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节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兰河传(节选)ppt实用课件

呼兰河传(节选)ppt实用课件
(节选)
萧 红
1911-1942
萧红
(1911--1942),现代女作家,原名张 迺莹,笔名悄吟、田娣等。黑龙江呼兰县人。 “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 国四大才女(卢隐、张爱玲、石评梅)中命 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曾 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 《马伯乐》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 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 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 报刊写稿。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 1933年自费出版。
•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 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 《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 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 并写了序言。
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
----寂寞的写作——“失功”之痛: 火热的抗战时代,民族的独立成 为社会和历史的主流,而坚持个 体独立精神和女性价值关注的萧 红的个性化独立写作,注定成为 “主流”文化的“他者”,得不 到男权社会的认同。
第三层次
• 对国民性的思考
“几乎无事的悲剧”---《呼兰传》
• 生存而非生活:“生、老、病、死,都 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 长大了就长大了,长不大也就算了”, 在这被动的生与死中,“一切都是自然 的结果”,呼兰河人以对生死的极度麻 木和漠然,彻底放逐了有关生命的珍贵 与死亡的悲哀之感觉,而呈现出彻骨的 生命虚无和人生悲凉。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 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 (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 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 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 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 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 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 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 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 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 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完整版)《呼兰河传》优秀课件

(完整版)《呼兰河传》优秀课件
量优。美正的如故萧事红,在只书因中他结们尾充萧所满说我红:幼以年上的呼我记兰所忆写,河的忘传并却没不(有了节, 选)
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
萧寂红寞的一写生作,—是—一“直失被功冷”落之被痛忽:略火的热一的生抗, 是战一时直代寻,找民着族“的爱独”立和成“为温社暖会”和的历一史生的: 主流,而坚持女性意识的创作,注定得 孤不独到的男童权年社—会—的“认失同家。”之痛:身为“女儿” 的性别原罪,决定了萧红被封建父权放逐 的命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
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
做什么。“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
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
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就栽
花;祖父拔草,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
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学指导:
浏览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回 答问题。如有困难,同桌商量。(10分钟)
萧红 呼兰河传(节选)
1、她的童年生活 2、祖父和“我”,祖父快七十了,“我” 四、五岁 3、祖父的大花园 4、春、夏 5、十分喜欢和怀念 6、充满生机、自由
萧红 呼兰河传(节选)
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的人呢? 举例说说。
感 作者介绍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曾用笔
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 散文集《跋涉》1933年自费出版。她的代表作《呼兰河 传》,1935年12月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鲁迅亲自 校阅并写了序言。1942年1月22日病殁于香港,年仅31 岁。

《呼兰河传》课件

《呼兰河传》课件
小说呈现的是呼兰河人在历史与命运中因循反 复的死水般的生存状态,用茅盾的话说,《呼兰河 传》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 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虽然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极容易满足”。他们 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生活着,不预约希望, 也看不到光明,这种巨大的历史惰性,为呼兰河人 原本就灰暗的日常生活笼上了浓重的悲凉气息。
《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 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 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 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 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 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 着无穷的快乐。
《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 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 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 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 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 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 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 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 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 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 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 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萧红 呼兰河传(节选)
关于《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 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 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 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 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萧红 呼兰河传(节选)
作品简介:
小说共有七章,每章内容 并没有密切的关联。第一、 二章,分别是对呼兰城人们 生存环境的描写,对其生活 状态的揭示,从宏观上展示 呼兰城的总体印象,落墨于 风土和人情,突出的是“大 泥坑”和“精神盛举”。从 第三章开始陆续有人物出场: 祖父,园里各样的邻居,小 团圆媳妇,有二伯,磨倌冯 歪嘴子……

《呼兰河传节选》课件

《呼兰河传节选》课件
独特见解。
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人物心理 的刻画和对社会背景的描绘,使
作品更加丰富和立体。
对未来的展望
01
我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像《呼兰 河传节选》这样的优秀作品问世 ,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和阅读体验。
02
希望作家们能够继续关注社会现 实和人性的探索,创作出更多有 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THANKS
《呼兰河传节选》 PPT课件
目录
• 《呼兰河传》简介 • 节选内容概述 • 节选内容分析 • 节选内容的影响与意义 • 总结与感悟
01
《呼兰河传》简介
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 ,原名张迺莹,代表作《生死场》、《 呼兰河传》等。
1940年在香港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病逝于香港。
情节重点
描述萧红童年生活场景, 展现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 ,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深深 眷恋。
情节意义
通过故事情节概述,深入 理解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感受作者对家乡和童年 的情感。
03
节选内容分析
主题思想分析
01
02
03
04
主题思想概述
通过对《呼兰河传》的节选内 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作品所
表达的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影响
介绍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分 析其对作品主题思想形成的影
响。
主题思想内涵
阐述作品主题思想内涵,包括 对人性、命运、社会等方面的
思考。
主题思想意义
探讨作品主题思想的意义,分 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概述
概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 为、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呼兰河传》ppt课件

《呼兰河传》ppt课件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归纳:劳动,对 “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 易近人的人
3.体会课文中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1朵花 上,胖圆圆地就和1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课堂讨论:
很多人去过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都觉得平 淡无奇,根本没有鲁迅描写的那样让人心 动;同样,如果现在给你机会去1下萧红 笔下的后花园,你也许也会感到失望,因 为那里的事物也许极普通,根本没有她所 描写的那样鲜活有灵性,这是为什么呢
布置作业:
1、完成《训练与检测》
2、选择你最喜欢的1段,试从语言特点 上加以分析
〈呼兰河传〉》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词: 蚂蚱 mà zha 啸 xiào
蚌壳bàng ké
溜平 liū píng 韭菜 jiŭ cài 谷穗 gŭ suì
倭瓜 wō guā 玩腻了 nì 蚯蚓 qiū yĭn
蝙蝠 biān fú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文章为什么用“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 着我的祖父 ”这样的话开头 3、文章写的是什么季节并从文章中的找 出依据 4、用1个词概括文中动物、植物和我的 情况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 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1下子就忘记 得1干2净了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1个怎样的人
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
“祖父1天都在后园里边 ”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 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 ‘头’来铲 ”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 问我·.
写小白菜的生长:“小白菜长得非常之 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1转眼就可以拔 下来吃了”,用语明快朴素;

呼兰河传.PPT幻灯片

呼兰河传.PPT幻灯片

头。他说: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
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
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
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
18
一幅生机盎然的花园中的天伦之 乐图。在美丽、充满阳光、生机 盎然的园里,勤劳慈爱的祖父正 在悠然地劳动,小孙女则在旁边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 痛苦,没有忧愁,没有烦扰,大 花园里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19
• 主题: • 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
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 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 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 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
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
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
父一过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
逃荒去了。
那院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
在完全荒凉了。
29
30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Ø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 原名张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 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国四大才 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 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 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 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 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 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Ø 主要作品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呼兰河传》课件(共17张PPT)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呼兰河传》课件(共17张PPT)

“看”成了这些乡民重要的 生活方式和古老的娱乐方式 以及传播流言绯闻的特有方 式。他们不仅麻木地看着他 人的命运,而且也麻木地看 着自己的人生。
“看客”的书写,标志着作 家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不仅仅 停留在表层的野蛮陋习上, 而且挺进了国民文化心理和 人格深层,提示了这些人内 在生命力的枯萎。
小说旨在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因为萧红早就 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于是“想改正它”,
语言特点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 诗化、直率而自然。
▪ 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 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 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
▪ 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 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 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 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
▪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 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 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 默地办理。
▪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 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 老谁活该。
散文化的叙述语言
萧红遵循着她一贯的创作特点,打破常规,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蜿蜒,也 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突出,其叙述语言与传统小说的叙述语言完全不同, 充满了散文化的特点。
评价感悟
精华摘录
▪ 生活真就是一出戏,太荒诞也太讽刺,而我们在最讽刺中 已经不难过,不悲伤,不愤怒,除了苦笑,也就只有继续生活。

第11课《呼兰河传》课件(共44张PPT)

第11课《呼兰河传》课件(共44张PPT)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用自己寂寞的文字
成就了一种的文字轻松地叙述着磨难于她的沉重命运。在萧红的笔下,
纯美的不仅是她的文字,更是她内心完美的世界、完美的灵魂。传统中
有一种叛逆,新潮中有一种坚守。娓娓中,萧红的文字就像流星划过夜
注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 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 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分的女性,命运却是悲凉的, 1942年1月22日逝于香港。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荡荡的。老人低着花白的头,正在凝
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走中国事迹展览正
观者如潮。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
有一把青菜。我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
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 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拯救( zhěnɡ ) 感喟( kuì) 荒谬( miù)
答案
(2)多音字 扎破( zhā )
扎 扎彩铺( zā ) 通红( tōnɡ)
通 一通( tònɡ)
蒙骗( mēnɡ) 蒙 蒙起来( ménɡ )
蒙古(Měnɡ )
答案
2.辨形组词 婉 婉约 惋 惋惜 蜿 蜿蜒
裸 裸露 踝 脚踝
倔 倔强 崛 崛起 掘 挖掘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呼兰河传》课件

《呼兰河传》课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思传统观念
通过对呼兰河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揭示,引导人们思考传统观 念中的局限和弊端。
关注女性命运
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描写,启示人们思考女性在社会 中的地位和命运。
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文学艺术价值
作品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使其成为文 学艺术的典范。
历史价值
通过对呼兰河畔历史的描绘,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 历史资料。
80%
独特的语言风格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又不失细腻 优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 到了文学的美感。
对人生的思考与启示
关注个体命运
通过对呼兰河畔人物命运的描 绘,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和价值,学会珍惜当下,追求 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感悟生命与自然
作品中对呼兰河畔自然风光的 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生命与自 然的息息相关,学会敬畏自然 、珍爱生命。
语言特点
口语化
作品的语言质朴自然,大量运用 东北方言和俚语,使得作品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细腻描绘
作者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 物心理和自然景色,使得作品具 有强烈的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
象征手法
物象象征
作品中出现的“大泥坑”、“小城” 、“小庙”等物象,都具有深刻的象 征意义,反映了呼兰河城居民的生存 状态和命运。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不仅展示了萧红卓越的文学才华,也 展现了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 文关怀。
02
小说内容概述
故事情节
总结词:曲折离奇
详细描述:小说以呼兰河小城为背景,通过描述萧红童年时期的所见所闻,展现 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总结词:鲜活独特

《呼兰河传》 ppt课件

《呼兰河传》 ppt课件

惊愕。(3分)
9.示例1:选(1),对外婆的坚持,“我”
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 真的存在。 示例2:选(2),外婆的言外之意是“我说的 没错吧,你还不信”,体现了外婆看到小河 后的快乐和得意。 (3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10(1)印证了外婆的判断,小河确实存在;
小组成员先确定片段,在组内读, 互相点评。
朗读品味:
将第7节的开头两句话改成下面的句子, 好不好,为什么?
我和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我和祖父各戴一个草帽。我和祖 父一起栽花、拔草。
“我”的童年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会冒烟的榆树, 我们听到花开的声音,我们还遇到洒了花的 白云……没有羁绊,只有天高任鸟飞的自由; 没有黑暗,只有让万物都健康、漂亮的灿烂 的阳光;没有责骂,只有处处宽容、百般呵 护“我”成长的祖父。这里的一切都生机勃 勃、悠闲自得,让人感到欣喜,这里的一切 让“我”的童年显得如此美妙和快乐。
“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 树先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 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了。”
从听觉、视觉(形态和亮 度),再用比喻句,写出了一 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 奇,好玩。”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 切 都 活 了 , 都 是 自 由 的
人 景
祖父:慈爱、耐心、勤劳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萧红(1911~1942),黑 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 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 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 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 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 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 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 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 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 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 色,又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 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

呼兰河传PPT课件

呼兰河传PPT课件
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旗帜鲜明,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原因。本题抓住“果园中的果树”“一棵大榆树”不同
的叙述角度分析,最终得出不矛盾的结论。
重难点小结 这段文字重点介绍“我”家的大花园,交代 环境和人物。首先介绍呼兰河小城的地点、人物及
祖孙年龄差距,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园子里美丽
的景色,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昆虫,又重点写 风中的、雨中的、阳光下的大榆树各自不同的情态。 这些情态既保留作者幼时的儿童观察视角,也带融 入了成人后的追忆想像。
品析第1-6自然段
1. 作者为什么要介绍祖孙二人的年龄差距?
【答案】祖父历经沧桑,年老力衰,才会安守故
园,而“我”刚来到这个世界,大花园便是认识世
界的起点。这样才会有祖孙俩发生在大花园的故 事。年龄差距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和祖父对“我”的慈爱。
2. “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与“只 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矛盾吗? 【答案】不矛盾。前面一句是针对“果树于是都 死了”而言,后面一句强调了对大榆树的难忘, 引出下文对大榆树的描写。
阅读方法解密
前后内容是否矛盾题分析法,这是中考阅读中常见的题 型。做这种类型的题的关键是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
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深入了解所要揭示的主旨。通过
这些来仔细分析并看清前后看似矛盾的句子或词语各自 所指代的内容,所揭示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题
的答案一般是不矛盾。答题时先要回答是否矛盾,观点
1. 通过朗读品味自然、真挚、朴素的语言中的童真
(重点) 童趣。
2. 品析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略充满童趣的灵气。 (难点) (重点) 3. 学习作者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萧红 (1911 ~ 1942) ,黑龙江 呼兰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张遒莹。她是作为一个旧世 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 作力求写真,她写人写景,抒情 状物,将美丽鲜活与质朴无华统 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和 散文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 作 有 小 说 《 生 死 场 》《 呼 兰 河 传》《马伯乐》,散文《回忆鲁 迅先生》等。

《呼兰河传》课件

《呼兰河传》课件

重读十一个“ 重读十一个“就” 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
走近萧红
整体感知
关于作者
民 国 四 大 才 女 之 一
萧红(1911~1942) ~
现代小说家。 现代小说家 。 呼兰县 人。 1911年 1911 年 6 月 2 日出生于 地主家庭, 地主家庭 , 中学时代喜 爱绘画和文学, 爱绘画和文学 , 因反抗 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 1932 年在哈尔滨与萧 军相识, 军相识 , 并与萧军合著 小说散文集《跋涉》 小说散文集《跋涉》
深入思考
2、在那样的年代,作者回 、在那样的年代, 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向 往吗? 往吗?揣摩一下作者是否有 别的用意? 别的用意?
《呼兰河传》不仅仅是为了回忆美好的童年, 呼兰河传》不仅仅是为了回忆美好的童年, 更是对慈爱的祖父是无限的眷恋, 更是对慈爱的祖父是无限的眷恋,对自由的后花 园是无限的向往,祖父与花园是她的精神家园。 园是无限的向往,祖父与花园是她的精神家园。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体特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体特征,创造了 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风格, 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风格,一方面 延续了废名以来小说诗化、散文化的风格, 延续了废名以来小说诗化、散文化的风格,进一步促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则以其独特的文 体风格和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一种独具意味的艺术世界。 体风格和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一种独具意味的艺术世界。 这种文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这种文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童 年 生 活
地点:大花园 地点:
童话的王国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呼兰河传(一)课件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呼兰河传(一)课件

《呼兰河传》节选
春 自由自在
冬 耐心细致
无拘无束
祖父-童年-“我”
真心陪伴
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夏
后花园
亲切关怀
温暖有爱 秋
“第三章的后花园是《呼兰河传》,也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最明艳的斑点,一抹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的强光带。”
参见段从学:《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J],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7)。
第二节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 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 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
第三节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 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 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 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他(父亲)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
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九岁时,母亲死去。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
温暖和爱。
——XXX:《永久的向往和追求》
鲜活可爱、自然逼真的环境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 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 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 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
自然逼真的环境
新鲜漂亮的大花园:明亮、自由、闲静、生机 极小极暗的蕴藏室:冬日里的探秘寻宝之地 看热闹的社会氛围:很多人看热闹包括小孩

《呼兰河传》课件

《呼兰河传》课件

主题思想
作品通过描绘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和人物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性的思考, 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
艺术风格
作品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氛围,是中国现代 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社会意义
作品通过反映呼兰河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作品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道 主义精神。
04
人物形象研究
主要人物分析
萧红
小说中的叙述者,通过她的视角展 现呼兰河城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 她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女孩,对周围 的世界充满好奇。
祖父
萧红的祖父是一个慈祥、智慧的老人 ,他对萧红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教会了她许多生活的道理,是萧 红最亲近的人之一。
次要人物塑造
团圆媳妇
小说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因为不符合呼兰河城 的传统观念而被虐待致死。她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 的压迫和残害。
语言特点
语言风格
地域特色
作品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用词简练 明快,表达了小萧红天真无邪的个性 和情感。
作品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 过方言和俚语的运用,展现了呼兰河 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
修辞手法
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排比等,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
文学价值
05
作品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乡土文学的范本
萧红的《呼兰河传》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乡土情 感,影响了后来的乡土文学创作,为众多作家提供了借鉴 和启示。
拓展了女性写作的视野
萧红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其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书 写,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提供了新的写作视角和思考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者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 “我”生活的后园中的自然景 物环境,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 哪处?并说说好在哪里?(赏 析) [温馨提示]
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写:
1.写了什么景物 ——概括内容
2.写出了景物什么的特点
3.如何写的 ——住修辞、用语
4.蕴含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 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关于萧红
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 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 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 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 等。l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萧红发表了带有左 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长篇《马伯乐》。她更有成就的长 篇是1941年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 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 等。
做女人难, 做自立的女人难, 做自立的女强人更难。
女性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中国文学史 的舞台上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在这 场被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 中,相继出现的女作家如繁星璀璨——
第一代女性作家群体有:
诠释“爱的哲学”的冰心,“海滨故 人”卢隐……
•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 张爱玲)
•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 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 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 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中 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
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 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 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 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 注、融入对于故乡邻人的描绘中, 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 悲悯情怀。
——带着一种极其轻松自 在,随意挥洒的笔调叙写 着童年乐而忘忧的生活, 处处散发着新鲜、活泼、 纯真的气息,恍惚又回到 了那让她魂牵梦萦的乐园。
2.课文主要叙写了“我”童年的哪些生活?主要运用 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来表现“我”的天性?
(1)劳动:种花、拔草、 种菜、铲地、识别谷子、 浇菜……
(2)玩耍:吃黄瓜、追 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豆 青蚂蚱……
关于萧红
萧红(1911.6.2—— 1942.1.2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 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出生 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 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继母也经常 虐待她,只有年迈的祖父带给她些许 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萧红性格中孤 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 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1930年为了逃婚离家出走,几经颠沛。困窘间向报社投稿, 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两人结识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两 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 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在孩子的眼中劳动与 玩耍没有本质的区别,劳 动也是玩耍!
——对话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小女 孩的率性、活泼、无忧,甚至有点慵 懒的娇态让人不由心生爱怜而又忍俊 不禁。 ——我们还从中看到了一个对孙女慈 爱、放任的祖父形象。
这一部分中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是哪里?为什么?
(1)劳动中的乐趣(第7段、第9段) (2)祖孙二人的对话(第10—22段) (3)无拘无束的嬉闹(第22—26段)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 1942年1月22日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 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 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 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 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 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 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 情风习作传。
作品简介: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 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 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 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 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作品简介:
➢小说共有七章,每章内容 并没有密切的关联。第一、 二章,分别是对呼兰城人们 生存环境的描写,对其生活 状态的揭示,从宏观上展示 呼兰城的总体印象,落墨于 风土和人情,突出的是“大 泥坑”和“精神盛举”。从 第三章开始陆续有人物出场: 祖父,园里各样的邻居,小 团圆媳妇,有二伯,磨倌冯 歪嘴子……
《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 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 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 “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 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 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 依的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 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 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 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 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 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 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 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 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 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 民灵魂的别传。
从萧红的生平中我们可以 看到她的短暂的一生是磨难和 不幸的,但也透露着她的率真 与叛逆。
成年后的坎坷更让她怀念 童年在故乡的欢快与幸福,因 为那里有熟悉的故乡、疼爱她 的祖父,那是处于漂泊寂寞中 的人的精神归宿。
于是我们在课文中便找到 了那个无忧无虑、率性妄为的 小女孩。
把握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你能说说作 者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笔调 来写她的童年生活的?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