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经济生活).doc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一、经济生活类1. 关于价格变动的答题模板。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题目问到价格变动对生活或者生产的影响,你就可以这么答。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嘛,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就像汽油价格涨了,好多车主都心疼加油钱,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呢,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就会增加生猪的养殖数量,还会多投入饲料等生产要素。
必背术语有“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嘿,这是个常考的点呢!企业要成功呀,得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就像小米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这战略多明智啊。
还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华为不断投入研发,在5G技术上领先,这就是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也不能少。
同仁堂几百年坚持诚信制药,名声一直很好。
必背术语“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类3. 公民的政治参与答题模板。
如果考到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那可不能乱了阵脚。
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就像有的市民发现城市建设有问题,通过合法途径去监督政府改进。
同时呢,公民要履行政治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咱们都得做守法的好公民呀。
必背术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政府职能的答题模板。
政府职能是个重点哦。
如果题目问政府在某件事上应该怎么做,你得知道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比如说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还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像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就是这个职能的体现。
文化建设职能,推广文化活动,像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社会建设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必背术语“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必备答题术语
2020届经济生活必备答题术语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主要公式: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户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一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片纸币发行量;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一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户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片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X(l+通货膨胀率)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5.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一纸币贬值率)二、与价格相关的知识(1)价格与利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稳定物价。
(2)价格与财政: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物价。
(3)价格与市场调节: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价格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稳定物价,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三、有关价格、物价变动问题(1)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答题思路]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汇率变动: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会上涨;人民币汇率跌落,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会下跌。
⑤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炒作,哄抬价格。
⑥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物价还因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变动。
如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市场投放货币量增加,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物价上涨;反之,若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会导致物价下降。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1-4)知识点精简记忆手册可打收藏打印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1-4}知识点精简记忆手册可扫收藤扫印高考必修一《经济生活》考前精简记忆一纸背完《经济生活》模板1一企业模板围绕一个核心问题z企业如何经营。
一、开一家公司,首先要建立制度、明确战略、确立指导思想。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制定正确经营战略。
3.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二、接下来,要有钱,有人,有技术。
5.拓宽融资渠道。
6.重视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7.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公司开展之后,第一件事是什么?生产啊!8.企业生产方面:(1)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
(2)加强品牌建设。
(3)提高服务水平。
四、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办?(拿到市场上〉卖出去啊!9. C 1)找准市场定位,拓宽销售渠道;(2)适应经济全球化,调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五、产品卖出去赚钱了,钱怎么分?10.建立合理分配制度与奖励机制六、企业开始做大了,形象问题也很重要啊11.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
模板2一国家模板一、生产领域1.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①放宽市场准入,实现公平竞争;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③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④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⑤减税降费,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轻负担;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4)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5)坚持共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②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尽量记住: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生态农业〉③保护粮食安全(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4.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发展新兴产业;(引发挥产业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全国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常用答题术语整理 (典藏版)
角度
具体理论
⑴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①对象②方式③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⑤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注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⑵
消费
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全国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常用答题术语整理
(典藏版)
问题1:价格变动的影响
角度
具体理论
⑴
对消费
(需求)
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②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陡直弹性小,平缓弹性小)
③价格升高,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替同补反)
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①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②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
③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新活动;④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
⑤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⑥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人力
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提高职工技能和职业道德。
管理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科学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市场秩序
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②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高考政治必背提纲
高考政治必背提纲高考政治必背提纲:经济生活部分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宏观)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宏观)3.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生产目的和优越性(宏观)4.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宏观、微观考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股份制的性质作用)5.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宏观)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竞争性开放性)7.社会主义市场经基本特征(宏观、微观考查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原因)8.企业及其经济效益(宏观)9.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宏观)10.调整经济结构(宏观)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发展农业)1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宏观、微观考查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3.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宏观、微观考查其产生的必然性意义)14.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宏观、微观考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原则)15.财政的作用与稳健的财政政策(宏观)16.税收的基本特征、性质及作用(宏观)17.市场交易的原则(宏观)18.生产(积累)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与扩大内需方针(宏观)19.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宏观)20.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宏观、微观考查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的原因措施)2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原则(宏观、微观考查反倾销的措施)高考政治必背提纲:哲学部分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宏观)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及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实事求是)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宏观)6.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8.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宏观)11.矛盾的对立统一(宏观、微观)12.矛盾的普遍性(宏观、微观)13.矛盾的特殊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1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16.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分析的重要性)1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1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宏观)19.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宏观)20.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2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宏观、微观)2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宏观、微观)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2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宏观、微观)25.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宏观)26.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微观)27.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宏观、微观)高考政治必背提纲:政治生活部分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宏观、微观考查经济职能)2.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宏观)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4.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宏观)5.中共的性质等(宏观、微观)6.中共的地位等与党的基本路线(宏观、微观考查加强党的建设)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政策(宏观)8.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宏观、微观)9.国家的主权及主要权利义务(宏观)10.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宏观)11.当今时代的主题、格局和国际竞争实质(宏观)1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及基本点(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高中政治高考必背各类时政术语汇总(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高考政治必背时政术语一、经济篇(一)以创新点燃科技强国引擎1.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继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科技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支持人大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我国应如何加快科技创新(1)坚持创新发展,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夯实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2)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激发各类科研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3)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科研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等制度,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
(4)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5)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提高基础科研人员的待遇。
(6)要加强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1)增加经费投入,为科技研发提供了资金保证。
(2)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3)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加加速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成长,创新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4)国家财政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市场需求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对我国科技进步起决定性作用。
4.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1)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优化科技创新企业营商环境,激发我国科技创新活力。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一、《经济生活》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5、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6、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7、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8、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9、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反之,相反。
10、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1、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12、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3、企业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14、企业破产: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15、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高考政治《经济学》答题术语和核心知识点汇总
高考政治《经济学》答题术语和核心知识点汇总经济学是高考政治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经济学的答题术语和核心知识点,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经济学的一些重要术语和核心知识点的汇总。
答题术语1.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总体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2.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中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3. 劳动力:指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
4. 预算:指将某一时期内国家或个体的收入和支出计划编制在一起的文件。
5. 价格:指在市场上货币单位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6. 供给:指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愿意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7. 需求:指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愿意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8. 货币:指用作交换媒介和流通手段的特殊商品或代用品。
核心知识点1.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国或一地区内部经济关系的总和。
2.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多方面统计和综合分析的体系。
3.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济总值和国民生产的规模的扩大。
4. 工业化:是指以工业为主导,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5. 农业现代化:是指以提高农业锄头生产效益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实现农业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方向。
6. 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化程度提高的过程。
7. 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一种经济体制。
8.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社会可交换的价值基础上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以上是一些高考政治《经济学》答题术语和核心知识点的汇总。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参考资料:- 高考政治教材- 网上经济学资料。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考点整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考点整理1. 货币与金融市场1.1 货币的作用和职能货币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用于交换商品和储存财富的工具。
它具有三个基本职能:•交换媒介: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中介,解决了交换的问题;•价值尺度:将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衡量,方便比较和计算;•贮藏手段:用于储存财富,可以在未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1.2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的供给是由央行决定的,通过决定货币发行量的多少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
而货币的需求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需求:•交易需求: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贮藏需求:将财富以货币形式储存的需求;•投机需求:用于投资和获取收益的需求。
1.3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是指供求货币和与货币有关的金融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
金融机构则是指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1.4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求关系来控制经济的手段。
金融政策是国家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政策措施。
2. 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2.1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整个经济发展进行调控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胀、调节国际收支等。
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2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
2.3 经济增长的模式和特点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指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的特点包括周期性波动、长期持续增长、不断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等。
2.4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增长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未来世代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协调。
3. 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3.1 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
高考政治关于《经济生活》题目解析及必背知识点
政治高考关于《经济生活》题目解析及必背知识点(一) 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1.价格变化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生活)(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宏观经济发展)(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影响生产)(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1)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4)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5)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质量(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2、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 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 :货币的发行量太多了 , 导致货币贬值、价格上涨(2通货紧缩 :货币的发行量太少了 , 导致货币升值、价格下跌5、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等6、汇率和外汇汇率(1汇率升高 :相同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增加 , 意味着本币升值 , 有利于进口 , 不利于出口(2汇率降低 :相同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减少 , 意味着本币贬值 , 有利于出口 , 不利于进口(3外汇汇率升高 :相同的外币能够兑换的本币增加 , 意味着本币贬值 , 有利于出口 , 不利于进口(4外汇汇率降低 :相同的外币能够兑换的本币减少 , 意味着本币升值 , 有利于进口 , 不利于出口7、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 :①供不应求 , 价格升高——卖方市场②供过于求 , 价格降低——买方市场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 , 价格上升 , 购买减少 ; 价格下降 , 购买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 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1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2、影响消费的因素 :(1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2其它因素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13、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消费对象不同分为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3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贷款消费 :未来的的预期收入比较稳定14、消费结构 :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 :是否合理 VS 消费水平 :消费的多少15、恩格尔系数(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减小 , 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消费结构改善16、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7、正确的消费观 (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 , 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 , 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 , 艰苦奋斗18、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见答题术语
2022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见答题术语一、供给(生产者)与需求(消费者)1、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竞争力②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③扩宽产品销路,实现供需有效对接;2、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二、技术/创新①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④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⑤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助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⑥数字经济改变人们的消费对象和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产业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质量和效益。
②实现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助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③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四、市场与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政放权,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
)1、市场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③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2、①社会主义能够发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白制度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经济生活)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经济生活1、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货币的价格(升值、贬值);市场调节局限性也会引起价格变化。
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③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2)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3)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主要有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
如何提高消费水平:(1)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2)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3)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4)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6、企业经营成功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通过就业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B、通过就业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C、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对党和政府来说:①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就业总量。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就业提供保障。
对劳动者来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就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9、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二者又存在矛盾,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0、、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影响是基础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2)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1、财政的作用:(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2、市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①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要遵循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国家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企业及个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证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并运用法律维权。
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3、政府宏观调控必要性: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手段:(1)经济手段:表现:A.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经济计划:有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
(2)法律手段:表现:通过经济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3)行政手段:表现: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4、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15、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16、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一国的经济波动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尤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③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我国实行对关。
B、意义: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民主监督:A、合法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B、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C、怎样行使监督权: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政府1、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管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新增内容)3、政府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
4、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原则。
5、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⑴依据: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