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窃读记》教学课件 (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 课件 (共38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 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4fddf4dd36a32d727581c0.png)
诵读句子,升华情感
•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 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 解。
“吃饭长大”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 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 才是健康的人。
• 这是一个比喻句也是中心句, 将“我”比喻成一匹饿狼表现出了 我对读书的渴望和“我”强烈的求 知欲。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 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 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 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 这段文字表现了什么?
表现出了“窃读”的辛酸历 程和求知欲望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代表作:《城南旧事》《窃读记》。 •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
《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 树)《秋游狮头山》《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童年·骆驼队》 《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1课 窃读记 (共18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1课 窃读记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15591a98271fe900ef900.png)
我会理解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粮食哺育的是人的 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 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 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 的人。
我会理解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 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我”
是一个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 不怕艰辛、勤于读书、懂得感恩 的穷学生。
名人警句
窃 读 记
林海音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被称为台湾“祖母级的 人物”。
林海音联接了大陆 与台湾、中国与世界的 文学。1998年“第三届 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 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作品众多,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城南旧事》 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 家大会”,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 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 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说说本 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读书有千百种滋味,请找出最能体现 作者窃读时复杂滋味的句子 。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 窃读的滋味。
中心句
再次品读课文,找 一找哪些语句能体会 到这种窃读的滋味?
品悟语言
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贬词褒用
想一想:窃读时还有哪些 滋味?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窃读记》教学课件(40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窃读记》教学课件(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20a913551810a6f424862d.png)
小结
1.学习默读的方法。 2.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 内容、筛选信息,了解文 章大意。
作业
• 推荐阅读书目: 1.《朝花夕拾》鲁迅 2.《城南旧事》(《惠安 馆》《兰姨娘》) 3.《童年》高尔基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的,—精神、心灵的成长
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感受到别人给予的爱
概括中心,小结全文
目标导航 第三课时
1说说作者的“窃读”经历。(找出课文中相 关句子)
2分析作者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国文老师说的那句话
的理解。
小组讨论
➢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
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
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
表现了“我”终于发现书没有卖出 去,“我又可以继续读下去时的喜 悦之情。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上面这句话表现出了什么?
• 这是一个比喻句也是中心句, 将“我”比喻成一匹饿狼表现出了 我对读书的渴望和“我”强烈的求 知欲。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 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 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 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诵读句子,升华情感
•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 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 解。
“吃饭长大”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 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 才是健康的人。
小组讨论 • 这次令作者刻骨铭心的屈辱的“窃
读”经历,给作者幼小心灵带来如 此巨大的创伤,自卑感,对人类的 仇恨、悲愤一股儿的涌上心头。在 这样的心境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 最后还提到“记住,你是吃饭长大, 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呢? 这和作者先前的感受是否矛盾了? 为什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课件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课件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84beb819e8b8f67c1cb950.png)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第13节“那时我也不免要做个白日梦 中“白日梦”具体是指什么?
答:吃碗排骨面,然后躺在沙发上舒舒服 服地读书。
4、做“白日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那时“窃读”时间长了,肚内空 腿酸难熬。
5、出色的心理描写是本文一个亮点,请在 文中找出一句刻画人物心理的语句并作简 的赏析:
例句:第4节“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 地……还有一只巨 掌……压住了那本书
窃读记
了解她
林海音,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 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 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 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8月 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于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 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2岁 。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撅: 踱: 诅咒: 踉踉跄跄:
juē duó
zǔ zhòu Liàng qi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惯伎: 经常使用的不正当的手段 写照: 描写刻画 枉然: 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 下意识: 理活动,是种本能反映。
煞有介事:
好象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煞:很、极
的女孩,我们应该以她为榜样: 热爱读书、勤奋刻苦、学会感恩。
8、“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 在爱里长大的”,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 细节往往给人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 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读书名言积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 优 课件 (共13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 优 课件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ef0f3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4.png)
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 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 读语句,说一说体会。
再读课文,想想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 读的滋味!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作者窃读时的快乐与惧怕?找 出来做好标记。读一读,品一 品。
身体是饥饿的, 精神是富足的。 双腿是麻木的, 心灵是轻松的。
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 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 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 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 里“窃读”。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 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窃读记
课题解读 :
读书,大家可以大大方方地读,为什么作者 却要窃读呢?你知道“窃”是什么意思?
窃 :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记”:就是指记载描写事或物的文章,就像同学们 平时写日记、周记,也会写游记、参观记。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 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重点记叙 了几次窃读的经历?请简要概 括。
我知道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如“博览群 书”“学而不厌”?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历史典故或 者名人读书的名言?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勤学苦练 学浅才疏 博学洽闻
历史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程门立雪
名人名言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培根说: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高尔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X)第11课《窃读记》课件 (共17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X)第11课《窃读记》课件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66a8538762caaedc33d4c1.png)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1:37:01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看
相关背景
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坂,不久即返台, 当时台湾已被日本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 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 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 《世界日报》记者。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林海音 称作“金色年代”,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 具有浓厚的北平味。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 南旧事》一书。该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 后来被拍成电影,也改编成儿童绘本。
(1)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明确:①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孤独无助 ②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
书。——感动、感激
(2)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并不是一件 轻而易பைடு நூலகம்的事。要成功地“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文 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 “窃读”的方法。) 明确:①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看
相关背景
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坂,不久即返台, 当时台湾已被日本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 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 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 《世界日报》记者。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林海音 称作“金色年代”,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 具有浓厚的北平味。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 南旧事》一书。该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 后来被拍成电影,也改编成儿童绘本。
(1)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明确:①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孤独无助 ②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
书。——感动、感激
(2)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并不是一件 轻而易பைடு நூலகம்的事。要成功地“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文 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 “窃读”的方法。) 明确:①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
《窃读记》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共41页文档
![《窃读记》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共4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8861ec390c69ec3d4bb7507.png)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窃读记》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窃读记》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窃读记》 (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窃读记》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bbe2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0.png)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 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 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 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 的地方了。
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从中 可以体会到什么?
一页,两页,我汝饥饿的瘦狼, 贪婪地吞读下去。
怎么理解这句话?
“快乐”是她总算找到了想看的书。 “惧怕”是担心被书店老板发现,会把她 赶 出去。 作者回忆小时候躲在书店窃读的复杂心理, 有愉悦兴奋,也有恐慌。
▪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 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 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 了。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 快乐,还感受到了什么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比喻:将作者自己比作饿狼,写 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 书的渴望。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 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 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 的!”
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 需要,读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 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 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 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 的人。
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 渐渐成长!
巩固·复习
▪ 看解释写词语 1、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2、留恋,不忍分离。
贪婪 依依不舍
3、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白日梦
4、形容雨很大。
倾盆大雨
5、肚子饿得发出类似车轮滚动的声音饥。肠辘辘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城南旧事》这本书吗?它的作者就 是台湾女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小时候家境贫寒,却酷爱读 书,她是怎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的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她的读书故事。
作者名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台湾苗栗 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 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 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 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 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出版了众 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你到底买不买?” ……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 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
“书店店员” 和蔼、体谅人;懂得关爱
从下面句子中感受店员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 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但
2.自语式的独白。
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来表达终 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好像躲雨人 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利用 “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 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 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 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词语集注
四平八稳:①非常平稳;②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③ 形容做事只求稳妥,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羞惭:感到羞耻和惭愧。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难堪:①难以忍受。②难为情。 威风凛凛: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极、很。
2021/3/62021/3/6Saturday, March 06,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4:08:42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62021/3/62021/3/6Mar-2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62021/3/62021/3/6Saturday, March 0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6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林海音就是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后来的著书成名完全得 益于她小时候读的那些名家名作。她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 她生长的环境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里供她读书至大 学,但是因为家里条件贫苦,根本没有闲钱给她买书看。但 是,她心中酷爱读书的情结一刻都没有放松,她想尽办法读 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为以后的写作道路铺下了扎实的基 础。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记叙一件什么事? “窃读”是什么意思? 2.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 店看书的故事。“窃读”意为“偷读”。
第一部分(1—8段)叙述在紧邻“三阳春”的那家书店 “窃读”的经历。
第二部分(9—14段)补叙“窃读”的起因以及经验。
第三部分(15—29段)叙述在另一家书店“窃读”过程 中受到的关爱和支持。
课文解读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勾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 的句子,并且加以体会。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使矮 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 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 挤到里边来了。
“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 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文章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书店老板”和“店员” 这两个人?
书店老板的冷漠粗暴与店员的和蔼可亲形成 鲜明对比,表现了“窃读”过程中受到关爱对 “我”的影响之大,使“我”领悟了“爱”的真 谛,感情经历了一个从“仇恨”到“爱”的过程, 最终懂得了人“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11 窃读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学习本文生字生词;体会“记住, 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 含义。(重点) 2.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 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语 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3.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懂得对生活感 恩。(重点)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贪婪:文中形容“我”渴求知识而不知道满足。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白日梦: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如何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 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 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 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 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 长的人。人的成长需要物质食粮——吃饭;还需 要精神食粮——读书;更需要社会关怀——人与 人之间的爱。
字词学习
◆生难字
窃读(qiè ) 炒菜( chǎo ) 锅勺(sháo
●
●
●
踮起(diǎn) 屋檐( yán ) 羞惭( cán
●
●
●
目的地(dì) 暂时(zàn ) 贪婪( lán )
●
●
●
唾沫(tuò mo)撅着( juē ) 尴尬(ɡān ɡà)
● ●.
●
●●
枉然( wǎnɡ )蹭过(cènɡ )汗涔涔( cén )
用“不是……而是……”句式,强调“精神食 粮”更吸引“我”。
我趁着慢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 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儿不知最后嫁给谁?那本 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
自语式的独白,突出 了“我”一直对那本书念 念不忘,可见“我”对书 的痴迷。
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 往日那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 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 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了“我”独特 的读书状态:物质贫乏、精神丰富。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 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刻画了“我” 读书读到忘 我的境界,如痴如醉。
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 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 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 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 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书店老板” 粗暴、冷酷、唯利是图
从下面句子中感受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 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 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
结构梳理
书店“窃读”受辱
窃
藏身于顾客中
快乐
读
窃读
惧怕
记
借雨天读书
书店“窃读”受到关爱和支持
酸甜苦辣 爱中长大
艺术特色
1.线索清晰,心理活动刻画细腻。
本文以“窃读”为线索,记述了几个不同场面的读书经历, 刻画心理十分细致,例如:恐惧、惶恐、自卑(第17段)→ 快乐、激动(第18、19段)→焦急、忿忿不平(第20段)→ 绝望(第21段)→慌忙、紧张(第22段)→害羞、感激、激 动(第24段)→愉快、满足(第25段)→轻松(第26段)。
●
●
●
众目睽睽( kuí ) 煞有介事( shà )
●
●
踉踉跄跄( liànɡ qiànɡ )威风凛凛( lǐn )
●
●
●
饥肠辘辘( lù )倾盆大雨( qīnɡ)
● ●.
●
◆多音字
( tá)n 弹簧 弹
( dàn)子弹
( chuān)ɡ创伤( ) 创 开创chuànɡ
(liàn)ɡ分量 量 (liá)nɡ测量
2.“窃读”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请在文中找到原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 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 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 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 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 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 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 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分析人物
“我”
从本文中你感受到“我”是怎样一个学生?从文 中哪些语句中看出的。
“我”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 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 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 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 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看到书店顾客多时的“安心”与对书可能会卖 光的“担忧”形成对比,写出了“我”喜忧参半的 复杂心情,表现了“我”对书的痴迷。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 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比喻中略带夸张。形象地刻画了“我”“窃读” 的复杂心理。
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 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
3.动作描写饱含感情。
作者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 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 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这其中一系列的 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窃读” 时的心理。