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作文格式教案教案资料
写作: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他山之石随物以宛转,生花妙笔与心而徘徊——《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学设计1.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艺术手法的运用,分析理解理解其含意和蕴含的思想情感。
2.理解散文中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3.结合题目给定的情境,选取恰当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细腻描摹,撰写情景交融的散文。
4.学习散文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散文中表现出的人文情怀。
1.重点:理解散文中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2.难点:结合题目给定的情境,选取恰当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细腻描摹,撰写情景交融的散文。
2课时。
预习任务回顾本单元五篇经典散文中分别写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写法上有何突出特点?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意思是说,当诗人受到客观事物的感染时,他可以联想到各种各样类似的事物;他依恋徘徊于宇宙万物之间,而对他所见所闻进行深思默想。
描写景物的神貌,既是随着景物而变化;辞采音节的安排,又必须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细心琢磨。
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有对故都秋味的深情涵咏,有对荷塘月色的精心描绘,有流连地坛的真切感悟,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有雪中登山的快意畅想,这些抒情写景的名篇,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值得我们在散文写作中模仿借鉴。
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回扣课文谈收获本单元五篇经典散文中分别写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写法上有何突出特点?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示例:(1)故都的秋》通过五幅画面(场景)写作者的闲雅情意,意象与情感完美融合;南方的秋与北方的秋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荷塘月色》中使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描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之景,表达作者矛盾的心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情景交融语文教案模板初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描写草原景象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2. 学习作者描写草原景象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体会作者对草原和蒙古族人民的真挚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草原》PPT、生字词卡片、草原风光图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样的印象?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丽?3. 引出课题:《草原》。
二、新课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含义。
2.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讲解生字词。
3.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
4.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7. 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热爱草原?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巩固练习1. 请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下你所熟悉的景物。
2. 学生相互展示,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作者的情感。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课后阅读《草原》的相关资料,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作文训练七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学科:高一语文组班级:姓名:课时:第1课时课型:作文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景与情的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重点)2、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学会审题,感悟生活,找到写作角度,列提綱。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有关学习的写作训练,掌握散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景与情的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2、通过写作训练,学会审题,感悟生活,找到写作角度,列提綱。
三、自主阅读,感悟主题。
自主阅读课本p123—124 文章《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情景交融?2、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点拨: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2、(1)笔下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
(3)抒情力求真挚自然。
(4)要放得开,收得拢。
3、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三、自学指导,问题导学。
结合写作知识短文《议论要有针对性》,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写景?2、如何写好抒情性散文呢?3、写景抒情散文一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四、自学展示,教师点拨。
点拨讲解:1、怎样写景?(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2)、把握写景顺序(3)、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4)、动静结合,写活景物。
(5)、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6)、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如何写好抒情性散文呢?(1)、立意追求深邃(2)、选材追求精当(3)、布局追求创意(4)、意境追求交融(5)、语言追求完美3、写景抒情散文一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直接梳理(分析) 思路型明确文章层次。
高中散文情景交融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能够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优美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提问:散文是如何表现这种感受的?2. 讲授新课(1)介绍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抒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文字为载体,描绘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讲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是指散文在表现主题时,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课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3. 活动与练习(1)分组讨论:阅读课文,找出情景交融的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2)写作练习:以“家乡的景色”为题,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散文。
4. 交流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散文的特点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在讲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时,应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 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景交融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之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感悟生活之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生字词卡片3. 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生活中美好的场景图片,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海滩、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景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场景的特点。
2. 提问:你们觉得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为什么?3. 引出课题:《情景交融,感悟生活之美》。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2.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情景交融的例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情景交融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情感的经历。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描写生活美好的文章,找出其中的情景交融之处,并进行分析。
2. 每日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谁能举例说明?2. 学生分享自己的例子。
二、精讲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分析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描述这些场景。
作文写法之情景交融(课件+教案+练习)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情景交融
——在叙事类命题作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一、堂上练笔
1、 运用景物描写,结合情境,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因为误会和父母闹矛盾之后……
2、运用景物描写,结合文义,补充文段中的空白处,并补写一个结尾,做到情景交融。
《雨后的彩虹》
开头:
彩虹出现风雨后,成功来自磨难中。
这句话我体会最深。
“二模”后,走出教室, 。
结尾:
二、课后作业
以《雨后的彩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五篇)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五篇)第一篇:《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情景交融这种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2、通过范例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情景交融这种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范例式教学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这种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熟练运用情景交融这种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范例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通常会把景色描写和情感的抒发看成是两个不同的部分,通过本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把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写作效果,并教会学生几种行之有效的情景融合技巧。
设计依据:通常人的情不直接表露,而深藏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
读者也要通过联想去体会领悟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手法是中国古诗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其优点是含蓄耐读,而且情意也想得格外深长、浓郁。
我们在日常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为我们的文章添色增辉。
一、导入新课:近代评论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思很明白,所有写景的文字都在写情。
二、学习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几种关系:(一)景物描写可以起到渲染、烘托作用。
景物描写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课本实例: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羚羊木雕》反映出我因被逼对朋友反悔,心灵上承受巨大的痛苦,担心因此失去友谊的悲凉心境。
例2: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
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
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
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烘托出人物失望和恐惧的心情。
(二)景物描写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我们要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课本实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掌握其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技巧描绘事物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情景交融表达情感的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景交融的定义与作用2. 情景交融的类型及运用3. 情景交融在记叙文中的具体案例分析4. 如何在记叙文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效果5. 练习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掌握其在记叙文中的应用方法。
2. 难点:如何在写作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效果,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景交融的定义、类型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情景交融效果的片段。
4. 评价法: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情景交融的定义与作用。
2. 分析不同类型的情景交融,举例说明其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3. 让学生阅读记叙文实例,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情景交融表达情感。
4. 讲解如何在记叙文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5.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策略1. 设计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情景交融在记叙文中的意义。
2. 提供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情景交融的运用。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4. 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记叙文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练习纸张或电子设备,供学生创作练习使用。
3. 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练习进行量化评分。
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及合作表现。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练习的质量,包括情景交融的运用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等。
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教学设计1
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教学设计1语言建构与运用写景抒情、以情入景、以景言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悟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会在散文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散文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齐读下面的诗句,看它们分别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变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写景抒情散文的两个要素就是写景和抒情是,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
或者先生发了某种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寄予感情的景物;或者受到景物的触动,通过描写和分析提炼出深刻的感悟。
不论怎样,景物的描写,最终是为了表达情感、烘托情感。
二、方法点拨1.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⑴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并指出景物的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郁达夫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荷叶,荷花,荷香,落蕊)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荷叶的密、绿,荷花的柔美多姿,荷香的清淡,落蕊的多、细软)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荷叶很大,像把伞,“荷叶水面撑洋伞”;荷花有各种颜色的,有粉色,白色;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每个人看到事物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在作者看来只有那些特征才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
情景交融语文教案模板高中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中情与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通过分析散文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情与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散文中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
教学难点:1. 情与景交融的内在逻辑关系。
2.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1. 散文作品若干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社戏》等。
2. 多媒体课件,包括作品原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散文知识,如散文的特点、分类等。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情与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分析散文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
二、新课导入1. 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散文作品《荷塘月色》的作者、写作背景等。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
三、情景交融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荷塘月色》中情与景交融的手法。
a. 描述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 分析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的情感表达,如“我忽然觉得,这片荷塘是如此的美,如此的神圣”。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散文作品中的情与景交融手法。
四、作品赏析1. 教师挑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如鲁迅的《社戏》。
2. 学生朗读课文,分析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的情感,如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
五、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仿写一篇情与景交融的散文片段。
2.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与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具有情与景交融特点的散文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使之情景交融,更具吸引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景交融的定义与作用2. 情景交融的技巧与方法3. 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分析4. 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精彩的记叙文片段,引发学生对情景交融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情景交融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情景交融的魅力。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创作一个段落。
5. 学生习作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景交融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写作。
4. 互动教学法:学生习作展示、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习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情景交融技巧的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记叙文片段用于导入和实例分析。
2. 准备学生习作评价的标准和反馈意见。
3. 准备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拓展任务。
七、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和文章,关于情景交融理论和实例分析。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和图像。
3. 学生作文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精彩的记叙文片段,引发学生对情景交融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情景交融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优秀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情景交融的魅力。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创作一个段落。
情景交融作文格式教案
“写好情景交融的记叙文”教案一、明确学习要求1、了解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2、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3、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4、运用情景交融格式写记叙文。
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情景交融?写作中,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含蓄委婉的把情感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片段,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羚羊木雕》)(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②……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风筝》)(衬托“我”对故乡温和春日的怀念和向往,衬托孩子们快乐心情。
)③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心声》)(渲染了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
)3、景物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等。
三、方法引领1、下面这两个语段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那些景物抒发出来的?请快速从文段中找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2、你能找出每段中所选景物的共同特点吗?(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景交融的定义和类型2. 情景交融的作用和意义3. 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 欣赏和分析优秀记叙文中情景交融的运用5. 实践练习和修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情景交融,使记叙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景交融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欣赏和分析优秀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运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写作技巧。
2. 新课导入:讲解情景交融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欣赏和分析优秀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运用。
4. 写作技巧讲解:讲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尝试运用情景交融技巧。
6.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7. 修改和完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
8.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是否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作用。
是否能在记叙文中恰当运用情景交融技巧。
记叙文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运用情景交融的技巧。
同伴评价: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互相学习。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
七、课后作业1. 写作练习:根据所学情景交融技巧,修改和完善课后作业。
2. 阅读推荐:推荐阅读一些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出色的记叙文,以拓宽视野。
八、拓展学习1.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情景交融在其他文学体裁中的运用,如诗歌、小说等。
初中散文情景交融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阅读散文、分析情景交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学生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散文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散文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形式。
2.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散文作品,教师点评并引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分析1. 教师以实例分析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如:以景衬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给散文中的情景交融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三、散文阅读与欣赏1. 教师选取一篇具有情景交融特点的散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散文中的情景交融表现手法。
3. 学生自由选择散文进行阅读,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
四、情景交融的情感表达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散文中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作业布置1.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中的情景交融表现手法。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散文中的情感,并尝试创作一段散文。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案】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公开课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精品公开课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通过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融情于景的写作概念。
2. 分析优秀作品中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
3. 学会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融情于景的定义与意义。
2. 优秀作品中融情于景的案例分析。
3. 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融情于景的定义、意义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融情于景写作手法。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优秀文学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2. 准备写作实践的材料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融情于景,为什么要在写作中运用这一手法。
2. 新课导入:讲解融情于景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融情于景写作手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效果。
4. 写作技巧讲解: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进行短文创作。
七、课堂练习讲评1. 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作品。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评,分析其中的优点与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八、课后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 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运用融情于景的短文。
3.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感受自己的情感变化。
九、课程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 强调融情于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情景交融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的情景交融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学会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板书。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情景交融手法?(2)作者在哪些情景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2.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情景交融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景交融手法,如:(1)自然环境描写:通过描绘四季变化、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2)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情感。
2. 教师结合具体例子,讲解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四、情感体验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如:(1)自己在哪些地方产生了共鸣?(2)自己对作者的情感有何看法?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2. 学生拓展阅读,寻找其他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文章,进行赏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情景交融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掌握分析情景交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
2. 掌握分析情景交融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2. 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情景交融吗?请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们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边城》等。
二、新课讲授1. 情景交融的概念(1)介绍情景交融的定义:情景交融是指作者在作品中巧妙地将情感与景物描写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
2. 情景交融的方法(1)直接描写法:通过直接描写景物,传达作者的情感。
(2)间接描写法:通过景物描写,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3)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使景物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段落,分析其中的情景交融手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总结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情景交融的概念和手法。
2. 强调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情景交融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1. 情景交融与人物塑造(1)分析情景交融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
(2)举例说明情景交融如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2. 情景交融与主题表达(1)探讨情景交融在表达作品主题方面的作用。
(2)举例说明情景交融如何深化作品主题。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阅读《边城》中的相关段落,分析情景交融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方面的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写作方法的学习——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什么是情景交融。
2、理解情景交融的分类、作用、注意事项。
3、结合课文《草原》的句子以及古代诗句,激发学生应用情景交融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情景交融法的分类、作用、注意事项(一)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1、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2、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二)作用: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由景生、情以景显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情景交融法的注意事项:1、要寻找适合抒发感情的某一类景物。
例如,为了抒发欢快之情可以借助于美好的景物,为了抒发悲哀之情可以借助凄凉的景物。
2、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情后景。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邀我重新和你梳妆吗?3、可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三、情景交融的古今应用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四、总结:运用情景交融法可以使景物更动人,使感情表达更到位。
情景交融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情景交融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学会分析情景交融的句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人文景观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基本特点。
(2)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分析情景交融的句子。
(2)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情景交融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情景交融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情景交融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交融的句子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情景交融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情景交融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子中的情景交融手法,并总结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情景交融的写作指导1.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情景交融在写作中的应用。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写作。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情景交融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情景交融方面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2. 情景交融的运用能力:评价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熟练程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自然、人文景观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公园、博物馆等场所,感受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情景交融。
2. 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创作。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
《记叙文的情景交融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技巧来丰富记叙文的表现力。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景交融的定义与分类2. 情景交融的作用与意义3. 情景交融的技巧与方法4. 情景交融在记叙文中的应用实例5. 练习与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概念、作用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情景交融技巧进行记叙文的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情景交融现象。
2. 知识讲解:讲解情景交融的定义、分类、作用和意义。
3. 技巧讲解:介绍情景交融的技巧和方法,如描绘细腻的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记叙文中的情景交融实例,让学生感受情景交融在写作中的魅力。
5. 练习与创作: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创作一篇简短的记叙文。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对方的记叙文是否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情景交融的概念、作用和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情景交融现象,并结合所学技巧进行改写。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创作一篇记叙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与创作: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创作中的运用情景交融技巧的能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评价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评价他人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和技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创作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创作来运用所学的情景交融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记叙文案例:收集一些运用情景交融技巧出色的记叙文,用于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好情景交融的记叙文”教案
一、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2、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3、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4、运用情景交融格式写记叙文。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情景交融?
写作中,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含蓄委婉的把情感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片段,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羚羊木雕》)(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
②……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风筝》)(衬托“我”对故乡温和春日的怀念和向往,衬托孩子们快乐心情。
)
③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心声》)(渲染了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
)
3、景物描写的作用:
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等。
三、方法引领
1、下面这两个语段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那些景物抒发出来的?请快速从文段中找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2、你能找出每段中所选景物的共同特点吗?
(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
3、情景交融如何做到融情与景?
选景方法指导:选取和自己心情协调一致的景物;选取本身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传统景物。
绘景方法指导:借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
4、情景交融手法在记叙文中如何运用?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孤立的,人、事、景与情总是相伴而生的,是一个整体,以人带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开篇写景:开头运用景物描写,写景的文字不能过多,“景”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剪裁;有实景也有虚景,有动景也有静景等,必须与记述的人或事的个性特点相统一,能起到烘托作用,以景物描写开篇,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
文中写景:文章中间写景,能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性格,还可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结尾写景:文章结尾写景,即以景结尾,这种写法也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
我们描写景物时,也不能纯自然式地给景物“录像”,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着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写画面更加灵动,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打动读者。
5、例文分析:阅读下面文章,找到文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运用的?
握一把温暖
整个世界都白了。
地上的雪,厚得出奇,只要踩上一脚,就会陷进去。
一片无垠的白,溢满了视野。
整整一个下午,这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似乎没有停息的意思,到了傍晚,凛冽的寒风也参与进来,肆虐着漫天狂舞的雪花,更加猖狂。
“这该死的鬼天气!”我抱怨着,拖着冻僵的双脚一步步艰难地往家赶。
冰冷的雪花一片片舞弄着,落在冻得通红的脸上,“到了家,就有暖气吹了。
”一边鼓劢着自己努力前行,一边咒骂着天气,挪动着快要走不动的麻木的双脚。
也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快到了家门口,才知钥匙没了。
父母都出差了,我倚在楼梯口,有点崩溃了。
天渐渐黑了,一片片雪花肆无忌惮地涌进楼道里。
我欲哭无泪,谁叫自己这么大意呢?借着一丝路灯的光芒,在楼道的广告栏里隐约看到“开锁:’两个大字。
我立即拿起手机,打通了电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等待救星的到来。
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个人影。
“是不是不来了,这么冷的天,谁在乎这10元钱呀?”我有些绝望了。
在这阴风怒号的楼道中,我冻得更加哆嗦。
又过了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个身影:驼着背,穿着褪色的棉大衣。
枯瘦的手上拎着一只陈旧的木箱。
满是雪花的木箱上隐约映着“开锁”两个字。
我一下子迎了上去,像看到亲人一样。
我道明了父母出差的情况,请他开锁。
谁知他听后,眉头一皱,突然提着木箱掉头就走了。
我不由得一愣,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冲着他远去的身影大喊:“什么职业道德呀?难道怕我不给钱?我就是坐在楼道里冻一夜也不求你!”除了喊声,我六神无主。
呆呆地站在那里,我脑海中一片空白。
“姑娘,你家里人都出差了,我回去拿来了工具,给你配把钥匙吧。
”抬头一看,原来是开锁的大爷!漫天的飞雪中,我再次打量了他:头发上满是雪花,有的已经融化为雪水,水珠顺着脸颊慢慢滴落,脸上一道道皱纹映着岁月的沧桑,慈祥的面容,佝偻的脊背,却曼凸显了他的可亲……
蓦地,一把崭新的钥匙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也拉回了我的思绪。
当老大爷把温暖的钥匙放到我通红的手中时,他和蔼地笑着,关切地问:“小姑娘,冷吧‘”
我微笑着回答:“不冷,很温暖!”
寒风愈加凛冽,雪花纷飞,我却感觉分外的温暖,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所给予的温暖。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酷暑严寒,如果大家都能传递着温暖的接力棒,那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充满温情,这世上也将会是夭堂!
点评:
文章一波三折,很有波澜,并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赞颂了老大爷的美好品质。
文章细节描写也比比皆是,运用得也很成功,几乎段段都能见到细节。
作者很善于营造氛围,开篇写景,渲染“雪”这一特殊的环境,将老大爷与我联系起来,结尾再次写景,升华文章主旨。
四、实战演练
情景再现:期末考又很糟糕,我又难过又无奈,不知道怎样向妈妈交代,挣扎的走在回
家的路上!(依据:景物描写可以起到渲染、烘托作用)
(教师评讲,展示例子:这次的月考失败了,得到成绩后,我独自一人走在荒凉的小街上,两旁树上的鸟儿唧唧咋咋的叫声使我感到十分的烦躁,但是仔细的听,这些鸟儿像我的知己一般,似乎听懂了我的悲伤,陪着我一起哭。
书包的肩带在肩上勒出两道细细的痕迹,很痛,很沉重。
看着那垂坠的夕阳橘艳地近在咫尺,像是要融化了般要滴下泪来。
你是在为我哭泣吗?)
五、巩固运用
作文题目:那一次,我
要求:写一篇运用了“情景交融手法”的记叙文,用红笔把景物描写部分勾画出来,不少于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