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肺结核(初治菌阳)-临床路径表单A

科室:感染科
疾病名称:肺结核(初治菌阳)ICD-10编码:A15.1
临床路径名称:肺结核(初治菌阳)
标准住院日≤28天。
医嘱项目:第1- 2天
备注
长期医嘱:
结核科护理常规
必选
二级护理
必选
特殊疾病护理
必选
普通饮食
必选
留陪人
必选
5%GS 250ml ivdrip qd
必选
利福平0.3-0.6 ivdrip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静滴口服制剂二选一
0.9%氯化钠100ml ivdrip qd
必选
异烟肼注射液0.3-0.4ivdrip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静滴口服制剂二选一
0.9%氯化钠100ml ivdrip qd
可选
还原性谷胱甘肽1.2-1.8 ivdrip qd
可选
异烟肼0.3-0.4 po qd(根据病情体重选择剂量)
护胃(雷贝拉唑胶囊20mg口服bid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 qd铝碳酸镁1.0po tid)
三选一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沉
必选
大便常规+潜血
必选
尿常规
必选
常规心电图
必选
生化(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等)
必选
血凝分析+D-二聚体
必选
感染四项
必选
血型鉴定/血型组合
可选
降钙素原
可选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必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查
医嘱项目:第8- 14天
备注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定时复查
血沉
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解读护理课件

疾病危害与治疗的重要性
疾病危害
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是严重的传染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还对周围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 危及生命。
治疗的重要性
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传播、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治疗过 程中需要遵循临床路径,规范护理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时发现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结核 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 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
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 活质量等。
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量表评价等方 式进行评估。
分类
根据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不同,复治肺结核又可以分为耐药复治和敏感复治。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的 临床表现相似,主要包括咳嗽、 咳痰、低热、盗汗等,严重时可 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痰 结核杆菌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 痰结核杆菌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护理效果
经过6个月的精心护理, 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痰结核菌转阴,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
失败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护理效果
患者年龄58岁,男性,因反复咳嗽、 咳痰5年,加重1周就诊,诊断为复治 肺结核。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病情未见明 显好转,生活质量较低。
治疗过程
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临床效 果及 对生 存 质量 的影 响 _J].中 国医学 创新 ,2015,12 书 。排 除标 准 :除外合并 心肝。肾功能 障碍 、妊娠期或 哺乳期 、
(26):113—116. [8] 孙光 亚.胃苏颗粒联合 西药对 老年慢 性 胃炎患者 疗效 和生 存
质量 的影响[J].中外 医学研究 ,2014,12(28):833—83d-. 收稿 日期 :2018—04—16
人类免疫缺 陷病 毒抗体 阳性者 、无法配合 治疗 者。 莫西沙 星组 男 23例 ,女 17例 ;年 龄 24—79岁 ,平 均
(52.18 ̄2.55)岁 。 对 照 组 男 24例 .女 16例 ;年 龄 24—78岁 , 平均 (52.92+2.76)岁 。两组一般 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423.
[6] 万俊华 ,尹晓华 ,叶红梅 ,等.胃苏颗粒对 慢性 胃炎 患者 胃黏膜 保护 的临床研 究[J].中药药理 与临床 ,2015,31(6):156—158.
所谓初 治菌 阳肺结核 ,是未使用抗结 核药物治疗或 应用 抗结核 药物时间不到 1个 月痰 培养 阳性或涂 片阳性 的患 者 , 研究显 示 。在 常规化疗治疗基础上联 合莫西沙 星进行 初治菌 阳肺结 核的治疗 ,可有效提 高治疗效 果 rJ ]。本研 究将 2015 年 3月 一2016年 2月 80例 初 治菌 阳肺 结 核 患 者 回顾 性分 析 ,并根据 治疗方法分 组 。分别 40例 ,探 讨 了莫西 沙 星超 短 程 治疗 初治菌 阳肺结 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分 别 4O例 。对 照 组 采 用 常 规 化 疗 方 案 ,莫 西 沙 星 组 在 对 照 量 表进行评价 ,分数越高则生存 质量越高 )。
肺结核病临床路径表单-2012年版

□和患者或家属确定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出院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肺结核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普食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必要时)
□心理护理
□通知营养科新患者饮食
□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执行医嘱,用药指导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检验、检查前的宣教
□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
□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性护理措施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品反应
□护理安全措施到位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确定出院日期及治疗方案
□出院前一天开具出院医嘱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历首页及出院小结
□和患者或家属协商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品反应
□护理安全措施到位
□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尘肺病合并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

职业性尘肺病合并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尘肺合并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ICD-10:J64xx01)。
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尘肺病包括以下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依据《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5-2014)》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并有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病人。
2.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阴肺结核。
3.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肺部类似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结节病、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方可确认为进入本路径的对象。
(二)诊断依据。
1.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依据:(1)可靠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接触史,包括工作单位、工种、不同时间段接触生产性粉尘的起止时间、接触粉尘的名称和性质等。
(2)技术质量合格的X线高千伏或数字化摄影(DR)后前位胸片的表现为主要依据。
原则上两张以上间隔时间超过半年的动态胸片方可作出确诊。
(3)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健康监护资料,支持尘肺病的诊断。
(4)参考临床表现:患者可有(或无)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和活动后憋气等主诉。
患者可伴有(或无)阳性的肺部体征,如紫绀、杵状指、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
(5)参考实验室检查:可有(或无)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肺功能损伤等。
(6)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肺部类似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结节病、肺部肿瘤等,方可确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结核标准化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包括肺外结核)必须采⽤标准化治疗⽅案。
对于新病例其⽅案分两个阶段,即2个⽉强化(初始)期和4-6个⽉的巩固期。
强化期通常联合3-4个杀菌药,约在2周之内传染性病⼈经治疗转为⾮传染性,症状得以改善。
巩固期药物减少,但仍需灭菌药,以清除残余菌并防⽌复发。
WHO推荐的化疗⽅案是:初治标准化疗⽅案:2HRZ/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2个⽉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4个⽉巩固期,以下类推。
) 衍⽣⽅案: 1)全程督导化疗: ①2HRZ/4HR(下⾓阿拉伯数字表⽰每周服药次数,后同);②2HRZE/4H2R2;③2E3H3R3Z3/4H3R3;④2S3H3R3Z3/4H3R3。
2)⽤于⾼初始耐药地区⽅案:①2EHRZ/4HR;②2SHRZ/4HR。
我国卫⽣部推荐的化疗⽅案是:初治菌阳肺结核(含初治菌阴空洞肺结核或粟粒型肺结核):①2HRZE(S)/4HR;②2HRZE(S)/4H3R3;③2H3R3 Z3(S3)/4H3R3.如果第2个⽉末痰菌仍阳性,则延长1个⽉强化期,相应缩短1个⽉巩固期;初治菌阴肺结核(除外有空洞、粟粒型肺结核):①2HRZ/4HR;②2HRZ/4H3R3;③2H3R3Z3/4H3R3。
(2)复治:有下列情况之⼀者为复治:①初治失败的患者;②规则⽤药满疗程后痰菌⼜转阳的患者;③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的患者;④慢性排菌患者。
由于可能已经产⽣获得性耐药,复治是⼀个困难的问题,推荐强化期5药和巩固期3药的⽅案,希望强化期能够⾄少有2个仍然有效的药物,疗程亦需适当延长。
(3)MDR-TB的治疗:MDR-TB是被WHO认定的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第3个主要原因。
治疗有赖于通过药敏测定筛选敏感药物。
疑有多耐药⽽⽆药敏试验条件时可以分析⽤药史进⾏估计。
强化期选⽤4-5种药物,其中⾄少包括3种从未使⽤过的药物或仍然敏感的药物如PZA、KM、CPM、1321Th、PAS(静脉)、FQs,推荐的药物尚有CS、氯苯酚嗪(c1ofazimine)等。
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3篇

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3篇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篇1(一)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新涂阳和新涂阴肺结核患者可选用以下方案治疗。
1. 2H3R3Z3E3/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
全疗程共计90次。
2. 2HRZE/4HR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
用药6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用药120次。
全疗程共计180次。
注:① 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到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应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第3个月末增加一次查痰;如第5个月末痰菌阴性则方案为3H3R3Z3E3/4H3R3或3HRZE/4HR。
在治疗到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仍阳性者,为初治失败。
② 如新涂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任何一次痰菌检查阳性,均为初治失败。
③ 所有初治失败患者均应进行重新登记,分类为“初治失败”,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治疗。
④ 儿童慎用乙胺丁醇。
⑤ 对初治失败的患者,如有条件可增加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化疗方案。
(二)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1. 2H3R3Z3E3 S3/6H3R3E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用药90全疗程共计120次。
2. 2HRZES/6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6个月,用药180次。
全疗程共计240次注:① 因故不能用链霉素的患者,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即3H3R3Z3E3/6H3R3E3或3HRZE/6HRE;② 如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仍阳性,使用链霉素方案治疗的患者则应延长一个月的复治强化期方案治疗,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即3H3R3Z3E3S3/6H3R3E3或3HRZES/6HRE;未使用链霉素方案的患者则应再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期,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即4H3R3Z3E3/6H3R3E3或4HRZE/6HRE,均应在第3个月末增加一次查痰。
肺结核临床路径

肺结核临床路径一、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肺结核(I C D-10:A16.0-A16.2)。
2.肺结核无并发症。
3.肺结核不伴有其他系统疾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结核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1.症状:咳嗽、咳痰三周,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等。
2.胸部影像诊断。
3.PP D试验阳性或强阳性。
4.病原学诊断: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结核杆菌阳性为金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氧疗(必要时)。
2.规范抗结核治疗。
3.抗菌治疗(有合并其它细菌感染依据者)。
4.吸痰(必要时)。
5.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
6.止血(咯血者)。
7.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 C D-10:A16.0-A16.2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感染性疾病的检查;(2)痰抗酸杆菌检查、病原学检查、胸部C 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1)肺功能(适时);(2)B超、超声心动(必要时)。
(七)治疗原则:1.规范抗结核治疗。
2.对症治疗。
3.处理并发症。
(八)出院标准:1.一般状况良好。
2.症状缓解。
3.影像学吸收改变。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加重,归入其他路径。
二、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结核(I C D-10:A16.0-A16.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30天三、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患者告知单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30天。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18,A15.01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5.既往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药物治疗:(1)推荐治疗方案: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2个月,继续期使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2)疗程一般6个月。
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3)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018,A15.019初治菌阳肺结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5)心电图、胸片。
感染科临床路径汇总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一、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轻-中度腹水)者(ICD-10:B65.206)。
内科药物治疗者。
(二)诊断依据。
1.符合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1-2006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
(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
(2)临床有门静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结肠肉芽肿表现。
(3)粪检查获虫卵或毛蚴,直肠活检发现血吸虫卵。
(4)免疫学检查阳性。
(5)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具备(1)和(2)。
确诊病例,(1)、(2)和(3)。
临床诊断,(1)、(2)和(4)。
2.有腹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腹胀、腹围增大,腹水征阳性。
3.腹部超声或CT检查有腹腔积液。
4.腹腔穿抽出腹水并送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血吸虫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和《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卫办疾控发〔2005〕29 号)。
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2.药物治疗:护肝、利尿剂、白蛋白等;3.防止并发症:控制感染,防止上消化道出血;4.病原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吡喹酮列为禁忌,只有在腹水完全消失达半年以上且病情稳定才考虑用吡喹酮杀虫。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轻-中度腹水)患者;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作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管理。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血吸虫免疫学检查;(3)凝血功能、输血前五项;(4)肿瘤标志物:AFP、CEA;(5)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腹部超声(包括腹部重要脏器、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

肺结核门诊诊疗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病症〔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病症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2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21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①有肺结核可疑病症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2〕临床诊断病例。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①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病症;②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④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⑤痰涂片3次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确诊病例①痰涂片阳性肺结核。
凡符合以下3项之一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仅培阳肺结核。
同时符合以下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解读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 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01)
• 诊断依据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 《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 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 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国际发展
• 1985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Boston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Hospital,NEMC)率先开始实施CP,并证 实CP在卫生系统的应用成功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推行 了当时取名为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way)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 式后。继之为澳大利亚和英国在1989年启用CP • 90年代中期西班牙、新西兰、南非、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开始探 索CP在各自国家的运用 • 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德国 • 南韩和厄瓜多尔
• 欧洲路径协会(The European Pathway Association.EPA)在 2004~2005年间所做的1份调查评估了目前CP的应用涵盖患 者比例。据报道,各个国家的CP应用普及率有较大差异
国内发展
• 1996年第四军医大学研究人员在国内较早报道了“关键路径法” 在美国医院中的应用,包括CP的起源、发展以及针对美国医院 应用CP在内的一次调查报告。 • “临床路径的理念”开始引入中国大陆,但当时并未获得足够 的重视,2001年2—7月华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对膝关节镜手术 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结果是患者满意度提高了23.13%, 平均住院日从7.82 d下降到3.48 d,平均住院费用从4532元下 降到3587元。 • 2002年5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临床路径研讨会”,从2003年 起,对临床路径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各地专家学者开始致力 于临床路径的研究,全国范围内开展临床路径实践的医院也在 逐渐增多。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ICD-10:T56.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7-2015《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参考《中华职业医学》(何凤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临床职业病学》(赵金垣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职业史:有长期密切的镉及其化合物职业接触史,接触时间原则上不应低于1年;2.临床表现:可有头晕、乏力、嗅觉障碍、腰背及肢体痛等症状;3.尿镉测定:连续两次高于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即连续两次>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4.下列检查任何一项有改变:(1)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含量在9.6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以上,即≥9.6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2)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含量在 5.1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以上,即≥5.1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
5.需排除以下疾病:药物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癌药、多粘菌素等)和其他重金属(汞、铅和铀等)中毒所致肾小管功能障碍,溢出性蛋白尿,Wilson病,特发性Fanconi 综合征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GBZ17-2015《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中华职业医学》(何凤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临床职业病学》(赵金垣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调离接触镉及其他有害作业,戒烟。
给予适当营养,尽量避免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及易于诱发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磺胺类及非固醇类消炎药等。
治疗上以中西医综合疗法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对症处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防治骨痛、骨质疏松,及辅以理疗等。
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

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
方法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了解日常护理工作。
结果纳入临床路径的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均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活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标签:肺结核;临床路径;护理2012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印发《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和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临床路径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化住院流程。
我院于2012年9月起按照新的规范正式实施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
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纳入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探讨护理工作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患者共83例(男性41例,女性42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4.1±16.163)岁。
1.2方法1.2.1护理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具体工作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中护理工作的要求,第1阶段(住院第1~3d)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医院制度,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留取各种标本,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
重点讲解肺结核消毒隔离要求,如何留取合格痰標本及留痰场所的选择。
第2阶段(住院期间)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护理安全措施到位,重点做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第3阶段(出院前1~3d)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进行复查,重点做好出院前指导。
第4阶段(出院日)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向患者转交医生开具的肺结核患者转诊单,嘱咐患者与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联系,完善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年版)

谢谢观看
肺结核诊断
肺结核诊断
(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 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 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1.医疗机构对肺结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 (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病例报告登记
病例报告登记
(一)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 断病例)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均为病例报告对象。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 应于24小时内进行络报告;未实行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 染病报告卡”。 (二)结核病患者登记 1.登记单位。 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工作。 2.登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新发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患者均为登记对象。此外,下列患者也应进行重新登记: (1)结防机构已登记,中断治疗≥2个月后重新返回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2)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年版)
卫生部发布的文件
01 肺结核诊断
目录
02 肺结核治疗
03 病例报告登记
04 医院感染控制
05 健康教育
基本信息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8号)中有关要求,根 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卫生部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以及耐多药肺结核、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的临床路径。该规范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肺结核病临床路径表单-2012年版

肺结核病临床路径表单-2012年版XXX-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This form is applicable for patients with the first diagnosis of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CD-10: A15.0.A15.1).Patient Name: Gender: Age: XXX: XXX: Date of XXX Discharge: XXX: 42-56 daysMa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Days 1-3 of XXX:XXXComplete XXXComplete medical record writingXXX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nXXX planDetermine the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plan。
sign the informed consent for drug treatment。
and start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Long-term Orders:Pulmonary tuberculosis nursing routineSecond to third-level nursingRegular dietAnti-tuberculosis drug treatmentTemporary Orders:Blood routine。
urine routineXXX (including bilirubin) n。
electrolytes。
blood glucose。
blood uric acid。
us disease screening。
XXX (or C-reactive protein)Acid-fast bacilli smear microscopy of sput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阴肺结核。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 细菌学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阴性。
5. 抗结核治疗有效。
6. 临床可排除其它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7. 痰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8.结核菌素(PPD 5TU)皮肤试验强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9. 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
10. 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
11. 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
既往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肺内有病变且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阴性,同时具备1~9项中3项或10~11项中任何一项可诊断为初治菌阴肺结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药物治疗:
(1)推荐治疗方案: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2个月,继续期使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2)疗程一般6个月。
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3)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初治菌阴肺结核。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
(4)痰抗酸杆菌涂片及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
(5)胸片检查;
(6)视力及视野检测;
(7)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支气管镜检查;
(2)痰分子生物学检测;
(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4)γ-干扰素释放试验;
(5)胸部CT检查(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6)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
(7)胸部超声(怀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患者);
(8)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
(9)相关免疫功能检查(怀疑免疫异常患者);
(10)痰查癌细胞、血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怀疑合并肿瘤患者)。
(七)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
2.患者可耐受制定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严重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如肺外结核、咯血、气胸、呼吸衰竭等,需要进一步诊疗,或需要转入其他路径。
3.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阴肺结核。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