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论
文学理论导论
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故疑而信, 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 将求叠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 砌,则叠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 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 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
惟女儿能出之。设使其征人为女,居者为男, 吾知其破题儿便已确信伊人之不在迩也,当 无寻寻觅觅之事,男儿之心粗故也。能词之 士,多昂藏丈夫勉学莺莺燕燕者,故不能下 如此之十四叠字耳。---傅庚生《中国文学欣 赏举隅》
共鸣
《牡丹亭》中的戏文使黛玉 心痛神痴,潸然泪下。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问世之后,许多青年读者如痴 如狂。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云:“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 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 月夜。”“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 亵。”……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 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恐惧,只有憧憬,没有悲 伤。”“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 遇,一见如故,……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 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 又把自己的秘密倾吐给那缄默的对方……这里一番神秘而又 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 识升华过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
红楼世界
历史的意蕴
陈忠实
史诗般的《白鹿原》
哲学的意蕴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审美意蕴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章·俄国形式主义)
【评论】 芒克的创造价值在于,他突破了 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违反了人们对 于向日葵的惯常认识。他写一种不向 日的向日葵,一种“把头转向身后” 的向日葵,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 新的价值取向。他要为向日葵重新命 名,他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向日葵。与 其说芒克是在写向日葵,不如说他是 在借向日葵传达一种声音。 咏物诗从来不是单纯咏物。芒克 这首诗的意旨是不难理解的。它是对 千万颗头颅被一根绳索牵着机械运转 这样一种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现 象的沉痛控诉与批判。
二、基本理论
(三)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陌生化”,其含义 是,把人们本来所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置入一种新的、 陌生的环境中考察,进而使人们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新的 感受。“陌生化”又被称为“反常化”、“奇特化”等,是 一个与“自动化”、“无意识化”相对的概念。
【举例:句子】
1.春天来了
二、基本理论
(一)文学性 “文学性”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 核心概念,它是指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的独特性质,也 是文学能够与其他的学科区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系 统科学的显著标志。
【注解】 1.文学是独立自主的学科,它有自己内在的研究对象: 作品本身。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审美产品 的特殊性,也即“文学性”。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性 不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外在社会因素中,而 是存在于文学的艺术形式和形式构成之中,它是指文学作品 的语言、语气、技巧、结构、布局、程序等因素,正是这些 因素使一部作品具有了文学性和审美特点。形式主义者特别 关注的是语言形式的操作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既然文学是语 言的艺术,诗学的形式研究就不能不归结到对语言的诗性特 征的研究,他们大量运用语言学、修辞学术语来分析文学作 品的文学性特性,如隐喻、转喻、明喻、暗喻、象征、对话、 词语、句子等都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操作术语。如雅各布森 所说:“诗不过是语言的美学操作。”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历年真题整理 - 个人版
导论文学理论:(导论)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它以美的艺术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第一章文学概念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第一章第一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文学:(第一章第一节)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再现说与表现说:(第一章第一节)再现是强调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表现是指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第一章第一节)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实用说与独立说:(第一章第一节)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关系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独立说: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等。
客观说与体验说:(第一章第一节)客观说:认为文学文本高于一切,它一旦产生,就完全获得了客观的性质体验说:强调读者阅读时的感受和再创造,如接受美学。
价值阅读:(第一章第二节)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中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第一章第二节)广义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指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或对象化的劳动的结果;制度文化:指渗透了人的观念的各种社会制度;精神文化:指最深层的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
狭义文化是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第一章第二节)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文学理论导论
一、理论的基本含义
汉语中基本含义:玉的纹理、 汉语中基本含义:玉的纹理、玉石上 的条纹, 的条纹,在自然中形成的有序的一些纹 ——事物组织的条纹 事理、道理。 事物组织的条纹、 路——事物组织的条纹、事理、道理。
在希腊语中, 理论” 在希腊语中,“理论”一词是从 这个词引发出来的, “看”这个词引发出来的,“看”是 剧场”的词根,包含旁观者的意思。 “剧场”的词根,包含旁观者的意思。
理论的基本精神: 理论的基本精神:理论要超越现 实感性和功利的东西进入到一种思辨、 实感性和功利的东西进入到一种思辨、 纯客观的思考当中。 纯客观的思考当中。
二、为什么需要理论
深入思考问题 理论带有一种猜测(真问题
是不能解决?) 是不能解决?) 假问题?能解决,还 假问题?能解决,
一种判断(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解释)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解释) 意义的追问 对理所应当的、 在生活中理论还意味一种质疑( 对理所应当的、
第二: 第二:运动式的理解方式 把文学活动看做是一个生产的运 动过程, 动过程,把文学的创造和接受活动对 应于一种生产、消费活动。 应于一种生产、消费活动。
第三: 第三:范畴式的理解 任何一个理论流派都要抓住自己 的关键的概念范畴, 的关键的概念范畴,从这些范畴中建 立自己的体系。 立自己的体系。它体现了一种问题化 的意识。 的意识。
包括现象学研究、接受美学研究、阐 包括现象学研究、接受美学研究、 释学研究等方法, 释学研究等方法,主要研究读者的阅读心 批评方法和解释方式。 理、批评方法和解释方式。
4)、社会历史研究 )、社会历史研究
主要研究社会对文学创作、作家、读 主要研究社会对文学创作、作家、 者的影响。特别关注社会环境、 者的影响。特别关注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和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和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 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批评、 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批评、文化研 究批评都涉及对社会历史的考察。 究批评都涉及对社会历史的考察。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第一课一.理论与方法论的区别:可以这么说,方法论就是对理论的运用。
但是倘若认为理论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直接被应用则是不对的。
理论有时候仅仅是一种纯粹推测性的东西;是对某事物的一种假说,并不一定需要知道这种事物的确切本质。
就像其他人回复《列西达斯》(Lycidas,弥尔顿的一首诗),《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所用的方法那样,我们将对《托尼的拖车》(Tony the Tow Truck)进行回复,以便对应用理论提出一些问题。
二.我们将尽可能仔细地对文学进行定义如果某种事物导致了文学,那么在其背后一定会有某种权威性,因而我们会问“什么是作者?”同样,如果文学具有某种影响,它一定会对某人产生某种影响,我们则会问“什么是读者?”文学理论与这些问题有关,而将这些问题组织起来则构成了我们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学到如下内容: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由语言产生,某种程度上由人类心理产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由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原因促成。
最后,关于文学理论,人们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充分阐释完文本之后,是如何做出结论的;对于我们正在阅读的文本,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吗?阅读经验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与文本面对面地交流?倘若我们使用了种种方法之后,文本与我们的距离仍然相隔甚远,我们如何面对它?想当然地以为,一切事物都源自一个基本观点,但却没有想到,基本观点之间存在某种共性:它们会共享空间,能像自助餐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搭配,这些将是我们在这门课里偶尔会做的事情。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历史的关系?文学批评想当然地认为所是的东西,在文学理论里面是没有的。
文学理论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无关,也与伴随而来到的评价问题无关。
文学理论将这些想当然的东西看做是经验的感觉,或者读者的感觉。
文学理论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描述,分析和怀疑。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导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高度和宏观事业上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
二、文学理论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三者既是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观点: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1、文学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轮5、艺术交往论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1、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2、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二、文学活动的构成: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作者:是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写作品的人,更是参与建立文学规范,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的人。
3、作品:既是作者的创造对象,也是读者的阅读对象。
4、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精神的沟通。
三、文学活动的发生(一)巫术发生说:巫术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是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
它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研究基础上,认为原始人思维中的万物有灵论和巫术信仰,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二)劳动说: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产生。
四、文学活动的发展(一)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与原因1、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2、黑格尔的理念(二)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1、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的一些观念以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的影响。
童庆炳《文学理论》全部重要概念清晰总结
概念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1949年建国后从俄文翻译过来,实际上正确名称应是“文学学”。
文学活动: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研究范围:文学的普遍规律。
研究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研究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应有品格:实践性、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文学四要素: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由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其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
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他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与反映。
艺术生产论:第一种意义: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
文学理论 导论
• “神思”说
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 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 进。” 陆机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 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 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 与物游。”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康德:“审美态度” 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 说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社会学视角:文学社会学
• 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 态 •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 远的渊源
孟子
• “知人论世”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万章》
孟
子
丹纳
• 三因素说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 《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 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 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中立,不同阶级判断同一问题的倾向会不 同。 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 科学的,现代的。
200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 《灵山》
新中国第一部禁片《武训传》
How
三、怎样学?
理论联系实践
理清思路,明晰概念 广泛阅读,广采博取 注重理解,提高能力 勤于动脑,勇于发言(动笔) 热爱生活,体验人生
• “妙悟”说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如空 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 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
《文学理论导论》课件
跨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学理论的 多元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打破 文化壁垒和偏见。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 和深化理解。
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可以更全面地揭示文学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联 系。
交叉研究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
新媒体形式如网络文学、电子书 等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和定义
。
数字技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 数据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工具,有 助于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和文学现
象。
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与碰撞对文学理论提出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需要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现象,探索文学的跨国界传播 和影响。
文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文学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历 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详细描述
古典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教化和审 美愉悦功能,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形式美。到了现代时 期,文学理论开始关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心 理状态,注重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象征性表达。而后现代 时期的文学理论则更加多元化,关注文本的游戏性和不 确定性,强调读者的参与和解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 要方向。
文化交流
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影响,理解其对 文学发展的意义。
跨文化比较
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 共同点和差异。
世界文学
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理解其多样性和共性 ,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导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Part
03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文 学理论三个主要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 构成了文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和描述,通过对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学作品和文 学现象的分析,揭示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 影响因素。
优点
能够揭示文学理论的普遍规律和特殊现象,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缺点
容易受到研究者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影响,需要注意比较对象的可 比性和平等性。
实验研究法
定义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对文学作品或现象进行控制和操纵,观察和 分析其结果,以验证或推翻某一文学理论假设的一种研究方法
。
适用于对文学理论的实证性研究,如某一文学理论假设的验证 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
文学理论关注文学流派和思潮的形成、发展和影响,为文学史编纂 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分析工具。
作家作品评价
文学理论为作家作品评价提供标准和方法,帮助史学家在编纂文学 史时对作家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研究
跨文化视野与方法
论
文学理论为跨文化交流和比较文 学研究提供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帮助研究者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文学现象和作品。
审美体验与阐释
文学理论关注读者的审美体验和作品的多重阐释 可能性,引导批评家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关系。
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文学理论强调将文学作品置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 景中进行考察,揭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 化内涵。
文学史编纂与评论
文学史观与方法论
文学理论为文学史编纂提供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帮助史学家确立 编纂原则、选择史料、构建史述框架等。
全书教学课件: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版)
• 以《论语》和《离骚》的差别为例。
• “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 性,也就是说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 品的东西。”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
• 文学理论就是有关文学的思考和解释, 它以文学文本之文学性为圆心,延展至 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层面,在 文学内外的复杂关系中揭示出文学的原 理、价值和规律。
第三节 怎样研究文学理论
一、从文本出发 • 从文本出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 文学理论有必要回到文学文本的根基上
来。 • 文学理论有必要关注鲜活的文学阅读经
验。
反对“理论先行”和“理论投射”,提 倡“换位思考”的文学理论研究。
• 美国批评家桑塔格(Susan Sontag), 她对文学理论的阐释甚至过度阐释颇有 微辞,提出“反对阐释”。
•
在你深邃的的眼湖里
阿波利奈尔
在你深邃的眼湖里 我微小的心沉溺且柔化了 我被击溃 在这爱情与疯癫的湖水 怀念与忧郁的湖水
四、文学语言歧义说
• 法国哲学家利科(Paul Ricoeur)提出歧义 说理论。
• 利科发现,整个人类的语言系统中实际上存 在着两极,一极是强调语言精确性和明晰性, 另一极则相反,是追求含混性和岐义性。
二、文学理论的学习方法
• 要掌握文学理论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方 法问题。
• 文学理论的方法论,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 文学理论的研究路径概括为两条:
• 一是专注于文本的风格、技巧、文类、 修辞、叙述等层面的分析。即韦勒克称 之为“内部研究”。
• 另一种是以文本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为研究 对象,如作家创作、社会背景、文学接受 等,考察文本发生的外部情况,韦勒克称 之为“外部研究”。
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导论
三、文学理论的品格
1. 实践性:由实践中来;经得住实践的考验。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
2. 价值取向性:科学的、现代的。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文学是表现普通人性 韩愈“载道说”
四、文学理论的学习方法
1. 牢固掌握基本概念。 2. 不断提高理论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3. 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③ 文学活动说(我们的看法)
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围绕文学创作和 文学接受展开,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四个要素构成。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具有意识形态性、 审美性、语言性三种本质属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文学理论的其他任务
① 文学创作论(研究文学创作规律) ②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构成) ③ 文学接受论(研究文学接受规律)
③ 文学批评: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 现象的研究。
④ 文学理论:对文学一般原理、基本概念及 相关科学方法的研究。
二、基本任务
1. 文学本质论(回答文学是什么) ① “文学四要素”说
美国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 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认为文学 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五、基本参考书目
1.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北师大出版社, 2006年。
3. 刘海安、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华中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 童庆炳,《在历史和人文之间徘徊—童庆炳文学 专题论集》,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
文学理论
导论
文学理论导论(第三章·象征主义)
车过黄河
伊沙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像个伟人 至少像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伊沙,原名吴文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作家。1966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毕业 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西安,在西安外 国语大学任教。持‚民间立场‛,以‚口语写 作‛。其诗偶有解构倾向,其文常以犀利示人。
《弃妇》简析
从表层含义来看,诗歌塑造了‚弃妇‛这一总体性意象,诗中的其他分体性意象 则共同构成了‚弃妇‛意象的各个侧面。全诗共四节前两节用第一人称倾诉了弃妇的 内心世界的悲凉与痛苦,面对世俗的冷漠与歧视,她的灵魂感到无可逃避的重负,她 祈望倾吐,却又无人倾听,就连上帝这一灵魂的救赎者也不能够给她带来多少慰藉, 因而,她只有把自己一腔幽怨与愤懑之情付之山泉,让它随飘零的红叶一起流走。诗 人创作这首诗,其本意绝非只是对弃妇孤独、绝望的生存处境的同情与哀叹,而是借 用弃妇这一象征体,隐喻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不幸与悲苦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曲折地传 达出自己面对这个冷漠的、缺乏公正的世界内心孤独而又愤怒的复杂情感。
一、概述
(二)产生和发展 4.发展阶段: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 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也称前期),为创建和发展时期(1850年— 1880年),代表人物为法国诗坛的保尔·魏尔兰、阿尔蒂尔·兰 波、斯蒂凡·马拉美; ②第二阶段(后期),分为高潮和分化时期(19世纪末—20 世纪初),代表人物为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等。
一、概述
(二)产生和发展 5.19世纪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在法国有衰落之势, 但其影响却渐渐越过国界,想直接各地流行和传播。成为 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谈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
谈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谈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摘要】特里·伊格尔顿是一位有着强烈精英意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文学理论也必定具有意识形态性。
二者与社会权力关系密切,都为作为少数的统治阶级所用。
上述观点散见于其所着的《文学理论导论》中。
在该书的结论部分,为将文学及文学理论从“虚无”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伊格尔顿引入了文化批评,并重点点出了四个运动。
不过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的理解已有了与导言部分不一致的地方,有违其精英立场。
【关键词】文学理论;精英主义;意识形态;权力一. 关于特里·伊格尔顿及其《文学理论导论》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诸多有关文学理论的观点在其着作《文学理论导论》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在该书中,他系统介绍了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着者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批评主线,贯穿书中涉及的所有理论,并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意味。
在该书的结论部分中,他说道“对于按照某些与政治信仰和行为有关的价值来阅读文学原文的‘政治批评’,我并不准备进行辩护;所有的批评都是如此。
那种认为存在‘非政治’批评形式的看法只不过是一种神话,它会更有效地推进对文学的某些政治利用。
”“在这些事情上诚实总是更好一些(p.182)。
文学理论·导言
一、我们的文学阅读体验和 阅读记忆? 二、什么是文学理论?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
一、我们的文学阅读体验和阅读记忆
学习文学理论,需要从个人的文学阅读体验和 阅读记忆开始。因为,文学对人的作用归根到底 是依赖于诉诸个人的阅读体验的。搜寻我们自身 的文学阅读记忆,有助于从文学与人生的联系上 思考文学的社会角色。
二 什么是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 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 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 题的各种阐释。按照课 程设置与课程性质来说, 它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国 语言文学系的主干课程 之一,是文艺学学科的 基础与核心课程。
我我 不达 是达 归的 人马 ,蹄 是是 个美 过丽 客的 错 误
你跫恰你东 底音若底风 心不青心不 是响石如来 小,的小, 小三街小三 的月道的月 窗的向寂的 扉春晚寞柳 紧帷 的絮 掩不 城不 飞 揭
文艺学的分支 根据韦勒克(Rene Wellek)与沃伦 (Austin Warren)的界定,把文学研究分 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如下 图) 文艺学
文学史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 文学理论:在宏观的理论视野共时性(横向) 地阐述文学的性质、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研 究方法的科学. • 文学批评则往往对文学文本、文学的创作 与接受以及文学活动的具体现象和问题进 行微观研究和评判. • 文学史则是微观地历时性(纵向)地研究 文学的具体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自 身的继承与革新的内在联系的科学。
三、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要学习文学理论
• 一、学习文学理论,有助于全面理解与分析 流动的文学现实与文学经验 • 二、学习文学理论有助于掌握中西文学理 论的丰富遗产
四、怎样学习文学理论:
• 1.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培养自己 的审美感受力,保持一种体验文学作品的 能力和习惯。 • 2.适当阅读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字,增加有 关文学的知识,养成理论思索的习惯。如 果可能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 适当扩大阅读视野,读一些语言学、哲学、 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 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 3.自己动手撰写文学批评论文,培养自己 的文学批评的能力。
《文学理论:导论》书评
《文学理论:导论》书评摘要:《文学理论:导论》作为文学导论,它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从对文学的定义的探讨开始,以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再到将各种理论和文学批评联系到一起的分析,最后以政治分析结尾作为主体,以回顾各章之间的联系作为后记。
关键词:《文学理论:导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以引言提出“什么是文学”,通过对文学的看法,和第1章里文学的进程,进而展开第2章,现象学、诠释学和接受理论。
之后在第3章介绍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4章介绍与之相对的后结构主义。
在第5章里作者介绍了心理分析理论,进而展开了心理分析和文学之间关系的讨论。
之后以政治批评主义结尾。
在后记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结合社会事件对前面的各种理论进行了综述。
下面简述一下各章内容。
首先从引言“什么是文学”开始。
什么是文学?作者否定了文学是“想象的”、虚构的写作的定义,因为事实和虚构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界限,而且事实和虚构的意义本身也不是固定的。
文学的定义,不是依据它是虚构的和想象的而是依据它是以特殊的方式在使用语言。
文学性(literariness)对语言的特殊使用不但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在其之外也广泛存在。
也许文学只是任何出于某种原因或被某些人所看重的作品。
但由于价值的判断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被看重的作品也不是稳定不变的。
所以,我们在解释文学作品时其实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关注去进行的。
正是这份关注,使得某些作品经受若干世纪的考验,仍然保留着其文学价值。
这些评判标准本身又和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文学不仅仅是个人品味,而且是由某些超过其他群体的社会群体实践的产物。
这些命题有待于第一章英国文学的检验。
在第一章里,作者介绍了随着历史而发展的文学的进程。
在十八世纪,文学更多的是体现社会价值。
直到被称之为“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定义才开始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在十九世纪才开始,从浪漫主义、维多利亚主义、中产自由主义、实用批评主义到新批评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鸣
《牡丹亭》中的戏文使黛玉 心痛神痴,潸然泪下。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问世之后,许多青年读者如痴 如狂。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云:“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 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 月夜。”“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 亵。”……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 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恐惧,只有憧憬,没有悲 伤。”“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 遇,一见如故,……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 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 又把自己的秘密倾吐给那缄默的对方……这里一番神秘而又 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 识升华过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
流派风格
豪放派的苏轼
婉约派的柳永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 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雅与俗的相对性
宋词在当时与诗相比 是“俗”作品,所谓 “诗庄词俗”,但从今 天看来,许多优秀的词 作已属高雅作品了。
春
望
杜甫
Hale Waihona Puke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延留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 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 有余快、有余怒。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宋代黄升《<诗人玉屑>序》说,“诗之有
评,犹医之有方也。” 批评家→磨刀石→作家 批评家→导游→读者
公 主 与 王 子 的 故 事
鲁迅论及《红楼梦》时说: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
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 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 事……”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3、文学接受的交流活动表现诸方面
作家 读者 其他读者 人物角色
作品中整个自 然、社会与全 人类
文学的补偿功能
“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中 不能满足愿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 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精神代用品的 作用,借幻想来过瘾” ——— 钱钟书
审美功能
绝句二首(之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想一想:
1、你在读小说时有没有注意到哪些地方情 节线索突然断开? 2、为什么作家有时会在叙述一个人物时突 然转向介绍另一个人物? 3、回忆一下你读过的小说,哪些留有悬念? 说不定这些可以帮助理解“召唤结构”。
便条
威廉斯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so col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 白 与 杜 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边城》
导论:
1.文学理论讲什么 2.文学理论有什么用 3.文学理论怎么学
1、文学理论讲什么
文学理论要讲的内容可以简要地概
括为: 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文学”。
2、学习文学理论有什么用
⑴评论文艺作品。 ⑵认识文学和文学活动的意义。 ⑶培养理论思维能力。 ⑷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基础。
3.怎么学习文学理论
《神曲》基督教价值观
《一千零一夜》伊斯兰教风情
红楼世界
历史的意蕴
陈忠实
史诗般的《白鹿原》
哲学的意蕴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审美意蕴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 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 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 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 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 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 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 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了立不住,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 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 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 驰,眼中落泪。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别
后二者更为具体,而文学理论是以整体的文学现象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视野上总结人类文 学问题的成果,并进一步解释和阐明文学问题,并 使对文学问题的解释和阐明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 和理论化的高度,从而使其成为指导和规范整个文 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 这种理论把握有两方面的含义: 1、透过各种文学现象归纳和概括文学的本质和规律 2、运用相关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 研究各种文学现象。
2、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美学、哲学以及一切人文社会科 学为思想指导,以一切文学现象为对象进行分析、比较、评价 进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并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历史地位。主要对象 是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主要任务是分析、评论具体 的文学作品,总结作家创作的优劣短长、判断作品的思想和艺 术成就,引导和帮助读者的欣赏活动,为文学史提供和积累新 的观念、方法、材料,为充实、丰富文学理论作先期准备。 3、文学理论:以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 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 学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 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
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 信其便去者,又用 “觅觅”;觅者,寻而又 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 矣,闰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 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 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cu)而 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 堪任。
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
批评态度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无私于 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 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 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 术既行,则优劣见矣。
你有这样的慧性灵心吗?
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
抓住要点;注意范畴、概念、术语、
命题、关键词。 结合文学作品理解。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世界
读者 作品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作家
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
世界
世界的含义
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社会世界
超验世界
文艺学的三个分支
1、文学史:是一门具体地、历史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 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浮士德》剧照 歌 德
娱乐功能:
文学的娱乐与审美相伴, 能使娱乐从生理休闲深化为精神的审美。
文学的补偿功能
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人脾胃 者,莫过填词一种。……我欲做官,则 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 之际又入山林;我欲做人间才子,即为 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 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成佛, 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 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 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李渔: 《闲情偶寄》
文本赏析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 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 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文学的教育功能:
体现为:升华精神境界,提高道德品质,
文学活动的地位
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等 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政治、法律、 道德等
精神活动
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自然科学
民俗文化
贾平凹与商州系列 韩少功《爸 爸爸》
阿城近照 《棋王》《孩子王》
张贤亮 《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宗教文化
古希腊神话多神教价值观
金圣叹评本二十:
“武大叫妇人坐了主位, 武松对席,武大打横” [ 双夹 ]:只一坐法,写武大浑沌,武二直 性,妇人心邪,色色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