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宝贵财富,而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实现健康的重要保障。
健康行为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行为,而生活方式则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习惯和行为方式。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首先,健康饮食是健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于
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保持健康的基本原则。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包括适量饮水和避免暴饮暴食,这些都是健康行为的体现。
其次,适度的运动是健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适度的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材,改善心理健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比如每天散步、健身锻炼等。
此外,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健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睡眠不仅可以帮助身体
恢复,还可以调整身体的生物钟,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健康行为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生活方式
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社交关系、适度的休闲娱乐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从而间接影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
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使其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7~9年级第4章 体育与社会适应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教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教案生活方式与健康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七年级学生健康意识、知识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学习该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构建三维健康观,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知道怎样获得健康,逐步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 .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 .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 .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2 .教学难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内容(一)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什么是健康?过去人们习惯将健康认为是没有疾病,身体好。
随着社会进步,文化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概念也得到发展与丰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含义给与这样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应具有强健的体魄,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学习与生活及自然环境保持良好协调的关系。
所以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健康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果要深刻理解健康的概念,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明确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h、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心理健康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从事正常的学习、生活都需要健康的身体。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四章 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只有体育成为现代生活重要的组 成部分的时候,现代生活的质量和生 活方式才是高水平的、积极的。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包含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社会适应 维度等4个维度。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学者季浏提出) ①智力正常; ②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 ③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④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
一切活动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 消费方式。
狭义:是指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主要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 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反应。 分类: 反射行为
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本能行为 种族保存行为
个体保存行为
后天的各种习得行为(是人类在所处的社会文性 定型行为占主要地位;人类行为主要是 后天获得的,先天只占一小部分。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主要内容
健康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概述 增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 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
体育保健学考试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 114265【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Sports hygienics)【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6【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基础教育学院【适用层次】专科社会体育专业一、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为基础,包括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体育运动的保健措施,以及几种人群的体育保健。
是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应用价值较高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考试任务是:考核学生对健康、营养、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运动性疲劳、体育教育医务监督、运动性病症及按摩。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是:1.知识目标理解运动性疲劳和体育教育医务监督;掌握运动性按摩手法;掌握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能力目标考核学生掌握健康、营养的概念,熟练掌握体育教育和比赛过程中的医务监督,达到能用运动按摩对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康复。
二、考核的方法及用时本课程考试方法:期末考试本课程考试形式:采用线上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三、成绩核算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提问成绩)占30%。
四、命题内容(一)考核内容:绪论:(1学时)单选题1题,填空题1题,名词解释1题;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2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问答题1题;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2学时)单选题2题。
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问答题1题;第三章: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6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3题;问答题3题;论试题1题;第四章:运动与合理膳食(2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问答题1题;第五章:运动性病症(4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2题;问答题2题;第六章: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6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3题;问答题3题;论试题1题;第七章:运动损伤概述(2学时)单选题3题,填空题3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第八章:常见运动损伤(2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问答题2题,第九章: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4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2题,问答题1题,论述1题;第十章:体疗康复(2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问答题1题;第十一章:运动按摩(3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2题,问答题1题,论述1题;(二)考核基本要求绪论:1、记忆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内容和学习要求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1、记忆现代健康观基本概念和基本含义2、理解现代体育的健康观3、理解现代健康管理与健康风险评估4、理解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1、记忆个人卫生2、理解卫生要求与传染病的防护3、理解运动环境卫生对运动的影响4、应用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三章: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1、记忆医务监督的概念、目的和意义2、记忆健身运动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其评价3、理解学校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和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4、理解竞技体育中的自我医务监督的意义、内容和方法5、应用比赛期间医务监督和过度训练的诊断与恢复6、记忆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级产生机制7、理解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第四章:运动与合理膳食1、记忆一般营养学概念2、理解膳食指导3、理解健身运动与慢性病4、应用运动员营养第五章:运动性病症1、记忆过度训练概念2、理解运动应激综合症3、记忆晕厥概念4、记忆运动员贫血概念5、记忆运动中腹痛概念6、记忆肌肉痉挛概念7、记忆运动性血尿概念8、记忆运动性血红蛋白尿9、记忆运动性中暑10、记忆溺水11、理解运动性脱水12、理解低血糖症第六章: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1、记忆运动损伤基本概念2、记忆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及急救措施3、应用出血的鉴别与止血的方法4、应用绷带和三角巾包扎法、骨折和关节脱臼的临时固定、心肺复苏、休克与脑震荡的急救5、应用伤员的搬运、开放性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基本急救措施第七章:运动损伤概述1、记忆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2、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原则3、应用各类运动项目中损伤的发生规律第八章:常见运动损伤1、记忆身体各组织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病原因2、理解身体各组织损伤机制、临床症状3、应用身体各组织常用检查方法以及处理措施和预防手段第九章: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1、记忆颈部、腰背部和四肢等部位的常见运动损伤发病原因2、记忆颈部、腰背部和四肢等部位的常见运动损伤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3、应用颈部、腰背部和四肢等部位的常见运动损伤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第十章:体疗康复1、记忆体疗康复的基础理论2、理解体疗康复作用的生理机制以及主要的体疗康复手段和方法3、应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和方法第十一章:运动按摩1、记忆运动按摩的概念、分类、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其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2、应用运动按摩的常用手法和在人体各部位的应用3、应用穴位按摩在运动实践中的作用执笔:罗文富审核(学科带头人):核查(分院院长):年月日。
《体育保健学》应考指导

《体育保健学》应考指导《体育保健学》应考指导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运动人体、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姚鸿恩主编的《体育保健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本教材系统阐述了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与措施,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二)题型与分值题型分值分值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1分15分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10分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20分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题3分15分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20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20分小计46小题100分(三)重难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19章的全部内容。
从整体来看,教材19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3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
第1章,第4章,第8章,第12章,第14章,第18章,第19章是知识点考查相对少些。
(四)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
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
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
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
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
(五)命题特点整体上看,出题顺序基本上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来出题,但并不是特别规律。
此特点有助于我们答题时准确把握考点所属章节,提高答题正确率。
从具体题型来看,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概念性知识点常考;第二,基本知识性知识点常考;第三,独特性知识点常考。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将书中出现的概念及相关基本理论全部掌握即可,千万不要押题,否则容易失分。
教育社会学基础04第四章——身体的控制:建构、规训与风险

二、社会学对身体的研究
1.由隐到显的身体研究
在传统社会学的研究中,身体一直是隐而不显的。特纳 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身体是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 学的研究内容,心灵才属于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研 究范畴; 二是社会学建立在反生物主义的实证论基础上,使得作为 生物肉体存在的身体很难发声; 三是社会学强调对社会事实的整体解释,宏观社会学关注 社会系统,微观社会学认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是由社会结 构而不是由生物性决定的,因而都拒斥了身体。
一、身体规训的方式方法
1.知识的规训 知识对身体的规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传统“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知识的学习可 能会忽略身体; 另一方面,知识内容本身会对身体行为有引导作用。
身体在与理性的较量过程中,曾长期被压抑,即使身体 健康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依然没有消散, 始终影响着教育领域,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身”与 “心”是分离的,知识的学习只需要心智参与,身体常常 被视为干扰因素而被控制。由于缺少了身体的参与,这种 学习成为一种灌输式的,学生头脑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材 料,却不知如何使用,课堂、书本、教师就成为身体的牢 笼,身体可能成为一个装着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充满 智慧的行动者。此外,学校中的知识一般是经过筛选的, 它代表了一定的价值取向,阿普尔关于“谁的知识最有价 值”的观点让人们警醒,我们接受什么样的知识,就可能 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身体就会被知识规定化、标 准化。
可预测
控制
或然性
缺乏 欲望
生产
规训态 (规制化)
镜像态 (消费)
单子式
支配态 (强力)
沟通态 (承认)
对偶式
脱离 自我关联性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第学期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先修课程:无教学手段:课堂讲课、自学、辅导答疑及实验实践。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对应的体育保健措施。
2、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
3、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4、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
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具有自我监督和在教学、训练中实行医务监督的水平,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身体特点,合理组织体育教学与训练,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言(一) 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与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学的意义2、研究体育保健学的目的3、体育保健学的任务4、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三)重点、难点:体育保健学学科概念、任务、内容。
学习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和要求”中,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准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对立统一观点;部分与整体、先天与后天、机体与外环境的对立统一观点。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目的要求:使学生队健康有一个全面理解和理解,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主要内容:1、现代健康观2、现代体育健康观3、运动队个体健康的影响(三)重点、难点:现代健康观。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一)目的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锻练的卫生原则;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影响及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主要内容:1、体育锻炼卫生2、环境对人体及运动水平的影响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三)重点、难点: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

题号:4 所在章:第4章题目内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得分:10答案的提示:作息、饮食、运动和社会交际等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导致机体的各种健康危害,只有从认识、信念上加以把握,同时从社会宣传、服务和法制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有可能加以预防。
你的答案:一、不良生活习惯与健康:个人行为中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虽早已被人们认识,然而全面的评价,始于20世纪初期。
研究表明,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潜伏期较长,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逐渐发生明显的作用。
其次,不良生活方式致病,也是非特异性的,即一种行为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如吸烟是肺癌、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的重要病因。
此外,不良生活方式的联合致病性强,如若吸烟同时又患有高脂血症,其危害要比吸烟、高血脂单独致病作用强。
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一些行为(如摄食、运动),其危害性与作用时间及强度有密切关系。
如偶尔的高脂饮食,不能列入不良生活方式;又如钠是人体必须的无机盐,只有经常性每日摄入10g以上,才列入不良生活方式。
世界公认的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是前4位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落实到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大学生是文化较高的群体,更应认识到这些危险因素的损害,重视各种有害的行为习惯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及不愉快,逐步使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趋向于健康。
①吸烟:1.吸烟的现状:吸烟的盛行开始于19世纪末。
发达国家吸烟率近20余年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约以每年1.1%速度递减,然而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仍在增加,这主要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吸烟率在上升,约每年以2.2%速度递增。
我国有吸烟者3.2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1/4。
烟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产量更是世界第二大香烟生产国美国的4倍。
外国烟草商以强大的广告攻势,打开扩大中国的市场。
WHO肿瘤处处长曾指出:借着不断赞助中国等各项大型活动,巧妙地鼓励中国人吸烟,将他们的产品倾销中国市场,就如新的“鸦片战争”。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体育保健学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 50, 其中, 讲授学时: 46, 实践(实验)学时: 4。
学分: 4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开设学期: 第4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目标: 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 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 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体育保健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 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及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和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 进行医学指导和服务;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研究和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功用及来源, 了解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状况的特殊要求, 正确指导运动员饮食, 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 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研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康复措施。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 在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分班教学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时数,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 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健康概述(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 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下册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教案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下册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能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2. 如何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1. 课件及投影仪。
2. 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3. 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每日的运动时间和运动方式。
2. 分享一则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新闻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展示,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 列举健康生活方式的几个要点,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3.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了解。
三、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归纳总结出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3. 师生共同讨论,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和引导。
四、合理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20分钟)1. 导入问题,通过投影展示各种运动方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2.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使用生活方式调查问卷,收集同学们的运动偏好和体验。
3. 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并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4.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进行个人计划书写。
五、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15分钟)1. 观看相关视频资源,了解运动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运动时间安排和生活环境的情况。
3. 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和讨论的结果,总结出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营造健康生活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地质出版社初中初一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_课件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
1、合理膳食:饮食有规律,营养搭配合理。
2、规律起居:起床就寝有规律。
3、保证睡眠:睡眠时间有保证,质量高。
4、劳逸结合:不过度劳累,有充分的休息。
5、远离烟酒:不吸烟,不酗酒。
6、适量运动:坚持锻炼但不过量锻炼。 7、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不偏激。
体育运动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包括饮食、起居、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据世界卫生 组织统计,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 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生 活方式。
可见,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选择健康的生活 方式,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学习效率、缓解身 体疲劳、减轻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心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最后,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文化学习的需要,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如果能积极参加 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也有利于提 高学习效率。
思考与实践
1、观察身边成年人的生活习惯,看看 其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2、为什么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体育 运动?
谢谢
体育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首先,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构 成要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 认识到,缺乏体育运动的生活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生活。
其次,体育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其他要素具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 较好地保证睡眠质量;体育运动也是种积极性休息, 可以促进劳逸结合;体育运动可以放松心情,使情绪 稳定。
体育社会学 第04章 体育与社会运行

第四章体育与社会运行本章要点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很大。
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稳定。
而社会需要体育作为一种稳定的力量以求得平衡。
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体育运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要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社会效益。
社会对体育的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硬度最大的政治控制开始,逐步向软控制延伸,落实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信仰和信念。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带责任感地,并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地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以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又将管理社会的方法手段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社会的组成部分,这是实现社会与体育良性运行的最终愿望。
在进入市场经济情况下,人们的社会流动,包括体育界的流动都在加快,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一节体育与社会变迁1什么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包括哪些内容?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凡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是社会变迁。
可以说,社会无时不在变动,无处不在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内容(一)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
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社会的变迁。
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可以引起社会的良性变迁。
自然环境的破坏,则可以引起社会的恶性变迁。
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以造成社会的绝灭。
(二)人口的变迁一定的人口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口数量的增减、人口素质的高低,人口的集中与疏散,人口的性别。
年龄、职业分布,人口的流动的速度和方式,都可以影响社会的变迁。
(三)经济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4111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HealthcareinPhysicalEducation)《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开课学期H学分全总学时56理论学时44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统计学、生物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建议教材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四版。
主要参考书[1]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三版。
[2]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涵盖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健康指导工作服务,从而使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及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 第一章绪言、健康概述2 22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2 23 第三章运动与营养4 44 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25 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2 26 第六章体格检查 1 17 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1 18 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2 29 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2 210 第十章运动性病症、期中教学检查8 811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 2 212第十二章第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 2 213 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 2 4 614 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2 2 415 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 6 616 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 2 217 第十七章按摩 1 6 718 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 1 1合计44 12 56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健康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和学习的要求。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

(完整版)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第一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1.2 教学内容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定义。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定义、影响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理解和看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基本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2 教学内容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如何将基本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将基本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基本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健康饮食与健康体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3.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并进行体重管理。
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第四章:规律运动与身体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规律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规律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规律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规律运动,并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规律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体育保健学课后练习题0-9章

《体育保健学》课后练习题(0-10)绪论填空仁体育保健学是研究 __________ 在______ 过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2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等几个部分。
名词解释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
简答1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第一章健康概述大纲对此章内容不做要求填空1.1989年 WH提出____________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名词解释1.健康简答1 .在自然科学中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几类?第二章运动与环境判断1.采光系数越大,自然采光越好。
()2.采光系数越小,自然采光越好。
()填空1.球类馆采用人工照明时,室内灯光安装距地面高度,篮球馆最少不低于米,排球馆最少不低于 _________ 米,球场边线至墙壁距离最少不低于2米。
7.5 8.52.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运动场馆修建时位置的选 — -择、 、 3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 两部分。
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和内环境组成。
前者又包括. 简答 1 •简述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第二草运动与营养 请自学 大纲对此章内容不做要求 单选 1. 孕妇、乳母缺( )会导致胎儿和婴幼儿全身严重发育不良,身体矮小,智力 低下,称为呆小症。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 成年人膳食和饮水中如果长时间地缺少( 脖子病。
钙 锌 当(: 维生素A 维生素C 当(: 维生素A 维生素C 人体缺乏( ),便会发生甲状腺肿大,俗称大 A C 、 3. A 、 C 、 4. A C 、 5. 皮肤出现瘀点、 维生素A 维生素C ( A C 、 6. AC 、 7. B 、铁D 、碘 缺乏时,可引起夜盲症。
生活与运动

生活与运动
生活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而运动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繁忙
的工作日还是在轻松的周末,运动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健康。
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烦恼都可以在运动中得到释放,让我们重新充满活力和动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长时间的坐着工作不仅
会导致身体的僵硬和疲劳,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和情绪。
而运动正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无论是慢跑、游泳、瑜伽还是健身,都能让我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除了释放压力,运动还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定期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
而且,运动还能帮助我们保持身材,塑造健美的体态。
更重要的是,运动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活力,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生活与运动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运动,生活就会失去了一部分的乐趣和活力。
所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来运动,让自己更加健康、快乐和美丽。
让运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运动而更加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理耗竭
是指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克服运动应激而 产生的一种消耗性心理生理反应。 21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思考题
1、促进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2、危害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22
(一)体育活动的积极心理健康效应 1、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2、体育活动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3、体育活动可以改善情绪 4、体育活动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
20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问题
1、社会性体格焦虑
是指当个体面临他人对自己的体格进行消 极评价时所体验到的焦虑。
2、锻炼迷瘾
(1)A型:急躁、好强、易激动 (2)C型:压抑、克制、易焦虑
8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第二节 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
◆ 合理膳食
◆ 适量运动
◆ 规律生活
9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一、运动是现代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1、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2、现代人需要体育运动:闲暇时间增多、平时少运动
3、体育运动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多种需要:
(一)10条标准:马斯洛
(二)4条标准:季浏 (三)8条标准
15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一)马斯洛的10条评定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温馨提示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步吧!
12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第三节 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 见第一章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 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防治疾病 ◆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导致疾病
6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1、有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本身是疾病或是疾病的表现
吸毒、赌博、性变态
2、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诱发疾病的原因 (1)恶性肿瘤:吸烟、饮食、缺乏运动、环境 (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吸烟、饮食、缺乏运动、心理紧张 (3)糖尿病:肥胖、长期精神紧张
不因存在缺点而妄自菲薄、自轻自贱
(5)悦纳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6)和谐的人际关系:
了解他人,理解他人;乐于接受他人。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适应能力强:
①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②对社会有责任心; ③遵守社会规范;
④在有限的范围内改造现实。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三、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3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表现之一,它 是以个体的神经系统健康为基础,是个体 能够持续对环境做出良好适应,并能保持 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 状态和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
14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
7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每天一包烟少活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 4.6年;15岁以前开 始抽烟者少活8年。 1、不健康饮食行为:过多、过少、偏食、不规律、补品 2、吸烟:肺癌、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智力
3、不健康的饮酒行为:酗酒、成瘾
4、生活不规律 5、冒险行为:赌博、探险、冒险性体育运动(bungee Jumping) 6、致病性行为:
8、能适应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16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季浏的4条评定标准
1、智力正常
2、适当的控制情绪能力
3、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17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准则、民俗、地理环境及家庭结构 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的意识、习惯和规律。
(1)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对食物、水的需要。
(2)精神生活方式:了解社会、交往、业余爱好 (3)闲暇生活方式
5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2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概述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3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1、行为 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反应。
先天的定型行为 行为 后天的习得行为
反射行为
个体保存行为 本能行为 种族保存行为
4
健身、娱乐、发散余力、净化情感、社会回报、同化
10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培育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1、体育生活方式内容 (1)参与体育活动 (2)有目的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3)有一定结构的反复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 (4)健身与体育辅导 (5)集体体育活动
2、体育生活化
3、培育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内容:适量、科学 11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第四章 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
生活方式与行为 遗传因素 60% 15%
社会因素
医疗保健 气象因素
10%
8% 7%
世界卫生组织
1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第一节 健康与行为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促进
健康,而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
危害人们的健康。
(三)8条评定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IQ:90-130),智力落后(IQ<70)
(2)情绪健康:
包括愉快、稳定、适度反应。
(3)意志健全:
独立,自觉;较强的耐挫折能力;良好的自制力与坚 持性;果断。
(4)人格健全统一:
行为的一贯性;行为符合其角色要求。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不因具有优点而妄自尊大、自视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