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用系数.doc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504316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9.png)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摘要:I.引言- 介绍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背景和重要性II.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概述- 解释什么是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介绍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总体情况III.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不利因素- 分析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不利因素- 解释这些不利因素对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IV.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改进措施- 探讨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改进措施- 说明这些改进措施如何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V.结论- 总结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情况- 强调改进措施的重要性正文:I.引言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
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表现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II.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概述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水量之比。
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这意味着我国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III.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不利因素2020年,影响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灌溉设施不完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许多农田灌溉水的流失和浪费,降低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
IV.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
V.结论总的来说,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表现还有待提高。
关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说明
![关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77a17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7.png)
关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说明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说明引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2e25db73f46527d3240ce0d5.png)
灌溉水利用系数( water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 )一、定义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
它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用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水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用水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指导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健康发展的重要参考。
二、影响因素灌区灌溉用水除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部分在输水、配水和灌水过程中损失掉。
主要有:1. 渗水损失,包括各级输水渠道通过渠底、边坡土壤空隙渗漏的水量,以及田间深层渗漏的水量;2.漏水损失,含由于地质条件、生物作用或施工不良而导致裂缝所漏出灌区的水量;3.蒸发损失。
三者分别占总输水损失的81%、17%、2%。
三、利用现状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区平均水利用系数仅为0.45,节水仍有较大空间。
另外,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测定方法1、首尾测定法首尾测定法指不必测定灌溉水、配水和灌水过程中的损失,而直接测定灌区渠首引进的水量和最终储存到作物计划湿润层的水量(即净灌水定额),从而求得灌溉水利用系数。
这样,可绕开测定渠系水利用系数这个难点,减少了许多测定工作量。
首尾测定法,是建立在灌区进行灌溉试验的基础上,因此,也可称灌溉试验法或净灌水定额法。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工作量大等缺点,适用于各种布置形式的渠系,但只是单纯为了确定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能分别反映渠系输水损失和田间水利用的情况。
如在任何一级渠道上防渗,降低渠道透水性,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都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2、典型渠段测量法典型渠段测量法,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渠道及测流断面,测流段应基本具有稳定规则的断面;其次选择测量方法,测定时尽量采用流速仪表、量水建筑物测流,采用其他方法时,要用流速仪来率定。
3、综合测定方法综合测定法就是将首尾测定法、典型渠道测量法及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修正等综合考虑的一种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缺点,又弥补了只测量典型渠段而引起较大误差的不足。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cf05a627d3240c8547ef7b.png)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在水土平衡和渠道设计流量分析中使用一、用模式分析法计算渠道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1计算公式 (1) 灌溉水利用系数:n =n n式中:n ――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连 乘求得。
n ――田间水利用系数。
(2) 渠道水利用系数在无实测资料时按下式计算:式中:(T ——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km )L —渠道长度(kmK ――土壤透水性系数,可从表 3.1.9-1查得 m――土壤透水性指数,可从表 3.1.9-1查得£ ――衬砌渠道渗水修正系数,可从表 3.1.9-3查 得2参数选择(1) 设计净流量:1 )干渠:Q 净二q s A 干=0.368 2.46=0.972m 3/s 2) 支渠:Q 净二—= ------------- m/s3) 斗渠:Q 净二n Q 农净=2 0.091=0.182 m 3/s4) --------------------------- 农渠: Q 净二 = =0.091 m 3/s(2) 渠道长度:1 )干渠:1条,长12.6km 砼板防渗结构,灌溉面积2.64万亩。
标准条田规格:长 宽=700 250=262.5亩拆合标准条田100块2 )支渠:4条,总长7.6km ,平均长1.9km ,平均灌溉面积0.66 万亩,拆和标准条田25块3 )斗渠:14条,总长21km 平均长1.5km ,平均灌溉面积0.1886 亩,拆和标准条田7块4 )农渠:100条,总长0.65km ,平均长度0.65km (3) m k 、£的选择查表 3.1.9-1 沙壤土: K=3.4, m=0.5查表3.1.9-3 干渠砼板衬砌:£ =0.15-0.05,取£=0.10土渠:(T --净衬砌渠:C =£(T支渠浆砌石衬砌:£=0.20-0.10 取£ =0.153. 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利用渠道净流量、渠道长度及选择的参数计算各渠道水利用系数,考虑到蒸发损失,管理损失及衬砌渠道在使用期防渗性能降低等因素, 并结合现场调查,对计算值作适当调整作为采用值。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https://img.taocdn.com/s3/m/2f363f6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2.png)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农业灌溉时,实际达到农田用水和灌溉用水之间的比值,反映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指标。
正确地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有助于科学管理农业水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作物蒸散量法、土壤水分平衡法、气象水分利用系数法、水量平衡法等。
其中,作物蒸散量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下面就以作物蒸散量法为例,进行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
作物蒸散量法是利用作物的蒸散蒸发量和降水量进行测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测量降雨量:使用雨量计或其他降雨量测量仪器,测量降雨量。
3.计算农田用水:利用降水量减去逸失水分和地下水,得到农田用水量。
5.计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灌溉用水除以农田用水,得到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理论值为1,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值往往远小于1。
然而,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逐步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完整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完整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7fb089c281e53a5802ffc6.png)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研究意义 (3)1.2研究现状 (3)1.2.1常用测算方法简介 (3)1.2.2现有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7)第二章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9)2.1研究目标 (9)2.2研究的主要内容 (9)第三章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10)3.1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10)3.1.1宝鸡峡灌区基本概况 (10)3.1.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步骤 (11)3.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2.1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22)3.2.2种植结构的影响 (23)3.2.3灌区管理状况的影响 (24)3.2.4灌区工程地质地理位置的影响 (25)3.2.5灌区节水灌溉措施的影响 (26)3.2.6不同水文年份的影响 (26)第四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7)4.1存在的问题 (27)4.2解决办法 (27)4.2.1确定毛灌溉用水总量 (28)4.2.2计算净灌溉用水量 (28)4.2.2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 (29)第五章结论 (32)参考文献 (34)附录 (35)致谢 (45)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指导老师:王密侠作者:陆通摘要: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利用灌区灌溉用水管理资料、气象资料、流量资料、灌溉试验,依据灌区渠首每日引水量(退水量),结合灌区各支渠配水水量及斗口引水资料计算灌区各干、支渠利用系数及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首到斗口的利用系数利用灌区历年实际配水资料获得;灌区斗渠,农渠,毛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借鉴灌区灌溉实践经验,利用调查资料分析计算获得;最后利用渠首到斗口的水利用系数和斗口到田间的水利用系数计算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通过研究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状况,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节水措施,对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灌溉中渠道输水损失和水利用系数[工程类精品文档]
![灌溉中渠道输水损失和水利用系数[工程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ec14856c850ad02de804179.png)
灌溉中渠道输水损失和水利用系数[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学员问题】灌溉中渠道输水损失和水的利用系数?【解答】1)渠道输水损失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渗水损失,漏水损失和水面蒸发三部分。
其中渠道渗水损失约占渠道输水总损失量的80%,水面蒸发损失只占百分之几,常忽略不计。
因此,把渗水损失近似地作为渠道在输水过程中的总损失水量。
其数值对己建渠道最好通过实测确定,在规划设计阶段,常采用经验公式或经验系数来估算渠道损失水量。
2)水的利用系数水的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在输水,配水,灌水过程中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也是表示灌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灌水技术水平的指标。
通常用下述四个利用系数来表示:(1)渠道水利用系数η渠渠道水利用系数是指某一条渠道在沿途无分水的情况下,渠道末端放出的净流量Q 净与进入渠道首端的毛流量Q毛的比值,即η渠=Q净/Q毛。
它是衡量该渠道的输水损失,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指标。
根据上海渠道基本为砼衬砌或暗渠,η渠的一般范围是:η干渠=0.92~0.97η支渠=0.90~0.96η斗渠=0.85~O.95(2)渠系水利用系数η系渠系水利用系数表示灌区整个渠道系统对水的利用程度,为各条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的净流量与从渠首引入的毛流量的比值。
其数值等于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斗渠系水利用系数η斗系=η斗η农支渠系水利用系数η支系=η支η斗η农干渠系水利用系数η干系=η干η支η斗η农(3)田间水利用系数η田田间水利用系数指灌到田间的有效水量(旱田包括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水稻田还包括渗漏量,但不包括田间流失)与农渠放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1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1](https://img.taocdn.com/s3/m/06d1e781d0d233d4b14e694b.png)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
1、渠系的组成
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其中,农渠以上输配水量称为渠系水,农渠以下输配水量称为田间水。
2、渠道水利用系数
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换言之,某渠道下断面的流量与上断面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段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
η渠道=Q净/Q毛=Q下/Q上
3、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系×η农系
4、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指农渠以下(包括临时毛渠直至田间)的水的利用系数η田间。
若在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质量良好,灌水技术合理的情况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90,而水田可达到0.90~0.95。
5、灌溉水利用系数
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
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be33b052d380eb63946d73.png)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文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域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已成为水文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
而在水资源评价和论证工作中,往往要用到渠道、渠系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使有关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现根据有关书籍及有关水资源评价细则中的规定,对渠道、渠系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简介如下:1、渠系的组成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其中,农渠以上输配水量称为渠系水,农渠以下输配水量称为田间水。
2、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换言之,某渠道下断面的流量与上断面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段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η渠道=Q净/Q毛=Q下/Q上3、渠系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渠×η农渠4、田间水利用系数是指农渠以下(包括临时毛渠直至田间)的水的利用系数η田间。
若在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质量良好,灌水技术合理的情况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90,而水田可达到0.90~0.95。
5、灌溉水利用系数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irrigative water utilization)灌溉期内,灌溉面积上不包括深层渗漏与田间流失的实际有效利用水量与渠道头进水总量之比,以η水表示。
它由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两部分组成。
水库水利用系数测算导则
![水库水利用系数测算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153f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0.png)
水库水利用系数测算导则
水库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而水库的水利用系数是评价水库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利用系数是指实际利用的水量与水库蓄水容量之比,反映了水库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测算水库水利用系数的导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水库蓄水容量:1.水库蓄水容量是指水库正常蓄水位下的水储量。
在测算水利用系数时,应根据水库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文特性以及水库的设计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水库的蓄水容量。
计算实际利用的水量:2.实际利用的水量是指水库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使用的水量。
在测算水利用系数时,需要准确计算这些水量,可以借助水库监测数据、水资源管理数据以及相关调研数据等进行计算。
确定水库调节功能的水量:3.水库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调节水库蓄水位和放水量来满足不同需求,如防洪、供水等。
在测算水利用系数时,应根据水库的调节功能和实际调节水量,将这部分水量从实际利用的水量中剔除。
计算水库水利用系数:4.水库的水利用系数可以通过实际利用的水量除以水库的蓄水容量来计算。
水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库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越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越好。
分析水库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5.水库水利用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库的设计、运行管理、气候条件、水资源需求等。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提高水利用系数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以上导则,可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水库的水利用系数。
水库水利用系数的测算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水库建设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参考。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2c2114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c.png)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前言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实际蒸散量与供水量之比,是评价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壤侵蚀等问题。
二、影响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对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有影响。
2. 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分的需求和蒸散量也不同,因此对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有影响。
3. 灌溉方式: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土壤湿度分布和作物根系生长都有影响,从而对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产生影响。
4.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越高,植物蒸散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5. 气候条件: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都会影响植物蒸散量,从而对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产生影响。
三、如何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滴灌和喷灌可以减少土壤表面蒸发和作物叶片蒸散,因此可以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 控制灌溉量和频次:合理控制灌溉量和频次可以避免过度浇水和缺水现象,从而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 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不同的作物品种对水分需求不同,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可以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4. 种植绿肥或耐旱作物:种植绿肥或耐旱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5. 加强管理:加强管理包括及时修复漏损管道、清洁渠道、定期检查设备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四、结论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影响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灌溉方式、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等。
提高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控制灌溉量和频次、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种植绿肥或耐旱作物以及加强管理等。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d44027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1.png)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最新版】
目录
1.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2.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
3.2020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实际情况
4.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
5.2025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正文
1.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到 2020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是提高到 0.58 以上。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意味着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和农田灌溉节水成效的明显。
2.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
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020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实际情况
2020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0.699,这一数据高于目标值 0.58,显示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和成果。
其中,某市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更是高达 0.699,位居全省第一,其节水效果显著,比2019 年节水约 9.5 万立方米。
4.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加强用水管理等。
5.2025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根据《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到 2025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是提高到 0.58 以上。
(完整word版)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参考值
![(完整word版)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参考值](https://img.taocdn.com/s3/m/405b3192e009581b6bd9eb90.png)
2012年陕西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有关参数的确定1、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灌溉用水总量是指灌区全年用于农田灌溉的从水源地引入(取用)的总水量,其等于从水源地取水总量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路)弃水量。
当农田灌溉输水与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供水使用同一渠道或管路时,还应扣除相应的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供水量。
年毛灌溉用水总量是根据灌区从水源地实际取水测量值统计取得,而非其它如计收水费等目的收费计量水量数值。
存在有塘堰坝灌区,塘堰坝与骨干灌溉水源联合对灌区进行灌溉供水。
塘堰坝的蓄水一部分来自拦蓄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同时可能还有一部分来自渠道的补水。
因此在统计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时,应考虑将塘堰坝拦蓄降雨径流增加的供水量或其它水源灌溉供水量加进来。
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供水量按以下要求测算:①如果有实际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供水量统计资料,则以统计资料为准,需要说明的是供水量中不包括灌区渠系引水蓄入塘堰坝的水量。
②如果没有统计资料,应对2012年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供水情况进行代表性典型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估算。
2、净灌溉用水量确定不同灌区种植结构、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等均有不同,本技术方案中只针对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水稻灌区等几种主要灌溉情况,提出相应的净灌溉用水量测算方法。
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气候气象条件、灌溉用水实际情况差异明显,则应在灌区内分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汇总分析整个灌区净灌溉用水量。
7.1旱作充分灌溉情况(1)若样点灌区有2012年各类种植作物净灌溉用水量的试验观测或统计资料,则可直接采用其进行净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2)若样点灌区缺乏2012年各类种植作物净灌溉用水量的试验观测或统计资料,可依据2012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类作物的净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并对当年实际灌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净灌溉定额进行适当调整,以此为依据测算实际净灌溉用水量(在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实际净灌溉用水量应能充分满足净灌溉需水量的要求)。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059c74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2.png)
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实用版)
目录
1.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2.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
3.广东省 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成就
4.2025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新目标
正文
1.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
到 2020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是提高到多少呢?根据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我国计划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 以上。
这个数字每提升一个点,都意味着巨大的财力投入,因为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改进和更新,包括渠道的防渗漏处理、灌溉设备的更新等。
2.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
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意味着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可以节省水资源,为城市和工业用水提供更多的水资源,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广东省 202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成就
以广东省为例,2020 年广东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
0.699,位居全省第一,这意味着广东省在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比于 2019 年,广东省节水量达到了 9.5 万立方米,这得益于广东省在农田灌溉设施方面的改进和更新。
4.2025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新目标
根据最近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到 2025 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是提高到 0.58 以上。
灌溉渠道的水利用系数
![灌溉渠道的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7bbcc71f4431b90d6c85c7b0.png)
田间水利用系数
1、渠道的组成
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渠系水是农渠及以上输配水量
田间水是农渠以下(毛渠、输水垄沟、畦田、格田及小型量水设备)输配水量
2、渠道水利用系数
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
η渠道=Q净/Q毛
3、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系×η农系
4、田间水利用系数
田间有效利用的水量(计划湿润层内实际灌入的水量,即净灌溉水量)与从渠系末端进入田间水量的比值。
田间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田间工程质量和灌水技术水平的指标。
农田的水分主要消耗: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地表径流和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大小主要受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的影响,降低深层渗漏损失和控制地表径流能显著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
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的大小又和灌溉系统(灌溉方法、灌溉系统设计、施工、安装)、管理系统(灌溉计划设计、灌溉系统的维修与保护)、土壤特性(入渗特性、空间变异性)、气象条件、作物种类、间距和密度、地形(沟畦规格、地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5、灌溉水利用系数
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
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
《水利用系数》
![《水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d324ca3a27d3240c8447efb4.png)
1、灌水定额[m3/s或mm]: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率。
2、灌溉定额[m3/s或mm]: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又称灌3、灌水率[m3/(s·万亩)]: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水模数。
4、渠道水利用系数(ηc):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对任一渠道而言,从水源或上级渠道引入的流量就是它的毛流量,分配给下级各条渠道流量的总和就是它的净流量。
5、渠系水利用系数(ηs):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农渠向田间供水的流量就是灌溉渠系的净流量,干渠或总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流量就是渠系的毛流量。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数值等于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即ηs=η干η支η斗η农。
我国自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6、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物,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灌溉水量;对水稻田,指蓄存在格田内的灌溉水量。
)和末级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7、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_T50363-2006)6.0.2 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全部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在上述范围内降低0.1,部分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按井渠结合灌溉面积占全灌区面积的比例降低;井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0.90,采用管道输水不应低于0.95。
6.0.3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
田间水利用系数应按规范附录A 公式(A.0.3-1)或公式(A.0.3-2)计算。
6.0.4 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表3.1 各种土质(岩层)的给水系数(土地利用规划学,主编/王万茂,中国大地出版社P300-P301)(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水量利用系数
![水量利用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0accf63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6.png)
水量利用系数什么是水量利用系数?水量利用系数是指农田灌溉量与作物需水量的比值,也就是农田实际获得的有效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的比值。
通过计算水量利用系数可以评价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什么要计算水量利用系数?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全球对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建设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缺水的情况。
评价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计算水量利用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并且寻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如何计算水量利用系数?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1. 确定灌溉面积和作物种类首先需要确定灌溉面积和作物种类,这是计算所需数据的基础。
2. 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不同作物种类、生长期、气候条件等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计算出该作物在该地区的需水量。
可以使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作物的蒸散发量,然后根据作物系数和生长期长度计算出作物的需水量。
3. 计算实际灌溉量根据灌溉方式、灌溉设备、土壤类型等因素,可以测定出每次灌溉所施水量。
然后通过监测土壤含水量变化来确定整个生长季节内的总灌溉量。
4. 计算水量利用系数将实际灌溉量除以作物需水量即可得到水量利用系数。
如何提高水量利用系数?1. 改进灌溉技术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设备,如滴灌、喷灌等,可以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有效利用率。
2.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不同作物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减少浪费和损失。
4. 科学管理农田科学管理农田,如合理轮作、适时翻耕、加强防治病虫害等,可以减少生产损失和浪费,提高水量利用系数。
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计算水量利用系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灌水定额[m3/s或mm]: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率。
2、灌溉定额[m3/s或mm]: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3、灌水率[m3/(s·万亩)]: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
4、渠道水利用系数(ηc):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对任一渠道而言,从水源或上级渠道引入的流量就是它的毛流量,分配给下级各条渠道流量的总和就是它的净流量。
5、渠系水利用系数(ηs):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农渠向田间供水的流量就是灌溉渠系的净流量,干渠或总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流量就是渠系的毛流量。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数值等于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即ηs=η干η支η
η农。
斗
我国自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
6、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物,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灌溉水量;对水稻田,指蓄存在格田内的灌溉水量。
)和末级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7、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_T50363-2006)
6.0.2 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全部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在上述范围内降低0.1,部分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按井渠结合灌溉面积占全灌区面积的比例降低;井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0.90,采用管道输水不应低于0.95。
6.0.3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
田间水利用系数应按规范附录A 公式(A.0.3-1)或公式(A.0.3-2)计算。
6.0.4 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表3.1 各种土质(岩层)的给水系数
(土地利用规划学,主编/王万茂,中国大地出版社P300-P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