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6,鸟---《鸟适于飞行特征》教学设计
鸟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教案
学生行为
1.看向PPT,并回答:
①蝙蝠、鸽子、老鹰……
2.看老师所给的图片,思考并回答:①不是②鸡、鸭、企鹅、鸵鸟等等。
3.观看图片,听老师讲解。
4.思考问题。
展示两幅图:结出它们的身形呈流线型。
1.【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
(1)观察两幅图,进行归纳总结。
并回答:“流线型”
抛出问题:(2)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
2.【鸟类前肢对飞行的适应】
(1)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
(2)观察图片,对比鸟类和飞机的形状,找它们相似的地方。
3.【鸟类体表被覆羽毛】(1)观看课件所示的图片,听老师讲解。
(2)观察羽毛的形状,听老师讲解。
(3)听讲。
4.【课堂小结】
(1)听讲,和老师一起回答“流线型”、“翼”、“羽毛”,并且思考鸟各类羽毛的作用。
(2)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后回答“不能”
(3)听老师讲解,记笔记。
响,比如鸟类的骨骼中空,
(1)PPT展示本节课内容
(1)仔细阅读题目,完成相关的两个简单课堂练习,
针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分
析。
(2)讲解每个选项的错误
点,最后简单讲解一下翅、
翅膀、翼手间的区别。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鸟》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生探究
3.生理活动
阅读资料总结:⑴有关鸟类消化特点的资料: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肉。⑵双重呼吸视频⑶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思考,大胆质疑,不要害怕控制不了局面,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必须适时地启发引导,让整个课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
2.布置作业:谈谈你对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这句话的理解。
3.总结学பைடு நூலகம்本节课后你的收获?
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第六节《鸟》
一.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点
二.鸟的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同学的探究活动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环节,并分组讨论制定相关的观察计划,然后通过展示出不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体形、翼、肌肉、骨骼特点等方面,是如何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
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 鸟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能力
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鸟的主要特征。
2.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同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PPT。
六、板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建议:收集当地一种鸟的相关资料。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观察与分析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纳社会责任——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二、教学目标1.阐述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评价任务1.任务一: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任务二:通过对鸟类的学习及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任务三: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关注鸟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情感教育,提升认识播放电影“里约大冒险”主题曲片段(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请看过的同学简单描述故事情节,说说你对鸟和人类关系的看法。
四、结束课题探究完应该怎么处理这只鸽子?自然界中,除了鸟类适于飞行外,还有没有脊椎动物能在空中飞行?(承上启下,体现知识的严密性。
)放生家鸽板书设计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定并实施计划观察法资料分析四、得出结论1.体形 5.消化2.翅膀 6.循环3.胸肌 7.呼吸4.胸骨 8.体温五、目标达成检测一、选择题1.(2019•广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鸟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表被覆羽毛B.体温恒定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胎生哺乳2.(2019•武汉)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3.(2019•安徽)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C.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飞行时所需能量的供应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4.军舰鸟善于飞行,有“飞行冠军“之称,白腹军舰鸟可以在狂风中旋转而下,安然降落,不受任何伤害,由此推测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A.翼和腿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肌肉D.两翼肌肉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①前肢变为翼②体温恒定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2019•连云港)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A.身体是否被鳞片B.是否用肺呼吸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生活在水中二、解答题6.观察鸟的体型回答下列问题:(1)鸟的身体呈,可减少空气的阻力.体表,前肢变成.(2)骨骼.(3)有些长骨,可减轻体重.(4)有独特的骨骼是,其上有发达的.可牵动两翼飞翔.(5)鸟的呼吸叫,有辅助呼吸,体温.7.观察鸟的体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可搏击空气.(3)鸟的骨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④,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产生飞行的动力.(4)鸟飞行时,有辅助呼吸,与肺一起完成呼吸,可以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8.根据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分析回答:(1)家鸽飞行时呼吸一次进行了次气体交换,称之为:呼吸.(2)鸟的呼吸器官是,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可以辅助呼吸.(3)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有:前肢特化成;(填肌肉名称)最为发达;体温高而恒定,属于动物(填“恒温”或“变温”).六、教学评价与反思亮点: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协作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 鸟 教案 (1)

课题名称:鸟 类
学科年级:
八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鸟类是空中飞行动物的代表,学生们都很熟悉,但对其可飞行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了解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2:使学生能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点:借助“观察与思考”观看“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的特点”,的视频,使学生能阐述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并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的组织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鸟,在充满生机的画面中,引入新课。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建立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概念讲述,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再次展示:各种各样鸟的图片和视频。
请学生总结鸟具有的特征。
归纳得出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视觉敏锐利于捕食,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观看视频和教材图文,绘出气体在肺和气囊中的流动途径。归纳总结:鸟具有气囊,可帮助呼吸。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循环系统。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鸟心跳频率高,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认真倾听、理解概念。
讨论得出:恒温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提问: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运送需要哪个系统参与?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1.6鸟教案

初二〔生物〕学科学习指导案
2019年 9月28日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
检测结果分析:
作业布置
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 ,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 ,为学生减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 ,合力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课堂活动气氛 ,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 ,愉快地“享受〞学习 ,切实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波莉亚〔数学教育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 鸟教案

鸟课题第六节鸟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生物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述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形成爱护鸟的情感。
教材分析重难点1.教学重点:鸟的主要特征2.教学难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设想教法引导法学法自学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课件、导学稿课堂设计目标展示1.阐述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预习检测1.鸟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2.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上的突起叫(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鸟的(视觉)发达,有些能在疾风中捕食。
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4.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想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属于(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6、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质疑探究通过p31探究活动,讨论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当堂检测1.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类(A)A、体表被覆羽毛B、趾端有爪C、颈部明显D、身体呈流线型2.鸟类的飞行器官是( D )A.鳍B. 羽毛C.前肢D.翼3. 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B )A、身体呈流线型,体被羽毛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C.长骨中空,充满空气D.有发达的胸肌4.家鸽飞行时的呼吸特点是( D )A.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 B.吸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C.呼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吸气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5.家鸽骨骼的特征是( B )A.厚而坚固 B.薄而轻C.厚而轻 D.长骨粗壮,短骨愈合在一起6.鸟类煽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D )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胸肌7.(2014,衡阳)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B )A.流线型体型B. 卵生C.双重呼吸D.胸肌发达8.(2014,怀化)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 B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胸肌发达③长骨中空,骨薄而轻④卵生⑤体温恒定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9.(2014,巢湖)“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句中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C.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 D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作业布置课后练习1—3题板书设计第六节鸟有喙无齿食量大体形呈流线型气囊辅助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形态结构特征鸟其他特征心跳频率高胸肌发达体温恒定骨骼轻、薄、坚固产卵繁殖主要特征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5.1.6鸟教案新人教版

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认知几种鸟形态结构上的区别;2。
探究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3。
归纳鸟的主要特征;4。
了解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对生物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1。
鸟类的主要特征;2。
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认同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3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视频、PPT和实验材料(活体家鸽,剖开的带内脏的家鸽,新鲜鸡腿骨,制作纸飞机的纸),课前将学生分组,抽签探究内容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类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鸟类又是如何飞翔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指出本节的学习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学活动一:多种多样的鸟自主阅读教材第30—31页“观察与思考”,请学生观察图中涉及的五种鸟类(1)比较不同的鸟类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初步认识鸟的多样性;(2)分析并尝试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的关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3)提出问题:上述这些鸟除了有各自适应的环境不同这一特点外,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发学生思考鸟类的主要特征,进入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教学活动二:鸟的主要特征思考:(演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折成飞机形状,一张揉成一个团儿,用同样的力掷出去,哪个飞行时间更长?说明飞行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同样大小的纸飞机,一个用力掷出去,一个让它自由落体,哪个飞行时间更长?说明飞行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两个大小一样的飞机,一个用纸折成,一个用木头做成,用同样大小的力掷出去,哪个飞行的时间更长?这又说明飞行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飞行可能与形状、动力、重量等诸多因素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鸟类到底有哪些特点使它有利于飞行。
初中八年级生物《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

《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社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本节课与旧教材比较,知识框架改变很大。
避免了像旧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讲解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编写。
教材在具体知识点的引入上不设定代表动物,而是从类群的层面分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的理念,通过“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来完成对鸟适于飞行特点的说明。
很大程度简化了旧教材过繁过难的教学内容,通过把学生直接带到生物圈的大气圈,使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空中飞行动物的知识与环境紧密相联系,突出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生存环境,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鸟的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培养了形成和具有善于收集和分析整理信息课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鸟的生存环境,提升爱鸟、惜鸟、护鸟的情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与研究问题重点:通过探究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概述鸟类主要特征。
难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研究问题: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虽对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熟悉,但对它们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空中飞行的知识还不甚明确。
而且初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一些活家鸽、骨骼标本和羽毛等实物材料和难以看到的内部结构的动画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学生个体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的探究中设置了直观观察、文字、表格等多种素材探究,还设计了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的活动,因此使认知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实验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示意图。
2.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鸟类飞行特点。
3.设置小组实验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鸟类飞行特点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实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这一章节中,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世界的探索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鸟类在天空翱翔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如模拟鸟类筑巢、迁徙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鸟类的生活习性。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5.1.6鸟教案1 【教学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的“观察与思考”;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重点和难点】: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的“观察与思考”;【课前准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鸟类在蓝天上飞翔……;昆虫在花丛和树林间飞舞……;我听到了鸟的叫声……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生:鸟类有翅膀,是飞翔器官。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不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
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
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标本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体表(被覆羽毛、裸露)。
体形呈(细长形、流线形)。
家鸽的躯干呈___形。
家鸽的前肢变为___,生有几排大型___,是__器官。
后肢有__趾,__趾向前,__趾向后。
尾部生有大型__,飞翔中起__作用。
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
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会飞不起来的。
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生: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的正羽是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它们在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师: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初中生物鸟适于飞行教案

初中生物鸟适于飞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鸟类的飞行特点和适应飞行的特殊结构。
2. 掌握鸟类飞行的原理和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动物适应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鸟类的飞行特点和结构特征。
2. 鸟类飞行的原理和方式。
3. 鸟类飞行的适应性解释。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鸟类飞行的兴趣。
2. 学习鸟类的飞行特点和结构特征,并了解鸟类的翅膀、羽毛等对飞行的作用。
3. 探讨鸟类飞行的原理和方式,比较不同鸟类之间飞行方式的差异。
4.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鸟类飞行的视频,并通过模仿鸟类飞行的动作来感受飞行的乐趣。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鸟类飞行的适应性解释,探讨鸟类如何适应空气中的各种条件。
6. 总结反馈: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反馈所学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后作业:
1. 回家观察周围环境,找出能促使鸟类适于飞行的因素。
2. 自主收集鸟类飞行的资料,写一篇小小的报告。
3. 准备一段关于鸟类飞行的小练习,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鸟类飞行的相关知识,培养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意识
和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鸟教学设计

第六节鸟教学设计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第六节鸟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第六节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时一课时五、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空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会飞行的动物,除了小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会飞的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为什么鸟儿能飞,而给人加上翅膀却不能飞,我们这节课将探究这一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探究.2.新课讲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鸟呀?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多种多样的鸟。
通过提问:鸟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归纳总结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特征。
结合同学的回答提出相关问题: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 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莱特兄弟就是从鸟类的这些特点中得到启示,为我们人类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飞机的问世。
提问:鸟的主要特征?学生回答: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提问:那么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猫头鹰是老鼠的天敌,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农林害虫鸟,鸡鸭鹅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观赏价值。
【精品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6 鸟---《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5.1.6《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在简单介绍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的基础上,引出“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这一中心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策划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实验,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计划(有问题提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等方法,来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最后对鸟类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教材的编写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态度。
2.通过观看有关人类护鸟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关爱鸟类,爱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难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授的过程中,播放有关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内容的教学资料片,并以此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归纳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教具设计教师准备了鸟类的双重呼吸的视频,以及“适于鸟类飞行的祥泰结构生理特点”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同时课前要求学生搜集鸟类的羽毛、骨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鸟类形态结构特点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课堂小结、作业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本案例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对鸟类形态结构特点的知识掌握,还强调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鸟类能飞?”“鸟类的哪些结构特点有助于飞行?”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自主探究鸟类形态结构特点与飞行的关系。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探讨鸟类形态结构特点与飞行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中,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一直是重点内容。鸟类作为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类群,其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不仅彰显了生物进化的奇妙,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生物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绝、思考、探讨,掌握鸟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与飞行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 File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6,鸟---《鸟适于飞行特征》教学设计
撰写人:XXX
《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在简单介绍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的基础上,引出“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这一中心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策划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实验,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计划(有问题提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等方法,来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最后对鸟类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教材的编写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态度。
2.通过观看有关人类护鸟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关爱鸟类,爱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难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授的过程中,播放有关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内容的教学资料片,并以此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归纳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征
教具设计教师准备了鸟类的双重呼吸的视频,以及“适于鸟类飞行的祥泰结构生理特点”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同时课前要求学生搜集鸟类的羽毛、骨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一.导入新课 1、列举常见的鸟类动物。
和学生一起区分能飞的和不能飞的鸟类动物。
2、模拟教学:
a、能飞的物体必须具备哪些特点?
b、怎样使轻的物体飞得远?
c、纸飞机能飞到上海吗?和教师一起了解鸟类动物的类型同学根据生活经验答出:
a、轻的物体才能飞。
b、改变性状
c、给它个马达确立:
“不是所有的鸟类动物都能飞的”观点目的是把学生思维引入到“适于飞行的特点”是:轻的;飞行时能克服空气的阻力的形状;和有飞行时的动力。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下,分布学习和探究的任务:
1 和
2 组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讨论和探究: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点。
3 和
4 组学生讨论和探究适于飞行的内部结构特点。
5 和
6 组学生讨论和探究适于飞行的内部生理结构特点。
(二)认真听取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接受任务,并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学生自觉地上讲台公布本组的学习情况。
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和探究各自的学习内容这一环节特别重要。
学生既要展示讨论和探究后的成果,又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该结果的原因。
(三)认真听取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点拨学生在发言时的难点地方。
a、龙骨突为什么会发达?
b、联系实际:哪些鸟类的龙骨突发达?为什么。
c、双重呼吸指什么?意义是什么?它跟一般的呼吸有什么不同。
(四)强调:家鸽是恒温动物的原因。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的意义是什么?(五)用视频的形式,总结:适于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学生联系实际观察哪些鸟的龙骨突发达,并知道原因。
知道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知道鸟类动物飞行所需的动力的来源和动力的意义。
感知并归纳:适于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把难理解的知识概念化为易懂知识。
进一步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达到这一节的教学目的三、巩固练习见下面训练题目学生完成练习,并相互矫正知识错误进一步巩固知识附.课内练习与巩固1.下面四种关于鸟的特征的说法,哪种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关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全身披有羽毛(除喙和足外) C.躯干呈纺锤形 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答案:A 2.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胸肌答案:D 3.鸟类外形上不同于其他类动物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被覆羽毛;
C.趾端具爪;
D.翅膀一对。
答案:A 4.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鸟的食量很大,消化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B.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 C.有羽毛的保护 D.鸟有迁徙的习性答案:D 5.人们常用“小肚鸡肠”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人。
事实
上,鸟类的直肠都很短,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答案:直肠指的大肠最后端连通到泄殖腔孔的一段,食物消化吸收后,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在直肠处形成了粪便,直肠收缩后将粪便排出了体外。
鸟类的直肠很短,粪便形成后可随时排出体外,这样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生物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八年级初二上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音乐八年级教学设计模版
Best work give best you
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