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七种常见类型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考经典题型汇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附答案与全解全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考经典题型汇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附答案与全解全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考经典题型汇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知识网络重难突破知识点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审题,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设:设未知数3.找:找题中的等量关系4.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5.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答: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题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方案问题典例1 (2020·监利县期中)1400元奖金要分给22名获奖员工,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

试问经理,该怎样分发这1400元奖金?变式1-1(2018·大石桥市期末)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某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 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装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1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②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变式1-2(2019·贵港市期末)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220元,60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300元.试问:(1)春游学生共多少人,原计划租45座客车多少辆?(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同学都有座位,怎样租车更合算.题型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行程问题典例2(2018·广州市期末)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用54分钟,从乙地到甲地用42分钟,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多少.变式2-1(2020·辉县市期中)一列快车长230米,一列慢车长220米,若两车同向而行,快车从追上慢车时开始到离开慢车,需90秒钟;若两车相向而行,快车从与慢车相遇时到离开慢车,只需18秒钟,问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变式2-2(2019·许昌市期末)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亲近自然,励志青春,某学校组织学生举行“远足研学”活动,先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走平路,后又以每小时3千米的速度上坡,共用了3小时;原路返回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下坡,又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走平路,共用了4小时,问平路和坡路各有多远.题型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工程问题典例3(2020·甘南县期中)一家商店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组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需付费用3480元,问:(1)甲,乙两组工作一天,商店各应付多少钱?(2)已知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24天,单独请哪个组,商店所需费用最少?(3)若装修完后,商店每天可贏利200元,你认为如何安排施工更有利于商店?请你帮助商店决策.(可用(1)(2)问的条件及结论)变式3-1(2020·成都市期末)某汽车制造厂生产一款电动汽车,计划一个月生产200辆.由于抽调不出足够的熟练工来完成电动汽车的安装,工厂决定招聘一些新工人,他们经过培训后上岗,也能独立进行电动汽车的安装.生产开始后,调研部门发现:1名熟练工和2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8辆电动汽车;2名熟练工和3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14辆电动汽车.(1)每名熟练工和新工人每月分别可以安装多少辆电动汽车?(2)若工厂现在有熟练工人30人,求还需要招聘多少新工人才能完成一个月的生产计划?变式3-2(2019·成都市期末)某工程队承包了某标段全长1755米的过江隧道施工任务,甲、乙两个班组分别从东、西两端同时掘进.已知甲组比乙组平均每天多掘进0.6米,经过5天施工,两组共掘进了45米.(1)求甲、乙两个班组平均每天各掘进多少米?(2)为加快工程进度,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在剩余的工程中,甲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0.2米,乙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0.3米.按此旄工进度,能够比原来少用多少天完成任务?题型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数字问题典例4(2019·靖远县期末)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8,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位置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18,则原两位数是多少?变式4-1(2020·海淀区期末)小明和小亮做加减法游戏,小明在一个加数后面多写了一个0,得到的和为242,而小亮在另一个加数后面多写了一个0,得到的和为341。

初一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分析和说明

初一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分析和说明

例1(2006年南京市)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6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4元/辆.现在停车场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230元,问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解析:设中型汽车有x 辆,小型汽车有y 辆.由题意,得⎩⎨⎧=+=+.23046,50y x y x 解得,⎩⎨⎧==.35,15y x故中型汽车有15辆,小型汽车有35辆.例2(2006年四川省眉山市)某蔬菜公司收购蔬菜进行销售的获利情况如下表所示:现在该公司收购了140吨蔬菜,已知该公司每天能精加工蔬菜6吨或粗加工蔬菜16吨(两种加工不能同时进行).(1)如果要求在18天内全部销售完这140吨蔬菜,请完成下列表格:(2)如果先进行精加工,然后进行粗加工,要求在15天内刚好加工完140吨蔬菜,则应如何分配加工时间?解:(1)全部直接销售获利为:100×140=14000(元); 全部粗加工后销售获利为:250×140=35000(元);尽量精加工,剩余部分直接销售获利为:450×(6×18)+100×(140-6×18)=51800(元). (2)设应安排x 天进行精加工, y 天进行粗加工. 由题意,得⎩⎨⎧=+=+.140166,15y x y x解得,⎩⎨⎧==.5,10y x故应安排10天进行精加工,5天进行粗加工. 【跟踪练习】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某中学决定改变办学条件,计划拆除一部分旧校舍,建造新校舍,拆除旧校舍每平方米需80元,建新校舍每平方米需700元. 计划在年内拆除旧校舍与建造新校舍共7200平方米,在实施中为扩大绿地面积,新建校舍只完成了计划的80%,而拆除旧校舍则超过了计划的10%,结果恰好完成了原计划的拆、建总面积.(1)求:原计划拆、建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2)若绿化1平方米需200元,那么在实际完成的拆、建工程中节余的资金用来绿化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原计划拆、建面积各是4800平方米、2400平方米;(2)可绿化面积为1488平方米.一、诗歌类例1 一群鹅来一群狗,鹅头狗头五十五,一百五十条腿齐步走,多少鹅来多少狗?解:设鹅与狗分别有x、y只,由题意可列:,解之可得答:鹅与狗分别有35、20只.二、寓言故事类例2 (2005年呼和浩特市中考题)《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有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为整个鸽群的,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解:设树上有x只鸽子,树下有y只鸽子,由题意可列:,整理得:,解之可得答:树上原有7只鸽子,树下原有5只鸽子.三、开放类例3 (2006年烟台市中考试题)写出一个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根据x=1,y=2逆向思考,代值反推,可知:x+y=1+2=3,x-y=1-2=-1.故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是.点评: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容易想到xy=1×2=2,构造出方程,但是它并不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而导致错误答案;同时本题的答案众多,结论开放,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对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严密性、批判性大有裨益.例4 (2006年贵阳市中考试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1)x+y=4,(2)2x-y=2,(3)x-2y=1,请你从这三个方程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并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解:选择(1)(2)组成的方程组,解得,选择(1)(3)组成的方程组,解得,选择(2)(3)组成的方程组,解得.四、图表类解:由已知条件可知解得.知,解得.元,依题意可列:,求出.答:每2.小兰在玩具工厂劳动,做4个小狗、7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42分,做5个小狗、6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37分,平均做1个小狗、1个小汽车各用多少时?3.甲、乙二人相距6km,二人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全部类型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全部类型

1、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例1、某单位今年为灾区捐款2万5千元,比去年的2倍还多1000元,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多少元?分析:相等关系是:今年捐款=去年捐款×2+1000。

解:设去年为灾区捐款x元,由题意得,2x+1000=250002x=24000∴ x=12000答: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12000元。

例2、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分析:等量关系为:油箱中剩余汽油+1=用去的汽油。

解:设油箱里原有汽油x公斤,由题意得,x(1-25%)(1-40%)+1=25%x+(1-25%)x×40%去分母整理得,9x+20=5x+6x∴ 2x=20∴ x=10答:油箱里原有汽油10公斤。

2、等积变形问题:“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3、现有直径为0.8米的圆柱形钢坯30米,可足够锻造直径为0.4米,长为3米的圆柱形机轴多少根?分析:等量关系为:机轴的体积和=钢坯的体积。

解:设可足够锻造x根机轴,由题意得,π()2×3x=π()2×30解这个方程得x=x=×10×==40答:可足够锻造直径为0.4米,长为3米的圆柱形机轴40根。

3、劳力调配问题: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例4、有两个工程队,甲队有285人,乙队有183人,若要求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分析:此问题中对乙队来说有调出,对甲队来说有调入。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方法归类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方法归类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是中考考查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要遵循如下步骤:①审题:认真仔细的阅读题目,抽取有用信息,从而搞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一步,注意不要被一些无用的信息所迷惑,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数据都是有用的.②确定相等关系:应用题中往往有几个相等关系,要通过认真研究数量关系,从而找出主要的数量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一步,在确定主要的数量相等关系之前,切不要着急设未知数去列方程.③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未知数存在直接和间接设的问题,到底采用哪种设法,要因题而异.总的原则是简单、明确,有利于容易的表示题目中的有关数量,有利于列方程.④解方程:合理运用解方程的步骤解对方程.⑤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实际意义,检验之后写出答案.1、行程问题:(1)路程= ×(2)相向而行,相遇时,快行的路程+慢行的路程=同向而追及时, -慢行的距离=距离差1..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2.一队学生去学校外进行军事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3.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二)行船问题:公式:顺水航速= ,逆水航速=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专题分类常见十三类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专题分类常见十三类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速–逆速 = 2水速;顺速 + 逆速 = 2船速顺水的路程 = 逆水的路程相遇问题: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路程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甲、乙两人在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48分相遇,如果甲比乙早出发40分钟,那么在乙出发1小时30分时两人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练习:学校距活动站670米,小明从学校前往活动站每分钟行80米,2分钟后,小丽从活动站往学校走,每分钟行90米,小明出发多少分钟后和小丽相遇?相遇时二人各行了多少米?A甲、乙二人相距2. 甲以5km/h的速度进行有氧体育锻炼,2h后,乙骑自行车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甲。

根据他们两人的约定,乙最快不早于1h追上甲,最慢不晚于1h15min追上甲,则乙骑车的速度应当控制在什么范围?3.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与一段3千米长的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千米,平路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每小时走5千米,那么从甲到乙地需90分,从乙地到甲地需102分。

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4. 甲,乙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甲超过中点50米处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甲,乙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身往回走,结果甲,乙两人在距甲地100米处第二次相遇,求甲,乙两地的路程.5.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1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10小时后相遇,如果第一列车比第1二列车早出发4小时20分,那么在第二列火车出发8小时后相遇,求两列火车的速度.6. 某班同学去18千米的北山郊游.只有一辆汽车,需分两组,甲组先乘车,乙组步行.车行至A处,甲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乙组,最后两组同时达到北山站.已知汽车速度是60千米/时,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求A点距北山站的距离.7. 通讯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某地,他每小时走15千米,则可提前24分钟到达某地;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总结升华: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是行程问题的常用的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七种类型都有人教版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七种类型都有人教版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七种类型都有人教版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题型1. 和、差、倍、分问题: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2. 等积变形问题: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3. 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4. 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 0≤b≤9, 0≤c ≤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5. 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6.行程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2)基本类型有①相遇问题;②追及问题;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行船问题;环形跑道问题7. 商品销售问题有关关系式: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8. 储蓄问题⑴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⑵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税利息×税率(20%)【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例1.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请写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x1,x-20等等.【点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要敢于大胆猜想,然后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来完成.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例2.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A. B.1 C. D.0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把x-1代入原方程得到一个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得到k的值.解:把x-1代入中得,-1,解得:k1.答案为B.【点拨】根据方程解的概念,直接把方程的解代入即可.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3.如果,那么等于( )A1814.55B1824.55C1774.45D1784.45分析与解:移项,得2005-200.5+20.05x,解得:x1824.55.答案为A.【点拨】由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除了要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外,还要根据方程的特定结构运用适当的解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解题难度.例4. [x-1-3]-33分析:观察本题中各个系数的特点,可以选择由外到内去括号的方法,从而可以一次性去掉大括号和中括号,既简化了解题过程,又能避开一些常见解题错误的发生.解:去大括号,得 [x-1-3]-23??去中括号,得x-1-3-23??去小括号,得x--3-23??移项,得x+3+2+3??合并,得x??系数化为1,得:x 17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例5.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分析:可以先设1个小餐厅可供名学生就餐,这样的话,2个小餐厅就可供2y个学生就餐,因此大餐厅就可共(1680-2y)名学生就餐.然后在根据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以就餐的人数列出方程2(1680-2y)+y2280解:(1)设1个小餐厅可供名学生就餐,则1个大餐厅可供(1680-2y)名学生就餐,根据题意,得2(1680-2y)+y2280解得:y360(名)所以1680-2y960(名)答:(略).(2)因为,所以如果同时开放7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点拨】第⑴问属于直接列方程解应用题,而第⑵问属于说理题,关键是求出这7个餐厅共能容纳多少人就餐,然后比较即可.例6.工艺商场按标价销售某种工艺品时,每件可获利45元;按标价的八五折销售该工艺品8件与将标价降低35元销售该工艺品12件所获利润相等.该工艺品每件的进价、标价分别是多少元?分析:根据利润售价-进价与售价标价×折扣率这两个等量关系以及按标价的八五折销售该工艺品8件与将标价降低35元销售该工艺品12件所获利润相等,就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设该工艺品每件的进价是元,标价是(45+x)元.依题意,得: 8(45+x)×0.85-8x(45+x-35)×12-12x解得:x155(元)所以45+x200(元)答:(略) 【点拨】这是销售问题,在解答销售问题时把握下列关系即可: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数?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100%例7.(2006?益阳市)八年级三班在召开期末总结表彰会前,班主任安排班长李小波去商店买奖品,下面是李小波与售货员的对话:李小波:阿姨,您好!售货员:同学,你好,想买点什么?李小波:我只有100元,请帮我安排买10支钢笔和15本笔记本.售货员:好,每支钢笔比每本笔记本贵2元,退你5元,请清点好,再见.根据这段对话,你能算出钢笔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吗?分析:这是一道情景对话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对话中捕捉等量关系.从对话中可以知道每支钢笔比每本笔记本贵2元,同时还可以发现买10支钢笔和15本笔记本共消费(100-5)95元.根据上述等量关系可以得到相应的方程.解:设笔记本每本x元,则钢笔每支为(x+2)元,据题意得10(x+2)+15x100-5解得,x3(元) 所以x+25(元) 答:(略).。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总结了十个题型,学透很容易!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总结了十个题型,学透很容易!

初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好多同学会遇到会解不会列的尴尬局面。

为此,特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中常见的题型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类型一:行程问题例: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2.5小时后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3小时后相遇.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分析】设甲,乙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根据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在乙出发后2.5小时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在甲出发后3小时相遇可列方程求解。

类型二:工程问题例: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做需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才能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角度考虑,小明家是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分析:需先算出甲乙两公司独做完成的周数.等量关系为:甲6周的工作量+乙6周的工作量=1;甲4周的工作量+乙9周的工作量=1;还需算出甲乙两公司独做需付的费用.等量关系为:甲做6周所需钱数+乙做6周所需钱数=5.2;甲做4周所需钱数+乙做9周所需钱数=4.8类型三:商品销售利润问题例: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2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分析:由题意得出两个相等关系为:甲、乙两种蔬菜共10亩和共获利18000元,依次列方程组求解类型四:银行储蓄问题例:小明的爸爸为了给他筹备上高中的费用,在银行同时用两种方式共存了4000元钱.第一种,一年期存取,共反复存了3次,每次存款数都相同,这种存款银行利率为年息2.25%;第二种,三年期存取,这种存款银行利率为年息2.70%.三年后同时取出共得利息303.75元.问小明的爸爸两种存款各存入了多少元?分析:利用两种方式共计存了4000元钱以及两笔存款三年内共得利息303.75元得出等式求出即可类型五:生产配套问题例:现用190张铁皮做盒,一张可以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1个盒身与2个盒底配一个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制盒身、多少张铁皮制盒底,可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制盒身的铁皮+制盒底的铁皮=190张;盒底的数量=盒身数量的2倍.据此可列方程组求解类型六:增长率问题例:某城市现有人口42万人.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中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得增加1%,求这个城市现有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是多少人?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的等量关系为:现有的城镇人口+现有的农村人口=42万,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的数量+农村人口的增加的数量=全市人口增加的数量,然后列出方程组求解类型七:数字问题例: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为6,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4,求这个两位数字.分析:设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为x,个位上的数字为y,根据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为6,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4,列方程组求解类型八:几何问题用长48厘米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若将此矩形的长边分别折3厘米,补较短边上去,则得到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面积比矩形面积大多少?分析:设矩形的长为x,宽为y,则可得x-3=y+3,再由矩形的周长为48,可得出2(x+y)=48,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类型九:年龄问题例:今年,小李的年龄是他爷爷的1/5,小李发现,12年后,他的年龄变成爷爷的1/3,求今年小李的年龄.分析: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12年之后他爷爷的年龄x1/3=12年之后小李的年龄.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再求解类型十:方案优化问题例: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1)若商场用9万元同时购进甲、乙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求应购进甲、乙两种电视机各多少台?(2)若商场销售一台甲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乙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丙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试问: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电视机的方案可以有几种(每种方案必须刚好用完9万元)?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应选择哪种进货方案?并说明理由.分析:(1)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甲乙两种电视的台数和=50台,买甲乙两种电视花去的费用=9万元.依此列出方程求出正确的方案;(2)根据(1)得出的方案,分别计算出各方案的利润,然后判断出获利最多的方。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型与解题技巧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重点。

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应用题。

因此,认真学好这一知识对今后研究整个中学阶段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大有帮助。

下面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及其特点归纳如下:1.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中常用“多、少、大、小、几分之几”或“增加、减少、缩小”等词语体现等量关系。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确定标准量与比校量,并注意每个词的细微差别。

2.等积变形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等积”,是等量关系的所在,必须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调配问题在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常见是“和、差、倍、分”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①既有调入又有调出;②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③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行程问题要掌握行程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相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相等关系是:各人走路之和等于总路程或同时走时两人所走的时间相等为等量关系。

追及问题(同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两人的路程差等于追及的路程或以追及时间为等量关系。

在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中,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

在船(飞机)航行问题中,相对运动的合速度关系是: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

在车上(离)桥问题中,车上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接触桥的一段过程,所走路程为一个车长;车离桥指车头离开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走的路程为一个成长;车过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走路程为一个车长+桥长。

人教版_七年级_下期_第八章_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梳理及例题解析

人教版_七年级_下期_第八章_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梳理及例题解析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知识梳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学习目标1.了解并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了解与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会求解.4.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知道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区别.5.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的解法。

二、知识概要1.二元一次方程:像x+y=2这样的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方程x+y=3和2x+3y=10合写在一起为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代入消元法: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把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6.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三、重点难点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本节学习的重点,也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一、学习目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即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二、知识概要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类型主要有:1. 行程问题.包括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基本等量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2. 工程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工程问题,一类是工作总量为1的工程问题.基本等量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 和差倍分问题.基本等量关系为:较大量=较小量+多余量,总量=倍数× 1倍量;4. 航速问题.此类问题分为水中航行和风中航行两类,基本关系式为:顺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逆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5. 几何问题、年龄问题和商品销售问题等.三、重点难点建立数学模型(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本周的重点,也是本周的难点.四、知识链接本周知识是上周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模型,一种方法.五、中考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实际数学问题中构造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问题;(2)能从图表中获得有关信息,列方程组解决问题.第二节、教材解读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二元一次方程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是方程;(2)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3)方程是整式方程,即各项都是整式;(4)各项的最高次数为1.例如:像+y=3中,不是整式,所以+y=3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像x+1=6,x+y-3z=8,不是含有两个未知数,也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像xy+6=1中,虽然含有两个未知数x、y且次数都是1,但未知项xy的次数为2,所以也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所以二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四点.2.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二是整个方程组中含有两个且只含有两个未知数,如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例如x+y=2中,由于x、y只是受这个方程的约束,并没有被取某一个特定值而制约,因此,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定义中的公共解是指同时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而不是使其中一个或部分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由于未知数的值必须同时满足每一个方程,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情况下只有惟一的一组解,即构成方程组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第三节、错题剖析【误解】A或D.【思考与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使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而中的一个方程的解,并不能让另一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所以它们都不是这个方程组的解,只有C是正确的.验证方程组的解时,要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中,只有使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才是方程组的解.【正解】C.把式③代入式②得8-3y+3y=8,0×y=0.所以y可以为任何值.所以原方程组有无数组解.【思考与分析】代入法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一种基本方法.它的一般步骤是:(1)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如本题中方程②中的x,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为x=8-3y;(2)将这个变形所得的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里要求代入“另一个”方程,“误解”把它代入到变形的同一个方程中,得到了一个关于y的恒等式,出现了错误.(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前面变形所得的式子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正解】由式②得x=8-3y③把式③代入式①得2(8-3y)+5y=-21,解得y=37.把y=37代入式③得x=8-3×37,解得x=-103. 所以【例3】解方程组【错解】方程①- ②得:-3y=0,所以y=0,把y=0,代入②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分析】在①- ②时出错.【正解】①- ②得:(x-2y)-(x-y)=2-(-2)x-2y-x+y=4-y=4y=-4把y=-4代入②得x=-6,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小结】两方程相减时,易出现符号错误,所以要特别细心.【例4】某化妆晚会上,男生脸上涂蓝色油彩,女生脸上涂红色油彩.游戏时,每个男生都看见涂红色油彩的人数比涂蓝色油彩的人数的2倍少1人;而每个女生都看见涂蓝色油彩的人数是涂红色油彩的人数的,问晚会上男、女生各有几人?错解: 设晚会上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把①代入②,得x=(2x-1),解得x=3.把x=3代入②,得y=5.所以答:晚会上男生3人,女生5人.【分析】本题错在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没有弄清.每个男生都看见涂红色油彩的人数比涂蓝色油彩的人数的2倍少1人,这里涂蓝色油彩的人数不是题中所有的男生人数,而是除自己之外的男生人数,同理,女生看到的人数也应是除自己以外的女生人数.正解: 设晚会上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把③代入④,得x=[2(x-1)-1-1],解得x=12.把x=12代入④,得y=21.所以答:晚会上男生12人,女生21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你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犯如下错误.【例5】解方程组【错解】方程①+②得:2x=4,原方程组的解是:x=2【错因分析】错解只求出了一个未知数x,没有求出另一个未知数y.所以求解是不完整的.【正解】(接上)将x=2带入②得:y=0.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小结】用消元法来解方程组时,只求出一个未知数的解,就以为求出了方程组的解,这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不明确的表现.应牢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组解,而不是一个解.【例6】解方程组【错解】由式①得y=2x-19 ③把式③代入式②得2(2x-19-【错因分析】“错解”在把变形后的式③代入式②时,符号书写出现了错误.当解比较复杂的方程组时,应先化简,在求出一个未知数后,可以将它代入化简后的方程组里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二个未知数,这样使得运算方便,避免出现错误.【正解一】化简原方程组得【正解二】化简原方程组得①×6+②得17x=114,【小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用代入法,也可以用加减法.一般地说,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用代入法比较方便;当两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比较方便.第四节、思维点拨【例1】小红到邮局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 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思考与解】要解此题,第一步要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寄信需邮资3元8角,由此可知所需邮票的总票额要等于所需邮资3.8元. 再接着往下找数量关系,所需邮票的总票额等于所需6角邮票的总票额加上所需8角邮票的总票额. 所需6角邮票的总票额等于单位票额6角与所需6角邮票数目的乘积. 同样的,所需8角邮票的总票额等于单位票额8角与所需8角邮票数目的乘积. 这就是题中蕴含的所有数量关系.第二步要抓住题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构建等式.由图可知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是:所需邮资=所需邮票的总票额.第三步要在构建等式的基础上找出这个数量关系中牵涉到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量是所需邮资3.8元,两种邮票的单位票额0.6元和0.8元,未知量是两种邮票的数目.第四步是设元(即设未知量),并用数学符号语言将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 设0.6元的邮票需x张,0.8元的邮票需y张,用字母和运算符号将其转化为方程:0.6x+0.8y=3.8.第五步是解方程,求得未知量. 由于两种邮票的数目都必须是自然数,此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解是第六步是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方程的两个解中两种邮票的数目均为正整数,将两解代入方程后均成立,所以结果是正确合理的.第七步是答,需要1张6角的邮票和4张8角的的邮票,或需要5张6角的邮票和1张8角的的邮票.【例2】小聪全家外出旅游,估计需要胶卷底片120张. 商店里有两种型号的胶卷:A型每卷36张底片,B型每卷12张底片. 小聪一共买了4卷胶卷,刚好有120张底片. 求两种胶卷的数量.【思考与解】第一步:找数量关系. A型胶卷数+B型胶卷数=胶卷总数,A型胶卷的底片总数+B型胶卷的底片总数=底片总数. A型胶卷的底片总数=每卷A型胶卷所含底片数×A型胶卷数,B型胶卷的底片总数=每卷B型胶卷所含底片数×B型胶卷数.第二步:找出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构建等式. A型胶卷数+B型胶卷数=胶卷总数,A型胶卷的底片总数+B型胶卷的底片总数=底片总数.第三步:找出未知量和已知量. 已知量是:胶卷总数,度片总数,每卷A型胶卷所含底片数,每卷B型胶卷所含底片数;未知量是:A型胶卷数,B型胶卷数.第四步:设元,列方程组. 设A型胶卷数为x,B型胶卷数为y,根据题中数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第五步:答:A型胶卷数为3,B型胶卷数为1.【小结】我们在解这类题时,一般就写出设元、列方程组并解出未知量和答这几步,如有必要可以加上验证这一步.其他步骤可以省略.【例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思考与分析】经观察,我们发现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故将两方程相加,消去y.解:①+②,得4x=8.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2+2y=3.解得y=.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思考与分析】经观察,我们发现x的系数成倍数关系,故先将方程①×2再与方程②作差消去x较好.解:①×2,得4x-6y=16. ③②-③,得11y=-22.解得y=-2.把y=-2代入①,得2x-3×(-2)=8. 解得x=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思考与分析】如果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组,就要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本题中,方程②的系数比较简单,应该将方程②进行变形.如果用加减法解这个方程组,应从计算简便的角度出发,选择应该消去的未知数.通过观察发现,消去x比较简单.只要将方程②两边乘以2 ,然后将两方程相减即可消去x.解法1:由②得x=8-2y.③把③代入①得2(8-2y)+5y=21,解得y=5.把y=5代入③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解法2:②×2得2x+4y=16. ③①-③得2x+5y-(2x+4y)=21-16,解得y=5.把y=5代入②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小结】我们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用到的都是消元的思想,用代入法还是加减法解题,原则上要以计算简便为依据.【例6】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思考与分析】经观察,我们发现方程①为用y表示x的形式,故将①代入②,消去x.解:把①代入②,得3(y+3)-8y=14.解得y=-1.把y=-1代入①,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例7】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思考与分析】经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方程①更易于变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故选择①变形,消去y.解:由①,得y=2x-5. ③把③代入②,得3x+4(2x-5)=2.解得x=2.把x=2代入③,得y=-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例8】甲、乙两厂,上月原计划共生产机床90台,结果甲厂完成了计划的112%,乙厂完成了计划的110%,两厂共生产机床100台,求上月两厂各超额生产了多少台机床?【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设未知数,即直接设法和间接设法.直接设法就是题目要求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本题中就是设上月甲厂超额生产x台,乙厂超额生产y台;而间接设法就是问什么并不设什么,而是采用先设出一个中间未知数,求出这个中间未知数,再利用它同题中要求未知数的联系,解出所要求的未知数,题中我们可设上月甲厂原计划生产x台,乙厂原计划生产y台.解法一:直接设法.设上月甲厂超额生产x台,乙厂超额生产y台,则共超额了100-90=10(台),而甲厂计划生产的台数是台,乙厂计划生产的台数是台.根据题意,得答:上月甲厂超额生产6台,乙厂超额生产4台.解法二:间接设法.设上月甲厂原计划生产x台,乙厂原计划生产y台.根据题意,得所以x×(112%-1)=50×12%=6,y×(110%-1)=40×10%=4.答:上月甲厂超额生产6台,乙厂超额生产4台.【例9】某学校组织学生到100千米以外的夏令营去,汽车只能坐一半人,另一半人步行.先坐车的人在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则立即回去接先步行的一半人.已知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汽车每小时走20千米(不计上下车的时间),要使大家下午5点同时到达,问需何时出发.【思考与分析】我们从行程问题的3个基本量去寻找,可以发现,速度已明确给出,只能从路程和时间两个量中找出等量关系,有题意知,先坐车的一半人,后坐车的一半的人,车三者所用时间相同,所以根据时间来列方程组.如图所示是路程示意图,正确使用示意图有助于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解:设先坐车的一半人下车点距起点x千米,这个下车点与后坐车的一半人的上车点相距y千米,根据题意得化简得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所以出发时间为:17-10=7.即早晨7点出发.答:要使学生下午5点到达,必须早晨7点出发.【例10】小明的妈妈为了准备小明一年后上高中的费用,现在以两种方式在银行共存了2000元钱,一种是年利率为2.25%的教育储蓄,另一种是年利率为2.25%的一年定期存款,一年后可取出2042.75元,问这两种储蓄各存了多少钱?(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教育储蓄没有利息所得税)【思考与分析】设教育储蓄存了x元,一年定期存了y元,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可列出表格:解:设存一年教育储蓄的钱为x元,存一年定期存款的钱为y元,则答:存教育储蓄的钱为1500元,存一年定期的钱为500元.【反思】我们在解一些涉及到行程、收入、支出、增长率等的实际问题时,有时候不容易找出其等量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图表法分析具体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随之浮现出来.第五节、竞赛数学【例1】已知方程组的解x,y满足方程5x-y=3,求k的值.【思考与分析】本题有三种解法,前两种为一般解法,后一种为巧解法.(1)由已知方程组消去k,得x与y的关系式,再与5x-y=3联立组成方程组求出x,y 的值,最后将x,y的值代入方程组中任一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2)把k当做已知数,解方程组,再根据5x-y=3建立关于k的方程,便可求出k的值. (3)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5x-y=2k+11,又知5x-y=3,所以整体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把代入①,得,解得k=-4.解法二:①×3-②×2,得17y=k-22,解法三:①+②,得5x-y=2k+11.又由5x-y=3,得2k+11=3,解得k=-4.【小结】解题时我们要以一般解法为主,特殊方法虽然巧妙,但是不容易想到,有思考巧妙解法的时间,可能这道题我们已经用一般解法解了一半了,当然,巧妙解法很容易想到的话,那就应该用巧妙解法了.【例2】某种商品价格为每件33元,某人身边只带有2元和5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各若干张,买了一件这种商品. 若无需找零钱,则付款方式有哪几种(指付出2元和5元钱的张数)?哪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思考与分析】本题我们可以运用方程思想将此问题转化为方程来求解. 我们先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找出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构建等式. 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设元,列方程组求解.最后,比较各个解对应的x+y的值,即可知道哪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解:设付出2元钱的张数为x,付出5元钱的张数为y,则x,y的取值均为自然数. 依题意可得方程:2x+5y=33.因为5y个位上的数只可能是0或5,所以2x个位上数应为3或8.又因为2x是偶数,所以2x个位上的数是8,从而此方程的解为:由得x+y=12;由得x+y=15. 所以第一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答:付款方式有3种,分别是:付出4张2元钱和5张5元钱;付出9张2元钱和3张5元钱;付出14张2元钱和1张5元钱.其中第一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例3】解方程组【思考与分析】本例是一个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组.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组同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一样,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字母表示的系数时,也需要弄清字母的取值是否为零.解:由①,得y=4-mx,③把③代入②,得2x+5(4-mx)=8,解得(2-5m)x=-12,当2-5m=0,即m=时,方程无解,则原方程组无解.当2-5m≠0,即m≠时,方程解为将代入③,得故当m≠时,原方程组的解为【小结】含字母系数的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数字系数的方程组的解法相同,但注意求解时需要讨论字母系数的取值情况.对于x、y的方程组中,a1、b1、c1、a2、b2、c2均为已知数,且a1与b1、a2与b2都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则①时,原方程组有惟一解;②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③时,原方程组无解.【例4】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训练: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可以通过800名学生.(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思考与解】(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通过x名学生,一道侧门可以通过y名学生.根据题意,得所以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学生120人,一道侧门可以通过学生80人.(2)这栋楼最多有学生4×8×45=1440(人).拥挤时5分钟4道门能通过5×2×(120+80)×(1-20%)=1600(人).因为1600>1440,所以建造的4道门符合安全规定.答: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120名学生、80名学生;建造的这4道门符合安全规定.【例5】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款264元,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思考与分析】要想知道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我们可以从香蕉的价格和张强买的香蕉的千克数以及付的钱数来入手.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知香蕉的价格分三段,分别是6元、5元、4元.相对应的香蕉的千克数也分为三段,我们可以假设张强两次买的香蕉的千克数分别在某段范围内,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得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的千克数.解:设张强第一次购买香蕉x千克,第二次购买香蕉y千克.由题意,得0<x<25.①当0<x≤20,y≤40时,由题意,得②当0<x≤20,y>40时,由题意,得(与0<x≤20,y≤40相矛盾,不合题意,舍去).③当20<x<25时,25<y<30.此时张强用去的款项为5x+5y=5(x+y)=5×50=250<264(不合题意,舍去).综合①②③可知,张强第一次购买香蕉14千克,第二次购买香蕉36千克.答: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14千克、36千克.【反思】我们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不能说想出了一种情况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要进行分类讨论,考虑所有的可能性,看有几种情况符合题意.【例6】用如图1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2的竖式和横式两种无盖纸盒. 现在仓库里有1000张正方形纸板和2000张长方形纸板,问两种纸盒各做多少个,恰好将库存的纸板用完?【思考与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已知量有正方形纸板的总数1000,长方形纸板的总数2000,未知量是竖式纸盒的个数和横式纸盒的个数. 而且每个竖式纸盒和横式纸盒都要用一定数量的正方形纸板和长方形纸板做成,如果我们知道这两种纸盒分别要用多少张正方形纸板和长方形纸板,就能建立起如下的等量关系:每个竖式纸盒要用的正方形纸板数×竖式纸盒个数+ 每个横式纸盒要用的正方形纸板数×横式纸盒个数= 正方形纸板的总数每个竖式纸盒要用的长方形纸板数×竖式纸盒个数+ 每个横式纸盒要用的长方形纸板数×横式纸盒个数= 长方形纸板的总数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每个竖式纸盒分别要用1张正方形纸板和4张长方形纸板,每个横式纸盒分别要用2张正方形纸板和3张长方形纸板.解:由题中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下面图表所示的关系.设竖式纸盒做x个,横式纸盒做y个. 根据题意,得①×4-②,得5y=2000,解得y=400.把y=400代入①,得x+800=1000,解得x=200.所以方程组的解为因为200和400均为自然数,所以这个解符合题意.答:竖式纸盒做200个,横式纸盒做400个,恰好将库存的纸板用完.第六节、本章训练基础训练题一、填空题(每题7分,共35分)1.一个两位数的数字之和是7,这个两位数减去27,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就交换了位置,则这个两位数是.2. 已知甲、乙两人从相距36km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1h相遇.如果甲比乙先走h,那么在乙出发后h与甲相遇.设甲、乙两人速度分别为xkm/h、ykm/h,则x=,y=.3. 甲、乙二人练习赛跑,如果甲让乙先跑10米,那么甲跑5秒钟就能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2秒钟,那么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两人每秒钟各跑的米数是.4.一队工人制造某种工件,若平均每人一天做5件,全队一天就超额30件;若平均每人一天做4件,全队一天就比定额少完成20件.若设这队工人有x人,全队每天的数额为y件,则依题意可得方程组.5.某次知识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1题加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小明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道,他的总分为74分,则他答对了.二、选择题(每题7分,共35分)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且能被3整除,若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又能被5整除,这个两位数是().A. 53B. 57C. 35D. 75。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经典题(解析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经典题(解析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归纳知识点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数就列出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类量;(2)同类量的单位要统一;(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等.知识点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中常用的基本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1)追击问题:追击问题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同向而行.这类问题比较直观,画线段,用图便于理解与分析.其等量关系式是:两者的行程差=开始时两者相距的路程;;;(2)相遇问题:相遇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相向而行.这类问题也比较直观,因而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与分析.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双方所走的路程之和=总路程.(3)航行问题: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顺水速度;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逆水速度;③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注意:飞机航行问题同样会出现顺风航行和逆风航行,解题方法与船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问题类似.2.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3.商品销售利润问题:(1)利润=售价-成本(进价);(2) ;(3)利润=成本(进价)×利润率;(4)标价=成本(进价)×(1+利润率);(5)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注意:“商品利润=售价-成本”中的右边为正时,是盈利;为负时,就是亏损.打几折就是按标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销售(.例如八折就是按标价的十分之八即五分之四或者百分之八十)4.储蓄问题:(1)基本概念①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②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做利息.③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叫做本息和.④期数: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⑤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⑥利息税:利息的税款叫做利息税.(2)基本关系式①利息=本金×利率×期数②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③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本金×利率×期数×利息税率.④税后利息=利息×(1-利息税率)⑤年利率=月利率×12⑥月利率=年利率1.12注意:免税利息=利息5.配套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总量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每一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6.增长率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式是:原量×(1+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量×(1-减少率)=减少后的量.7.和差倍分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较大量=较小量+多余量,总量=倍数×倍量.8.数字问题:n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等有关概念、特征及其表示.如当为整数时,奇数可表示为2n+1(或2n-1),偶数可表示为2n等,有关两位数的基本等量关系式为: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9.浓度问题:溶液质量×浓度=溶质质量.10.几何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有关几何图形的性质、周长、面积等计算公式11.年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人年龄的增长数是相等,两人的年龄差是永远不会变的12.优化方案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合理安排.需要从几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如网络的使用、到不同旅行社购票等,一般都要运用方程解答,得出最佳方案.注意:方案选择题的题目较长,有时方案不止一种,阅读时应抓住重点,比较几种方案得出最佳方案.知识点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实际问题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设未知数:可直接设元,也可间接设元;3.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4.列出方程组:根据题目中能表示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组成方程组;5.解所列的方程组,并检验解的正确性;6.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解实际应用问题必须写“答”,而且在写答案前要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不符合题意的解应该舍去;(2)“设”、“答”两步,都要写清单位名称;(3)一般来说,设几个未知数就应该列出几个方程并组成方程组.(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①弄清各种题型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②审题时,注意从文字,图表中获得有关信息;③注意用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单位的书写,设未知数和写答案都要带单位,列 与解方程组时,不要带单位;④正确书写速度单位,避免与路程单位混淆; 关系时,应注意挖掘隐含的条件;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定要注意检验.方程组⑤在寻找等量类型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遇.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半小时后追上了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思路点拨:画直线型示意图理解题意:(1)这里有两个未知数:①汽车的行程;②拖拉机的行程. (2)有两个等量关系:①相向而行:汽车行驶 11小时的路程+拖拉机行驶11小时的路程=160千米;33②同向而行:汽车行驶 1小时的路程=拖拉机行驶1 1 小时的路程.22解:设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行 千米,拖拉机的速度为每小时千米.4 x y 160,3x 90,根据题意,列方程组11 解这个方程组,得: 30x 1y 2y2901 1 165,30 1 1 185.1 21 233答:汽车行驶了165千米,拖拉机行驶了85千米.总结升华: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是行程问题的常用的解决策略.【变式1】甲、乙两人相距36千米,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2.5小时后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变式2】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小时,逆流用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类型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工程问题2.一家商店要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组单独做12天可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480元,问:(1)甲、乙两组工作一天,商店应各付多少元?(2)已知甲组单独做需12天完成,乙组单独做需24天完成,单独请哪组,商店所付费用最少?思路点拨:本题有两层含义,各自隐含两个等式,第一层含义: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第二层含义: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组单独做12天可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480元.设甲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x元,乙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y元,由第一层含义可得方程8(x+y)=3520,由第二层含义可得方程6x+12y=3480.解:(1)设甲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x元,乙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甲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300元,乙组单独做一天商店应付140元.(2)单独请甲组做,需付款300×12=3600元,单独请乙组做,需付款24×140=3360 元,故请乙组单独做费用最少.答:请乙组单独做费用最少.总结升华:工作效率是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同一题目中时间单位必须统一,一般地,将工作总量设为1,也可设为a,需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选用;工程问题也经常利用线段图或列表法进行分析.【变式】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 5.2 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类型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商品销售利润问题3.有甲、乙两件商品,甲商品的利润率为5%,乙商品的利润率为4%,共可获利46元.价格调整后,甲商品的利润率为4%,乙商品的利润率为5%,共可获利44元,则两件商品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思路点拨:做此题的关键要知道:利润=进价×利润率解:甲商品的进价为x元,乙商品的进价为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两件商品的进价分别为600元和400元.【变式1】(2011湖南衡阳)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2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变式2】某商场用36万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万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A B(注:获利进价(元/件)1200售价(元/件)1380=售价—进价)求该商场购进A、B10001200两种商品各多少件;类型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银行储蓄问题4.小明的妈妈为了准备小明一年后上高中的费用,现在以两种方式在银行共存了2000元钱,一种是年利率为 2.25%的教育储蓄,另一种是年利率为 2.25%的一年定期存款,一年后可取出2042.75元,问这两种储蓄各存了多少钱?(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教育储蓄没有利息所得税)思路点拨:设教育储蓄存了x元,一年定期存了y元,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可列出表格:教育储蓄一年定期合计现在x y一年后xx2.25%yy2.25%80%2042.75 解:设存一年教育储蓄的钱为x元,存一年定期存款的钱为y元,则列方程:,解得:答:存教育储蓄的钱为1500元,存一年定期的钱为500元.总结升华:我们在解一些涉及到行程、收入、支出、增长率等的实际问题时,有时候不容易找出其等量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图表法分析具体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随之浮现出来.【变式1】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得税可得利息43.92元.已知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 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注:公民应缴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变式2】小敏的爸爸为了给她筹备上高中的费用,在银行同时用两种方式共存了4000 元钱.第一种,一年期整存整取,共反复存了3次,每次存款数都相同,这种存款银行利率为年息2.25%;第二种,三年期整存整取,这种存款银行年利率为 2.70%.三年后同时取出共得利息303.75元(不计利息税),问小敏的爸爸两种存款各存入了多少元?类型五: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产中的配套问题5.某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米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个或衣袖5只.现计划用132米这种布料生产这批秋装(不考虑布料的损耗),应分别用多少布料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思路点拨:本题的第一个相等关系比较容易得出:衣身、衣袖所用布料的和为132米;第二个相等关系的得出要弄清一整件衣服是怎么样配套的,即衣袖的数量等于衣身的数量的2倍(注意:别把2倍的关系写反了).解:设用米布料做衣身,用米布料做衣袖才能使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根据题意,得:答:用60米布料做衣身,用72米布料做衣袖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总结升华:生产中的配套问题很多,如螺钉和螺母的配套、盒身与盒底的配套、桌面与桌腿的配套、衣身与衣袖的配套等.各种配套都有数量比例,依次设未知数,用未知数可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得到方程组,使问题得以解决,确定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制盒身,多少张铁皮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变式2】某工厂有工人60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配套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栓14个或螺母20个,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出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变式3】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的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多少张方桌?类型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增长率问题6.某工厂去年的利润(总产值—总支出)为200万元,今年总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0%,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万元,去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思路点拨:设去年的总产值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则有总产值(万元)总支出(万元)利润(万元)去年x y200今年120%x90%y780根据题意知道去年的利润和今年的利润,由利润=总产值—总支出和表格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可以列出两个等式.解:设去年的总产值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根据题意得:,解之得:答:去年的总产值为2000万元,总支出为1800万元总结升华:当题的条件较多时,可以借助图表或图形进行分析.【变式1】若条件不变,求今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变式2】某城市现有人口42万,估计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增加1%,求这个城市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类型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和差倍分问题7.(2011年北京丰台区中考一摸试题)“爱心”帐篷厂和“温暖”帐篷厂原计划每周生产帐篷共9千顶,现某地震灾区急需帐篷14千顶,两厂决定在一周内赶制出这批帐篷.为此,全体职工加班加点,“爱心”帐篷厂和“温暖”帐篷厂一周内制作的帐篷数分别达到了原来的1.6倍、1.5倍,恰好按时完成了这项任务.求在赶制帐篷的一周内,“爱心”帐篷厂和“温暖”帐篷厂各生产帐篷多少千顶?思路点拨: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题意知未知量有两个,所以列两个方程,根据计划前后,倍数关系由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两个等式,即是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设原计划“爱心”帐篷厂生产帐篷x千顶,“温暖”帐篷厂生产帐篷y千顶,由题意得:xy9,x5,1.6x1.5y14,解得:4y所以:1.6x=1.6 5=8,1.5y=1.5 4=6答:“爱心”帐篷厂生产帐篷8千顶,“温暖”帐篷厂生产帐篷6千顶.【变式1】(2011年北京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试题)“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项倡议.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时30分—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旨在通过一个人人可为的活动,让全球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生活.中国内地去年和今年共有119个城市参加了此项活动,且今年参加活动的城市个数比去年的3倍少13个,问中国内地去年、今年分别有多少个城市参加了此项活动.【变式2】游泳池中有一群小朋友,男孩戴蓝色游泳帽,女孩戴红色游泳帽孩看到蓝色与红色的游泳帽一样多,而每位女孩看到蓝色的游泳帽比红色的多男孩与女孩各有多少人吗?.如果每位男1倍,你知道类型八: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数字问题8.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思路点拨: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较小的两位数为y.问题1: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100x+y问题2:在较大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100y+x解: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较小的两位数为y.依题意可得:,解得:答: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45,23.【变式1】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结果是23;这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之和,商是5,余数是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变式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5,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那么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的一半还少9,求这个两位数?【变式3】某三位数,中间数字为0,其余两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9,如果百位数字减1,个位数字加1,则所得新三位数正好是原三位数各位数字的倒序排列,求原三位数.类型九: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浓度问题9.现有两种酒精溶液,甲种酒精溶液的酒精与水的比是 3∶7,乙种酒精溶液的酒精与水的比是4∶1,今要得到酒精与水的比为3∶2的酒精溶液50kg ,问甲、乙两种酒精溶液应各取多少?思路点拨:本题欲求两个未知量,可直接设出两个未知数,然后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题中有以下几个相等关系:(1)甲种酒精溶液与乙种酒精溶液的质量之和= 50;(2) 混合前两种溶液所含纯酒精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所含纯酒精的质量;(3)混合前两种 溶液所含水的质量之和=混合后溶液所含水的质量;( 4)混合前两种溶液所含纯酒精之和 与水之和的比=混合后溶液所含纯酒精与水的比 解:法一:设甲、乙两种酒精溶液分别取 . xkg,ykg.依题意得:,答:甲取20kg ,乙取30kg法二:设甲、乙两种酒精溶液分别取 10xkg 和5ykg ,则甲种酒精溶液含水 7xkg ,乙种酒精溶液含水 ykg ,根据题意得:,所以10x=20,5y=30.答:甲取20kg ,乙取30kg总结升华:此题的第(1)个相等关系比较明显,关键是正确找到另外一个相等关系,解这类问题常用的相等关系是:混合前后所含溶质相等或混合前后所含溶剂相等.用它们来联系各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组时就显得容易多了 题目可以直接设未知数,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问什么就设什么有时候需要设辅助未知数.举一反三:【变式1】要配浓度是45%的盐水12千克,现有10%的盐水与85%的盐水,这两种盐水各需多少?【变式2】一种35%的新农药,如稀释到1.75%时,治虫最有效.用多少千克浓度为35%的农药加水多少千克,才能配成1.75%的农药800千克?.有时候需要设间接未知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首先要设未知数,多数类型十: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几何问题10.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思路点拨:初看这道题目中没有提供任何相等关系,但是题目提供的图形隐含着矩形两条宽相等,两条长相等,我们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就可以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设长方形地砖的长xcm,宽ycm,由题意得:,答: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为45cm、宽为15cm.总结升华:几何应用题的相等关系一般隐藏在某些图形的性质中,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认真分析图形特点,找出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求解.举一反三:3厘米,补到较短【变式1】用长48厘米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若将此矩形的长边剪掉边上去,则得到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面积比矩形面积大多少?【变式2】一块矩形草坪的长比宽的2倍多10m,它的周长是132m,则长和宽分别为多少?类型十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年龄问题11.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求现在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各是多少?思路点拨: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6年后”这几个字的含义,即6年后父子俩都长了6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方程.解:设现在父亲x岁,儿子y岁,根据题意得:,答:父亲现在30岁,儿子6岁.总结升华:解决年龄问题,要注意一点:一个人的年龄变化(增大、减小)了,其他人也一样增大或减小,并且增大(或减小)的岁数是相同的(相同的时间内).【变式1】今年,小李的年龄是他爷爷的五分之一.小李发现,12年之后,他的年龄变成爷爷的三分之一.试求出今年小李的年龄.类型十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优化方案问题:12.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以加工16吨;如果进行细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条件的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之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加工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在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思路点拨:如何对蔬菜进行加工,获利最大,是生产经营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题正是基于这一点,对绿色蔬菜的精、粗加工制定了三种可行方案,供同学们自助探索,互相交流,尝试解决,并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解:方案一获利为:4500×140=630000(元).方案二获利为:7500×(6×15)+1000×(140-6×15)=675000+50000=725000(元).方案三获利如下:设将吨蔬菜进行精加工,吨蔬菜进行粗加工,则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方案三获利为:7500×60+4500×80=810000(元).因为630000<725000<810000,所以选择方案三获利最多答:方案三获利最多,最多为810000元.总结升华:优化方案问题首先要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按题的要求分别求出每个方案的具体结果,再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举一反三:【变式】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1)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50台,用去9万元,请你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2)若商场销售一台甲、乙、丙电视机分别可获利150元、200元、250元,在以上的方案中,为使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

七上数学方程应用分类讨论

七上数学方程应用分类讨论

七上数学方程应用分类讨论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方程应用问题经常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这是因为实际问题中存在多种可能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不同的方程或不等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类讨论的例子:
1. 追及问题:这类问题中通常有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开始运动,一个在另一个的前面。

我们需要根据两物体的速度和起始距离来分类讨论何时何地追上。

2. 相遇问题:这类问题中两个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朝着对方运动。

我们需要根据两物体的速度和起始距离来分类讨论何时何地相遇。

3. 行程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涉及一个或多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我们需要根据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4. 利润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商品的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根据商品的售价和成本来计算利润。

5. 溶液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涉及溶液的浓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根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来计算体积。

对于每个具体的问题,我们都需要仔细分析其背景和条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建立合适的方程或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合理性和实际意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经典题及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经典题及答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归纳(练习题答案)类型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变式1】甲、乙两人相距36千米,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2.5小时后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解:设甲,乙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依题意得:(2.5+2)x+2.5y=363x+(3+2)y=36解得:x=6,y=3.6答:甲的速度是6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3.6千米/每小时。

【变式2】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小时,逆流用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x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y千米/小时,有:20(x-y)=28014(x+y)=280解得:x=17,y=3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17千米/小时、水流速度3千米/小时,类型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工程问题【变式】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解:类型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商品销售利润问题【变式1】(2011湖南衡阳)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2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解:设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x、y亩,依题意得:①x+y=10②2000x+1500y=18000解得:x=6,y=4答: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6亩、4亩类型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银行储蓄问题【变式2】小敏的爸爸为了给她筹备上高中的费用,在银行同时用两种方式共存了4000元钱.第一种,一年期整存整取,共反复存了3次,每次存款数都相同,这种存款银行利率为年息2.25%;第二种,三年期整存整取,这种存款银行年利率为2.70%.三年后同时取出共得利息303.75元(不计利息税),问小敏的爸爸两种存款各存入了多少元?解:设x为第一种存款的方式,Y第二种方式存款,则X + Y = 4000X * 2.25%* 3 + Y * 2.7%* 3 = 303.75解得:X = 1500,Y = 2500。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总结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总结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总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总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总结(1)和差倍分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式是:较大量=较小量+多余量,总量=倍数×1倍量.例;第一个容器有49L水,第二个容器有56L水,如果将第二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一个容器,那么第二个容器剩下的水是这个容器容量的二分之一;如果将第一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二个容器,那么第一个容器剩下的水是这个容器容量的三分之一,求这两个容器的容量.(2)产品配套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式是:加工总量成比例.例:某车间有28名工人参加生产某种特制的螺丝和螺母,已知平均每人每天只能生产螺丝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丝装配两个螺母,问应怎样安排生产螺丝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每天的产品正好配套?(3)速度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路程和=速度和一般又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及环形道路问题例:某人从甲地骑车出发,先以12km/h的速度下山坡,后以9km/h的速度过公路到达乙地,共用55min;返回时,按原路先以8km/h的速度过公路,后以4km/h的速度上山坡回到甲地,共用1h30min,问甲地到乙地共多少千米?例:一列快车长70m,一列慢车长80m,若两车同向而行,快车从追上慢车开始到离开慢车,需要1min;若两车相向而行,快车从与慢车相遇到离开慢车,只需要12s,问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例:甲、乙两人在200m的环形跑道上练习竞走,乙的速度比甲快,当他们都从某地同时背向行走时,每隔30s种相遇一次;同向行走时,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求甲、乙两人的竞走速度.(4)航速问题:此类问题分水中航行和风中航行两类,基本关系式为:顺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逆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例:甲轮从A码头顺流而下,乙轮从B码头逆流而上,两轮同时相向而行,相遇于中点,而乙轮顺流航行的速度是甲轮逆水航行的速度的2倍,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求两轮在静水中的速度.(5)工程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工程问题,一类是工作总量为1的工程问题.例:一批机器零件共840个,如果甲先做4天,乙加入合做,那么再做8天才能完成;如果乙先做4天,甲加入合做,那么再做9天才能完成,问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机器零件?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按原定计划,这项工程要求在7天内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先合做若干天,以后为加快速度,丙队也同时加入这项工作,这样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天完成任务.问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丙队加入后又做了多少天?(6)增长率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式是:原量×(1+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量×(1-减少率)=减少后的量.例:某中学校办工厂今年总收入比总支出多30000元,计划明年总收入比总支出多69600元,已知计划明年总收入比今年增加20%,总支出比今年减少8%,求今年的总收入和总支出.(7)盈亏问题:解这类问题关键是从盈(过剩)、亏(不足)两个角度来把握事物的总量.例:为了迎接新学期开学,某服装厂赶制一批校服,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每天生产50套,这将还差100套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56套,就可以超额完成80套,问原计划生产校服的套数及原计划规定多少天完成?(8)数字问题:解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等有关数的概念、特征及其表示.如当n为整数时,奇数可表示为2n+1(或2n-1),偶数可表示为2n等.有关两位数的基本等量关系式为: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例: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换,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相加的和为143,求这个两位数.(9)几何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关系是有关几何图形的性质、周长、面积等计算公式.例: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4,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比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12cm,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的2倍还大6cm,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10)年龄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人年龄的增长数相等,两人的年龄差是永远不会变的.例:师傅对徒弟说:“我像你这样大时,你才4岁,将来当你像我这样大时,我已经是52岁的老人了”.问这位师傅与徒弟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1一次篮、排球比赛,共有48个队,52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篮球队每队10名,排球队每队12名,求篮、排球各有多少队参赛? 2 有甲乙两种债券年利率分别是10%与12%,现有400元债券,一年后获利45元,问两种债券各有多少?3. 种饮料大小包装有3种,1个中瓶比2小瓶便宜2角,1个大瓶比1个中瓶加1个小瓶贵4角,大、中、小各买1瓶,需9元6角。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见题型:
(1)和差倍总分问题:较大量=较小量+多余量,总量=倍数×倍量
(2)产品配套问题:加工总量成比例
(3)速度问题:速度×时间=路程
(4)航速问题:此类问题分为水中航速和风中航速两类
1.顺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
2.逆流(风):航速=静水(无风)中的速度--水(风)速
(5)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工程问题;另一种是工作总量是单位一的工程问题(6)增长率问题:原量×(1+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量×(1+减少率)=减少后的量
(7)浓度问题:溶液×浓度=溶质
(8)银行利率问题:免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率×时间×税率
(9)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
(10)盈亏问题:关键从盈(过剩)、亏(不足)两个角度把握事物的总量
(11)数字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等有关的概念、特征及其表示
(12)几何问题:必须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周长、面积等计算公式
(13)年龄问题:抓住人与人的岁数是同时增长的。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

的单位要统一;③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等 .
感悟新知
2.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
知1-讲
实际 分析题意 列出二 问题 找出两个 元一次
等量关系 方程组
解方程组
检查解是否符合 实际问题的需要, 如果符合,它就 是实际问题的解
感悟新知
3.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 设→ 找→ 列→ 解→ 检→ 答 .
感悟新知
知2-练
3-1.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和为 10,两个数字之差 为 6,求这个两位数,此题的解有( C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4 个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4 [月考·哈尔滨南岗区]某机械厂加工车间平均每人每天 加工甲种零件 10 个或乙种零件 16 个,已知 3 个甲种 零件和 2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共有 85 名工人参加 生产,问怎样安排人员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零件 数刚好配套?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紧扣桥梁长度和隧道长度之间的数量 关系,关键是根据和、差、倍、分关 系列方程组.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设港珠澳大桥的隧道长度为 x km,桥梁长度 为 y km.
由题意得ቊy=x+9xy=-554,, 解得ቊxy==54.99.,1. 答: 港珠澳大桥的桥梁长度和隧道长度分别为 49.1 km和 5.9 km.
知1-讲
(1) 审: 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 设: 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
未知量(设元);
(3) 找: 找出能表示题意的两个等量关系;
(4) 列: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开支为3 520-800=2 720(元)<3 600元,故选择甲、乙 两组合作比选择甲组单独做划算. 综上所述,甲、乙两组合作这一方案最优.
当直接设未知数不易求时,可间接设未知数,如本 题第(2)问中,直接求工作时间不好求,可以先求出 工作效率.
12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5
配套问题 7.现有190张铁皮,每张铁皮可制作8个盒身或22个
C.
100x 100 y
y x
1D00. x
201y
y
1188
100x y 201x 100y x 100x y 1188 100x y 201y 100y x 100x y 1188
3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3, 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后所得的新两位 数比原两位数的3倍少1,则原两位数为_____1_4__.
整理,得
x x
y y
解10得,
2,
x 6,
y
4.
答:甲运动员的速度为6m/s,乙运动员的速度为4m/s. 5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4.小明从学校到县城参加运动会,如果他每小时走4km, 那么走完预定时间离县城还有0.5km;如果他每小时走 5km,那么比预定时间早半小时就可到达县城,问学校 到县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3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6
增长率问题 8.某旅行社2014年1~5月份接待前往以福鼎太姥
山、屏南白水洋、福安白云山为主要景点的宁 德世界地质公园的游客5000人.2015年比2014年 同期增加40%,其中外地游客增加50%,本地游 客增加10%.求2014年1~5月份该旅行社接待外 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各多少人?
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
那么用多少张铁皮制盒身,多少张铁皮制盒底,
可以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设用x张铁皮制盒身,y张铁皮制盒底,
根据题意得 8xxy2解129这20,y个, 方程组,得
x 110,
y
80.
答:用110张铁皮制盒身,80张铁皮制盒底,可以
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2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1
数字问题
1.有甲、乙两个两位数,若把甲数放在乙数的左边,组 成的四位数是乙数的201倍;若把乙数放在甲数的左边, 组成的四位数比上面的四位数小1 188,求这两个两位
数.如果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得方程组( D)
A.
100x 100 y
y x
1B0.0x
201x

y
1188
4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2
行程问题
3.育才中学新建塑胶操场跑道一周长400m,甲、乙两名
运动员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跑, 40s后首次
相遇;若从同一起点同时同向而跑, 200s后甲首次
追上乙,求甲、乙运动员的速度.
设甲的速度为x m/s,乙的速度为y m/s,
( x y) 40 400,
根据题意,得 200x 200y 400,
14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设2014年1~5月份该旅行社接待外地游客x人,本地游
客y人.
x y 5 000,
依题意,得
解得
x
y
3 1
750, 250.
(1
50%)x
(110%)
y
5
000
(1
40%),
解码专训五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七种常见类型
专项小结·名师点金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1
专项小结·名师点金
名师点金
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主要环节是寻找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和所设的 未知数列方程组.
2.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涉及几个未知量,可直接 设要求的未知量,也可间接设未知量,再求出 要求的未知量,如何设元应从实际出发,遵循 “直(接)难则间(接)”的原则.
率各是百分之几?
设存2000元,1000元的年利率分别是x%,y%,
x y 4.23,
由题意,得 2000gx%+1000gy% 64.8,
解得
x
y
2.25, 1.98.
答:存2000元,1000元的年利率分别为2.25%,1.98%.
7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4
工程问题 6.一家商店要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
依题意,有 86(mm解1n2得)n11,,
m n
1, 12 1. 24
9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所以甲组单独完成装修需1÷ =112(天),乙组单
独完成装修需1÷
1
=2424(天).
12
所以单独请甲组需付款300×12=3 600(元),单独请
乙组需付款140×24=3 360(元).
因为3 600>3 360,
8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1)设甲组单独工作一天商店应付x元,乙组单独
工作一天商店应付y元.
依题意,得 (86xx12y解)y =得33542800,,
x 300,
y
140.
答:甲组单独工作一天商店应付300元,乙组
单独工作一天商店应付140元.
(2)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甲组的工作效率为m,乙
组的工作效率为n.
所以单独请乙组所付费用较少.
(3)①甲组单独做12天完成,商店需付款3 600元;乙组
单独做24天完成,商店需付款3 360元,比较可知,
10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甲组比乙组早12天完工,商店早开业12天的利润 为200×12=2 400(元), 开支为3 600-2 400= 1 200(元)<3 360元, 故选择甲组单独做比选择乙组单独做划算. ②甲、乙两组合作8天可以完成,商店需付费用3 520元, 此时工期比甲组单独做少4天,商店早开业4天的利润 为4×200=800(元),
设预定时间为x h,学校到县城的距离为y km.
4x y 0.5,
依解题得意xy, 13得,2.5.5(x
1) 2
y.
答:学校到县城的距离为12.5km.
6
提升拓展·考向导练
3
储蓄问题
5.张文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
年后全部取出,所得利息为64.8元,已知这两种
储蓄年利率的和为4.23%,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
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 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组单独做12天可完 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480元.问: (1)甲、乙两组单独工作一天,商店各应付多少元? (2)单独请哪组,商店所付费用较少? (3)若装修完后,商店每天可盈利200元.你认为如 何安排施工有利于商店经营?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