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共同五大因
关于中观不共四大因的讨论
关于中观不共四⼤因的讨论关于中观不共四⼤因的讨论夏岩:今天想跟你学习⼀下“中观不共四⼤因”,好吗?夏岩青松:好呀。
青松夏岩: “中观不共四⼤因”主要讲的是什么呀?夏岩青松: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中观的理论主要有九⼤因,其中五⼤因是⾃续派与应成派共同的理论,称为共同五⼤因,另青松外四⼤因则是应成派独有的、不与⾃续派共有的理论,所以称为不共四⼤因。
夏岩:噢,这样呀。
夏岩青松:我们⾸先简单介绍⼀下⾃续派与应成派的差别。
侧重讲解具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就是⾃续派,他的特点是有所承认,以青松⾃⽅他⽅共同承认的三相理论来作推理,这就是⾃续理论(或称⾃续因)。
侧重阐述远离⼀切承认的真实胜义就是应成派,他的特点是⽆任何承认,以他⽅的承认来推理遮破他⽅的所⽴观点,这就是应成理论(或称应成因),应成因有四个,称为不共四⼤因。
夏岩:嗯,明⽩了。
那具体是哪些不共的四⼤因呢?夏岩青松:这四⼤因分别是:青松1)汇集相违应成因,2)根据相同应成因,3)能⽴等同所⽴不成之应成因,4)他称三相应成因。
夏岩:那先来说⼀下“汇集相违应成因”吧。
夏岩青松:什么是汇集相违呢?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为了打破他宗的邪执,把对⽅观点当中相违的两点汇集到⼀起,然后说这是⾃相⽭盾的,给他们发太过(基于你⽅这两个相违的观点,应成怎样怎样的过失),这样的⽅式作破斥,这就叫“汇集相违应成因”。
夏岩:嗯,这个好理解,能否举个例⼦呢?夏岩青松:譬如,数论外道说“稻芽在稻种中已有”,数论外道承许⾃⽣,他们说果法在因当中已经存在,芽已在种当中,这时候青松是⼀体的法,⼜说“稻芽从稻种⽣”,事实上成了两个法,⼀个稻芽,⼀个稻种,成了两个法,前⾯说是⼀个法(⼀体的法),后⾯说是两个法,前后成了相违。
把这两种相违汇集到⼀起,再还给他们。
稻芽在种⼦中已经有,然后还产⽣,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应成⽆义⽣。
夏岩:再说⼀下“根据相同应成因”吧。
夏岩青松:你要成⽴⼀个观点必须要有理由根据,如果理由根据是相同的话,那么必然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他⽅青松所不能接受的,由此⽽遮破他⽅的观点。
中观共同五大因-推荐下载
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离一多因在所有理证、所有逻辑论式中,就好像宝剑最锋利或者矛的最尖锐之处,任何东西与之接触均会被砍破一样。
虽说离一多因是观察万法本体的一种因,但实际上,只要以离一多因来观察,因、体、果等任何法都是无法堪忍的。
自空中观、他空中观 略表 7稿
自宗观点
自空中观、他空中观 略表
——释道净 整理 学习笔记 仅供参考 7稿 qq973451196
由分别解释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密意,分为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 ——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自空中观 他空中观 法轮 第二转法轮 第三转法轮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具有分离之体性,如来藏以客尘空; ——中论 无有分离之体性,藏以无上法不空。 ——宝性论 自空中观,把轮涅所摄的万法, 抉择为远离一切边的,显宗大乘 他空中观,把轮涅所摄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边的, 教证 宗派, 显宗大乘宗派,就无为光明显现分的侧面抉择, 其中,就法界无生的方面抉择, 由此成为连结显密之津梁的中观, 称为自空中观。 称为他空中观。如《宝性论》 、 《法界赞》等, 如《理聚论》 。 均为他空中观的重要论典。 ——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自:轮涅万法 他:客尘、无明 自:无上法、光明显现分 要点 空:离诸见、远离一切边、无生 空:具有分离之体性 不空:无有分离之体性 分类 自续派单空、应成派离戏空 随理唯识宗唯识、随教唯识宗光明 诠表 遮诠 表诠 抉择 方式 遮诠 无遮(大无遮) 非遮 世俗谛:显现 世俗谛:实相现相不统一的境与有境——无明 二谛 (轮涅万法:无明、光明) 胜义谛:实相现相统一的境与有境——(空性之) 胜义谛:空性 光明(正智) 二谛关系 二量 基 理能破因 理所破 理 理所得 五道 所断 道能破智 道所破 道 道所得 五道 所断 果(无学道) 中观定义 光明分 何时空、 何时不空 次第 一本体异反体 胜义离戏量 空性 共同五大因 不共四大因 轮涅(无明、光明)显现总相 总相空性见 资粮、加行(及后得位) 遍计执着 中观根本慧智(如所有智) 无明显现 空性(光明) 见道、修道(入定位) 俱生执着 遮一之异体 ( 《他空承许狮吼论讲记》 ) 名言净见量 (空性之)光明 三大理论(见《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 无明显现总相 总相光明见 资粮、加行(及后得位) 遍计执着 尽所有智(二智双运) (净见量) 无明显现 (空性之)光明 见道、修道(入定位) 俱生执着 二智双运见明空双运 不住任何戏论边故,称为中观。——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若问:既然不是宣说,胜义理论前如来藏不空,那是在哪方面宣说呢? 答:单单是以名言净见量,安立如来藏的光明分而已。 如果以胜义理论进行衡量,如来藏的本体,同样是离戏的大空性, 否则,不能周遍法界有情,且不能成为法性。——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最初,修习自空中观极为关键,因为断除轮回根本的实执,完全依赖自空中观见。 而且,如果对自空中观,没有把握住要点,再说哪种, 心性光明之类的美妙名称,也只是名称动听而已。——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按自宗宁玛派的观点,自空中观本与他空中观,圆融无违, 如堪布根霍《定解宝灯论注释》中所说: “自空他空互相诤议大,若堕现空之边则有 过,现空不违双运宗派胜,持此岂非已胜一切宗。 ”——中观总义 智圆法师
破边执品第十四
破边执品第十四通过前一品的学习,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无论是外境,还是有情的根、识,都是众生的无明分别、增益出来的。
因此在众生的心识前,似乎显现了万法,但其实都是空的,一点都没有自性。
就像水月,看起来是显现了,但是显现的当下就是空的,没有一丝一毫自性的存在。
这就是中道而观的中观见。
但是世间众生执著万法为实有的习气非常重,所以在这一品中,大慈大悲的圣天菩萨对万法的实有进行深刻而广泛地遮破。
所谓万法的实有,就是认为万法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
与万法显而无自性的真相相比,就可以很明显看出这种见解偏离了中道,滑到了有边,所以必须要破掉这种边执。
丁三、特说离边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正说;二、别说有为法远离生边真实性。
戊一、正说分二:一、略明其体;二、以因广明。
己一、略明其体前一品结尾时说:“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有人就产生这样的疑惑:难道这个世界上有自性的事一点都没有吗?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然彼皆非有。
(唐译:诸法若实有,应不依他成,既必依他成,定知非实有。
)颂文直解如果有一个法,不依赖任何其他的因缘而成立,这个法才能被说为是实有的法。
但是这样的法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存在。
(唐译:如果一切法的性、相都实有,应不依赖其他的法就能成立。
既然色等的法都必依赖他法方可成立,如此岸、彼岸互相依赖,则可定知一切法都非实有。
)释义本颂前三句阐述了实有的法相,第四句否定了诸法实有。
要破实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实有。
平时大家说一个东西实有,就是认为这个东西是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
比如说现在经堂里看到的佛像、柱子、道友,大家会觉得是实实在在的,听到我在讲法的声音,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是我们世间人对实有的直接认识。
那么圣天菩萨这里归纳的关于实有的法相,则非常严谨,是说“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
意思是说,一个法的实有,就是指这个法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的法,能独立地存在。
最新中观(中观)
中观,有多个方面的意思,有宗教学解释,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
目录概论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社会学解释经济学分支概论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词madhya(中、中间)加上最高级词尾ma,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
龙树在《中观论》中,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释迦牟尼所说的中道[1][2],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3]。
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
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4]。
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而成,皆是空[5]。
了解一切法无自性[6],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
由中观而得致涅槃[7]。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
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
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简介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以下文字,可谓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而其根据,在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也就是缘起法。
发展中观,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之一。
其创立人为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
龙树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空”。
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
但龙树赋予它中道的含义。
所谓中道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
龙树并未肯定存在与非存在两极端,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又拒绝因或果本身会有自性。
《中观学概论》补充材料
《中观学概论》补充材料一、中观学源流与传播:1、中观学的传承历史:中观是印度大乘佛教首先出现的学派,此一学派约在公元2~3世纪间由龙树菩萨所创立。
龙树上承《阿含》与《般若》思想,确立了“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的中观宗旨。
由于中观主张诸法毕竟空,所以中观学派又被称为空宗。
在佛教史上,中观学派不仅在印度本土有其重要发展,而且也流传到汉、藏二地,对该地区之佛教有深远的影响。
不过,中观在发展的过程中,却也出现和大乘佛教其它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如在印度本土,中观到了后期(约8~11世纪)与唯识发生合流;在中国,中观则与如来藏思想合流;在西藏,中观则和思教合流。
本文所讨论的,并未包含融入异说的部分,而是早期龙树《中论》里的基本观点,以及中期中观论师清辨和月称等人的见解。
2、理论基础: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自性空的思想。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相依共存的关系(因缘生法),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
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中观学看来,只有遣除(破除)了对因缘(条件)所生法(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生起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性空和中道。
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着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窨方面看)、不来不去(从时间方面看)。
在他们看来,生灭、常断、来去、一异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
如果远离了这四对等二边,就意味着破除了对主观认识人和客观世界的实有执著,从而就显示了空性真理,同时,中观学还提出两种真理说(二谛)。
认为在了义之正理(真谛: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性空之同时,还应当相应的安立相对真理(俗谛:又名世俗谛、俗谛、名言谛),对修持佛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覆盖无明(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和众生的存在。
中观利器之五大因、四大不共应成因
中观利器之五⼤因、四⼤不共应成因抉择⼆转般若空性见的教理依据是什么?答:教证:如佛在第⼆转*轮的《般若⼗万颂》中说:“须菩提,若对微如毫端的名相产⽣了执著,也不得究竟佛果。
”《般若⼆万五千颂》中说:“善来、善男⼦,修习般若,⼀切法不执,⼀切法不住。
因般若波罗蜜多⽆住,⽆能过于彼者。
”《般若⼀万⼋千颂》中须菩提⽩佛:“若对有为法产⽣执著,相似之法忍尚不可得,真实法忍,更不可得。
”佛说:“如是如是,汝对⽆为法产⽣执著,也不得法忍。
”《般若摄颂》云:“虽说证蕴空,菩萨勇⼠者,尚⾏相状故,未信⽆⽣处。
”理证:⾃续派与应成派共同使⽤的五⼤因:⾦刚屑因、破有⽆⽣因、破四句⽣因、离⼀多因、缘起因。
应成派不共四⼤因:汇集相违应成因、根据相同之应成因、能⽴、所⽴同样不成⽴之应成因、他称三相应成因。
《应成派是如何看待万法产⽣的呢?》同是⼤乘中观宗,为什么不问⾃续派如何看待万法产⽣,唯独问应成派?虽然五⼤胜义理论是应成派和⾃续派为遮破诸法在胜义中实有存在,共同使⽤的⼯具,但是应成派抉择的离戏空性最为究竟,⽽⾃续派分开世俗、胜义⼆谛,承认诸法在胜义是空性,在世俗中真实存在,显然是不合理的。
既然应成派不分⼆谛,也不作任何承认,他们如何看待世俗万法的产⽣呢?应成派认为,在世俗分别⼼⾯前只能承认是缘起⽣,缘起⽣因为是假⽴的,不成实有,故不落四边。
缘起⽣就是因缘所作,所作即是⽆常,⽆常就不是真实⽽是假⽴,假⽴的法没有真实性,从未真实产⽣过,对假⽴法⽽⾔,⾃⽣、他⽣、共⽣、⽆因⽣⽆从说起。
这缘起理论有两个前提:第⼀是从现法的⾓度,现法就是世俗显现法,也叫世俗诸法,简称显现、现法,这是观待空性⽽说的:即观待空性⽽说显现,观待显现⽽说空性。
缘起理论说的是显现,胜义理论抉择的是空性。
或者从现法⾓度说缘起,从空性⾓度说胜义。
应成派站在现法⾓度承认因缘所⽣法,并⾮像⼀些世⼈误解那样,说应成派唯⼀是随顺众⽣分别⼼⽽有所承认,他们⾃⼰什么都不承认。
龙树的中观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龙树的中观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龙树的中观学说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
它由龙树(Nagarjuna)在公元2世纪创立,成为了佛教中观派(Madhyamaka)的核心教义之一。
中观学说强调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存在方式。
龙树的中观学说在佛教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观学说的核心观点是“般若空性”(Sunyata),即世间万事万物皆缺乏实性和永恒性。
它主张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相对的、以因缘为起因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
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佛教中的实体论,提出了一种观照事物真实性质的新方式。
龙树的中观学说对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观点,否定了任何固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中观学说提出了依照因果关系和相对性来理解世界的方式,强调了人们应当超越二元对立和狭隘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万有。
另外,龙树的中观学说也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为佛教哲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哲学思想体系,如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
中观学说的般若空性概念为后来无我学说和现代哲学中的唯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龙树的中观学说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强调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存在方式。
中观学说的般若空性观念对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和狭隘观念的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世界的万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我们将对龙树的中观学说进行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龙树的背景和其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探讨他对佛教中观思想的独特解释,并介绍中观学说在佛教思想中的地位。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龙树的中观学说。
我们将解析他的中观观点和理论,并探讨他对中观视角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介绍他的著作和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解释他的观点,并分析其哲学思想的深层意义。
中观总义讲解
中观总义讲解
中观总义是一种哲学概念,旨在探讨存在的本质和宇宙的结构。
它试图超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二元对立,提供一种综合的视角来理解现实世界。
中观总义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即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或主观观念。
它认为现实世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这些因素可以是物质、意识、价值等各种要素。
因此,中观总义试图将这些要素综合起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中观总义强调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整体是由个体组成的,而个体又受到整体的影响。
因此,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种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宇宙的结构。
中观总义还强调了相对主义的观点。
它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受到主观偏见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因此,人们的认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中观总义强调了尊重不同观点和文化的重要性,提倡对多样性的认同和包容。
中观总义不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等。
通过运用中观总义的视角,人们可以更全
面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实世界。
总之,中观总义是一种综合的哲学观点,试图超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二元对立,提供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存在的本质和宇宙的结构。
它强调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相对主义的观点以及对多样性的认同和包容。
通过运用中观总义的视角,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
第四、学与修的三种层次
第四、学与修的三种层次针对圣者见道之前的修行者来说,学与修可以各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首先学法有三种层次。
下等的学,是能够对所学法的能诠文逐字逐句地进行正确地消文;中等的学,是能够将能诠文和所诠的实际意义联系起来,在心中能初步显现出文句所对应的所诠义的总相;上等的学,是进一步理清经论的科判结构,或者找出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以四种道理等的思维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将法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在心中对所诠义产生没有任何疑惑的定解。
其中中等的学,已经产生了闻慧,上等的学,已经产生了思慧。
修行也分为上中下三种。
下等的修,是不离上等的学所产生的定解,进行如实的观察修;中等的修,是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的过程,即通过观察修已经能够产生短暂时间的安住修,但在烦恼习气等的作用下,不久又退失,退失后再度在定解的摄持下进行如实的观察,并进入到安住修;上等的修,是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中等修后,能够自在地以定解的力量安住在所缘之境中,并最终产生出修慧来。
如果只有下等的学的水平,这时如果去修持,是不可能修起来的,因为没有正见,心中都是无明、邪见、疑惑,怎么能修出佛法的功德呢?就像蒸沙子不可能变成米饭一样。
如果已经产生了中等的学,则已经可以开始修行,但是因为理路不清,思慧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修行会很慢,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应该加强深入思维,融会贯通。
如果已经产生了上等的学,具有了清晰无误的定解,这时就应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先从下等的观察修开始,慢慢串习成熟后,就能顺利进入到上等的修行。
有的人喜欢闻思,修行的意乐和习气都不够,在产生了上等的学后并不进行修行,这样时间一长,他心中的思慧就会被忘记了。
大家应该检验一下自己目前处在学与修的哪一个水平之中。
比如说学修皈依。
下等的学是将皈依的原因、目的、重要性、利益、对境、生起的种种方便、体性、类别、学处等内容逐字逐句理解清楚;中等的学是联系自身和众生等等的实际,在心中显现出这些皈依的能诠句的所诠义;上等的学是将皈依的各项内容如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思维,最终获得皈依的定解。
中观体系表28
1、根本中观 :文殊—龙树《中观根本慧论》 ,圣天《中观四百论》等。
宁 玛 传 承 中 观 体 系 表
一、自空中观 (二转法轮、 (以二谛理 如所有智: 抉择: 离戏空性,真空 两木相因, 界部,中观宗) 火起木尽) (胜义量 遮诠) (共同五大因: < 甚深见派 > 金刚屑,破有 (现空二谛: ) 无生,破四句 胜义谛:空性 生,离一多, 世俗谛:显现 大缘起因) 迷乱:六凡 (因无相,果无 显 清净:四圣 愿,体空性) 现 (对境:色法) (有境:一切智智) 2、随持中观
A、中观应成派 甲、入定位:纯实证境界, (佛护、月称、 大无遮,离言,无任何承许 寂天等论师) 子、胜义谛: (不共四大因: (离戏,空性) 汇集相违、根 乙、出定位 丑、世俗谛: 据相同、能立 (显现当下 等同所立不成、 离戏空性) 他称三相理论) ( 《入中论》等) 子、究竟胜义谛: B、中观自续派 甲、胜义谛 (离戏,空性) (清辨、静命、 丑、暂时胜义谛: 智藏等论师) (显现当下)单空) (三相理论) 乙、世俗谛 子、随经部 ( 《般若灯论》 、 《中观庄严论》等) 丑、随唯识宗等
第二转和第三转二者密意双运,如此修行的就是我们宁玛巴自宗。——法王如意宝《诸乘要诀》 Qq 973451196
中 观
《宝性论》云:“具有分离之体性, 如来藏以客尘空, 无有分离之体性,藏以无上法不空。 ”如来藏以无上功德法 不空,以二取客尘显现法空。 (表诠;非遮:有破有立) 中观大致可分为四种: 真实自空中观:是指大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从无遮的 角度建立大空性,真实大中观的见解。 相似自空中观:是指中观自续派的见解,相似是因为 他遮破了诸法的实有这一面。他们是承许宗法理论观察诸 法有三种过失,分开了二谛,所以它是相似自空中观,没 有决择远离一切戏论的大中观,暂时安立了单空的见解。 真实他空中观:承许现空双融净见量面前安立的观 点,宝性论及赞法界颂中所含等等的密义。 相似他空中观:是指唯识等见解,依他起识自证分以 遍计法而空,依他起实有。 ——益西彭措堪布《如来藏大纲他空狮吼论讲记》 (此表依益西彭措堪布《中观总义》等论整理)
中观总义(6)益西彭措堪布
中观总义(6)益西彭措堪布中观总义(6)(四)、因及⽐喻的差别⾃续派的因和⽐喻,为⾃他所共许;应成派的因和⽐喻,唯是他⽅所承许。
《遣除单秋疑惑论》中说:“⽉称论师说到他称因和⽐喻等遮破的次第。
”《给沙格西辩论书》中说:“三相理论,如果在⾃他宗前共同以正量成⽴的理论抉择⽆⽣空性,则是⾃续派的胜义理论;如果只是以他宗⼀⽅承许⽽借⽴的理论,来抉择⽆⽣⼤空性,才是应成理论。
”《⼆谛论⾃释》中说:“⽐量之因和所⽐量之法都是⾃他宗前显现的宗法,宗法、所⽴法、⽐喻都能如是安⽴。
如果⼆宗前不成⽴宗法、所⽴法等,则在⼼相续中不会⽣起真实的⽐量。
”问:上⾯说应成派运⽤的⽐喻也只是他⽅承许的⽐喻,但在应成派寂天论师的《⼊⾏论•智慧品》中出现了“以⼆同许喻”的句⼦,明显说是以⾃他共许的⽐喻,这不是前后相违吗?答:应成派⾃宗不共抉择根本慧定的境界时,因和⽐喻都是随他宗承许的,并⾮⾃⽅承许,但在抉择出定后得位的境界时,因为有共同显现分,所以⽐喻也是⾃他共许的。
以上讲述了⾃续派的三相理论是⾃他共同以正量成⽴的理论,应成派则唯⼀是他称三相理论。
那么,应成派是否何时也不承认⾃续理论呢?对此,需要善加简别:⼀、应成派抉择⽆⽣⼤空性时,都是以他称三相理论破斥他宗,这时不承认⾃续理论,因为胜义中毫⽆承认的缘故。
⼆、应成派随顺世间有情安⽴名⾔谛时,同样承认⾃他共许的三相理论,因为存在⾃他⾯前的共同显现分故。
譬如,现见炊烟为因,可以推知有⽕;以⾝语的表现,能判断是否是苏醒⼤乘种性的⼈;以⾝语之相,可判断是否为不退转菩萨;依三相理论能成⽴前后世等。
因为⾃他⾯前存在⽆欺的共同显现分,显现上⼜有各种差别,这是⾃他共同承许的,所以需要成⽴⾃他共许的有法、所⽴、因和⽐喻。
三、造成⼆派运⽤差别的原因以⾃宗来说,《中观庄严论释》中说:“由此可知,着重讲解具有承认的相似胜义是⾃续派的法相,侧重阐述远离⼀切承认的真实胜义则是应成派。
在安⽴此⼆派别的法相时,区分承不承认名⾔中⾃相成⽴以及应⽤正因的⽅式等差别来安⽴,仅仅属于⽀分的类别,可归属于上述的法相中。
藏传因明之术语
中国藏传因明之术语藏传因明因明在中国藏地的传承。
因明是随着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的。
藏传因明特别注重其中知识论的内容。
亦即藏语文中作为取得真理,验证真理的尺度和传播真理的方法的“量学”部分的内容,故又称之为“藏传量学”或简称量学、量论。
以11世纪的俄?洛丹喜饶为分界,之前以译介印度因明著作为主,称之为古量论。
之后,开始出现藏人的因明自著,并形成了“摄类”的因明范畴体系和应成论式的特色,称之为新量论。
最早是由寂护和赞法人法光共同译出陈那的《因轮抉择论》,之后三大译师吉祥积、智军、龙幢译出陈那、法称及其后学的因明著疏共19种。
藏传因明的中心人物,习惯上概称为“玛、俄、萨”。
“玛”即玛善慧,阿底峡的弟子,他译出了法称《释量论》及第一品的自注和帝释慧对后三品的注释,又翻译了法称的《诤正理论》。
“俄”即俄?洛丹喜饶,在克什米尔留学时,与利他贤共同译出了法称的《量抉择论》等,至此,陈那因明八论和法称因明七论都已被译出。
洽巴?曲吉森格(亦译“洽巴曲森”)是新量论的第一位大家,著有《量抉择论广注》、《量论摄义祛蔽论》,把法称因明义理概括为十八组范畴,开创了藏传因明“摄类”的新风格。
“萨”就是萨班?贡噶坚赞,他系萨迦派第四祖。
著有〈量理藏论〉,是黄教兴起前藏传因明的代表作。
14世纪中,布顿宝成著有〈量抉择论注释明显句义论〉,仁达瓦童慧也有一部陈那因明的专著,并曾为宗喀巴、贾曹杰、克珠杰之师。
宗喀巴是格鲁派(黄教)的始祖,他发挥了法称后学教义派的思想,把因明与内明融合,著有〈因明七论入门〉,开创了黄教因明的传统。
贾曹杰著有〈释量论颂能无颠倒显示解说道论〉等。
克珠杰著有〈因明七论除暗庄严论〉等。
根顿朱巴(一世答赖)则著有《释量论释》和《正理庄严论》。
在“摄类”的著作方面,较著名的有协饶仁钦(1405—?)的《热堆摄类》、赛?阿的扎西(1688—1738)的《量论要义根本释智者颈饰》、普觉?强巴的《因明学启蒙》。
还有龙朵活佛的《因明学名义略集》、工珠?元旦嘉措的《量学》等等。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麦彭仁波切(一)空性:初学者依靠离一多因等进行观察时,如果思维瓶子等了不可得的意义,则在未经观察的侧面存在,而一经观察则不存在,以思索这一实相的现空轮番方式显现空性境界。
(二)双运:当时,通过思维它的单空也不成立或者本为空性的同时即是显现的道理,从而对如水月般“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生起殊胜定解。
尔时,现出缘起性空无违的境界或者称为通达现空双运。
(三)离戏:彼时显现、空性这两者虽然在词句表达的方式中异体存在但就本体而言丝毫也不可分割,对此无二无别的道理生起定解,破基显现与所破空性结合起来而执著的妄念自可消逝,现出远离破立而能自然安住的离戏相。
(四)等性:对于这样的离戏长久串习,从而观待有法的法性各自分开的偏袒所缘之行境得以清净后,对诸法自性等性生起殊胜定解而趋至究竟。
如是空性、双运、离戏、等性即是中观的四步境界,依靠逐步修习前前而对后后之理生起定解。
这些是极为关键的殊胜窍诀要点。
---麦彭仁波切--中观的“不破显现”在说“不破显现”之时,千万不要理解成自性不空的显现另外存在。
譬如,水月正在显现即是空性,而抛开显现后另外一个空性是绝不存在的。
同样,空性也不需要理解成毫无显现之义,假设连显现也不存在,则它的空性也杳无踪影。
因而,空性与显现二者相互之间一者无有,则另一者不可能存在,一者存在,另一者必定存在。
存在的方式既不是像黑白线搓在一起那样各自分开存在,也不是像排除一者后另一者才接踵而至那样轮番交替,而凡是空性决定为显现,凡是显现决定为空性。
如果对这两者永远无合无离的本相生起了即使千佛遮破也不退转的诚信,则证明对中观论典的闻思观察已臻究竟。
从此以后,无论认真修行显密任何道,都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麦彭仁波切--•纽多2007-04-04 20:33:28[举报]在二取习气未断的当下,显现断然是相似有的.但在佛智之中,随顺二取的颠倒显现是断然无的,因为已经解脱于空明本基之中.此就是说,梦是有的,对做梦的人来说,不可将梦断灭成空.再则,对于梦醒来者,梦是决定无的.对于圣智的量,他认识到"空性",但是对于"不空"的有情,所以要用"不空"的话来逐渐导引.•水月道人2007-04-04 22:43:35[举报]佛智之中虽已经清净了二取的颠倒习气显现,然身智任运不灭与本净无生为唯一之明点性,即使解脱于本净地,然自性光明与大悲周遍之觉性妙力何曾断灭?此究竟显现如何遮破?因与本体一味故。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姚南强神泰《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
”其实因明就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上的区别。
一、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天主《入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
陈那《理门论》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
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
在篇幅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天主《入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
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
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
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把因明定位于专门用以论证“佛成为定量(终极真理)”的一个学科。
由此,因明从内外道公用的论辩工具转而为大乘佛教的知识论。
这个知识论就是要论证这个世界的空、假、中道,由此转向了中观。
法称在藏传佛教中被列为六庄严之一,位龙树、提婆、陈那之后,一般认为法称为陈那再传弟子,应归唯识,但实际上,法称因明中兼有经部和中观的思想,故藏地常称法称为经部瑜伽师或瑜伽中观师。
藏传因明自称为“量学”,尊陈那后期著作《集量论》为量经,以量的研究为主旨,量学内部又分为心理论和因理论二部分,后者才是逻辑与论辩学。
即使在讲逻辑推理问题,也必定要加个“为量识认定的”前提。
这种体系上的不同,可以宗喀巴《因明七论入门》为例。
全文共分四品,第一品“讲境”,这是对认识对象的分析。
中观共同五大因
中观共同五大因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古印度中观九种论著
古印度中观论著九种·序言哈尔哇·嘉木样洛周仁波切序在佛教中,中观是一个很重要的法门,可以认为中观就是显教的精髓。
显教有两大内容——方便与智慧,中观讲的就是智慧。
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重视的五大明论,其中最主要的一科就是中观,学习俱舍与因明都是为了学习中观。
先学因明,是因为因明是学般若的眼目;后学中观,是因为中观是学修般若的果实。
学中观的目的是要见道,是要得到清净的中观正见。
中观讲的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可以证悟空性,可以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断除烦恼的根本。
现在有些人有个误会,以为只有藏传佛教才讲中观,而汉地不重视中观。
其实不然,在隋、唐以前,汉地有许多高僧大德翻译和研修中观学派,留下了许多很好的译著,无论是传承还是内容,都与西藏没有区别。
在汉传佛教里,中观的传承,是由龙树菩萨而青目,青目而慧文,慧文而慧思,慧思而智者大师,并由智者大师结合龙树菩萨的直接加持“短传”,而开创了天台性空宗。
这些大德,对中观法门,对中观正见,都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与教授。
此外还有很多大德,如唐朝的清凉国师,也对汉地中观的弘传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的法脉中,清净的中观正见,也是由龙树菩萨、月称论师传承而来的,在宗大师身上,也同样有龙树菩萨的直接加持“短传”。
由此可见,中观学在汉地过去曾经是非常受重视的,只是后来逐渐地被淡忘了,今天则更难以寻见了,所以任杰老师此次翻译这些中观论著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还有一种看法,有些人似乎以为密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需要任何的基础,一修就能即身成佛。
这也不对,其实密乘的基础就在于显教,特别是在于中观。
我们之所以认为中观那么重要,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它是学、修密乘的基础,只有得到了菩提心和中观正见,才能真正进入密乘。
在藏地,五大明论中,般若学得比较广,一般要学五到六年,而中观一般只需学两年。
这并不是说中观比般若要简单得多,而是因为般若学是中观的基础,中观正见是学般若的果实。
中观第二品颂词的理解
中观第二品颂词的理解摘要:一、中观第二品颂词简介1.中观思想的背景2.第二品颂词的主题二、中观第二品颂词的主要内容1.诸法无自性的观点2.破除对自性的执着3.强调中道观三、中观第二品颂词的现实意义1.对治执着与偏见2.指导修行与生活3.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四、总结1.中观第二品颂词的核心思想2.对佛教修行与社会的启示正文:【中观第二品颂词的理解】中观思想是我国佛教中一个重要的哲学体系,源于龙树菩萨的《中论》。
中观主张一切法无自性,破除对事物的固定认识,提倡中道观。
第二品颂词作为中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观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观第二品颂词简介1.中观思想的背景中观思想产生于印度,后传入我国。
它是在批判部派佛教的基础上,吸收了般若经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中观的根本立场是“诸法无自性”,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系,反对孤立、绝对的认识。
2.第二品颂词的主题中观第二品颂词的主题是破除对自性的执着,强调中道观。
通过对自性概念的分析,指出自性是空无的,以此来破除人们对事物的固定认识和执着。
二、中观第二品颂词的主要内容1.诸法无自性的观点中观第二品颂词主张一切法无自性,认为事物的存在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绝对独立的实体。
这种观点有利于破除人们对事物的固定认识和执着。
2.破除对自性的执着第二品颂词通过对自性概念的分析,指出自性是空无的,以此来破除人们对事物的固定认识和执着。
这种破除执着的方法,有利于修行者达到解脱的境地。
3.强调中道观中观第二品颂词强调中道观,认为事物之间既非绝对独立,也非绝对依赖,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修行者应遵循中道观,避免陷入极端与偏见。
三、中观第二品颂词的现实意义1.对治执着与偏见中观第二品颂词的诸法无自性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事物的相互依存和关系,从而对治执着与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执着于某种观念而产生偏见,影响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中观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执着与偏见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
“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
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
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
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 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离一多因在所有理证、所有逻辑论式中,就好像宝剑最锋利或者矛的最尖锐之处,任何东西与之接触均会被砍破一样。
虽说离一多因是观察万法本体的一种因,但实际上,只要以离一多因来观察,因、体、果等任何法都是无法堪忍的。
所谓的离一多因,具有几种不共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简明易懂”,不论多么愚笨的人,只要一不成立多就不成立,多不成立的话一也不成立,一和多的概念非常简单,不像自生、他生、共生那样复杂。
第二个特点是“便于思量”,离一多因的整个推理和观察方式非常方便,如“一切万法无实有,离一多因之故,犹如影像”,这种推理非常容易。
第三个特点是“坚不可摧”,依靠离一多因推测出的结论,是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呢是。
可以说,依靠它所推出来的真理,任何理证也无法推翻。
在中观的五大因中,虽然缘起因是最根本的,但所谓的缘起因必须要在离一多因的基础上建立,如果离一多因不成立,缘起因也就无法成立。
下面就会讲到,离一多因与缘起因实际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切万法真正去观察时,一不成立多也不成立、多不成立一也不成立,根本无有一种独立自主之法,全部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因缘而显现的,就像幻化师的幻化显现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缘起。
实际上,离一多因的含义也是一种缘起性。
由于缘起性与离一多因实际是一种本体,那么,其他四大因可以包括在缘起性中,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离一多因当中。
总的来讲,缘起因和离一多因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
金刚屑因:它是抉择因果中“因”无自性的理论。
刚屑因”是详细观察因的理论。
它的得名,是众生执著诸法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其邪见如山,而金刚屑因以其强大的威力彻底地破除了这四边生,如同金刚杵将其邪见的山击得粉碎,化成了极细微的碎屑,故以此比喻而得名。
它的方法是以芽、果为例,观察诸法产生的因。
凡夫执著产生诸法的因归纳起来共有四种,首先是外道数论派认为的自生,其次是内道的有部、经部、随理唯识、中观自续派在世俗谛中认为的他生,第三是外道裸形派认为的共生,第四是外道“现世美”承认的无因生。
从因的角度去观察,抉择不生。
从因的角度推理,叫作“破自他生因”。
“破自他生”是指破除“自生”和“他生”,这种推理的逻辑叫作“因”。
破自他生因也叫作金刚屑因。
这种逻辑是如何推理的呢?
首先,要观察有无“自生”的可能。
这是不可能的!平时,我们也不认为诸法是“自生”的。
在外道中,有“自生”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一个比喻:从太阳落山到第二天天明之前,虽然看不见太阳,但是,不是太阳不存在,太阳是存在的。
他们认为:同样,在稻芽没有产生之前,仅仅是看不见稻芽而已,实际上它也是存在的。
这是部分外道的观点,常人不这么认为,故也无须特别去破,这里主要是破“他生”。
很多人认为:“他生”是正确的。
例如,我们认为稻种和稻芽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稻芽是他生的。
下面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观察时同样没有教条可循。
前面曾经讲过,佛教里没有教条。
所谓教条,是指对于一个教派的观点和教义,不管是对是错,都要去相信。
但佛教并不是这样的,那我们该如何观察呢?
如果诸法是“他生”的,就有一个明显的漏洞。
例如,稻芽如果是因稻种而生的,那么它们的存在是同时的,还是有先有后呢?如果是同时存在,就不对了。
因为,这意味着因、果同时存在,即因存在时果也存在,果存在时因也存在。
既然因存在的时候果(自己)已经成立了,因还须对果起什么作用吗实际上,这个因是没有用的,即稻芽不因稻种而生。
这种逻辑,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
过,很少有人觉得因果是同时存在的,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明年长出来的稻芽,在今年的稻种上是不存在的,只有当温度、湿度等所有的条件具备以后,才会产生一个以前不存在的新稻芽。
”这是宏观世界中常人很粗陋的观点,而微观世界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概念。
当我们在最微观的世界中去观察时,会发现微观世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第二刹那时,第一刹那已经不存在了;而第一刹那时,第二刹那还没有诞生,那么,所有的物质的存在都仅仅是一个刹那而已。
在这样的微观世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一刹那地存在。
如果认为,在第一个刹那所有的因(条件)都具备以后,于第二个刹那果才产生,就意味着:在第一个刹那所有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种子、土壤等都具足时,果还不存在;当第二个刹那果产生、
存在的时候,所有的因却早已消失不在了,它们从来没有见过面。
那么,“因”是怎样把它的“果”产生出来的呢因存在时,假如果也存在,因就可能给果带来一些影响、起到一些作用。
但是,在果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因又能影响谁、作用谁呢仔细想想,因存在时,“果”就象虚空一样,“因”能对虚空起作用吗不可能的!同样,既然因果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有前后次序,果存在的时候,因又不存在了,那因怎么起作用呢这就象死人和活人,当一个人诞生之时,另一个人已经死了,那个死人能对这个活人做什么事吗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二人根本无法见面。
在微观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前后的两个物质不可能在一个时空中同时存在,既然不能在同一时空相遇,它们之间又怎么会产生因果关系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为何会产生宏观的事物呢这叫作因缘和合。
也就是说,在不观察时,一切都很好,可得的都能得到;但是,细微观察的时候,这一切都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证据,得不到因果的关系,那些平时认为非常实在的东西就开始在我们手中消失了。
经过以上分析,“他生”是不成立的。
但是,只有在微观世界中才能这样推理。
在宏观世界中,因果就象父亲和儿子一样是可以见面的,这是常人的观点。
实际上,宏观世界中所谓的“因”“果”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因果关系。
“自生”不成立,“他生”也不成立,那么“自他共生”更不成立,除此之外,有没有第四种生呢没有!由此可见,所有的物质是“不生”的。
因果关系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而是我们眼耳鼻舌的结论。
从眼耳鼻舌的角度看,有因果的存在、有六道轮回、有学佛成佛……;但是,通过逻辑推理,从非常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一切都不存在。
破有无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