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组改造、代谢工程、细胞工程等方法,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特性的调控和改良。
这一领域的技术应用广泛,涉及包括医药、农业、环保、食品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效性和精准性。
生物工程技术充分利用了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高效操作和调控。
通过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手段,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特性的精准改良,大大提高了生物体改造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多样性和可塑性。
生物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具有多样的遗传信息和生理特性。
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改造和调控。
这种多样性和可塑性为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三、跨学科性和交叉融合。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物。
它不仅需要在生物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借助工程学的方法,采用工程化的思维和手段进行实践操作。
生物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交叉融合性。
一、促进医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为医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新的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疾病,细胞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二、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的进步。
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作物改良、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为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产量和抗性,生物酶技术可以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生物饲料技术可以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等,为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浅谈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生产安全问题与对策
2、生产安全问题与对策
在生产过程中,兽医生物制品可能面临污染、交叉感染等风险。因此,需建 立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原料采集、生产工艺、成品检验等环节的 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健康监测, 提高安全意识。 3.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
2、生产安全问题与对策
三、关键技术
1、生物合成技术
1、生物合成技术
生物合成技术是兽医生物制品行业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包括基因工程、细 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疫苗、血液制品等兽医生 物制品的高效制备和优化。
2、基因修饰技术
2、基因修饰技术
基因修饰技术是另一种关键技术,其通过对微生物或细胞的基因进行修饰, 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品质。例如,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更高免 疫原性的疫苗株,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
3、创新点丰富
3、创新点丰富
未来,我国兽医生物制品行业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新产品。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研发针对特殊疾病 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动物疾病预警和 预防体系等。
4、经济效益显著
4、经济效益显著
兽医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高质量的兽医生 物制品将提高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 方面,兽医生物制品行业本身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 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谢谢观看
一、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据统计, 2021年我国兽医生物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800 亿元。
微生物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微生物学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学》也是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发展及农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对现代与未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生活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一、发展历程(一)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公元二千多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仪狄作酒的记载。
北魏(386~534)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制醋方法。
我国古代人民也发现豆类的发酵过程,从而制成了酱。
十一世纪时。
北宋未年刘真人就有肺痨由虫引起之说。
意大利学者Fracastoro 认为传染病的传播有直接、间接和通过空气等几种途径。
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将水煮沸后饮用的习惯。
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亦有对病人穿过的衣服应该进行消毒的记载。
我国古代人民,创用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
大量古书证明,我国在明代隆庆年间,人痘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英国等国家,人痘接种是我国对预防医学的一大贡献。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微生物的发现首先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他于1676年创制了一架原始显微镜,正确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样等,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
巴斯德的研究开始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期。
自此,微生物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巴斯德创造了巴氏消毒法。
随后,英国外科医师李斯德创用石碳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以防止外科手术的继发感染,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作打下基础。
生物技术在制药方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在制药方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也是今后制药产业发展的趋势。
虽然我国生物制药技术起步较早,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生物技术的研究,促进制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造福成为现代制药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标签: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当前社会发展来看,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技术项目之一。
时至今日,生物技术应用于制药领域为临床医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疾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1.生物技术简述生物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中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生物技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主要是通过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物理论为基础来改变动植物体内的细胞与DNA,从而进行人工加工和提取的过程。
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传统医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挑战。
传统的生物技术本仅是一个加工的过程和服务行业,然而伴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步趋于培养新物种、开发新产品和探索新技术的过程。
植物基因作为当前生物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医疗人员在工作中以植物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而利用植物细胞对相关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动植物抵抗力,使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正常良好生长。
2.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原理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来对各种微生物和微元素进行辨析和处理,从而提取出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成分。
制药技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药物需求不断增加,提高药品质量和药品的药效已成为人类追求的主要重点。
在制药工作中,利用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一种新技术,是提高工程施工措施和技术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生物化工技术是将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相结合,利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或者生物体外的微生物酶的作用。
随着生物科学和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
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催化技术是将传统化学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替换为微生物酶或者细胞的过程。
传统的化学合成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催化剂,而生物催化技术则可以使用天然的酶或者细胞进行催化反应,避免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
近年来,生物催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已经可以通过生物催化反应实现。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和表达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技术。
在生物化工中,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提高生物催化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微生物能够高效地合成某种特定的有机物质或者酶,从而实现产量的提高和优化。
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构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例如产生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植物,以及用于环境修复和废弃物处理的特殊菌株。
纳米生物技术是将纳米材料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纳米生物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生物技术的高效性能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
在生物化工中,纳米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生物催化剂和载体,提高生物催化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纳米结构的酶或者微生物细胞,使其表面积增大,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一种将传统的实验室试剂反应缩小到微型板上,同时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筛选的技术。
在生物化工中,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用于寻找新的生物催化剂和优化催化反应的条件。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酶和微生物菌株进行快速筛选,找到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生物催化剂。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摘要】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从特征、应用领域、促进科学研究和医药发展、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物工程技术具有高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可以应用于医学、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
其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通过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意义、特征、应用领域、科学研究、医药发展、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经济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概述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代谢过程等进行工程设计、改造和优化,以开发新型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一种高新技术领域。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基因工程技术到如今的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在医药、农业、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变得日益广泛。
通过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遗传组成和代谢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不断开发出新型药物、农药、生物材料和生物燃料,并在生产、医疗、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还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生物工程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和意义本文将围绕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展开讨论,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科学研究、医药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最新精选】浅谈对生物技术的看法
浅谈对生物技术的看法生物技术已成为现代高科技两大技术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它的安全性比起其它技术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因此首先我想谈谈对生物工程优越性的看法。
无疑,生物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是人类,它的绝大多数项目也是直接针对人类而言的。
许多新型的药物已投入使用,有效的减轻了人的痛苦,甚至“人体器官”的培育和种植都取得了成功,不得不说为医学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为人类送来了福音。
比如,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我有一个设想:是否能培育出吞噬晶状体的细菌,从而可以利用眼药水等方法使近视人群眼球的晶状体变薄,逐步恢复视力呢?我对生命科学了解极浅,这个想法或许有些幼稚,可是我想说明的就是生物工程对人类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同样,它在生物、环保等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用生态方式灭菌治污可以使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生物农药及生态降解油污都是很好的证明。
然而,从生物技术带给我们的极大的喜悦中跳出来,与它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及其安全性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首先,细胞移植、器官移植是不是真的没有副作用呢?毕竟这还是一门太过年轻的学科,谁能够保证它不会导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脆弱呢?还有,会不会随着器官培植技术的成熟,人们渐渐不满足于仅仅培植“器官”,而更倾向于培植所谓“全能的人”?。
如果这样的话,当人类想要任何器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这样的“人”身上取走,这比单独培育器官要方便的多,还可以使人类的寿命延长也许七八十年。
这就谈到了生命工程最敏感的克隆问题上。
最近看了老师介绍的片子《逃出克隆岛》,感触很深。
《逃出克隆岛》的背景是几十年后的美国,技术更加发达了,人们更有钱了,也因此人们想要活得更久。
所以就有科学狂人开辟了一块研发基地,封闭式的培育克隆人,在基地内对克隆人说他们将参与抽奖,幸运的人会被抽中送到一个叫做神秘岛的美好的地方。
而实际上是被杀死,取出身体上的某一部分给所谓的“主人”。
对外他们则宣称培育的只是没有生命的产品,大家可以放心订购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浅谈生命科学的发展
浅谈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又称为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了对生命的探索和研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命科学经历了许多变化、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催生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面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一、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生命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希腊哲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的万物。
但是真正的生命科学的诞生还是在17世纪由英国皇家学会创立。
那时生物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基本单元和结构,其根基是生命科学的最基本原理——细胞学说的确立。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生命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各个分支。
二、生命科学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命科学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中,以下几个技术成果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人工操作,使其产生预期的变化。
这项技术突破了生物的自然限制,可用于创造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基因工程技术也为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生物武器防控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细胞分离出来,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在人工环境中继续生长和繁殖。
这项技术为生化合成、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模型,也为种群数量统计、细胞学分析和生物保存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3.CRISPR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酶剪裁DNA链和RNA复制机制,实现对细胞基因的刻意编辑。
这项技术解决了许多之前基因工程技术所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也为种群基因图谱维护、遗传缺陷修复和新品种实现等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三、生命科学的前景和挑战尽管生命科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未知领域。
浅谈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葛露萍 151805290003【摘要】: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在不断更新,随之衍生出很多的环境问题,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发展,更深一步开发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在环保的同时能够促进环境、社会、经济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环境保护高效净化可持续发展【Abstract】: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s an emerging research field by modern bio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re combin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sing the intact organisms or organisms in some part or some function, set up to reduce or eliminate pollutants p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r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igh purifying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useful substances.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constantly updated, derived from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ope that through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a deeper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can the thre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Key words】: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 efficiency purifi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引言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简称EBT,是近20年来才定义的新型边缘学科。
浅谈生物化学发展现状及措施
浅谈生物化学发展现状及措施生物化学就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物质结构和生命活动状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学科,简单地来说就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变化。
现如今,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此,本文对生物化学发展和现状进行探析,同时总结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建议,希望对生物化学的发展有益。
标签:生物化学;发展;建议1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1.1 生物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化学是一门出现时间较晚的基础学科,它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的时间非常短。
虽然它的出现时间很短但是却创造出了很多价值对人们的生活非常有帮助。
近些年来,经过生物化学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生物化学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生物大分子的分解代谢、生物的合成途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学家们还合成了很多种具有生物化学活性蛋白质及基因。
人们根据生物化学成功研制出来了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些都在不断地推动科技向前发展。
1.2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人类把生物化学史分为三个部分,从叙述生物化学到动态生物化学最后是机能生物化学,这三部分的生物化学代表生物化学史上的三个不同的阶段,生物化学是从18世纪开始被人们发现的。
一开始,舍勒研究生物体的各种化学组成成分,然后发现了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联系,这为人们之后研究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各门类的科学家去研究生物化学,他们分别合成了尿素、多肽;发现了核酸;引进生物催化剂的概念;进而又发现了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各种维生素及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后又確定了蛋白质和DNA在遗传中所起到的作用;到今天的基因工程和克隆。
生物化学在最近的一百年里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3 现阶段生物化学的研究热点虽然生物化学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生物化学现阶段的研究虽然距离我们预计的目标很遥远,但是生物化学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计的。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生物化工技术是将生物学与化学工程相结合,利用微生物、酶、细胞等生物体系进行物质转化、制备和合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生物化工技术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新的生物体系的开发和利用是生物化工技术的重要进展。
微藻是一类具有丰富生物资源的微生物,它们具有高生长速度、较高的固碳能力和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转化能力。
利用微藻可以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气体、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具有巨大的潜力。
利用与石油矿区演化相似的环境中分离纯化的微生物并进行改造,可以用于降解石油污染物、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等。
基因工程技术的新进展也为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重组,使其具有更好的物质转化和合成的能力。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可大量产生重要化合物的菌株,如丝氨酸产生菌株和聚乳酸产生菌株等。
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反应器,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量。
生物传感技术的新进展也为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利用生物体系对特定物质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来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通过将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产物质量的在线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新型的生物反应器和生产工艺也是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往往存在底物传质受限、氧气传递不良等问题,限制了生物过程的进行。
而新型的生物反应器,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固定化酶工艺和固态发酵等,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提高了底物利用率和产物得率。
一些新的生物化工工艺,如生物催化、生物转化和生物合成等,可以利用生物体系的特殊性质实现对复杂化合物的高效转化和合成。
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新的生物体系的开发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新进展、生物传感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新型的生物反应器和生产工艺等。
这些新进展为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推动生物化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浅谈中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中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及发展【摘要】生物技术制药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 用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的研究和开发 到1998年7月底 我国已有近200多个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 已有14种现代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投产 已经批准进入临床的有近10种药 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有10多种。
在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
但我国生物技术诊断试剂、酶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支撑技术、后处理技术和制剂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
其中不重视中试放大过程是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字】: 生物技术、医药药物、生物制药一、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 1.生物制药的研究成果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 但跟踪模仿 发展迅速。
经多年努力 已基本做到国外有的产品我国也已上市或正在研究开发中。
生物技术制药业近年来显露出蓬勃生机 目前我国企业已开发出促红细胞生成素、人胰岛素、集落刺激因子等多种产品生物科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 生物技术制药业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生物药物的产业具有高投人、高效益、周期长、高风险等特点。
由于各国的科技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极不平衡 在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中美国位居世界榜首。
生物技术制药经过20余年的发展 目前有10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 临床应用的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等重要抗生素 大多数的聚酮合成酶基因已被克隆。
但生物技术作为中国“863计划”的最优先发展的项目 经过“七五”“八五”的科技攻关 使生物技术制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1989年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α1b上市 中第一家生物技术制药企业成立。
浅谈生物技术产业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15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5.152浅谈生物技术产业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①祝路原(山东省昌乐二中 山东昌乐 262400)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深入研究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兴的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生物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逐渐将这项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物技术的实际运用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的特征,并在基本理解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对生物技术产业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人们认识到生物技术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加强深入学习生物学的信心。
关键词: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产业 特征 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a)-0152-02①作者简介:祝路原(2001,7—),男,汉族,山东潍坊人,高中,研究方向:生物学。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的创新精神也在不断增强。
随着对生物学的研究与分析,生物技术逐渐出现,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学习并深入理解生物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在当今时代,通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使得生物产业顺势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对当代及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生物技术的概述生物技术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早期社会,古埃及人会利用酵母菌来酿酒。
从古埃及人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利用生物体来生产出新生物或改良自身特性的一种科学技术[1]。
生物技术的产生有利于新物种的创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物技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结合了其他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人类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生物化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代谢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制造化学产品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微生物、酶和其他生物材料来进行生化反应,生产出各种有机化合物和生物产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不断涌现,为化工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基因编辑技术助力生物化工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精确修改生物体基因组中特定位置的技术。
它包括CRISPR/Cas9、TALENs和ZFNs等多种技术手段。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微生物、酶和其他生物材料的基因,提高其产物的产率和品质,使得生物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能提高产物的附加值。
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构建新的代谢途径,推动生物体合成更多种类的化合物,为生物化工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合成生物学是一种将工程学的原则应用于生物系统中,通过设计、构建和优化生物体来实现新的生物功能的学科。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为生物化工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可以设计和构建更高效的微生物、酶和其他生物材料,使其具有更强的代谢能力和更高的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生物化工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对生物体代谢途径的重构和优化,为生物化工技术的创新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分析和挖掘海量的生物实验数据,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和规律,为生物化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生物体代谢途径的运行规律,优化生物体的设计和构建过程,提高生物化工产品的产率和品质。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体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监测,实现生物化工产品的高效生产和质量管控。
浅谈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改造 。
3 转基 因技术 以及动物克 隆技术 将取得 . 3 重大突破、 产业化前景广阔。转基 因技术应用将 带动农业结构 的全面更新 , 推动大农业发展 的新 飞跃 ;同时极大地提高生物医药 的生产水平 , 并
对其他行业 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3 生物技术走 向社会化、 . 4 安全化 、 智能化 。 社会 化发展将 解决新 的生物技术所带来的社会 伦理问题、 双刃剑效应 , 是否和平与安全利用 、 是 否共享等问题 以及人种与智商的差异问题 。 3 基因治疗将取得重大进展 。 . 5 克隆器官和 组织工程将使攻克恶性肿瘤、 艾滋病等人类重大 疾病取得突破性进展。 3 蛋 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 的发展 , . 6 通过分 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 和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 、 相互 融合 , 形成一 门高度综合 、 应用广泛 的边缘
科 技论 坛 J f l
科
浅 谈我 国生物 技术及产业 的发展
宋继林 魏庆 瑞
( 黑龙江粮食 职业学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1
摘 要: 生物技术和产业 日益显示 出强大、 高效 、 经济与生 态和谐的特点, 现和代表着可持续发展 方向。 体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 正在悄 然地 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工业、 农业和经济的性质、 结构 、 式和价值取向 , 模 其范 围和程度令人耳 目 一新。 关键词 : 生物技术 ; 产业 ; 发展
前言
2 世纪 的一百年 , 0 人类凭借 着科学 和技 术 的巨大发展与进步 , 发明和创造 了机械化和 自动 化的生产和交通设备与工具、 电子与系统集成化 的通讯设施与器具 、 家用电器、 电脑以及 化学 合 成物质 , 极大改变了 自身的生活、 生产 和经济方 式, 迈进现代化的阶段 。 欢欣之余 , 人类也不能忘 记在发展 中付出的惨重代价: 在准备大踏步向现 代化迈进的 2 世纪 中叶 , 0 人类社会却面l 着全 l 缶 球性生态环境 日益恶化 、 人口与健康受到严重威 胁、 粮食生产滞后 、 能源耗竭和资源短缺 的五大 危机:这些 问题显然是发展 中带来的, 它们直接 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毋庸置 疑, 一项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 的促进作用 。 然而 , 工业革命 发展进程表 明, 人类 味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而 忽视技术对人类 自身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时 , 人 类最终要饱尝在技术发明初期未曾预料 的苦果。 进入 2 世纪 8 年代以来 , O O 生物技术和产 业1 3 益显示 出强大 、 高效、 经济与生态 和谐 的特 点, 体现和代表着可持续发展方 向。生物技术及 其产业化发展正在悄然地影响并 改变着传统 的 工业、 农业和经济 的性质、 结构 、 模式 和价值 取 向, 其范围和程度令人耳 目 一新 。 难怪 , 国生物 美 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 利用细胞 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 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 理的产业 。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 、 农业生 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共同组成。 医药生物技术 重点攻克癌症 、 艾滋病、 老年痴呆症 、 帕金森病 、 心脏病 、 糖尿病等危害人类 的顽疾 ; 生物技 农业 术着眼于提高农产 品的产量和质量 ; 环境生物技 术重点用于清除工农业生产 和生 活带来 的废弃 物和有毒物质。 生物垃圾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所 生产的废弃物 , 是制造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产 品的原材料 。通过生物降解 、 净化和再生技术 的 三“ ” R 模式 , 垃圾和废物采用 消除 、 即对 再循 环 和再生( m v、 cc 、 gnr i ) e r o ̄r yl r ee t n, e ee a o 清除石油副 产 品污染物及其他有毒物质 , 进行资源利再利用 意义重大 。 1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近 2 年来 , 0 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 展, 培养了一支约 2万人 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 开发 、 生产和管理的科技 队伍 , 中有一批 留学 其 海外学成 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 建立了相 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 ; 初步形成 了医药生物技术 、 业生物技术 、 农 轻化工生物技 术 、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 开发、 生产的体 系。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 , 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 品并投放市场。继 19 ~19 年第—个基因工 96 97 程产品上市的高潮之后 , 在 20 ~ 0 5 预计 0 3 2 0 年 我 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高潮。 由 此可见 , 与其它高技 术领域相 比 , 国的生物技 我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新兴技术,它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将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1. 跨学科性: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需要跨学科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种跨学科性不仅拓宽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也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高度技术化: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都需要高端仪器和大量技术支持。
这种技术化特征使得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加精准和高效。
3. 应用性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生物医药、农业改良、环境保护等方面,因此其应用性非常强。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研发新药、改良作物、解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4. 伦理道德性: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面对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道德问题等。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的对待。
1. 促进医学进步:生物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研发新药等。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因此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2. 促进农业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对农业也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的抗病虫性、提高产量等。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3. 保护环境: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例如生物降解技术可以用于降解有机废弃物、污染物等。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探索生命奥秘:生命科学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探索生命奥秘的途径。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浅谈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生物化工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的一种跨学科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在最近几年里,随着生物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制造、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生物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一、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生物催化技术是利用酶、微生物等生物体催化化学反应的一种生化转化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生物催化技术发展迅速。
大量的酶和微生物被分离、鉴定和筛选出来,从而为其在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最近的新进展集中在以下方面:1.1 无机盐-酶催化技术近年来,无机盐-酶催化技术在糖化、氧化、硫化、扩糖等重大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浓度甘露糖的生产将离不开无机盐催化技术。
采用无机盐催化技术不仅可大大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而且能够使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量大量减少,从而对环境友好。
1.2 生物糖化技术糖化是生物化工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它是指通过酶催化把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水解成小分子的单糖。
传统酶剂常常受到酶稳定性差、反应速度慢、效率低等方面的限制。
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使得糖化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对于各种果糖、葡萄糖的生产,新的纯化工艺及酶催化技术可提高反应速度2 ~ 4倍,并大大降低成本。
1.3 基因工程中的展望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类别被利用到了生物化工工业中。
借助于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真菌和酵母等生物体的合成途径和代谢通路得到了精细调控。
同时,天然酶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被大大提高,为生物化工工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催化酶。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新技术污水的生物处理是一种高效的净化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杂质,并将其转化为更为稳定、安全、无害的生物体或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目前,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浅谈生物学的发展
10 8 哈 尔滨 学院 50 6 黑龙 江 哈 尔滨 裴 旭升
【 摘 要】 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的阐明将是 2 世纪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 1 也正是现代生物学的特点。2 世 纪的生物学将是在对 1 生命活动的本质统一认识 下的真正的统一生物学的世 纪, 并将形成崭新的生命观。本文就生物学的发展做 了简单概述。 【 关键词】 生物学 历史 发展
如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来解 决能源危机 问题 ; 利用转基因技术 培育农业生产上的优质 、 高产抗逆新 品种 ( 如马铃薯抗病毒 , 高 蛋 白; 烟草抗虫 ; 番茄抗 软化 ; 固氮基 因转移 等) 来解决粮食 和 副食品问题 ; 利用生物技术制药来治疗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疾 病 的研 究 等 。如 艾滋 病 的 预 防 与 治疗 机 制 研 究 。 因此 , 围绕 上 述问题 的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长期 的课题 ; 同时, 生物学本身特征 具 有影 响生命 过 程 的因 素众 多 而复 杂 , 生物 又具 有 多样 性 , 量 变 多, 同于数理等学科 的研究 。 不 3 细胞通讯机制的研究 。如神经在微秒 、 、 几十分之一秒内 传递信息 , 机理是什么? 4 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如人体癌细胞生长的调节与控制 、
发生着周期性 的变化 , 它的不断合成使其浓度不断增加 , 在细胞
分 裂 之前 达 到 高峰 。 7 生 物分 子 的结 构 与功 能研 究 。分 子生 物 学是从 基 础 研 究 、 开始的 , 虽然它的兴起还不 到半个世纪 , 但它所取得的成果 , 已 经 在 工业 、 业及 医 药 卫 生 等方 面有 了极 为 重 要 的应 用 。分 子 农 生 物 学成 果 在工 业 上 的应 用 , 生 了 以基 因工 程 为 基 础 的生 产 产 生物制品的一种新兴的工业 , 现在已经达到大产业的规模 , 在二 十一世纪还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 其规模现在还很难 预计 。在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物技术的认识与展望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强大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必须抓住新的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走超常规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农业生物技术必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中流砥柱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1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1.1基因组学带来深刻的科学革命人类、拟南芥和水稻等基因组测序与工作图谱的完成,在自然科学史上第一次将物质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转换为数字信息,产生了全新的学科生物信息学,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效率,加速了其他物种物理图谱、精细全图、转录图和测序工作的进程,刺激了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的发展,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前沿新学科的发展,使人类对生命的本质、生物进化与起源、生物的基因设计、人类的食物营养、寿命与健康控制等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2基因组学带来技术革命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的深入发展,基因组学革命以起爆的方式,正在带来一系列新的技术革命,产生一系列新的技术领域、技术平台、技术专利、知识产权、技术工艺、技术标准、生物量刚和新兴产业。
1.3基因组学带来研究方法和组织方式的革命基因组学的工业化、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网络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等新的研究方法和组织方式,以及技术路线上大科学、大平台、大规模、高效率、高通量、长效性、大产业等鲜明的特点,正在带来生命科学传统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组织方式的空前革命,并且演变成为研究、开发、产业发展一体化的生物经济发展新模式。
1.4基因组学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和深远的社会革命一个基因创造一个产业,由基因革命诞生的生物经济正在与信息经济一样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农业领域,例如针对抗逆、抗病、抗旱、抗盐碱、抗寒、抗虫害、优质、高产等问题对农作物进行遗传设计和定向改良,并且在食物与营养、医疗与保健、信息与能源、环保与新材料开发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潜在的商业利益和机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新的伦理、观念与文化,进而发生影响深远的人类社会革命。
1.5 基因组学参与构筑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以基因组学为标志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现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国家重大需求等特征,具有多、快、好、省地占领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等优势,除了能够解决前述农业与农村、食物与营养、医疗与保健、信息与能源、环保与新材料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外,还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应用和派生的系列衍生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市场准人、外交与政治较量的杀手锏和王牌。
因此,“建立以生物基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财富”,早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与决策,各国政府都不约而同地把农业生物技术列为首要的优先发展领域。
1.6基因组学带来跨越发展的机遇我国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具有独到的生物资源优势(例如水稻远缘杂交的可交配基因、糯质基因等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基本具备或可以顺利从国外买到生物技术研究所需的研究设备。
生物技术是一门大科学,需要各国大合作,国际上各类生物信息数据库对我们免费开放。
我国科学家已经参与完成了人类、水稻、家猪、家蚕和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建设了平台、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和队伍、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在刚刚进入关键性、实质性快速发展阶段,我们与发达国家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在若干领域已经形成特色和优势。
1.7农业生物技术是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领域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I临着世界产业寡头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和生物经济的历史机遇,重新瓜分和占领全球市场的“新寡头时代”。
在这场决定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百年一遇的战略大搏弈中,农业生物技术是目前最有希望率先赶上和超过西方的发展领域与战略方向之一。
21世纪给中华民族有两条选择:要么错过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意味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走向非主流、边缘或大国家小经济;要么抓住百年一遇的历史机会,以前所未有的胆识、理念、战略和部署,倾举国之力在战略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打造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若干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国家级、部门级的重点开放实验室,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队伍,获得了一批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优势领域已经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同步发展、自主创新。
2.1 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基因功能研究 2002年12月,我国科学家首次绘制完成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精细图”的覆盖率达97%,其中97%的基因精确定位在染色体上,其中覆盖基因组94%的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率为99.99%,还预测出约6万个水稻基因,制备出全基因组基因芯片,为大规模分离抗病、高产、优质的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近5年来,我国建成了包括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的遗传资源收集和研究中心,收集鉴定和创造了一大批具有特殊抗性的遗传资源,建立了主要农作物病害和逆境抗性的筛选与鉴定体系;完善了水稻、小麦、棉花等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和T-DNA插入突变技术体系,建立容量超过20万份的水稻突变体库;发现重要农艺性状新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TL)657个,分离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草甘膦基因、特殊抗病杀虫基因和抗旱、耐盐或低温胁迫的转录调控因子,克隆了稻谷分蘖控制基因(MOCl)、抗白叶枯病优异新基因Xa2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抗盐相关的SKCl基因、控制矮化的基因、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棉花纤维品质相关基因、抗黄萎病相关新基因等一批重要功能基因;明确了纤维细胞发育调控基因与棉花体内乙烯代谢的关系,发现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与黄酮代谢的一个新支路,阐明了BoroⅡ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以及对称植物花瓣形成控制机理等。
2.2生物技术育种近年来,在分子标记、转基因、细胞工程等现代育种技术领域,相继创制出一批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甘蓝和辣椒等作物育种新材料,构建了新型抗逆、抗病虫害或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油菜、玉米、小麦和棉花株系等,取得了超级稻、优质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玉米、转基因抗虫棉、高油大豆、双低油菜、转基因杨树、北京黑猪、中国荷斯坦牛、中国美利奴羊、小型蛋鸡、新吉富罗非鱼、中国对虾黄海一号等一批新成果。
2.2.1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研究高产、优质、抗逆与抗病性的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已经成为快速创造植物新种质的主要手段。
构建了水稻、玉米、小麦的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定位了大量与抗病、抗虫、抗逆、产量、品质有关的基因或 QTL,先后开展了针对抗病、优质、耐旱性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地将Xa21转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和密阳46中,获得了具有白叶枯病抗性的水稻品种,培育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稻协优218;使用抗玉米矮花叶病基因与耐旱性及其他抗病性基因聚合培育出有利用价值的玉米自交系,建立了适于玉米自交系选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体系;将小麦抗黄矮病基因Bdv2的 SSR标记和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小麦抗黄矮病育种,利用小麦SSR标记定位了2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Pr030和Pr031,分别在小麦抗病、抗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和标记辅助选择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先后构建了3张大豆标记连锁图谱,涉及的性状包括农艺性状、抗病性(花叶病毒病、胞囊线虫病)、抗逆性(耐盐性、抗旱性)和品质性状(蛋白质、脂肪含量)等。
2.2.2 转基因植物育种研究在国家相关计划项目资助下,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建立了多种主要农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应用这些转化技术已获得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80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200种,改良的性状包括抗虫性、抗病性、抗除草剂、品质和耐储性等,进人田问环境释放的转基因植物有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烟草、马铃薯、番茄、甜椒和杨树等22种,获准商业化生产的植物种类有棉花、番茄、甜椒和矮牵牛等6种,植物转基因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转基因抗虫棉已进人商品化生产阶段,已审定的抗虫、高产、优质的抗虫棉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666.7万hm2。
仅“十五”期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就产生通过品种审定或获得品种保护权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系)35个,其中转基因大豆新品种2个,转基因玉米自交系23个、优良杂交组合8个,转基因杂交水稻组合2个。
2.2.3分子育种研究与高效育种体系在作物分子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建立了大规模发掘功能基因标记和克隆基因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体系,开发出数干个主要农作物功能型分子标记,向国内外开放利用;形成了标记检测与回交转育相结合的分子标记选择和基因定向选择方法,建立了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完成了DNA与蛋白质数据库构建系统,研制出表型和基因型互作模型与预测软件,建立了品种的定性和定量分子设汁方法;集成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作物分子育种理论和方法体系,成功选育出含目标基因的水稻、小麦和乇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在作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研究方面,构建了超级稻高产理论与新品种选育技术体系、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新体系、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等以分子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为核心的主要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水稻协优9308、棉花中棉所41、sGKz8、油菜中双9号、中甘系列甘蓝等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超级新品种和特色、专用新品种。
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及育种新体系,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增产超过25%,每年新增的皮棉相当于目前66.7万hm2棉田的总产量,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
建立了国际领先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被“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先生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继成功选育出国际公认的超级稻组合协优9308之后,相继培育出国稻l号、国稻6号、协优107等创造世界水稻最新高产纪录的优质高产超级稻新品种,超过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第二阶段800kg/667㎡。
的产量目标,正在向单产超900kg/667m2。
的第三期目标奋进。
选育出以“六高、两优、多用”优质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为代表的一批双低油菜新品种,综合性状突出,品质、产量和抗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和染色体工程技术育成了小偃6号小麦、京花1号小麦、中花号水稻等一批重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