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回归高中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童心”回归高中作文
一、纯真自我一“童心说”的时代内涵
(一)“童心说”的历史涵义
“童心说”本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主张。他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①李贽所说的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描写受儒家礼仪束缚的“伪情”。李贽的“童心说”,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他的学说在现代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童心说”的现代解读
在新课标的“表达和交流”中有一条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②可见,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是新课标的重要方面。而其中要求的“表达真情实感”恰恰与李贽“童心说”的内涵是一致的。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借用“童心说”有着深一层用意,即借用童心的普遍意义——天真纯朴的心,强调中学生真情实感的特殊性质,那就是
不失稚嫩与单纯;不受假、大、空道理的限制,不受颓废消极情绪的影响;是一种纯朴、积极、热烈的真实情感,是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纯正的情感。目前在髙中作文中正缺少这样的“童心”,需要积极提倡。
二、虚伪自我——“童心”缺失的文风
高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转为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由幼稚渐趋成熟。所谓的成熟,就是心智的完善和情感的丰富、细腻、深刻和稳定。真正的成熟是不失人的本真面目的,但是中学生的成熟是以模仿、学习他人(主要是成人)为基础的。在模仿和学习中,他们往往难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因而产生了理解的误区,于是许多稚嫩的心灵演变成了“伪成熟”。伪成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世俗化,即有意识的媚俗;一种是虚假化,即无意识的矫情。前者表现在作文中是为了取悦他人,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虽然凭直觉,他们并不太相信这些话;或者故作高深,讲些所谓的哲理性的话,以显示文章的与众不同。后者,则是在模仿他人的思维和文法中,失去了自我,把别人的思想情感认作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把别人的文法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构思。
可以说,由于伪成熟,高中生缺失了本真纯洁的自我;由于伪成熟,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的是虚伪的自我(只不过他们自认为是真实的自我)。这不仅妨碍了高中生真正的成
熟,而且使他们形成了不良的文风:华而不实,讲大话空话;人云亦云,沉湎于某种幻想。
三、迷失自我——“童心”缺失的原因
高中作文失去“童心”形成虚伪自我的原因,是学生在某些社会不良文风和错误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迷失了自我。
“各种文化风习以及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养育了入的精神生命。社会锻铸着人的灵魂,也复制着人的观念形态。”
③环顾当今社会,世俗化的思潮大行其道,文学也从神圣的殿堂内走出,渐渐地走向媚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各种休闲文化、包装文化、快餐文化全方位地向你涌来。特别是表现身边琐事、心中微澜的随笔盛行一时,而小家碧玉式的小女人散文则不停地传播伤感和闲适。报纸杂志上各类女性随笔专栏——诸如“谈心集”、“风信子”、“咸淡人生”、“说三道四”;各类特色专栏——诸如“流行色”、“追星族”、“食全食美”、“男女都市”;“诸如张爱玲式孤傲落寞的贵族文学,席绢式青春靓丽的冰激凌文学;还有流行音乐、歌词演绎等等,用迷人的浅笑,用最普及、最有渗透力、最有穿透力的气势,把一种消磨生命激情的东西向人们——自然也包括中学生——包围过来”④。于是,面对这纷繁炫目的现象,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中学生迷失了自我,沉湎于所谓小资情调的幻想之中,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纯净和热情。
另一方面,由于要训练学生的高考应试作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脱离不了文以载道的路子,摆脱不了急功近利的
思想,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盲目追求学生作文的发展等级,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生存状态,用不切实际的要求去要求学生。譬如为了使学生的作文深刻化和哲理化,教师往往向他们灌输一些大道理,鼓励他们做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增加思想的深度。这本来是不错的。殊不料,大多数高中生在理论方面缺乏相关学术著作的支撑,对所谓的哲理是一知半解,但他们知道故作高深,来几句哲理性的语句,是可以获得大部分阅卷老师的青睐的。于是正如李贽所说:“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⑤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说出来的只能是假话和空话,哪能写得出“童心',宛在的“至文”?
四、净化自我——“童心”回归的作文指导法
由此可见,为了让“童心”回归髙中作文,为了让学生寻找自我,净化自我,回归纯洁、朴实、积极和热情,高中语文教师就要从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的作文,一是符合年龄发展特征的健康思想感情的培育,二是朴素真切的文风的培育。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能做到两者兼顾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两条途径入手。只不过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先做到真实,然后是纯净。
第一,提倡情境作文教学。这种方法是先创设生活情境,培育学生的情感,再下笔作文。我们知道作文“写什么”先于“怎么写”。学生往往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情可抒,
或是想说的不多,情感贫乏,只好想到去胡乱地模仿。为了让学生在写作酝酿时期找回一个真实的自我,必须让学生找到真实的体验,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激荡,触发他们有话可说,有情要抒,而且这种被触发想抒发的情感应该是健康纯正的。这样学生才能怀着一颗“童心”来写作。
创设什么样的作文情境呢?就是要让学生去真切体验他和家庭、社会的关系,挖掘作文所需的人情事理。那么如何创设作文情境呢?可采取“制造事件”和“参与事件”两种方法。
“制造”事件,就是让学生做作文课的课前准备,去特意创造情境。关于这种方法,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次他准备让学生写写对母爱的感受和思考,事先布置了一个任务,叫学生回去跟自己的妈妈说一声“我爱你”,然后把母亲的反应和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作为自己课堂作文的素材。结果,这一作文任务在学生当中激起了情感的千层浪花。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从来没想到,这么轻轻的一句话,会让妈妈愣在那儿……我的眼泪流下来了。我第一次发现我们对母爱太麻木……母爱的温暖无声地包围着我,以后我要多跟母亲说说贴心的话。”也有同学写道:“母亲听到我的话,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你又要打什么,主意,,我愣住了……在妈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人。我真的太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