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12.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机械效率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要通过实例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
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难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教学策略
以“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为背景,提出问题:动力对绳子做功等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让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效率的概念。通过理解、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两种方法:减小额外功和增加有用功。在讨论了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之后,把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动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
图1外功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30分钟)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结合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思考:
1.直接提升钩码和利用动滑轮提升钩码中,对哪些物
体做了功?
2.无论用不用动滑轮,都必须做的功是对什么做的功?
3.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中我们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
功是什么?
板书:为了满足人们需要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克服
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
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动力所
做的功)为总功W总。
W总=W有+W额
练习
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
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2、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
带了一些水,所做的:
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进一步思考并
回答。
学生思考回
答
理解有用
功、额外
功和总
功。并会
判断有用
功、额外
功和总
功。
通过图片
让学生更
加容易理
解。
二、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
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η<1。组织学生讨论:
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
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 3.4X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经过讨论回答:
机械效率没有
单位,总小于
1,用百分数表
示。
意在练习机械
效率公式的应
用、使学生加深
认识有用功、额
外功和总功的
概念。
学生解题
锻炼分析
实际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
生理论联
系实际,
(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
(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总结、评价
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
3.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功、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G (N)h(m)W有用
(J)
F
(N)
s
(m)
W总
(J)
η
1
2
3
4
讨论:
1、比较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相同吗?
2、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什么?
3、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学生动手实验
。
学生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
将科学知
识应用于
日常生活
和社会实
践的意识
通过交流
与合作,
培养学生
团结合作
精神。
培养学
生分析解
决问题的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