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格式要求及参考-2017年

合集下载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范本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范本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12020年4月19日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目的(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处理建筑设计中有关方针、政策、功能、经济、安全、美观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总体、单体、空间等关系,以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美建筑形象与环境。

依据建筑设计完成结构体系的布置、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计算、构造和施工图。

(2)掌握一般建筑工程的设计思路,进而举一反三熟悉有关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预算等建设过程。

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学以致用,学习科学技术和技能的目的是应用。

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建设实际工程中应具备的知识,都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应予以加强的。

因此深切领悟总体概念设计、掌握具体理论设计和实际工程技术处理措施的结合作为重点来训练。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全面对待建筑与结构的关系,22020年4月19日培养勤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掌握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工作态度。

(6)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建设计的内容和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熟悉有关设计标准、规范、手册和工具书,增强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适应能力。

2成果形式及要求(1)计算书和说明书: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可采用计算机打印。

计算书内容要阐明设计依据或标准,方案构思、特点、必要的经济指标,结构选型、构造处理、材料特点及计算上的主要问题,还应包括结构计算全过程,计算要正确、完整、思路清晰、简图明了。

计算书格式:应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手册中的要求。

(2)图纸:32020年4月19日绘图总量不少于8张2# 图。

计算机绘图要求至少1张2#图纸,手工绘图至少2张2# 图。

可用CAD,也可用“天正软件”绘制平面图,但立面、剖面、节点详图必须用CAD绘制,以掌握建筑物空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强化视图、读图能力。

(3)外文翻译:英文摘要简单介绍有关所设计建筑的基本情况;外文翻译一篇3000字符以上的专业文章。

毕业设计之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之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之框架结构目录目录 0摘要 (4)第1章工程概况 (5)1.1基本资料 (5)1.2墙体 (5)1.3屋面做法 (5)1.4楼面做法 (6)1.5窗 (6)第2章建筑设计 (7)2.1结构计算简图 (7)2.2梁柱尺寸 (8)2.2.1框架梁尺寸初步确定 (8)2.2.2框架柱尺寸初步确定 (8)2.3材料强度等级 (9)第3章荷载计算 (10)3.1横载,活载计算 (11)3.1.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 123.1.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13)3.1.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5)3.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7)3.2风荷载计算 (19)3.3地震作用计算 (20)3.3.1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i的计算 (20)3.3.2刚度和自振周期计算 (24)3.3.3地震作用计算 (28)第4章内力计算 (32)4.1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32)4.1.1弯矩分配系数 (32)4.1.2横梁固端弯矩 (33)4.1.3内力计算 (34)4.2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43)4.2.1固端弯矩 (43)4.2.2内力计算 (43)4.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1)4.4 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61)第5章内力组合 (69)5.1弯矩调幅计算 (69)5.2内力组合计算 (73)5.2.1横向框架梁内力组合 (74)5.2.2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 (98)第6章梁、柱配筋计算 (108)6.1梁配筋 (108)6.1.1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110)6.1.2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114)6.2柱配筋 (119)6.2.1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Mmax|) (121)6.2.2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抗震验算(|Mmax|) (124)6.2.3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Nmin|) (128)6.2.4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抗震验算(|Nmin|) (131)6.2.5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Nmax|) (135)6.2.6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抗震验算(|Nmax|) (139)第7章基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毕业设计

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毕业设计

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1.课题名称:XX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XX编写算例使用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XX3. 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化水平密切相关,对。

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

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城市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

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

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XX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XX4.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参考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参考

毕业设计目录摘要(中文)摘要(英文)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1 1 设计题目----------------------------------------------------------------------------------------------------12 设计目的及要求-------------------------------------------------------------------------------------------13 建筑功能及要求-------------------------------------------------------------------------------------------1建筑功能要求----------------------------------------------------------------------------------------- 1建筑等级----------------------------------------------------------------------------------------------- 1规划及设计思路------------------------------------------------------------------------------------- -14 设计内容图纸及归档要求-------------------------------------------------------------------------------2建筑部分---------------------------------------------------------------------------------------- -------2结构部分---------------------------------------------------------------------------------------- -------2图面要求------------------------------------------------------------------------------------------------2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 --31 设计的条件及基本内容--------------------------------------------------------------------------------- -3设计基本条件------------------------------------------------------------------------------------------31.1.1 气象条件--------------------------------------------------------------------------------------- 31.1.2 抗震设防--------------------------------------------------------------------------------------- 31.1.3地基土承载力--------------------------------------------------------------------------------- -31.1.4 其它条件----------------------------------------------------------------------------------------31.1.5 钢筋混凝土-------------------------------------------------------------------------------------3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32 结构类型------------------------------------------------------------------------------------------------------4设计方案-------------------------------------------------------------------------------------------------4柱网布置图----------------------------------------------------------------------------------------------53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6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确定----------------------------------------------------------------------63.1.1初估截面尺寸-------------------------------------------------------------------------------------6荷载计算-------------------------------------------------------------------------------------------------93.2.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93.2.2 屋面及楼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9梁柱自重计算------------------------------------------------------------------------------------------9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103.4.1 顶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03.4.2 其它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1横向框架侧翼刚度计算-----------------------------------------------------------------------------113.5.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1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侧移计算-----------------------------------143.6.1 横向自震周期的计算-------------------------------------------------------------------------14水平地震作用下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153.6.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163.6.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17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33.7.1 计算单元的选择和确定-------------------------------- --- ----------------------------------233.7.2 荷载计算----------------------------------------------------------------------------------------243.7.3 恒载内力计算----------------------------------------------------------------------------------273.7.4 活载内力计算----------------------------------------------------------------------------------273.7.5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83.7.6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353.7.7框架梁跨中弯矩计算--------------------------------------------------------------------------384 框架内力组合------------------------------ --------------------------------------------------------------40结构抗震等级-----------------------------------------------------------------------------------------40框架梁内力组合--------------------------------------------------------------------------------------40框架柱内力组合--------------------------------------------------------------------------------------41梁内力组合表-----------------------------------------------------------------------------------------42柱内力组合表-----------------------------------------------------------------------------------------48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5 3梁截面设计---------------------------------------------------------------------------------------------535.1.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35.1.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6柱截面的设计------------------------------------------------------------------------------------------565.2.1 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65.2.2 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9节点设计------------------------------------------------------------------------------------------------616 现浇板设计-------------------------------------------------------------------------------------------------617 楼梯设计----------------------------------------------------------------------------------------------------63楼梯梯段板设计---------------------------------------------------------------------------------------647.1.1 荷载计算-------------------------------------------------------------------------------------------647.1.2 平台设计-------------------------------------------------------------------------------------------667.1.3 平台梁计算----------------------------------------------------------------------------------------66荷载计算-------------------------------------------------------------------------------------------------668 基础设计---------------------------------------------------------------------------------------------------68基础选型及埋深------------------------- --------------------------------------------------------------68选取内力(取一层边柱)--------------------------------------------------------------------------68地基承载力验算------------------------------------------------------------698.3.1 基础底边应力验算-------------------------------------------------------------------------------69基础抗冲切验算(取设计值)------------------------------------------------69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69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71毕业设计中文摘要毕业设计中文摘要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某大学公共教学楼设计》2设计目的及要求设计目的:(1)巩固、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2)熟悉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3)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的有关规范和标准;(4)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熟悉如何搜集国内、外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现状和水平,吸取先进的设计方法;(5)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实际了解已有的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在设计中克服这些不足,改进设计方案;(6)了解工程的常用做法,增强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模版+范文(全)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模版+范文(全)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及模版1、纸型及页边距毕业论文一律用A4型纸打印。

页边距为: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2、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目录:单独成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两字间距8空格,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论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单独成页,“论文摘要”四字用3号黑体,字体间距2空格,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摘要内容为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汉字间距,回行顶格,摘要内容行距定义为“多倍行距”1。

3.关键词:“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黑体,顶格;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汉字间距。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标题上方空出一行,论文副标题使用四号宋体,副标题前加破折号,紧挨正标题居中;姓名,四号黑体,居中;作者单位加括号,小四,宋体;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出两个汉字的距离,回行顶格,行距为“多行倍距”1。

3。

段落间距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

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标题前空出两个汉字的距离,末尾不加标点;单独成行的标题,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一行。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小四宋体,单独成行,标题前空出两个汉字的距离,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

"、“(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单独成行。

若单独成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1)”,同时在篇末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

注释二字为4号黑体,注文用5号宋体。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模板)2017

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模板)2017

20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分类号:XXX.XX 题目: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撰写规范作者姓名:教务处学号: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教务处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7年?月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以200-300字为宜,。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6)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应在摘要中出现,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关键词:摘要;关键词;成果;结论ABSTRACT英文摘要“ABSTRACT”采用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顶格,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仅供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仅供参考)

摘要:(200-300字之间,本文针对XXXX情况,在XXX背景下提出XXXX设计,利用XXX方法实现了XXX功能,达到了设计目的,解决了XXX问题,对后继产生XXX意义)关键词:(3-5个)前言(本文在XXX情况下,提出XXX问题,本文基于此即将做XXX方面的设计,解决XXX问题)1 绪论1.1 xxx的研究背景1.2 xxx国内的研究现状(重点叙述都用什么方法实现)1.3 xxx国外的研究现状(重点叙述都用什么方法实现)1.4 xxx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本文针对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XXX样的设计(有某方面的意义,否则做的论文就没有意义),即将如何设计2 xxx系统设计2.1 xxx系统框图设计(要求将整个系统分成4-10个左右小系统,甚至包括尺寸和外观设计)2.2 xxx系统功能设计(根据需求设计一定的功能参数,作为下面几章设计的依据)3.xxx系统的硬件设计3.1 Protel等画图软件介绍3.2 xx子系统的电路设计(包括根据子系统的功能参数选择器件类型,具体方案等,最终形成电路图)3.3 xx子系统的电路设计(系统中设计了几个小系统,则分几节进行设计)3.4 XXX系统的整体电路实现3.5 XXX系统电路的PCB设计4 xxx系统的软件设计4.1 XXX系统开发环境介绍4.2 XXX系统程序流程图设计(依据前面设计的功能进行具体程序设计,要用规则流程图软件画)4.3 XXX系统程序实现(写出主要功能函数)5 XXX系统的仿真实现5.1 仿真软件介绍5.2 XXX系统的仿真实现(要求截图并说明具体功能)5.3 XXX系统的仿真数据(更具功能记录具体数据方便分析)6.XXX系统的实物设计6.1 XXX系统的实物图形(根据完成进度及难度不同而定)6.2 XXX系统的实物数据记录6.3 数据分析6.4 结论(是否实现了前面设计的系统功能)总结(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要感情真挚,不可粘贴)补充说明:(1)以上毕业设计(论文)结构仅供参考,每个同学应该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可适当修改章节标题。

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范本模板】

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范本模板】

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毕业论文封面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绪论(1)电梯的起源于发展(2)载货电梯的特点第二章电梯的主要拖动和控制技术(1)电梯的主要组成(2)电梯的主要拖动技术1: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技术2:交流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拖动技术3: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可控硅励磁拖动技术4:可控硅直流供电拖动技术5:交流调速拖动技术(本设计所采用的拖动技术)(3)电梯的主要控制技术1:交流变频变压控制技术2:PLC控制技术(本设计所采用的控制技术)第三章货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P LC(1)P LC的概述(2)P LC的基本结构(3)P LC的工作原理(4)P LC的特点(5)P LC的选择(PLC S7—300介绍)2)变频器(1)变频器的基本组成(2)变频器的工作原理(3)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的特点(4)变频器的选择(西门子MM440主要特征介绍) 3)PLC与变频器的连接4)变频调速的方案5)货梯控制系统的结构1:变频电梯电力传动系统2:交流电动机及其转速的控制6)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第四章货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程序设计软件 Step7(2)程序流程图(3)P LC输入输出信号与地址编号(4)梯形图程序设计1:开门和关门梯形图2:货梯到层指示梯形图3:层呼吸指示梯形图4:启动和运行梯形图5:货梯整体运行程序图(5)梯形图的仿真运行第五章货梯的通讯与监控1)货梯的通讯(1)通讯协议的选择(2)串行通信2)货梯的监控(1)货梯监控的必要性(2)货梯监控的特点、组成、功能(3)货梯监控的软件设计参考文献致谢。

2017标准的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怎么写

2017标准的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怎么写

2017标准的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怎么写标准的毕业论文范文格式有哪些要求呢?毕业范文究竟要如何写呢?2017年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可以去哪里下载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17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2017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摘要正文略关键词: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2.1 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2.1.1.1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1. 款标题正文接排。

本行缩进2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1)项标题正文接排,本行缩进1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

(2)项标题2. 款标题2.2 页眉、页脚说明在版心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线,宽0.8mm(约2.27磅),其上居中打印页眉。

页眉内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号用小四号黑体。

页码置于页眉右端,采用形式为:第M页,具体设置参考模板。

2.3 段落、字体说明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

正文用小4号宋体,西文和数字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摘要本建筑为某八层商业写字楼,框架结构,总投资为455万元,建筑面积为6408m2,位于某城市主干道的西北角,耐久年限为50年,结构按7度设防设计,建筑按6度设防设计,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建筑坐北朝南,分区比较合理,采用大空间办公,采光较好,办公区集中在南边,而会议室和展厅集中于北边,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公司租赁。

建筑柱网尺寸纵向为2.4m和6.6m,横向为4.8m,底层及各层层高均为3.6m。

二层以上各层能分别独立使用,首层为公共部分,楼梯采用板式楼梯,全部为防火楼梯,基础为桩基础,采用端承桩基础。

在框架结构计算时,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采用弯矩分配法对框架进行分配,在计算过程中对梁的弯矩进行了调幅,对柱的轴力进行了折减。

对建筑中出现的墙体均直接放在梁上,墙、板的重量传给梁,梁再传给柱,传力路线明确。

关键词:商业写字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桩基础1.绪论1.1 建筑层次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建造高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地面,将这些休闲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等等这些高层建筑的优点使其应用广泛,所以本次设计为高层建筑。

1.2 建筑方案本建筑的高宽比H/B小于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所以选用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式可灵活布置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

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

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排版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排版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框架1.基本要求1)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2)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3)纸型:A4纸单页面打印4)字体:中文宋体;英文Time New Roman5)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3cm,右2cm;行距:1.5倍2.封面格式统一印制3.摘要“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摘要”正文(小四,200字左右),中文摘要字体“宋体”英文摘要字体“Time New Roman”4关键词“关键词”:3-8个(小四),中文关键词字体“宋体”英文关键词字体“Time New Roman”5.目录1)标题:“目录”(三号、加粗、居中)2)章节标题:(小四、居左)(要求自动生成目录)6.设计(论文)正文(5000字以上)分级采用:举例:1 (章)1.1 (节)1.21.2.1 (级)1.2.2字体:章标题(三号、加粗、居左)节/级标题(小四、加粗、居左)正文字体(小四、居左)7.致谢题目:致谢(三号、加粗、居左)正文:正文(小四)8.参考文献1)标题:“参考文献”(三号、加粗、居左)2)参考文献正文(小四)。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再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

3)专著或文集的文献:【序号】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4)期刊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时间,卷号(期号):起止页.5)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时间:起止页.6)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7)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8)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9)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9.其它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图标和公式: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表名(五号)置上居中,图名(五号)置下居中。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毕业设计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本科生格式框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一、毕业论文结构(一)毕业论文项目完整的毕业论文由一系列项目构成,这些项目应包括:1、封面2、目录3、参考文献综述4、中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5、正文6、参考文献7、注释(根据需要)8、附录(根据需要)9、致谢其中“注释”与“附录”是具体情况安排,其余各项均为必备项目。

(二)项目含义1、封面含毕业论文题目、分校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起始日期2、目录包括毕业论文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名称以及对应的页码;附录、参考文献的对应页码。

3、参考文献综述包括所参考文献的主要观点陈述,写作运用的方法等。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毕业论文的概括性描述,字数在300至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毕业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达文章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为2--3个。

5、正文它是毕业论文的主干部分,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但各部分内容应以若干层次的标题来表示,正文字数在5000至8000字。

6、参考文献它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等名录。

7、注释(根据需要)它是对毕业论文业中所应用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是对引文出处的说明,采用脚注形式。

8、附录(根据需要)它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

9、致谢它是作者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

二、编排格式(一)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适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编排式样及字体号1、封面上海电大提供统一格式的封面。

2、目录另起一页。

“目录”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体。

3、参考文献综述另起一页。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模板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模板

结构计算书1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六安市某医院住院部。

(2)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8.2m×7.2m 8.0m×7.2m。

(3)工程概况:建筑层数3层,层高4.2m,室内外高差450mm,女儿墙高1000mm,建筑高度14.05m,建筑面积3995.826m2。

(4)基本风压:0.45 kN/ m2,地面粗糙度为C类。

(5)基本雪压:0.40 kN/ m2。

(6)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防。

(7)材料选用:钢筋:梁、柱中的纵向钢筋采用HRB335\HRB400,板中钢筋和箍筋采用HPB300;基础中除分布钢筋和箍筋采用HPB300外,其余钢筋采用HRB335\HRB400。

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重度γ=5.5 kN/m3 ;窗:铝合金窗,γ=0.35 kN/m3 ;(8)墙体厚度:医务室和卫生间的隔墙厚100mm,其余墙厚240mm。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2.1 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截面高度11(~)1612h l =,截面宽度11(~)32b h =,本结构中取:纵向框架梁: b=250mm h=600mm 横向AB 、CD 跨框架梁: b=250mm h=700mm 横向AB 、CD 跨框架梁 b=250mm h=700mm 横向BC 跨框架梁: b=250mm h=400mm 次梁: b=250mm h=700mm2.2 柱截面尺寸估算)12c b ,H 为3.6m ,故c b =(200~300)mm 。

(没有依据占时以此计算)框架柱截面尺寸还应根据公式[]c cNA f μ≥N 估算。

式中:()1.1 1.2v N N =,v N =负荷面积×(12~14) kN/ m 2×层数,[]μN 为轴压比,可根据规范查出。

仅估算底层柱。

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框架结构【篇一:框架毕业设计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刖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

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特别是在sars肆掠期间,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毕设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内容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2、3、7、8轴框架的抗震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及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及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及撰写要求第一篇: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及撰写要求东北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及撰写要求一、毕业论文结构及撰写要求(一)构成项目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

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二)各项目含义1.封面(必选项):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专业、考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等内容组成。

2.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必选项):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必选项):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4.目录(必选项):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5.正文(必选项):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但低于三段的不属于正规的论文。

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正文字数应在7000—10000字左右。

6.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7.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8.参考文献(必选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阅读和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包括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参考论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参考书目(包括著作和教材)和网上参考资料(包括网站上的论文和数据等)三种形式,参考文献的总数至少达到10个以上。

为确保参考资料的可信性和时效性,要求论文类应超过参考文献总数的50%以上,近五年的文献应达到总数的70%以上,近三年的文献应达到总数的5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参考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参考

结构体系和布置
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等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构件布置和连接方式,形成整体稳 定的结构体系。
布置原则
在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构形式, 减少传力途径和节点数量;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提高结构 的整体抗侧刚度;注意结构的对称性和均匀性,避免产生过 大的扭转效应。
02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改进结构的抗震 性能
03
加强结构关键部位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04
优化结构布置和传力路径,减小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05
采用高性能材料和新型结构体系,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06
加强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 设计要求。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毕业设计成果总结
适用于大多数框架梁和柱,设 计简单,施工方便。
T形截面
适用于承受较大弯矩的框架梁 ,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用量。
L形截面
适用于墙角等需要承受双向弯 矩的构件,设计灵活。
工字形截面
适用于大跨度或重载的框架梁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配筋计算方法和步骤
确定荷载
根据建筑荷载规范,确定恒载、活载 和其他荷载。
内力分析
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 工程经验,提高自己的工程设
计水平。
关注新兴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如装配式结构、高性能混凝土 等,探索它们在建筑工程中的 应用前景。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 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 创新能力等,以适应未来建筑 行业的发展需求。
THANK YOU
结构设计
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经济、 合理,满足抗震、抗风等要求 。

2017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框架

2017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框架

附件一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框架(仅供参考)毕业设计应按一定格式与要求进行设计,下面将如何进行毕业设计的方法和内容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选题类型(参考)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层框架、钢结构。

房屋类型:办公楼、多层厂房、学校等。

二、毕业设计的步骤本方向的毕业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选题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三、毕业设计内容(一)文本的结构:1、毕业设计任务书2、工程概况3、建筑设计4、结构设计(二)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图四、文本的内容(一)毕业设计任务书.(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的内容包括1、工程名称2、建筑物所在地3、建筑面积4、建筑层数以及使用要求.5、主体部分建筑层高与总高6、结构类型7、抗震设计烈度8、场地土类别9、建筑标高10、建筑物的等级等.(三)建筑设计的内容1、总平面图(简图)2、工程做法3、设计说明等.(四)结构设计的内容1 初步设计阶段a 结构选型,方案的确定b、结构的布置和柱网的布置c、材料的选择d、结构截面尺寸的假定2、荷载计算其方法是先根据荷载规范和建筑构造工程做法查出和计算各部分的线面荷载,再计算各楼层重量和各楼层荷载。

3、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包括横向和纵向框架位移的计算4.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6、框架梁、柱的内力组合7、框架梁、柱的截面设计8、基础设计四、毕业设计成果要求:1、毕业设计图应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图纸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

主要图纸应基本达到施工图深度,图纸一般为4~6张(按1号图计),可以包括部分墨纸图。

2、计算书一律用专用报告纸书写,字体必须工整,有条件者也可用计算机打印(A4版面)。

计算书的编排顺序应与结构计算的顺序相同,插图必须清楚。

计算书的页数不得少于5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一行)摘要(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方式,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 x和碳烟排放。

此外HCCI燃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燃料的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基于这个特点,发动机结构参数和工况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着HCCI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

本文以新型发动机代用燃料二甲醚(DME)为例,对HCCI发动机燃用DME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DME的HCCI燃烧过程有明显的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热两阶段;增大压缩比、燃空当量比、提高进气充量温度、添加H2O2、H2、CO使着火提前;提高发动机转速、采用冷却EGR、添加CH4、CH3OH使着火滞后。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ABSTRACT(空一行)HCCI (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ha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and reduced emission. HCCI combustion can not only ensure both the high economic and dynamic quality of the engine, but also efficiently reduce the NO x and smoke emission. In this work numerical scheme for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DME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DME consists of a low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and a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It is also found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n, the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temperature and the content of H2O2, H2 or CO cause advanced ignition timing. Increasing the engine speed, adoption of cold EGR and the content of CH4 or CH3OH will delay the ignition timing.(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空一行)(空一行)目 录(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目录只编排到2级节标题,如2.1.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中所有数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1章 绪论(宋体,小四号,加粗) (1)1.1 工程XXX (1)1.1.1 XXX ......................................................................................................1 1.1.2 XXX ......................................................................................................2 1.2 XXX .................................................................................................................3 1.2.1 XXX ......................................................................................................3 1.2.2................................................................................................................6 2章 正文章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9 2.1 工程XXX .......................................................................................................9 2.1.1 XXX ....................................................................................................10 2.1.2 XXX ....................................................................................................10 2.2 工程XXX .....................................................................................................12 2.2.1 XXX ....................................................................................................12 2.2.2 XXX ....................................................................................................15 …………第6章 结束语(宋体,小四号,加粗) ...............................................................52 6.1 XXX ...............................................................................................................52 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加粗) .........................................................................54 致谢(宋体,小四号,加粗) .................................................................................59 附录A :XXX (宋体,小四号,加粗) .................................................................60 附录B :XXX . (66)(空一行)第1章正文内容(均用宋体,小四号)(2-2)表2-1 选取组分的热力学性质组分 H f (kcal/mol)S f (kcal/mol)C p (kcal/mol)A1A2 A3100100100图2-1 气缸压力随曲轴转角变化的曲线注意“表头”在表上,“图名”在图下5 结束语图序和图题写在图的下方,五号宋体加黑。

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空一行)参考文献(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1] 国井大藏,O.列文斯比尔.流态化工程(中译本)[M]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12(宋体,小四号)[2] 张蕴壁.流态化选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11[3] 李强伟,冀海峰.基于分形和模糊技术的气固流化床流型辨识[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31(1)[4] Liangyue Cao.Prac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embedding dimension of a scalar time series[J].Physica D 110(1997)(空一行)致谢正文内容附录附:毕业论文装订次序及要求装订顺序为:1.封面、2.任务书、3. 中文摘要、4. ABSTRACT、5. 目录、6.绪论、7.正文、8.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符号说明、11.致谢、12.附录注:一、1.封面、2.任务书、3. 中文摘要、4. ABSTRACT、5. 目录、6.绪论、8.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符号说明、11.致谢、12.附录这几个部分要求如下:版式:为A4纸型,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为2.5cm,下为2.5cm,左为3.0cm,右为2.0cm字体:除要求字体外,中文均用宋体,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除要求字号外,均用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2磅页码:封面、任务书不编排页码,摘要、ABSTRACT和目录按罗马数字(I,II,III、IV,V)格式编排页码,其他从第1章绪论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一直至附录结束(包含前言或绪论、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符号说明、致谢、附录),所有页码采用底端右侧对齐方式;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5个页眉:从第1章开始设置页眉,页眉为“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注:手写部分不设置页眉)二、7.正文为手写计算部分,单面A4纸,注意与打印部分的衔接(页码、各章节编号、各章节表号及图序等)三、图纸(建施图及结施图)及开题报告不用装订其内四、封面为黄色硬纸打印,并将装订部分胶粘为册五、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及正文等所有出现的设计题目必须严格一致提交资料:装订成册的论文一份,建施图及结施图各一份,开题报告一份,动态指标管理体系(2张),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表。

图幅标题栏格式栏题栏高:40mm,宽18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