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学概论课件全集之二)

合集下载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行、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并非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 缺少剩余食物, 生存条件恶 劣 ,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 部落, 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 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 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1、内燃机技术与汽车旅行 19世纪末出现了采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结
构紧凑,体积小巧,功率大。
2.内燃机技术与航空旅行 1919年8月15日,英国伦敦与法国巴黎之间客
运航班首航。 20世纪50年代,喷汽式客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1.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度假和休闲, 而是 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
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都与商旅活动直接相关。
古代丝绸之路
2.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
由于种种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活动的规模和 范围有明显扩大。
全面振兴时期
(1)1978-80年代中期: 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 入境游、国内 游并 行发展 (3)1997年至今,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全面 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大事: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5次专门讲话,要 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一章 旅游发展史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第一章 旅游发展史

Convention & meeting planners/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ies (DMCs) 会议计划/旅游目的地管理公司 Corporate travel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团体旅行部门和代理 单位 Incentive travel planners 奖励旅 行组织计划者
什么是旅游
你认为旅游目的地哪些必不可少的要素?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
A tourist is visiting the Indian Peaks Wilderness Area near Denver, Colorado.
Photo by Richard Grant, courtesy of the Denver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
Catering facilities 餐厅 Club facilities 俱乐部 Fast food outlets 快餐店 Institutions Pubs, lounges, night clubs, cabarets 酒吧、酒廊、夜总会、卡 巴莱餐馆 Restaurants, dining rooms, coffee shops 饭店、咖啡厅、宴会 厅 Specialty dining (e.g., medieval feast) 特别宴会(比如 中世纪化装 宴会)

Research services 调研服务 Reservation services 预订服务 Retail operations 零售商 Tourism educators 旅游教育机 构 Tourism suppliers 旅游供应商




Trade press 商业新闻媒体

旅游学1--旅游发展历史沿革

旅游学1--旅游发展历史沿革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第三节现代旅游一现代旅游的概念及特点一现代旅游的概念及特点一普及性二广泛性一普及性二广泛性三持续性三持续性大众旅游一方面指的是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大到了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大众旅游一方面指的是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大到了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旅游学概论第二章广泛性主要反映在旅游流动区间的格局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程度方面广泛性主要反映在旅游流动区间的格局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程度方面11已有已有100100多个国家加入世界旅游组织多个国家加入世界旅游组织22区域或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在逐渐消失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区域或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在逐渐消失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持续性三持续性表现在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表现在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学概论第二章1012亿人次1985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状况旅游学概论第二章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亿元1985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状况旅游学概论第二章一世界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世界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进步迅速人民支付能力大大加强经济进步迅速人民支付能力大大加强2交通工具的进步再次缩短了时空距离交通工具的进步再次缩短了时空距离3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加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旅游学概论第二章5教育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时尚消费方式的调整使旅游更加大众化和生活化教育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时尚消费方式的调整使旅游更加大众化和生活化6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4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旅游需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旅游需求旅游学概论第二章三推动推动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的政府行动政府行动1980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旅游会议通过的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旅游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马尼拉宣言和和19821982年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目标: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对近代旅游的贡献;科学技术发展对旅游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1、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条件恶劣。

2、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原始饲养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并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的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生产结构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二)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特点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导致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

2、纺织技术、冶金、建筑、运输等行业出现并发展,导致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3、产品交换、生产技术交换,导致商业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因此也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结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人类最初的自愿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休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一)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而言,古罗马帝国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1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旅行社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 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形成。 1924年春,组织第一批国内旅游团。杭州、海宁 观潮 1925年春,组织20余人参加的赴日本的“观樱” 旅行团 1927年春,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旅行部”从银行独立,改称“中 国旅行社”,下设7部1处。——中国人自己设立 最早、规模最大的第一家旅行社
一次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海大旅行。
三、我国的古代旅行
• 帝王巡游(秦始皇、隋炀帝)
• 官宦旅游(张骞) • 国际贸易旅游(郑和) • 宗教旅游(玄奘) • 文化旅游(李白、司马迁、徐霞客等)
• 庶民节令旅游(春节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 节踏青、端午节竞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 高等形式)
四、古代旅行的特点
求知求学旅行
阿拉伯帝国时期,求知求学旅行盛行。穆罕默德曾教导信徒:“学问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苏莱曼曾到印度、中国等地经商,著有《苏莱曼游记》,是最早记载
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马苏第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 巴图特在外游行长达38年之久,约在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亚洲非洲旅行记》,记载了中国的城市、商埠、物产和风情。 意大利马可· 波罗曾在中国任职(元朝)长达17年(1275—1292), 1292年离开中国,经苏门答腊、印度,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著有 《马可· 波罗游记》。书中以中国为重点,记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 等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促销
利用外资在庐山、北戴河、莫干山、
鸡公山等地建设避暑区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杭州举办相 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学》教案主讲老师:李瑞2005年11月8日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人类的旅行及具有现代性质的旅游活动从什么时间开始,是不是自有人类之日起就自然存在,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及其性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落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是在其常驻地的惯常范围内活动,既是有整个部落或部族的迁移,主要是受到了自然灾害或战争杀戮等因素的影响,多属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旅游和旅行并不是自有人类之日起便自然存在。

二、人类最早旅行活动——商人们开创的旅行之路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进步,导致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和农业分工第二次: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社会分工导致了交换的产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商人们扩大交易距离,最初的有目的旅行不是休闲和度假,而是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一步分工,社会经济比原始社会更进一步发展。

为了巩固统治,在奴隶制国家内建设了道路系统和驿站系统,为旅行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方以古罗马帝国为代表:旅行的基础条件:在其强盛时期,疆域广大,道路网络系统完善,官设和私人旅店在官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旅行人的种类:政府公务人员、商人、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宗教信徒。

旅行的目的:外出差旅或传递公文、负货贩运、到宗教圣地朝拜、游览度假。

中国奴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与西方奴隶社会的发展大体相同,也是以商人商贸旅行为主,如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有对齐国国都临淄这样的描述:“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联袂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其他还有活跃在各诸侯国之间“讲纵横之术的政客”的旅行、贵族的享乐旅行等。

总之,人们自愿和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迅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外出旅行的主要人员构成是进行商业贸易的商人们,旅行的目的是经济利益。

同时伴随有少量的享乐度假活动,主要人员是奴隶主贵族和富商们。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7页PPT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7页PPT

10、源自倚南窗以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980 1990 1994
15969.0
28484.1
41500.0
131
78 46 27
20 10
161
472
125
52840.0
63500.0 69800.0
40 37 8.3
1998 2000
2000年世界主要地区游客人数统计表(百万)
游客人数(百万)
增长(%)
1999/1998 +3、8 +6、1 +2、3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旅
游发展时期。

现代旅游: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 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 化大众旅游。喷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用可以 作为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
提问: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 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
[
提问]去北京旅游一般可能会去什么 景点?吃什么东西?为什么?
4、旅游活动时间上的季节性

结论:旅游活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发
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而且将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特点 1.近代中国旅游活动局部存在,未形成产业。 2.旅游业及相关行业有一定发展
[ 提问 ] 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谁开创
了旅行的通道?
(四)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1. 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 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

2.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 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的发展。


古 罗 马 城 __ _ 条 条 大 路 通 罗 马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PPT精选文档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PPT精选文档
有其其我那我1了如一二将些们和下,,85哪放的旅特组此些逐这47征织前游最罪些10:这库喜犯流时次克年人欢的氓刻旅组绕殖放7 ,游 织表第舌民逐月从完的一的地到。全旅5莱个熟的大出游聘人政陆日斯于都雇支策去,特商是地到曾的业当托到一引更方目日边起便导马洛的往后勒宜游斯赫,返,轩的的而的伯·对然方人库不一他大法勒克再日说波,去是游我,显利过,参们现然用去而在在是加火的这澳我把戒“次大们他车业则酒利找们组余是亚到当大织活在建了作动外立将旅”。 在享铁的当用路…今,、人不为轮类过其要其其方断时船游个的之会返活织似夜三停四五还进已是者星精后数,留,,聘,车动方;步晚人送期英寻天组的编库请的,类去。分当票规式(求的织参写克了时上共。而子生日每模同3长这观并不当代帝同这那和活库途次游出仅地往人大现),创的些个高乐克旅活览版本导再造科无爱尚返 一 、 代商趣回第游 动 地 了 人 游麻来丰学赖瞎的,敬一,先具旅业。之点世担。烦说盈智,操才只道个前,界任第全令有行目,此美慧按心智会:组,了上旅一然景丽的照的之程。较社的感织库解第行个后此的产他小士到出2这为组性克廉一团环,物河物们个,高国沿价本的球4次广织强他应山,的子看兴包途旅旅陪旅们由是也兴秃到英活泛的。。价做馆游同游再某为是趣头人旅里动的旅因了的指和的回类了人或(们游大情南导组,的公游此到人人民倾指随的量况游《织英专民共向库他经众团特,人的。,利者国门;享,克们库性的点一先而物。在)期 且浦克;情是般欧将考在之洲为联况(:认察沿行四他系基2(为,途手处们确的册,本)1这游照定一》荡料往相组)次沿些。上一途地几切
■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二)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 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旅游,只有迁徙活动。 ■ 迁徙: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 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 原因和目的:寻求食物、摆脱危险 ■ 迁徙方式:部落内部迁移 ■ 旅行特征:被迫性、求生性

2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学概论课件全集之二)

2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学概论课件全集之二)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 其性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原始社会早 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 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 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 求生性都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 的旅行和旅游。
性质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
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詹姆士·瓦特是英国近代著名 的科学家、改良蒸汽机的发 明者,他生于1736年1月19日。 瓦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 过反复改革和试验,花了十 年的精力,终于发明了新型 蒸汽机。新型蒸汽机的广泛 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 进。
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从需求方面看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成为大众旅游人数增 加的基础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 以增加
琥珀成因:在四千万年前北欧的波罗的海被茂盛 的原始森林 所覆盖,树木产生丰富的粘稠树脂,待枯死腐烂后逐渐 被掩埋, 经千万年压力和热力影响氧化变质成琥珀。此后北欧的大片森林 变成了海洋,琥珀被埋藏在波罗的海的海底,经波浪作用被冲上 海岸,被渔民发现,称其为“海上漂浮物” 。
香料之路
香料之路:
是古代沟通亚、非、欧三周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 公元9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 的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厚利。 15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侵 入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 欧洲市场。此为史上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 上航路。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帝、乾隆帝)
水路交通
隋炀大运河
• 通济渠:黄、淮 • 邗沟:淮安-扬州,江、
淮 • 永济渠:洛阳-涿郡,
黄河、海河 • 江南河:南京-杭州,
长江、பைடு நூலகம்塘江
A、张骞通西域
陆路交通
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 者,于公元前139年出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西行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 从南道,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直到公 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张骞 对开辟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旅行、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它并非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 旅游活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条件 恶劣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 族部落,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 的需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人 类早期迁徙活动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3、迁徙、旅行、旅游的区别
迁徙 人们出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为了生存而被迫 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地点定居下来,不再回 到原来的居住地。 旅行 离开常住地在外地短时间停留,其外出的目 的多种多样。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学》PPT课件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学》PPT课件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原始社会早 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 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 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和动机。当时 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 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 旅行和旅游。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的 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 需要了解其他地区产品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 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自愿外 出旅行的需要也因此而产生。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产业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4.产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进步
新兴旅行方式的优点:
1.旅行费用低廉
2.旅行速度加快
3.运载能力提高
4.通达范围增大
所有这一切,不仅使商务旅行的数量大大增 加,更重要的是为消遣活动的增加创造了便 利的条件。
7.认识上述因素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 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 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 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 联系;
另一方面,通过认识这些因素,我们还应领 悟到,这些因素既是推动二战后旅游活动迅 速发展的因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 今后旅游活动将会如何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换言之,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 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判断和预知旅 游活动的未来发展。
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 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人口基数的扩大成为战后大众
旅游人数增加的基础;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 对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传统旅行方式 的地位逐渐为汽车和飞机所取代;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使得 外出旅游有了时间上的保证,出游的距离和在外逗留的时间也 大大加长; 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随着教育的普及和 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信息传播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越来越 多的人对自己乡土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事物增加 了了解,并因此而产生兴趣,助长进一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一因素对于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无疑也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7.认识上述因素的意义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 (一)1841年的禁酒大会 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是参加者的公众 性、组织工作的周密性、团队的规模性;二是 由托马斯·库克发起、筹备和组织,并自始至 终随团陪同照顾。因此,这次活动是现代旅行 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但是,这次活动不能作为旅行社产生的标 志。原因:一是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 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二是托马斯·库克 组织这次活动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只收1先令 的来回车票)。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问题的提出与讨论
有人说:“旅游活动,自古有之”。这句话正确不正确? 迁移、旅行、旅游三者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旅行需要的产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出现了漫游、云游、巡游、宦游等现象,这 些现象是不是旅游? 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何特点?它对以后的旅游活动发展产生了 哪些影响? 什么是”产业革命“、它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旅游活动的 产生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说托马斯·库克是旅游业的先驱?他对旅游业的产生与发 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什么因素推动了现代旅游的发展?认识这些因素有何现实意义?
(二)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 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1、性质:商业活 动;2、目的:观光消遣;3、时间:1周;4、 工作方式:旅游团的组织与管理,开创了旅游 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 (三)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 动 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1、时间:4天;2、 费用:采用一次性包价,是世界上出国包价旅 游的开端。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 (一)现象:如商旅活动和旅行活动。 (二)解释:这一时期的旅行活动是社会经济发 展的产物,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为旅行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 人们的外出旅行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而是由 产品交换和贸易经商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少量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仅局限为奴隶主 阶级的享乐旅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有了旅行经 商或交换产品的需要)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 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因 而也便产生了旅行外出的需要。所以,人类最初的外出 旅行实际上远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 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综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例如” 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 路”等等,都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踪迹。所以,联合国以 及世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曾指出,在最初的 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旅行费用低廉 旅行速度加快 运载能力提高 旅行距离增大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 2、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 3、第一次包价出国游 4、最早的旅行支票 5、第一次环球旅游
托马斯·库克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 旅游业的诞生。
大象是 早期人 类主要 的食物
直立人依赖大象而生存
江西万年大源乡仙人洞中陈列的新石器 时代早期原始先民“狩猎归来”的场景1
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 重文 化历史价值,
江西万年大源乡仙人洞中陈列的新石器时代 早期原始先民“狩猎归来”的场景2
① 活动参加者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② 托马斯不仅本人发起、筹备好组织,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③ 参加人数规模空前之大。 ④ 本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旅行社的建立奠定基础,提供了开展经
营活动的经验。 近代旅游业的标志: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 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为期一周,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地跨亚、非、欧三洲 表现:宗教朝觐;求知求学旅行
中世纪欧洲: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
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 文人墨客漫游—— 谢灵运、李白、杜甫、柳宗元
……
公务旅行——张骞、郑和…… 宗教旅行——玄奘、鉴真…… 帝王巡游——隋炀帝、乾隆……
2011年11月,为期6年的基因模式绘图发现7万年前早期人类从非 洲穿越海洋至阿拉伯半岛,最终抵达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科学家曾 认为早期人类按照向北方向穿过埃及西奈地区进入其他大洲,但目前 看来早期人类而是向南方向行进,可能通过也门进入其他大洲。
旅游学概论
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 曾经导致人类大迁徙
● 烟草:曾是包治百病“神药” ——哥伦布到美洲将之传播到 欧洲及世界各地
麝香之路或食盐之路
麝香之路:公园1世纪罗马帝国通过昌都-拉萨-阿里-西亚一
线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交换西藏盛产的麝香,故名。 在古代,这里是麝香之路,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在香文化方面
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早在炎帝神农时代,就采集树皮草根用作 医药品,并把有香气的物品用来驱疫避秽、 敬神拜佛、清净身心,用于祭祀、敬天和丧葬,后来才逐渐 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方面。 考古学家们提出通过西藏的“麝香之路”是继北丝绸之路、南丝 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后的第四条东西方贸易通道。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学习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 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 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 规律。
主要内容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原始社会人类迁徙的特点:是人们出于谋生 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 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 (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 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原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迁徙)
早期人类或由阿拉伯半岛迁徙至各大洲(图)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 其性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原始社会早 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 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 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 求生性都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 的旅行和旅游。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 主要原因是交换商品和贸易经商,商旅活 动十分常见。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在 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 享乐旅行。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对旅行的影响。而古希腊和古罗 马为两大典型。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琥珀之路:Amber
奥林匹亚:建有宙斯神庙,举办“奥林匹亚庆典”, 后发展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封建 社会时期旅行活功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必要 的经济基础和便利条件。旅行活动的规模 和范围无疑都有极大发展。在这一时期 中,各种非经济目的旅行也在不断扩大。
已经出现非经济目的的闲暇性旅行活动,出现了 最早的自然观光旅行。

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
西 濒临 大西 洋
地中海 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

西亚 幼发 东 拉底

“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其宗教、公务、贸易、考察
旅行者络绎不绝,尤其以宗教为主。古希腊的提洛岛、 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为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
奥林匹斯山:希腊人奉为“神山”,他们认为位于希 腊中心,而希腊又居地球中心,故此山也被认为是地 球的中心,那些统治世界主宰人类的诸神就居住在这 座高山上。共有12个大神,其中主神-宙斯、天后-赫拉、 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 亮与狩猎女神-阿尔泰弥斯、爱神与美神-阿芙罗狄蒂 (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
● 茶叶:改变人类生活习惯 ——阿拉伯人将中国的茶叶传播到 欧洲及世界各地
● 甘蔗:导致血腥奴隶贸易——欧洲人为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 蔗而大肆贩卖非洲奴隶
●土豆:帮助世界克服饥荒 ——新航路的开辟者将土豆从南美的 安第斯山区带到欧洲传播至世界 各地
人类迁徙
早期人类60%食物 来自猎杀大象 一 只够一年食物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不存在有意识的旅行 需要)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畜牧业和农业分离(劳动剩余物出现
, 有了物品交换)
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成之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出
公元前2000年开始,地中海商人到波罗的海购买琥珀运回地 中海,(因陆上有阿尔卑斯山阻隔,故路途艰难,走水路),以 换取同等重量的黄金,从此开辟此路。又一说,是丹麦人开辟此 路,从丹麦北部的日德兰半岛,经由波罗的海一直到达地中海、 波斯、印度、中国和更远的地方。据说古代西方人向中国皇帝赠 送的礼品就是琥珀。相传琥珀是美人鱼的眼泪,这些眼泪十分珍 贵,一滴一滴需经千万年的变化才能形成。丹麦是第一个发现琥 珀的国家。一块琥珀等于一个奴隶的身价。
琥珀成因:在四千万年前北欧的波罗的海被茂盛 的原始森林 所覆盖,树木产生丰富的粘稠树脂,待枯死腐烂后逐渐 被掩埋, 经千万年压力和热力影响氧化变质成琥珀。此后北欧的大片森林 变成了海洋,琥珀被埋藏在波罗的海的海底,经波浪作用被冲上 海岸,被渔民发现,称其为“海上漂浮物” 。
香料之路
香料之路:
是古代沟通亚、非、欧三周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 公元9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 的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厚利。 15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侵 入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 欧洲市场。此为史上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 上航路。
性质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
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詹姆士·瓦特是英国近代著名 的科学家、改良蒸汽机的发 明者,他生于1736年1月19日。 瓦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 过反复改革和试验,花了十 年的精力,终于发明了新型 蒸汽机。新型蒸汽机的广泛 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 进。
海上丝绸之路:有由中国南部的泉州、广州、扬州等港口直接西 航,或经由滇缅通道,在缅南部利用海道西运。其中最重要的是 由泉州经东南亚、西亚到达非洲埃及、肯尼亚等国。郑和(明代) 七下西洋。
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东方——商代中国; 西方——古罗马帝国

古罗马帝国:强盛时疆域空前庞大。其农 业、工业技术、手工业、航海技术均较发 达,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罗马政 府在境内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虽出于 政治和军事目的但客观上围人们的旅行提 供了方便,如沿途旅店的出现。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被认为是同属与昆虫和植物有关的商贸之路
(如琥珀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联结亚、非、欧三洲的交通通 道,全长7000多km,是古代最长的商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 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经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 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名。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 将 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称 为“饭店业开山鼻祖”的斯塔特勒,在美国纽 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里面的设备、 功能成了现代饭店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Contemporary Tour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