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

3. 采用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案例资料。

2. 教学课件。

3. 教学视频。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的危害。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

采用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案例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的种类。

提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有哪些危害?”2. 案例分析:讲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提问:“案例中的人为什么会走上吸毒的道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提出建议和措施。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抵制的诱惑?请大家畅所欲言。

”4.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模拟活动,培养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的危害和抵制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十、教学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的定义与种类2. 的传播途径3. 的危害4. 法律法规关于的处罚5. 如何拒绝七、教学步骤1. 定义与种类的讲解2. 传播途径的探讨3. 危害的案例分析4. 法律法规关于处罚的介绍5. 如何拒绝的讨论与实践八、教学活动1. 观看危害的宣传片2.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拒绝的方法3. 角色扮演,模拟拒绝的情景4. 禁毒知识问答游戏5. 学生宣誓,承诺自觉抵制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义与种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传播途径的了解情况3.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水平4. 学生对法律法规关于处罚的知晓程度5. 学生拒绝的决心和行动能力十、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馆2. 开展禁毒主题的班会活动3. 制作禁毒宣传海报4. 邀请禁毒志愿者来校讲座5. 开展禁毒知识竞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小学生的禁毒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能力。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2024年《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2024年《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2024年《远离,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六单元《安全自护,健康成长》中的第2课《远离,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的种类与危害、如何抵制、向说“不”的方法以及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抵制。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关爱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增强防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掌握的种类、危害以及抵制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禁毒宣传视频、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禁毒宣传视频,让学生了解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的种类与危害:介绍常见的种类,如冰毒、海洛因等,以及对身体、心理、家庭的危害。

(2)抵制的方法: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诱惑,向说“不”。

(3)关爱生命:强调珍惜生命,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遇到诱惑时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的种类、危害以及抵制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的种类2. 的危害3. 抵制的方法4. 关爱生命,远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本节课所学的种类。

(2)简述对身体、心理、家庭的危害。

(3)如何抵制?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冰毒、海洛因等。

(2)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心理健康,破坏家庭和谐。

(3)遇到诱惑时,要坚决拒绝,寻求帮助,向说“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诱惑时的应对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时,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宣传的危害,共同抵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3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3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3篇小学禁毒教育教案1篇1、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抵御毒品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大事。

使每个学生真正做到热爱生命、拒绝毒品,关爱未来,从知毒、恨毒,到自觉防毒、拒毒,提高对毒品的防范能力。

3、使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从而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稳定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1、请同学收集有关毒品知识的文章,从网上收集禁毒资料;了解我国深圳的禁毒形势。

2、历史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3、影片(《东方110》:缉毒警察大队如何擒拿贩毒团伙的现场纪实)4、小品表演排练(一)了解毒品。

②当前禁毒形势。

③高中生要有怎样的禁毒意识?(二)讨论①:为什么说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三)演讲、小品介绍:吸毒的危害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

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

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

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

吸毒者多数命短,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吸毒者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首先,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

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卖儿卖女,逼妻卖淫;其次,吸毒会导致婚姻死亡,家庭破裂。

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

2024年小学生禁毒的教案

2024年小学生禁毒的教案

2024年小学生禁毒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让学生掌握识别毒品和拒绝毒品诱惑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远离毒品,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毒品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识别毒品和拒绝毒品诱惑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危害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禁毒宣传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它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进入思考。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讨论毒品的危害,让他们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3.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的看法和认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4. 情景模拟设计模拟场景,如遇到同学或朋友劝诱吸毒等情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拒绝毒品诱惑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禁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远离毒品,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毒品的危害。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结合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禁毒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毒品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集合4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集合4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集合4篇第一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展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的滥用。

从上面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一个怎样的东西?2、毒品的种类: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诉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变态、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杀人、贩毒,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卖淫。

吸毒者体弱抵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

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

”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

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小学生安全禁毒第一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禁毒第一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禁毒第一课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是什么,学习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

2. 了解毒品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诱惑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的重要性。

2. 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毒品的危害。

2. 如何让学生学会拒绝毒品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毒品的危害,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讲解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的重要性,然后教授学生拒绝毒品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的场景,加深学生对于拒绝毒品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掌握拒绝毒品的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诱惑的能力,以此来让学生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教学延伸:1. 辅导老师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者社区警察前来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课程,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更好地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

2. 同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视频,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了解吸毒对生活、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并引导他们深刻反思。

3. 在班级和学校活动中设置各种拒绝毒品的角色扮演游戏,以及小型比赛,来巩固学生对拒绝毒品的认知和技巧。

4. 可以邀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毒品康复者、家庭成员等来讲述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毒品危害的现实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警惕。

5. 不定期进行讨论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对于毒品的认识以及拒绝毒品的理念,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体育锻炼等健康活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介绍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2. 的危害: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防范:传授防范的方法和技巧。

4.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危害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危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4. 互动游戏法:设计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收集的危害案例,制作成PPT或展板。

3. 准备互动游戏道具和奖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关注。

2. 讲解知识:详细讲解的定义、危害和法律法规。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危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

4. 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防范的方法。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游戏互动等。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态度转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现为评估学生对的态度变化。

七、教学拓展1. 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定期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禁毒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感受,营造开放、安全的课堂氛围。

2. 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危害,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3. 强化法律法规: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法律,自觉抵制。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介绍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2. 的危害: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防范:传授防范的知识和技巧。

4. 法律法规:普及与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概念、危害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觉抵制。

4. 游戏法:设计禁毒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禁毒宣传片,引起学生对禁毒的关注。

2. 讲解概念:介绍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3. 分析危害: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讨论成果。

5. 讲解法律法规:普及与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7. 游戏环节:设计禁毒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8. 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强调危害和防范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意愿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禁毒教育取得实效。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远离,健康成长。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禁毒教育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2. 讲解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禁毒志愿者、家庭成员等,模拟应对情境,提高应对能力。

4. 禁毒知识测试:进行禁毒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禁毒教育视频资料。

2. 典型案例资料。

3. 禁毒宣传册。

4. 禁毒知识问答题目。

八、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墙上贴上禁毒标语,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

《小学生禁毒》市优秀教学案例3份

《小学生禁毒》市优秀教学案例3份

《小学生禁毒》市优秀教案(一)一.教案目标:通过这堂课,学生将了解毒品的危害,认识预防毒品滥用的重要性,掌握拒绝毒品的技巧,并鼓励积极参与禁毒工作。

二.适用年龄:小学生,年龄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教学时间:预计1个课时(45分钟)四.教材和资源:投影仪或黑板演示文稿或教材图片和图表,用于展示毒品的危害和禁毒信息笔记本和铅笔,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讲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有哪些危害?第二步:什么是毒品?(10分钟)定义毒品:毒品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害的物质,会引起成瘾。

列举一些常见的毒品,如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等。

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毒品。

第三步:毒品的危害(10分钟)探讨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

使用图片和图表,展示毒品对大脑、心脏、肺部等器官的损害。

强调毒品的成瘾性,解释为什么吸毒会变得难以戒除。

第四步:毒品对社会的影响(10分钟)分析毒品滥用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破坏性影响。

强调毒品问题导致的犯罪活动增加和社会不稳定。

第五步:预防毒品滥用(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预防毒品滥用的重要性。

提供有效的预防策略,如自我决策、拒绝毒品的技巧等。

第六步:禁毒教育的重要性(5分钟)讨论为什么小学生需要禁毒教育。

强调禁毒教育的目标,如提高意识、培养抵制毒品的能力。

第七步:小学生如何参与禁毒(5分钟)介绍小学生可以参与禁毒工作的方式,如参加禁毒活动、宣传禁毒信息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禁毒倡导活动。

第八步:总结与回顾(5分钟)回顾课程的要点和重要信息。

强调学生在禁毒问题上的个人责任。

第九步:课堂讨论和互动(5分钟)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分享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促进深入的讨论。

第十步:课程作业和扩展(5分钟)分发或分配相关阅读材料或作业,以巩固课程内容。

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毒品问题的资源。

第十一步:总结和反馈(5分钟)收集学生的反馈和问题。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遵守法律规定,拒绝。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与种类2. 的危害3. 法律法规:我国禁毒相关法律4. 拒绝的策略与方法5. 互动环节:情景剧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的危害,法律法规,拒绝的策略与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概念、种类、危害及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3. 互动教学法:开展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拒绝的策略与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关注。

2. 讲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的概念、种类、危害及法律法规。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4. 互动环节: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理解。

5. 小组讨论:拒绝的策略与方法,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禁毒的资料,加深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情景剧表演: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抵制的态度。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危害。

2.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辅导和资料,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3.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八、法律法规教育1. 详细讲解我国《禁毒法》和《刑法》中关于的相关条款。

2. 让学生了解非法持有、贩卖、走私等行为的法律后果。

3.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意义。

九、亲子互动:家庭禁毒教育1. 倡导家长参与禁毒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教案:《远离,珍惜生命》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命的守护》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的危害,如何抵制,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免受的侵害。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的认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PPT讲解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做好笔记。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禁毒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真实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抵制的诱惑。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抵制。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份禁毒宣传海报。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成果展示(5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禁毒宣传海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的危害对身体:损害健康、导致疾病心理健康:影响心理状态、导致心理疾病社会影响: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2. 抵制的方法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诱惑寻求帮助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禁毒的作文。

2. 设计一个禁毒宣传标语。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了解的危害,寻找身边的禁毒资源,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远离,珍惜生命》的禁毒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小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1活动目的:1、宣传禁毒知识,抵制毒品侵害。

2、通过看禁毒展、阅读材料、自编自演小品、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3、进一步认识吸毒不仅是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危害,而且危害他人,影响社会秩序。

因此吸毒在我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如果吸毒贩毒就不再是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

活动准备:1、组织同学们到贵阳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禁毒展。

2、排练小品:《深渊》。

小品讲述一个中学生从逃学,抽烟,交上坏朋友,受吸毒、贩毒者的引诱染上毒瘾,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3、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

课件中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历史上的禁毒斗争。

4、环境布置(黑板上写出主题班会的标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活动步骤:活动一: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活动二:活动育人主持人:今天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上午我们大家参观了禁毒教育展,通过参观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使我们大家健康成长,请大家首先观看由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深渊》。

活动三:同学们观看表演活动四: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结合上午参观的禁毒教育展和刚才的小品演出,谈观后感。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参观了禁毒展和小品《深渊》表演,对毒品、吸毒、禁毒及毒品的危害等大家都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就在这次班会课上谈一谈,不必长篇大论,一句感想、一点体会、一句表态的话都行,现在谁先发言。

学生1.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重新认识到逃学造成的严重后果。

学生2. 逃学不仅使我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还会使我们接触到很多不好的东西,使坏人有可乘之机。

学生3. 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它给毒贩创造了机会。

学生4. 我们应该加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增强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抵抗能力。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遵守法律法规,预防犯罪。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2. 的种类:传统和新型。

3. 预防:如何识别、拒绝、健康成长。

4. 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处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的危害、预防的方法、法律法规。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危害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

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

3.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拒绝、健康成长。

4. 视频教育: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5. 法律讲解: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的危害,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学环节一: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3. 教学环节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的危害。

4. 教学环节三:互动讨论,学会拒绝、健康成长。

5. 教学环节四: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防范意识。

6. 教学环节五:法律讲解,提高法律意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危害的资料,增强防范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访谈: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危害的认识以及防范意识的提高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危害的理解和防范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当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空间。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师应当持续关注禁毒教育的最新动态和资源,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

八、课程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或观看禁毒纪录片,以更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好)第一章: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1.2 教学内容:介绍的概念,列举常见,讲解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1.4.1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并了解的外观。

1.4.2 观看危害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看法。

1.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的危害,提高全家人的禁毒意识。

第二章:的诱惑与拒绝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的诱惑因素,学会拒绝的技巧。

2.2 教学内容:分析诱惑的原因,讲解拒绝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2.4.1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诱惑的原因和后果。

2.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拒绝的经验和方法。

2.4.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场景,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拒绝的技巧。

2.5 作业:让学生制定个人拒绝的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第三章:滥用的后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滥用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滥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后果。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活动:3.4.1 展示滥用带来的生理后果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3.4.2 观看滥用后果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滥用的严重性。

3.4.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滥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滥用的后果,提醒家人防范。

第四章:禁毒法律法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禁毒法律法规,提高守法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禁毒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规定。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活动:4.4.1 讲解禁毒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规定。

4.4.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类型:传统和新型。

3. 防范:如何识别和拒绝。

4. 法律法规:与禁毒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的危害、防范方法和法律法规。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自觉抵制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危害、类型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危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防范的讨论,提高自觉抵制的意识。

4. 互动游戏法:通过禁毒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危害:详细讲解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分析类型:介绍传统和新型的特点,提高学生识别的能力。

4. 讲解法律法规:讲解与禁毒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5. 防范:讨论如何识别和拒绝,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

6. 互动游戏:开展禁毒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与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b.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的意识。

c.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和谐。

2. 教学内容a. 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介绍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的规定。

b.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讨论遵守法律法规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c.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禁毒法律法规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3. 教学重点与难点a. 重点:禁毒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b.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4.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禁毒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b. 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禁毒法律法规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c.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抵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三年级二班教学内容:认识毒品珍惜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三年级二班教学内容: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教学目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四、吸毒对人体的危害(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五、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六、作业: 请为禁毒教育写二三条广告词七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社会,身心,人体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三年级一班教学内容:吸毒的危害教学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三年级一班教学内容: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教学目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