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
饶纯刚
【学习目标】
1、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
与“木叶”的不同意味。
2、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3、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导语设计: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地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浅唱低吟……
爱诗,其实,是在深深地爱着——
我们的生活。
【预习导学】
预习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使用说明: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
必须牢记:未读课文,不做学案。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1、词语认读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灼灼(zhuó) 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cén)阳万应锭(dìng) 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迢(tiáo)远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3、作家作品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现代诗人、著名国学大师。林庚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193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
4、诗歌意象“意象”一词是诗词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如“香草、美人”(屈原);“沙鸥、孤舟”(杜甫)。
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理清本文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二、研习文本。
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明确:“木叶”就是树叶。
2、二者在概念上一致,却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请找出文中1-3段诗句,所找这些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①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印象: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生机盎然,感情饱满。
②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印象: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3、“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在形象上有哪两个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4、文中最后一段说“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那么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韵形象、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树
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艺术特征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
可能黄色、干燥而不湿润
树:丰富、饱满
意韵形象
木:空阔、疏朗
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适用场合
木:秋风叶落,爽朗晴空
5、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释诗歌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这一特点的呢?
明确:不是,本文以小见大,真正目的是为了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富于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6、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课外拓展。
1、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绿色代表生命;白色代表纯洁;鸽子代表和平。
2、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坚忍、耐寒)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