0 % 以上 中 的腐 植酸 含量 可达 5
,
有 机物
,
都 有 大 量褐 煤 资源
, , ,
但 目前 尚未 很 好 开 发 利
,
个别 的 达
,
几 乎 全 部作 为 电站 燃 烧
浅谈褐煤加工利用途径

浅谈褐煤加工利用途径
冯 锐
中煤 科 工集 团沈 阳设 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辽 宁 沈 阳 1 1 0 0 1 5
摘 要 :褐 煤 又 名 柴 煤 , 是 煤 化程 度 最 低 的 矿 产 煤 。 其 化 学 反 应 性 强 ,在 空 气 中容 易风 化 , 不 易储 存 和 远 运 , 燃 烧 时 对 空 气污 染严 重 。但 是 由 于优 质煤 炭 资 源 储 量 逐 年 减 少 , 褐 煤 已成 为我 国主 要 使 用 的动 力煤 种 之 一 。 我 国褐 煤 资 源量 大, 产 量 正 在 逐 年 增 加 ,对 褐 煤 的加 工 利 用应 该 引起 极 大的 关 注 。 关 键 词 :加 工 : 分 选 ;脱 水 ;利 用 ;褐 煤 中图分 类号 :F 4 2 6 . 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7 8 0 ( 2 0 1 5 ) 0 9 — 0 1 6 6 . 0 1 褐煤 水分大 ( 1 5 — 6 0 % ) ,挥发成分 高 ( > 4 0 % ) , 含 游 离 腐 植 酸 。空 气 中 易风 化 碎 裂 ,燃 点低 ( 2 7 0 。左右 ) 。储 存 超 过 两个月就 易发火 自燃 ,堆放高度不应超过两米 。这使得褐煤 的加工 、利用 以及运输均存在着较大 的困难 。本文针对于褐 煤煤质特征和 多种加 工利 用途径 的对比分析 ,提 出了对褐煤 加工利用可 以借鉴和应该注 意的一些问题,希望 引出同仁们 进行深入地探讨 。
பைடு நூலகம்
1褐煤 的利 用途 径
褐 煤 可 用 于 发 电 燃料 、 化 工 原料 、 催化剂载体 、 吸 附剂 、 净化污 水和 回收金 属等 ,期具 体的利用途径 如下: 1 )褐煤 中提取微量 元素。依据煤 中对微量 元素含量的不 同,可对 达 到工业利用 品位 的微 量元素进行 回收利用 ,例如锡林 郭勒 盟 胜利煤 田中的不同含煤地段 ,对锗元素 的回收利用 。2 )褐 煤 的 氧 化 利 用 。 根 据 煤 中对 腐 殖 酸 的含 量 的 不 同 ( 尤 其 是 黄 腐酸 的含 量) , 可通过轻度氧化提取褐煤 中的腐殖酸 。 此外 , 中、深度氧化利 用是褐煤利用的发展方 向,通过 中、深度氧 化 可使褐煤 转化为气体燃 料和原料 。3 )褐煤 的加氢利 用 。 褐 煤具有氢碳 比相对较大 ,加氢液化较为适宜 的特征 。同时 必须要对特定的氢化煤进行具体分析 ,如煤 的显微组分 中惰 性组分 的含 量等 。4 )褐煤 的溶剂抽提利 用 。对于溶剂抽 提 利 用, 一 定要有针对性 ,比如褐煤 中的褐煤蜡等特征 的含 量。 5 ) 褐 煤 低 温 干 馏 后 利 用 。褐 煤 的低 温 干 馏 是 一 个 值 得 关 注 的利用方 向,褐 煤通 过干 馏后主要产品有煤焦油和褐煤半焦 。 由于 半 焦 产 品水 分 低 ,挥 发 分 低 , 热值 高 ,燃 点 高 ,用 途 较 为广泛 ;焦 油可进一 步深加工得 到系列煤化 工产品 。6 )褐
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3]王风芹,袁红莉.陈文新微生物降解褐煤的酶学机理[J] 生物技术,2002,(02):45 47
如g如带‰际出橼如鼢她—旆如F幽≠龆F甥出社‰蝴如F蛛峪‰≈砗‰出科%过嫦如科绵幽—绵逝趟烯蛳如删缔出栅如斟坏觊84坏¥¥¥¥她斛绵如—‰过希4绵
褐煤的用途十分广泛,工业利用的途径主要 有:燃烧、热解、炼焦、液化、气化、提取褐煤蜡及褐 煤微生物的转化与利用。
表6重复试验分析数据
4结束语
河南天宏焦化公司对煤沥青脱杂质预处理 后,再进行热聚合改质,试制的改质沥青喹啉不溶 物为11%~12%,甲苯不溶物为32%~36%,B 树脂为20%~24%,软化点为108~112℃,结焦 值为59.5%~60%,均符合改质沥青国家标准一 级品 万的要 方求 数,据可以制得符合开封炭素厂超高功率
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f听取有关领导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报告;(2)讨论审查了《煤炭工业环 境保护“十一五”计划2006—20LO)(征求意见稿)、《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征求意见稿)、 《煤炭开采I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3)研究2006年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与 会代表分为三组分别对三个重点课题进行了认真审查,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5年第6期
沈国娟,等: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以及甲烷合成。褐煤气化可生产城市煤气、管道
分子物质是主要的降解机制”J。
煤气、氨、尿素、甲醇和烃类的中间产物等。煤炭
褐煤经微生物降解后,黄腐酸含量有所提高,
气化比直接燃烧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燃烧稳定,无
腐植酸化学活性有所增强,可改良土壤,促进农作
掺烧褐煤安全技术措施

掺烧褐煤安全技术措施褐煤是一种低能煤,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
因此,在使用褐煤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近年来,为了降低能源成本,越来越多的锅炉使用掺烧褐煤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掺烧褐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掺烧褐煤的安全性分析褐煤的水分含量一般在20%60%之间,挥发分含量一般在30%40%,灰分含量一般在10%~30%之间。
褐煤的挥发分含量与燃料的易燃性和燃烧特性有关,褐煤易燃易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同时,褐煤的低热值和高含氧量使得它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根据褐煤的物化性质和燃烧特性,掺烧褐煤的锅炉在操作、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1 煤储存褐煤湿度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导致自燃。
同时,褐煤露天储存易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物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引起安全隐患。
因此,储存褐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选择储存场所应避开潮湿、水位高或易受水淹区域。
•在储存场所中应当贴防火标志牌,并按要求设置消防器材和应急照明。
•储存现场环境中应保持干燥,避免水分、雨水侵入。
•对褐煤进行保温,以避免湿气进入、蒸发。
1.2 筛分分析在掺烧褐煤的锅炉中,需要经过筛分操作,将褐煤按照颗粒大小分类。
筛分后,要对不同颗粒的褐煤加以说明,并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同时,还需要保证筛分机的通风和防震安装。
1.3 运输安全在褐煤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车辆侧翻、碰撞等交通事故,也容易发生车辆因装载平衡不良、滞留时间过长而引发自燃。
为了保障运输安全,应注意以下问题:•车辆装载时应均匀布放,集中重心,防止车辆侧翻、坍塌。
•计算好运输时间,避免滞留时间过长。
•在运输过程中可安排专人监督和把关,遇到禁止经过的区域要及时转移路线。
2. 控制掺烧褐煤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落实应急处置、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控制掺烧褐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2.1 应急处置落实应急处置预案,设立应急处置组织,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应急保障机制和技术配备。
2.2 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确保科学合理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杨兆海(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10-4班,学号:06102631)摘要: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
我国的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 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7%,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褐煤平均水分在30%左右综述褐煤的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及有效解决办法,比如褐煤热解、褐煤液化、褐煤气化、褐煤生产腐植酸、褐煤的三高一低、褐煤的干燥等。
关键词:褐煤;利用Abstract: Lignite is the lowest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coal, it is after peat deposits by dehydration, compacted into organic biological rock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duct, because of surface brown or dark brown. Our country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has proven reserves of 1303 t, about 17% of the national coal reserv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verage moisture lignite in China at 30% utilization of lignite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such as coal pyrolysis, coal liquefaction, lignite gasification, lignite humic acid production, 3 tall one low, lignite drying lignite.Key words: lignite; utilization1褐煤的综合利用1.1褐煤液化煤的液化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用以把固体燃料煤炭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工艺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液态优质燃料。
煤的直接液化是将煤与油混合加工成煤油浆,而后通过直接催化加氢使煤转化生成液态油[1]。
煤的间接液化是指首先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而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合成气加工合成为油和化学品的过程[2]。
褐煤具有较高的氧含量,多以酚羟基、羰基、羧基和甲氧基为主,具有较高的液化活性。
褐煤的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褐煤直接液化是在适当温度、压力等反应条件下,褐煤催化加氢。
先将煤和油混合制成油煤浆,通过加氢是的褐煤转化为液态油。
褐煤直接液化产品是优质汽油、气燃料油、柴油以及芳烃和碳素化工原料,并副产燃料气、液化石油气、硫磺和氨等。
褐煤直接液化工艺过程的热效率高达70% 以上,并且相对与间接液化而言,反应工艺步骤更少[3]。
直接液化技术在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有研究工作,但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装置。
我国在煤科总院液化研究所的长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神华煤制油公司在吸收各方的技术优点并创新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
该技术的上海PDU 装置经过三年的调试运行,现已解决了设备和运行的问题,可保持长周期的连续,一些如: 沉积、温控等问题都为目前已建成的鄂尔多斯( 一期工程年产液化油105 万t) 大厂的投料试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4]。
褐煤的间接液化是指先将煤气化产生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液体燃料或化学品的过程。
在液化的合成过程中,根据所选用的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最终的产品可以是石蜡、烯烃类化合物或醇类( 特别是甲醇) 。
南非萨索厂在原德国费托合成技术的基础上大规模生产了几十年。
催化剂也几经改良成了改良费托合成[5]。
1.2褐煤热解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煤气、焦油、半焦的过程,称为煤炭热解。
其产品有半焦、干馏煤气和低温煤焦油。
褐煤新法干馏是用625℃的半焦作热载体,焦煤比为3∶8,原煤粒度在0.6~2.5 mm,经过干燥、脱水,并预热到120℃~150℃,干馏温度为500℃~590℃,产物为焦油、半焦和煤气[6]。
1.3褐煤生产腐植酸腐植酸是一种宝贵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可以制作肥料、污水处理剂、钻井泥浆调整剂、土壤改良剂等。
褐煤是一种年轻煤种,腐植酸含量高( 可达30%) ,是一种理想的腐植酸生产原料[7]。
1.4褐煤气化煤炭气化是一种清洁高效加工利用煤炭的技术,它是包括煤炭化工合成、IGCC、煤炭间接液化、燃料电池等等产业的先导环节。
褐煤的化学活性非常好,较易气化。
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褐煤的气化存在一些小问题: 一是褐煤的含水量太大( 30% ~ 50%) ,干粉气化需要两重干燥。
二是对于采用褐煤先制水煤浆后气化的工艺,褐煤制浆得到浆体的浓度难以提上去。
褐煤气化有以下优势:褐煤气化的优势:( 1) 挥发分。
挥发分高的煤,煤气产率也高,煤气中的甲烷含量也高,热值也高。
褐煤的挥发分约为40% ~ 60%,远高于其它煤种[8]。
( 2) 粘结性。
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煤质受热分解而成塑性状态,碳粒之间受膨胀压力的作用相互粘结在一起[8]。
对于移动床气化,若煤在气化炉上部粘结成大块,将破坏料层中气流的分布,粘结严重时,会导致整个气化过程无法进行。
流化床气化也会因料煤的粘结而破坏正常的流化状态。
虽然气流床对煤的粘结屋要求,但为保证吸入的气化剂在炉内均匀流通,要求气化原料煤为不粘结煤或弱粘结煤。
从褐煤的基本特性可知,褐煤为无胶质层煤,无粘结性,所以它适合所有的气化方式。
( 3) 反应活性。
气化炉要求煤的反应活性越高越好。
煤的反应活性通常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弱,褐煤气孔多,表面积大其他含氧官能团、侧链、桥键、氢键较多,结构比较松散,加热时反应活性大。
1.5褐煤燃烧发电燃烧发电是现在褐煤的主要利用手段,由于褐煤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不便于远距离运输,褐煤主要用于坑口电站发电。
但褐煤燃烧不但浪费了大量能源、资金及设备,还严重污染了环境[9]。
同时褐煤的高水分使得燃烧前的脱水环节十分必要,增加了发电成本。
1.6从褐煤中提取煤蜡褐煤蜡是指褐煤经有机溶剂萃取所得的粗蜡煤油,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纺织、造纸、制革、橡胶、包装、日用化妆品工业等等[5]2制约褐煤利用的因素2.1褐煤的高水分由于褐煤的煤化程度低,内孔丰富,表面积大,导致水分含量高,我国褐煤的平均含水量在30%以上,使得运力增加,运输成本大大提高,而且很多运用途径都要求低水分才能很好的利用,干燥褐煤的成本很高,并且工艺复杂,很难控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褐煤的应用。
2.2褐煤的高灰分褐煤的变质程度低,矿物质含量高,使得褐煤的灰分比烟煤的要高很多,影响褐煤的高效洁净利用。
2.3褐煤的高挥发分褐煤的没化程度低,煤大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多,支链丰富,在褐煤气化和液化时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导致褐煤气化和液化的化工产品增多[10]。
2.4褐煤的低发热量褐煤由于热值低,严重影响了褐煤的综合利用。
3褐煤的干燥3.1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技术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技术是以过热蒸汽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技术( SFCU 技术) 为主的洁净煤新技术[11]。
SFCU 技术是利用褐煤内水分蒸发所形成的过热蒸汽作为与褐煤接触的流化工质,通过再热器或流化床内置换热器间接提供干燥所需要的能量。
系统闭路循环,全部为惰性无氧气氛。
褐煤内水分蒸发所形成的过热蒸汽被排出系统后,可回收全部干燥所供给的热量,蒸汽消耗只有常规间接蒸汽回转干燥机的20%,热效率大大提高。
3.2过热蒸汽内加热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高床层内加热流化床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洁净煤成套工艺技术和装置是由山东省科学院工业节能中心和山东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 天力公司) 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是中国洁净煤技术的新突破[10]。
该技术利用过热水蒸汽作为干燥介质,结合尾气余热回收,具有环保、安全、节能、节水的优点,干燥强度高于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过热蒸汽流化床技术。
褐煤过热蒸汽高床层内加热流化床干煤系统以饱和蒸汽作为热源,用来干燥平均粒径小于3mm的褐煤,用户为燃烧褐煤的电厂和具有蒸汽热源条件的煤矿。
热源饱和蒸汽由电厂汽轮机的抽气系统得到。
饱和蒸汽送入干燥床中特殊设计的内加热管,实现与高水分褐煤的热交换后,形成冷凝水,由疏水阀排出干燥系统,引回锅炉系统。
参考文献[1]虞继舜.煤化学[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2]王海锋,朱书全,任红星,等.通辽褐煤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的干燥特性研究[J].选煤技术,2007 ( 4 ) : 43- 47.[3]蒋斌,李胜,高俊荣,等。
褐煤干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A].煤质技术.[4]黄建湘,李明,袁翠翠,等. 褐煤煤化工利用现状及前景,2011.[5]王天威褐煤改质的基础研究[J] 应用能源技术, 2007, ( 9): 19~20.[6]陈永国揭煤温和气化试验及预测焦油产率的数学模型研究[ 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01[7]熊友辉,高水分褐煤燃烧发电的集成干燥技术[J] 锅炉技术, 2006, 37, ( 1): 46~ 49[8]王惠云,工业废料,炉渣应用的新途径[J] 建井技术, 1996, ( 4): 43~ 44[9]熊友辉. 高水分褐煤燃烧发电的集成干燥技术[J]. 锅炉技术,2006,37(I):46-49.[10]屈进州,陶秀祥,刘金艳,等,褐煤提质技术研究进展[A],煤炭科学技术,2011[11]侯英, 张文军, 吕政超,等,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工艺的探讨[A],选煤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