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过去,通过分析,发现平时的不足与缺陷,现对这次考试作一些分析。
一、考情分析1、题型:本试卷总分值100分,共25题,主要包括二类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通过此试卷达到了全方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等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
3、范围:本次期中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2课的内容,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
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既反映了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又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4、成绩:本次考试共有9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71。
也有一部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角度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结果导致失分过多,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0题,共4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适中,得满分的学生没有。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3小题、第18小题、第20小题。
在解答第3、18、20小题时,(1)严重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学生未能掌握考试的技巧,不能抓住关键字来审题,导致出错;(3)特别是解答第20小题时,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理解不清,不能很好的理解事件的性质。
,得分率最低,只有百分之二十,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
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也应加强历史和地理的有机结合。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今年的历史试卷和往年的试卷大不相同,多了30分的填空题。
整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
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非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5个填空题,三个材料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利用基础分析现实的能力、整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刚拿到试卷感到很熟悉,但仔细做起来又感到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不好做。
选择题和填空题重基础;非选择题引领学生整合知识,回答现实问题。
一、试题分析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
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但是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也很难直接得出答案。
这几年试题的确灵活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如第1、第15小题,填空题共计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第17小题。
材料新,出的习题紧扣现实分析历史现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总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导向性强。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选择题方面1、4、15、小题失分多,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第4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知识点记忆混淆,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学生所得分数看总体较好。
非选择题方面错别字多,影响得分。
16题填空题学生答的不好,主要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好。
这5个题均是书上的原句,抠出了重要部分进行检测,但学生基本是大致意思的掌握,很难答对,答准确,失分比较严重。
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夏庄中学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一、试题分析与整改建议1、本次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3、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再多渗透一些能力考查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
二、学生答题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辨别不清,知识混淆严重。
例如:选择题第12题。
2、未掌握科学的做题方法,遇到难题时无法用好的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22题第2问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对宗教的态度是什么?3、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发散性思维有待提高。
例如:21题第2问。
4、史料分析能力较差,无法对材料内容与课本知识相关联并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24题第2问。
5、学生审题不仔细,不会充分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选择题第10题;24题第3问。
三、学科教学的改进措施1、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要求,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会用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3、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在加大优秀生的培养力度同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学困生的辅导上来,利用兵教兵的方式让他们对基础性的题目也能掌握和理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合格率。
4、加强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也要加强学习能力培养,特别是阅读理解、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审题解题以及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规范答题。
通过材料题的专项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
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0题是宗教建筑图,26题是历史文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图,27题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28题是工业革命实物图。
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
如第27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学生答卷情况全年级共有考生331人,其中优秀人数(90分以上)112人,优秀率33.84﹪,及格人数293人,不及格38人,及格率88.52﹪,全年级历史均分79.87。
与1往年同期考试相比,有所上升。
本次试题共有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㈠选择题的答卷情况:全年级完成的情况都比较好,满分的较多,错误率高的题目有:3、4、8、9、13、16、23题,㈡主观性题目的答卷情况:全级最高分50分,失分多的题目有27题第三问;28题的第二问和第三问;30题的第一问、第三问和第四问;31题的第二问。
三、成因分析㈠选择题的错误原因:①历史知识内容多,学生记混了,张冠李戴;②粗心所致,明明选择的是A,但却写上了C;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不能很好准确把握;④复习中,我对世界古代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②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差,如28题第一问、第二问和第三问“图一图二分别反映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明者和发明时间分别是?动力机分别是?”许多同学只说了一个事件的作用,居然不理解“分别”的意思。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题分两大类型,第一类型为精挑细选,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第二类型为历史长河,共4题,共计55分。
本次试题设计合理,难易适中,题型灵活多样,既有图表分析,又有开放性题。
二.试卷成绩分析:
九年级(1)班平均分83.8 优秀率51.6℅及格率100℅
九年级(2)班平均分82.3优秀率43,3℅及格率100℅三.存在问题:
1.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基础知识欠扎实,如选择题第5题,
第9题,第10题,第13题,材料分析16题第1问、第2问,材料分析19题第3问,第4问。
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
2.个别学生对17题答的不好,因为17题历史跨度大,第一
问14-16世纪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第二问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反映哪一阶级的利益要求?第三问19世纪出现那一进步思想对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有重大贡献?这样的题对中下等的学生是一种考验。
3.个别学生懒惰,对于开放性题弃而不做。
4.个别学生卷面书写潦草,字迹不清,说明平时训练欠缺。
四.努力方向: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表扬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
4.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5.及时跟班,及时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个别谈话,督促提高。
九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我所带的2-4班应考人数103人,实际参考人数103人,总分100分,最高分是92分,最低分是16分,人均分为55.80,及格人数56人,及格率为54.37%,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为9.71%,成绩有点不太理想。
二、试卷分析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试卷难度中等,重点突出,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与中考的要求大体相当。
三、答题方面本次试题内容整体难度适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不扎实,导致基础知识应用方面失分太多。
还有一些同学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太差,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也从材料里面分析提取和综合归纳关键信息。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只做了选择题,后面大题一个都没做或者只做了一部分题,考二三十分的学生人数较多。
四、教情方面对于毕业班级,面临中考,所以上课节奏比较快,学生对所学知识复习掌握不够。
在课堂上,我经常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讲的比较多,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
在复习过程中,也忽视了对知识的归纳、整合与考查力度不够。
五、从试卷反映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出现了混淆的现象。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书写欠佳。
不少学生审题马虎,答题的时候错字满篇,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不能准确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更不能将材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4、学生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例如不能准确地找到做题的着眼点,不能从题干中找到关键字,答题时逻辑思维混乱,缺乏层次。
5、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厌学情绪较严重。
6、很多学生卷面不整洁,书写很潦草。
六、今后改进的措施1、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优化,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试卷说明从整体上看试卷,试卷覆盖面广,能紧密围绕知识点,重视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的设计具有发展性。
问题来源于课本,试题难度合适。
二、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中反映出以下问题:选择题满分20分。
出错较多的是需要记忆的小题。
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如最早原始人--元谋人。
第二题:非选择题,本试题总分30分,依旧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试卷上有大量空白,甚至没有试卷。
有的同学只做选择题,或者还有很多题没做。
(2) 一些同学不会审题甚至不仔细审题,答非所问。
如材料题题3问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许多同学答道家。
又如 2题问商鞅的思想,许多同学答创新精神。
(3)不会做看表格题题,看表格题得分过少(4)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没有记忆,比如分封制的作用。
(5)错字较多。
如秦朝--奏朝、三、建议1.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
没有看题就放弃了。
所以要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简便方法,是他们学习历史快乐起来。
2.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在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有的放矢地回答。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
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初三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试卷内容总体分析:这次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和对试题研究,特做以下分析: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这份试卷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分析:(一)选择题20个,共占40分,得分较高,平均分在34分,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学生掌握不错,出错较多的有3.8.10.12.题。
第1、2、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出错很少。
第3小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失分率高,有的学生把这次变法选为查理马特改革。
第8小题是考查学生对中古阿拉伯作品的认识,有个别学生选了A,分不清希腊和阿拉伯的作品。
第10小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故选错.第12小题资助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国家是西班牙,失分较多。
补救措施.上课时对难点多讲解,多举例子,多做练习进行巩固,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记忆。
(二)材料解析题。
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英国的历史基础知识,一般就两件知识,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是英国工业革命,由于比较简单,并且复习时作为重点复习,因此出错很少,其本是没有失分。
第22题主要考查法国方面的历史知识点,第(1)小题是《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比较简单,失分较少,第(2)小题很简单,学生都会。
第(3)小题应该是三个问号,有很多学生丢掉其中一个问号,因此失掉2分。
第23题主要考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压榨与无何止的掠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
3个问题都比较简单,并且复习时当重点内容复习,因此失分很少,不过有个别学生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字写错。
第24题主要考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金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
失分较多的是第(2)问很多同学回答不全面,导致失分。
其实这一小题是单元达标测试题的原题,由于学生掌握不够扎实。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历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1.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基本线索和脉络,还要考查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历史课程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2.历史试卷题目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版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一、死板的特点。
学生看到题目后好奇、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九年级试卷分析概况:选择题题型特点: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6课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如第2、3、6、20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失分最高的是第6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
其次是第7题、第11题、第13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
三是不注重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如第6题。
材料分析题,做的不是很好,学生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根本不知道这些材料和谁有关系,所以做的时候就无从下手。
追其原因是平时“读书”的习惯还未养成,积累的兴趣还不高。
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
问答题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不会归纳总结,例如问毛泽东为什么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回答的不是很全面。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比较侧重5 点:1、课本基本知识的记忆。
因为中招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是如果没有较牢固的记忆做基础,想在短时间内把一个大题量做完,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这次考试中专门出了几道以日常背默为基础的试题。
如明治维新在政治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发展内容,如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的作用等等。
只要日常学习中学生能注意背默的过程,在这次考试中这些分数是不会丢的。
我们要继续紧抓这方面的工作。
2、思考难度的提高。
这次考试中,选择题较难一些,因为加大了思考的难度与深度,不再象初一二那样只出一些表象或者肤浅的题,结果正如我们所料,学生们在这立面失分较多。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做题方法的讲解,多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以便在以后的考试中提高分数。
3、注意了世界史与中国史的结合。
如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中国所发生的事件没有外国的改革有同样的效果。
4、注意了同类别知识点的整合。
如两个思想解放运动的对比。
5、注意了大跨度相关知识点的整合。
如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迅速与一战的原因的联系等等。
另外,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
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失误:此次出题,有一道题出的不太好,导致了几个历史教师之间的争论,而且争论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影响了整个卷子的质量。
是出题人的失误。
下次出题一定要注意这个现象,争取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分数分析:前提是只要是努力学习历史的学生,在这次考试中都会有一个好的成绩,如果他不学习,成绩对他来讲永远只能是一个空谈。
得分较多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简单知识的记忆。
比如说古代民主的典范雅典,亚历山在东征,权利法案等等。
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热门4篇)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期中考试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一、教师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
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二、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
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
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
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
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一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
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本份试题难易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能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重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利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利用。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
容易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利用。
(二)非选择题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
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
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
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掌握不熟,失分较多。
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灵活,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
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利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没分析清,记忆不准确。
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
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知识点没掌握,胡乱拼凑。
24试题满分5分。
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
但也有个别学生掌握不准确,6)探究题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
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
初三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共计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第一题单选25道题50分;第二题改错题10分;第三题材料解析题24分;第四题综合探究题16分。
本套试题考查的是九下全一册,知识点涵盖的比较全面,学生第一次进行开卷考试,部分学生不适应。
二、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题单选题学生做的时候都能查找教材,大多数学生能得到44分以上并且有满分出现,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得分在20分以下。
第二题改错题学生做的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得了满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失分,个别学生只找出了错误不会改正。
第三题材料解析题,学生材料没有认真阅读分析,答案不符合题意并且是开卷答了挺多但没有采分点,失分较多。
第四题综合探究题,大多数学生都不能理清考查的主要知识是什么答非所问,出现了失分。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大复习巩固环节,使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巩固已学知识。
2、加强开卷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掌握开卷考试的方法,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
3、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好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一些厌学的学生爱上历史课,爱学历史知识。
4、继续做好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难度
的习题,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
5、坚持做好小组教学,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一帮一,一带一,多带一,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6、做好培优转差工作,争取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7、加大测试的力度,通过测试使学生适应开卷考试及试卷特点,为结业考试做出充分准备。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终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评价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试卷总分100分,年级平均分81分,优秀率77%,及格率93%,低分率3%,满分人数共20人。
三.学生答题优点: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缺点: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改进
Hale Waihona Puke 措施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知识是能力之源。
68.9
3
40
10
6
6
4
13
96
40%
65%
2753
68.8
总
评
128
21
25
17
17
43
97
35.9%
63.13%
8445
65.98
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本卷试题难易适中,能照顾大多数同学,特别是能够充分激起中下层水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试题区分度适中,较能看出优秀与中层生的差别。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未充分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出现不应该的错误。
3、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因试题不难,造成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中学部)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末)考试
卷面分析年11月14日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任课教师
班
级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综合分析:这次考试的题量适中,大部分学生四十分钟就能把会做的题做完。
难易程度也比较适中,能真正考察学生的能力,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试题的区分度也比较适合。
涉及的覆盖面相对比较广,既有综合的知识点,也有细小的知识区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总体上来讲,这次试题能考查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学生的做体审题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应该是比较符合课改新理念的。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1、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掌握知识不牢固,即使教师用对比法,图示法,线索法等方法让学生去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模模糊糊。
只要稍有变化学生就出错。
再有第21、22、24题学生根本不审题,仅仅是把原背的答案填上而已。
2、对历史这门课不重视,虽然是九年级,但学生仍然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对这门科也抱着马马乎乎的态度,成绩不够理想。
有些学生甚至扬言,历史这门课平时不用用功,考试以前看看书就可以。
3、审题不仔细,做题能力差。
虽然通过阶段性检测,二次过关,学生的做题能力仍然需要加强,有些学生,两问答成一问,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4、学习习惯不够好,浮躁,不注意思考,不求甚解,不注意把知识联系起来思考,错别字较多。
三、措施:1、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到精讲多练,真正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人。
2、课中注意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窍门,由繁化简,让他们乐于接受。
3、注意个别辅导,通过写来培养学生的习惯,解决错别字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审题做题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做题,练题中自己掌握做题技巧,实战出真知。
4、通过阶段性检测及二次过关查缺补漏,做到由面再到点。
5、继续探索新课改方式,让学生感兴趣,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
四、感想: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自由散漫。
加上对历史不重视,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下不会复习,对知识的记忆不连贯,因此成绩还是不够理想。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刘伟在我校周密组织下,全县期中考试已圆满结束,通过这次考试,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全卷共分两道大题,34个小题,共60分,其中选择题30题,占30分,非选择题4题,占30分。
2、试题特点:本次历史试题基础知识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放性试题较少,在考查中重点考查了历史文化,重点突出,都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要点,选择题比较灵活,这样可以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在选择题中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4、17、23题,第14题同学们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没能及时找到题眼,理解议会和君主的关系,对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能多是礼仪性的缺乏正确的理解。
第17、23小题考察同学们对资本主义酝酿、确立和巩固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对大国崛起影响深远的事件深层次理解,第23小题考察同学们对明治维新的重大意义是否清楚,结果这两道题语言隐含,拐了两道弯,出错较多,说明了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2、非选择题出现错误主要是31题、33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同学们不会审题,有的题是几个小问题,然而很多同学只答了一问,没看清楚题,这说明同学们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第33题,三次社会思潮的核心思想整体归纳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作用,总体把握不是很好,缺乏对社会思潮重大意义的认识。
三、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全年级8个班均分51.14分,各班总体相差不大,九年级3班均分49.7为年级最低,优秀率68.2%,九年级6、7、8三个班都达到75%以上,其余各班情况不是很好,优分明显提不上来。
合格率尚可,基本只有1-3名学生不及格。
因此,这样看来,本次我们的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除了6、7、8三个班外,其余各班高分不高且不多,低分又太低,出现了低分个位数的现象通过这次测评,这对我们教者来说应该去多多地总结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加努力工作。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张益英一.试卷特点基础性强重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注意面向全体。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
从考试的范围来看,仅是九年级历史上册前14课的内容,整张试卷设计注意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怪题、偏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试题为三大块,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读图题。
题目重点突出,综合性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
二.成绩分析整体成绩还可以,我上的(9---12)班均分9班74.2%,及格名次7名,10班90.51%及格名次1名,11班77.05%及格名次5名,12班75.81%及格名次6名,名次6名。
从失分情况分析归结原因:(1)审题不仔细,不能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如选择题8,10,11,18这几题。
(2)基本知识不牢固,不能科学地回答问题。
如21题三大宗教,法兰克王国的土地改革,公民大会和共和制相关知识点。
23题读图题,公民大会,元老院。
(3)知识迁移和分析归纳能力不够。
三、对今后教学复习启示第一,在平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巩固,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知识,开放思想,努力向专家型教师靠拢,不能仅凭经验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重复教材。
第二,注意学法与教法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学会阅读教材。
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
同时,阅读教材时,要善于抓住主要内容,即哪些是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意义又是分哪几层叙述的,其中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影响等等。
一般来说,每课内容讲一个历史事件,可用上述“概括法”阅读,如果是两个事件,就要注意进行比较。
另外,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和史实叙述。
对于观点,要学会辨析,而不是死记。
2、学会构建知识。
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与复习中,要善于活化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第一篇: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年级或班级9年级学科历史任课教师沙吾列·再尼参考人数170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本90分以上80-90 优秀率 1.76% 及格率 24.12% 平均分42.9570-80 60-70 60以下 130 最高分最低分一、试卷分析1,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共40分,第二题为归纳例举题共30分,共三道综合探究题,共30分。
2、试卷的基本特点:试题考察前五个单元是重点内容,考察的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试题分值分布均衡,试题总体题量适中,难度较小。
选择题中出现错误的第9,10,12,16,18题出现错误特别多,归纳例举题第21,22,23,24题小题都是考察直观题、大多学生得分较好,23题各小题《》都没写或有些题出现漏写情况严重。
综合探究题25,26题考察各国文明成就,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没有审题到位。
27题是考察三农问题土地改革拜占庭帝国第一二小题回答较好但不完整,第三小题自由发挥题但学生没有写或没表达出来。
加强启发类题型的联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问题:有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度低,尤其是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国家,及文明成就的记忆容易混乱。
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记忆理解的效率低。
学生审题粗心,不仔细,很多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比如问题中是有两小题,但是学生审题不仔细,就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使学生没得分,也有不少的学生在归纳例举题中没注意标点符号或者写错别字,写错位置等而丢分。
今后不但强调知识点的记忆法外多注重学生写的记得方面。
1.优点(1)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认真答题,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2)一部分学生知识点识记较好,直接考察识记的题目得分率较高。
(3)一部分学生审题能力有所提升,需要理解和运用的题能够分析后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1.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基本线索和脉络,还要考查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历史课程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2. 历史试卷题目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版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一、死板的特点。
学生看到题目后好奇、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 九年级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6课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如第2、3、6、20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失分最高的是第6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
其次是第7题、第11题、第13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
三是不注重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如第6题。
材料分析题,做的不是很好,学生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根本不知道这些材料和谁有关系,所以做的时候就无从下手。
追其原因是平时“读书”的习惯还未养成,积累的兴趣还不高。
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
问答题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不会归纳总结,例如问毛泽东为什么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回答的不是很全面。
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理解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由浅入深的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是有缺陷的。
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写错别字,“玻利瓦尔”的“利”好多学生写错,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
5、工作建议及构思:
1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2教师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4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平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
当前教师亟应克服的问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严重忽视能力的培养或缺乏培养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思想教育空洞落后,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
讲课枯燥没有激发(或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重忽视地图、插图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