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解读《百年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解读《百年孤独》

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马贡多镇百年沧桑为背景,给读者勾勒了一幅真实而又虚幻、荒诞而又富于逻辑、悲壮而又令人振奋的巨幅画卷。它的魔幻色彩、孤独主题、循环的事件,循环的人物,精确地预言,荒诞的爱情与悲剧意蕴,和幻想与现实的融合所营造出的魔幻之境,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因素。

现实中的拉丁美洲气候条件优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那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封闭的,未经污染的土地,当时这里仍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与小说中的马贡多相对应,后者是“淹没在沉睡沼泽中的村庄”。那有着与拉美同样的神奇壮丽。一切都刚开始。马贡多的开初和原始的拉丁美洲非常相似。同时,如此与世隔绝的地形,一方面保护了它们不受外界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又禁锢了他们的发展,也注定了他们孤独的命运。这种孤独就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历史思考的结论。

一、宗教

哥伦布在日记中曾写道:“他们相信天上有一个上帝,并且认为我们是从天上来的。我们的祷告文,他们都能接受、重复,并学着我们划十字。因此陛下应下决心把他们变成天主教徒。我相信一旦开始,我们很快就能使他们接受我们的信仰,把千百个市镇变成天主教的领地。”(1)正如哥伦布日记中所言,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征讨者一手拿剑,一手拿十字架,用钢铁和精

神的武器征讨和驯服殖民地人民,开始了对拉丁美洲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西班牙等殖民主义国家在教皇的鼓励和支持下,利用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作为征服和统治殖民地的有效工具。《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从侧面反映了天主教自殖民者入侵后如瘟疫一样在拉美蔓延、逐渐渗透的过程。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尼康诺·莱茵纳神父:天主教的引进者

尼康诺·莱茵纳神父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教士,他认为马贡多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一种“罪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能够时时刻刻向上帝祈祷,用对上帝的忠诚来赎罪。此时尼康诺·莱茵纳神父宣扬的上帝已经带有了殖民色彩。他用罪孽、拯救、宽恕等影响了马贡多人对宗教的认识。从尼康诺·莱茵纳神父的出现开始,上帝已经披上了天主教的外衣,宗教开始成为殖民者统治的思想武器,尼康诺·莱茵纳神父成了天主教进入马贡多的标志。

2.菲兰达:天主教的贯彻者

菲兰达,奥良雷诺第二的妻子,而属于马贡多以外世界的她使天主教的宗教习俗在布恩迪亚家族逐渐渗透。这种渗透的过程体现在她对整个家族的改造和对日常生活的规定中。菲兰达试图用各种新的规定来培养家人的宗教虔诚。这些繁琐的过程引起了全家人的反对,但是这没有动摇菲兰达坚定的信念——她继续对家族进行基督化改造。

在天主教进入拉丁美洲的过程中,菲兰达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无疑就是身体力行的贯彻者。从她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主教的各种教规教义是怎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从尼康诺·莱茵纳神父身上体现出殖民宗教欺骗蒙昧大众的本质,那么,菲兰达身上则体现出了殖民宗教虚伪和自我欺骗的本质。

3.霍·阿卡迪奥:殖民宗教与本土文化的混合者、

霍·阿卡迪奥是菲兰达和奥良雷诺第二的儿子,是一个奇特的混合者。在他的身上,既体现了母亲菲兰达所代表的外来天主教的影响,又保留了马贡多原始宗教的痕迹。

有一个宛如圣徒一样的母亲,霍·阿卡迪奥从小就生活在天主教的教义中。狂热的宗教徒菲兰达为了表示对上帝的虔诚,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神学院。与母亲相比,霍·阿卡迪奥离家去神学院的时候,却明显地十分不情愿。

由于双重宗教文化的影响,霍·阿卡迪奥形成了反复矛盾的性格特征。他厌恶神学院中刻板的宗教学习,渴望回到马贡多的自由自在,可是他又不可避免地浸染了神学院所传达的思想的影响,并将这种思想进行传播。霍·阿卡迪奥俨然成了一个“香蕉人”,忍受着“外黄内白”的煎熬和冲突。从这个人物身上反映了天主教与拉丁美洲原始信仰之间斗争的过程和结果,也传达出了殖民宗教在殖民地逐渐“本土化”的趋势。

二、爱情

1.爱情的功利性

小说中,奥良雷诺第二、佩特娜·柯特、菲兰达·德卡皮奥三人间的早期爱情就充满了功利的目的,几乎全是欲望和激情,当奥良雷诺第二与情妇同居的时候,他家的牲畜便迅速繁殖,给他带来财富,一旦回到妻子身边,便家业破败。

2.爱情的爱情性

马尔卡斯是一个爱情主义上的清醒者,其对于笔下的各个人物都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或者憎恶——通过描写种种乱伦的或者道德范畴以外的情感,捎带出拉丁美洲的破落、衰败与孤独和封闭。在这里,,一丝意外的爱情就显得特别重要,能在整个孤独的世界里给人透视出一丝温暖的曙光。所以他们三人的中年时代的爱情则升入到爱情性这方面了。

奥良雷诺第二在和菲兰达·德卡皮奥婚后不久,为了顾虑妻子的感受,不得不和佩特娜·柯特分手。但是,后者显然对自己有必胜的信心“让他回来的蜡烛,是永远不会灭的。”,因为他有时明白他本质的软弱和依赖。当“香蕉热”褪去后,“过去的‘女王’(指菲兰达·德卡皮奥)有了选择客人的自由,能让他们守她的父母教导她的严规旧礼。家中的生活变得那么严峻,奥良雷诺第二觉得在佩特娜·柯特家里更舒服了。一切正如佩特娜·柯特预料中一样,她完全胜利了:他找各种借口搬到情妇家。

3.爱情的亲情性

依然是他们三个人,不论他们的激情多么充沛,他们终究会老去,随着一生孤独的菲兰达·德卡皮奥一起老去。当他们的爱情

经历岁月的冲刷,渐渐失去锋利的双面利刃时,就逐渐沉淀成了一种相依相伴的亲情、伴侣关系。如果没有了伴侣,人生将变得可怕——当贫穷、灾难一起袭来时,这种亲情关系就越发显得重要。

马贡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下了前所未有的大雨,奥良雷诺第二的牲畜成群的死去,那些曾经被看做是马贡多的最可靠地财富,现在就剩下了臭气。奥良雷诺第二和佩特娜·柯特想重复往日的激情起过的魔法时发现,他们都已经老了,面对前所未有的贫困,佩特娜·柯特特发现自己从没现在那样强烈地爱过奥良雷诺第二,一对昔日的情人,两个因为失眠而感到痛苦的老人,每天怀着一种纯洁的心情,直到深夜还精神抖擞,便把从前剧烈消耗体力的时间用来算票据帐和钱......”“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2)此时,除了维持起码的生存、起码的相伴,两个老人再也无欲无求。

三、死亡

《百年孤独》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死亡与孤独”是这部作品的重大主题。生死存亡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也必然会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作者透过死亡关注生存,关照

人的内心、人的灵魂、人的精神状态。《百年孤独》讲述了一个叫马贡多的小镇及居住在其中的一个家族的衰亡史,作者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这些形态各异的死亡增加了作品的神秘、魔幻性质,让人在触目的同时产生震惊和思索。作者把死亡与现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