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1)

8.1 一般规定 (1)

8.1.1 运行特性 (1)

8.1.2 基准条件 (2)

8.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3)

8.2 分析方法 (5)

8.2.1 通行能力分析流程 (5)

8.2.2 计算公式及参数 (6)

8.3 分析步骤 (11)

8.3.1 规划、设计阶段的通行能力分析 (11)

8.3.2 运行状况分析 (14)

8.3.3 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17)

8.4 分析计算表 (20)

附录8-I 横向干扰等级分析方法 (24)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8.1 一般规定

本章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分析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及道路、交通对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二、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网中最普遍的一种公路形式,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

行驶,行车道数量为2的公路。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因地形、地物不同而使二、

三级公路的基本横断面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参见表8-1。

表8-1 二、三级公路典型横断面几何数据

8.1.1 运行特性

不同于其他公路形式,二、三级公路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因此它具

有如下运行特性:

1)双车道公路中任一方向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到同向车辆的制约,还受到对向车流的影响。由于在二、三级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超车行为必须在对

向车道上完成,因此,车辆只能在对向车道有足够的超车视距时才能有变换

车道和超车的可能,否则,只能继续保持被动跟驰行驶的状态。

2)由于我国机动车性能差别显著,在交通量不大的路段,超车需求经常出现,且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二、三级公路上的交通流一个方向上的

正常车流会受另一个方向上车流的影响,这与其他非间断交通流是不同的,

表现出独有的交通流特性。

3)路肩形式多样: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各地的地形不同,交通量也不同,使路肩宽度和路肩硬化程度的差异性较大。路肩宽度从0.5~2.25m,而有些土路

肩种植了树木,其有效宽度不足,不能正常发挥路肩的作用。当公路接近村

镇或混合交通比较严重的地方,路肩一般都是硬化的,而远离市区的公路路

肩多没有硬化。也有个别三级公路没有设置路肩。

8.1.2 基准条件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将二、三级公路基准通行能力对应的基准条件具体规定如下:

(1)道路基准条件

规定如表8-2和表8-3所示。

表8-2 二级公路道路基准条件

表8-3 三级公路道路基准条件

(2) 交通条件:交通双方向分布比例是50/50;

(3) 其他条件:良好的天气状况、无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和交通管制等。

8.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与其他类型公路的通行能力一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车道宽度、侧向净空、交通组成影响因素相同,另外由于二、三级公路没有设施隔离横向干扰,且单方向交通流的行车道仅1条,因此,横向干扰因素成为二、三级公路不同于其他类型公路的重要影响因素。

(1) 速度的影响

速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见图8-1,随着流量的增加,交通流速度明显减小,其速度—流量曲线呈现下凹趋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公路的速度——流量曲线。

图8-1 二、三级公路速度—流量关系示意图

(2) 车道宽度及侧向净空影响

当车道宽度不足3.75m 时,车辆行驶时的横向间距变小。为此,驾驶员将拉大与同向车辆间的行驶间距,或者降低行驶速度,以保证安全,从而导致路段的通行能力有所下降。当右侧路肩宽度不足1.5m 时,也会导致类似的情况发生。

(3) 交通组成影响

在二、三级公路,交通组成与一级公路公路一样复杂,本手册中分为小客车、

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和拖拉机进行交通组成的分析。由于不同道路、交通条件

020

40

60

8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下,不同车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折算系数是按照特定坡度和交通流量水平来分别给出的。

(4)横向干扰

影响一般公路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混合交通条件下,影响因素远比国外的交通情况复杂。在没有控制进入的一般公路上,横向干扰主要取决于公路通过街道或村镇长度、街道或村镇的繁忙程度、各种支路进入主路的交通和行人与骑车人的多少以及路侧停车数量等。

8.2 分析方法

二、三级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是从其基准通行能力出发的。根据实际或规划、设计道路、交通条件与基准条件的差别,计算实际通行能力及其相应的服务水平。8.2.1 通行能力分析流程

本节介绍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见图8-2,该方法的主要输出结果为服务水平。具体的分析步骤在8.3节中做详细论述。

图8-2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流程图

8.2.2 计算公式及参数

(1)基准通行能力

表8-4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基准通行能力值。

表8-4 基准条件下的双向通行能力值

(2)服务水平分级

由于二、三级公路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主要的功能也有机动性和可达性的区分,因此将两项评价指标纳入服务水平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依据,即:

1.平均行驶速度:反映车辆在二、三级公路行驶的机动性,将该值定义为车辆

在一定时间区间内通过一定长度路段期间,也就是所通过路段的长度与运行时间之比。

2.延误率:用以衡量车辆运行的自由度。它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能超越

前方慢车而必须跟驰的时间所占整个行程时间的比例。由于该值界定存在难度,因此将其定义为车头时距小于等于5s的车辆所占全部车辆的百分比。

由于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在担负的功能上有所区别,因此,在建立评价其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时也就有所不同。二级公路是城市间的主要连接道路,或者是连接高速公路的主要道路,其使用者更强调机动性,因此,其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以运行速度作为首要指标,延误率作为次要指标。三级公路主要连接小城镇,或作为农村道路,主要解决的是可达性的问题,因此,其使用者并不强调快速,服务水平指标就不采用运行速度,而仅采用延误率,具体的取值见表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