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1

合集下载

(图)大洪水故事泥板

(图)大洪水故事泥板

(图)⼤洪⽔故事泥板
⼤英博物館 “100件⽂物中的世界史”巡回展展出的⼤洪⽔故事泥板(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
乔治·史密斯发现了史诗《吉尔伽美什》,该诗载于12块楔形⽂字泥板,洪⽔故事是第11块泥板的⼀部分。

故事说的是乌尔城国王吉尔伽美什去见祖先乌特纳⽪什提姆。

乌特纳⽪什提姆告诉吉尔伽美什,从前,他住在舒鲁帕克的⼀个芦苇棚⾥,有天他听到神喊叫,说是洪⽔将临,叫他建造“宽度必须和深度⼀致”的船,“将⼀切活物的物种运进船中”,后来果然六天六夜狂风暴⾬,洪⽔灭世,乌特纳⽪什提姆的船停在尼尼尔⼭顶。

在第七天得知⽔退后,他下船来向诸神献祭。

主神让他们在诸河⼊海⼝永久居住。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倫德納·伍利,對巴格達與波斯灣之間的美索不達⽶亞沙漠地帶進⾏考察挖掘,結果發現了蘇美古國吾珥城的遺王族墓葬之下,有整整⼆公尺多厚的乾淨黏⼟沉積層。

經過對黏⼟的分析研究後表明,這層乾淨的黏⼟屬於洪⽔沉積後的淤⼟。

⾃此,伍利認為這個發現說明了美索不達⽶亞的古⽼傳說,以及聖經上記載的⼤洪⽔是曾經發⽣過的歷史事件。

高中历史习题: 选择性必修3 第6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高中历史习题: 选择性必修3 第6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选择题1.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开始于()A.秦始皇时期B.汉高祖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的正统思想。

题干材料中的“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正是反映的这些内容。

故选D项。

2.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影响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C.促进“百家争鸣”的出现D.“五经”成为教育的传统课程3.1902—1906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等。

这表明()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师范馆的学生有不少兼具举人、贡生、生员、监生等旧身份,这反映出教育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

4.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这表明该时期我国()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D.私营手工业长足发展进展,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该时期纸在社会上推广,且东晋南朝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提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5.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

1909年,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

到中华民国建立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到中华民国建立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推行戊戌变法运动,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未涉及宣传共和思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D项。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览来到中国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览来到中国

龙源期刊网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览来到中国
作者:
来源:《润·文摘》2017年第05期
世界巡回展覽“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从英国出发,经过数国,近日终于来到中国,先是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至5月31日,6月29日至10月8日将移到上海博物馆。

此次展出的是精选出来的100件文物,其中有:250万年前作为第一批工具被制作出来的奥杜威石质砍砸器,由此人类变得更加强壮,令其他食肉动物望尘莫及;公元4世纪的霍克森胡椒瓶,珍贵的材质和奢华的装饰表明了香料在中世纪西方的重要地位;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
电灯,代表了当下人们应对环境恶化的努力以及对清洁能源的渴望……这100件展品展现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醒我们对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要进行严肃的思考。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第101件物品——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

文物保护中的国际合作模式有哪些

文物保护中的国际合作模式有哪些

文物保护中的国际合作模式有哪些文物,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见证了文明的演进。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文物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单一国家的力量往往难以应对。

国际合作成为了保护文物的重要途径。

那么,文物保护中的国际合作模式究竟有哪些呢?一、联合考古发掘联合考古发掘是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中常见的模式之一。

不同国家的考古团队共同参与对某一遗址或文化区域的考古工作。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整合各方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资源。

例如,中国与埃及在卢克索地区的联合考古项目,中埃考古学家们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古埃及文明的奥秘。

通过分享考古方法、技术设备以及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在联合考古发掘中,各方通常会事先明确分工和责任。

有的团队负责现场挖掘,有的负责文物修复,有的则专注于考古研究和分析。

同时,还会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交流文物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的交流成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

各国的文物保护专家相互分享修复经验、技术和材料。

比如,意大利在文物修复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术,而中国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物修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培训课程和专家互访等形式,两国的文物修复专家能够深入交流,互相学习。

这种技术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文物修复的水平,还能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此外,国际间还会开展文物保护材料的研发合作。

共同研究开发更适合不同类型文物的保护材料,提高文物保护的效果和持久性。

三、跨国文物展览跨国文物展览是让不同国家的民众了解彼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通过将一国的珍贵文物借展到其他国家,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跨国文物展览的合作中,涉及到文物的运输、安保、展览策划等多个环节。

各方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展示效果。

例如,“大英博物馆 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的巡展,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让中国观众领略到了多元的文化魅力。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作者: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7年第04期This exhibition themed with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hosted by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and the British Museum, is on show from March 1 to May 31, 2017. Among the 100 sets of objects (250 pieces in total), there are stone tools dated 2 million to 20,000 years ago, cultural relics of Europe, the East, and the Americas in the Middle Ages. This is a grand exhibition that covers the whole world and the entire human history. It will help Chinese visitors have a broad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the human history and it will also be highly meaningful for people to think more about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a.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

这个展览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關系。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浙江)讲义: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试卷(二)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浙江)讲义: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试卷(二)

单元检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答案T。

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答案T。

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答案T。

4.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答案F。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5.文化应先继承,后发展。

()答案F。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6.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答案T。

7.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答案F。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8.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答案T。

9.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答案F。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而非传统文化。

10.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答案T。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茉莉花》作为一首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民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

这说明()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C.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巨大D.各民族文化是同质的答案 A解析《茉莉花》作为一首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民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故A正确;各民族的文化具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故D表述错误,排除;B、C与题意无关,排除。

题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2.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发展调研(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学校、姓名、班级、试室号、座位号。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1.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

这反映了罗马法()A.极力维护贵族利益B.重视调节社会生活C.有利维护共和体制D.旨在推动帝国扩张2.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

请判断该专题是()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亚非文明D.封建时代的亚洲3.“婆罗门在印度人数很少,但在当今印度是最尊贵的人。

一个印度人可能会在办公室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

”这种现象说明()A.非婆罗门地位高B.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C.现代印度需要佛教D.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4.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

该材料可以印证的谚语是()A.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大学是“最美好的花朵”5.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

这段材料表明()A.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B.手工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D.手工工场的工人能够享有工场主的分红6.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害怕此举会()A.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B.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C.使印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D.阻断了欧洲人的东方梦想7.下表为《欧洲、非洲和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十五中)】2018届高三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十五中)】2018届高三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9.民国学者萧一山称,晚晴革新运动大约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即“海防时期”、“洋务时期”和“维新时期”。

以下对这三个时期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防时期”是接受新知识的发轫,代表人物有魏源等B.“洋务时期”是革新事业的启幕,但重在练兵制器之说C.“维新时期”注重政治和法律的学习,主张君主立宪制D.三者都作了普遍的宣传,并启悟国人认识到改革之必要10.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11.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12.2017年3月2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其中有如图这件绘制于20世纪早期的展品。

瓷盘中央是一座冒着白烟的红色工厂,周围放射出的光芒驱散了过去专制社会的黑暗。

一名男性(工人)从左侧走进,他手里举着的锤子,脚边有一个齿轮。

他马上就要踏上一片在石间散落着单词KAPITAL(资本)的地方。

这件展品宣传的是()1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谈到“谁是最伟大的人”时说:这个人必须获得上天赋予的天分,并以此照亮人们的心智。

政治和军事家奴役生灵,这个人则以真理的力量引领我们的心;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毁宇宙。

课时作业13: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课时作业13: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1.2017年7月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中国的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近现代中国联结西方的桥梁,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闽南传统的红砖厝,风格各异的西式别墅相依而立,交融衍化,造就了璀璨的人文景观。

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现代生活品质。

“鼓浪屿”成功申遗()①表明鼓浪屿特色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展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④表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7年3月17日,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传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通识教育、振兴传统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

政府与院校合作开展非遗保护有利于()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世界文化趋同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3.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

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展出地,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地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是“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

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D.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4.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也持续升温。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21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自主预习】知识点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________。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________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______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要求(1)坚持求同存异、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_______,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________,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知识点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______文化的发展。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_________。

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______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推进人类_________,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知识拓展】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的界定和表现不同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

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存在形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与传播形式相一致的。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

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二者侧重的结果不同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

大英博物馆100 件藏品中的世界历史

大英博物馆100 件藏品中的世界历史

70“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缘起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 广播公司的合作项目——用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

由于广播节目在英国广受好评,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记录,大英博物馆又与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了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中文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

在此书基础上,大英博物馆经过对文物进行调整后,推出了同名的展览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展。

这一展览已经在日本、阿联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地的多家博物馆展出,成为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站将展出至5月31日,之后将移师上海博物馆进行展出。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从大英博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历史上海展讯:时间:2017年6月29日~10月8日 9:00 - 17:00展馆:上海博物馆 2楼第2展厅地址:上海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费用:Free印加金羊驼萨珊王狩猎盘参展作品Locale现场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中国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

与观众们熟知的世界史叙事模式不同,“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并非旨在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或者文明自身的独特性,而是通过两条线索突出其共性以及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事实。

其一,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共享,造就人类文明本身,自古以来这种交流与融合就从未中断,并不断塑造着文明的轨迹;其二,尽管不同文明拥有风格各异的面貌,但其共同关心、尝试解决的问题却是一致的,因此文明的差异并不是产生分歧的理由,而是可供互相借鉴的契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以物述史 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以物述史 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文化·生活 MUSEUM 博物馆记栏目主持:陆杨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多家博物馆展由于一些文物“舟车劳顿”需要休息和保养,因此每最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我们创造的世界”共九个单元。

虽然时间跨度巨,即人类是如何在交流融合中发展至今的。

这些重磅文物都是首次来中国展出。

一套属于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是“序言”部分唯一的一件展品。

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来和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其实它的全部材料都来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个木棺里装的不是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而是一位男士,或许当年在安葬时,里面已经被“掉包”了。

距今150万年到200万年,出土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奥杜威砍砸器是第一单元“开端”最重要的展品。

它也是大英博物馆馆藏中最“年长”的“老者”。

这两块让普通人根本不注意的茶杯大小的石头,上面布满硬币大小的不规则浅坑。

专家说这就是人为制作的痕迹,说明人类的祖先利用这些工具切割动物躯体,砸碎动物骨骼,以获得营养丰富的骨髓。

得益于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壮,大脑也愈来愈发达。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即今日伊拉克)发展起来的早期书写系统被称为楔形文字。

这是一种用切断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的文字,笔画呈楔子形状。

成千上万的楔形文字泥板被保存下来,其中以这一块公元前七世纪的泥板最为著名,它就是“最初的城市”单元最重要的展品——“大洪水”记录板。

1872年当它被翻译出来时曾引起轰动,因为它与《圣经·旧约》中一则著名的故事有着密切联系。

翻译者名叫乔治·史密斯,他花费了多年时间来学习解读和钻研这些楔形文字泥板,逐渐成为了当时的楔形文字专家,并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一名策展人。

他发现泥板上的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受神旨意建造了一艘船,把他的家人和“一切生灵”带到船上,在即将发生的洪水中拯救了他们。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0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0 Word版含答案

历史寒假作业十一、单选题1.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C.引发了1789年的法国革命D.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1.答案:A解析: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是对被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1789年,材料中的现象距法国大革命爆发差200 年左右的时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A。

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人了中国。

这一现象(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2.答案:B解析: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不是增加了欧洲的白银数量,不能反映出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该贸易体系涉及欧洲、美洲和亚洲,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属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不会导致西班牙经济的衰落,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欧洲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3.开辟新航路给西班牙带来了巨额财富,据估计,1545—1560年,西班牙人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但巨额财富并未给西班牙带来新的发展,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

结合下表判断,西班牙衰落的经济原因最有可能是( )16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A.军费开支耗空了财富B.宫廷王室的奢侈生活C.通货膨胀现象严重D.经济建设投入不足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中,经济建设所占比例仅为1%—2%,即此时西班牙经济建设投入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后劲,从而使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故答案为D项。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15课)03(原卷版)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15课)03(原卷版)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期中考试03(考试范围:1-15课)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俱词~的阳纯阳治。

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

扎于很导东间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

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2.下表所示为冯天瑜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其主要反映出()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D.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3.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

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

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

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4.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据此推知()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5.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大英博物馆文物中的世界史 政治篇 帝国时代

大英博物馆文物中的世界史 政治篇 帝国时代

自主探究
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 了。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朱 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涂料为天 然漆。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在战国时期,漆器业独 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汉代是漆器的鼎 盛时期,漆器的品种又增加了盒、盘、匣案、耳环、碟碗、 筐、箱、尺、唾壶、面罩、棋盘、凳子、危、几等,同时, 还开创了新的工艺技法,如多彩、针刻、铜扣、贴金片、 玳瑁片、镶嵌、堆漆等多种装饰手法。
探究:漆器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 漆器上的花纹在不同时期有什么特点? 结合经济史所学,探讨西汉手工业的管理模式
知识链接
漆器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盐铁论·散不足》 (西汉人桓宽根据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的记录整理 而成的一部典籍。这部典籍对研究西汉时期的政治、 经济、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记载:“一杯棬 (一种木质的饮器,尤指酒杯)用百人之力,一屏 风就万人之功”,可见当时的规模。在汉代宫廷, 达官显贵和地方豪富大贾的生活中,精美的漆器是 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为了满足生活享受的需要,不 惜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制作漆器。 因此,汉代漆器的繁荣也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帝 国的经济实力。
公元前300年的希腊化时代诸王国
知识链接
石碑的发现
关于石碑的制作仅仅是一个关于权力与妥协的故事。但当它 在未来的某一天重见天日后,后续的故事更精彩…… 1799年7月15日,当时随着拿破仑占领埃及(1798年—1801 年)的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 札维耶· 布夏贺在尼罗河三角洲 上一个称为罗塞塔的港口城镇郊外,指挥圣朱利安要塞(Fort St Julien)的地基扩大挖掘工程时,意外挖到一颗黑色的大石 头。他意识到这颗石头的重要性而向指挥官阿卜达拉· 杰 克· 德· 门努瓦(Abdallah Jacques de Menou)报告,后者决定 应该将这颗大石送去给拿破仑在开罗设立的埃及研究所里的科 学家们研究分析,并于同年8月运抵开罗。由于石碑是在罗塞塔 郊外出土的,因此根据发现地点而命名为罗塞塔石碑。

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第06单元提升课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第06单元提升课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古代商业总体趋势在不断发展,但速度比较缓慢。

市场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

4.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后两个政策在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一、宏观上掌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2018·孝义模拟)明朝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

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解析:选A根据材料“‘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江西赣州”,以嘉定、吴会为代表的东南地区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故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地域分工,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地区生产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东南地区的生产变化,不能体现其在全国的地位,故D 项错误。

二、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的不同1.从发展水平看,宋朝的商业革命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国宝100 第一卷

国宝100 第一卷

精彩摘录
这是《国宝100.第一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3
012辽·金面 具
4
0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何 尊
5
014战国·鹰 顶金冠饰
1
015西汉·金 缕玉衣
2
016唐·武则 天除罪金简
3
017元·青花 云龙纹象耳瓶
4 018新石器时
代仰韶文 化·鹰形陶鼎
5
019西汉·玉 璧
020五代·贴金彩绘 浮雕武士石刻
021金·铜坐龙
022南宋·朱克柔缂 丝《山茶蛱蝶图册页》
023明·犀皮漆捧盒
024明成
1
化·斗彩鸡缸

025北魏·铜 2
鎏金弥勒佛立 像
3 026元·龙泉
窑青釉褐斑玉 壶春瓶
4 027南
宋·《玉版十 三行》
5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 讲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81年,于《中国青年报》发表首部小说 《今夜月儿圆》。之后,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并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多部电视剧。 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 器、漆器、金属器等。2002年,创办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8年,开始主讲系列节 目《马未都说收藏》。2016年,获得 “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2019年,参演的首部电影《老师·好》 上映;同年6月,参加的首个综艺节目《圆桌派》第四季在优酷播出。

大英博物馆文创探秘:世界一流博物馆如何发展文创产业?

大英博物馆文创探秘:世界一流博物馆如何发展文创产业?

大英博物馆文创探秘:世界一流博物馆如何发展文创产业?作者:潘悦来源:《公关世界》2019年第22期大英博物馆每年接待600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艺术衍生品年均营业收入突破2亿美元。

从家居用品到儿童玩具、从数码周边到首饰挂件……这家“世界的博物馆”如何“花样”经营文创产业?我们采访了大英博物馆国际事务部主管NadjaRace,探寻这座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文创产业的发展足迹。

常展文创:深入挖掘“IP”价值走进大英博物馆的大门,文创产品商店就在一层“大中庭”非常显眼的位置。

Nadja向我们阐释了大英博物馆销售这些产品的初衷:通过文创产品与顾客互动。

她认为,“购买文創产品是顾客与博物馆亲密交流、了解文物故事的一种方式,也是顾客自身对故事的再创造”。

与其他博物馆相似,大英的文创产品包括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书房墨宝、时尚潮品、文具书籍,不一而足。

比起玻璃展柜中精心保存、光照和温湿都要精确把控的文物,用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文创产品显然更加平易近人。

大英博物馆将文物“IP”开发得非常细致,最经典的几个文创主题——罗塞塔石碑、古埃及文物和葛饰北斋浮世绘,衍生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光是罗塞塔石碑一件就有数十种纪念品,既有物美价廉的笔记本、钥匙链,也有精致的手表和微缩雕塑,还有巧克力等食品,可以说是极尽所能深入挖掘了IP的价值。

另外,大英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开发文创商品的有力“IP”,以大英博物馆自身为主题的纪念品同样种类繁多。

Nadja详细介绍了博物馆对藏品的悉心保护,例如制定展出时间上限、定期收回维护、确保展览文物的适宜状态等等,既保护了珍贵文物,也保护了大英博物馆这个“重量级IP”。

特展文创:外延拓展、多方联动除了常规展览之外,短期特展也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利器”。

特展的主题不断更新,内容更加丰富,源源不断地吸引观众再次来到博物馆、为新推出的文创产品消费。

如何利用特展持续不断的吸引力为文创产业锦上添花?大英博物馆的回答是:拓展文化内涵,多方面联动,提升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3.六博俑 034.水獭形烟斗 035.仪式性球赛腰带 036.密特拉杀牛像 037.阿拉伯铜手 038.萨珊国王狩猎盘 039.鸠摩罗笈多一世金币 040.犍陀罗佛像 041.度母像 042.约拿图像石棺 043.阿卜杜勒•马利克金币
密特拉杀牛像
仪式性球赛腰带
绳纹陶器

Jomon pots are the oldest pots in the world. Pottery was invented by people living in Japan, China and Kore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bout 14,000 years ago. Pots allowed people to boil foods such as nuts and shellfish to make them edible. This complete pot was found thousands of years after it was made and put to a new use. During the 1800s the inside was lined with gold foil and lacquered for use in Japanese tea ceremonies.
霍克森胡椒瓶


地点:英格兰萨福克 郡霍克森 时间:350-400 这个瓶子高约10厘米, 是个大小合适的银制 胡椒罐,底部有精巧 机关,可以控制胡椒 的倒出量。只要扭动 把手,就可选择全开, 全闭或半开。
第六单元 变革与调整
(公元900—1550年)






055.圣杰罗 姆像 056.湿婆和 雪山神女像 057.瓦斯特 克神像 058.阿兹特 克神像 059.印加金 驼羊 060.双头人
长40cm,厚12cm,由灰绿色斑点石制成,重约40千克。可能是在比赛前的宗教仪式中使用的,象征比赛中真 正使用的腰带。橡胶球很沉,重量通常在三四公斤到15公斤之间,比赛的目标是让橡胶球在空中传递,最终落 在对方的球场或穿过高高的石环。球员不能用手、头或脚触球,只能用臀部、前臂或髋部。因此腰带是必备的 护具。比赛中真正使用的腰带很可能是由皮革或某些植物编制而成。它必须很坚固,能帮助球员分担橡胶球的 重击,又应该很轻巧,让他们在球场上行动自如。
奥古斯都头像

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建 立了罗马帝国。作为一位 年轻的元首,他懂得向所 有臣民传达其权威的必要 性。他用遍布帝国的雕像 来达到此目的。此类雕像 现存超过250余尊。虽然 奥古斯都在76岁时逝世, 石像上的面容却始终青春 永驻,这也成为他权利的 不朽象征。
第四单元 仪式与信仰
(公元1—800年)
(3100BC-3000BC)
泥板分为三行,每行四格,每格里的符号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阅读。代表啤酒的是 一个直立的尖底罐,代表配给的是一个人头旁边放一个用来喝啤酒的碗。每一格的文字 旁边都有圆形或半圆形的记号,记录配给的数量。
大洪水泥板

The Flood Tablet, relating part of the Epic of Gilgamesh, 7th century B.C.E., Neo-Assyrian, 15.24 x 13.33 x 3.17 cm, from Nineveh, northern Iraq

国王坐在宝座上,膝盖上放着一把宝剑。而王后右手托腮, 望向远方。中世纪时,象棋中的王后一次只能斜着走一格, 力量并不大,所以是这样“忧郁的”形象。
希伯来星盘


在中世纪的西班牙,基督徒、 犹太人、穆斯林生活和工作 在一起,这种生活,创造了 一种极其浓厚的知识氛围, 并给数学和科学领域,带来 前所未有的发展。星盘诞生 于古希腊,但后来得到不断 的改进,人们可以通过它进 行数学计算、判断星位和时 间。对穆斯林而言,星盘尤 为有用,因为可以用它,找 到麦加的方向 图中的希伯来星盘,融合了 欧洲和伊斯兰的装饰元素, 显然是多元文化城市的产物。 这件星盘,似乎是某位犹太 主顾定制的,因为铭文上的 西班牙和伊斯兰词汇被夹杂 在希伯来语中:星辰用阿拉 伯和希伯来语名称命名,而 月份则使用西班牙语名称。
水獭状烟斗
烟草起源于美洲并首先被印第安人使用。印第安人吸食烟草的方式很多,常见的 方法有:咀嚼烟叶、吸烟卷以及抽斗烟。图中所见即是印第安人吸食烟草所用的 烟斗。
阿拉伯铜手

这只铜手来自也门,手的主 人名为瓦哈塔拉布。他的大 小与真人大小相当,由青铜 制成,很有分量。这只手看 起来惟妙惟肖,但没有手臂, 好像是从手臂上切下来一般。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它应是 一个独立的祭品。制作者非 常用心地制作出血管的效果, 应该是一只真人手的模型, 根据医生推测,由于指甲全 部凹陷,显示它的主人曾患 过贫血症,此外,手指纤细, 且小指略有变形,可能曾经 骨折。这只手的掌心一片空 白,手背刻有古老的也门文 字。其内容是:

022.克罗伊斯金币 023.亚述浮雕板 024.塔哈尔卡的“沙伯提”雕像 025.琐罗亚斯德教人像 026.亚历山大银币 027.迪蒂摩斯墓碑 028.奥古斯都头像 029.阿马拉瓦蒂大佛塔雕刻 030.镈 031.索福克勒斯半身像 032.武士头盔
亚历山大银币
丢勒的《犀牛》
(图)阿尔布雷 特· 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生于纽伦堡,德国画 家、版画家及木版画 设计家,图为丢勒自 画像
第七单元 邂逅与连结
(1500—1800年)

072.环球航行纪念章 073.八里尔银币 074.柿右卫门瓷象 075.基督雕像 076.什叶派宗教游行仪仗 077.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 078.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 079.双面浮雕宝石 080.贝宁饰板:奥巴与欧洲人 081.“马尼拉”钱币 082.爪哇皮影戏偶 083.索维面具 084.毛利人铜棒 085.夏威夷编篮头盔 086.苏族儿童服饰 087.复式显微镜
面界石 061.圣尤斯 塔斯圣物匣 062.泰诺仪 式用椅 063.日本太 刀



064.刘易斯棋子 065.龙耳玉杯 066.伊费头像 067.元青花瓷盘 068.朝鲜粉青砂器 069伊兹尼克彩瓷盘 070.希伯来星盘 071.丢勒的《犀牛》
刘易斯棋子

这些棋子由海象牙及鲸齿雕刻而成,可能原产于挪威,发现于苏格兰刘易斯 岛,公元1150-1200年。这些棋子的形象反映着中世纪时的权力结构。兵是 没有具体造型的,仅仅是一小块直立牙板。它们代表了中世纪欧洲被粗暴强 征充军的农民。他们处于社会底层,在他人眼里没有个体的身份,因而象棋 上的这些兵都没有身份特征。
ΛΥΣΙΜΑΧΟΖ ΒΑΣΙΛΕΩΖ

The Silver Tetradrachma of Lysimachus. Minted at Lampsakos (305-281 BCE)
迪蒂摩斯墓碑

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语成 为埃及的官方语言,但希腊 统治者需要途径与他们的埃 及臣民交流。在这座墓碑上, 铭文用三种语言写成:希腊 语、圣书体象形文字和埃及 人日常使用的世俗体文字。 人们可以据此了解埃及社会 的多样性。

埃及化妆品调色板
(公元前4000-36000年)
调色板用以研磨化妆品颜 料,常常被制作成动物形 状,代表了埃及尼罗河谷 丰富多样的动物群。在墓 葬中随葬这些化妆品调色 板,说明埃及人认为死后 的容颜仍旧非常重要。古 埃及人将如青金石等矿物 磨成粉末,和油脂混合, 在这些石制调色板上研磨 调和装扮生前逝后的妆容。
奥杜威砍砸器
在能人阶段,石器多是用砾石打制的砍砸器,这种石器在肯尼亚的库彼弗拉、坦 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等地均有发现。这种石器叫做砍砸器, 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制造的工具之一。
右上,This is a Mode 1, or Oldowan, stone tool from the western Sahara. 左下,在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的石制砍砸器(170万年)
鸟形杵

This bird-shaped pestle was used by early farmers in Papua New Guinea, probably to grind the vegetable taro in a mortar. People in Papua New Guinea learnt how to grow crops 9000 years ago. Papua New Guinea was one of seven locations where farming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after the last Ice Age. The pestle's long neck meant it was too delicate to be used regularly and its bird-shape suggests it may have been used for pounding food on special occasions

作为BBC和大英博物馆的著名品牌,从 2015年起,“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进行全球巡回展,先后在阿联酋的阿布 扎比、中华台北、日本东京、澳大利亚 悉尼举办过展览,这次在北京和上海的 两次展览将是巡回展的最后两站。
国家博物馆(2017.3.2-5.31)
序厅 佘盆梅海特内棺

佘盆梅海特内棺(Shepenmehyt‘s coffin) 是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的开篇之文物。 之所以选取木乃伊内棺作为序厅展品,是 为了阐释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因为这个木 乃伊内棺上的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 自阿富汗,木材来自黎巴嫩,沥青来自两 河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