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探究_翟璐

合集下载

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续 发展 内涵 的基 础 上 , 建立 起 适 用 于 辽 宁经 济 可 持续发 展 的评价 指 标 体 系 , 用 此 体 系 找 出影 响 利
收 稿 日期 : 0 9— 9一l 20 0 7
人类社会消费对 自然环境影响的简单而综合的账 户 体系 , 将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生 态 足 迹 同 区域 的
向和系统 学方 向四 大 主流 方 向 , 四大学 科 从 不 这
以往 对辽 宁经 济 可 持 续 发展 的研 究 , 都 侧 大 重于人 口、 源 、 资 环境 、 社会 对 经 济影 响 的定 性 分 析 , 从 转变 增 长方 式 、 并 降低 资源 消 耗 、 加快 建 设 节约 型社 会 、 护 生 态环 境 等 方 面 提 出建 议 。这 保 些研究往 往 忽视定 量分 析 , 乏评价 体 系的构 建 。 缺 在 区域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研 究 方 面 , 以找 到对经 济 可 持续 发 展 统 一 适用 的评 价 难
的可持 续 发 展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辽 宁是 工 业 大 省, 其经 济发 展不 仅 关 系 到东 北 老 工 业基 地 的振 兴 , 整个 国 民经 济 的发 展 也 至关 重 要 。辽 宁省 对 要 在今后 相 当长 的时期 内保持 经济 的快 速增 长和 人 民生 活质量 的 持续 提 高 , 须 协 调好 经 济 与 人 必
口、 源 、 资 环境 、 会 的关 系 。 社
层 次加强 了对 可持 续 发 展 综 合 评价 的研 究 , 出 提 了许 多有 价值 的可持 续发 展评 价指 标体 系 。 概括 起来 , 际 上 的可 持 续 发展 评 价 指 标 体 国 系 已形成 生态 学方 向 、 济学 方 向 、 经 社会政 治学 方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郭春丽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
【年(卷),期】2024()4
【摘要】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际经济格局深刻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和优势条件。

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总页数】7页(P16-22)
【作者】郭春丽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学者议两会论点精选(2023年)
2.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介绍情况并回答提问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成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意蕴的三维解读
5.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机制和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选取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北京与河北地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结合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了这几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策与建议一、绪论(一)选题的原因与背景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区域战略的核心。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利用增长极的经济优势发挥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成功实现极化效应到扩散效应的过渡,对于区域经济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也逐渐进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范围。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差距产生的原因这两方面。

Bjom等(2001)选取1988年~1995年期间中国10个省份的城市收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样本城市的收入差距都在急剧扩大。

Aguighier(1988)和Yang(1990)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与中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存在密切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区域经济状况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几个典型的经济圈的状况来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从全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张桂芳(2008)等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科研教育状况等五个指标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了解区域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的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地理必修三的这个重要知识点。

区域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较为简单和传统。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民们遵循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和习惯进行耕种,技术创新和改进较为缓慢。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粮食产量有限,人们常常面临温饱问题。

在这一阶段,区域内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非常有限。

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对外交流和贸易较少。

城镇规模较小,数量有限,且功能单一,主要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简单的商品和服务。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区域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工业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例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由于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

区域开始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和浪费现象。

交通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为区域内外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然而,与工业化后期相比,交通网络仍不够完善,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教育和科技水平逐步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还相对滞后。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区域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

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汽车制造、化工、机械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因子分析及评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因子分析及评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因子分析及评价
陶杰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9)003
【摘要】为了促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首先要对总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以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24个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 并以我国31个省份为示例,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SAS统计软件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和总体水平不一致.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陶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21
【相关文献】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效率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法 [J], 刘奕;王雪娅
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评价 [J], 谭志;苏瑞;董丽晶;
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评价 [J], 谭志;苏瑞;董丽晶
4.我国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 [J], 任
晖;张慧;陈雪琼
5.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评价模型 [J], 李海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专题:“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Optimization in 15th Five-Year Plan编者按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刊》长期关注主体功能区定位及优化实施。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樊杰研究员及其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地域功能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空间治理体系的研究;在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研究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刊》曾分别刊登主要基于该团队研究成果的“‘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2016年第1期)和“‘十四五’规划的区域战略与空间治理”(2020年第7期)专题,收到多方良好反馈。

时值“十五五”即将到来,为更好地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樊杰研究员牵头开展了前期研究;目前已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思考和战略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及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途径、综合功能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探索,以及促进高品质空间安全和高质量空间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策配套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

基于此,本刊特组织“‘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专题,旨在为研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樊杰研究员指导推进。

引用格式:樊杰.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Fan J. Theory, strategy and path of China’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uring 15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 (in Chinese)“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樊杰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1408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等举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性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性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性分析根据区域趋同理论,本文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 Martin 趋同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情况。

研究表明,1985年至1991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速度约为2.475%;1991年至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异化现象,速度约为0.1049%,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趋同异化σ趋同β趋同自威廉姆逊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后,国际上对区域趋同的研究逐渐增多。

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确认了区域趋同的存在,并发现各国的β趋同速度均为每年2%的水平。

1978 年后我国分阶段逐步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各地区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存在β趋同,经济收敛速度为0.9 %-4.5 %;也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趋同俱乐部,但不存在普遍趋同现象。

本文运用Barro 和Sala - I - Martin 趋同模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状况。

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适宜的解释变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区域经济增长是否趋同的定性结果,目的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或趋异的原因给出解释,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一)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中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人均资本存量较少的区域由于较高的资本收益而比经济发达区域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经济欠发达区域存在向经济发达区域的趋同。

1995 年Barro和Sala- I -Martin 把趋同分为σ趋同和β趋同,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σ趋同可理解为与横截面数据相关的趋同,是指各国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缩小,一般用国家或地区间的对数人均收入或产出的标准差来衡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其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多样,历史文化悠久。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中,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因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历史回顾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其它地区则相对较为贫穷落后。

在现代,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而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发展缓慢。

这种差异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而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空间分析1、地理因素: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航运条件,其对外贸易活动更活跃,而内陆地区则因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而发展缓慢。

2、政策因素:中国的行政区划和政策制定对区域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的产生可能会导致某些区域受益而某些区域受损。

3、人口因素:人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由于人口过度集中的地区会面临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的问题,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又因市场过于狭小而受限制。

因此,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四、时空分析1、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源于中央地区的经济垄断和地方经济的被动发展。

在周代,中原地区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而到了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由于遭受外来侵略和采矿业的开发,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此外,闽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发达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其它地区。

2、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内陆地区、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发展缓慢。

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策、市场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
王珂;郭晓曦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9
【摘要】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差异及来源,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探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动态跃迁情况。

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上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劳动者维度和劳动对象维度中的新质产业发展是制约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四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始终是区域间差异;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明显集聚于高效型和低效型,且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跃迁更多转向极化型和空心型,较少转向高效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果不同,虹吸效应与带动效应并存。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王珂;郭晓曦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2.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
3.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研究
4.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5.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资源的角度看
胡鞍钢老师最近研究国家(地区)发展的八 大资本:
维护保值自然资本 优化配置物质资本(以上为有形资本) 开发利用人力资本 强化投资知识资本(以上为无形资本) 加快吸引国际资本 创新发展制度资本 努力增强社会资本(以上为环境资本)
三、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力?
六、以“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方式,投资构建基础结构组织(Infras tructure); 七、通过获取知识产权,提高地方的科学技术水平; 八、通过终生学习,培育地方人力资源; 九、扩充保健、卫生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十、发扬重视家族的东方文化传统,增进区域社会的 凝聚力。
区域竞争的特点
(1)地方政府是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主体之一
中央地方分权后,地方行使更多的经济决策权; 地方政府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直接受益者,有动力来源;
(2)区域竞争的内涵是资源汲取能力的竞争
区域发展的优势已不再是对传统土地、资源、产品等固定 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是更多体现在对诸种流动财富的吸引 力和利用这些流动财富创造新价值、强化区域经济地位的 能力; 地方政府参与地区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是尽可能在全球 范围内搜索发展资源,组织经济活动,鼓励本地企业扩大 投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区内汇聚,形 成经济发展“资源谷”。
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帕鲁)
运用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 • • 引入“推动性产业”和“增长极”概念 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首先出现在具有创 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形成“推动性产业”; 推动性产业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 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总是集 聚于空间某一点上,这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是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 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推动性产业是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而增长极的培 育和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财经研究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翟仁祥 黎 伟摘 要: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历史和现状基础上,辨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简要评述。

研究发现要素流动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前言 根据“先富后富、共同富裕”论,在经济增长“效率优先”、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指导下,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我国在事实上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原则,国家重大基础投资、产业布局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重点在中部地带布局能源、原材料工业。

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很显著,从南到北沿海岸线设立的沿海开放地带,经济特区、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特殊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心地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但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1991年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强调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从学科发展进程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是我国经济学者从我国建国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赋予其科学内涵的一个概念(覃成林,1998)[1],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覃成林,2013)[2]。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从省级行政区域或若干个省际行政区交接区域层面而言,就是省级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比如长三角区域内部、江苏苏南苏北区域之间、安徽皖南皖北区域之间、山东鲁西南鲁东北之间,等等。

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学科性质与创新领域

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学科性质与创新领域

中, 经济 学 家和地理学 家共同做 出了突出贡献 , 如艾萨
德、 胡佛等。 16- 17 年 , 90- 9 0 世界迎来 了新一轮的区域 问题—— - 世界和各国的贫困与发达地区的矛盾 , 这引起 了地理学 家与经济学 家对传 统生产 布局理论 、 市场体制下 的国家 干预思想进 行反思 , 区域均衡 发展问题 ( 区域 开发与 如
型、 粗放 型转 向效益型和集约型 , 取得 了巨大成绩 : 经济 重心大规模东 移和南 移 , 南沿海 向内地梯度推移转 向全 方 位开放 与发展 , 资主体 多元 化与机制 复杂化 , 兴 投 新 工业 地 区和增 长极发展 迅速 , 民营经济快 速发展 , 引进 外 资加大 , 由产业经济增 长机 制转向 以区域经济为主体 的增 长机制 , 方性力 量得到大 力培育 与发展 , 地 区域 经 济发展成为国 民经济增长的新 动因。 与此 同时 . 区域 问题更 为严 峻—— 区域发展不平 衡
健全等 问题 , 学科的继承与创新提 上 日程 。 长期 以来 , ③
模型、 由利润最 大化 向效用 最大化 、 由部 门区位 向 区域 总体均衡及各要 素的影响方 向发展。 区域经济 的总体研
究方向分为应用经济学的区域科学方 向 分 析 方 向( 区域 经 济 地 理 学 ) 。
2 区域 问题 将 学科 推 向应 用领 域 .
12 90年 以后 , 全球 经济 危机与 市场两 极化 导致 的 区域发 展不平衡加剧 , 区域 问题 突 出, 济学家和地 理 经
学家提 出了诸 多理论 : 老工业 区的结 构性衰退 、 缪尔达 尔的 “ 循环 累积因果论 ” 、赫 希曼 的 “ 核心一 边缘论 ” 等 ,这些思想 受N- :战后 国家干预 的宏 观经济 学思想

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翟璐;孙莉莉
【期刊名称】《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3)004
【摘要】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目标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与选择方法,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5个方面设置27项二级指标,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4项三级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出与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关联最大的若干指标,并据此从财政角度提出促进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高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促进人口发展计划制定与人口素质提高,加大对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教育支出和提高社会福利.【总页数】5页(P342-346)
【作者】翟璐;孙莉莉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110034;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110034;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2;F812
【相关文献】
1.后金融危机时代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 [J], 翟璐;雷永红
2.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与财政政策研究 [J], 刘春芝;翟璐
3.新常态下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林翰
4.推动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J], 石运海
5.推动县域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J], 孙春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持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战略研究

支持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战略研究

支持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战略研究
聂颖;翟璐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9)003
【摘要】海洋经济战略的推进以及海洋科技发展使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不断延展.在海洋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海洋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构建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已成为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作为海洋资源、经济产业与社会体制的融合体,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的公益性需要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其本身的经济属性以及多阶段、多层次的产业特征需要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支撑.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框架下,财政、金融政策应充分发挥扶持与推动作用,促进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聂颖;翟璐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
【相关文献】
1.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J], 钟芸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金虹
3.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J], 李琼;蔡谦
4.对县域财政与金融支持效能的思考——以伊宁县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状况为例[J], 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国库科课题组
5.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J], 李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董燊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下半月)》》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从1990年后,日趋活跃、争论纷纷,在某种意义上讲,发生了很大的转向。

即由克鲁格曼发现的新经济地理把该领域的某些问题带向经济学主流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来讨论,他们更加宏伟的蓝图是要实现具有新综合特征的空间一般均衡理论,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页数】2页(P229,231)
【作者】董燊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当前我国石化企业质量管理现状浅析 [J], 张硕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J], 孙丽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J], 孙丽
4.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J], 董燊
5.我国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浅析 [J], 郭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孙植华;翟有龙
【期刊名称】《统计与信息论坛》
【年(卷),期】2008(023)002
【摘要】根据1978~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人均GDP数据,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四川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段上,四川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分异-趋同的过程;在1978~1990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趋同且趋同速度较快,但在1990~2005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分异的趋势较强,趋同的趋势不甚明显;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四川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五大经济区有"俱乐部"趋同的倾向.【总页数】7页(P71-77)
【作者】孙植华;翟有龙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24.0
【相关文献】
1.广西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基于广西14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J], 王洪涛
2.贵州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研究 [J], 陕振沛;陈玲
3.经济增长趋同、分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环渤海经济区14城市的实证分析 [J], 唐智鑫;王代敬;何韵敏
4.四川省区域经济分异研究 [J], 袁天凤
5.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J], 覃成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与财政政策取向

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与财政政策取向

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与财政政策取向
刘春芝;翟璐
【期刊名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2003、2008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和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政策
角度探讨了财政政策取向,认为应从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
入分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
能源绩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
【总页数】6页(P46-51)
【作者】刘春芝;翟璐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9
【相关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跨越式发展的博弈分析 [J], 罗兴鹏;张向前
2.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研究 [J], 周莹;王玉辉
3.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J], 高颖飞
4.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及财政政策取向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J], 贺晓梅
5.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研究 [J], 周莹;王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协同性研究

区域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协同性研究

区域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协同性研究
郭路;翟大伟;闫绍武
【期刊名称】《企业活力》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通过筛选反映各省(市、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多维度指标,采用美国商务部合成指数方法,可构建我国31个省(市、区)及东、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宏观一致景气指数.该指数能够从区域结构的角度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究各区域经济周期与全国经济运行的协同性,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先行,中、西部地区同步,东北部地区滞后,部分省(市、区)具有较好的先行性,可作为观察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重点区域.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郭路;翟大伟;闫绍武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北京 100037;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北京 100037;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北京 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5
【相关文献】
1.国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综述 [J], 张文军
2.经济周期波动、溢出效应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区域传染性--基于VARX模型的实证研究 [J], 苏明政;张庆君
3.金融集聚、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协同性——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史嵘;孔丽;刘红梅
4.内地民族高校ESP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J], 蒋文
5.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协同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J], 王钧;侯锦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 16872 9.9
9247
11.1
0.63
2301
江苏 40903 12.6 18598
13.5
10.26
7865
浙江 27227 11.8 13417
11.8
10.18
5442
安徽 12263 14.5 5350
13.4
13.96
5950
泛长三角 97266 11.5 46614
12.4
35.03
637
杭州
5945 12
2942
12.4
1.6596
870
宁波
5125 12.4 2449
12
0.9817
760
合肥 2725 17.5
853
17.9
0.7047
570
表1: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土地及人口一览表 数据来源: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统计年鉴
第二,江苏在三省一市中实现经济总量40903亿元,排名 第一;按照城市排名上海第一,合肥排在第七。
安徽和东部地区相邻,临江近海、地跨江淮,地理位置可 谓优越。它交通便利,是中部地区的铁路运输中心,处于长三 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承接位置。安徽的煤炭储备丰富,其矿 产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是江浙沪一带的能源基地和粮食基 地,其劳动力成本低廉可以让商务综合成本减少,具备竞争优 势和合作优势。安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产业,在原有建 材和冶金等支柱产业支撑下,日益成为长三角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机车制造业的创新基地。
投资结构 国有经济投资额(亿元) 国有经济投资增长(%) 国有经济投资占比(%) 非国有经济投资额(亿元) 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 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比(%) 第一产业投资额(亿元)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第一产业投资占比(%) 第二产业投资额(亿元)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第二产业投资占比(%) 第三产业投资额(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第三产业投资占比(%)
投资增速大于消费增速的是安徽、江苏;消费增速大于投资增
速的是上海、浙江。
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有 很大关系。先天优势加上政府政策性辅助,就能使区域经济的 格局变化和发展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 三角区域最初采用“T”型东西梯度模式,沿海沿江一带迅速 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造成了和苏北和浙西南地区 的差异。又由于长三角地区受资源和环境限制,国家又通过对 江苏安徽进行东部规划,把他们作为中部区域承接东部的梯 度,实现西部对发达区域的战略性输出和转移,各项技术和资 金的注入,无疑为安徽和皖江部分城市的发展铺垫了优势和 条件。
21560
全国 397983 10.3 184937
11.2
960
137053
占全国 24.4% /

25.2%
/
3.6%
15.7%
南京
5010 13.1 2451
13.5
0.6582
800
苏州
9168 13.2 4138
13.9
0.8488
1046
无锡 5758 13.1 2808
13.5
0.4788
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空间组合形态,它 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工业初期到均衡发 展的区域经济状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下面以我国长江三 角区域的发展变化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区域 2010年GDP 增 长 2005年GDP “十一五”GDP 土地面积 人口
(亿元) (%) (亿元) 年均增长(%)(万平方公里) (万)
第三,泛长江三角经济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各大区域,增 速大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核心区上海已基本处于经济发展
9 6 人民论坛·PEOPLE'S TRIBUNE
后的回落阶段,以9.9%的增长率排在末尾。邻边城市宁波和杭 州则处于后三位,相反处于核心外缘的合肥则出现最快速增 长,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南京、无锡。
第一,2010年三省一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出现新突破。 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因为差异 性存在,泛长江三角区域的投资情况各有不同。核心城市上海 在投资情况方面明显下滑,浙江地区增速略慢,边缘外围地区 安徽则出现高速增长。
第二,通过2005年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比较得出: 2010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为5317.6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倍 多,浙江增长将近2倍,江苏23186.75 亿元出现2.7倍喜人增势, 安徽以4.7倍的惊人速度位居全国同期最高水平增速。
安徽承接泛长三角区域核心向中部产业转移。我们可以从 安徽中部区域和沿江城市来看其主体影响分布情况,1978年的 合肥和芜湖等城市受到的影响还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 是到了1990年后,皖北皖南的快速发展引人瞩目,其点状分布 开始细密起来,皖北和淮南区域已经呈现大幅度的块状,到了 2000年的时候开始以三角形状合围,并和江浙地带紧密相连, 并顺势在2010年基本呈现无缝对接,以一个大的团状出现。
浙江 3940.4 19.5 34.1 7615 21.6 65.9 60.3
5.3 0.5 4698 9.6 40.6 6806 22.4 58.9
安徽 3890 18.4 32.8 7959.4 24.3 67.2 221.6 21.2 1.9 5617.4 40.5 47.4 6010.5 28.1 50.7
投资额(亿元) 25000
20000
10000
2005
5000 2010
0
上海
浙江
江苏
安徽 (地区)
图2:2005、2010年泛长江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
长三角产业向安徽和苏北转移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 化,其梯度模式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也完成了泛长三角的区 域升级,从泛长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各种数据比较可以 看到其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特征(图2):
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长三角之间因为客观及主观条件的差异性和资源配置不同, 造成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异性的存 在,使区域合作关系的互惠互利和联系作用变为可能。整个区 域系统呈现梯度特征,以沪、浙、甬、杭为内核心,逐渐向边缘 地区渗透的一个作用体系。核心城市通过对外围乡村城市的投 资为其带来发展动力,作为经济统筹发展的要素,其还在产业 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同时完成生产结构的自我升级,成为具有 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地区和经济腹地;而外围皖江一带经济则在 核心城市带动下得到提升,这种扩散式的合作和相互影响可以 使泛三角区域的经济实力更加强大。
经济与管理
Economy & Management
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探究
翟 璐 唐连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目前部分核心城市已经出现资源紧张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等现象。文章以泛长江三角洲为实例,以“一核九带”经济模式为切入点,从综合发展、资产投资结构演变角度剖析区
域经济的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核心城市同邻边及外缘城市经济整合规律,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
非均衡经济的市场经济体高速发展三十多年来,长江三 角区域已经出现了土地、人力等资源紧张问题,工业增长速度 停滞造成了经济效益下降。而新型的泛化长江三角区域把江、 浙、沪、皖三省一市通过“一核九带”模式改变过去的粗放型 经济,成功实现区域结构产业升级和优化组合,这对区域经济 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未 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97 2015/01/中 总第467期
经济与管理
Economy & Management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在作用和反作用后产生演变。泛长江三 角区域的城市空间体系以经济利益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动各空 间区域相互合作,彼此产生影响。差异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呈 现纷繁变化,这种变化构建了空间演变的各个阶段。现代城市 腹地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成为区域生产核心,同时乡村又被中 心城市向外推动着加深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的作用与反作用 必然使彼此的关系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在相互施加后作用发 生显著的变化。
因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发展进程 各一不足,相差甚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江三角区域空间结 构扩散效应影响来看,主体城市影响着区域分布:1978年长江 地区和杭州湾一带是受到城市影响最大主体,并呈现“之”字 形状。其中合肥及徐州两地尤其明显;1990年开始,安徽沿江 城市的发展迅速加剧长江三角地带影响区域的变化,“之”字 形从“几”字形演变成“鳊鱼”形状。
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一核九带 产业升级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研究成了各界的热点 话题。我国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 来区域优势被逐渐重视并在东部地区进行试点,针对区域特质 实行倾斜性政策等优惠措施。
泛长江三角区域“一核九带”经济现状
长江三角区域是最早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的区域,地处黄 金海岸,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金吞吐量大,一直以来 是我国经济的重点支柱。而泛化后的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域以上 海为核心,沿沪宁、沪杭俑线发散型发展,呈现出多层次的经 济格局和变化。根据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土地及人口数据 的比较分析(见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2005年~2010 年期间,泛长江三角区域GDP一直呈增长形势,2010年区域 GDP增长率为11.5%,达到了2005年的两倍以上,占全国总产 值的24.4%,人均GDP高出全国水平1.4倍。
上海 2234.12 -14.7
42 3083.55
16.2 58 16.4 43.8 0.3 1435.37 -0.6 27 3865.9 0.8 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