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传染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课件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d434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1.png)
详细描述:培养幼儿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保证充足 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TH幼儿进行任何治疗或使 用非正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隔离治疗
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立即将幼儿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 治疗和护理。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幼儿 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关注,同时避免其他幼儿受到感染。
加强预防措施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园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幼儿园应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摸鼻子 眼睛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体质较弱的幼儿,幼儿园和家长应加强关注和照顾,提供合理的营养和锻炼, 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05
增强幼儿免疫力建议
合理饮食
总结词:均衡营养 详细描述: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确 保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
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多样化食物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尝试各种食物, 摄取多种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总结词:适量补充营养素
详细描述:根据幼儿的需要,适量补 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详细描述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和红疹,通常需要2-3周 才能康复。然而,麻疹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可能危及 生命。
水痘
总结词
由水痘病毒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和全身性丘 疹。
详细描述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 、头痛、咳嗽和全身性丘疹。水痘通常在2周内康复,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 症,如肺炎和心脏疾病。
TH幼儿进行任何治疗或使 用非正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隔离治疗
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立即将幼儿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 治疗和护理。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幼儿 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关注,同时避免其他幼儿受到感染。
加强预防措施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园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幼儿园应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摸鼻子 眼睛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体质较弱的幼儿,幼儿园和家长应加强关注和照顾,提供合理的营养和锻炼, 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05
增强幼儿免疫力建议
合理饮食
总结词:均衡营养 详细描述: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确 保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
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多样化食物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尝试各种食物, 摄取多种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总结词:适量补充营养素
详细描述:根据幼儿的需要,适量补 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详细描述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和红疹,通常需要2-3周 才能康复。然而,麻疹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可能危及 生命。
水痘
总结词
由水痘病毒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和全身性丘 疹。
详细描述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 、头痛、咳嗽和全身性丘疹。水痘通常在2周内康复,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 症,如肺炎和心脏疾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课件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956a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特别是对高频接触的物品和场所 要重点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选用合格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对幼儿造 成不良影响。
05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新鲜、清洁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每次使用餐具前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幼儿园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 动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
提高。
家长应关注幼儿饮食健康,保证 营养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04
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后, 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尽快送往医
院检查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保持幼儿的呼吸 道通畅,避免过度哭闹引起呕吐
或窒息。
家长和幼儿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方案,确保幼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隔离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区域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消毒工作
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教具、餐具、桌椅等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 卫生安全。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
02
传染病传播方式及特点
空气传播
总结词
通过空气中的微粒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以微粒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如流感、结核等。
接触传播
总结词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或受 感染的个体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 触这些物体或与受感染者直接接 触而传播,如皮肤感染、肠道传 染病等。
消毒时应注意选用合格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对幼儿造 成不良影响。
05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新鲜、清洁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每次使用餐具前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幼儿园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 动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
提高。
家长应关注幼儿饮食健康,保证 营养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04
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后, 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尽快送往医
院检查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保持幼儿的呼吸 道通畅,避免过度哭闹引起呕吐
或窒息。
家长和幼儿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方案,确保幼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隔离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区域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在隔离期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消毒工作
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教具、餐具、桌椅等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 卫生安全。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
02
传染病传播方式及特点
空气传播
总结词
通过空气中的微粒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以微粒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如流感、结核等。
接触传播
总结词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或受 感染的个体进行传播。
详细描述
病原体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 触这些物体或与受感染者直接接 触而传播,如皮肤感染、肠道传 染病等。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28f8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c.png)
定期检查幼儿健 康状况,及时采 取措施预防传染 病传播。
加强幼儿园卫生 管理,保持环境 清洁卫生。
做好幼儿日常卫 生习惯培养,如 勤洗手、不随地 吐痰等。
开展健康教育活 动,提高幼儿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
感谢观看
症状:发热、 咳嗽、流鼻涕、 结膜炎、口腔 麻疹黏膜斑等
传染途径:飞 沫传播、接触
传播等
预防措施:接 种麻疹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接
触患者等
治疗方法:对 症治疗、使用 抗病毒药物等
02
预防措施
日常预防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清洁和消毒 幼儿常接触物品 和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培养幼儿良好的 卫生习惯
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症状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 运动,如散 步、跑步、 游泳等,可 以增强心肺 功能和免疫 力
减少压力: 减少生活和 工作的压力, 可以缓解身 体和精神上 的紧张状态, 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 苗,可以预 防一些常见 的传染病, 提高免疫力
04
总结与建议
总结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水 痘、手足口病、 流感等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 及预防措施PPT
01
目录
02
03
04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 预防措施
PPT内容展示 总结与建议
01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
定义:手足口病 是一种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
症状:发热、口 腔溃疡、手心脚 心出现疱疹等
传播途径:通过 接触传染源或者 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注意 个人卫生,勤洗 手,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等
水痘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0bc3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a.png)
水痘
病原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症状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等, 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腮腺炎
01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
02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
03
04
症状
腮腺肿痛、发热、头痛、乏力 等症状。
预防
接种腮腺炎疫苗,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去人群密
学前儿童易感因素
03
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学前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病原 体的抵抗力较弱。
不良卫生习惯
部分学前儿童存在吃手、不洗手等不良卫 生习惯,易导致病原体传播。
密集接触环境
幼儿园等学前儿童聚集场所,儿童之间接 触密切,易于病原体传播。
预防措施重要性
01
降低发病率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学 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
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加强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 所。
手足口病
病原体
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 和肠道病毒71型。
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 途径传播。
症状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 小溃疡,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 等症状。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家庭 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呼吸道卫生
鼓励儿童在咳嗽或打喷嚏 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 直接用手。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如毛巾、牙刷、餐具等, 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毒
室内通风换气
幼儿园中小学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教育ppt
![幼儿园中小学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37d5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1.png)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 交换进行。
手足口病·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如果孕 妇在早期怀孕时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早期症状
初起类似感冒; 体温在38度左右; 一般发烧1-2天后 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
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 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麻疹的预防
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 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 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的 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 重点放在提高易感人群的 免疫力。
免疫接种: 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在短 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 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 2、自动免疫: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 种,7岁复种。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 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 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 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 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 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 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多保暖 少出门
勤消毒 常通风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 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 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 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手足口病的预防
洗手习惯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使用七步洗手法;
手足口病·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如果孕 妇在早期怀孕时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早期症状
初起类似感冒; 体温在38度左右; 一般发烧1-2天后 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
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 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麻疹的预防
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 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 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的 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 重点放在提高易感人群的 免疫力。
免疫接种: 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在短 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 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 2、自动免疫: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 种,7岁复种。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 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 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 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 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 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 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多保暖 少出门
勤消毒 常通风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 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 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 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手足口病的预防
洗手习惯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使用七步洗手法;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PPT课件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e9625c281e53a5802ff7d.png)
疫苗。
2
一、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 、水痘 • (一)麻疹 • 1、病因及传染途径 麻疹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12年考 •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 2、症状 • (1)病初的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 • (2)口腔黏膜会有改变; • (3)开始出皮疹(耳后发际-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手脚
1
地球上要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
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天花
几种主要疫苗及其预防的苗(预防乙型肝炎)
(3)百白破三联制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
(5)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 “种四苗、防六病”
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
(3)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
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苗毒株的
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20
• (二)腮腺炎
• 1、病因及传染途径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 要经飞沫传染。
• 2、流行病学 • (1)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
•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多发生于儿童,流 行于夏秋季
• 1、病因及传染途径
•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经蚊 虫传播。
•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 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 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 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ef87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4.png)
02
幼儿常见传染病介绍
Chapter
水痘
01
病原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02
03
04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疹 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注 意个人卫生
手足口病
病原体
肠道病毒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接 触传播
症状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 疱疹、溃疡等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01
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防止传染病蔓延。
02 03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 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 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对于病毒性传染病,抗生 素无效且易导致菌群失调 ,应避免滥用。
辅助治疗手段推荐
中医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 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 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 治疗。
营养支持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患者 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 和维生素等营养素,促进 身体康复。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惧等心理问题,及时 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减 轻心理负担。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肿痛、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诊断依据及流程
根据典型皮疹特点、接触史及流 行病学资料可作出临床诊断,必 要时可做病原学检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fc6f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b.png)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保证幼儿 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
高免疫力。
适量运动
鼓励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
根据国家规定和幼儿园实际情况, 定期为幼儿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
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幼儿健康状况
为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 其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 标,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
监测生长发育
定期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
措施。
评估健康风险
根据幼儿健康档案的记录,评估 其健康风险,为家长提供针对性
的健康建议。
05
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的成功案例
定期健康检查
该幼儿园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确保所有幼儿 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严格消毒措施
该幼儿园每天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全面消 毒,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健康教育
提高免疫力
教育幼儿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传染病知识普及
向幼儿和家长普及常见传 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培养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 乱扔垃圾等。
03
传染病发生后的处理
报告制度
建立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逐 级上报。
触密切等原因导致了传染病传播。
国际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的先进经验
1 2
分散式管理
一些国际幼儿园采用分散式管理,将幼儿分成小 班教学,减少接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强化健康教育
国际幼儿园注重向幼儿和家长普及传染病预防知 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儿常见传染病课件
![小儿常见传染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23b0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a.png)
小儿常见传染病课件
小儿常见传染病课件
一、概述
传染病是一类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本课件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
二、常见小儿传染病
1、麻疹
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睛充血、出现皮疹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用具等预防方法: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
2、水痘
症状:发热、头痛、身体不适,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等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疹预防方法: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
3、手足口病
症状:发热、口痛、手足口出现斑丘疹、疱疹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感染者,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预防方法:保持良好
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接种疫苗
4、流行性感冒
症状:发热、头痛、咳嗽、肌肉疼痛、乏力等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感染者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接种流感疫苗
三、预防措施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2、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3、接种疫苗: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
4、避免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与患病者接触,如有必要,需佩戴口罩。
四、总结
本课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
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同时,如有疑似感染的症状,应尽早就医。
五、参考文献
1、[《传染病学》第8版]
2、[《儿科学》第9版]
3、[《预防医学》第6版]。
儿童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护理PPT课件
![儿童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97088b3c1ec5da51e2707f.png)
饮食护理 3.呼吸系统:观察呼吸节律,频率的改变,是否口唇紫绀,是否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及肺部罗音。
4.神经系统: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头痛,呕吐,抽搐,肌张力下降,脑膜刺激征等。
5.循环心系统理:观护察是理否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肝肿大口,血压腔升护高或理降低。
麻疹
•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为少见; • 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学校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
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手足口病识别
皮疹特征: 白色软疱,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
水痘出疹特征:水痘典型的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面部或躯干。最初的 皮疹为红色斑疹,瘙痒明显,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 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此时, 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
水痘症状
水痘的预防
隔离期: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
麻疹症状
• 隔离期:疹后5天,有并发麻症疹为疹预后防10天。
• 预防: •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被动免疫。
水痘
• 水痘:为原发感染,临床特征是出现全身水疱疹。 •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出疹前1天至皮疹完全结
麻疹特点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 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科氏斑及皮肤斑丘疹。
4.神经系统: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头痛,呕吐,抽搐,肌张力下降,脑膜刺激征等。
5.循环心系统理:观护察是理否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肝肿大口,血压腔升护高或理降低。
麻疹
•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为少见; • 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学校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
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手足口病识别
皮疹特征: 白色软疱,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
水痘出疹特征:水痘典型的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面部或躯干。最初的 皮疹为红色斑疹,瘙痒明显,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 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此时, 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
水痘症状
水痘的预防
隔离期: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
麻疹症状
• 隔离期:疹后5天,有并发麻症疹为疹预后防10天。
• 预防: •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被动免疫。
水痘
• 水痘:为原发感染,临床特征是出现全身水疱疹。 •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出疹前1天至皮疹完全结
麻疹特点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 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科氏斑及皮肤斑丘疹。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285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5.png)
直接接触患者穿破 的水泡
手足口病的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衣物、日用品等常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3、避免与患儿接触: 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 家长在流行期间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 体温的变化。
传染源:患者
水痘的传播
经呼吸道传染 易感儿童吸入患者咳嗽、说活时喷出的飞沫
接触传染
易感儿童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 被褥及毛巾等以后,被感染
带状疱疹接触 传染
易感儿童在与成人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后引 起水痘
水痘的预防
没有接种水痘疫苗的小朋友要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降低易感性。
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儿应进行隔离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
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手足口病有 传染性
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
手足口病的传播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被粪便、唾液、咽部 分泌物污染的食物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咽喉 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如打喷嚏 )
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 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 过呼吸道传播
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 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 腮腺肿胀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唾液中有大量
× 的腮腺炎病毒
唾液排出体外后,散 播在空气中
×
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的人 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课件-2024鲜版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8d6a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9.png)
14
甲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污染食物或水后 经口感染。
症状
预防措施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 疼痛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加强水 源保护,避免饮用生水;接种甲肝疫苗。
2024/3/28
15
04
其他常见传染病
2024/3/28
与教育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争 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2024/3/28
27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3/28
28
11
03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2024/3/28
12
手足口病
病原体
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 71型。
症状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 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2024/3/28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 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具等物品传播。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2024/3/28
7
流行性感冒
01
02
03
04
病原学
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A、B、 C三种类型。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 肌肉疼痛、乏力等。
预防与控制
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加 强通风换气、避免接触感染源。
2024/3/28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
疹、水疱等。
10
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 生、避免抓挠患处,防
甲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污染食物或水后 经口感染。
症状
预防措施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 疼痛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加强水 源保护,避免饮用生水;接种甲肝疫苗。
2024/3/28
15
04
其他常见传染病
2024/3/28
与教育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争 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2024/3/28
27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3/28
28
11
03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2024/3/28
12
手足口病
病原体
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 71型。
症状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 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2024/3/28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 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具等物品传播。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2024/3/28
7
流行性感冒
01
02
03
04
病原学
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A、B、 C三种类型。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 肌肉疼痛、乏力等。
预防与控制
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加 强通风换气、避免接触感染源。
2024/3/28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
疹、水疱等。
10
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 生、避免抓挠患处,防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eca14bb68a98271fefa44.png)
9
• (3)护理 • 病儿的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吹病儿,室 温不能忽冷忽热,空气要湿润,空气污浊易并发肺炎。 注意眼部、鼻腔、口腔的清洁。出疹时,眼、口、鼻等 分泌物增多,要经常用温开水洗净眼屎;用棉棍蘸温开 水清除鼻涕;多喝开水清洁口腔。饮食要富于营养,易 于消化,但不必过于忌荤油。因麻疹病程较长,体内营 养物质消耗较多。过于忌荤会使体内缺乏优质蛋白质等, 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出疹发烧时,要多喝温开水,若高 烧持续不退,可适当吃些退烧药,否则会加重病情,甚 至引起抽风。但药的剂量应比平时小。出疹期间,喝芦 根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皮疹出透。如果皮疹刚 露出就色泽淡白或发紫,突然消失或疹子出不透,一般 是有了并发症,应及时诊治。
30
• (3)护理
• 病儿的居室要有阳光,并保证空气流通。 高烧时要卧床休息、多喝水,并采用适当 的方法降温。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选 用板兰根、紫草、金银花、黄连、连翘、 黄苓等药物治疗。
31
• (4)预防
• 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护理患儿后 要洗手。可服用板兰根冲剂预防
32
• 6.流行性乙型脑炎 • (1)病因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 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人和动物, 特别是家畜、家禽均可成为传染源。蚊虫 叮咬被感染动物的血则带上乙脑病毒,再 叮咬健康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组织发生变化。该 病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节。
15
• (4)预防
• 给易感儿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使机体产 生抗体。
16
• 4.流行性腮腺炎 • (1)病因
•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 儿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 沫传播。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在儿童集 体机构中,极易发生暴发性流行。
• (3)护理 • 病儿的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吹病儿,室 温不能忽冷忽热,空气要湿润,空气污浊易并发肺炎。 注意眼部、鼻腔、口腔的清洁。出疹时,眼、口、鼻等 分泌物增多,要经常用温开水洗净眼屎;用棉棍蘸温开 水清除鼻涕;多喝开水清洁口腔。饮食要富于营养,易 于消化,但不必过于忌荤油。因麻疹病程较长,体内营 养物质消耗较多。过于忌荤会使体内缺乏优质蛋白质等, 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出疹发烧时,要多喝温开水,若高 烧持续不退,可适当吃些退烧药,否则会加重病情,甚 至引起抽风。但药的剂量应比平时小。出疹期间,喝芦 根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皮疹出透。如果皮疹刚 露出就色泽淡白或发紫,突然消失或疹子出不透,一般 是有了并发症,应及时诊治。
30
• (3)护理
• 病儿的居室要有阳光,并保证空气流通。 高烧时要卧床休息、多喝水,并采用适当 的方法降温。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选 用板兰根、紫草、金银花、黄连、连翘、 黄苓等药物治疗。
31
• (4)预防
• 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护理患儿后 要洗手。可服用板兰根冲剂预防
32
• 6.流行性乙型脑炎 • (1)病因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 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人和动物, 特别是家畜、家禽均可成为传染源。蚊虫 叮咬被感染动物的血则带上乙脑病毒,再 叮咬健康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组织发生变化。该 病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节。
15
• (4)预防
• 给易感儿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使机体产 生抗体。
16
• 4.流行性腮腺炎 • (1)病因
•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 儿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 沫传播。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在儿童集 体机构中,极易发生暴发性流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目标:在以后工作岗位上, 根据患儿的症状,对患儿进行正确 的护理,对未感染的患儿进行预防
6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7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为麻疹病毒。病毒不耐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 期存活。 传染源: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麻疹患 儿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 病历分析三
❖ 某幼儿午睡起床后,有一侧耳下腮腺处红肿,表 面发烫,并有发热,怕冷,咽痛等症状。
❖ 思考:1.该幼儿患了什么疾病?
❖
2.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护理?
❖
3.预防这种疾病有哪些措施?
5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传染病麻 疹和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症状,
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一般为6~18 天,平均为 10天左右。 可有轻度发 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也称发疹期, 一般为3~4 天。主要表 现:发热、 上呼吸道炎 和麻疹黏膜 斑。
一般为3~ 5天。皮疹 多在发热 3~4天后 按一定顺 序出现。
10
为3~5天。 皮疹按出疹 顺序消退, 有米糠样脱 屑及色素沉 着,经1~2 周消退。
12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预防:1.使幼儿产生自动免疫 或 被动免疫 2.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 3.避免传染
1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历分析(一) ❖ 患儿小虎5个月,4天前开始发热,38℃左右,有点流涕,咳嗽,到社
区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感冒”,服阿莫西林干糖浆,每天三次,每 次半包。现仍发烧,流涕,咳嗽也没有好转,今天晚上洗澡时,其母 发现小虎身上有几颗红色疹子,赶紧带来看急诊。 ❖ 思考1.根据临床表现,该患儿是什么传染病? ❖ 答;麻疹 ❖ 2.引起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具体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 答:病原体为麻疹病毒
22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23
流行性腮腺炎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出疹期 发热第一天就可发疹, 皮疹性状按红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结痂的顺序演变。
1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皮疹特点: (1)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 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小水疱, 3~5mm大小,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 小时疱液由透明变为混浊,疱壁薄易破, 瘙痒感重,2~3天开始干枯结痂,愈后多 不流疤痕。 红色小点、水疱及结痂同时存在是水 痘的重要特征
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 传染病
复习回顾
1传染病的病程发展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传染病流行和发生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历分析(一) ❖ 患儿小虎5个月,4天前开始发热,38℃左右,有
点流涕,咳嗽,到社区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感 冒”,服阿莫西林干糖浆,每天三次,每次半包。 现仍发烧,流涕,咳嗽也没有好转,今天晚上洗 澡时,其母发现小虎身上有几颗红色疹子,赶紧 带来看急诊。 ❖ 思考1.根据临床表现,该患儿是什么传染病? ❖ 2.引起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具体的临床症状 有哪些? ❖ 3.如何预防和护理?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出疹期出疹顺序与皮疹特点 出疹顺序:自头面部→胸→
背→四肢及全身
11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1.隔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 保持室温于18~22℃,湿度50%~60%。
2.多喝温开水及热汤 3.饮食 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4.加强皮肤的护理 5.降温
出疹前1~2天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很强 的传染性。 (2)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口,鼻分 泌物和皮疹内。 17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临床特征 1.前驱期 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 微。年长儿可有低热、头痛、乏力、 食欲不振、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持续1~2天。
18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0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严重水痘:
少数体质很弱或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小儿,如感染水痘,可发生出血性和播 散性皮疹,可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病死率高。
21
【护理措施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托幼机构宜采用紫 外线消毒。 3.加强皮肤的护理 预防:1.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 止,约2周。2.没出过水痘的幼儿要避免 和患儿接触。3.接触者检疫21天
❖ 3.如何预防和护理?
14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5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6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
病因:水痘由水痘病毒所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 (1)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8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污染的生活用品、玩具、衣 服等有可能间接地传播。
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及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 的幼儿。
发病年龄 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 发病季节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临床特征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
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 spot) 及皮肤特殊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6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7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为麻疹病毒。病毒不耐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 期存活。 传染源: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麻疹患 儿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 病历分析三
❖ 某幼儿午睡起床后,有一侧耳下腮腺处红肿,表 面发烫,并有发热,怕冷,咽痛等症状。
❖ 思考:1.该幼儿患了什么疾病?
❖
2.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护理?
❖
3.预防这种疾病有哪些措施?
5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传染病麻 疹和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症状,
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一般为6~18 天,平均为 10天左右。 可有轻度发 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也称发疹期, 一般为3~4 天。主要表 现:发热、 上呼吸道炎 和麻疹黏膜 斑。
一般为3~ 5天。皮疹 多在发热 3~4天后 按一定顺 序出现。
10
为3~5天。 皮疹按出疹 顺序消退, 有米糠样脱 屑及色素沉 着,经1~2 周消退。
12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预防:1.使幼儿产生自动免疫 或 被动免疫 2.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 3.避免传染
1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历分析(一) ❖ 患儿小虎5个月,4天前开始发热,38℃左右,有点流涕,咳嗽,到社
区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感冒”,服阿莫西林干糖浆,每天三次,每 次半包。现仍发烧,流涕,咳嗽也没有好转,今天晚上洗澡时,其母 发现小虎身上有几颗红色疹子,赶紧带来看急诊。 ❖ 思考1.根据临床表现,该患儿是什么传染病? ❖ 答;麻疹 ❖ 2.引起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具体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 答:病原体为麻疹病毒
22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23
流行性腮腺炎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出疹期 发热第一天就可发疹, 皮疹性状按红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结痂的顺序演变。
1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皮疹特点: (1)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 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小水疱, 3~5mm大小,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 小时疱液由透明变为混浊,疱壁薄易破, 瘙痒感重,2~3天开始干枯结痂,愈后多 不流疤痕。 红色小点、水疱及结痂同时存在是水 痘的重要特征
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 传染病
复习回顾
1传染病的病程发展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传染病流行和发生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历分析(一) ❖ 患儿小虎5个月,4天前开始发热,38℃左右,有
点流涕,咳嗽,到社区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感 冒”,服阿莫西林干糖浆,每天三次,每次半包。 现仍发烧,流涕,咳嗽也没有好转,今天晚上洗 澡时,其母发现小虎身上有几颗红色疹子,赶紧 带来看急诊。 ❖ 思考1.根据临床表现,该患儿是什么传染病? ❖ 2.引起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具体的临床症状 有哪些? ❖ 3.如何预防和护理?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出疹期出疹顺序与皮疹特点 出疹顺序:自头面部→胸→
背→四肢及全身
11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1.隔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 保持室温于18~22℃,湿度50%~60%。
2.多喝温开水及热汤 3.饮食 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4.加强皮肤的护理 5.降温
出疹前1~2天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很强 的传染性。 (2)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口,鼻分 泌物和皮疹内。 17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临床特征 1.前驱期 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 微。年长儿可有低热、头痛、乏力、 食欲不振、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持续1~2天。
18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0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严重水痘:
少数体质很弱或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小儿,如感染水痘,可发生出血性和播 散性皮疹,可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病死率高。
21
【护理措施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托幼机构宜采用紫 外线消毒。 3.加强皮肤的护理 预防:1.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 止,约2周。2.没出过水痘的幼儿要避免 和患儿接触。3.接触者检疫21天
❖ 3.如何预防和护理?
14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5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6
水痘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
病因:水痘由水痘病毒所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 (1)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8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污染的生活用品、玩具、衣 服等有可能间接地传播。
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及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 的幼儿。
发病年龄 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 发病季节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临床特征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
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 spot) 及皮肤特殊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