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2人美版word格式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1教学目标认知:通过对现代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现代绘画,了解现代绘画的艺术特征。
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感受和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感受现代绘画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领会艺术大师追求自我、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情分析现代绘画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以及我国特定的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特别对广大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一个急切想了解的艺术世界。
很有必要对现代中学生进行欣赏现代绘画的启蒙教育。
3重点难点重点:多角度欣赏与认识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形式与特点。
转变以像不像为标准的欣赏观念,初步掌握现代绘画的欣赏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绘画。
受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探究作品的含义难度较大。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分别投影古典和现代绘画作品,请同学说直观感受,用词语形容。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我们常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这样的词汇来称赞我们认为的好作品。
但是,现代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却再也不能用栩栩如生这个标准去衡量了,有的画得不象,有的让人看不懂,这些作品还算不算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来欣赏。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现代绘画的概念幻灯投影:现代绘画,是指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摆脱了传统绘画概念的某些艺术流派统称。
2.现代绘画的起源教师讲授: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动力。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思想的解放、宗教的衰落、哲学的影响、世界大战对心灵的创伤……3.现代绘画的特征对比古典绘画,同步欣赏《圣维克多山》《梦》《拿烟斗的男孩》等现代绘画作品。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更喜欢或容易接受哪幅作品,简单说明理由。
通过与传统绘画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绘画的特征。
美术七年级上人美版美术欣赏格尔尼卡教案汇总

美术欣赏格尔尼卡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一、教学目标(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1、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学生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如:格尔尼卡、毕加索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乱、恐惧等。
简单回答如:背景、内容、方教师活动引出问题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欣赏作品,你想从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
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
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 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标题:人美课标版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一、教学目标(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1、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
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
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
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设计

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产生背景,了解画家的创作思维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表现”型作品、抽象风格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如何欣赏绘画作品一、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卢浮宫之旅》片段,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的丰富多彩。
导入:古今中外,风格各异,为数众多的绘画作品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但是,当我们面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怎么来评价它呢?请学生回答。
师:虽然每个人对美术作品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上,我们还是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准则供同学们学习参考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板书课题)。
教师请学生预习,说出教材中给出的四个欣赏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板书步骤)。
二、新授:(一)初步学习:1、绘画作品根据画面内容可以分为“再现型”和“表现型”。
图片展示讲解“再现型”绘画作品,请学生总结:再现型作品的特点是——写实、自然(板书关键词)。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请学生回答课件中的图片是不是“再现型”的绘画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对“再现型”作品进行分析。
课件展示:《筛谷的妇女》。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请小组4人分别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4、课件展示:《拾穗者》、《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青》。
教师请学生欣赏,请两个小组分别对两幅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二)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表现型”绘画作品。
请学生总结,表现型作品的特点——抽象。
(板书关键词)。
教师讲解,教材中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画家笔下的抽象形象是如何得来的。
2、展示课件图片:《红树》《灰色的树》《开花的苹果树》以及毕加索的作品《牛》的演变过程。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欣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并评价绘画作品,形成对美术作品的独立见解。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并掌握绘画的基本分类、流派、风格等知识,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2. 作品选择与赏析:学生需自主选择至少三幅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绘画作品,进行详细赏析。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记录下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时间等信息,并从色彩运用、构图布局、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3. 作品比较与讨论:学生需将所选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各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并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 创作感悟与总结:学生需将自己在欣赏、比较和讨论过程中的感悟进行总结,形成一篇简短的赏析报告。
报告中需包含对作品的独立评价、个人感受以及在本次作业中的收获等。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和赏析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 作品赏析要求:学生应准确记录作品信息,细致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言之有据,逻辑清晰。
3. 作品比较与讨论要求: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观点,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4. 创作感悟与总结要求:学生需结合自身实际,真实反映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四、作业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情况:学生对绘画基本知识和赏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品赏析与分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准确度,分析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小组交流与讨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交流质量。
4. 创作感悟与总结: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收获的真实性,总结的简洁明了程度。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教案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创设情境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较尴尬的情景:比如面对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作品展、社会上的特定主题作品展中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无从谈起。
校园艺术作品展特定主题作品展2、“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话题(见图1)。
(图1)(图2)回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境遇。
(可小声交流)明确今天的活动主题及意义。
以学生生活中所遭遇的境况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
说明主题,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来分析:概念、类别、剖析、梳理、小练。
1、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绘画”?(见图2)了解我们即将从概念、类别、剖析、梳理、小练五个方面去探究。
通过PPT的展示,了解绘画的概念。
开门见山,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2、绘画都有哪些表现形式?3、请尝试剖析以下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见图3)。
图3 图4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本幅作品的艺术特征。
2)、请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3)、反思自己组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形式的优缺点。
4)、以老师出示的表格再进行绘画作品的剖析(见图4)。
知道绘画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按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众多类别的不同,但也要明确知道,每一类又有更详细的分法,我们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会遇到并了解到。
参看PPT中的作品,也可参看课本中的作品,进行自我感知。
与组员讨论分析。
分享讨论结果。
针对其他组的分享,进行自我反思。
根据老师的表格提示,再次讨论分享。
只有在了解了绘画的概念、类别,学生才能明确的判断哪些绘画作品具有哪些艺术特征,对学生分析了解绘画作品很有帮助。
让学生先自我感知,通过表格提示,再次感知分析,在对比中让学生知道表格式的评价表可以条理清晰的理清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及特征、意义。
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很有促进作用。
5)、再次对比反思如何欣赏绘画作品?4、师生共同梳理本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如何观赏绘画作品)教案(如何观赏绘画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观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观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
3、学生在观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设计:1、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观赏一幅绘画作品。
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2、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表达局部,可以点名学生读一下,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赏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
3、描述。
〔1〕教师提问:认真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2〕学生进行答复。
〔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一般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
〕4、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分析:作品中的失误是什么样的?〔2〕教师给出提示:从造型、构图、光线、色彩、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
5、解释。
〔1〕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2〕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6、评价。
〔1〕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2〕教师和学生再分析书中几幅作品,采纳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进行作品观赏。
7、课后拓展。
课后搜集资料,找一幅绘画作品进行观赏评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观赏短文。
(如何观赏绘画作品)教案教材分析:古今中外,风格各异,为数众多的绘画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但如何观赏和评价一幅绘画作品呢?本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骤来进行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赏和理解绘画作品。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美术人美版7年级上册教案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了解美术的分类,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探究、联想等过程和方法, 掌握相关美术基础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欣赏美术作品, 认识美术各个类别的艺术特征。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能够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设计:1.导入。
(1)欣赏图片。
首先, 你认为生活中的或者你知道的那些事物是美术作品?(2)欣赏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加以总结(如:什么事美术?美术的分类是什么?)2.展示。
(1)展示《出水芙蓉图》, 让学生们加以思考。
(2)请同学们谈谈这幅工笔画是怎样表现形象的?(可以从色彩、线条来回答)3.欣赏油画。
(1)教师讲解油画的产生背景, 展示几幅油画作品。
(2)向学生提问: 油画和国画之间的差别在哪里?(3)展示课件, 教师总结原因, 原因就在于它们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
4.讨论。
(1)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提出问题:画家为什么把这幅画取名为《父亲》?他真的是画家的父亲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讨论后让学生积极回答。
(3)讨论结束后,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5.作业。
(1)搜集一张你熟悉或喜爱的艺术作品, 可以是摄影、油画、雕塑等, 任选其一, 对作品进行赏析。
(2)学习建议:课后收集资料, 了解对不同种类绘画作品的赏析方法。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 “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 是美术中的“白话文”, 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 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力。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 面向全体, 承认差异, 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 走近美术。
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备课教案

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学情分析】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的欣赏绘画作品水平在小学的基础上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在七年级上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对于开启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课的兴趣起着关键性作用。
由于教材中欣赏课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欣赏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或者不知该怎样进行欣赏,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
鉴于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遵循新课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1、对色彩、光线、构图、造型等基础知识回忆、温习;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讲授】新课教学一、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二、新授教师提出问题:欣赏绘画作品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明确:通常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欣赏和评价绘画作品。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学生齐读,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指导学生对这四个步骤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1)、描述:请你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人物都在做什么?学生根据人物动态,来加以描述。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价:
这幅作品好吗?你觉得好在哪? 综合判断分为主观判断以及客观判断两个层面。
请运用所学知识赏析下图
《筛谷的妇女》油画 库尔贝 法国
描述 分析 解释 评价
《拾穗者》 油画 米勒 (法国)
想一想?
同样是表现农民劳作的场景,两位画 家所表达的想法一样吗?
《荷花翠鸟图》 中,画家以小鸟 为点、芦苇秆为 线、荷叶为面、 画面简洁、点线 面的构成非常的
4.《即兴——峡谷》是蒙德里安创作的油画。
(
)
END
精到。
《 吴冠中 现代
《春如线》 吴冠中 现代
《即兴——峡谷》 康定斯基 俄国
《即兴-峡谷》中,画家用没有规 则的线条、色块、斑点和轻盈快乐的 笔触,表达了内心的情感。画中仿佛 有许多跳跃的音符,具有音乐般的流 动性。
《红黄蓝的构成》 油画 蒙德里安 (荷兰)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主讲人:XXX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赏
《父亲》油画 罗中立(中国)
《蒙娜丽莎》油画 达芬奇( 意大利)
怎样欣赏绘画作品?
情景、形象、色彩·····
认识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它。
四步鉴赏法: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描述:
陈述画面上可以直接观看到的事物。 对具象作品,指出画中的人物、动物或者是景 物等。 对抽象作品,指出画中的形状、色彩、方向等。
蒙德里安
波洛克作画场景
课堂小练
1.油画《筛谷的妇女》,他的创作者是(
)
A 米勒(法国) B 库尔贝(法国) C 门采尔(法国) D 列宾(俄国)
2.以下画家中被称为“农民画家”的是(
)
A 库尔贝(法国) B 康定斯基(俄罗斯) C 米勒(法国) D 波洛克(美国)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绘画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对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绘画作品欣赏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作品收集:学生需从不同艺术流派中选取至少五幅经典绘画作品,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并收集作品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创作年代、材质等)。
2. 初步分析:对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和分析,包括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主题内容等。
要求学生尝试从专业角度解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3. 课堂交流:在课堂上,学生需分组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所选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赏析。
同时,组内成员需就作品的欣赏角度和感受进行交流讨论。
4. 理论学习:学生需阅读关于绘画作品欣赏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艺术家的创作背景等。
理论学习将辅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5. 形成报告:每位学生需撰写一份绘画作品欣赏报告,总结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学习和体会,对所欣赏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提炼出个人独特的观点。
三、作业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学生应遵守以下要求:1. 严格按作业步骤执行,不得跳步或遗漏。
2. 收集的作品信息要准确、完整,分析角度要专业、全面。
3. 课堂交流时,要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4.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
5. 形成报告时,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文字表达流畅。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作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分析角度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3. 课堂交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5. 报告的条理性、观点明确性、分析透彻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4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1 人美版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品鉴,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常识,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演示法、陶冶法等法塑造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索绘画作品欣赏过程,从而达到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鉴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间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学情分析初中生接触到许多有名的绘画,有了一定的绘画认识,但没有系统的学习鉴赏绘画知识,现在正是一个学习了解的重要欣赏绘画的时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一导入二展示目标三自主探究四课堂展示五巩固达标六拓展延伸4.1.1新设计~《如何欣赏绘画作品》~——七年级(上册)美术佀飞燕~一激趣导课【谈话导入法】曾经有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拿着一幅《蒙娜丽莎》的画拿给我看,大姐姐,我听说这幅画特别有名,但我不知道一个画怎么那么有名呢?你能告诉我吗? 这就是今天讨论的主题: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照片展示:多媒体出示【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从师生互动讨论鉴赏《蒙娜丽莎》的画开始,并作自我总结。
二出示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品鉴,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常识,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演示法、陶冶法等法塑造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索绘画作品欣赏过程,从而达到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鉴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间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预习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40—41页2.互助探究: 【法国库尔贝油画《筛谷的妇女》】的欣赏和评价过程四课堂展示1. 欣赏和评价一幅绘画作品的步骤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并展示绘画作品【法国库尔贝油画《筛谷的妇女》】2. 讲述绘画的历史背景及画家法国库尔贝的相关文学常识3. 按照欣赏和评价绘画作品的步骤开始详解《筛谷的妇女》4. 小组讨论:画家为什么要画这个小男孩?拣谷子的妇女为什么这样无精打采?小组代表发言并作小结。
《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绘画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了解不同绘画风格和流派的特点,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二、学习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绘画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2. 学会分析绘画作品的风格、主题、技法等,了解不同绘画流派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其进行艺术创作。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赏析报告,分析其风格、主题、技法等。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如绘制一幅简单的素描或水彩画。
4.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完成一幅合作作品。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经典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绘画欣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绘画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欣赏方法,包括色彩、线条、构图、风格、主题、技法等。
3. 作品欣赏:学生分组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赏析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赏析报告和小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绘画作品。
6. 艺术创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如绘制一幅素描或水彩画。
7.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思路和过程。
8.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的形式,检测学生对绘画作品基本构成要素和欣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绘画作品,完成一篇赏析报告,包括作品的风格、主题、技法等分析。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本节美术课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比例原则。
2. 能够掌握画人物头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能够通过画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学准备:1. 老师准备一些人物画作品的示范照片。
2. 老师准备一些画画所需的素材,例如铅笔、纸张等。
3. 老师准备一些专题书籍或者资料,供学生查阅。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5分钟)1. 老师出示一幅人物画作品的示范照片,引起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2. 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画的一些基本印象和想法。
Step 2 介绍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比例原则(10分钟)1. 老师通过示范和解说,向学生介绍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原则,例如头部的位置、身体的姿势等。
2.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物画作品,让学生尝试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构图和比例来表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Step 3 示范画人物头部(15分钟)1. 老师先从头部开始,向学生简要介绍画人物头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老师示范一遍如何画人物头部,同时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学生边观察边动手跟着老师画,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4 让学生练习画人物头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两人互相观察和指导。
2. 老师在每组中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供反馈。
3. 学生将练习的画作贴在墙上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Step 5 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人物(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绘画。
2. 学生可以参考书籍和资料,寻找一些关于自己选择的人物的照片或插图。
Step 6 学生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板上展示。
2. 学生依次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一下自己画画的心得和感受。
Step 7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探索人美版美术上册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熟悉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3. 图片或实物作品作为示范和参考4.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作品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美术的看法和认识。
2. 引导学生讨论美术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展开(30分钟)1. 介绍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整体了解。
2. 分析第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相关作品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元素和艺术原理的运用。
3. 针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观察和分析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3. 提供拓展学习的资源和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和实践。
四、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观察和分析一幅艺术作品等。
美术赏析课教案初中

美术赏析课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现代派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派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现代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现代派艺术的特点。
3. 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
教学难点:1. 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派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二、讲解现代派艺术的特点(15分钟)1. 教师讲解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如:追求创新、突破传统、注重个性表达等。
2. 教师通过具体作品分析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在作品中的表现。
三、欣赏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15分钟)1. 教师展示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的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莫奈的《睡莲》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四、实践活动:创作现代派艺术作品(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运用现代派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和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 完成一幅现代派艺术作品的欣赏感悟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现代派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学生在欣赏现代派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运用现代派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现代派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使学生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和要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以及自主鉴赏艺术作品的综合素养。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程以“初中美术绘画作品欣赏”为主题,围绕作品鉴赏的基本要素,设置以下作业内容:1. 挑选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从作者背景、作品创作年代、画作的色彩运用、构图技巧等方面对所选择的绘画作品进行详细的资料收集和文字阐述。
学生应明确表述该作品的风格特点及个人感受。
2. 创作个人艺术评论:根据所研究的作品,撰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包括对作品的个人评价、对作者艺术风格的理解以及对作品所传达情感和主题的解读。
3. 制作作品分析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所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分析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以及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要素的详细分析。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选择:学生需从课本提供的作品或教师推荐的画作中挑选一幅进行深入研究。
2. 文字表达:评论文章应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3. 图文结合:分析报告应包含至少三张与作品相关的图片或草图,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结合学生的完成度、内容丰富性、表达清晰度以及个人感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品分析中是否表现出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以及评论文章中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反馈。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意见。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交流与分享,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以此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
六、后续学习对于初次完成的美术鉴赏作业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鼓励其继续深入研究,并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美术鉴赏课程或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其艺术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初中美术课程《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其美术欣赏能力,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初中上册教案

教案名称:《美术初中上册》年级:七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审美素养。
2. 通过绘画、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2. 绘画技能:素描、水彩画、蜡笔彩画等。
3. 欣赏与评述:欣赏中外名画,学习美术史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美术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15分钟)1. 讲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基本概念,示例演示。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一幅素描作品,下周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绘画技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15分钟)1. 讲解素描、水彩画、蜡笔彩画等绘画技能,示例演示。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一幅绘画作品,下周展示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5分钟)1. 教师推荐一些美术作品欣赏网站或APP,让学生课后自主欣赏优秀作品。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比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考察对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自主欣赏作品的能力,考察审美鉴赏能力。
以上教案根据人美版美术初中上册教材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通过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
【学情分析】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的欣赏绘画作品水平在小学的基础上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在七年级上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对于开启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课的兴趣起着关键性作用。
由于教材中欣赏课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欣赏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或者不知该怎样进行欣赏,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
鉴于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遵循新课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色彩、光线、构图、造型等基础知识回忆、温习;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讲授】新课教学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二、新授
教师提出问题:欣赏绘画作品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明确:通常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欣赏和评价绘画作品。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学生齐读,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指导学生对这四个步骤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
(1)、描述:
请你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人物都在做什么?学生根据人物动态,来加以描述。
(2)、分析:
作品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造型、构图、光线、色彩、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3)、解释:
(教师提出问题)
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要表达什么观念?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出现了一批重视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画家,他们主张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自然为范本,画家应该走出画室去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他们歌颂劳动,赞美自然,将劳动者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1854年,库尔贝创作了《筛谷的妇女》,这是他一幅表现普通劳动者的重要作品。
穿红衣跪着筛麦的年轻妇女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中心,虽然描绘的只是人物背影,但她优美的姿态依然令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
同时,这个劳动场景通过库尔贝的表现也为观众打开了幻想的窗口,日常生活的场景在他的笔下也具有某种古典绘画的气息,由此体现出艺术不仅是为了描绘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平凡的日常场景通过精神的力量获得升华。
这幅作品意味着库尔贝开始找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源泉和形式手法,同时也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绘画发展的开端。
(4)、评价:
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活动】巩固三、各小组选择一幅教材中的作品,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完成欣赏。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互评。
教师小结欣赏作品的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练习】提升四、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评述一下《春如线》绘画作品,教师提示学生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
(可鼓励学生大胆回答,予以鼓励和肯定)。
【作业】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节课重点: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好的作品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欣赏,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预习下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