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文明与儒家传统(杜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心文明与儒家传统(杜维明)
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对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的关系进行反思,因此可以把它摆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从轴心时代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所谓轴心时代这个观点,来自雅斯贝尔斯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尤其是对哲学发展特别关注的专论中所提出的观点。尽管所谓的轴心时代或轴心时代文明的提出,表面上看来和我们要讨论的课题好象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如果想对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作一平实的理解,轴心文明的讨论可以提供宽广的背景。
西方学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很多激烈的批判。譬如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其中有个强烈的意愿,就是要脱离欧洲中心主义,在更广阔的世界文明发展的背景下来探讨现代西方。这种尝试有的很成功,有的则否;有的较全面,有的还是很片面。像雅斯贝尔斯这种有全球视野的提法,很少见。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对于欧洲以外的文明,基本上还有一种平等互惠的原则,甚至一种由衷敬佩之感。如伏尔泰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对中国文化极为重视。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晚年所写的《单子论》,表现了明显的世界性。莱布尼茨从天主教,特别是耶稣教的教士的通讯中,发现中国哲学中朱熹对理的讨论乃至《易经》的思想,和他的思考有相契之处,感到很高兴。这是18世纪的状况。
19世纪以来,特别是从黑格尔开始,绝大多数的西方思想家(包括马克思和韦伯在内),都认为现代西方的发展才是人类走向未来的趋向,所谓“以动力横绝天下”(梁启超语),于是判定人类文明的焦点是西欧,因此产生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他们对其他文化不是使之历史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初期,就是使之特殊化、相对化,当作各种被西方逐渐转换、消解而且必然过时的对象。动力全在西方,没有例外。钱新祖先生所写的《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一文认为,这个典范影响到马克思。马克思在安排五种生产方式的时候,把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摆在人类文明发展脉络以外。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经历早期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而中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条路径。至于孔德所代表的实证主义,把人类文明的发展看做是从宗教迷信时代到哲学形而上的时代,再到实证的科学时代。这种观点更把东方及西方早期的文明划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而韦伯的后学,干脆认为只有西化一条路可走,人类文明将来都要被这一条路所慑服,因此不必讨论其他人类文明的创造性。即使今天很杰出的西方思想家,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到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仍然表现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甚至福柯这位文化多元主义者也跳不出这种观点。
不过,19世纪初期,在德国的主要大都会法兰克福,还在法兰克福学派兴起以前,已经有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是由哈默·贝尔汉的父亲理查德·贝尔汉主持。理查德把《易经》译成德文,至今仍为欧洲最佳版本(英文的《易经》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销量极大,已持续几十年了,是该出版社的畅销书之一)。理查德在法兰克福讲中国哲学,参加讨论听讲的有马丁·布伯,后来还有戈伯·马赛尔。海德格尔亦通过萧师毅先生对道家的老庄思想进行了解,还有其他一些现象学的学者。这也许是特例,但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意义深长。不过,从19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欧洲思想家都是欧洲中心主义者。五四以来的中国思想家,也多半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而且所用的模式是雷同的。
相形之下,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显得十分独特。他提出了轴心时代的观点。即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特别是公元前6世纪,人类几大文明区涌现的几大思想潮流,称之为宗教也罢,哲学也罢,
精神传统也罢,这几个大文明经过2000年的发展到现代,对于人文世界仍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如果我们对这些博大精深的文明传统也只能有片面的认识,那么我们对现代化的发展乃至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只能有片面的理解。根据雅斯贝尔斯的思路,提出我自己的看法。亚洲文明(包括南亚的印度)有三大传统。印度教、佛教,此外还有一个叫Jainism,中文翻成耆那教,它主张和平共存、和平主义,后来影响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发展。佛教是从印度教中发展出来的,和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有所冲突又有所联系。在中国,则是儒家和道家的兴起。在欧洲,则是希腊哲学的时代。另外,在中东地区,主要是犹太教的复兴。他们称之为第二个圣殿(继摩西以后)的时代。它发展成突出的一元教,即上帝一元论,影响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顺着这一思路,许多学者都不自觉地运用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典范,认为中国文化没有超越性,完全是入世的。如孙隆基讲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对中国的习俗进行批判性的理解。他所提出的重要论点之一,就是中国人没有超越性。韦政通先生提出中国人没有强烈的罪恶感。西方人有强烈的罪恶感,因此可以照察自己内在的各种问题。而中国人没有罪恶感,所以很肤浅无聊。还有人提出中国人缺乏忧患意识,并从韦伯的角度,认为儒家传统是入世的,与现实妥协的,因此有对人格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些观点的理论背景,来自于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希腊文明。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出现了那么多的重要精神传统?从现代来看,各大传统之间虽有相互影响的痕迹,但都自成体系,源远流长。这是提出多元文化的深刻的历史理由。人类文明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表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有不同的生命力,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对这些现象都应如实地去加以了解。这是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观点,也是他的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观点提出后,他写过有关孔子、孟子以及柏拉图、释迦牟尼的思想的书。
从现代文明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第一个启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倾向不是20世纪以后的现象,而是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举例来说,经过考古的研究,现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论据有所变化。以前的看法认为,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特别是渭河流域,这是所谓的中心地带。而中心地带的文明起源甚早,经过辐射型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南方和其他未开发的地方。因此中国文明的一个特别的发展方向,就是同化外来的力量,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文明。而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考古学家经过对各种考古文物的分析(包括张光直先生,他以前亦主张辐射型观点。他的《中国考古学》发行已有8版。而最近一版基本上已否定了以前的观点),认为中国文明是多元的发展。中国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有几个不同的源头。既有仰韶文化,也有龙山文化;不仅在渭河下游或中国北方,而且在长江流域;不仅有山东,而且有长沙的楚文化,以及更边远地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到了夏商周以后,把这些不同的文化综合起来。甚至可以作这种玄想:如果中国文化以龙为代表,而龙实际并不存在,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创造。这种创造的形象本身是一种多元的图腾所组合而成的。龙有狮头、羊角、蛇身、鱼鳞、鹰爪,是各种不同动物的组合。这样就可以想象,初民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综合体。
从这个角度看来,多元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脉络,以后才有彼此的交流: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交流,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等等。但是,这种交流一直到20世纪的后期,才成为一般人日常都可以接触到、亲身体验到的现象。在以前的传统社会,特别是过去2000年来,人们大多生活在各自所属的文化结构、思考模式、生命形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