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搭设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双排脚手架搭设时,它的传力方向是:荷载→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底座→基础,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传力路线,方便了设计计算,这同时也就要求了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这其中有一些具体的规定:1、小横杆扣在大横杆上,并靠近主节点,与主节点间距不大于1/3立杆纵向间距;2、大横杆扣在立杆内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大横杆对立杆有53mm偏心距而在立杆上产生弯矩,弯矩使两排架体向中间靠拢,致使小横杆受压,能防止两个单片架体倒塌。
以上两方面是传统脚手架搭设规定,在拉节部位之间的部分(非悬挑部分)和竖向荷载作用下,这种方法很适合,但在架体顶部(悬挑部分)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架体顶部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主要原因:水平荷载作用下,架体内外两排立杆顺风方向倾斜,在内外两排立杆和上下两个小横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单元格内,如果单元格内未设斜撑,上下两个小横杆扣在大横杆上的扣件会在大横杆上发生转动,因为小横杆扣在大横杆上的扣件,在大横杆上发生转动,此处承受弯矩的能力较小(规范中扣件只有抗滑移验算,而对其抗转动能力没有具体的要求),从而增大了架体的倾斜,使架体顶部位移增大。
如果我们将架体的搭设方法做一个调整,就会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具体做法:将小横杆扣于立杆,并位于大横杆上方,传力方向:
→立杆→底座→基础
荷载→脚手板→小横杆
→大横杆→立杆→底座→基础
增加了竖向荷载的传力路线,也增大了竖向荷载的承受能力。现在分析一下
悬挑部位受水平荷载作用时,这种做法的好处:水平荷载作用时,内外两排架体顺风向倾斜,小横杆扣在立杆上使扣件受扭(规范中对扣件受扭有一定的要求),此处可认为一刚性连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转动,因此减小了架体的倾斜,使架体顶部位移减小。这里也要做一些具体的规定,以加强架体整体受力的合理性。如下图:
小横杆小横杆
小横杆
小横杆
脚手架搭设详图
1、端部小横杆设于立杆内侧,并与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3立杆纵向间距;
2、第二根小横杆与第一根位于同一间距内,依次类推,第三根小横杆与第四
根位于同一间距内,中间隔一立杆间距,以此来减小单片架体上产生的弯矩。有小横杆的间距内大横杆受压,没有小横杆的间距内大横杆受拉,再按照规范设剪刀撑,用来增强架体的整体性;
3、在遇到探头板过长的部位在小横杆上加设小横杆;
4、要进行扣件的抗扭验算。
这种搭设方法好处:可以增大架体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但要重新设计立杆间距与大横杆步距(这两个数值都要适当的缩小);增加了架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保险系数;提高了架体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减小了架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