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第九章头痛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选择题【A型题】1.临床最常见的脑炎是: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B.肠道病毒性脑炎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E.腺病毒性脑炎2.男患,50岁,突发头痛,呕吐,体温40℃,伴躁动,2日后频繁癫痫发作、昏迷,3日后死亡。
病理检查脑实质内出血性坏死、细胞核内包涵体。
该病为:A.腺病毒性脑炎B.巨细胞病毒性脑炎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灶部位是:A.大脑皮质广泛性损害B.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C.顶叶及枕叶D.丘脑下部E.脑干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A.外周血白细胞增多B.脑脊液压力增高C.脑脊液细胞数增多D.脑电图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E.CT显示颞叶低密度病灶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那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可用更昔洛韦治疗B.可用阿昔洛韦治疗C.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D.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颅压等E.重症病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乳头多瘤空泡病毒B.HTLV-1逆转录病毒C.朊病毒感染D.HlV病毒F.巨细胞病毒7.AIDS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是:A.脑弓形体病B.新型隐球菌感染C.单纯疱疹病毒感染D.分枝杆菌感染E.李斯特菌感染8.下列哪项不符合脑囊虫的病变部位分型:A.脑室型B.蛛网膜型(脑膜型)C.精神型(痴呆型)D.脊髓型E.脑实质型9.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脑囊虫,下列哪项不正确?A.成人总剂量300mg/kgB.应治疗3~4个疗程C.常规快速加量D.用药后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E.用药过程须严密监测【X型题】10.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病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A.细菌B.病毒C.螺旋体D.朊蛋白E.寄生虫1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B.单纯疱疹病毒是嗜神经DNA病毒C.成人病例多由HSV-Ⅰ型病毒感染D.HSV-Ⅱ型病毒感染多见于新生儿或性接触传播E.本病死亡率低,预后良好1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的临床表现是:A.急性起病、高热,可伴口唇疱疹B.可出现癫痫发作C.常见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D.精神症状较明显E.可发生智能障碍1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是:A.蛋白细胞分离B.可见红细胞C.细胞数明显增多D.蛋白含量增高E.脑压增高1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A.单、双侧顶叶高波幅慢波B.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C.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慢波D.单、双侧枕叶高波幅慢波E.各脑叶高波幅尖波1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改变是:A.皮质下白质广泛的低密度区B.颞叶及海马低密度区伴点状高密度C.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灶D.单、双侧颞叶及海马局灶性低密度区E.可无异常发现16.结核性脑膜炎的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慢性起病B.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明显C.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升高,糖和氯下降D.脑脊液离心沉淀涂片墨汁染色(+)E.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三种一线药物治疗17.神经莱姆病的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是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B.流行病区、蜱叮咬史及慢性游走性红斑是诊断依据C.血清学试验可检出该螺旋体特异性IgM、IgG抗体D.无菌性脑膜炎、多发性神经炎和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症状E.可用四环素、三代头孢霉素等治疗19.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引起B.亚急性或慢性起病C.病程晚期可出现痴呆D.非特异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脑电图E.CT可见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区20.脑囊虫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食入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绦虫病自身感染(节片逆流入胃)B.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逸出六钩蚴,经血液循环入脑C.常见症状是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脑膜炎等D.脑室型可引起阻塞性脑积水和Brun征发作E.吡喹酮和阿苯哒唑的疗程为1周二、简答题1.何谓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是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氏体和朊蛋白等侵犯脑和脊髓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头痛》医学课件
头痛的鉴别诊断
04
头痛的治疗
预防性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的头痛,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和强度。
急性头痛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止痛、消炎、减轻脑水肿等治疗,以迅速缓解症状。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耐受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头痛的治疗原则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适用于轻度头痛,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容易导致头痛,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
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浓度,从而预防头痛。
多吃含镁食物
镁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偏头痛等症状,可多吃含有镁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橘子、菠菜等。
头痛的饮食调理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头痛的定义
根据病因分类原发性头痛: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继发性头痛: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颅内感染、脑出血、颅内肿瘤等。根据疼痛性质分类急性头痛:突然发作的头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亚急性头痛:在急性头痛后,持续时间超过7天但不足3个月。慢性头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头痛。
颅内压增高体征
头痛的体征
头痛的伴随症状
头痛时可能伴有发热,如高热、低热等。
发热
眩晕
意识障碍
眼部症状
头痛时可能伴有眩晕,如晕厥、平衡失调等。
头痛时可能伴有意识障碍,如神志不清、嗜睡等。
头痛时可能伴有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眼部疼痛等。
03
头痛的诊断
确定头痛的类别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头痛的诊断标准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单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缩小等表现。
神经病学--偏头痛
2. 内分沁改变
❖ 青年女性多见 ❖ 月经前后发病多见,孕期及更年期后发病明显减少。
3. 饮食、变态反应
❖ 某些食物如红酒、巧克力、奶酪、火腿、腊肉等含络氨酸、 苯丙胺的事物可能诱发偏头痛。
3. 饮食、变态反应
❖ 食物添加剂(monosodium glutamate)
❖ 药物 (especially oral contraceptiveagents, vasodilators)
Migraine
偏头痛
Famous people—With Migraine
一 概述及定义 Migraine
❖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外神经-血管功能障
碍导致的、以发作性单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 ❖ 发作性头痛、自发性缓解、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 ❖ 反复发作、单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 ❖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怕声、乏力。 ❖ 中-重度,活动后加重。
四 临床表现
四 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 多在儿童和青年期发病(10到30岁,多<20岁)
❖ 女性为主,女比男3:1 ❖ 部分有家族史 ❖ 有先兆症状者约为10%,恶心、呕吐、畏光、怕
声、倦怠等是常见的伴发症状 ❖ 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
(二)先兆(Aura)
(1)视觉:视野缺损、暗点、闪光 ,视物变形、变色等 (2)其它症状:躯体感觉先兆 (3)持续时间
眠不缓解,CT或腰 穿可鉴别 (3)低颅压头痛:与体位有关,为胀痛非搏动性头痛
七治疗
目 的 :1. 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 2. 缓解伴发的症状; 3. 预防头痛的复发。
治疗策略
❖ 1. 发作期治疗(止痛药,有痛才吃) ❖ 2. 发作间期治疗(预防用药,需天天服用)
神经病学第九章头痛
治 疗:
❖ 1、病因治疗----抗炎 补液 ❖ 2、药物治疗(吗啡因)收缩血管 ❖ 3、对症治疗:头低 脚高 喝3-4L盐水
❖
头痛患者的分析处理
1、首次发作头痛的患者: 尽量寻找病因。
2、严重的剧烈头痛: SAH,脑膜炎, 颅内血肿,青光眼, 急性静脉窦血栓形成,偏头痛。
头痛患者的分析处理
3、复发性头痛: 血压,眼部,副鼻窦,脑动脉, 颈椎检查。
叉神经、舌咽迷走、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 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核等; 2.颅外的痛敏结构:颅骨骨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 颈2-3神经、头皮、皮下组织、颅骨骨膜、眼、耳、 牙齿、口咽部及鼻腔黏膜等;
作用机制: 刺激、压迫、牵拉、肌肉持续收缩、血管扩张等。
头痛 机制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头痛治疗
✓ 病因治疗 ✓ 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 ✓ 预防治疗
第二节 偏头痛(Migraine)
定义 发作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反复发作 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有恶心、呕 吐、畏光等,它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 痛
遗传、内分泌、代谢、食物药物 神经学说
诱病发因及发病机制
因素
血管学说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第九章 头痛(headache)
重点:
➢ 临床诊断头痛的注意点 ➢ 偏头痛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 ➢ 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的鉴别 ➢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 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头部痛敏结构
1.颅内的痛敏结构: 2. 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亦未明了,主要有下列几种学说: ❖ 血管学说—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随
《头痛》医学课件
头痛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 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
。
严重头痛可能导致视力障碍、 意识障碍等严重后果。
02
头痛的病因
头痛的病因分类
原发性头痛
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 头痛等。
继发性头痛
由于头颈部外伤、颅内感染、脑血 管病、颅内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 的头痛。
药物性头痛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所引 起的头痛。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 抑郁药、降压药等长期 使用或过量使用所引起 的头痛。
由于精神紧张、焦虑、 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 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 钝痛或压迫感。
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神经递质异常
血管舒缩异常
某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在头痛发 生中起重要作用。
某些血管舒缩物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等在头 痛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头痛的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01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初步确定头痛的类型和可能
的病因。
进一步评估
02
进行疼痛评估、诊断性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头痛
的病因和病情。
治疗建议
0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
物治疗。
04
头痛的治疗与预防
头痛的治疗方法分类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如非处方药、处方药和草药等来缓解头 痛症状。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以排除其他 潜在的疾病或病因。
头痛的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数 字疼痛评分(NRS)等量表, 评估头痛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
间。
诊断性检查
进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排除颅内病变或其他潜
《神经科头痛》课件
头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也较为 复杂。常见的病因包括紧张性头痛、偏 头痛等,可能与神经递质、血管舒缩功 能障碍等有关。
VS
详细描述
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紧张性头痛、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这些头痛类型的 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 神经递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免疫反应 等。不同类型的头痛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 机制,但都与神经系性病
变等。
颅内低压性头痛
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引起的头痛 ,常见于腰椎穿刺后、脑脊液
漏等情况。
神经科头痛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神经递质失衡
一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失衡 与头痛的发病有关。
炎症反应
一些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 、白三烯等的释放会引起 头痛。
神经调节异常
一些神经调节肽如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等的异常表达 也会导致头痛。
神经科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疼痛信号的传递
头痛的疼痛信号通过神经 通路传递到大脑,引起头 痛的感觉。
疼痛的调节
大脑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 节机制对疼痛信号进行调 节,从而影响头痛的强度 和持续时间。
疼痛的感知
大脑皮层对疼痛信号进行 整合和感知,形成具体的 头痛感觉。
REPORT
神经科头痛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头痛概述 • 头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神经科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 神经科头痛的治疗 • 神经科头痛的预防与康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头痛
[偏头痛发病机制]
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认为三叉神经节损害可
能是偏头痛产生的神经基础。当三叉神经节及其纤 维受刺激后,引起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其它 神经肽释放增加,这些活性物质作用于邻近脑血管 壁,引起血管扩张出现搏动性头痛。
③对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的影响
CT & MRI CSF EEG
头痛诊断
诊断
1、头痛的起病方式 突发剧烈头痛,首先应怀疑蛛 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其他急性起病的头痛有 头部外伤、颅内感染、高血压性头痛、腰穿后头 痛、青光眼和中耳炎等。亚急性头痛多见于脑肿 瘤、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膜炎(真菌性、结 核性、癌性脑膜病)、颞动脉炎和鼻窦炎等。慢 性或反复发作性头痛多见于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和丛集性头痛。
[[1临无床先分型兆] 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
为最常见的类型,占偏头痛病人的80%。 前驱症状可有可无,先兆症状不明显 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为跳痛或胀痛, 伴随有恶心、呕吐、畏光、倦怠、头皮触痛等; 发作频率高 与月经有明显关系 头痛时程长,可持续1-3天
结构病变引起的头痛 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躯体形式障碍)
头痛病因分类
3)脑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头痛
脑神经痛和中枢性疾患所致的面痛 其他类头痛、脑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
头痛诊断
问诊
体检
辅助检查
问诊重点:
①情绪\睡眠\职业状况, 服药史\中毒史\ 家族史
② 患者的年龄、头痛出现的时间、部 位、频率、性质、持续时间、加重 或缓解因素、有无先兆及伴随症状; 怎样才能使疼痛缓解及以往就诊的 情况等。
神经病学头痛ppt课件
头痛在人群中较为普遍,不同类型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偏头痛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0%,紧张性头痛患病率更高,约30%的人在一生中经历过紧张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患病率较低,但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不同类型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流行病学 研究有助于了解头痛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少见的头痛类型, 其特点是剧烈的头痛,通常出现在一 侧的眼眶周围,伴随着流泪、鼻塞等 症状。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 其特点是头部紧束感或压迫感,常常 伴随着颈部僵硬和不适。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是指由于长期使 用止痛药或麻醉药而引起的头痛,其 特点是头痛出现在使用药物后的一段 时间内,伴随着其他症状。
神经病学头痛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头痛概述 • 头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头痛的药物治疗 • 头痛的非药物治疗 • 头痛的预防与护理
01
头痛概述
头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病因和表现可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可出现在头部各个部位,通常表现为钝痛、胀痛、跳痛或刺痛等。头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颅内压增高、颅内炎症、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根据病因和表现,头痛可分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 头痛等类型。
02
头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头痛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头痛部位
头痛的部位是多种多样的,可 以出现在头部任何区域,如额
部、颞部、枕部等。
《神经病学》-头痛
头痛:
定义:局限于头颅上半部(眉弓、耳轮上缘、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原发性头痛即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头痛。
偏头痛:一组反复发作的波动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性,常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是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
分类:①无先兆的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一侧波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畏光,头皮触痛可呕吐后中止。
持续72h以上称偏头痛持续状态;②有先兆的偏头痛,先兆期(视觉先兆,暗点,闪光,偏盲,肢体感觉)→头痛期(1-2d)→头痛后期
治疗:减轻中止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发作期→非特异性治疗(NSAID、镇静剂、阿片)、特异性治疗(曲普坦、麦角碱类,强力血管收缩药,高血压心脏病禁忌)、
预防→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对急性期治疗的反应。
(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抗癫痫、钙通道拮抗剂)
紧张性头痛: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表现缓慢起病,双侧发病,钝痛无持续波动感,30min-7d,无畏光畏声,轻至中度疼痛。
分类少发复发性、频发复发性、慢性紧张性头痛。
治疗首选心理治疗、NSAID、预防性用药。
丛集性头痛:反复、密集、眶周的头痛,有周期性(日/年周期节律),男性多见。
药物使用性头痛:长期、联合用药易发生。
☞。
《神经病学》头痛 ppt课件
《神经学》头痛
偏头痛的分类
➢ 1. 无先兆:(普通型偏头痛) ➢ 2. 先兆:(典型偏头痛) ➢ 3. 特殊类型偏头痛 ➢ a. 偏瘫型偏头痛 ➢ b.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 C.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 d. 晚发性偏头痛 ➢ e. 偏头痛等值症: ➢ 腹痛、胸痛、骨盆及肢体疼痛,周期性发热、阵 发性心动过速、良性发作性眩晕、周期性水肿等。
扩布性抑制( spreading depression )
刺激皮层产生的电活动抑制带,并以1-5mm/min 的 速度向临近皮层推进 SD导致脑血流量的改变:充血-减少。 可能启动头痛发作,为先兆的基础
《神经病学》头痛
《神经病学》头痛
血清素(Serotonin )
偏头痛发作时血小板5-HT 减低和尿中血清素排出增加。 利血平耗竭血清素引发偏头痛发作。 英明格阻止血清素耗竭而终止偏头痛发作。 儿茶酚胺、组织胺、血管活血肽、前列环素和内源性阿片物质 等神经递质亦与偏头痛的发生有关。
《神经病学》头痛
诱因
食物
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 的巧克力、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及葡萄酒等
药物
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
其他
➢强光过劳 ➢应激以及应激后的放松 ➢睡眠过度或过少 ➢禁食 ➢紧张情绪不稳
《神经病学》头痛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 (Genetics ) 2.内分泌因素 (Endocrine factor ) 3.血管( vasomotor and autonomic ) 4.扩布性抑制( spreading depression ) 5.血清素( Serotonin ) 6.三叉神经血管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
❖ 原发性头痛
1. 偏头痛 2. 紧张性头痛 3. 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4. 其它原发性头痛
❖ 继发性头痛
5. 归因于头和(或)颈部外伤的头痛 6. 归因于颅或颈部血管疾病的头痛 7. 归因于非血管性的颅疾病的头痛 8. 归因于某些物质或它的戒断的头痛 9. 归因于感染的头痛 10. 归因于代谢疾病的头痛 11. 归因于颅骨、颈、眼、耳、鼻、鼻窦、牙、口、或其它头面部结构疾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头痛治疗
✓ 病因治疗 ✓ 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 ✓ 预防治疗
第二节 偏头痛(Migraine)
定义 发作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反复发作 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有恶心、呕 吐、畏光等,它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 痛
遗传、内分泌、代谢、食物药物 神经学说
诱病发因及发病机制
因素
血管学说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病的面部痛 12. 归因于精神疾患的头痛
❖ 颅神经痛,其他面部痛及其它头痛
13. 颅神经痛和其他面部痛 14. 其它头痛
诊 断:
问诊重点
1. 情绪、睡眠、职业、服药史、中毒史、家族史; 2. 起病缓急,发作时间、性质、部位、频度、严重程度、持续时间、
缓解和加重原因; 3. 先兆症状、伴随症状、共存疾病; 4. 头痛对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影响。
第九章 头痛(headache)
重点:
➢ 临床诊断头痛的注意点 ➢ 偏头痛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 ➢ 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的鉴别 ➢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 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头部痛敏结构
1.颅内的痛敏结构: 2. 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
有先兆的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头痛后期 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 注意力不集中、不愉快感等症状
无先兆的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 ❖ 前驱症状不明显 ❖ 先兆可为短暂而轻微的视物模糊 ❖ 头痛多呈搏动性,发病时为一侧,也
可波及对侧或双侧交替发作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 偏瘫型偏头痛(少见) 多在儿童期发病,成年期停止 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 可伴有偏侧麻木、失语,也可单独发生 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 不等 可分二型:家族型、散发型
病因
痛敏结构
静脉窦及脑皮质静脉 颅底动脉 硬脑膜
颅神经—V IX X C1—C3脊神经分支
头痛
头痛 —— 病因
常见病因
➢ 血管性头痛 ➢ 颅内压变化的头痛 ➢ 脑膜炎症 ➢ 头部损伤 ➢ 癫痫性头痛 ➢ 面部疾病的扩散性疼痛 ➢ 颈椎与颞颌关节疾病的头痛 ➢ 紧张性头痛 ➢ 中毒性、代谢性及血液病等头痛 ➢ 精神性头痛(躯体形式障碍)
有先兆的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先兆期 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双眼同向) 其次为躯体感觉性先兆(面-手区) 运动、言语障碍性先兆较少 先兆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复 杂性偏头痛的先兆持续时间较长
有先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头痛期: 多为一侧眶后或颞部搏动性头痛或钻 痛,可扩展至一侧头部和全头部。 持续2~24小时,儿童持续2~8小时 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颞 动静脉突出等症状 因活动或摇动头颈部而加重,睡眠后 减轻
❖ 6、与偏头痛相关的阵发性综合症1-3
❖
反复的胃肠功能紊乱
❖
良性阵发性眩晕
❖
良性阵发性斜颈
主要临床类型
❖ 有先兆的偏头痛,又称典型偏头痛 ❖ 无先兆的偏头痛,又称普通型偏头痛
❖
❖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 ❖
基底型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 偏头痛并发症 偏瘫型偏头痛;
有先兆的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前驱期 精神症状如抑郁、欣快、不安和倦 睡等 神经症状如畏光、畏声、嗅觉过敏 等 以及厌食、腹泻、口渴等 出现在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 有先兆症状者占该型的60%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 脑干先兆偏头痛,旧称基底型偏头痛 先兆症状源自脑干和(或)大脑半球 先兆症状多为双眼视觉症状如闪光、 暗点、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脑干症状如眩晕、复视、眼球震颤 也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跌倒发作 先兆症状多持续20~30分,然后出现 颈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 视网膜性偏头痛 反复发作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 碍,包括闪烁、暗点或失明 伴有偏头痛发作 发作期间眼科检查正常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亦未明了,主要有下列几种学说: ❖ 血管学说—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随
后由于颅内、外血管的扩张导致头痛的发生。 ❖ 神经学说—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功能障碍与前
驱症状有关,先兆及头痛的发生均与神经元功 能障碍继发血管改变有关。 ❖ 皮质扩散性抑制学说CSD ❖ 枕叶伤害性刺激,电低落,血流增加后减少。
偏头痛分类
1、无先兆的偏头痛
2、先兆的偏头痛1-4
典型先兆偏头痛 脑干先兆偏头痛
偏瘫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
偏头痛分类
3、慢性偏头痛
4、偏头痛并发症
1、偏头痛持续状态 2、持续性先兆不伴脑梗死 3、偏头痛性脑梗死 4、偏头痛触发的痫性发作
❖ 5、可能的偏头痛 1-2
❖
A 可能无先兆
❖
B 可能有先兆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遗传:约60%有头痛家族史。 ❖ 内分泌与代谢因素:女性易患,月经前期或月经
来潮时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 部分食物或药物可诱发发作。 ❖ 其它因素:如情绪紧张、头部外伤、饥饿、睡眠 障碍、气候变化、精神刺激、食物药物等都与发 作有一定关系。
叉神经、舌咽迷走、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 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核等; 2.颅外的痛敏结构:颅骨骨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 颈2-3神经、头皮、皮下组织、颅骨骨膜、眼、耳、 牙齿、口咽部及鼻腔黏膜等;
作用机制: 刺激、压迫、牵拉、肌肉持续收缩、血管扩张等。
头痛 机制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多有无先兆性偏头痛病史 反复发作后出现头痛侧脑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最常受累,部分病例同时累 及滑车和外展神经,出现眼球运动障 碍,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不等。 多次发作后瘫痪可持久不愈。
偏头痛——诊 断
➢ 典型临床表现、家族史、CNS检查正常 ➢ 麦角胺或曲普坦试验 ➢ 排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