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态制剂.ppt

微生态制剂.ppt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微生态制剂
二、作用机理 5、刺激免疫系统,强化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研究证 实,口服乳酸菌能提高干扰素和巨嗜细胞的活性,提高动 物免疫力。 6、净化肠内环境益生素的使用可减少氨及其他腐败物 质的生成、阻碍肠内细菌产生胺、中和大肠杆菌内毒素等 毒性物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微生态制剂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微生态制剂
一、概念 微生态制剂也称益生素,是指在动物微生态学理论指 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 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生产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微生态制剂
二、作用机理 1、益生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补充有益菌群,维持 动物肠道菌群平衡,通过改变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促 进有益菌群的生长。 2、通过产生某种抗菌物质抑制有害菌生长。乳酸菌除 产生有机酸、醇、过氧化氢、丁二酮、氨等外,还可合成 溶菌酶以及其他抗菌物质,如乳酸菌素、乳酸链球菌肽、 嗜酸菌素、乳酸杀菌素等。这些产物对肠道病原菌都具有 抑制作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害菌竞争营养素肠道内虽然富含营养 素,很难对微生物菌系产生影响。但如果某种营养素能够 成为限制因素时,营养素的竞争机制就会充分发挥作用。 4、通过占据肠道位置阻止病原菌附着 沙门氏菌粘附 于肠黏膜或滞留在盲肠内,是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寄主消化 道,产生临床症状的前提条件。试验表明,当给猪饲喂乳 酸菌时,其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多于腹泻猪或未饲喂乳 酸菌的猪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则减少。

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 作用的“新器官”,许多种类的 细菌已经进化并适应在人类肠道 中生存和生长。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织反映了微 生物及宿主水平上的自热选择, 促进了这个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的 相互协作和功能的稳定。
根据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分:
01
02
03
优势菌群 (90%↑)
➢ 与宿主互为共生关系的 共生性细菌,终生伴随 宿主;
3
4
5 干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6
7 营养及代谢作用
①参与B族的合成 ②促进机体对蛋白质消化吸收 ③减少血氨的来源 ④参与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 ⑤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非消化性 低聚糖等
益生菌能增加黏液的分泌, 保证屏障的完整性
竞争性排除 病原微生物
①产生不利微环境,降低肠道pH值 ②物理(空间位阻效应)阻断可用 的细菌受体位点抑制病原菌的黏附 ③与病原菌争夺必须的营养物质和 能量来源
➢ 定制肠道的概率很小, 但数量超过正常范围 就会扰乱肠道微生态 平衡而致病
肠道菌群的分类(分5个门)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1
变形菌门 3
(Proteobacteria) 放线菌门
4
(Actinobacteria)
拟杆菌门 2 (Bacteroidetes)
疣微菌门
5
(Verrucomicrobia)
益生元作用
01
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及繁殖 02
产生短链脂肪酸
03
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及 04
促进钙、镁、铁、锌等
血氧、保护肝脏
矿物元素的吸收
05
改善肠道黏膜免疫
06
改善胃肠功能
益生元与益生菌的关联性

整肠生

整肠生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甲硝唑
氯霉素 黄连素
(二)作用机制

其在肠道的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等于在肠内植入一个
抗生源,所以对致病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
• 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状态下,能迅速消耗生态环境中的游离氧,产生强大 的生物夺氧作用,造成肠道内的低氧环境,促进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拟杆菌及消化性链球菌等生长,起到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因而具有双向 双重生物效应。
93.3%
对照组
62.9%
4、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胃肠解痉药、抗抑郁药)加用整肠生 疗程4周 临床病例: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剂量 整肠生+马来酸曲美布 汀 马来酸曲美布汀 整肠生500mg/次,日 三次;马来酸曲美布 汀0.2 g/次,日三次 马来酸曲美布汀0.2 g/ 次,日三次
整肠生治放疗、化疗所致腹泻的临床观察 治疗组 整肠生 总有效率83.3%;对照组 氟哌酸 总有效率66.3%
6、肝硬化并发症
减轻高氨血症.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对照组 常规药物护肝治疗(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苷蛋
氨酸等)
治疗组
常规药物护肝治疗 加服整肠生4粒 ,3/d

程: 4周

果:
132.2±12.8 umol/L 下降致 115.64±13.2 umo1/L 126.9±11.7 umo1/L 下降致 58.6±8.9 umol/L
双歧杆菌数 趋于稳定
梭菌增加 双歧杆菌 明显减少
(三)肠道菌群的功能
营养、护肝、调脂
免疫作用
生物化学屏障
肠道菌群
维持内环境稳定

最新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PPT课件

最新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PPT课件
瑞典规定乳酸菌制剂活菌数要达到2×1010个/g。 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制剂中,对含菌数量与用量的规定是:芽孢杆菌
含量≥5×108个/g,乳酸杆菌≥1×107个/g。 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2×105个
/g~5×105个/g。 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
酵母及其培养物的应用年代已久,现己广泛应用于各种动 物的养殖中。
目前农业部允许用于益生素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啤酒 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等。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与治疗药物不同,为“己病治 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 。
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会与其中的正常 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 噬等复杂关系。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机理相当复杂,从微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 有以下几种解释:
20.保加利亚杆菌 21.干酪乳杆菌 22.纤维二糖乳杆菌
23.弯曲乳杆菌 24.德氏乳杆菌 25.发酵乳杆菌
26.瑞士乳杆菌 27.乳酸乳杆菌 28.胚芽乳杆菌
29.罗特氏乳杆菌 30.肠膜明串珠菌 31.乳酸片球菌
32.啤酒片球菌 33.戊糖片球菌 34.费氏丙酸杆菌
35.谢氏丙酸球菌 36.酿酒片球菌 37.乳酪链球菌
当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某菌种以孢子状态进入畜 禽消化道后迅速生长繁殖,消耗肠内氧气,使局 部氧分子浓度下降,从而恢复肠内微生物之间的 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其他作用
产生各种酶 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营养作用
产生各种酶
有些益生菌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 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 合物。如乳酸杆菌等在消化道内繁衍增殖,促进 消化道内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陈惠等(1994)研 究表明生长育肥猪饲喂芽孢杆菌添加剂后,可使 其α-淀粉酶及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 Hotten(1998)报道,有益微生物可在体内产生多 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上的应用课件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上的应用课件

优化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微生态制 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大规模
应用提供可行性。
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
建立微生态制剂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 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 性。
拓展应用领域
针对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研发适用于不同饲料类型的微生态制剂
激活免疫系统
01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激活动物的免疫
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疾病
02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预防
疾病的发生。
提高抗病能力
03
通过改善肠道环境和提高免疫力,微生态制剂可以提
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降低环境污染
减少粪污排放
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粪污的排放量。
通过对不同环境、地理条件下的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发掘具有潜在益生作用的微生物种 群,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资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掘新资源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已知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获得具有更高益生作用的新菌株或新功能 菌株。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有益菌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具有益生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候选菌 株。
提高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 质吸收,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
改善肉质和口感
微生态制剂可降低猪体内脂肪含量,提高肌肉纤 维密度,改善肉质和口感。
Hale Waihona Puke 微生态制剂在鸡饲料上的应用
增强免疫力
01
微生态制剂可增强鸡的免疫力,降低鸡瘟等传染病的发生率。
提高生产性能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4
肠道微生态和系统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5
完整版PPT课件
16
肠道相关性淋巴组织——GALT
完整版PPT课件
17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连接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的桥梁
TLRs是一组位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分子,至 少有10种
这些受体可以识别黏附于肠道上皮表面细菌的 特殊抗原结构
预防性应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G)可以 减少住院婴幼儿(1月至3岁)发生院内感染性 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
完整版PPT课件
34
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与补充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类益 生菌可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0或20年内过敏性疾病 和反复感染的发生率
在孕妇和乳母中应用益生菌可能减少婴幼儿发生 过敏性湿疹的风险
益生素 (prebiotics) 益生菌 (probiotics) 合生素 (synbiotics)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益生菌的应用范围
乳糖吸收不良
复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和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
病毒相关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
过敏性疾病
完整版PPT课件
30
益生菌在新生儿中可能的应用对象
TLR-4是脂多糖 (LPS ) 受体
可能部分通过NF-κB途径激活肠道上皮细胞来 诱导肠道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8
肠道微生态和细胞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益生菌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体液免疫
肠道粘膜内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 IgA和特异性IgG分泌

腹泻PPT演示课件

腹泻PPT演示课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预防和处理
01
口服补液盐
对于轻度和中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
质。
02
静脉补液
对于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静脉补液治疗。
03
监测电解质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营养不良预防和处理
腹泻的流行病学
介绍了腹泻在全球和我国的流行情况,包括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等。
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重点讲解了腹泻的诊断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并介绍了 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新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如益生菌、益生元等在腹泻治疗中的应 用逐渐受到关注,它们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 疫力,对腹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免疫疗法的探索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来治疗疾病。在腹泻的治疗中,免疫疗法能够针对肠道炎症 和感染等病因进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腹泻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生活方式等信息的综合分析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症状反复
患者症状时轻时重,表现 为间歇性腹泻,可伴有腹 痛、腹胀、消瘦等症状。
常见原因
慢性腹泻常见原因包括慢 性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等。
感染性腹泻
由病原体引起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 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肠道感染。
症状严重
患者症状较重,表现为发热、腹 痛、恶心、呕吐、脓血便等。

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2010年第四届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欧洲螺杆菌研究小组(EHSG)达到共识:增 加鉍剂或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对治疗作用显示是有益的。
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在Hp疗程中不仅帮助维持菌群平衡,降低抗菌药物的ADR, 尚有拮抗Hp作用。其拮抗Hp作用的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肠道上皮细胞与细胞壁 的磷酸通过特异性结合,形成一层细菌膜,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殖。(2)通过占位效 应、营养竞争、产酸抑制及生物夺氧等途径来拮抗致病菌的生长。
微生态制剂用于阴道疾病的治疗,得益于其可迅速纠正失衡的阴道菌 群,对抗菌药物的ADR兼有预防作用。
2019/11/12
.-
10
综述
• 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微生态制 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微生态制剂的适应症将不断扩 大,使用范围将更趋广泛。但对于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国内尚 缺乏大规模的临床数据。
所以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治疗时可以合用微生态制剂。崔少波对60例肠易 激综合征患者用酪氨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三周后,患者消化道症状及精 神状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未出现明显ADR,表明微生态制剂对肠 易激综合征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肠道菌群失衡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补充微生态制剂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微生态制剂可能通过 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调节脑——肠轴紊乱和肠道高敏感性。
益生菌可改变肠道菌群比例及转化某些肠内物质拮抗结合位点防止致病菌定殖调节内物质拮抗结合位点防止致病菌定殖调节抗炎不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促进损伤上皮修复抗炎不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促进损伤上皮修复以及增强上皮紧密连接加强肠粘膜屏障保护作以及增强上皮紧密连接加强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阻止细菌秱位等

微生物技术应用-益生菌剂PPT课件

微生物技术应用-益生菌剂PPT课件

微生物技术应用——单细胞蛋白
二、芽孢杆菌制剂
(一)益生芽孢杆菌种类 常见的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
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凝结 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纳豆芽 孢杆菌、芽孢乳杆菌等。
国内市场上有:促菌生(蜡样芽孢杆菌)、整肠 生(地衣芽孢杆菌)、益菌生(枯草芽孢杆菌)、乳康 生(含蜡样芽孢杆菌)等。
微生物技术应用——单细胞蛋白
一、检测益生菌的经典方法
➢平板计数法(厌氧箱、厌氧罐、干燥器、半固体深层琼脂柱)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代谢产物测定法
微生物技术应用——单细胞蛋白
二、益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 ➢变性梯度凝焦电泳技术
➢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种类少,菌株 性能单一,缺乏针对性; ➢加强对益生菌剂剂型的研究,减少加工对菌 体的伤害,提高活菌浓度; ➢建立简单快速的益生菌剂监测系统,规范益 生菌剂的生产和市场。
微生物技术应用——单细胞蛋白
第四节 益生菌的检测方法
一、检测益生菌的经典方法 二、益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三、用于乳酸菌分离和培养的常见培养基
自益生菌剂的概念被提出后,它就成为了微生态 的带名词。益生菌剂通常是指一类分离自机体内的 正常微生物菌群,以高含量活菌为主体,通过定植 作用改善宿主特定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并兼有其它 有益生理活性的生物制剂。
微生物技术应用——单细胞蛋白
二、益生菌剂与微生态制剂
构成益生菌剂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研究和 使用最多的是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乳酸 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饲用益生菌剂作为饲 料中促进生长的抗生素替代品,有对动物无 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效果显著等 特点逐渐得到广大养殖业者的首肯。

米桑微生态活菌生物制剂-PPT

米桑微生态活菌生物制剂-PPT
虽然致病菌消失或减少,腹泻却仍持续一段时间,这 就是肠道微生态失衡后得自我调整过程。
23
常见腹泻时肠道微生态失调
米桑(酪酸梭菌活菌)
急性菌痢常住菌87%消失,以厌Fra bibliotek菌消失占绝大多数
急性肠炎
主要表现为菌群交替征,某些过路菌占优势,如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大肠杆菌型急性肠炎等
慢性肠炎和慢性菌痢
就是含活菌(>107CFU/g)和/或包括菌体 组分及代谢产物得生物制品,经口或其她粘膜投入, 可在粘膜表面处改善微生物与酶得平衡或刺激机 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得消化不良,腹泻,治 疗阴道炎和尿路感染,缓解便秘,缓解肠道易激综合 征,减少变态反应症状,降低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浓度等。
国内注册质量标准最高得酪酸梭菌微生态药品
国内最早获批,替代进口日本产品。
活性菌株含量最高得微生态生物活菌药物,远超日本进口及 国内竞争对手产品,活菌数比竞争产品高3倍;
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保存时间可长达2年以上。(其她生物活 菌制剂药品必需冷链保存运输,不适合中国国情)。
单一菌株成分,不含肠球菌(粪链球菌),无条件致病菌得潜在威
胁。(临床常用得三联益生菌或混合菌株益生菌药物均含有
条件致病菌肠球菌(粪链球菌)
26
米桑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与国内竞争产品得比较-1
米桑:重庆泰平药业生产,国内最 阿X宁: 青岛X药业生产,批准时
早首家获批;就是本类产品领导
间晚于重庆泰平,就是本类药品
者;
跟随者;
菌种:强势RH-2酪酸梭菌菌株, DNA技术鉴定,制剂重量仅为 200毫克/粒,含活菌数量为竞争 产品阿X宁得 2、7倍:
米桑微生态活菌生物制剂

益生菌PPT课件

益生菌PPT课件
39
感谢下 载
• 4. 喝多少才够? 一般来说,每天喝1瓶(约100ml,以每瓶100亿个活性乳酸菌 计)活性乳酸菌饮品就足以满足人体所需
37
• 5.有没有最佳饮用时间?益生菌产品虽然也可以单独食用,但最佳食用时间为饭 后。因为有食物中和胃酸,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所以饭后饮用 效果更佳。
• 6. 什么人不宜补充益生菌? 胃酸过多的人、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心内膜炎和 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宜多喝益生菌酸奶,最好事先咨询医生;其他人则可以尽情享 用。一般出生3个月后的婴幼儿即可开始逐渐补充一些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对 于孕期容易产生便秘等问题的孕妇来说,补充益生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且一般 随着年龄增加,肠内有害菌增多,所以成年人及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丁酸梭菌属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蜡样芽孢地衣芽孢酪酸菌妈咪爱美常安培菲康长双岐金双歧长双岐丽珠肠乐青春双岐整肠生米雅促菌生乐托儿亿活布拉氏酵母菌嗜热链球菌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双岐杆菌属常见微生态制剂菌种益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益生菌的选择剂量频度及最适剂型?效果肯定的菌种及剂型?合适的指征?尚缺乏更多的对各种疾病益生菌治疗的临床循证医学数据生活中的益生菌?1
27
2. 腹泻
• ⑴儿童腹泻 在世界范围内已被证实,应用益生菌可降低儿童急性腹泻的发生 率,包括粪肠球菌、粪链球菌SF68及某些乳杆菌属等。Mastretta等对114例病 儿所做的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预防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应用益生菌还可 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
28
• ⑵ 成人腹泻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对 益生菌在成人腹泻中的治疗作用尚无定 论。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 能够帮助辅助治疗各种腹泻及其引起的 紊乱(包括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与抗 生素有关的腹泻、梭菌引起的腹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肠道菌群对宿主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
① 防御感染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② 促进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并参与免疫应答调节
③ 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
④ 延缓衰老
⑤ 抗肿瘤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9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0
肠道菌群失调
有害菌
有益菌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1
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有10万亿个)重量约1271克,相当于 肝脏的重量
➢如果将一个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 其长度约可绕行地球2周多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6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PH2
分泌酸(HCl) 对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
乳酸菌属
小肠PH4-7
连续的消化吸收单糖、氨基 酸、脂肪酸、水
• 乳杆菌:数量上归次要菌群,但功能上归优势菌群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5
二、肠道菌群的分布和构成
肠道中微生物(原籍菌)种类:
99.9%是以双歧杆菌和类杆菌为主
的专性厌氧菌占专性厌氧菌98%,
是最占优势的原籍菌,0.1%是以肠杆
菌科细菌为主的兼性厌氧菌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
➢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只
• 是“微观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相对应 (macroecology)
• 与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不同 •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致病作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3
人体微生态学
• 人体有胃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皮肤和呼吸道五大 微生态系统
• 胃肠道微生态对人体最重要,研究最早、最多
能产生抗微生物的物质 无副作用和安全无害的食
品或药品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4
五、益生菌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1)拮抗肠道病原菌
与致病菌竞争粘附于IEC,阻止其入侵、定植和生 长,促进肠蠕动,易于排出
其酸性代谢产物能使肠道pH及氧化还原电势(Eh) 下降,抑制不耐酸的肠道致病菌生长
与肠道潜在致病菌竞争有限的细菌生长必需的营养 成分,抑制潜在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肠道球菌属、乳酸菌属
大肠PH7
储存、运输食物残渣,吸收
胆酸、维生素B12
双岐杆菌属、乳酸菌属
消化球菌属、肠道细菌等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7
肠道菌群的分类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8
三、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共生的状态,是进化的结果
• 宿主为肠道菌群提供其生命活动的场所,并且对肠道菌群不引起强烈 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
• 腹泻、便秘 • 肠易激综合征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炎症性肠病 • 肝病 • 消化道外科手术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2
四、微生态制剂概念
• 益生菌(Probiotics): 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 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常用菌种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 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酵母菌。
代谢产生一些抑制或杀伤病原菌的成分,如双歧杆 菌产生的Bifilong和Bifidin,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5
2)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
能维护由肠粘膜和粘液层构成的机械性屏障 保护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的作用,免受侵袭性大
肠杆菌的影响,降低肠道通透性 保护上皮生长因子受体,使其发挥受损肠粘膜的
参与了多种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利用
有利于维生素D,钙和铁离子的吸收 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增加血SOD的含量和活性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8
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安全性要求
对人、动物无致病性
能被抗生素灭活
不会床使用的微生态药物主要为益生菌。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3
微生态制剂应满足以下标准
来源于人体的常居微生物 具有耐酸和耐胆汁 能黏附在人的消化道黏膜细胞上 能在人消化道定殖 能影响新陈代谢(如胆固醇吸收、
乳糖酶活性、维生素产生)
能调节免疫应答
能在生产加工和保存过程 中成活并具有一定数量的 细菌
数量在107-108/g以上,主要为原籍菌(autochthony)或常驻菌(resident flora) ,包括类杆菌属、优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和梭菌属 等专性厌氧菌,是对宿主发挥生理功能的菌群
• 次要菌群(subdominant microflora):
数量在107-108/g以下,主要为外籍菌(allochthony)或过路菌(transient flora),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流动性大,有潜在致病性
• 肠道是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肠道定植的细菌具有 数量巨大、多样化、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构成了人 体的肠道菌群(intestinal microflora)
• 肠道菌群从无到有,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变化,直至生命 结束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4
肠道菌群的分类
• 主要(优势)菌群(predominant microflora):
• 益生原(元)(Prebiotics): 能够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或几种 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目前主 要指非消化性低聚糖(NDO),包括菊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 乳糖(GOS)、大豆低聚糖、乳果糖等。
• 合生原(元)(Synbiotics): 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复合制剂。
肠道微生态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
内容
一、微生态学概念 二、肠道菌群的分布和构成 三、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四、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五、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六、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2
一、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概念
• 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 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
修复作用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6
3)调节免疫
刺激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分泌SIgA,激活单核巨 噬细胞系统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于自身免疫性因素参与的炎症性肠病,如溃疡 性结肠炎,应用益生菌制剂能大大降低复发率
肠道微生态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7
4)合成营养成分,拮抗毒素吸收
以氨为氮源,在肠道内合成氨基酸和尿素, 减少肠道内氨的吸收,降低血氨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