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1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选择题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答案】D【解析】根据反馈的效果可以区分反馈的极性,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二、判断题1.放大电路引入深度负反馈,则Xi≈Xf。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答案】√【解析】深度负反馈的实质是在近似分析中忽略净输入量,所以Xi≈Xf。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应当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答案】×【解析】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可以采用串联负反馈,为了降低输出电阻,可以采用电压负反馈,因此采用串联电压负反馈。
三、计算分析题1.图6-1(a)、(b)所示为两个反馈电路。
试指出在这两个电路中,分别由哪些元器件组成了放大通路?哪些元器件组成了反馈通路?分别是何种反馈?设放大器是理想的运放,试写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
[中山大学2003研](a)(b)图6-1解:(1)在图6-1(a)中,运放A l为放大电路,运放A2及R2为反馈通路。
由于当输出电压为零时A2的同向输入端大小为零,反馈为零,所以是电压反馈。
反馈端与输入端由同一端相连,故为并联反馈,此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因为放大器都为理想的运放,所以有虚断和虚短。
则有由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电压的放大倍数为(2)在图6-1(b)中,运放A l为放大电路。
运放A2、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反馈通路。
当输出为零时,反馈电压也为零,是电压反馈,反馈端与输入端从不同段影响输入,为串联反馈,此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因为放大器都为理想的运放,所以有虚断和虚短。
则有由上式可得,电压的放大倍数为2.一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6-2所示。
设R cl=5kΩ,R c2=5kΩ,R E2=1kΩ,R f=15kΩ,R s=5kΩ,βl=β2=50,r bel=r BE2=1kΩ,r CE=100kΩ,试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模拟电子书后习题答案第6章

【6-1】在图6.11.1所示的电路中,A 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的图(e)电路,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大于U Z ,且电路处于线性放大状态,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AR2RA∞R 2R FR 1u I +_u O +_u I +_u O +_(a) (b)(c) (d) (e)图6.11.1题6-1电路图解:图(a ):u O =-2u I ; 图(b ): 2O I 12R u u R R =⋅+;图(c ):u O =-u I +2u I =u I ; 图(d ):I1I2O 121()d u u u t C R R =-+⎰;图(e ): 2O Z O 23,R u U u R R =++ 故得2O 3(1)Z R u U R =+。
【6-2】电路如图6.11.2(a)所示。
1. 写出电路的名称。
2. 若输入信号波形如图(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标明有关的电压和所对应的时间数值。
设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正、反串接稳压管的稳压值为±5V。
3. 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
u i t (s)10-101234(V)图6.11.2 题6-2电路图解:1. 带限幅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2. 当| u I |≤1V 时,电路增益A uf =-5;当| u I |≥1V 时,| u O |被限制在5V 。
波形如图4-3。
u I t /s10-101234/Vu O t 5-5/V0.1 1.92.1/s图4-3【6-3】在图 6.11.3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R 1=R w =10kΩ、R 2=20kΩ、U I =1V ,设A 为理想运放,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求:1.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上移到顶部极限位置时,U o = 2.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处在中间位置时,U o = 3. 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图6.11.3 题6-3电路图解:1. 2o o1I 12V R U U U R ==-⋅=- 2. o o124V U U ==-3. r i =R 1=10k Ω。
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题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填空题1.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引用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2.在反馈放大电路中用来判定正、负反馈的常用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3.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减小的反馈叫负反馈,若使净输入增大的反馈叫正反馈。
4.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后,放大电路闭环输入电阻将变小,输出电阻将变小。
5.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提高输入电阻的反馈是串联电压负反馈。
6.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降低输入电阻的反馈是并联电压反馈。
7.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流稳定,并降低输入电阻的反馈是并联电流负反馈。
8.在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流稳定,并提高输入电阻的反馈是串联电流负反馈。
9.引用负反馈的放大电路,无反馈时增益A、闭环反馈A f与反馈系数F三者的关系是A f=A/(1+AF),反馈深度是|1+AF|,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1+AF|>>1。
10.︱1+AF︱的值是衡量负反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称为反馈深度,其值越大,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越小。
11.若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当引用电压负反馈,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当引用串联负反馈,若两者均满足,应当引用电压串联负反馈。
12.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当引用电流负反馈,若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当引用并联负反馈,若两者均满足,应当引用电流并联负反馈。
13.采用(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采用(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流。
14.采用(串联)负反馈,能提高输入电阻,采用(并联)负反馈,能减小输入电阻。
二、选择题1.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存在于RC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D、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2.交流负反馈是指 D 。
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只存在于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D、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3.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模电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电第四版习题解答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目录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4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 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114 第10章直流电源‥‥‥‥‥‥‥‥‥‥‥‥‥126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大的特点。
( √)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C 。
模拟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1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解:(1)×(2)√(3)×(4)√1 / 18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 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2 / 18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 或f s u A 。
设图中f u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rray图T6.33 / 184 / 18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L 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式中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 1f 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模电课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9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P1.9所示。
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图P1.9解:如解图1.9。
解图1.9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2.5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80,ber =1kΩ,20iU mV = ,静态时0.7BEQ U V =,4CEQ U V =,20BQ I A μ=。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在括号内打“√”和“×”表示。
(1)342002010uA -=-=-⨯ (×) (2)4 5.710.7uA =-=- (×) (3)8054001u A ⨯=-=- (×) (4)80 2.52001uA ⨯=-=- (√) (5)20120i R k k =Ω=Ω (×) (6)0.7350.02i R k k =Ω=Ω (×) (7)3i R k ≈Ω (×) (8)1i R k ≈Ω (√) (9)5OR k =Ω (√) (10) 2.5O R k =Ω (×)(11)20S U mV ≈ (×) (12)60SU mV ≈ (√)2.7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100bb r =Ω。
分别计算L R =∞和3L R k =Ω时的Q 点、uA 、i R 和o R 。
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be r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22CC BEQBEQ BQ bsV U U I A R R μ-=-≈1.76CQ BQ I I mA β=≈'26(1)1.3be bb EQmVr r k I β=++≈Ω 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6.2CEQ CC CQ c U V I R V =-≈; 308c ubeR A r β=-≈-//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93beusube sr A A r R ≈⋅≈-+5o c R R k ==Ω3L R k =Ω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2.3LCEQ CC CQ c L L cR U V I R R VR R =-≈+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容易理解(//)115c L u be R R A r β=-≈- 34.7be us ube sr A A r R ≈⋅≈-+ //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5o c R R k ==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6-1 要满足下列要求,应引入何种反馈?(1)稳定静态工作点;(2)稳定输出电压;(3)稳定输出电流;(4)提高输入电阻;(5)降低输入电阻;(6)降低输出电阻、减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7)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
目的复习引入反馈的原则。
解(1)欲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因为静态工作点是个直流问题。
(2)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输出电压是交流参量,电压负反馈属于交流反馈组态。
在四种交流负反馈组态中,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均能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3)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输出电流也是交流参量,在四种组态中,引电流串联负反馈或电流并联负反馈均可。
(4)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电压串联负反馈或者电流串联负反馈。
(5)降低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如电压并联负反馈或者电流并联负反馈。
(6)降低输出电阻、减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是一个减小输出电阻并提高输入电阻的问题,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7)输入、输出电阻均提高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什么会产生自激振荡?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什么?解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把负反馈引的过深会将负反馈变成正反馈,于是自激振荡就产生了。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AF=-1幅度条件AF=1=±(2n+1)π,n为整数相位条件a r g AF或者附加相移φ∆=±180°6-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号表示在括号内。
(1)一个放大电路只要接成负反馈,就一定能改善性能。
( )(2)接入反馈后与未接反馈时相比,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
( )(3)直流负反馈是指只在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反馈;( )交流负反馈是指交流通路中存在的负反馈。
( )。
(4)既然深度负反馈能稳定放大倍数,那么电路所用各个元件都不必选用性能稳定的。
( )(5)反馈量越大,则表示反馈越强。
6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二、(四版一)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三、(四版二)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 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 习题 3-2 若某一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倍,则其对数电压增益是多少分贝?另一放大电路的对数电压增益为80dB ,则其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少?解:如100||=u A ,则40||lg 20=u A ;如80||lg 20=u A ,则10000||=uA 。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电压放大倍数与对数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解:① W W P P om CM 45.025.22.02.0=⨯=>② A A R V I L CC CM 75.086==>③ V V V U CC CEO BR 12622)(=⨯=>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 A ,而略小于1,故V V V U U CC cem i24.426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3 在图P4-3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① 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将本题的估算结果与习题4-1进行比较。
解:①W W R U V P Lcem CCom 25.082)13(2)2(22=⨯-=-=如忽略U CES ,则W W R V P L CC om 5625.0886822=⨯=≈② W W R V P L CC V 716.0826222≈⨯=≈ππ %92.34716.025.0≈==V om P P η如忽略U CES ,则%56.78716.05625.0≈==V om P P η 可见,在同样的VCC 和RL 之下,OCL 电路的Pom 比OTL 电路大得多(大约为4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 iuf= I O/U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U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I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电路引⼊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输⼊电阻B.减⼩输出电阻C.提⾼放⼤倍数D.提⾼放⼤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电路产⽣⾃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电路引⼊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放⼤倍数D.稳定静态⼯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开环放⼤倍数A增加⼀倍,则闭环增益A 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倍[ ]C. 减⼩⼀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倍,闭环增益A 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倍C. 减⼩⼀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b.尽可能⼤,c.与输⼊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应使信号漂内阻。
模拟电路习题解答1

解:
(a)饱和失真,增大Rb。 (b)截止失真,减小Rb 。 (c)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 真,应增大VCC。
31
2.10 已知图P2.10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 = 100,rbe=1k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CEQ=6V,估算Rb 约为多少千欧; (2)若测得Ui和Uo的有效值分别为1mV和 100mV,则负载电阻RL为多少千欧?
Ro Rc 3k
44
(2)设Us =10mV(有效值),则
Ri Ui U s 3.2mV Rs Ri U 304mV Uo A u i
45
若C3开路,则
Ri Rb ∥[rbe (1 ) Re ] 51.3k Rc ∥ RL Au 1.5 Re Ri Ui U s 9.6mV Rs Ri U 14.4mV Uo A u i
67
3.8 电路如图P3.8所示,T1和T2的低频跨导 gm均为10mS。试求解差模放大倍数和输 入电阻。
68
69
解: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分别为 Ad=-gmRD=-200 Ri=∞
70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自 测 题 一、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 B. 可使温漂小 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 A.高频信号 B. 低频信号 C. 任何频率信号 (3)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 。 A. 指标参数准确 B. 参数不受温度影响 C.参数一致性好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A.减小温漂 B. 增大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5)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A.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共基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小,应使信号漂内阻。
在讨论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a.负反馈增大Ri ,正反馈减小Ri;b.串联反馈增大Ri ,并联反馈减小Ri;c.并联负反馈增大Ri ,并联正反馈减小Ri;d.串联反馈增大Ri ,串联正反馈减小Ri;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第6章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第6章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6.1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反馈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反馈的判断方法,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何正确的引入反馈,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及其消除方法等。
本章的教学基本要求见表6.1。
表6.1 第6章教学内容与要求学完本章后应在深刻理解反馈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会判断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反馈的极性和类型;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在四种组态下的物理意义,能够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在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会引入合适的反馈;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中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和条件,并了解消除自激振荡的措施。
6.2 本章主要知识点1. 反馈的概念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网路送回输入回路或输入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并影响放大电路输入量的措施称为反馈。
2.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观察电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存在反馈网络,从而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
若反馈网络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则反馈为直流反馈;若反馈网络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则反馈为交流反馈。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反馈回来的信号x f 起到削弱原输入信号x i的作用,使净输入信号x id 减小,即f i id x x x -=,则反馈极性为负;若反馈回来的信号加强了原输入信号x i 的作用,使净输入信号增加,即f i id x x x +=,则反馈极性为正。
根据放大电路输出端采样的情况和输入端反馈量与输入量的接法,负反馈可分为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四种反馈类型的判断: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依赖关系来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电路的输出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与电路的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复习题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值,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3.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5.为了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6.为了稳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7. 为了抑制放大器的温漂,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8. 为了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9. 为了展宽放大器的频带,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一、判断题答案:(每题1分)1.×;2.×;3.×;4.×;5.×;6.×;7.×;8.√;9.×;二、填空题(每题1分),同时增大放大器1.放大电路交流负反馈有四种基本组态,欲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的输入电阻R,应当引入负反馈。
i,同时增大放大器2.放大电路交流负反馈有四种基本组态,欲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应当引入负反馈。
的输入电阻Ri3.欲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应当引入负反馈。
4.欲稳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应当引入负反馈。
5. 放大电路交流负反馈有四种基本组态,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
6. 欲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
二、填空题答案:(每题1分)1.电压串联2.电流串联3.直流4.交流5.电流并联6.交流三、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及题号一起填入空格中,每题1分)1.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并减小输入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
A、电流串联B、电压并联C、电流并联D、电压串联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又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应引入负反馈为负反馈。
A、电流串联B、电压并联C、电流并联D、电压串联3.为了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又能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应引入负反馈为负反馈。
第六章模电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一、填空选择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Au为无穷大,输入电阻Ri为无穷大,输出电阻为Ro为零。
2、集成运算放大器有两个工作区间,分别为线性区和非线性区。
3、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条件下,有两个重要特性是虚断和虚短。
4、单值电压比较器有 1 个门限电压,迟滞电压比较器有 2 个门限电压。
5、电压传输特性如图6.1所示,参考电压是__-2______V,输出电压是___ 10_____V;输入信号加在____反相____输入端。
图题6.1二、选择1、工作在线性区的运算放大器应置于(a)状态。
a深度负反馈 b 开环 c正反馈2、工作在非线性区的运算放大器具有(a)的特点a虚断 b 虚短 c 虚断和虚短3、下列关于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 迟滞电压比较器有两个门限电压b 构成迟滞电压比较器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c 迟滞电压比较器一定外加正反馈d 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可能4、能将矩形波转变成三角波的电路是(c )a 比例运算电路b 微分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加法电路 5、工作在开环状态下的电压比较器,其输出电压Uo 的大小由(c )决定。
a 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 b 外电路参数 c 运放的工作电源 三、分析与计算题1、电路 如题图6.1所示 ,集 成运放 输出电压 的最大幅 值为 ±14 V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
图题6.1c c(a )引入的是负反馈,所以运放工作在线性区间。
ii 110U U RR u f O ==(b ) 引入的是负反馈,所以运放工作在线性区间。
i i 211U U RR R u fo =+=2、试求图题6.2各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R 2U iU U i2U i3U i4(a ) (b )图题6.2解:(a)根据虚断特性 i 434U R R R u +=+,o 211U R R R u +=-根据虚短特性-+=u u ,所以i 43412o )1(U R R R R R U ++= (b)当0i4i3==U U 时,电路转换为反相输入求和电路,输出)(i223i113o12U R RU R R U +-= 当0i2i1==U U 时,电路转换为同相输入求和电路,输出)////////)(//1(i464564i365465213o34U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R U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总输出为o34o12o U U U +=3、求如图题6.3所示电路中u o 与u i 的关系。
模电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模拟电子线路随堂练习第一章半导体器件作业1-1一、习题(满分100分)1.N型半导体带负电,P型半导体带正电。
()2.以空穴为主要导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3.PN结处于正向偏置时,正向电流小,电阻大,处于导通状态。
()4.晶体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剧增,二极管被击穿,就不能再使用了。
()5.硅二极管两端只要加上正向电压时立即导通。
()6.在本征半导体中,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的数量不相等。
()7.晶体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发射极都不可互换使用。
()8.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9.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即:放大状态,饱和状态,导通状态。
()10.三极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
()11.温度升高后,在纯净的半导体中()。
A.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B.空穴增多,自由电子数目不变C.自由电子增多,空穴不变D.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不变12.如果PN结反向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则()。
A.阻当层不变,反向电流基本不变B.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基本不变C.阻当层变窄,反向电流增大D.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减小一、习题(满分100分)1.N型半导体()。
A.带正电B.带负电C.呈中性D.不确定2.如果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则该二极管()。
A.正常B.断路C.被击穿D.短路3.对于晶体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B.反向偏置时无电流流过二极管C.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D.导通时可等效为一线性电阻4.工作在放大状态的三极管两个电极电流如图,那么,第三个电极的电流大小、方向和管脚自左至右顺序分别为()。
A.0.03mA 流出三极管e、c、bB.0.03mA 流进三极管e、c、bC.0.03mA 流出三极管c、e、bD.0.03mA 流进三极管c、e、b5.测得电路中晶体三极管各电极相对于地的电位如图,从而可判断该晶体管工作在()。
模拟电路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习题6-1在图P6-1所示的的各放大电路中,试说明存在哪些反馈支路,并判断哪些是负反馈,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直流反馈,哪些是交流反馈。
如为交流反馈,试分析反馈的组态。
假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习题6-3 在图P6-1所示的各电路中,试说明哪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够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够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a)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也引入第一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R e3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和C F引入级间(整体)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故总体来说不能稳定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b)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R e3引入第三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c)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圣才出品】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复习笔记一、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反馈系数F: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直流反馈:存在于放大电路直流通路中的反馈(将输出直流信号引回到电路输入端)。
交流反馈:存在于放大电路交流通路中的反馈(将输出交流信号引回到电路输入端)。
正反馈:反馈信号回送到输入回路中与原输入信号共同作用后,使净输入信号增强。
负反馈:反馈信号回送到输入回路中与原输入信号共同作用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
2.反馈的判断(1)有无反馈的判断看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反馈网络(即反馈通路),若存在反馈通路则存在反馈;反之则不存在反馈。
(2)反馈极性的判断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反馈极性的基本方法:先假定某一瞬间输入信号的极性,然后按信号的放大过程,逐级推出输出信号的瞬间极性,最后根据反馈回路输入端的信号对原输入信号的作用,判断出反馈的极性。
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量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3)反馈组态的判断①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判别方法:输出短路法将负载短路(R L =0)使输出电压v o =0,判断反馈信号是否还存在,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②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的判断对于三极管,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极上,反馈信号以电流的形式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为并联反馈;若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反馈信号以电压的形式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则为串联反馈。
对于运放电路,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输入端或反向输入端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同相端一个加在反相端,则为串联反馈。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四种基本组态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图6.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如图6.1所示,X i 、X f 、、X o 分别表示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和输出信i X '号。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2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3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4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5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6 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6.7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A.AF=1B.AF=-1C.|AF|=1D. AF=06.8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6.9 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A. AF=1B. AF=-1C. |AF|=1D. AF=06.10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1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2 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2)√(3)×(4)√
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
三、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
A 或f 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
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L 3
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2f 2 1R R A R F u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1f
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四、电路如图所示。
(1)合理连线,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2)若20i o U U A u ,则R F 应取多少千欧
图
解:(1)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解图所示。
解图
(2)。
,故因 190k 201f 1
f R R R A u
五、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反馈网络由纯电阻组成。
试问:若要求电路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
荡,则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分贝简述理由。
图
解:因为 f =105 Hz 时,;
, 180dB 40lg 20'A A
为使此时0lg 20<F A ,则需
210dB 40lg 20 <,即<-F F
习 题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D.无负载
而所谓闭环是指。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
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
(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
(3)直流负反馈是指。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4)交流负反馈是指。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
A.直流负反馈B.交流负反馈
①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②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③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④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
⑤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
解:(1)B B (2)D (3)C (4)C
(5)A B B A B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负反馈;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负反馈;
(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解:(1)A (2)B (3)C (4)D (5)B (6)A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填入“√”或“×”来表明判断结果。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
解:(1)×(2)×(3)√(4)×
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d)、(e)、(f)、(g)、(h)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电路如图所示,要求同题。
图
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c )所示电路中通过R s 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 s 、R 1、R 2并联引入交流负反馈,通过C 2、R g 引入交流正反馈。
图(d )、(e )、(f )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g )所示电路中通过R 3和R 7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 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分别判断图(d )~(h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1o
f I I F (e )电压串联负反馈 2
11o f R R R U U F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1o
f U U F (
g )电压串联负反馈 211o
f R R R U U F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3
11o
f R R R U U F 分别判断图(a )(b )(e )(f )(
g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a )电压并联负反馈 R U I F 1o
f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4
o f 1R U I F (e )电流并联负反馈 212o
f R R R I I F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4
11o f R R R U U F (g )电流串联负反馈 94292o
f R R R R R I U F
估算图(d )~(h )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13f o i o f 12f o i o f f
o i o f 13f o i o f 1L 1f L o 1i L o i o f 1 (h)1 (g)1 (f)1 (e) (d)R R U U U U A R R U U U U A U
U U U A R R U U U U A R R R I R I R I R I U U A u u u u u
估算图(e )(f )(g )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9
2L 87942f L 87o i o f 14f o i o f s 'L
21s
f L 4o i o sf ))(( )( (g)1 (f))1()( (e)R R R R R R R R U R R R I U U A R R U U U U A R R R R R I R R I U U A u u u ∥∥∥∥∥
分别说明图(d )~(h )所示各电路因引入交流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
只需说明是增大还是减小即可。
解:图(d )所示电路因引入负反馈而使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
图(e )~(h )所示各电路均因引入负反馈而使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