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合集下载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2-1地层划分与对比

2-1地层划分与对比

最大厚度1255m。
冲击扇
灰绿、灰紫色安山岩、安山质熔角砾
集块岩,夹紫红色泥岩、砂岩薄层。 最大厚度500m。
紫红色泥岩,黑色页岩、砂岩、粉砂岩,
浅水湖泊 河流体系
底部为凝灰质砂砾岩。最大厚度500m。 冲击扇
第 二 裂 陷 阶 段
第一裂 陷阶段
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盆地基底
滦平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阶段演化图
• 等时面还可以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确定。反 射界面具有等时性,同一反射界面的反射 波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沿横向对比追踪 出同一反射界面的反射,就是实现了等时 面的对比
2、沉积旋回的确定
沉积旋回是指在地层剖面上,相似的岩性在纵 向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现象。
规律地重复指标:岩石的颜色、岩性、结构、构 造等
发生、发展到结束全过程的沉积。
CⅧ
CⅨ
3、三级旋回是形成油层组的基础。 CⅩ 园 部 CⅪ
CⅫ
CⅩⅢ

组 部 CⅩⅣ
沉积特征
层 序 样 式

沉积组合
积 体

构 造 活 动
湖 平面 高频变化曲线 上升 下降
进总 积体 型
扇三角 洲平原
粗陡 粒坡 型
抬强 升烈
扇三角洲平原
扇三角洲
进端前缘
总 体 进 积 远端前缘 型
嫩江组五段(Kln5):本段 上部为泥岩,中、下部为 砂泥岩互层,在大庆油田 上出露不完整。其底界定 在泥岩低电阻值处。
• 地层对比首先是标准层的对比。在剖面上 标准(志)层越多,分布越普遍,对比就越 容易进行。有的标准(志)层分布范围小, 岩性或电性不太稳定时,可以选作辅助标 准层,或作为小范围标准层。
手段:利用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和旋回 性等特征进行岩性分层,进而作井间地层的对比。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土壤类型划分
通过地层划分,了解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为 土壤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地层土壤类型,采取相应 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改土、排水洗盐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利用
地层划分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根据不同地层土壤特性,选择适 宜的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提高土 地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 ?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层划分概述 • 地层对比方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应用
目录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城市规划建 设领域的应用
•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01
地层划分概述
地层定义及特点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表面或内部由一层或 多层岩石组成的层状结构,具有 连续性和层序性。
地层特点
地层具有连续性、层序性、沉积 性、成层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的重要 依据。
划分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地层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 球历史和地质构造,为地质研究和资 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质意义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 化过程,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 重要信息。
03
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地质研究中 的应用
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
确定地质年代
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地质年 代。
建立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建立全球或区域性的地质年代表,为地质研究 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地层的划分依据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

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

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

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

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

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

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

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油层划分与对比

②第四纪
⑥二叠纪
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陆相和海相)。发生于石炭 纪的海西运动,到二叠纪时更为激烈。在我国北方形成 了几个陆相盆地,与石炭纪连续沉积,一般称石炭二叠 纪;在南方发生大规模海侵,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石灰岩, 海水退去后,又开始新的海侵。 主要生物为纺锤虫、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等,前一时 期极盛一时的三叶虫、四射珊瑚等逐渐灭绝。出现了高 级爬虫类——锯齿龙。植物中封印木、鳞木开始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松相类、苏铁类以及大羽羊齿等。
表3 地层顺序表
续表3 地层顺序表
三、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的关系
表4 地质时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照表
四、各地质时代单位的含义
1、太古代
(1)定义
从地壳形成到原始生物出现前为止,这一段地 质时代叫太古代或隐生宙,也叫前寒武纪。外 国地质学者也将太古代和以后的元古代合称为 前寒武纪。
(2)主要特征
③志留纪
志留纪仍然是一个平静的海侵时期。奥陶纪 末期部分地区海退;到志留纪海侵又继续发生 ,开始沉积碎屑岩;中志留纪时海侵继续扩展 ,沉积岩主要为石灰岩;到上志留纪时发生海 退,沉积泥质灰岩与硅质页岩互层,构成许多 小的沉积旋回。海退期间在我国西南还造成了 一些内海盆地。 主要生物有笔石、层孔虫、温瑚、苔醉虫、 三叶虫、腕足类等。
地层、油层 纲
绪论
第—章 地质时代与地层
第—节 地质时代 第二节 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第二章 地层对比
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应用实例
第三章 油层对比
第—节 单层(小层)对比的依据 第二节 油层对比的步骤 第三节 油层对比应用实例
④泥盆纪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到泥盆 纪时期发展剧烈,在震旦纪陆台的周围形成了 许多山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高原和盆地。 主要生物有三叶虫和笔石衰落,水中出现了 鱼类,陆地上出现了大量棵蔗植物群,还有古 鳞木和古芦木等。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组三大套含油层系。 孤东油田二区为河流相正韵律沉积层状构造油藏,储层压实
差,胶结疏松,岩石表面亲水。本次主要是通过精细地层对比,
对孤东二区馆陶组的地层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比,进而认识该区油 气藏的地质特征。对沉积微相和储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以后
的开发指导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孤东油田二区区域特征
区域概况及开发历程
孤东油田二区馆陶组地层对比成果
1.精细地层对比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1).砂体类型 单一型 两分型 下切型 叠加型 2).统一了砂体的劈分标准 3).统一了明化镇组的底部界限 4).砂层组及小层界限的变化情况
地层基本特征
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呈正韵律,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 主,有少量粉砂岩及含砾砂岩。泥质胶结,由于埋藏浅,压 实差,胶结疏松,孔隙度平均在33.3%,渗透率平均高达1.57 平方微米,最高达10平方微米,油层平面上分布不稳定,连通性 差,纵向渗透性差异大,层内有泥质夹层,非均质性严重。
比原则是:以标准层控制层位,利用沉积旋回—岩相厚度结合标志层划
分砂层组(准层序组)、小层(准层序),应用砂体对比模式,确定时 间单元。
2.标准层及标志层的选择
1)选定一个标准层 2)选择六个标志层
选择的六个标志层
1.明化镇组底部感应曲线出现的似“免耳状”的组合,底部出现 高电阻率钙质响应。 2.第三砂层组顶部分布比较稳定的一对似“眼睛状”的小砂包。 3.第三砂层组底部和第四砂层组顶部十分稳定的泥岩段。 4.第五砂层组底部较稳定的厚层砂岩段。 5.第六砂层组第三、第四小层比较稳定的砂泥组合。 6.第六砂层组第六、第七小层之间稳定的“泥脖子”。
结论
通过本次对孤东油田二区馆陶组上段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认清的该区域地层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砂体类型,更加明确 以及修正了各层的界限,掌握了各砂层的特征,特别是对油 气层的认识。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不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灵活运用,实际联系理论,而且解决河流相地层对比中 遇到的困难,确定河流相对比的工作思路,为以后的研究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地球内部岩石和地质构造的分析,确定不同地层的时代、岩性和特征,从而推断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岩石的性质和组合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层的岩石性质和组合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和矿物组合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划分和对比。

例如,沉积岩的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石中的颗粒和化石有一定的排序和分布规律,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时代和环境。

另外,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结构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来判断地层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

化石的出现和分布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化石是古生物遗存的化石化痕迹,可以提供地层的时代和古生态环境信息。

化石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与地层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判断不同地层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例如,特定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出现或消失,可以确定地层的上下界和时代顺序。

另外,化石的种类和数量也可以反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演化和生态变化,从而揭示地层的古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理学特征。

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层序列是指地球内部岩层的垂直分布顺序,可以通过对地层的堆积和叠置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不同地层之间的堆积顺序和叠置关系可以反映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地壳构造的演化历史。

例如,在断层带和褶皱带等构造部位,地层通常发生位移和变形,通过对地层的变形和错位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地壳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包括岩石的性质和组合、化石的出现和分布、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地壳构造的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为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料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料

如何划分与对比地层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何意义资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层是指地壳中以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和地史时间为依据的一定范围内的岩石或岩石群,利用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历史演化、探讨地质活动规律和划定地质界线等重要问题。

地层划分常用的方法有地层对比、同位素年代学和寻找主键生化事件等,其中地层对比是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

地层对比的主要方法有:
1.同位素年代学方法:通过测定地层中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和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来确定地层年龄,并与标准年龄标定。

3.岩性与岩性组合方法:根据岩石性质的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判断地层的差异与相似。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地球历史演化: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环境演化和生物演化等,并推断出地球演化的过程与规律。

3.划定地质界线: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划定地质界线的基础,可以帮助确定不同地质时代与岩性之间的过渡关系,揭示地质历史的时间序列。

5.预测地质灾害:通过对比地层中的断裂、褶皱和沉积构造,可以提前预测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总之,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可以揭示地球历史演化、确定地质界线、评价资源潜力、预测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
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演化和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

浅析地层划分与对比本文简明的阐述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包括岩石地层方法、生物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层序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四种方法。

标签:岩石体;地层;划分;对比1 岩石地层方法1.1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岩石体在岩性、岩相以及地层关系上往往存在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按地层对其进行划分的单位,就称为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分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特殊岩石地层单位。

(1)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组、段、层、群以及岩石地层面。

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为层,上一级称为段,而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划分单位,常包含几个段,用于地质填图及描述岩石地层的特征。

比组更高一级的称为群。

岩石地层面则是指相邻两个岩石地层间的转变面,可以理解为一个明显的地层界线,也可以是作为标志的一个岩性特殊的极薄的地层。

(2)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某些特殊的岩石体无需命名,如含水层、煤层或含有其他矿产等有经济价值的地层,或根据岩石形成的方式、形状等能够鉴别的岩石地层,类似的这种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所提出的岩石地层单位被称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3)特殊岩石地层单位。

特殊岩石地层单位分为岩群和岩组。

岩群相当于正式岩层地层单位中的“群”;岩组则相当于正式岩层地层单位中的“组”,是岩群的下一级单位。

特殊岩石地层单位的提出,使岩石体的描述更为完善。

1.2 岩石地层对比不同地区(或剖面)的岩石体在岩性、岩相特征及地层关系上存在一定的不同,根据岩石地层单位对其进行划分,论证其岩石地层单位间的特征或属性一致,和(或)地层位置相当,这种工作称为岩石地层对比。

2 生物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2.1 生物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中的某些部分会存在一定的化石,将此部分按照能够反映相同或相似化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划分的单位,就称为生物地层单位。

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岩石地层中所包含的化石种类进行划分的。

从概念上分析,生物地层单位可看成客观存在的实体。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多重地层划分和多重地层单位
• 地层对比:地层意义上的对比指地 层特征或地层位置的相当。根据所 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 的对比。
• 岩性 “对比”:是论证岩石特征和岩石地 层位置的相当;
• 两个含化石层的“对比”:是证明化石内容 和生物地层位置相当;
• 年代“对比”:是论证年龄和年代地层位置 的相当。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连续和小间断。
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 不整合(假整合);沉积接触和侵 入接触.
其他标志
地层的其它物质属性,如地层的磁性 特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位素年龄 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 用于建立不同的地层单位。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地层划分
塔中地区志留系新老划分方案对比表



新方案
系统

段 亚段 系 统组段泥中 盆下 系统克


红色砂岩段


泥盆系 中下统
上段
克孜尔塔格组
上—顶统
下段
上段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下段
上统

上砂岩段

中统 依木干他乌组 红色泥岩段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2.1 概念 2.2 地层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时间序列) 2.3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 (空间关系)
2.1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概念
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 (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 地层组织成相应的单位。
• 地层划分的多重性与多重地层单位:
岩石有多少种可以用于地层划分 的特征(属性),就有多少种方法划 分地层,即地层划分的多重性。划分 的结果为多重地层单位。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

第二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地质年代表一、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概念(一)地层划分地层的划分是地层学的一项基础任务,也是地质工作的基础。

其目的在于确定区域地层层序和建立相应的地质年代系统。

我们把一个地区的岩层,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岩性、化石等特征归纳成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建立区域地层层序,了解该区域地层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称为地层划分。

如果地层形成以后,一直保持其原始生成顺序,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属正常层序。

但在地壳发生过强烈运动的地区,由于岩层遭受褶皱和断裂的影响,使原始地层产状发生变动,甚至倒转,使早期形成的岩层覆盖于晚期形成的岩层之上。

因此地层划分首先要判定地层的正反顺序,建立正常层序。

地层的特征和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如岩层的几何形态、接触关系、岩性、岩石组合、化石特征、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其中任何一种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

由于切分地层的依据和标准不同且具有多样性,因而可以划分出多种地层系统,不同种类的地层划分可以重叠在同一剖面上进行,这就是地层单位和地层划分的多重性。

目前常用的有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三种。

(二)地层对比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将不同地区(或剖面)的地层进行比较,论证其地质时代、地层特征和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即为地层对比。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特征和依据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例如:岩石地层对比是论证岩性特征和岩石地层位置是否相当;年代层对比是要论证地层的地质年龄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位置是否相当;生物地层对比是要说明含化石层的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是否相当。

地层划分与对比两者在原则和依据上是同一的,在方法上是有密切联系的。

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一)岩石地层学方法凡是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划分地层,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统称为岩石地层学方法。

岩石特征主要指岩性、岩石组合、岩相、岩层的横向展布和岩石的变质程度等。

根据岩石特征的相似程度,对地层进行划分,并建立岩石地层系统。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岩相古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1. 岩相古地理学的定义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以及古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

2. 岩相古地理学的意义(1)科学意义- 揭示地球表面环境演变的历史,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 丰富和完善地质学理论,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2)实际意义- 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地质背景和风险评估。

-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岩相分析- 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

(2)沉积环境重建- 古气候、古水流、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解释。

- 沉积相的识别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3)古地理格局重建- 古大陆、古海洋、古河流、古湖泊等地理单元的分布和变迁。

- 古地理事件的识别和解释,如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

(4)古地理演变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序列。

- 古地理演变与全球地质事件的关系。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 地质填图:系统地记录地表地质现象和地层分布。

- 露头观测:详细描述沉积岩的岩性、构造和化石特征。

(2)实验室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确定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推断沉积环境。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揭示沉积岩的源区和沉积过程。

- 生物化石分析:利用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

(3)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划分沉积相类型。

- 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

(4)古地理图编制- 整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图。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古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第二章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岩石学特点的组联合构成的,或由一大套厚度巨大,岩类复
杂的地层组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第三节 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 组:是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其含义 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由
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有重复
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 ;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合为一个组的特征, 而与其它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 组的厚度无固定的标准,可以由 1m 到几千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平 行 不 整 合
K
P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第一节 地层学的有关概念
下降沉积→上升、接受剥蚀,沉积间断→再下降, 再沉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第一节 地层学的有关概念 ②角度不整合接触
定义: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分界面为
剥蚀面,并且剥蚀面产状与新地层一致,老地层以不
原理是什么?
3、有哪些地层单位,每种地层单位的含义及其
区别如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第二章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地层学的有关概念 地层层序及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表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2010
第三节 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表 一、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概念与多重地层单位
1、地层划分(Subdivision):根据地层各种属性和特性, 按照地层的原始顺序,系统地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为各种 地层单位。 2、地层对比(Correlation):根据地层各种属性和特征, 对不同地区的地层单位进行比较,找出这些地层单位的相应 关系和分布规律。在地层学的意义上是表示地层特征和地层 位置的相当。 3、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及其分布 规律。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2)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2)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概述一、第四纪地质学概述1. 定义与时间范围-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地球表层在第四纪时期(约258万年前至今)的地质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2. 研究内容- 第四纪地质年代划分:基于地质事件、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等方法,对第四纪进行详细划分。

- 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的相互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 第四纪气候变化:探讨第四纪期间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重大气候事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第四纪生物群演变:研究第四纪生物群落的演替、灭绝与新生。

- 第四纪沉积学与沉积环境:分析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形成环境。

- 第四纪地貌:研究第四纪期间地貌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地质构造、气候、生物等因素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第四纪地质环境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地质环境,以及这些变化的地质记录。

3. 研究方法- 地质调查与观测:包括野外考察、剖面测量、岩心取样等。

- 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地质过程。

-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化石分析,重建古环境和生物演化历史。

- 同位素地质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和追踪物质循环。

- 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表形态和地质现象。

二、地貌学概述1. 定义-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形态、成因、分布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 研究内容- 地貌类型及特征:分类描述各种地貌形态,如山地、平原、丘陵等。

- 地貌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探讨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如构造运动、水流、风力等。

- 地貌发育与演化:分析地貌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和地貌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地貌分类- 按成因分类:构造地貌(如褶皱山脉、断层崖)、侵蚀地貌(如峡谷、河流阶地)、堆积地貌(如沙丘、三角洲)、气候地貌(如冰川地貌、风化地貌)、生物地貌(如珊瑚礁、泥炭沼泽)等。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具有等时性或近等时性; 持续时间较短。全球性事件一般以万年为单位,地方性事件一般以十万年至
百万年为单位。
事件地层学对比法
•级别:全球性事件、区域性事件、地方性事件 •全球性事件: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观察到其影响或 其地质记录的事件。 •如地外撞击、地磁极性反转和大规模生物绝灭事件等。 该类事件在地层中造成等时性精确、持续时间短和分 布极广等地质标志。“界线粘土层”就是一例。 •特点:①全球性;②瞬时性;③极易辨认。因此,可 成为地层对比最精细、准确的标志,并成为地层划分 的自然界线。 •如,E/K之间发生的外星撞击事件—界线粘土层。
2.2 地层划分依据和方法
1. 岩石学特征 2. 生物学特征 3. 地层的构筑特征 4. 地层的接触关系 5. 其他标志
岩石学特征
包括组成地层岩石的颜色、成分、结 构和沉积构造等。 岩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续岩层可以 划分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岩性不同的 地层体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
马平组\栖霞组分界-广西来宾
T55
450 0 452 0 454 0
T63 T70
T55'
456 0 458 0 460 0 462 0 464 0 466 0 468 0 470 0 472 0
T56
474 0 476 0 478 0 480 0 482 0 484 0
T56' T57 T60 T62 T62'
486 0 488 0 490 0 492 0 494 0 496 0 498 0 500 0 502 0 504 0 506 0
岩性对比 生物地层对比 构造运动面的对比 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 磁性地层对比 事件地层对比 层序地层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后,那么含有这一元素
的矿物晶体自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时间,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
中所剩下的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和蜕变产物(子
体同位素)的总量的比例计算出来。
母体同位素 铷(Rb)87 铀(U)238 钍(Th)232 钾(K)40 碳(C)14
子体同位素 锶(Sr)87 铅(Pb)206 铅(Pb)208 氩(Ar)40 氮(N)14
层:等级最低的岩石地层单位。它一般 由岩性、成分、生物组合等特征显著而又明 显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地层构成。
它的厚度不大,可以从数厘米、数米至 十余米。
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 节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现
中国地质年代表(百万年)
--------------------------------------------------------------

纪 世 代号 起始时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群的名称通常取自典型剖面附近的地名。 如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
组:是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具有岩 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由一种岩石构 成,或以一种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 或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 杂的岩石组合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单 纯的组相区别。
组的厚度无固定的标准,可以由1m到几千米 不等。
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 确定的。“宙”、“代”、“纪”、“世”、“期”、 “时”分别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六级。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 显生宙。
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应的关系为: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带
孢子 植物 时代
大规模森 林出现 小型森林
出现
陆生维管
植物
奥陶纪
寒武纪
元 新元古 震旦纪
古 宙
中元古
古元古
O 495 海生无 带壳动物
540 脊椎动
爆发
Z
650
物时代 软躯体动物爆发
1000 Pt 1800
2500
高级藻类出现 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海生藻类出现
新太古
太 古
中太古
宙 古太古
始太古
2800
地层的对比:就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确定不同 地区或者不同井之间各地层单元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关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相辅 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合理的地层划分是正确对比的 基础,只有通过反复对比,才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 的分层。
六、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依据 依据: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切割律。
早古生代 志留纪 S
439 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 O
510 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 -- 570 硬壳动物出现
--------------------------------------------------------------
新元古代 震旦纪 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 Nh 800
青白口纪 Qb 1000 多细胞动物 高级藻类出现
地质学家指把地表和地下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以及 岩浆岩和变质岩)按其本身具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分别组合成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层单位。
“宇”、“界”、“系”、“统”、“阶”、“带”分 别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六级。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太古宇、元古宇 和显生宇。
二、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按地 壳的发展历史,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划分 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
半衰期 500亿年 45亿年 139亿年 13亿年 5730年
有效范围 测定对象 >10万年 云母、钾长石、海绿石 >10万年 晶质铀矿、锆石、黑色页岩 >10万年 晶质铀矿、锆石、黑色页岩 >1万年 云母、钾长石、角闪石、海绿石 <50000年 有机碳、化石骨骼
四、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 19世纪人们开始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编制地 质年代表
中生代 白垩纪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
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
T 250 蜥龙 鱼龙出现
----------------------------------------------------------------
晚古生代 二叠纪
P 290 兽行型类 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C 362 坚孔类 种子蕨 科达类出现
N
5 24
Kz
渐新世
37
显 生
古近纪 始新世 E
58
(早第三纪)

古新世
65
白垩纪 中
生 代
侏罗纪
Mz 三叠纪
K 137 J 203 T 251
主要生物进化
动物
植物
人类出现
现代植物时代
哺乳 动物 时代
古猿出现 灵长类
出现
被子 植物 时代
爬行 动物 时代
鸟类出现 恐龙、 哺乳类 出现
裸子 植物 时代
草原面 积扩大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恐龙足迹(遗迹化石)
在泥地上留下 足印
恐龙倒下死去
侵蚀作用使得含恐龙 骨骼和足印的地层出
露地表
软体腐烂, 骨骼存留
水面上升;沉积物 将骨骼和足印埋藏
在骨骼之上堆积 了厚层沉积物;
骨骼逐渐石化
本层包含恐龙骨骼
虫孔(遗迹化石) 恐龙足迹(遗迹化石)
菊石: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 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
地层层序律: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 老上新),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 层序律,又称地层叠覆律。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 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 岩石年代越老,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 岩石年代越新、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级。这是确 定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的规律,叫化石层序律。
新生代 第四纪 全新世 Qh 1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纪 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 渐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 50
古新世 E1 65 鱼类出现 ----------------------------------------------------------------
三、地质年代表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 年龄值的表格,称为地质年代表(地质年表、地质时代表)。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 ①相对地质年代: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
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它可 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 地壳发展的阶段; ②绝对地质年代: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的 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r 3200 3600 4600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中国地质年代表(百万年) ----------------------------------------------------------------


世 代号 起始时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第三节 标准层研究 第四节 油层层划分与对比 第五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成果
一、地层系统 二、地质年代 三、地质年代表 四、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五、地层划分、对比 六、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根据 七、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主要目的
一、地层系统
一、地层系统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 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以及非成层岩 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
段:是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必须具有与组 内相邻岩层不同的岩性特征,且分布广泛,对研究 区域地层有用。
组是否要分段应根据其内部有无分段的岩性条 件和区域地层研究的需要来定,有的组可全部划分 为段;也可仅指定组的某一部分为段,其余部分不 正式命名为段;有的组可不分段;有的组在某一地 区分段,在另一地区不分段。
以上两定律主要对层状岩石。对于侵入体之间或侵入 体与围岩之间的相对年代不适用,应使用切割定律。
切割定律: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切割者 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
地层学通过对实际岩层露头剖面的精细研究, 进行地层划分、地层命名、确定地层地质年代、地层 序列及其关系,建立不同露头地方性地层划分、对比 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性的地层划分对比,研 究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中元古代 蓟县纪 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 (绿藻)
长城纪 Ch 1800
古元古代 滹沱纪 Hl 2300
五台纪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 (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
Ar0 45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