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增煌-电工学-第17章解析

合集下载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25610VD1(a)(b)(c)(d)例14.1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U =0.7V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0.7V=1.3V 。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第13章 电工测量一、选择题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华南理工大学研]A.±0.375B.±0.05C.±0.25PD.±0.75【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2.5%×30=±0.75。

二、填空题1.有一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额定参数如下:cosψ=0.2,Un-300V,In=5A,αn=150分格,今用此表测量一负载的消耗功率,读数为70分格,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P =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140W【解析】功率表常数,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70C=70×2W=140W。

2.用一只准确度为1.5级、量程为50V的电压表分别测量10V和40V电压,它们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7.5%;±1.875%【解析】该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所以在测量10V 的电压时,501.5%0.75V γ=±⨯=±最大相对误差为:,在测量40V 的电压时,最大相对误差为:0.7510%100%7.5%1010γγ±∆=⨯=⨯=±100% 1.875%40γγ∆=⨯=±3.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 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 =±2.5%×30=±0.75。

4.一磁电式电流表,当无分流器时,表头的满标值电流为5mA ,表头电阻为2012。

今欲使其量程(满标值)为1A ,问分流器的电阻应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1Ω【解析】分流器电阻为:第13章 电工测量A 选择题13.1.1 有一准确度为1.0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50V ,如用来测量实际值为霍25V 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 )A .±0.5B .±2%C .±0.5%【答案】B【解析】电压表的最大基本误差为:m m 1%500.5VU U γ∆=⨯=±⨯=±用该电压表测量25V 电压时,产生的相对测量误差为:250.5100%2%25γ±=⨯=±13.1.2 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A 。

电工学版课后答案秦曾煌

电工学版课后答案秦曾煌

图3-1 t rad f /3145014.322=⨯⨯==πωAt i Vt u )90314sin(2)45314sin(310︒-=︒+=︒=︒--︒=-=135)90(45i u ψψϕs T x 0075.0501360135360135=⨯︒︒=︒︒=25A t i i t A t t i f )(,时,)(︒+=∴︒=∴===+=+⨯===3040sin 10305sin 10040sin 10)40sin(225402πψψψπψπππω︒∠=∠︒∠=︒∠=︒∠⨯︒∠=⋅+=+-+=-+=+++=+1.877.145657.51.53101.9857.5645657.51.531042)44()86(1210)44()86(21212121A A A A j j j A A j j j A A 2121)2(;)60sin(10,)sin(5)1(i i i A t i A t i +=︒+==ωω︒∠=︒∠+︒∠=+=︒∠=︒∠=∙∙∙∙∙89.4023.13601005)2(;6010,05)1(2121m m m m m I I I A I A I A I A I V U 25,10,22021===第三章习题3-1 已知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波形如图3-1所示,频率为50Hz ,试指出它们的最大值、初相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并说明哪个正弦量超前,超前多少度?超前多少时间?解: u 、i 的表达式为即:u 比i 超前135°,超前2-1 某正弦电流的频率为20Hz ,有效值为 A ,在t =0时,电流的瞬时值为5A ,且此时刻电流在增加,求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3-3 已知复数A 1=6+j8Ω,A 2=4+j4Ω,试求它们的和、差、积、商。

解:3-4 试将下列各时间函数用对应的相量来表示。

解:3-5 在图3-2所示的相量图中,已知 ,它们的角频率是ω,试写出各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及其相量。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P R= R1I= 10 ×3 mW = 90mW12 2P R= R2I= 20 ×1 mW = 20mW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基尔霍夫定律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电工学》秦曾煌下册电子技术详解

《电工学》秦曾煌下册电子技术详解

第三十四页,共84页。
34
二极管电路分析
分析方法: 1. 断开二极管
2. a) 分析其两端电位高低, b) 或其两端所加电压 UD 的正负。
3. a) V阳 > V阴 → 导通 V阳 < V阴 → 截止
b) UD > 0 → 导通 UD < 0 → 截止
第三十五页,共84页。
35
二极管:死区电压=0 .5V,正向压降0.7V(硅二极管) 理想 二极管:死区电压=0 ,正向压降=0
3V 3V 22..77VV
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3伏。
第三十九页,共84页。
39
例5: +12V
A
D1
B
D2
uA
uB
uF
0V 0V 00..33VV
F 0V 3V 00..33VV 3V 0V 00..33VV
3V 3V 33..33VV
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3伏。
第四十页,共84页。
带正电的离子。每个
磷原子给出一个电子,
称为施主原子。
磷原子
+5
+4
第十三页,共84页。
13
N 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什么?
1.由施主原子提供的电子,浓度与施主原子相同。
2.本征半导体中成对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
因掺杂浓度远大于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所以
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自由电子称为多数载流 子(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少子)。
第三十一页,共84页。
31
3. 反向峰值电流 IRM
指二极管加反向峰值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反 向电流越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差。
反向电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P4 = U4I1 = (−80) ×(−4)W =320W P5 = U5I2 = 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电工学秦曾煌课后答案全解 doc格式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 P4 = U4I1 = (−80) ×(−4)W = 320W P5 = U5I2 =1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七章答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七章答案

8k
50uf
2k
2k
(b)
w流变换电路,RL 是负载电阻(一般 R》RL ),
io
ui R2
试分别求负载电流 i0 与输入电压 ui 的关系,
RL
并说明它们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电路。
R
uf
(a)
【解】:(a) i0
=
ui R
电流串联负反馈,反馈信号 u f = Rio
正比于 i0 。且 u f 串联于输入回路中。
(b) V A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七章答案电工学第七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电工学下册课后答案电工学答案电工学实验报告答案电工学下册答案电工学课后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
第十七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7.2.1 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断图 17.02 所示各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哪一 段上产生反馈电压?
=

RF R1
ui
om iR
= VA R
=

RF R1R
ui
if
= i1 =
ui R1
i1 R1
ui
R2
if io
RL
R
if
(b) 图17.07 习题17.3.4的图
.c ∴ i0
= −(iR
+
i
f
)
=
−(
RF R1R
ui
+ ui ) = − 1 ( RF
R1
R1 R
+ 1)ui
= − R + RF RR1
w 17.3.3 试用相位条件判断图 17.06 所示两个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并说明理由。
【解】:(a)负反馈,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b)正反馈,能产生自激振荡。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和例题总结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和例题总结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及相关习题摘要秦曾煌主编总体内容概况14章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的基本知识15章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等)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17章电路中的反馈(主要是负反馈知识)18章直流稳压电源(整流电路,滤波器,稳压电路)以上为模拟电路,以下为数字电路20章门电路及其组合(数字进制编码器译码器)21章触发器知识点及对应例题和习题14章6页半导体特性,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8页PN结10页二极管特性例14.3.1 14页稳压二极管例14.4.3 14.23页双极型晶体管例14.5.1习题14.3.1----14.4.2 14.3.6 二极管及稳压二极管导电性14.5.1---14.5.6 14.5.9 双极型晶体管分析15章38--40页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及静态值确定例15.2.145页动态分析例15.3.1 49页输入信号图解分析52页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例15.4.1 60页射极输出器性质71页共模抑制比习题15.2.1---15.2.4 15.2.5 15.2.7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5.3.1----15.7.1 15.3.5 15.4.3 偏置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差分电路16章95.96页运算放大器98.99页理想运放例16.1.1100--105页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例16.2.3112页电压比较器例16.3.1习题16.2.1---16.2.5 16.2.6 16.2.7 16.2.13 比例运算16.3.1,16.3.2电压比较器17章132页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别133---136页负反馈的四种类型141页表17.2.1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146页RC振荡电路习题17.1.1---17.2.4 负反馈及类型判定17.2.5,17.3.1,17.2.7,17.2.9负反馈的计算18章158页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例18.1.1 159页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67页RC滤波器例18.2.1习题18.1.1--18.1.4 整流电路18.2.1--18.3.3 滤波和稳压电路18.1.6 18.1.7 18.3.4 直流稳压电源综合20章222--224页数制的转化227--229页基本逻辑门电路图20.2.2 20.2.3 20.2.4 231--232页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图20.2.5 20.2.6 20.2.7 250.251页逻辑代数运算254页逻辑运算实例259页由逻辑图得状态表例20.6.1 20.6.2 262页由状态表得逻辑图例20.6.3 例20.6.4 269页编码器273页译码器习题20.1.1 20.1.2 进制转换20.2.1--20.5.3 门电路逻辑式20.5.4--20.6.6 门电路组合运算20.5.8--20.5.11 逻辑式和逻辑图的转化20.5.12---20.5.13 逻辑式化简21章298页RS触发器。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 P2 = U2I2 = (−90) ×6W =−540W P3 = U3I3 = 60 ×10W =600WP4 = U4I1 = (−80) ×(−4)W =320W P5 = U5I2 = 30 ×6W =180WP1 + P2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 P4 + P5 =1100W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 E = 1.5.21。

1欢迎下载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2欢迎下载。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1.5.2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 图(d )中,电流mA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I 12466=++=,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最新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精品课件

最新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精品课件

该结ǜ)点(jié diǎn)的电流。
第六页,共40页。
电路分析(fēnxī)与设计的区别
• 电路分析:已知电路结构,得到电路的功能。 应用电路仿制,没有知识产权。
• 电路设计:按照客户的要求,构建电路,使 之实现相应(xiāngyīng)的功能。创新的工作, 往往有知识产权。
第七页,共40页。
1. 2 电路(diànlù)模
如何理解模型: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diànnéng)的传输、分
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2)实现信号(xìnhào)的传递与处

话筒 放大 扬声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第四页,共40页。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diànyā)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diànyā)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第五页,共40页。信号源: Nhomakorabea提供信息
话筒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放大 扬声器 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负载
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的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tǎolùn)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I/A
o
U/V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第十五页,共40页。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kāilù)与短路

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

内阻 消耗 功率
负载大小和电阻大小是不 同概念!
问题
• 为什么当线路上并入许多电灯时,电灯会 变暗,电源会发热?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1. 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
电源:
U、I 实际方向相反,即电流从“+”端流出,
负载:
(发出功率);
U、I 实际方向相同,即电流从“+”端流入。
(吸收功率)。 2. 根据 U、I 的参考方向判别
0
I
1.5.1 电源有载工作
I
+ E
+
U
R
特征:
R0
① 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 I E ② 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 R0 + R
负载端电压 U = IR 或 U = E – IRo
③ 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
UI = EI – I²Ro P = PE – P
负载 取用 功率
电源 产生 功率
闭合面。在任何一个时刻,流过任何一个闭合面的电流 的代数和为0。
例:
IA
A
广义结点
IB
IC B
C
IA + IB + IC = 0 (1)
左图式(1)可以用基尔霍夫节 点电流定理来证明。
问题:如果这个闭合面 中包含电源,是不是还
满足Si=0?
1.6.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应用于回路)
1.定律
电压 U 电动势E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低电位 高电位 (电位升高的方向)
kV 、V、mV、
μV
kV 、V、mV、
μV
2.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 参考方向

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dz17

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dz17
17.3.1
图3是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的简化电路。(1)R1大致调到多 大才能起振?(2)RP 为双联电位器,可从0调到14.4kΩ,试求振荡频率的调节范 围。 [解]
图 3: 习题17.3.1图
(1) 电压放大倍数按同相输入计算,即
Auf
=
1
+
RF R1
因为产生振荡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为3,所以RF ≥ 2R1。刚起振时, 振荡幅度小,不足以使二极管导通,这时RF = RF 1 + RF 2 = 3kΩ,所 以R1 ≤ 1.5kΩ时才能起振。
∆A)F
=
±20%
×
1
+
(300
±
1 300 ×
20%)
×
0.01
= +4.34%和 − 5.88%
17.2.7
有 一 同 相 比 例 运 算 电 路 , 如 教 材 图17.2.1所 示 。 已 知Auo = 1000,F = +0.049。 如 果输 出 电压uo = 2V , 试计 算 输入 电压ui, 反 馈电 压uf 及 净 输入 电压ud。
在调试教材图17.3.3所示电路时,试解释下列现象: (1) 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 (2) 调RB1,RB2或RE的阻值后就能起振; (3)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 (4) 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后就能起振; (5) 适当增大L值或减小C值后就能起振; (6) 反馈太强,波形变坏; (7) 调整RB1,RB2或RE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 (8) 负载太大不仅影响输出波形,有时甚至不能起振。 [解释] (1) 原反馈线圈接反,对调两个接头后,满足相位条件; (2) 调阻值后,使静态工作点合适,以满足起振条件; (3)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以满足幅度条件; (4) 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即增大反馈量,以满足幅度条件; (5) 因为LC并联电路在谐振时的等效阻抗模为

秦增煌电工学解析PPT课件

秦增煌电工学解析PPT课件

U i
1S 2 Uf
Au
F
U i
1S 2 Uf
Au
F
如果:Uf U i
Uo • 开关合在“1” 为无反馈放大
电路。
U o
U o AuU i
• 开关合在“2”
为有反馈放大电
自激振荡状态
第28页/共41页
U路o , AuU f
自激振荡的条件
由:U
U
o
f
AFuUUfo
U o AuFU o
自激振荡的条件
反馈电压 uf =Rio 取自输出电流 ——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
——串联反馈
io
uf R
ui R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
——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第10页/共41页
17.2.1.4 并联电流负反馈
+ i1 R1
ui R

2
if RF
id
性A Af 1 AF
d Af
1
dA
Af 1 AF A
引入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
放大倍数下降至1/(1+|AF|)倍,其稳定性提高1+|AF|倍。
若|AF| >>1,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
Af
1 F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 下,闭环放大倍数仅与反 馈电路的参数有关。
第22页/共41页
3. 改善波形失真
X d 基本放大 X o
电路A
反馈 电路F
净输入信号 X d X i X f
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 Xf
可见 Xd <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 作用,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负反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课后答案

3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压 U2 将 (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R1
+
IS
R2 U 2
-
4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流 I2 将 (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I2 +
US
R1
R2
-
5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b) 5 2 sin(ωt+36.9°)A (c) 5 2 sin(ωt+53.1°)A
4.用 幅 值 ( 最 大 值 ) 相 量 表 示 正 弦 电 压 u = 537sin(ωt-90° ) V
(
)。
时,可 写 作U&m
(a) U& m = 537∠ − 90 ° V (b) U& m = 537∠90 ° V (c) U& m = 537∠( ωt − 90 ° )V
.
2Ω +
U S1 -
I 2Ω

+ US
.-
+
US2 -
戴维宁定理求电压源
第一章习题答案
1.(a) 2.(b) 3.(c) 4.(c) 5.(b) 6.(a) 7.(b) 8.(b) 9.(a) 10.(b) 11.由 KCL I3=I1-I5=11-6=5mA I6=I1-I2=11-(-7)=18mA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 理 想 电 流 源 的 外 接 电 阻 越 大,则 它 的 端 电 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集电极引出 为电压反馈
io
iE
RL
从发射极引出 为电流反馈
(3)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 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1.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 从负载电阻R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
2.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 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 (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3. 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 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
放大倍数 比较环节 XdXi Xf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X i + X– f
X d 基本放大 X o
电路A
反馈 电路F
净输入信号 XdXi Xf
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 Xf 可见 Xd <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 作用,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负反馈)。
• 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例1: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 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串类联型电的压反负馈反电馈路。
解: 先在u+–i 图中– u标f +出各+– A点1+的-uo瞬1R时-极性及+– 反A2+馈信uo号RL;
因反馈电路直接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引 出,所以是电压反馈;
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反相输入端 和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串联反馈;
凡是将电子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 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 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就称为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净输入信号
X i +
X d
输入信号 X– f
基本放大 X o
电路A
输出信号
反馈信号
反馈 电路F
反馈系数
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
基本放大电路
A
X o X d
反馈电路
F
X f X o

R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差值电流) ——负反馈
反馈电流
if
R R RF
io
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
——并联反馈
17.2.1.5 并联电流负反馈
if RF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反馈电压 uf =Rio 取自输出电流 ——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
——串联反馈
io
uf R
ui R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 ——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17.2.1.4 并联电流负反馈
i1
+
R1
ui
R2
if RF
id – +
+
io -
RL
4. 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 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17.2.1 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负反馈
17.2.1.1 并联电压负反馈
if RF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反u+–i馈i反电1 馈RR流12信ii号fd +–与输+RuRo入f L-信取u–+o号自在输各差输i值出f电值入削电电流电端弱流压的流以了)—实—电净—id际—流输电=方负的入i压1向反–形电反i如馈f式流馈图比(差
2. 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 (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在某点对“地”
电压(即电位)的正半周,该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
性为正;在负半周则为负。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负反馈的类型
电压串联负反馈
交流反馈 负 反 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直流反馈 稳定静态工作点
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较——并联反馈
特点: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低
17.2.1.2 串联电压负反馈
RF
+
ui

– uf +
R1
u–d +
– +
R2
+ +
RL
uo –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压 ud =ui – uf 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 (差值电压) ——负反馈
反馈电压
uf
R1 R1 RF
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所以是 负反馈。
例2: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 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并类联型电的流反负馈反电馈路。
ui
i1
– +
+
A1
uo1
id
R
– +
+
A2
uo-
RL
if
解: 因反馈电路是从运算放大器A2的负载电阻RL的 靠近“地”端引出的,所以是电流反馈;
i1
+
R1
ui
R2
id
– +
+
io -
RL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R
(差值电流) ——负反馈
反馈电流 if
因i1
ui , R1
R R RF
且 i1 if
io 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 所以 io R11(RRF1)ui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 ——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
1. 反馈的分类 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分
引入直流
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 负反馈的
递直流信号。
目的:稳
引入交流 负反馈的 目的:改
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分 定静态工 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 作点 递交流信号。
善放大电 路的性能
负反馈:反馈削弱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降低。
正反馈:反馈增强净输入信号, 使放大倍数提高。
uo
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
——串联反馈
特点: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17.2.1.3 串联电流负反馈
+ ui –
u+–d R2
– +
+
io
uo
RL
+
R –uf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压 ud =ui – uf 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 (差值电压) ——负反馈
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均加在同相输入端上,所 以是并联反馈;
因净输入电流 id 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 所以是负反馈。
判断串、并联反馈
ii if ib
ib= ii – if 反馈到基极为并联反馈
+
ui
+ube–
+
uf


ube= ui – uf 反馈到发射极为串联反馈
共发射极电路
+ RL uo
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
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本章要求: 1. 了解负反馈的概念 2. 了解负反馈的分类 3. 了解负反馈判断方法 4. 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1.1 负反馈与正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